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第 1 1 课课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 片战争”。 2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辩证地观察问 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评价林则徐,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正确地评价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 道德的虚伪和唯利
2、是图的本质。 2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吸取鸦片战争“落 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 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性质。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 这一观点正确吗?鸦片战争能否避免?为什么? 这一设计是由于它是本节课的启动环节, 主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激起同学们的兴趣; 而且由于本节课的
3、思辨性很强,这个问题的设计正是围绕着教学的重点、难点,一开始就使 学生把思维集中在这两点上,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学生掌握知识,深化思维,发展智力, 提高能力的过程。而且这样设问比直接设问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诱导学生思 考的深入。 二、讲授新课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相距遥远的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 教师讲解:19 世纪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在对外政策上采 取殖民扩张,力求打开国外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它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中国是 西方人一直梦寐以求的地方。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旅行纪中这样描述过,东方遍地 是黄金,更是激起了西方对中国
4、的向往。在清康熙帝时,英国曾有使节到中国访问,结果无 功而返。) 此时的中国,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对外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势日益衰 弱,逐渐落伍于西方各国。英国通过广州十三行销往中国的商品(呢绒、布匹)没有市场,在 中英贸易中处于出超(赔钱)。后来,英发现从事毒品贸易可牟取暴利,就向中国走私鸦片。 从教材上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激增表中可以看出,到 1839 年已达到 40200 箱,获利白银 519 万两。所以说,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思想教育:英 国资产阶级认为鸦片有害,应严格限制国内消耗;而一方面为了获取巨额利润而鼓励外销。 这一目的彻底暴露了英国
5、资产阶级的无耻和伪善,认识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 2鸦片的危害有哪些? 指导学生看自由阅读卡,分析鸦片战争的危害:银外流、国贫弱、人体弱。许多白银流 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官僚吸食鸦片,腐蚀了清朝的统治机构,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 体质,中国国民素质整体下降。官兵吸食鸦片,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 重的灾难。 3简述虎门销烟的背景、时间、地点、历史意义。 讨论:你将如何面对因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重局势。在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后,教 师再归纳鸦片走私已严重危及清王朝的统治,所以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林则徐实行 严厉的禁烟措施, 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强迫交出鸦片,并
6、写下保证书。加强海防,训 练水师、民团。 虎门销烟将缴获的 230 多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销烟是采用化学反应的方式方法进 行,并非烧烟)(林则徐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高尚的人格精神)。 虎门销烟时间:1839 年 6 月 3 日,地点:虎门,历史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 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 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讨论: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谈谈在“拒绝毒品,养成文明 生活方式”方面,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英国发动侵
7、略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 他们决心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教师提问: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的禁烟 引起的? 经过学生的辩论,最后师生达成共识: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 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和继续,没有林则徐的禁 烟,他们也是要这样做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所以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林则徐禁烟只是英发动战争的一个借口。(英国人的三块敲门砖:正常贸 易鸦片炮舰) 2鸦片战争的结果如何?原因何在?对我们有何启示?
8、 教师指导学生看鸦片战争示意图,讲述鸦片战争的两个阶段:一是攻广州、陷定海、逼 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二是占香港、进吴淞、到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城下之盟。 可得出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对于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可由学生从政府机构、生产力水平、武器装备、军队战斗力、 对外国策、综合实力等方面指导学生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由于清王朝入主中原后,采 取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通过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来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的机遇,造成 了固步自封、愚昧落后、夜郎自大的心理,结果“落后就要挨打” ,在战争中吃了败仗。尽管 中国所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尽管有关天培这样的爱国将士的英
9、勇抵抗,但仍然挽回 不了失败的结局,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 失败的原因: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英国军事实力,军事装备优于中国;清王朝的落后、 腐败、无能,没有重用贤能;妄自尊大,闭目塞听;缺少必要的准备,打无准备之仗;没有 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其根本原因是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 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 “发展是硬道理” “ 弱国无外交”。 应该怎样做:以史为鉴,奋发图强,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及内容。 让学生阅读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将条约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割地、赔款、 通商、关税协定十个字,学生自主掌握。教师可结合中英南京
10、条约的主要内容,帮助学 生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赔偿巨款,增加了 人民负担;开放五口,协定关税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再与学生交流讨论、分析, 得出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来侵略、反 对本国封建主义的斗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师解释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 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 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而后依据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引导学生 讨论分析,认识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是
