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第 1 1 课课鸦片战争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 害;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通过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由 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能力;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 的影响。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激活学生自我认知的智能,锻炼 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古代知识的回顾作为导入方法,让学生造成强烈的冲击对比,激 发兴趣;通过学生自己编演的反映当时历史史实的短剧,让学生得出“落后挨打” ,明白论 从史出的道理;最后让学生通过填写选项,自
2、己小结,达到理清线索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认识资本主义虚伪和唯利是 图的本质,形成明辨是非的情感;学习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对民族英雄的钦佩的情 感; 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分析, 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 力使命感。 【教学重点】 :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前预习】 、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的输入有什么危害? 、试述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的经过。 3、 南京条约签定对中国的危害有哪些? 、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有什么影响? 【教学过程】 (一)
3、导入设计 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才学习完中国古代史,今天我们历史的学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中国近代史,回想我们之前学习的内容,在古代历史进程中,我们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 的文化成就, 同学们知道的都有哪些? (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四大发明、 地动仪、 秦始皇陵兵马俑、祖冲之圆周率、长城等) ,当历史演进到清朝时,当时的政府在对外交往 中推行了什么政策?闭关锁国,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那么,逐渐落后的中国将面临什 么样的命运呢?我们今天来学习这节课:鸦片战争。 (二)讲授新课 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那么,在战争爆发之前,中国社会的状况如何呢?我们 有请同学上来给我们表演
4、几段场景剧,其他同学在观看的同时,想想,当时的中国社会存在 什么样的情况? 当时的中国 1、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2、吏治腐败 3、军队腐 化(甚至出现骑兵无马,水兵不习水现象)4、生产方式落后,当中国仍然依靠人力为主时 候,我们看到这幅图片,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生产力迅速发展,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 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在 1820 年,其工业产量占据世界一半,号称“世界工厂” ,成为 世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为了满足自身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不断的在世界各地倾销商 品,掠夺原料,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了中国。 而且,在中英两国的贸易中,英国人很沮丧的发现,欧洲产
5、品在中国几乎找不到市场,我们 来看看这个图表,英国的呢绒,布匹在中国很难卖,相反,中国的商品(茶叶、生丝、瓷器 等)在英国却很畅销,贸易的结果使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 师:为什么英国的商品打不开中国市场呢? 生: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受自然经济的保护,我们习惯了自己生产自 己消费,因此我们中国人可以自己生产,用不着买。 师:在正当贸易无法打开中国大门的时候,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英国想到了什么方法? 生:走私鸦片。 师: 我们来看看鸦片激增图表, 随着鸦片走私数量逐年增长, 大量白银流入了英国。 在这里, 英国认为鸦片有害,不鼓励本国人民吸食,然而为了获取巨额利润却鼓励外销,这些彻底
6、暴 露了资本家的无耻和伪善, 那么, 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图 片再作答, (介绍罂粟,它是一种看起来很美丽的花,经过加工后可以制成鸦片,人一旦吸 食,就容易上瘾,时间一长,吸食者骨瘦如柴,三分似人,七分为鬼,甚至死亡,而且为了 得到毒品,倾家荡产,杀人抢劫的都有,因此,对于这种东西,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师:结合课本上的炮子谣 ,同学们说说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生:毒害人的身心健康;大量白银外流;加剧中国贫弱 师:面对这种情况,清朝有见识的大臣林则徐上书皇帝,请求禁烟,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到广 东禁烟,于是有了这场震撼中外的虎门销烟
7、。哪一位同学根据老师给的信息讲讲这一经过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意义) 师:当时外国人并不完全相信林则徐真要禁烟,200 多万斤的鸦片,不小的数目啊,他们想 林则徐这次要发大财了,但他们仔细观察整个过程后,发现整个环节滴水不漏,连销烟的方 法也十分巧妙,不是简单的“烧烟” ,放进生石灰,煮沸再加入鸦片,这样就不能回收了。 这让外国赞叹不已。 罗瑞卿大将参观虎门时说过: “中国近代史就是在这儿首先开始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到了 虎门就能知道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虎门销烟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了中国严禁鸦片的动 人画卷, 开创了人类历史上大规模打击毒品走私这一罪恶活动的先河, 虎门销
8、烟是中华民族 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的表达,林则徐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所以, 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那么,面对中国的这场禁烟运动,英国方面的反应是怎样的呢?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 全部给予销毁! 这是我大 英帝国的奇耻大辱! 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 要狠狠地 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 过渡: 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 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 他们决心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由于这场战争是因为鸦片走私引起的,正 如马克思所
