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北京市西城区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0 题。 失败的寻访 去看那条千年古道。 村子临河而居,碎石沿着河岸垒出齐整的层次感。胡同仅容一人走过,像一抹被遗弃的 瘦长的影子。出了村,是一片浩荡的水。堤岸有两棵柿子树,隔了很远依然可以看到它的苍老; 一头无所事事的驴,静默在水边,比眼前的这片水还要安详;几辆小车停在不远处,有人正在 钓鱼。山野中的这片水,我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味,车子就一晃而过了。路的尽头,竹林茂密。 因为山太深,人迹罕至,竹林才完整地留存下来。很多人
2、从远方蜂拥而来,则是近年的事情了。 通往竹林的,是一条千年古道,狭窄,凹凸不平,向险而去。为方便更多人抵达那片原生态竹 林,当地人把原来的河道改造成一条水泥路。新开辟的水泥路在古道下方,即使是旅游旺季, 也没人留意这条古道。人们奔走在新路上,直抵想象中的那个原生态景点。千年古道成为一个 被封存悬置 的景观。路边有溪水流过,不知名字的鸟,在水流声中穿过。一块并不规则的金黄 麦地,镶嵌在山坡上,让人格外空落和孤单。 这个守着千年古道的村子,居然有一个铁匠铺。多年来,我游走乡间,在找寻农具的同 时,隐隐盼望着哪天遇到一个铁匠。童年记忆里红彤彤的打铁情景,一直灼烫 在我的心头。我 从千年古道失意而归,
3、却在村子里意外发现了那个铁匠铺。它比破落的村庄更破落,但看上去 并没有彻底被遗弃。我很快就找到了它的主人一位 76 岁的老铁匠。他几乎符合我关于铁匠 的所有想象,苍老,敦厚 。稍感惊讶的是,他竟然那么健谈,让人很难将他的言谈举止与木讷 表情联系到一起。他一边口沫纷飞地讲解打铁知识,一边手舞足蹈地演示,比如火候如何掌控, 比如落锤时的角度和力度。他似乎等待了很久,孤独 了很久,对我这个陌生人的来访异常兴奋。 他打了一辈子的铁。每逢镇上赶集,他就去摆摊收农具,直到攒够了一定的数量才开炉打铁, 过上一把瘾。其实他早就不需要依靠打铁来维持生计,他的手艺已经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村 里用上了机器设备,播种
4、和收获都很少使用传统农具,铁匠成为一个多余的角色。他说他舍不 得丢下这门手艺。那些打铁的岁月,没有仅仅成为苦难记忆。乡村铁匠赤膊抡动手中铁锤的童 年记忆犹在眼前,那些火焰中纷纷落下的铁屑藏有我们最奇幻的想象和最简单的快乐。三十多 年后的今天,那个曾经的孩童不需要任何解释,就理解了眼前这个打铁老人的热情。那天我亲 见了他打铁的整个过程。他的表情有些悲壮,好像多年来的坚守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他光着 膀子,在通红的炉火前,酣畅淋漓地表演了所有手艺,认真,郑重,像在重温往昔岁月。我向 他投去敬重的目光,并且按动快门,将某个瞬间定格。 走出铁匠铺,我看到一个老农蹲在地头抽烟。这是农村的一个普通场景,可是
5、我仍然忍 不住把它解读成了所谓的 “守望” 。 我羞于将自己的解读告诉眼前这个老农, 我知道他心里装的, 与我心里想的,截然不同。听到我要找寻农具,他兴奋地起身,领我拐了一个弯,再爬过一条 长长的坡路,来到一座老宅前。 院子里长满齐腰的荒草,有浓烈的植物气息。我是陌生的闯入者,闯入一段被遗忘的时 光。这栋老宅像一个农具陈列馆,各式各样的农具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他说三十多年来没 有外人进过这个屋子。屋里从来不曾通过电,我擎着火机,在微光中逐一察看那些农具,心里 有些激动。也许,这是三十年中唯一降临的光。置身这个昏暗的记忆库,我仿佛听到了时光流 淌的声音。那些农具被我们搬到院子里,摆放,拍摄,他
6、也像受到了格外尊重一般,脸上满是 欢喜。他把一套驴具挂到院墙上,用手指着告诉我每个部件的名字和功能,他越讲越来劲,简 直是神采飞扬。粗糙的驴具,原来凝结着这么多民间智慧。他的讲解让我好似看到一头驴在山 野里骄傲地劳作;让我想起了那些久远的日子,坑坑洼洼的山野,想起农人们的劳作,想起他 们充实、自信的表情。也让我想起近年来在乡村游走的日子里常见到的农家圈养的驴,它们不 是用来劳作的,养大了直接卖给城里的驴肉馆。 暮色中,下起了小雨。院落里齐腰的荒草经过雨丝的清洗,新鲜了许多。邻家的烟囱冒 出一缕炊烟,在细雨中若有若无,像是一丝乡愁。 时光就这样打磨着村庄和村庄里的人。我以审美眼光从取景框里截取了
7、乡村中那些将 被遗忘的事物。它是真实的,但我所留存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乡村,更多的艰辛被 所谓的美遮蔽了。我的这种寻访,在滚滚向前的潮流中是否真的有意义? 我从来就没有真正理解过这些农具。对农具的理解,只有在经年累月的劳作中才可以真 正抵达。我只是浮光掠影的寻访者,我的寻访注定是失败的,无能为力的失败。我在乡村奔走 与找寻,不过是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梦想”。我所拍摄和记录的,仅仅是村庄的一个截面。 截面承载的,是一段完整的隐秘记忆。 (取材于王月鹏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 分)B A千年古道成为一个被封存悬置 的景观 悬置:供人仰望 B一直灼烫 在我的心