11、形式上独立的国家,但其独立自主的政治已开始受 到外来的干预;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 建社会,因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布置作业 请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本课作业。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林则徐禁 烟、虎门销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第第 2 2 课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 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 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
12、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 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历史地图、音像及文字资料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 方法。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圆满完成 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 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 态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及列强侵华罪行。 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 加深。 1 课时
13、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圆明园残迹和复原的图片,通过比较,教师设问:昔日富丽堂皇的圆明园为 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这场战争是如何发生的?我国又因此遭受了哪些灾难,侵略者又犯 下了哪些滔天罪行?我们来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 。 二、讲授新课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教师讲述: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 “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 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 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英国商人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 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教师讲
14、述:英法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于 1856 年 10 月在美、俄 的支持下向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多媒体展示课本相关史事:“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学生分组讨论: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爆 发? 学生讨论后回答:“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英法发动战争的借口,第二次 鸦片战争发动的根本原因是英法不满足已得利益,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2 天津条约的签订 教师讲述:1858 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通过该条约西方列 强获得了外国公
15、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 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在随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 的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火烧圆明园 展示圆明园海晏堂图片,结合课本“相关史事”,介绍圆明园:圆明园由圆明、长春、 万春三园组成,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园中收 藏了不计其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 圆明园被西方称为 “万园之园” , 这个美誉是当之无愧。 教师讲述:但是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却因英法联军的贪欲而遭受破坏。英法联军进北 京后,闯入圆明园先进行一番抢劫,把圆明园里的珍宝洗劫一空,
16、他们为掩人耳目,又放火 把富丽堂皇的宫殿化为灰烬。 (出示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和图片) 材料: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 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 行洗劫, 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 一个强盗叫作法国, 另一个则叫作英国 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国、 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 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法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教师点拨:主观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落后就 要挨打!自强发展!它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7、。 2 北京条约的签订 学生阅读课本,掌握北京条约的内容。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请同学们看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叙述沙俄侵占我国领土的情况。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学生阅读课本,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三、巩固总结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 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等罪恶行径,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 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是因为当时社 会制度的落后及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这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作为青年学生更应该为民 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
18、习,努力奋斗,不让历史悲剧重演。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 始终没有放弃过反抗斗争,才避免了中国沦为殖民地的命运。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 激励着后人。 四、布置作业 请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本课作业。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 略权益 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列强侵华罪行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俄国侵略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签订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第第 3 3 课课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 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19、1通过综合归纳起义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整合归纳能力。 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 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 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天朝田亩制度 。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金田起义浮雕。金田起义的爆发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太平 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 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
20、民起义战争, 是 19 世纪中叶一场大规模的反清运动。 你知道太平天 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吗?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在斗争对象上有什么不同? 二、讲授新课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出示洪秀全图片,介绍洪秀全。 提问:他因科举不成功而造反,那么当时老百姓为何跟着他造反?进而过渡到太平天国 运动爆发的原因。 出示材料: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加捐加税。官府常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18431850 年规模较大的群 众暴动有 70 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教师小结,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清政府的腐败和搜刮,导致国
