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574 ,大小:8.28MB ,
文档编号:978524      下载积分:17.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978524.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一 课标文言文知识梳理及训练24篇(全).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一 课标文言文知识梳理及训练24篇(全).pptx

1、第四板块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课标文言文知识梳理及训练 语语 文文 2021 第第1 1篇篇 论语论语十二章十二章 考情搜索10年未考。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层 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n),不亦君 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 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 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 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 才德的人吗?”(学而) 第一章:讲学习方法 和个人修养。学以 致用,体现学习的价 值。 曾子曰:“吾(w)日三省 (xn)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chun)不习乎?”(学而)

2、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 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 己的心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 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 习过了呢?”(学而) 第二章:讲学习方法 ,强调随时都该反省 自己。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层 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 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 (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 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 有把握;四十岁时,心里不再感到迷 惑;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意旨是什么; 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 岁我就可以顺从意愿,但也不会越 过法度。”(为政) 第三章:讲个人修养, 要循序渐进,进德

3、修 业。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 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 了。”(为政) 第四章:讲学习方法, 强调学习关键要思 考,要“知新”。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层 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wn),思而不学则 殆(di)。”(为政)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 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为政) 第五章:讲学习态度, 阐明“学”与“思”的辩 证关系。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 (d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 啊!一竹筐饭,

4、一瓢水,住在简陋 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 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 乐。多么高尚啊,颜回!”(雍 也) 第六章:讲个人修养, 修身要经受困苦、贫 穷的考验。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层 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o) 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 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研究这 种学问为快乐的人。”(雍也) 第七章:讲学习 方法,讲兴趣对 学习的重要性。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 (n)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述而)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 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 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

5、于我来讲就像 浮云一样。”(述而) 第八章:讲个人 修养,讲富贵与 仁义之间如何 抉择。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层 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在 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 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 改正。”(述而) 第九章:讲学习方法和个 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 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 度。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f),不舍昼夜。” (子罕)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 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 停。”(子罕) 第十章:讲对于时间流逝 的感慨。 原文呈现 参

6、考译文 层 解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 可夺志也。”(子罕)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 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 却是不能改变的。”(子 罕) 第十一章:讲个人修养, 强调坚守志向。 子夏曰:“博学而笃(d)志,切 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 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 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 中了。”(子张) 第十二章:讲个人修养, 强调提升个人修养的方 法。 文章中心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在个人修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 方面给人以启示,教育我们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做人。 写作特点写作特点 (1)在记言中兼顾叙事;(2)言简义丰

7、,富于哲理。 内容图示内容图示 论语 十二章 章 次 内容分类 第一章 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 第二章 学习方法 第三章 个人修养 第四章 学习方法 第五章 学习态度 第六章 个人修养 第七章 学习方法 第八章 个人修养 第九章 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 第十章 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第十一章 个人修养 第十二章 个人修养 知识清单知识清单 一、重点字词梳理 1.注音 (1)不亦说 ( )乎 (2)人不知而不愠 ( ) (3)吾 ( )日三省 ( )吾身 (4)传 ( )不习乎 (5)不逾 ( )矩 (6)学而不思则罔 ( ) (7)思而不学则殆 ( ) (8)一箪 ( )食 (9)一瓢 ( )饮 yu

8、y n w xng chu n y wng d i dn pi o (10)人不堪 ( )其忧 (11)知之者不如好 ( )之者 (12)曲肱 ( )而枕之 (13)逝者如斯夫 ( ) (14)博学而笃 ( )志 kn h o gng f d 2.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同 ,意思: 。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同 ,意思: 。 说 悦 愉快 有 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3.古今异义 饭疏食,饮水 古义: 。 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冷水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原意:吃的食物。 在句中的意思: 。 (2)名词作状语 学而时习之 原意:时

9、间。 在句中的意思: 。 吃 按时 (3)动词用作名词 传不习乎 原意:传授。 在句中的意思: 。 (4)形容词用作名词 温故而知新 “故”原意:旧的。 在句中的意思: 。 “新”原意:新的。 在句中的意思: 。 老师传授的知识 学过的知识 新的理解和体会 (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原意:乐趣。 在句中的意思: 。 以为快乐 5.一词多义 (1)知 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2)乐 不亦乐乎( ) 乐亦在其中矣( ) 了解 得到 快乐 乐趣 (2)人不知而不愠 愠: (3)不亦君子 乎 君子: (4)为人谋 而不忠 乎 6.其他重点实词 子: 时习: 谋: 忠:

10、(1)子 曰:“学而时习 之。”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按时温习 生气,恼怒 指有才德的人 谋划 竭尽自己的心力 (5)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 信: (6)三十而立 立: (7)四十而不惑 惑: (8)五十而知天命 命: (9)六十而耳顺 耳顺: (10)学而不思则罔 罔: (11)思而不学则殆 殆: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迷惑,疑惑 命令 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 从 疑惑 (12)一箪 食 箪: (13)人不堪 其忧 堪: (14)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 好: (15)曲肱 而枕之 肱: (16)择其善者 而从 之 善者: 从: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也有用芦苇制成的

11、 能忍受 喜爱,爱好 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好的方面,优点 学习 (17)子在川 上曰 川: (18)逝 者如斯夫 逝: (19)三军 可夺 帅也 三军: 夺: (20)匹夫 不可夺志也 匹夫: (21)博学而笃志 笃志: (22)切 问而近思 切: (23)仁 在其中矣 仁: 河流 往、离去 指军队 改变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坚定志向 恳切 仁德 7.重点虚词 (1)知之 者不如好之者 之: 者: (2)于 我如浮云 于: (3)必有我师焉 焉: (4)逝者如斯夫 夫: 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代词,的人 介词,对,对于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语气词,用于句末,表

12、示感叹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很愉快吗?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 会疑惑。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研究这种学问为 快乐的人。 几个人一起走路,在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三、文意理解 内容理解 1.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交友原则和 态度? 2.“学而时习

13、之”与“温故而知新”都提到“温习”这一问题,请说说二者强调 的重点有何不同。 交友原则: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态度:以与朋友交流学习的心得、探 索为人的道理为乐事。 前者强调“时习”的过程,强调知识的学习、道德的修炼都需要自觉学习、 不断实践;后者强调通过“温习”达到“知新”的目的,强调“悟”,即思考。 3.孔子极力赞赏颜回哪一种品质?颜回“不改其乐”的原因是什么?包含了什 么道理? 安贫乐道;“不改其乐”是因为颜回安贫乐道,对生活的清苦、困顿毫不在 意,执着于对“道”的追求。道理:人要有一定的精神追求,执着追求自己 的理想,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能自得其乐。 4.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态度和学

14、习方法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 你的体会。(统编教材 思考探究) 示例 (1)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知识的学习、道德的 修炼都需要自觉学习,并且在生活中不断实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告诉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温故”和“知新”并不是平列的两件事,关键 是要“知新”,要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 (2)学习态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学习的态度,阐明了“学” 与“思”的辩证关系。所以,在学习中,我们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 对点训练对点训练 (2019 安徽中考导向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5、?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 而) 【乙】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 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 其家,余祗迴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 子,可谓至圣矣! (选自史记 孔子世家) 注祗迴:徘徊,流连。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 春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亦说 乎( ) (2)高山仰止 ( )

16、 (3)不能去 云( ) (4)没则已 焉( ) 同“悦”,愉快 仰望,敬仰 离开 停止,消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虽不能至 可谓至 圣矣 B.然 心乡往之 烨然 若神人 C.当时则 荣 入则 无法家拂士 D.想见其 为人 此之谓失其 本心 D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儒生们按时到孔子家中演习礼仪。 4.请结合【甲】文中的三则语录,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 因为孔子讲求良好的学习方法,有谦虚的学习态度和宽厚大度的待人胸怀

17、, 所以学者敬仰他。 第第2 2篇篇 陋室铭陋室铭 刘禹锡刘禹锡 考情搜索本篇目2017年与论语 子罕选文以比较阅读的形式考查。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层 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xn)。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 鸿儒,往来无白丁。可 以调素琴,阅金经。无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d)之劳形。南阳 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 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灵验。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 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 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 ,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18、。说说笑笑的是博 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指没有功 名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 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 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诸 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 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第1层: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 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 旨,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伏笔。 第2层:描写居室环境与日常 生活。先以“苔痕”二句写“陋 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再以“谈 笑”四句写室内生活情趣之高 雅,“无丝竹”二句则含有对比 的意味,突出了室主人超尘绝 俗的胸襟。 第3层:运用类比手法,连举三 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 文章中心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对居室