9、说的: “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 , 所以这种战争被称为 鸦片战争。 师:有人说: “林则徐不禁烟,英国人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因此这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 你认为战争可以避免吗?为什么? 师:我们从他这句话中寻找信息: “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 贸易! ”实际上,英国的真正意图是: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生:不能,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这场战争是英国为保护鸦片贸易 和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就算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会发动战争的,只是时间早晚 而已。 过渡:不可避免的战争发生了,请同学们看看这个图,大概说说战争
10、的经过。 生:两个阶段:18401841 攻广州,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1841 1842:占香港岛(注意是香港岛,不是香港,香港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一步步被侵略的,什么 时候香港回归祖国?1997 年) 、到南京,求和签约。 师: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有什么危害?同学们在教材上 找找相关信息。 生:1、时间: 2、内容 师:这场战争有何影响? 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师:那么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学们简单了解一下。 (半殖民地:名义上、形式上 独立,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到列强的控制和压迫 ,是丧失了部分主
11、权而不是全部 主权。半封建: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又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但仍保持着封 建剥削制度。 ) 师: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留给我们的是沉痛的思考:为什么中国会战败?自认为是天朝上 国的大清帝国为什么被一万多人的英军所打败? 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武器落后,指挥失当 师:实际上,归根结底,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战胜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 社会制度落后。 师:这场战争的失败给我们哪些反思和教训?(落后挨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师:最后我们来对本课进行一个小结,让学生把“严重灾难” “走私鸦片” “虎门销烟” “鸦 片战争”分别填到下列适合的位置,然后由学生来进行小结。
12、 【板书设计】 第 1 课 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时间:1839、6 2、地点:虎门海滩 3、人物:林则徐(民族英雄) 4、意义 二、鸦片战争 1、爆发 2、 南京条约 3、影响 第第 2 2 课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任务】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 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 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 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 史实。 2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 析问题的
13、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 如此嚣张、 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要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反抗侵略和压迫永远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强大力量。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 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 态度。 3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 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
14、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2.列强侵华罪行。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流程】 解决方案 情境引入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 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其中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哪几条? 我 国 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过: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 历史。 ”在北京近郊就有这么一座废墟,每一个中国人走近她,都会感到惊慄和愤郁,那就 是圆明园。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一诗中曾写道: “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那么圆明园如何遭劫,那璀璨的文明又是如何在强盗 掩盖罪恶的烈火中
15、化作残灰的?今天我们就走进圆明园,去揭露百年前的那次强盗的兽行。 自主探究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主完成导学学案或者历史同步学习与探究 探究 过程内容, (填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只作了解即可。 ) 通过自主探究,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英法和沙俄)犯下 的滔天罪行,以及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 完成探究中的精思巧选部分。 学生在阅读课文,进行自主探究时,教师进行巡视,检 查学生完成情况,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发现和解决学生所出现的疑难问题。 自主探究的内容比较简单,估计学生不会存在什么困难。 。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互对探究的结论,同学之间进行互助学习。 教
16、师通过学生单选题的练习,考查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巩固自主获得的知识。 合作交流展示提高 一、小组合作探究 (一)阅读课文“火烧圆明园”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时间和发动国家分别是什么?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还叫鸦片战争呢? (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1860 年,英法,美俄为帮 凶。 从战争原因上来看与鸦片战争基本一样,因此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 (二) 、让学生观看课本 P8英法联军在圆明园中抢劫图片。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P7“法国大作家雨果对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控诉” 、P8“英国泰晤士 报对”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
