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 学试卷 第 1 页(共 8 页) 化 学试卷 第 2 页(共 8 页) 绝密 启用 前 江西省 南昌 市 2015 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 学 本试卷满分 60分 ,考试时间 70分钟 。 可能 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 H1 N14 O16 S 32 Cl 35.5 Ba 137 一、 单项 选择题 (本 题共 15 小题 ,其中 第 1 10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其中 第 11 1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 每小题只有一 个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 ) 1.下列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的是 ( ) A.牛奶 B.氮气 C.玻璃 D.氧气 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石蜡
2、熔化 B.衣服晾干 C.酒精挥发 D.食物腐败 3.在化肥中磷矿粉 3 4 2Ca PO()属于 ( )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D.复合肥 4.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原子质子数是 ( ) A.2 B.6 C.8 D.10 5.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B.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净物 C.水资源丰富不用节约用水 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6.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可直接采用的发生装置是 ( ) A B C D 7.下列四种物质的俗名均得名于它们的产地 ,其主要成分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类别不同的是 ( ) 选项 俗名 产地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A
3、 大理石 云南大理 3CaCO B 信石 古信州 (今江西上饶信州区 ) 23AsO C 口碱 张家口、古北口 23NaCO D 智利硝石 智利 3NaNO 8.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为治理雾霾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变废为宝 ,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 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 ,节能又环保 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 ,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9.下列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失火原理的说法 ,错误的是 ( )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C.清除可燃物 D.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温度 10.下 图是某化
4、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毕业学校_ 姓名_ 考生号_ _ 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提示:配详细答案解析,请到 搜索并免费下载!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11.人体摄入过量的铝会对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 ,世界卫生组织 将 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 。但现实生活中 ,却 “ 铝禁不止 ” 。 下列关于铝的应用不科学的是 ( ) A.使用含铝膨松剂制作油条 B.使用铁锅代替铝制炊具 C.用纸盒代替铝制品易拉罐盛装饮料 D.用氢氧化镁代替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 12.如图是
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1t 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2t 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1t 时 ,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 13.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 ,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 ) A.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C.区分硬水和软水 D.配制氯化钠溶液 14.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 4+NH , 2+Ca 和 X 离子 ,则 X 可能是 ( ) A.OH? B.Cl? C. 23CO? D. +Na 1
6、5.炼铁产生的废渣中含有大量 CuS 及少量铁和铁的化合物 ,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 2CuCl 的流程图如 下 : ( ) A.操作 1 中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 B.操作 2 中 ,CuS 、 NaCl 和 2O 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产 2CuCl 和 24NaSO 。 化学方程式为2 2 2 4C u S + 2 N a C l + 2 O C u C l + N a S O高 温 C.操作 3 的名称是过滤 D.流程图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NaCl 和 24NaSO 二、填空 题 (本题共 3 小题 ,共 14 分 ) 16.(4 分 )根据如图所示某牙膏商标上的部分文字 ,用