21、内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剧了中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3)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 为正处在苦难中的百姓, 描绘了一幅人间天国的美好画 卷,推动了运动的发生。 2金田起义 教师讲述:1851 年 1 月 11 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 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 分析课本材料,周天爵的一封信,这封信说明了什么?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1出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归纳其发展过程: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攻占永安 (分封诸王,政权初步建立)攻克武昌占领南京,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军事全 盛)天京事变后期防御天京陷落。 2永安建制 出示其示意图,让学
22、生理解太平天国内部呈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并点出这为以后太平 天国由盛转衰的天京事变埋下了祸根。 3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目的、结果。 展示材料,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不能实现? 积极性: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 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局限性: 天朝田亩制度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4北伐和西征 出示形势图,体会太平军进入军事上全盛时期。 5天京事变 出示天京事变示意图,向学生介绍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定都天京后生活上的腐化情况,揭 示出天京事变发生的原因,它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具体表现,
23、其性质是一次内讧。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6重建领导核心 任用洪仁玕总理朝政,写成了资政新篇 ;提拔了一些新的军事将领, 合作探究: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 7后期的防御斗争 (1)陈玉成、李秀成协同作战,取得了浦口、三河大捷。 (2)1860 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李救援失败,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就义。 (3)李秀成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洋枪队和淮军的抵抗。(展示曾国藩图片及对其介绍, 了解其人及湘军对太平天国的沉重打击。) 8李秀成领导天京保卫战,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及意义 1失败原因 展示材料: 材料一 “楚国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
24、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材料二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 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引自洪仁玕自述 用课件展示要点: (1)主观方面(农民阶级局限性) 农民是小生产者,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革命 目标不明确。领导特权思想膨胀,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 集团的团结,贪图享乐。 战略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等。 (2)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2意义 学生阅读课本,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三、巩固总结 四、
25、布置作业 请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本课作业。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第 4 4 课课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或掌握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与他们之间的主要分歧; 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 口号、 主要内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通过比较洋务派和顽固派观点的异同,培养学生抓 住事物之间的“共性”和“个性”进行比较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客 观评价洋务运动。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浏览教师提供的大量史料,以及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努力做到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解决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培养学生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
26、的角度发现问题、 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 概括和阐述;与此同时,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尤其是具有 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观点 看待事物。洋务运动是清政府试图自救的运动,也是洋务派从兴办军事工业着手进行的一次 变革试验。洋务运动中开办的民用工业,于不知不觉之中将封建主义的坚冰开了些裂缝,而 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的渗开,文化教育上的新措施打开了传统文化之 外的另一个天地。 1 洋务运动的概况是本节的重点。
27、 教学中应主要抓住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 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创办军事工业;二是创办民用工业;三是筹划海防;四是培养人 才。 2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节的另一重点。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尽管其根 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在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大 机器生产。但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只是试图用近代西方 科学技术的“用”服务于中国封建统治的“体”,仅仅将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嫁接在腐朽的封 建制度的肌体上,不触动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 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的性质,是本节教材的难点。军事
28、工业,以江南制造总 局为例,生产的目的是为清政府服务,其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内无资金积累,外 无市场联系,从生产关系来说,它是历史上官办封建工业的延续。民用企业的生产目的是为 了获取利润,企业的管理中也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因此这些民用企业基本上是以利润、市 场和价值规律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企业。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西方列强的一次次侵略战争,让同学们的心脏备受 摧残和煎熬,看到了西方侵略者贪婪的心理和丑陋的嘴脸,也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 国求荣。但是我们在痛恨之余,也应看到先进的中国人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 第二单元的学习就将带领我们亲眼目
29、睹一批又一批图强救亡的先进代表,首先步入我们视野 的是在守旧势力和落后习俗束缚下务实进取的洋务派。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这样的一鞭!使中国开 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于是他们掀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二、教授新课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师:19 世纪 60 年代清朝政局出现了怎样的局面?面对这种局面,清朝政局变动发生 了什么变化?清政府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分析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通过分析材料讨论他们的异同,并分析当时社会状况比 较两者哪一个较进步,进一步思考洋
30、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前提条件?最高统治者慈禧在这件 事情上采取什么态度,为什么会采用这种态度?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异同点,采用表格形势,让学生填表格而增加记忆: 洋务派 顽固派 代表人物 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 左宗棠 李鸿章 张之洞 倭 仁 主张 学习西方先进的 科学技术 仇视一切 外洋事物 目的 维护清朝统治 维护清朝统治 (1)慈禧的暂时支持; (2)总理衙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的推动; (3)积极推行的洋 务派多是掌握中央或地方实权的实力派官僚; (4)列强为维护在华权益, 支持对外妥协的洋务 派。 3洋务运动的前提条件慈禧的暂时支持、总理衙门的推动、汉族官僚积极执行。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
