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关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因地域空间、资源有限,故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 B.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受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水平等影响和制约 C.人类创造的文化可以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也可以降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D.伴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无限提高 解析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提高,但不能无限提高。故选 D 项。 答案 D 2.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人口合理容量一定大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B.科技水平提高可以提高人口合理容量
2、 C.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人口合理容量不同 D.同一地域,不同时期的人口合理容量不同 解析人口合理容量是在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 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是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人口合理容量小于区域资源环境 承载力。科技水平提高可以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人口合理容量,由于经济发展 水平、资源状况及对外开放程度等存在着差异,所以人口合理容量不同。同一地域,由于不同时期的 社会经济、科技水平及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口合理容量不同。故选 A项。 答案 A 3.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 B.社会
3、经济发展水平 C.科学技术水平 D.当地生育政策 解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故选 A项。 答案 A 复活节岛是位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小岛。下图为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 化图。读图,完成 45题。 4.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 A.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的物资可以养活大约 6 000人 B. t2时期,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C. t3时期,整个岛屿的生态环境质量高 D. 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 t1时期 5.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 ) 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与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有关 B.人
4、口数量的变化不受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C.人口数量只能低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D.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解析第 4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受资源、科技等因素的影响,它是在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后而作出 的估计数值,不是在纯自然状态下得出的数值;t2时期,该地实际人口数量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均得 到提高,据此推测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t3时期,该岛实际人口数 量超出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恶化;t4时期,该岛实际人口数量虽接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但生态环境质量较 t1时期差。第 5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科技、对外开放程
5、度、消费 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受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 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区域在资源环境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某一人口规模下各种 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答案 4.B 5.D 下图为某省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 67题。 6.推断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新疆 B.湖北 C.山东 D.广东 7.提高该省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 ) A.大力开采地下水 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C.提高植被覆盖率 D.迅速扩大耕地面积 解析第 6题,由图可知,该省级行政区水
6、资源短缺,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最可能是山东;新疆水资 源短缺,矿产资源丰富,但生物资源短缺;湖北和广东水资源较丰富。第 7题,大力开采地下水易导致地 面沉降等问题;加快矿产资源开发会造成资源枯竭等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扩大耕地面积并 不符合发展实际;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答案 6.C 7.C 8.读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体呈现怎样的空间分布规律? (2)试分析造成东、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3)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但矿产资源丰富,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我们要防止哪些可能影响资源环
7、境承 载力的环境问题产生? 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读图可以明显看出,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呈逐渐下降的 趋势。第(2)题,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造成我国东、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 原因从自然资源、人口的素质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消费水平等方面分析。第(3)题,西部 地区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在经济发展中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但自然条件恶劣,不合 理的开发利用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 答案(1)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资源环境承载力逐渐下降。 (2)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差异,人口素质的差异,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人口的生活和消费水平的差 异等
8、。 (3)主要防止由开发而导致或加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产生。 素养提升 人口潜力指数是某地区相对合理人口密度与该地区实际人口密度之比。人口潜力指数大于 1, 说明该地区可以容纳更多人口;人口潜力指数小于 1,说明该地区的现有人口数量已经超过其人口合 理容量。下图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12题。 1.图中四地中人口潜力指数最小的是( ) A.地 B.地 C.地 D.地 2.影响图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B.生活消费水平 C.资源丰富程度 D.地区开放程度 解析第 1题,读图分析可知,四地人口潜力指数分别是地 45050
9、0,地 400450,地 100150,地 150200,四地中人口潜力指数最小的是地。故 C项正确。第 2题,读图可知,美国东北部人口潜力 指数较大,其他地区较小。造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东北部自然资源丰富,因而资源丰富程度 是影响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的主要因素,C 项正确。 答案 1.C 2.C 土地承载指数是指人均粮食消费标准量(400千克)与人均粮食产量之比。下图示意我国 19492009 年人口数量和土地承载指数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 34 题。 3.19492009年,影响我国土地承载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数量 B.科学技术 C.市场需求 D.交通运输 4.目前我国
10、土地承载指数区域差异巨大,下列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A.增加荒地开垦 B.鼓励人口流动 C.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 D.提高机械化水平 解析第 3题,结合土地承载指数含义和图示信息分析可知,19492009年,在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前 提下,人均粮食产量不断增长,说明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不断上升,这是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 第 4题,我国土地承载指数区域差异巨大,是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造成的,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可 以提高我国人均粮食产量。 答案 3.B 4.C 读某地区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图。读图,完成 57 题。 5.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P 为较低
11、生产力水平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P为资源环境承载力 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下的人 口合理容量 P 为资源环境承载力 A. B. C. D. 6.图中反映了在同一生产力水平条件下( )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 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 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 B. C. D. 7.图中 P、P数值差异所体现的人口合理容量的特点是 ( ) A.相对性 B.临界性 C.警戒性 D.均衡性 解析第 5 题,由图可知,P 和 P为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的最佳人口规模,即人口合理容量;生产力水平越高,
12、 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因此,P 为较低生产力水平下的人口合理容量,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下的人口合 理容量,C 项正确。第 6 题,读图可知,在同一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 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当人口规模超过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 下降,D项正确。第 7 题,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在某个阶段最适宜的人口数量,P 和 P数值差异反 映了不同生产力水平下,人口合理容量是不同的,体现了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对性特点。 答案 5.C 6.D 7.A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西线工程能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预计调水成功后,
13、西北地区的资 源环境承载力可增加一亿人。而三峡水库的建设,淹没大量土地,百万移民需安置。图 1为南水北调 路线图,图 2 为三峡水库示意图。 图 1 图 2 材料二 我国西北地区通过滴灌、喷灌等灌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使西北 地区人口增加。 材料三 温哥华大学某教授得出的结论:“如果全世界都像富裕的美国人和德国人那样生活和生产,那 么我们为了得到原料和排放有害物质还需要 20个地球。” (1)材料一表明什么因素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请结合材料分析。 (2)材料二和三说明了哪两个因素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它们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呈什么关系?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
14、,南水北调工程使西北地区的淡水资源增加,提高了水资源承载力,体现了 水资源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第(2)题,材料二体现了科技水平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材料三 体现了消费水平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材料二说明科技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呈正相关,科技 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材料三说明消费水平与资源 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人们的消费水平高,消耗的资源和排放的废弃物多,使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 答案(1)水资源。南水北调工程使西北地区的淡水资源增加,提高了资源环境承载力。 (2)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材料二说明科技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呈正相关,科技水平的提高,可 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材料三说明消费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呈 负相关,人们的消费水平高,消耗的资源和排放的废弃物多,使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