17、的报道。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所反映了的史实发生于何时?罪魁祸首是谁? 2、根据材料二,说一说雨果是如何评价这一行为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强盗行为。 ) (三)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P8-9“一图一表” ,先“以表带图” (看表识图) ,后“以图带表” 采用地理方位了解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历程。然后请你给同学们当“小先生” ,讲述沙俄侵 吞中国领土的历程。 (答案略) (四)、学生阅读“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农民政权主要领袖是谁?定都在哪里? 2、打击的目标是什么? 3、取得了哪些成果? 4、请写出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斗争事迹。 (出示问题,要求全班学生分二
18、、练习巩固 1、要求学生巩固记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时间、相关国家和火烧圆明园的史实。弄清 俄国侵占的中国的三大块领土,注意面积、条约和位置。 完成学习探究练习题的二、三部分。 分组后由组长主持进行探究,教师进行巡视。 在巡视中教师参与各组的讨论,解决学生讨论中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题:这一问题的难点主要在于“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问中。教师要引导学 生对比两次战争的目的, 从而得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一结论; 然后再分析战争的 影响,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攻入了北京,中国失去了更多的领土,从而看出危害更大, 可以说是鸦片战争的扩大。 通过这一问题来培养学生分
19、析此类问题的能力。 即从目的来分析 出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从影响来分析出是鸦片战争的扩大。 第二题:估计学生的疑难存在于第二问中,要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找答案的能力,如“抢掠” 和“强盗”等词,都能看出雨果的观点。 第三题:本题主要是鼓励学生敢说,然后是说的有条理,最后教师指出:沙俄是第二次 鸦片战争中从中国获得侵略权益最大的国家, 沙俄割占我国大片领土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 进一步破坏,对以后中国历史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影响。 要求学生特别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领土 150 多万平方千米。 第四题:本题不是本课的重点,指导时不要让学生过多的分析运动的本身,而是重点指出太 平军抗击洋枪队
20、的斗争。即:青浦大捷和慈溪击毙华尔。 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后, 要求每小组将答案书写在小黑板上, 进行展示, 先由本组内进行补充, 然后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教师进行评价。 。俄国侵占中国的领土情况,要指导学生将面积排序、将有关条约按面积排序、找出最大的 一块等要点。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 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 并及时进行点播和教学补偿。 拓展延伸 北京时间 2009 年 2 月 26 日凌晨, 佳士得拍卖行不顾中国政府和民间强烈反对, 在巴黎大皇宫举办拍卖会, 执意拍卖 140 多年前被抢掠走的中国圆明园文物鼠首和兔首雕像, 两座铜像分别以 1400 万欧元进行拍卖。后因种种原因未
21、能完成拍卖。兔首和鼠首被掠流浪 经历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真实写照, “她们”被中国人民深深挂念,理应回到祖国怀胞。 你认为应当采取什么方式让“她们”回家?并陈述理由。 教师在进行这一问题的指导时,可进行再拓展,如,这些文物是何时以何方式流入 法国?也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近年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结果,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就本题来说,是要求通过对方式的设计来再次认识文物流失海外非正义性质。答案参考: 方式一:以国家名义,通过外交途径索回。这些属于因战争而流失的文物,根据有关国际公 约,应当归还中国;方式二:国家通过法律程序索回。这些文物是通过非法途径流失到国外 的,文物的所有权永远属于中国。
22、反思完善 1、学生思考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通过反思, 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进行总结, 教师进行补偿教学和加以梳理, 并强调重点, 从而回归学习目标。 ) 2、教师进行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又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我们再一次为民族的命运而哀 叹,再一次为清政府的腐败而痛恨,再一次为侵略的暴行而愤怒。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大块 的领土被沙俄割占,面积达我们今天国土的六分之一还要多,原本的一个“枫叶之国”变成 了一只期待昂首的“雄鸡” 。长哭当歌,那是在痛定之后。但我们民族的痛苦并没有结束, 列强又一次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 伸向了美丽富饶的天山南北, 下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收复新
23、疆 。 第第 3 3 课课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定都天京;太平军北 伐、西征、东征;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 意义;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 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运用: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 天朝田亩制度的讲析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 史出的学习方法
24、,学会主动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 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 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 命的任务。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天朝田亩制度 。 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经济在幅员辽阔的古老中国广泛存在,使得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中国人的主体。 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至今依然如此。如今我国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发展 农村经济提到国家整