8、头 灼烫:印象深刻,感受热烈 C他几乎符合我关于铁匠的所有想象,苍老,敦厚 敦厚:身体结实 D他似乎等待了很久,孤独 了很久 孤独:独自生活,寂寞无聊 【解析】A.根据语境,悬置应该是悬挂放置不用 C.敦厚,说的是铁匠的精神品格 D.指的是精 神上的孤独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C A第二段通过写水泥路的热闹来突出千年古道的冷清,表达了作者的遗憾。 B作者能够轻易理解眼前打铁老人的热情,与童年记忆里的打铁情景有关。 C76 岁的老人能完成打铁的全过程,体魄强健,作者为此投去敬重的目光。 D“我”把老农蹲在地头抽烟的普通场景理解成守望,有一厢情愿的意味。 【解析】C
9、 第三段的倒数第二行,提到的是铁匠的“认真,郑重” 19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文章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6 分) 答案示例:句中写到以前的驴骄傲地劳作,而现在只能被卖到驴肉馆,结局悲惨,二者形成反 差,表达了作者对失去劳作价值后的驴的同情。还写到以前的农人在山野中充实、自信地劳作, 而现在只能对来访者神采飞扬地讲解,二者呼应,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农人熟悉、留恋传统劳作 方式的尊重,对其没有用武之地的惋惜。 【评分参考】画线句子写到了“驴”和“农人” ,这两个要点每点 3 分,意思对即可。有其他答 案视其合理程度给分。 20作者认为自己的寻访是“失败的寻访” ,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请
10、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 验谈谈你的理解。 (6 分) 答案略。 【评分参考】作者认为寻访失败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所寻找到的事物并不真实:被美化、 不完整或没有被深入理解。其二,现代化的发展注定会让一些传统的事物失去价值,这种寻访 在“滚滚向前的潮流”前不见得有意义。 答题至少要针对其中的一个原因,并要结合阅读或生活经验分析。能针对“失败的原因”2 分, 结合阅读或生活经验分析 4 分。 北京市丰台区 2020-2021 学年度高三上期末语文试题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821 题。 那个冬天我走进地坛 在读到我与地坛时候,我正醉心于莎士比亚全集 ,脑海
11、中不由自主地跳出了哈姆 雷特中那句著名的独白“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 在我当时的感觉中,这句话正可以来概括我与地坛中主人公面对的困境。虽然两部作 品的主角受了欺骗的王子和落魄无助的残疾人所身处的时代地域及面对的难题有着巨 大差异,但当事人那种被逼迫到濒临极限的感受,应该是相近相通的。 我与地坛对我的触动是那样强烈。我记得我把刊发作品的那一册杂志抓在手里,郑重 地摩挲着相关的几个页面。我想到儿童时期的高尔基,每当读到一本喜欢的书,就将书页对着 阳光看,以为其中一定藏着感动人的奥秘。 我专门骑车去了一次地坛公园。冬日的寒冽中,我用了半天时间,走过整个公园,每隔一 会儿,就要擦拭一下被嘘出
12、的热气弄模糊了的眼镜片。虽然过去也来过,但此次它大不一样了, 只因为被史铁生描写过,便仿佛成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我寻找作品里描写过的那些场所,想象 他的轮椅曾经停在什么位置,哪里是歌唱家练嗓子的地方,那对从中年慢慢地变为老年的夫妻, 每天散步时是从哪个门进入公园。在漫长的日子里,作者史铁生坐在轮椅上,望着面前的空旷 和静谧,思考他的苦难和命运,他的活着的理由,他可能的救赎之路。 对于他,这注定是一个无法摆脱但又必须厘清 的纠缠。二十一岁那年,命运就判决他下肢 瘫痪,只能终身坐在轮椅上,死亡之日才是解脱之时。时时刻刻,他体验着一种面临绝境的、 即将被吞噬的感觉,仿佛一只脚踏在悬崖边缘松动的碎石上,