19、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 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写作特点写作特点 (1)托物言志,借助陋室表达自己的志趣。(2)运用类比手法,以“山不在 高有龙则灵”类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说明陋室可借高尚之士散发 芬芳;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指出此室可以与古代名贤 的居室比美。(3)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 内容图示内容图示 陋室铭 类比引题 山 水 喻 陋室 仙 龙 喻 德馨 陋室不陋 环境清幽(景) 交往高雅(友) 生活恬适(趣) 古贤自喻反诘点题 知识清单知识清单 一、重点字词梳理 1.注音 (1)陋室铭 ( ) (2)斯是陋

20、 ( )室 (3)惟吾德馨 ( ) (4)苔痕 ( )上阶绿 (5)草色入帘 ( )青 (6)谈笑有鸿儒 ( ) (7)可以调 ( )素琴 (8)无案牍 ( )之劳形 (9)南阳诸葛庐 ( ) (10)西蜀 ( )子云亭 m ng l u xn h n li n r ti o d l sh 2.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有仙则名 原意:名声。 在句中的意思: 。 苔痕上阶绿 原意:方位名词,与“下”相对。 在句中的意思: 。 出名,有名 蔓延到 (2)形容词用作动词 有龙则灵 原意:灵异的。 在句中的意思: 。 神异 3.其他重点实词 (1)斯是陋室 斯: (2)惟吾德馨 惟: 馨: (3

21、)草色入帘青 入: (4)谈笑有鸿儒 鸿: 鸿儒: 这 只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映入 大 博学的人 (5)往来无白丁 白丁: (6)可以调素琴 调: 素琴: (7)阅金经 金经: (8)无丝竹之乱耳 丝: 竹: (9)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 形: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调弄 不加装饰的琴 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指弦乐器 指管乐器 指官府文书 形体、躯体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孔子云:何

22、陋之有?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文意理解 内容理解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丝竹”与“案牍”各指什么? 2.文中写诸葛庐、子云亭的用意何在? 丝竹:世俗的乐曲。案牍:官府文书。 用诸葛庐、子云亭作类比,暗示“陋室”不陋,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 “陋室”的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主旨情感 3.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4.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 5.本文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借陋室表达自己高雅的志趣和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 清雅脱俗,安贫乐道,

23、高洁傲岸,淡泊宁静。 写作特色 6.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托物言志。作者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三个方面说“陋室不 陋”,从而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对点训练对点训练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第14题。 【甲】望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 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

24、有?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齐鲁青 未了( ) (2)造化钟 神秀( ) (3)斯 是陋室( ) (4)往来无白丁 ( ) 指山色 聚集 这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层云升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3.“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尤其传神,请你进行赏析。 4.陋室铭中,作者从 、 、 三个方面描写 了“陋”室。 “割”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了 阴阳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 居

25、室环境 交往之人 日常生活 第第3 3篇篇 爱莲说爱莲说 周敦颐周敦颐 考情搜索本篇目2014单篇考查,2020与白居易的咏菊以比较阅读的形 式考查。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层 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 蕃(fn)。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y)泥而不 染,濯(zhu)清涟(lin)而不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可亵(xi)玩焉。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 朝的陶渊明只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 大多喜欢牡丹。我则只喜爱莲莲从淤 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 涤但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

26、笔 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 芬;洁净地挺立,(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 靠近赏玩啊。 第段:对 莲 高 洁 的 形 象 铺 排 描绘。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层 解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之君子者也。噫(y)!菊之 爱,陶后鲜(xin)有闻。莲 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 爱,宜乎众矣。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 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 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 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 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 于牡丹的爱,应当人很多了。 第段:作者对三种花象征 的不同品性进行了比较和 品评,揭示了莲的喻义,并 以莲自

27、况,抒发了作者内心 的真实情感。 文章中心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 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写作特点写作特点 (1)以花喻人,托物言志。(2)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突出中心,加深立意。以“牡 丹之爱”“菊之爱”衬托“莲之爱”,以突出“莲之爱”者的境界之高。(3)综合运 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4)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 落有致、富于变化。 内容图示内容图示 莲 生长环境 体态香气 清高风度 君子(清高坚守)托物言志 菊隐逸者(孤独避世)鲜正衬 牡丹富贵者(昏庸逐利)众反衬 知识清单知识清单 一、重