7、化学用语填空 : (1)图中一种金属元素的符号 ; (2)n 个硝酸根离子的符号 ; (3)碳酸钙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7.(5 分 )江西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 ,特色美食更是遍布各地 ,令各路 “ 吃货 ” 流连忘返 。 (1)南昌 “ 藜蒿炒腊肉 ” 风味独特 ,清香扑鼻 。 从分子角度解释 “ 清香扑鼻 ” 的原因是 ; (2)赣州 “ 斋婆柚 ” 汁多味美 ,齿颊生津 。 柚子皮还可以吸附室内异味 ,写出一种具有同样性质的化学物质名称 : ; (3)吉安 “ 安福火腿 ” 营养丰富 ,历史悠久 。 “ 火腿 ” 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一种营养是 ; (4)九江 “ 茶饼
8、” 酥香可口 ,茶食精点。 “ 茶饼 ” 中所含淀粉 6 10 5 n(C H O ) 属于 (填 “ 有机化合物 ” 或 “ 无机化合物 ” ); (5)宜春 “ 丰城冻米糖 ” 松脆香甜 ,誉满江南 。 “ 冻米糖 ” 中蔗糖的化学式为12 22 11C H O ,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化 学试卷 第 5 页(共 8 页) 化 学试卷 第 6 页(共 8 页) 18.(5 分 )以化合价 为 纵坐标 ,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 。 如图为硫的价类图 ,请分析该图后填空 : (1)E 点表示的是二氧化硫 ,写出它的一条物理性质 : ; (2)如图中可表示 23KSO
9、 这种盐的点是 (填字母 ); (3)A 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 (4)写出由 B 点表示的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三、推断题 (本题共 1 小题 ,共 6 分 ) 19.(6 分 )如图所示 ,A 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 。 图中 “ ?” 表示转化关系 ,“ ? ”表示相互能反应 。 F 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E 组成元素相同 ,B、 C、 G 常温下为气体 ,在实验室中常用 A 制取 G。 (1)F 的化学式是 ; 物质 A 的一种用途是 ; (2)D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图中涉及 B 物质的反应中 ,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四、实验
10、与 探究题 (本题共 2 小题 ,共 14 分 ) 20.(6 分 )某校同学开展了如 下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的实验活动 : (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 甲 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 ,观察到的现象如 下 表所示 : 溶液 白醋 盐酸 蔗糖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图 甲 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是 ; 由 上 表可知 ,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 ,遇到稀硫酸溶液显示的颜色是 ; (2)用 pH 试纸测定图 甲 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 : 草木灰水 pH7 ,属于 (填“ 酸 性 ”“ 中性 ” 或 “ 碱性 ”) 溶液 ,白醋 pH (填 “ ”“ ”
11、或“ ”)7 ; (3)图 乙 是三位同学 分 别测定某 溶液酸 碱度 的操作示 意图 ,其中正 确的是 (填 “ A”“ B” 或 “ C”, 下同 ),可能导致被测溶液的 pH 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 。 21.(8 分 )实验中 ,小红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装有金属锌的试管中 ,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 ,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 ,实验小组进行了一下探究活动 : 【提出猜想】小红 猜 想是氧气 ; 小敏猜想是氢气 ; 小雨猜想是二氧化碳 。 其他同学认为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 ,理由是 ; 【进行实验】利用图 所示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 (1)小红 : 反应一段时间后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a
12、 处 ,观察到 ,则她的猜想错误 。 (2)小敏 : 用图 所示装置干燥从 a 导管出来的气体 ,将管口 a 与 (填 “ b”或 “ c”) 端管口连接 。 反应一段时间 ,点燃干燥后的气体 ,通过对现象的分析 ,得出他的猜想正确 。 【得出结论】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产氢气和偏锌酸钠 ( 22Na Zn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交流讨论】有同学认为 ,小敏的实验方案有欠缺 ,步骤 存在安全隐患 。 理由是 。 【反思提升】许多重大科学发现 ,源自对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大胆质疑 ,深入研究 。 下列科学成果是通过对异常现象研究得出的是 (填序号 )。 A.侯 德 榜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
13、联合制碱法 B.拉瓦锡深入研究前人忽视的异常现象发现了氧气 C.张青莲主持测定 了 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五、计算 题 (本题共 1 小题 ,共 6 分 ) 22.(6 分 )为测定某氮肥中硫酸铵的纯度 (即质量分数 )是否与 下 图标签相符 ,小林取 15 g该氮肥样品配成溶液 ,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 ,过滤、洗涤、烘干 ,测得沉淀质量为 23.3 g。 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氮肥中硫酸铵的纯度是否与标签相符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2 4 2 4 4N H S O + B a C l B a S O 2 C l) NH( ?,其他成分能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 毕业学校_ 姓名_ 考生号_ _ 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提示:配详细答案解析,请到 搜索并免费下载! 本套试题配有详细的答案解析: 下载方式: 请到本站 ,搜索【 套题名称 +答案 】就可以获得结果并免费下载答案。 例如: 我要下载【 2012 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的答案解析,那么请在本站搜索【 2012 年安徽省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