13、仿佛面对剃刀寒光闪闪的锋刃。 史铁生的最初反应,与处于类似境遇的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凭什么是我,来承受这样的 苦难?但这样的情绪并无助于改变这一个坚硬 的事实。无奈中他只能平静下来,努力让自己思 考,试图弄明白一些事情。时间并未能平复伤痛,但有助于让他认识伤痛。从那一个一次次与 荣誉擦肩而过的长跑者身上,从那个漂亮但弱智的小姑娘身上,他看到了造物者的不讲道理, 看到了偶然性的随意捉弄,看到了苦难的无所不在。 他明白了,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 在的本身需要它。 ”而由谁来充任这样的苦难角色,谁去体现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实在是 没有理由可讲。那么,
14、要不要活下去?也是在长久的思索后,作者领悟出: “死是一件无须着急 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 ”这种窥见命运底牌后的开悟和坦然,使他得 以平静地看待和接纳苦难,达成了与自己命运的和解。 这个命题同时还有着一个分蘖 :怎样活下去?终于,写作接引了他,成为他每天愿意继续 观看晨曦和夕阳的最重要的动机。按照他的说法, “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 或者, “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 ”这是他使自己获得拯救的道路,他花了很长时间 才找寻到。 自此他沿了这条道路艰难地行走,就像独自摇着轮椅跨过公园里的沟沟坎坎。终于,在走 进这个园子 15 年之后,他拿出了这一篇
15、我与地坛 。这是一朵在炼狱的黑暗中开放的花朵, 却闪动着属于天堂的奇异光亮。自此他获得了抗衡苦难的力量。 说到底,最终支撑起他残缺的生命的,是一种存在意义感的获得。我想到了 “意义疗法” 的创始人维克多弗兰克的著作活出意义来 。作为当年纳粹集中营中的一名囚犯,他展现了 被关押者们的两种前景或者死于疾病冻馁,或者最终被推进焚尸炉,没有别的选择。每个 人都面对同样的境遇,但意识选择的不同将他们分别开来。那些能够始终保持某种目的感的人, 从肉体到精神都显得更健旺,甚至挨过了最为艰难的日子,哪怕这种目的是多么渺小。作为写 作者的史铁生的卓越,也正是建立在这一点上。 在我与地坛中,我们看到了思想的清晰的
16、展开。作品要表达的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理念, 而是诸多理念的汇聚和纠结。它从某一个逻辑起点迈步,层层递进和深入,在这条思想路途的 终点,生存的“牢靠的理由”在他面前闪现,日渐明朗,于是生活的重新开展也获得了坚实的 基础。 事实上,几乎可以说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反复思索和表达的都是以生与死、坠落与升腾为 内核的一个话题群落,在具体作品中又体现为不同的伸延和变异。而我与地坛 ,无疑正是一 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 命运给了史铁生一副烂牌,他却将它打得至为出色。 史铁生对于命运的感悟并不是仅仅对作者自己才有意义,否则就不会有那样广泛而强烈的 反响。从对自身残疾的思考生发开去,他进一步揭示了残疾是一切生命共同
17、的、本质的困境。 它不仅仅限于肢体器官的残缺,而是有着广阔的指向对于美貌、健壮、聪明而言,丑陋、 病弱、愚钝也是一种残疾,如此等等。因此,地坛是他个人的救赎之所,而他从这里获得的觉 悟,也成为了读者寻求自身的超度的一种导引,一个力量之源,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不可能来 到这座园林。 此后多年中,我又去过几次地坛公园。最后一次,记得是在一个深秋的黄昏时分,落日的 余晖斜洒在祭坛上,遍地飘落的树叶散发着清新而苦涩的气味。虽然史铁生已经辞世多年,但 他笔端吐露出的文字,仿佛此刻视野中的光亮,无声而广阔地漾荡开去,在一方方灵魂的田亩 中流布 氤氲。他描写过的这个地方,已然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处所,而是一个
18、精神的朝圣之 地。加持和祝福都在无声地进行着。 因此,自甫一问世的那天起, 我与地坛就不再专属于作者史铁生自己了。 这篇作品最早刊发于上海文学1991 年第 1 期。这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数字,我不愿意 看作仅仅是一种巧合。我不知道,它是否预示着上个世纪 90 年代文学开始了对于灵魂审视、对 于命运思考的深入化。十分确凿的是,作家韩少功敏锐地意识到了它的价值,当时就说过一句 大意如此的话:即便整个 1991 年只有这一篇作品,这一年也是中国文学的丰年。 四十年过去了。时光印证了他的判断。 (取材于彭程散文) 1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又必须厘清 的纠缠 厘