28、点字词梳理 1.注音 (1)可爱者甚蕃 ( ) (2)出淤 ( )泥而不染 (3)濯 ( )清涟 ( )而不妖 (4)不蔓 ( )不枝 (5)可远观而不可亵 ( )玩焉 (6)花之隐逸 ( )者也 (7)陶后鲜 ( )有闻 (8)同予 ( )者何人 f n y zhu li n m n xi y xin y 2.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蔓”原意:藤蔓。 在句中的意思: 。 “枝”原意:枝茎。 在句中的意思: 。 不蔓 不枝 横生藤蔓 旁生枝茎 (2)形容词作状语 原意:远处。 在句中的意思: 。 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从远处 3.一词多义 清 濯清涟而不妖( ) 香远益清( ) 4.其

29、他重点实词 (1)可爱者甚蕃 蕃: (2)晋陶渊明独 爱菊 独: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 淤泥: 染: 清澈 清芬 多 只 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沾染(污秽) (4)濯 清涟 而不妖 濯: 涟: 妖: (5)香远益 清 益: (6)亭亭 净植 亭亭: 植: 洗 水波 艳丽 更加 耸立的样子 竖立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 亵: 亵玩: (8)予谓 菊,花之隐逸 者也 谓: 隐逸: (9)陶后鲜 有闻 鲜: (10)宜 乎众 矣 宜: 众: 亲近而不庄重 靠近赏玩 认为 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 少 应当 很多 5.重点虚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语气词 二、重点句子翻

30、译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我则只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污秽);经过清水 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三、文意理解 内容理解 1.文中爱菊、爱莲、爱牡丹分别代表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2.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爱菊”代表隐居避世的人生态度,“爱莲”代表追求高洁品格、不与 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爱牡丹”代表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生态度。 作者感慨世上像他一样爱莲花的人很

31、少,也感叹生活中保持高洁品质的 人太少,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的?分别写出了莲的哪些品质? 4.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 备哪些美好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出了莲不同流合污、 不哗众取宠的高洁、庄重的品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 植”从体态、香气的角度写出莲正直不苟、行为端正、美名远扬的品质;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风度、气质的角度写出莲庄重不可轻慢的品 质。 洁身自好,正直质朴,豁达大度,保持独立人格,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 品德。 主旨情感 5.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

32、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写作特点 6.本文写莲花,为什么开头先写菊花和牡丹? 7.文中三次写到菊和牡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追求高尚情操、正直人格。 写菊、牡丹是为了用古人对花的不同喜好作为比较和陪衬,来衬托作者对 莲的情有独钟。 三次写到菊和牡丹,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第一次,表明自己爱好的与众 不同;第二次,突出了莲的“君子”形象;第三次,讽刺了追名逐利的世态, 赞美了如莲一般洁身自好的品质。 对点训练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

33、清,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 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 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 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 (选自李盛仙夏日赏荷)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濯清涟而不妖 ( ) (2)香远益 清( ) (3)少时 ,雨过天晴( ) (4)波澜不惊 ( ) 艳丽 更加 一会儿 起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

34、予者何人? (2)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3.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甲】段点明世人甚爱牡丹原因的句子是: ; 【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4.【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 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 (1)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 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2)我喜欢称荷为 “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

35、俗,如仙 子般美丽动人。 第第4 4篇篇 河中石兽河中石兽 纪纪 昀昀 考情搜索10年未考。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层 解 沧 州 南 一 寺 临 河 干 (n),山门圮(p)于河,二石 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 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zho)数小舟,曳(y)铁 钯(p),寻十余里无迹。 沧州南部的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 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 石兽一起沉入了河中。经过十多 年,僧人募集钱款重修寺庙,并在河 中寻找两个石兽,最后没能找到, (寺僧)认为它们顺流而下了。(于 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 游)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 迹。 第段

36、:先写石兽 落水,再写十多年 后寺僧准备打捞。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层 解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 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fi),岂能为暴涨 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 松浮,湮(yn)于沙上,渐沉 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 乎?”众服为确论。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了 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 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 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 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 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 寻找它们,难道不荒唐吗?”大家很信 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第段:写讲学 家的分析。讲学 家的“笑”包含了 他的自信和对寺 僧的嘲讽,