25、体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 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农民 都是十分重要的力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进入近代的中国农民怎样担任起近代反侵略反封建 的民主革命这一任务的?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太平天国兴起的背景 教师补充材料: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 “中国在 1840 年战争失败后 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 对本国生产的破坏, 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 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 因税捐更重更难负担, 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 由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义, 从而准确理解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包含列强的侵
26、略和封建主义剥削两方面的内容。 2.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1853 年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论,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 【学思之窗】 文献资料, 提炼有效信息, 并加以归纳, 来分析评议拜上帝会的宗教理论。 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的宗教理论已融入 “自 由、平等、博爱”思想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基督教义,说明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在政 治上从西方寻找救国方案,带有时代的特点。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历史发展过程,指导学生参阅 P46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 ,培养 他们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要求学生阅读地图,并在下面用箭头表示先后攻占地点: 金田永安桂林(未克)全州(冯)长沙
27、(未克、萧)岳州武昌(50 万)九江湖口安庆南京 3.太平天国达到全盛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北伐、东征、西征三大军事行动的目的过程和结果。然后要求学生 归纳下表,培养学生利用表格归类和比较知识的能力。 军事行动 北伐 西征 东征 目的 推翻清朝 巩固天京 充实力量 领导 林凤祥、李开芳 赖汉英、石达开 秦日纲、石达开 结果 失败 败湘军,进江西 夺扬州,破两大营 作用 牵制清军 巩固天京 达到全盛 这里需要强调三个问题:定都天京之时,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以及北伐、西征、东征的 战略目标。北伐的失败原因与北伐的战略作用。西征与东征取得重大胜利的意义。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天京变乱: 教
28、师补充相应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会走上追求享乐、讲究排场、 划定烦琐等级之路?这样做的危害是什么?天京变乱分别会给太平天国和清朝政府带来什 么影响? 2、重建核心: 新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主军,洪仁轩主政太平天国新的领导核心形成。 3、积极防御: 着重指明下面几点即可:再破江北大营和三河镇大捷,使天京、安庆转危为安;再破江南大 营使天京根本解围;进军苏南,给清朝的打击十分沉重,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打击最为沉重。 在进攻上海的战役中, 太平天国勇敢地肩起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重任; 安庆失守和陈玉 成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极为严重的挫折,太平天国防御中的攻势结束。 4、天京陷落
29、:1864 年 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三、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可先指导学生阅 读文献资料与相关的课文,掌握它的原则、方法、理想,领会它的基本思想。 (1)内容: 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法 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 实施目的:大同社会 (2)评价: 具有强烈的革命性: 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它以土地为中心全面改造封建社会建设农民 理想社会的方案,前所未见。它继承和发展历代农民“均田”斗争思想,第一次鲜明突出表 达了农民要求摆脱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极大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 是几 千来中国
30、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具 有空想性。 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其纲领只能反映其迫切的现实愿望, 追求平等、 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2、 资政新篇 (1)内容: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于 1859 年冬提出的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 方案。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教和外交等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 掌握这些主要内容。 教师补充材料: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 邦法宏深, 宜先许其通商, 但不得擅入旱地, 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人内,教导我
31、民,但准其为国献策, 不得毁谤国法也。 ” 让学生阅读、思考、概括资政新篇提出哪些对外交往的重要主张。然后对学生的概括作 简单总结。 这段资料提出了对外交往的重要主张有:第一,同外国自由通商,但不准外国人擅入我国内 地。第二,同外国交流文化,准许外国人为我国献策。第三,同外国平等往来,不准外国干 涉我国的内政。 (2)评价: 资政新篇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太平天国面临的严峻形势,没有能够 实行,但它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 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 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其提出的思
32、想和主张,对后人也起了一定的启迪作用。 问题探究 多难的民族必将产生雄健的精神,在屈辱中站起来的才是真正的巨人。在近代的中国,面对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 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广大农民阶级在太平天国 的旗帜下奋起反抗和斗争和追求农民大同理想。 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运动为什么 “其兴 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 呢?运动虽然失败了, 但其又会对近代的中国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呢? 关于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 可以引导学生从太平天国运动发动群众的落后方式、 革命纲领的 空想性、 及天京变乱可悲之处等分析这场革命运动的失败之处。 使同学们最终认识到太平天 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自