19、清:查清、理顺 B. 无助于改变这一个坚硬 的事实 坚硬:残酷而又无法回避 C. 这个命题同时还有着一个分蘖 分蘖:分歧 D. 在一方方灵魂的田亩中流布氤氲 流布:流动散开 1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 “凭什么是我,来承受这样的苦难?”该句表现了史铁生对命运不公的抱怨,甚至忿怒。 B. 作者引用活出意义来 , 意在说明懂得为何而活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命运施与的痛苦。 C. 作者多次去地坛,既是对史铁生心路历程的探寻,也表达了自己对史铁生的怀念与敬意。 D. 第段中用韩少功的话,目的是说我与地坛成就之高,足以代表 1991 年的如中国文学。 20. 作者在第段说
20、: “命运给了史铁生一副烂牌,他却将它打得至为出色。 ”请说明“烂牌” 的含义是什么, 并结合全文, 概括史铁生将烂牌。 打得至为出色” 的过程和 “出色” 的表现。 (6 分) 21. 第段写道: “这是一朵在炼狱的黑暗中开放的花朵,却闪动着属于天堂的奇异光亮。 ” 请赏析其妙处。 (6 分) 北京市海淀区 2021 届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5 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8-21 题。 敦煌艳阳下 临近开学,突然看见一个吐蕃展,是国内第一个以吐蕃文化为专题的展览。但是,只在 敦煌展出。怎么办?九月、十月,新学期的无数事情黑云压城一样就在眼前。跟朋友提了一
21、句, 她立刻回:机票只剩六张了,下手吧!好吧!立刻买了机票。 飞机的舷窗下,祁连山触目可及,雪白的山头与苍黑的山脊一路延伸,无穷无尽。地面 一片苍黄,都是戈壁。当飞机降落在敦煌时,西北的艳阳扑面而来,真是艳阳啊!那种强烈,打 得人一闭眼,感觉身心都暴露于这通亮的澄澈的热烈的阳光下。那几天,觉得自己像是被充电 了一样。 敦煌,这两个字在口腔中发声的时候,就有一种煌煌阔大的气息。许多年前,看见井上 靖的小说敦煌,意识到东瀛对大唐对西域的那种迷恋,持续了上千年。敦煌,本质上来说, 已经是礼失求诸野,但这是文明的交汇点。对于爱好历史的人而言,再多的书籍研究,都不及 文明的现场感。 不是第一次来,车过戈
22、壁,远方的山崖上陆陆续续出现一排排石窟的小黑洞时,我还是 屏息沉默了。天蓝得仿佛蓝琉璃一样,洞窟山崖是砂砾岩的黄色。莫高窟前的沙河一如既往, 只有河底断断续续一点细流,还在枯水期。在这样的风沙偏远之地,穷尽心力、智慧与财富, 为佛兴建一千年的洞窟,真是人类近乎疯狂的行为。但也正是这样的疯狂,使得蚍蜉一样的微 末生命建构出了伟大的文明遗迹。 上次来敦煌,就听说要逐步实现数字化观看。果然,这次数字观看已经是很重要的一环。 即使如此,还能够实地再看 10 个窟。这种机缘真是来一次少一次的福分,应该敛容珍惜。壁画 最畏惧的是光照,所以洞窟常年处于自然黑暗中。推开石窟的门,游客按照要求分列两边,会 有自
23、然光打在主座的菩萨脸上。这个小细节让我有点出神。千百年来,跟我们一样有幸造访的 人们,光线缓缓照亮佛陀面容的那一刻,心中刹那升腾的应该是无与伦比的敬畏与惊叹。菩萨 低眉金刚怒目,漫天漫地的经变故事,都化身为超然美妙的恢弘画卷。经历千年岁月风沙,壁 画雕塑早已斑驳褪色,然而光照处依然摄人心魂,令人心醉,不知身在何处。不知自己的来处, 何以明了自己的现在与存在?人类文明的庄严璀璨向我们打开的应该就是这种神游古今、 与古人 劈面相逢的快感。 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的故居和办公室,就在莫高窟最负盛名的九层楼对面。这 位上世纪 40 年代从法国来到敦煌的画家,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都给了敦煌。他的办公室和
24、故居都 是意想不到的清寒。床和书架都是土坯的,几张木质桌椅,一个灶台,一直到 1982 年他离开敦 煌,都是这样。许多代学人和艺术家就是在这里默默无闻度过大半生。被称为“敦煌女儿”的 樊锦诗也是如此,60 年代北大毕业后即来到敦煌,先生远在万里之外的武大工作,孩子也是在 武汉长大。分居数十年,最终还是先生追随她,在敦煌会合。她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 情,是敦煌成就了她。 吐蕃展就位于敦煌研究院内,一个不起眼的二层建筑。一到展馆,视线与内心一下子沉 入历史的情境。古格、象雄、吐蕃,藏文化真是太深邃迷人了。展不大,却集中了许多国内外 大牌博物馆的名品以及私人收藏。一个 6-8 世纪吐蕃贵族小孩
25、的丝质外套和软靴,样式像唐装, 而织物图案又是带着中亚波斯风格的连珠立鸟纹。吐蕃文化展,有一种特别的混合的气息。这 也是这个展一定要在敦煌的原因。季羡林说过,中国、希腊、波斯和印度四大文明的交汇点就 是敦煌和新疆。的确,没有比这里更适合的了。 在展览的最后,我看到了基金会创始人及主席玛格和汤姆普里兹克夫妇充满深情的回 顾资料,他们回忆自己因为对印度、中国西藏和尼泊尔文化的强烈兴趣而结缘,甚至他们的儿 子也继承了这种激情,获得了藏文文献与喜马拉雅研究的博士学位。也正是这种激情,促使他 们拜访中国国家文物局,促成了与敦煌研究院的合作,总共有 20 余家国内外的考古文博机构将 其收藏的吐蕃瑰宝借展。