37、刻画 出讲学家自恃博 学的心态。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层 解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 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 于石下迎水处啮(ni)沙为 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 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 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遂反溯(s)流逆上矣。求 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 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 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 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 据理臆断欤? 一位巡河、护河的士兵听了这话,也笑着说:“ 凡是落入水中的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 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 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 回的

38、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 方冲刷成坑洞,(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延伸到 石头(底面)一半时,石头一定会栽倒在坑穴里。 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 翻转不停止,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到 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 是更荒唐吗?”(人们)依照他的说法(去做),果然 在(上游)几里开外找到了(石兽)。那么天下的 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 么能(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第段:写了老河 兵的“笑”,“笑”的 对象则变成了讲 学家,即“求之下 流,固颠;求之地中 ,不更颠乎”。老 河兵根据实际经 验,将石性、沙性、 水流运动等因素

39、 综合起来考虑,最 后做出了正确推 断。 文章中心文章中心 两只落入水中的石兽,既未被河水冲到下游,也未原地不动沉入河沙,居然 逆流而上,到了数里外的上游。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 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 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写作特点写作特点 (1)用词准确,语言简洁。作者在叙述事件时,抓住了事件的要点,不做过多 的修饰。(2)寓意于事,立意高远。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不是在于渲染寻找石 兽的神奇过程,而是引出了最后深刻的思考,促使读者自省,这才是这篇文 章的精髓所在。 内容图示内容图示 河中石兽 寻找石兽的四种途径: 第一种:

40、在石兽落水处寻找 第二种:到河的下游寻找 第三种:到河底沙中寻找 第四种:到河的上游寻找 道理:实践出真知。 知识清单知识清单 一、重点字词梳理 1.注音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 ) (2)山门圮 ( )于河 (3)僧募 ( )金重修 (4)棹 ( )数小舟 (5)曳 ( )铁钯 ( ) (6)是非木杮 ( ) gn p m zh o y p f i (7)岂能为暴涨携 ( )之去 (8)湮 ( )于沙上 (9)不亦颠 ( )乎 (10)必于石下迎水处啮 ( )沙为坎 ( )穴 (11)石必倒掷 ( )坎穴中 (12)遂反溯 ( )流逆上矣 (13)可据理臆 ( )断欤 ( ) xi yn

41、 din ni kn zh s y y 2.古今异义 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物理学。 3.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棹数小舟 原意:船桨。 在句中的意思: 。 事物的道理、规律 划(船) 4.其他重点实词 临: 河干: 山门: 圮: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2)山门圮 于河 (3)二石兽并 沉焉 并: (4)阅 十余岁 阅: (5)求 二石兽于水中 求: 临近,靠近 河岸 佛寺的外门 倒塌 一起,一并 经过,经历 寻找 (6)竟 不可得 竟: (7)曳铁钯 曳: 铁钯: (8)一讲学家设帐 寺中 设帐: (9)尔辈 不能究 物理 尔辈: 究: 终了,最后 拖 农具,用于除草、平土等

42、 设馆教书 你们这些人 研究、探求 (10)是 非木杮 是: 木杮: (11)湮 于沙上 湮: (12)不亦颠 乎 颠: (13)众服 为确论 服: 确论: (14)一老河兵闻 之 闻: 这 削下来的木片 埋没 颠倒,错乱 信服 正确的言论 听闻 (15)必于石下迎水处啮 沙为坎穴 啮: (16)石必倒掷坎穴 中 坎穴: (17)转转不已 不已: (18)遂 反溯流 逆上矣 遂: 溯流: 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坑洞 不停止 于是 逆流 (19)固 颠 固: (20)可据理臆断 欤 据: 理: 臆断: 固然 根据 道理 主观地判断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2.尔辈

43、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 迹。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3.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顺流而下寻找它们,难道不荒唐吗? 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 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三、文意理解 内容理解 1.文中围绕寻找石兽,出现了哪几种不同的看法? 2.文段(第3段)讽喻了什么现象? 寺僧按照常规思维,认为石兽应该在原地;寺僧又根据水流的情况,认 为石兽会顺流而下;讲学家认为石兽沉于河沙中;老河兵根据实践认 为石兽应该在上游。 讽喻教条、孤立、静止地看待事物以致“主观臆断”的现象。 3.结合语境,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中“笑”的具体原因。 一讲学家设帐寺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