33、身的局限性决定的。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作用,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相关史实,由多角度去探究去讨论。 例如太平天国作为一场大规模的农民革命运动, 它的历史作用首先在于对封建统治的沉重打 击。 结合太平天国提出的革命纲领的主张去理解运动对封建生产关系、 封建统治秩序的冲击。 虽然太平天国斗争的主要矛头是清王朝, 但时代也赋予了它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 引导同学 学习课本学思之窗】介绍太平天国领袖们坚持独立、自主、平等外交政策的具体史实理解太 平天国领袖们不畏强权敢与侵略者英勇抗争的精神。 应当注意的是,在学生的讨论中,如果有的发言能提出教材未列的内容,只要言之有理,有 史有论,就应当予以鼓励;而对
34、一些立论偏颇,或过于空泛的发言,则应以启发、诱导的方 式,把他们引上正轨。 第第 4 4 课课洋务运动洋务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主 要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 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 了生产经验, 培养了技术力量, 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通过分析,使学生学会辩证发展的看待历史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
35、值观:从历史发展趋势观察,洋务运动包含一些成功的因素,使中国迈出了 近代化第一步;但它作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明显地失败了。我们批判清政府祸国殃 民的行径,对于它的“自救”本能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我们也要正确认识洋务运动在客观 上所起的进步作用,懂得只有承认落后、愿意学习先进文化,才有摆脱落后的可能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包括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等知识点 2.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 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 生: 北京再次被外国军队占领, 战争和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 主权。从此,
36、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深渊。 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了西方列强发动的数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这些战争的结果使得中国一步 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领土被宰割,经济遭到破坏,主权被严重损害。面对这种 情况,清政府一些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的统治,形 成了所谓“洋务派” 。他们所从事的与老外打交道的过程被称作洋务运动。今天这节课,我 们就来学习洋务运动 ,看一下洋务运动它是怎样兴起的?它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 内容等都是什么?学完这些以后,我们试着来评价一下洋务运动。 (三)讲授新课: 将本课知识点投影到大屏幕上, 告
37、诉学生需要掌握那些知识点及其中哪些是重点, 然后将时 间放给学生自己,由学生自己先在课本上做读书标记,然后与组内同学互相补充订正,接着 当堂进行“接龙”活动。 (即第一个学生由教师指定,其余由答对的学生选择自己准备考察 的对手,答错者不得分,答对者得分并有权提问一个同学。出题者可看教材, “接龙”者不 能看书,其他人不许插嘴提示。 )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有如下几点: 1.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 2.列举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主要代表。 中央代表是恭亲王奕忻,地方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3.洋务派先后提出什么口号? 前期针对军事上提出“自强” ,后期
38、针对经济上提出“求富” 4.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 前期举办近代军事工业, 后期还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筹建南海、 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兴办京师同文馆 等新式近代学堂,培养近代军事、外交、科技人才。 5.据图填表: 洋务运动兴办的近代工业分为军事和民用两种, 要求工业名称与创建者及企业 性质“对号入座” 企业名 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轮船招商局 湖北织布局 铁厂 船政局 创办者 曾国藩 曾国藩、李鸿章 李鸿章 张之洞 张之洞 左宗棠 性质 军事 军事 民用 民用 民用 军事 6.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洋务运动的概况,指导学生评价洋务运动 (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 它
39、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是它却在客观上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 怎样的影响?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 它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 培养了技术力量, 刺激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 路。 (四)小结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 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官僚先后提出 “自强”“求富” 的口号, 倡导和推行了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引进机器生产为中心的洋务运动。 这一运动虽未使中国 走上富强的道路, 但它给近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 的产
40、生和发展, 从而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 步。 (五)课堂练习 给学生 35 分钟复习知识,当堂进行练习、提问. 学生当堂完成“练一练选择连线”及大屏幕上的练习题。 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左宗棠 安庆内军械所轮船招商局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福州船政局 第第 5 5 课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掌握 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
41、充 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的能力和唯物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 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维护国 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重点难点】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 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 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东南沿海背景地图前展示闻一多像及七子之歌台湾 。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 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