26、如此,像我一样的爱好者,才有机缘目睹来自全球的吐蕃艺术精品。 在敦煌,时时觉得,激情真是人类心灵最可宝贵的东西。 为什么来到敦煌?当然是为了它迷人的历史与文化光影。它的阳光与星辰,曾照耀无数杰 出的艺术家与虔诚信众的心灵,给予了他们坚定的力量。在敦煌看见的一草一木,都令人浮想 联翩。这里既是陈寅恪所谓“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之地,也是千年来伟大平凡兼具的一个个真 实存在过的生命构建的时间之流。面对在这块土地上留下泪与血,留下光荣与梦想,留下不朽 艺术的古人,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我更觉得,来到敦煌,是为了与自己相遇。短短几天,敦煌的艳阳,无论是早晨还是傍 晚,光影都犹如神迹。夜晚在极致的安静中入睡
27、,清晨又在极致的安静中醒来。这样的旅程, 仿佛出世了一趟。 人类文明的宝贵遗迹,此生此世,也许只有这一次机遇相见。除了珍惜,还是珍惜。 (取材于朱丽丽的同名散文) 18.下列对文中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舷窗:“舷”读作 x un B.屏息:“屏”读作 bng C.微末:平凡渺小 D.敛容:庄重严肃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段所说的“文明的现场感”,既指参观者身处文明现场,也指实地观看带来的直接、 深切和独特的体验。 B.第段由光线打在菩萨脸上的细节,联想到千百年来造访者的感受,进而突出了庄严璀璨 的文明的震撼力。 C.第段通过对展品的细
28、致描写,表现出吐蕃文化的深邃迷人,而这也正是吐蕃展一定要在 敦煌举办的原因。 D.开篇写诸事繁忙但仍来敦煌参观,结尾部分说特别珍惜与文明遗迹相见的机会,文章首尾 照应,圆融自然。 20.作者在第段说“激情真是人类心灵最可宝贵的东西”。从全文看,“激情”具体表现在哪 些方面?(4 分) 21.文章题目“敦煌艳阳下”含义丰富,综观全文,简要回答其含义和文章以此为题的效果。(6 分) 18(2 分)A 19(3 分)C 20.(4 分)参考答案: 创造者以微末生命,在偏远之地创造出伟大的人类文明。 守护者甘于清寒,默默奉献,穷尽一生来守护敦煌文化。 策展者出于强烈的兴趣而结缘、研究,积极筹划文化展览
29、。 “我”毅然抛开繁杂的工作,到敦煌感受璀璨文化的魅力。 【评分说明】一点 1 分。 21.(6 分)答案要点: 含义: 敦煌通亮、澄澈、热烈的阳光及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 在敦煌璀璨的文明遗产的照拂下,人们获得了坚定的力量。 效果: 富有意韵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虚实结合,凸显主题。 【评分说明】“含义”和“效果”,各 3 分。 北京市东城区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高三语文试 四、本大题共四、本大题共 4 4 小题,共小题,共 1818 分。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8182121 题。题。 故宫六百年自序 祝勇 面对紫禁城,我总会涌起一种言
30、说的冲动。宏伟的事物总是让我们心潮澎湃,无 论自然的,还是人工的。但紫禁城又太庞大,一个人的生命丢进去,转眼就没了踪影, 我必须穿越层层叠叠的史料,才有可能把它找回来。 在紫禁城,生命的参照系太大,一个人置身其中,就像宫殿里的一粒沙,不值一 提。即使乾隆这位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坐拥中国历史上第二大帝国(版图仅次于 元朝),在这深宫,依然会感到茫然无措。一个人,对空间的需求不是无限的。巨大的 空间,给人的生活带来的不是便利,而是困难。清朝皇帝乾隆,在紫禁城里一再大兴土 木,是紫禁城建筑史中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他最爱的,还是八平方米的三希堂。他为自 己退休建造了宏伟的宁寿宫,但他退休后还是住在养
31、心殿,挨着他的三希堂。 所以说,紫禁城不只是用来住的,更是用来吓唬人的,如汉代丞相萧何所说: “非 壮丽无以重威”,以至于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后,每当我面对她,依然会感到心惊胆战。 这些建筑气势壮阔、复杂深邃。在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看来,对复杂与宏大的追求是人类 文明史上不可回避的阶段,以至于“现存的人类文化遗产都是复杂的”,而不是简约、 低调的。因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阶段,只有复杂宏大的工程,才能显示出统治者的能 力与力量,也才能有效地整合族群与国家。 伟大的建筑都有实用性,但它们在本质上是超越实用的。就像埃菲尔铁塔,几乎 没有什么实用性,建造它的时候,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几十年后,剧情却发生了神奇