31、发展: 在此引导学生分析“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含义。 强调“长技”主要是指西方的先进技术, “自强”则体现强兵富国,最终维护清朝的统治,因此洋务运动的性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 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师:洋务运动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前期怎样进行的呢? 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师:都有哪些近代军事工业呢?为什么一开始就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画图表,让学生上讲台填写具体的军事工业代表及创办人物) 师:再讲解19 世纪 60 年代初,太平天国革命力量走出低谷,开始复兴。洋务派首 先试图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
32、一批近代军事工业,镇压太平天国的革命,达到其“师 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1861 年在长江流域,曾国藩的部队占领安庆后,立即创办安庆内军 械所,这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过渡: 在当时清政府面对一系列的困难和危机的情况下, 洋务运动首先创办的军事工业 的发展会怎样呢?军事工业发展所面对资金、原料等方面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洋务派 是怎样做的呢?) 2兴办民用企业 生:在 70 年代时,以“求富”为口号开始创办民用企业。 师:民用企业有哪些具体成就呢? (画表格学生填) 师: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在性质上是否相同? 生:(阅读材料,发表意见) 师:判断一个企业的性质,应从哪些角
33、度进行分析? 生:(分析并概括)。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一个企业的性质主要由生产目的、产品分配、销售和企业管理 特点等方面决定的。像江南制造总局这样的军事工业,其生产目的是为清政府服务,产品由 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内无资金积累,外无市场联系,企业的管理机构又是封建衙门式的, 所以我们称像它这样的军事工业为封建性质的企业;像轮船招商局这样的民用企业,其生产 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企业的管理中也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管理方式,因此这些民用企 业基本上是以利润、市场和价值规律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过渡:洋务派办洋务和创办军事工业是为了强国、强兵,而强国、强兵主要靠国防,为 此洋务派筹建了
34、新式陆海军,接下来看洋务派是怎样筹建新式陆海军的。) (三)建立新式陆海军 1建立新式陆军 师:洋务派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怎样开始建立新式陆军的? 生:(看书概括) 师总结:建立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2建立新式海军 师:除了建立新式陆军外,洋务派在海防上是怎样做的呢? 生:(分析归纳总结,发言:筹建新式海军。) 师: 同学们分析得不错。 70 年代清政府开始着手筹划建立新式海军。 到 19 世纪 80 年代, 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已初具规模。而这时候,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已基本被平息,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和抵御列强的侵略。 洋务派在办洋
35、务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更多的西方科学技术,这对翻译、科技、军事人才 的需要日益迫切,而中国几乎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所以无论是在军事工业还是民用企业,都 是聘请外国的洋工洋匠,而他们并不希望我国富强起来,所以唯利是图,也不真正用真技术, 使得其工厂投资大而进展小,这使洋务派在创办洋务过程中,开始培养自己的人才。 (四)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运动轰轰烈烈进行了 30 多年,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呢?破产。 讨论:我们如何评价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的洋务运动呢? 第一,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 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第三,在客观上刺激了中
36、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从而引发近代 中国社会关系、思想文化的变化,使古老的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四,受当时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政治制度的限制,洋务派本身的局限、列强的影响 等,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主要从进步性与局限性来分析,最重要的一点是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三、本课小结 19 世纪 6090 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官僚先后提出“自强” 、 “求富”的口号, 倡导和推行了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中心的洋务运动。这一运动,虽未使中 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给近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 的产生和发展,从
37、而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 步。 四、布置作业 请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本课作业。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背景与西方列强交涉中;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 2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3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 “自强”开办军事工业 2 “求富”创办民用企业 3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4培养人才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国 (三)洋务运动的作用和评价 第第 5 5 课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知识与能力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明确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 潮和美国提出的“门户
38、开放”政策。 过程与方法 学会通过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掌握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培养识 图能力。通过分析三国干涉还辽和门户开放的内容理解其实质,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历史史实 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左宝贵、邓世昌等民族 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 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 马关条约 ;“门户开放”政策。 马关条约的影响,对“门户开放”政策的理解。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展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 :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
39、。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 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 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 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又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 二、讲授新课 (一)甲午中日战争 1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 引发这场战争的因素还有哪些?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展示材料:1868 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 “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 日渐强盛。1892 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 1885 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 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名常备兵和2