42、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 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甲午中日战争 1.教师展示地图:出现清国、朝鲜、日本。 思考:19 世纪的清王朝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从不可一世的天朝大国沦为任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 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教师指出: 此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 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 家,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日本的对外侵略 的野心是什么? 学生回答: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教师归纳: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就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
43、的“大 陆政策” 。 3.教师讲解:1894 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 , 处 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 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 所以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 战争。 4.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结合地图作相应的战争进程演示。 1894 年丰岛海战,战争爆发 1894 年 9 月,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旅顺大屠杀 1895 年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教师展示图片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并让学生谈感想。 学生说出感想: 日军残忍如禽兽, 满清腐败无能, 人民生灵涂炭; 不忘国耻, 落后就要挨打。 6.教师提问:1895 年
44、,日军陆海军进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清政府与日本议和, 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不平等条约 马关条约 。 目标导学二: 马关条约的签订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马关条约各条款内容对中国的影响。 学生讨论后回答: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 致使中国京津地区受到安全威胁;中国东南沿海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受到收缩和损害。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2 亿两。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财政,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为了还款, 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 。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
45、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 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掠夺从沿海深入到内陆。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 本输出。从此,列强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 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2.教师指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马关条约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腹地, 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目标导学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简单了解“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2.教师指出: “三国干涉还辽”之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 范围”的“瓜分
46、”中国的狂潮。 3.教师展示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提问: 当时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强国美国, 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强租海湾和划分 “势 力范围”呢? 学生回答:当时美国正在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进一步提问:为争夺中国市场,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 “门户开放”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各国租借地 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4.教师指出: “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日本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经过黄海海战、辽东半 岛战役
47、、威海卫战役,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程度;由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重点是对马关条约的解读,分析它使 如何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的重要影响;通过启发式教育,结合相关资料,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而黄海大战中致远舰为代表的清军将士浴血疆场和满清统治者的 腐朽无能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 在教学中充分注意挖掘, 达到了对学生的启发 式教育。当然,还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提高的地方,比如,提问要更加巧妙,要注意对学生 进行知识迁移、联系现实等能力的培养
48、,进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第 6 6 课课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一、教材地位 八年级人教版历史教材第二单元第 6 课戊戌变法 ,主要介绍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为 挽救民族危亡开展的维新变法活动: 组织公车上书, 创办维新变法刊物, 组建维新变法团体, 开展戊戌变法。 突出了以康有为、 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近代化道路上的艰难探索。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本史实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戊戌变法内容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戊戌变法成败得失的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逐 步形成用辩证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