32、 的反转,埃菲尔铁塔不仅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且成了巴黎最重要的地标建筑,它每 年的游客量比卢浮宫还多。与卢浮宫比起来,埃菲尔铁塔无疑是一座空洞的纪念碑,里 面什么都没有,但它有高度,有其他建筑无法企及的体量,仅凭这些,就使它成为一个 符号,罩在巴黎的头上,挥之不去。就像紫禁城的象征性,是通过她不近人情的宏大来 实现的。 紫禁城的宏大,不仅使营造变得不可思议,连表达都是困难的。这让我的心底生 起来的那股言说冲动,每次都铩羽而归。它太大了,它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讲不完。 我们常说,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讲起。其实“二十四史”有头,也有尾,但紫 禁城没有。紫禁城里收藏的古物远达新石器时代,甚至
33、比新石器时代还要早,像红楼 梦里写的,“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紫禁城里藏过一部“二十四史”,那是四库全 书中史部的一部分,而三万多卷的四库全书,又只是紫禁城的一部分,很小很小 的一部分。 站在紫禁城巨大的广场上,望着飞檐上面青蓝的天空,我总是在想,紫禁城到底 是什么?在我看来,紫禁城是那么神奇的一个场域,是现实空间,却又带有神异色彩。 它更像是一只魔盒、一座迷宫,或者命运交叉的城堡。因为它的内部,人影幢幢,魑魅 交叠,有多少故事,在这个空间里发酵、交织、转向。紫禁城是不可测的它的建筑 空间是可测的,建筑学家早已完成了对它的测绘,它的神秘性却是不可测的,用深不可 测、风云莫测来形容它,在我眼中都比
34、用具体的数字描述它更贴切。它用一个可测的空 间,容纳了太多不可测的事物,或许,这才是对紫禁城的真正定义。 从建筑形态来说,这座城里,宫殿楼台、亭阁轩馆、庭院街道一应俱全,因此它 具有着一座城应有的物质形态。在这个物质空间里,也容纳着各色人等,包括皇帝、后 妃、太监、文臣、武士、医生、老师(皇帝及皇子的讲官)、厨师、匠人等等,他们在 各种建筑中生存和相遇,合纵连横,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应运而生。故宫是一座名副其 实的城,是物质的城,也是人群的城。它是一个社会,是世界的模型,是整个世界的缩 影。 在我看来,紫禁城最根本的特性,在于它是一个生命体,犹如一株老树,自种子 落地那一刻起,它就没有停止过生长
35、。帝制终结了,但紫禁城没有死,而且永远不会死。 2018 年初秋时节拍摄上新了故宫,我在早上六点到达太和殿,若“穿越”回几百 年前,这正是大朝会的时间,但此时的太和殿前,不见排列成行的品级山(供官员们在 广场列队的标志物),也不见铜龟、铜鹤在腹中升起的袅袅的线香,只有摄像机、轨道 和摇臂在无声地运动,只有我们几人的谈话声,在空阔的广场上回荡。七点半,太和殿 广场上的几扇大门打开,先是各宫殿的值班员排着进来,紧接着是上班的故宫员工纷纷 骑自行车从广场前经过,有的还在太和殿台基下停下来,看看拍摄的现场。故宫博物院 新的一天,就是这样开始的。紫禁城有自己的“生物钟”,它的声与色,在每一分钟都 在发生
36、着变化,让我这个“老员工”,也感到兴奋和惊奇。 时间无声地流过紫禁城,却在紫禁城中留下了鲜明的痕迹。紫禁城不是一个固体, 永恒不变,而是一刻不停地在变,尽管那变化,可能极为细小,就像一个人的额头生出 的皱纹,只有敏感的人才能发现。这些具体的、细小的变化,带动这座城,处于永不止 息的生命律动中。这是紫禁城这件“古物”与其他古物最根本的不同。 (取材于祝勇故宫六百年)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气势壮阔、复杂深邃 深邃:深沉宏大。 B每次都铩羽而归 铩羽:比喻失意,受挫折。 C人影幢幢,魑魅交叠 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D在这个空间里发酵 发酵:受外界影响发生变
37、化。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以埃菲尔铁塔为例说明伟大的建筑象征性常超过实用性。 B参加上新了故宫的拍摄使作者增添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C作者用“一个人的额头生出的皱纹”比喻紫禁城细小的变化。 D作者用冷静而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对紫禁城历史的追思和感悟。 20作者在第段中提及“乾隆”“各色人等”“故宫员工”,其用意分别是 什么?(6 分) 21作者为什么说“紫禁城的象征性,是通过她不近人情的宏大来实现的”?请结 合上下文分析。(6 分) 18. A(3 分) 19. B(3 分) 20.答案要点: 写乾隆说明紫禁城不只是用来住的,而是为了显示统治者的能力与力量。