40、3万预备兵的陆军, 包括6个野战师和1个近卫师。 战前日本海军拥有军舰 32 艘、鱼雷艇 24 艘,总排水量 72000 吨,超过了北洋海军。 邢德彦民国风云史 学生回答,教师演示: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1)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 策”。 (2)1894 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 处心积 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 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2阅读教材并结合甲午战争示意图 ,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几次战役的名称、英雄人 物。 展示地图,配以说明,演示甲午战争的过程。(地图
41、依次为丰岛、平壤、黄海大东沟、旅 顺、威海卫) 展示抗日英雄左宝贵的英雄事迹、邓世昌的简介。 出示反映日军旅顺屠城的照片和材料,揭露日军罪行。 教师讲述: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了。 结合材料探究: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1)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 (2)由于李鸿章的“避战自保”、妥协退让而贻误战机,导致中国军队的一败再败。 (3)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军备不足,实力差距。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要求学生掌握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人物、内容、影响。 列表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影响 割地 香港岛 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及附 属
42、各岛屿、澎湖列岛 进一步损害中国领土主 权,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 的野心 赔款 2100 万银元 白银二亿两 巨额赔款使清政府财政 不堪重负, 不得不大举外 债 通商口岸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增辟通商口岸(沙市、重 庆、苏州、杭州)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 国内地 其他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 厂 列强由商品输出, 发展到 资本输出 教师讲述: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极大的损害了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割台湾和设厂,意味着列强的侵略有了新的要求,使列强对中国的 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刺激了列强的侵华野心,由此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三)列
43、强瓜分中国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 教师讲述: 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的在华利益,特别是日本占领辽 东半岛构成了对俄国独霸东北的威胁,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 向中国索取了 3000 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这说明了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一条基本 准则,就如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的一句话,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 的利益”。实质体现帝国主义(日俄)瓜分中国矛盾的激化。 展示三国干涉还辽的示意图,使学生能准确掌握该知识点。 2瓜分中国狂潮 出示表格,使学生明确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出示时局图 。 教师设问:为什么美国没有划分势力范围呢? 3
44、“门户开放”政策 要求学生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提出以下问题: 时间:1899 年 原因: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 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也形成了各国共同瓜分中 国的局面。 三、巩固总结 日本称霸野心狼,甲午中日战争响。民族英雄邓世昌,黄海大战英明扬。 马关条约又 签订,清朝割地赔款忙。允许日本开工厂,列强纷纷来效仿。瓜分狂潮又掀起,美国忙于领 土争。无暇东顾不慌张, “门户开放”后来上,机会均等各国享,中国再遭列强
45、侵。 四、布置作业 请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本课作业。 甲午中日战争 原因日本为了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 世界的梦想 经过 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双方损失相当 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 杀中国居民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及影响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中国半 殖民地化大大加深瓜分狂潮 第第 6 6 课课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知识与能力 19 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早期维新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 康、 梁的维新思想; 公车上书;强学会;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的历史 意义与失败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课本,要求学生归纳整理维新变法从思
46、潮萌发到拉开序幕,再发展到高潮阶 段的演进历程,进而掌握系统整理历史事件的方法。 2通过分析说明“百日维新”的政策措施的目的意图,使学生体验从易到难、由浅入深 地运用史料观察、思考和解决历史及其相关问题的思想方法。 3通过学生课堂思考与讨论,分析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历史影响,从而掌握综合 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在国势危难之间,决心救亡图 存,矢志改革,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而不懈努力的学习中,感悟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勇 于探索真理的崇高精神。 2从戊戌变法失败的学习中,体会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挫折与艰辛。 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
47、的主要内容。 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变法失败原因的理解与掌握。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展示: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 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教师:康有为、梁启超就是鲁迅所盛赞的真的勇士,民族的脊梁。百年前,以康有为、 梁启超为代表的几位热血青年在古老的中国土地上上演了一场空前奇伟的改革运动戊戌 变法,希望挽狂澜于既倒,支大厦于将倾。中华民族面临实现伟大复兴的一次机遇,然而, 在那个“戊戌”年,他们失败了,或暴尸京城街头,或逃至海外东瀛。强国之梦最终与我们 擦肩而过,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长久的反思,今天我们一起再次重温戊戌
48、变法那惊天 动地的历史时刻吧! 二、讲授新课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公车上书的背景 出示时局图 ,提问:你在漫画中读到了哪些历史信息? 学生回答: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 教师讲述: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 严重。这一危机深深地刺激了国人的觉醒,激起了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追求独 立自强的激情与呼号,变法呼之欲出。 2公车上书 (1)解释什么叫“公车上书”? 公车:汉朝时,政府都是用公车接送参加考试的举子,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 做“公车”。由于这次上书是康有为组织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此历史上就称为 “公车
49、上书” 。 (2)出示公车上书的时间、人物、内容和影响。 (3)出示康有为、梁启超的图片并介绍其生平。 (二)维新变法思想的宣传 教师讲述:虽然上书不达,但却轰动了京、沪,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康、梁带着对 国势的沉痛、救国的迫切、变法的热衷、自强的思虑,继续为变法而奔走呼号。 1思考:康梁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推动变法还进行了哪些大量活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2课件展示学会的名称和报刊图片。 思考: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使 维新变法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3课件展示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上宣传变法的内容和康有为与顽固派的论战图片。 (三)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的高潮 1康有为再次上书呼吁变法。 出示材料:“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 咸以分中国为言, 若箭在弦, 省括即发瓜分豆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