38、写各色人等来表现紫禁城是社会的缩影。 写故宫员工是为了表现紫禁城的生命力和不断的变化。 21答案要点: 过去,统治者用规模宏大的紫禁城来威吓百姓,显示权力。 现在,历史悠久的紫禁城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其丰富的内涵令后人想全面了 解它感觉很困难。 北京市通州区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821 题。 西洲何处 夏磊 在我喜欢的古代诗词里,西洲曲算是背得比较早的。年少时我家住在长江中间 的南京八卦洲,头上是天,四面是水。“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每次念到这两句, 就会想到江边上的那个渡口,并同时在脑海里遐想着
39、渡口外边的世界和不知在何处的西 洲。 后来,又读到温庭筠的“西州城外花千树,尽是羊昙 【1】醉后春。”这才知道,原来 古代真的有一座城池叫西州。西州城建于东晋,因为宰相谢安病重时途经西州门,他死 后,羊昙不再出入西州门。有一天醉酒后不觉来到西州门,禁不住伏鞍痛哭。虽然诗里 的西州城早已无从找寻,但这个名字却是再也忘不了了,并且它也像西洲曲里的西 洲一样,虽然相隔不远,却只能在心里梦想着彼岸。 我其实也清楚,西洲曲里的西洲和温庭筠诗里的西州不是指的一个地方,但是 我却情愿把它们拉近,我甚至相信渡口那边就是那个诗意的世界。 那年的三月,我们举家迁往江西,江水几个起伏就把我们的小船带到了江心,回望
40、已是故乡的江北,渡口码头变得越来越小,最后模糊在了江雾之中,眼泪在这时已经淌 进了脖领。我知道,我要去寻找我生命中的另一个西洲,“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那里有乌桕,也有花千树吗? 人的一生就是从一个渡口到另一个渡口,从一个彼岸到另一个彼岸。渐渐地,我也 过了总是在脑子里幻想西洲的年龄,生命中路过了几个渡口,也到达了几个彼岸,可我 还是没能忘记从前的那点儿梦想。我不想放弃每一个彼岸,有谁来渡我过去呢? 我此刻没有徘徊在自己的渡口,我想去其他的渡口看看。 那一次,我从武汉到长沙,走的路线大体上和屈原涉江里写的差不多。自从屈 原“行吟泽畔”来到湘江岸边,后世文人在水边的喟叹抒怀就显得很小家子气
41、了,没有 谁可以直视 “屈原问渡”的背影,也没有谁可以对他视而不见。那天屈原来到湘江边时,已是再次 被流放了,“面色憔悴”“形容枯槁”,他在水边踯躅,实际是到了思想和生命的一个 渡口。飘然而至的渔父是一位高人隐士,也是一个“摆渡人”。只是屈原终于没有听渔 父的话,没有到对岸去看看。他往故国方向走了一段,传来了亡国消息,遂万念俱灰, 选择了投江,激起了千年波澜,中国的所有河流也跟着激荡起来。 屈原投江以后的一百多年,贾谊也遭贬来到了长沙的这个渡口,他在水边写了篇赋, 投到江水之中。在这篇赋里,贾谊用许多比喻来称颂屈原。然而又取了一条折中的路子, 他一时感叹“呜呼哀哉,逢时不祥”,一时又说“何必怀
42、此都也”,总之是说,对岸还 是要去的,办法总归是有的。 任何对屈原的评论都是多余的。他不是儒家,也不是道家,他只是诗人,诗人眼前 的路没有阡陌没有迂回,除了往前还是往前,渔父的道家处世方略是说服不了他的。屈 原追随先贤彭咸 【2】而去,他没有渡到什么地方,却走到了天下人的心里。 我没有遇见生命中的“渔父”。我在早些年曾多次投宿在富春江边上的桐庐,在“鱼 梁渡头”停留过。读过郁达夫的钓台的春昼,就想着寻访这个故地。一是因为它每 每勾起我对老家渡口的怀念,还有就是我那时的工作压力很大,带着一百多人的团队惨 淡经营,正是需要释放压力、探索出路的时候。 郁达夫是在上海“接到了警告,仓皇离去”,回到老家
43、富阳而来到了这个渡口的。 在一位洗米少妇的指点下寻到这夜渡,高喊两三声,船就来了。到了对岸,黑黢黢的桐 君观却呈现了极好的景致,尤其是这里的秀和静,使得他想就在这里结庐读书,颐养天 年。像严子陵 【3】一样,管他什么高官厚禄、浮名虚誉。但他终于还是回到上海,加入了“中国民权保 障同盟”,后来又参加了文化界爱国救亡活动。于是我们少了一个隐者,却多了一个战 士。就是这样的能吟出“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的江南名士,在去新加坡 做抗战宣传时,写下了“抗战到底,一定胜利”这样的壮语。 江对面的严子陵不知道那天晚上这里发生了什么,他还在安享范仲淹送给他的“先 生之风,山高水长”。而我们知道了郁达
44、夫的选择,也无须太多的评价。郁飞先生说过, 他父亲不是什么圣人,只是一个文人。但是我想,我们也可以把“山高水长”送给郁达 夫。他就是一个作家,他永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忠于自己的选择。他本可以效仿严 子陵,在江边寻一处钓台“结庐读书,颐养天年”,而他最终成为了一名烈士。富春江 边的那个渡口没有留住他,一江春水在送走他的同时,永远记住了他。 站在富春江边看江水东去,我忽然想,渡口其实就在人的心里。追随自己的内心就 无所谓此岸彼岸。于是,还是禁不住想起我的西洲了。 我喜欢西洲曲,在我看来,不论是“登楼扶瑶琴”,还是“采莲南塘秋”,西 洲是一个可以托付梦想,托付思念,可以托付爱的地方。我梦想着人生的
45、每一个渡口都 是用爱来摆渡的,而到达的也是爱的彼岸。 (取材于夏磊同名散文) 注释【1】羊昙:东晋名士,谢安的外甥,擅长唱乐,谢安十分欣赏他。 【2】彭咸:商朝末年贤大夫,因为向纣王进谏不被采纳而投江。 【3】严子陵:东汉高士,拒征召而归隐富春江衅,耕钓以终。 18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他在水边踯踯躅躅 踯躅:意为徘徊不前的样子 B带着一百多人的团队惨淡惨淡经营 惨淡:形容做某件事煞费苦心 C结庐读书,颐养天年颐养天年 颐养天年:慎言养性,免祸全生 D我们也可以把“山高水长山高水长”送给郁达夫 山高水长:指路途遥远,多有阻隔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
46、一项是(3 分) A温庭筠笔下西州城美丽的景色和羊昙醉酒的故事丰富了作者的想象。 B贾谊同情屈原的遭遇,但他认为尽管环境恶劣,也应顽强地活下去。 C“只是一个文人”,意为郁达夫应该过结庐读书,颐养天年的日子。 D作者在文中多次引用诗句,这些诗句优美并且蕴含作者的人生体验。 20本文题目是“西洲何处”,请结合全文,分条说明作者心中的“西洲”在哪里。 (6 分) 21请结合全文,简述“屈原问渡投江”“郁达夫抗战救亡”两个材料的作用。(6 分)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18(3 分)D“山高水长”比喻人品高洁,垂范久远。 19(3 分)C 20(6 分)答案要点: (1)年少时,在南
47、京八卦洲以外的世界,寄托着作者的向往。(2 分) (2)迁居后,在家乡,寄托着作者的思念。(1 分) (3)陷入困境时,在梦想世界,寄托现实困境完全得到解决的愿望。(2 分) (4)在作者心中的每一个可以寄托思念、梦想和爱的对象上。(1 分) 【共 6 分。言之成理即可。】 21(6 分)答案要点: 两则材料主要写了屈原、郁达夫在遭遇人生困境的抉择,他们经人指点,本可以 寻到退路,但屈原选择投江,郁达夫投身爱国救亡运动。(1 分)他们的选择都缘 于他们对祖国最深沉真挚的爱。(1 分)这样写丰富了“西洲”的内涵,突破作者 个人的感受, 上升到对于家国的情感, 他们的选择让作者对彼岸的认识产生了超
48、越, 只要追随内心,无所谓此岸彼岸。 (2 分)突出了凭爱摆脱困境,到达彼岸的主题。 (1 分)引导读者选择用爱来突破人生困境的方式。(1 分) 【共 6 分。言之成理即可。】 北京市石景山区 2021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821 题。 回忆中的大运河 说起历史上的大运河,总是会首先想到苏东坡。作为一个文化人,苏东坡让后人永 远怀念。晚年的他从海南流放归来,没有按朝廷惯例到蜀地的一个叫玉局观的道观挂职, 而是一路向南,再向东,朝着江苏的方向直奔而来。我对他来江苏的具体路线,已记不 清楚。只记得他沿着大运河,最后进入常州。正是天气最闷热之际,船舱里更热,热得 只
49、能光膀子,也就是我们南京人说的“赤大膊”。 常州人民听说苏东坡来了,立刻万人空巷,都来到运河边上。一方面欢迎他,另一 方面,当然也是想见见伟大的苏东坡的风采。于是大家见到了裸着上身的东坡先生,他 老人家袒胸露腹,从船舱里走了出来,向常州人民拱手致意,同时嘴里忍不住念叨: “这 样欢迎,折煞人也!” 我喜欢这样一个热情的场面,总是无法忘了大运河边的这一幕。天气那么湿热,挥 汗如雨。人群中一定也有许多光着膀子的男人,他们站在运河边上看风景,对着诗人指 指点点。而今天的我们,却是穿越了接近千年的时光,欣赏着风景中的他们。我要是个 画家,就要将这个场面画出来,毕竟这是大运河上最有人文温度的一个场景,光
50、是用文 字记录下来,远远不够。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常州,想到苏东坡,崇敬之情顿起,便写诗纪念。在运 河边舣舟亭附近,他老人家居然一连写了三首诗,其中之一是这么写的: 风流苏髯仙,遥年此系艇。遗迹至今传,以人不以境。 乾隆皇帝的这首诗,强调了以人为本。在他眼里,大运河也就这样,重要的应该是 人,是苏东坡本尊。中国古代的京杭大运河,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千百年来,南来 北往,无数游客匆匆走过,早就习以为常了。没人太把大运河当回事,大运河就是今天 的高速公路,就是今天的高铁。对于古人来说,大运河也谈不上多伟大,它就那样。 我们今天很喜欢说大运河的文化含量,文化也是慢慢才形成的。有时候,文化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