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讲义:专题十五 写作(含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1089863 上传时间:2021-02-17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讲义:专题十五 写作(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讲义:专题十五 写作(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讲义:专题十五 写作(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讲义:专题十五 写作(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讲义:专题十五 写作(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情调研 审题,既审视试题材料与要求,明白试题材料的内容与寓意,任务驱动型 材料作文,还要注意任务指令,包括写作情境、内容、文体、字数等方面的要求。精准审题 是考场作文立意、行文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行文的方向。审题失误,则容易出现偏 离题意、文体不合要求等致命硬伤。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要轻视 审题这个环节。 考场作文审题常见失误有以下几种: 1错解标题关键词意义。命题作文中,错误地理解标题的关键词是常见失误。对关键 词语的理解,要注意它在社会生活中的通常意义,如果标题中有比喻词,要注意联系社会生 活准确理解其比喻义。 2忽视材料关键词,不能准确把握材料核心内容。材料

2、的关键处,指材料中的论述性 的语句,也指命题人对材料的评价等,这些关键处中的关键词,往往蕴含着作文立意的关键 信息,不可忽视。 3忽视漫画文字,不能准确把握漫画寓意。漫画的寓意通常从两个角度把握,一是漫 画中的人物、事物及其关系;二是漫画标题、漫画中的文字,文字提示更加明确,切不可放 过。 4忽视材料试题的思维要求,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有的试题,提供若干则材料,要 求考生挑选其中有关联性的两三则材料写作, 考生忽视这种思维要求, 就其中一则材料写作, 不合要求。 5忽视任务指令,作文不合要求。在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成为主流的当下,如果忽视 任务指令对情境、内容、文体等的要求,是得不了高分的。 类

3、型一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材料提示。试题提供的材料,实际是初步设置了作文写作的背景,为下面提出具体 的写作任务做好准备。 2寻找内容交叉点。如果是多则材料的作文题,考生要仔细阅读每则材料,把握其基 本内容,找到材料内容的交叉点,在材料内容的交叉点上确定立意。 3要求及任务指令。 材料后的提示语,可能提示写作范围;材料后的要求,可能涉及写作内容、形式;材料 后的任务指令,可能对写作角度、文体等作出限制。这些都是审题时必须注意的。其中审视 任务指令时,要注意内容指令和形式指令两个方面的内容。内容指令包括情境角色指令、思 维指令;形式指令主要指文体要

4、求及写作对象。考生要将任务指令与材料提示相结合,确定 文章应该论述的主要内容。 (2019 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919 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 动。1949 年,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 年,“科 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 年,青春 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 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 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1919 年 5 月 4

5、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1949 年 10 月 1 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1979 年 9 月 15 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2019 年 4 月 30 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2049 年 9 月 30 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试题提出五个任务指令, 让考生挑选其中的一 项指令写作。具体如下: 材料提示 任务指令 写作内容 内容指

6、令 形式指令 1919 年,民族危亡之 际 1919 年 5 月 4 日,学 生集会演讲。 文体:演讲稿 对象:青年学生 民族存亡、爱国革命 运动。 1949 年,中国人从此 站立起来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 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 行。 文体:书信 对象:家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 成立、开国大典、中 国人站立起来了、投 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 程。 1979 年,“科学的春 天”生机勃勃 1979 年 9 月 15 日, 参加新生开学典礼。 文体:书信 对象:同学 改革开放的中国、迎 来科学发展的春天、 青年迎来发展的机 遇、承担为中国奋斗 的责任。 2019 年,青春中国凯2019 年

7、 4 月 30 日,文体:观后感 继承“五四”青年的 歌前行 收看“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 爱国情怀、承担以天 下为己任的责任、投 身于新时代的社会主 义建设。 2049 年,中华民族实 现伟大复兴 2049 年 9 月 30 日, 国庆节,慰问某位 “百年中国功勋人 物”。 文体:慰问信 对象:某位“百年中 国功勋人物” 歌唱民族复兴,学习 功勋人物的担当情 怀、拼搏勇气及奉献 精神,为创造更加辉 煌的未来而奋斗。 误区警示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常见的两个误区:一是忽视材料对内容的限制, 如材料“2019 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要求 考生在写

8、作任务时,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奋勇接棒,强国有我”这个核心上。二是忽视任 务指令,如果任务提出了具体的文体要求,考生不按要求写作则要被扣分。 (2020 江西临川二中第一次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 201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 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 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 以制止和消除学生 的不当行为、 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 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 其在培养规则意识, 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法

9、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材料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写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戒 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阅读以上材料, 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 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 状,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本题是多则材料作文题,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审视材料,找到材料内容的交汇点。第一则材料,将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第二则 材料,“戒尺”“罚跪”是教师惩戒学生的工具、方式,但是不常用。因此,材料的话题比 较明确,即“教育惩戒权”。 (2)审视作文

10、提示语,“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联系材料,对象指向的是“教育惩 戒权”;“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文章内容必须对现实生活有一定的针对性。 参考立意:(1)惩戒也是良药;(2)惩戒应须有温度;(3)要关爱,也要惩戒。 对多则材料作文题,考生往往容易忽视材料间的关联,从而以偏概全。如上面考生根据 材料一,立意为教师享有惩戒权,就以偏概全了,忽略了材料二中的惩戒的温度。 类型二 思辨类作文 思辨类作文的审题,要注意两个方面: 1思辨对象。试题直接给出思辨对象时,要抓住思辨关键词来思考;试题给出对比型 材料、争议型材料时,以材料本身为思辨对象;试题给出论题、观点时,在论题、观点里发 现思辨对象

11、。 2确定关系。确定思辨对象之间的关系,为立意奠定基础。如面对“需要”与“被需 要”这两个思辨对象时,立意可以确定为“对立统一关系”,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离 不开社会群体,这是“需要”;同时又有奉献社会的心理动机,这是“被需要”看似矛 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统一于个体生活与工作的过程中, 即在享受社会成果的同时, 奉献社会。 (2019 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 歌外,文体自选。(60 分)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 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审题时要抓住材料关键词,

12、弄清其含义与关系。材料先以“水”与“盐”为例,指出事 物是各有特性的,再以“五味调和”为例,得出“共存相生”的结论,最后用“人亦然”将 考生引向对社会生活的思考。据此,考生立意应该着眼于事物的相融相生,创造发展。无论 是立意阶段,还是论述过程,都要融入理性思辨,抓住“特性”“相融”“相生”之间的关 系,表达自己的看法。就个人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但个性之我,只有融入群体之 中, 才能共同创造精彩生活; 就文明而言, 各种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态, 只有“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才能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 思辨类作文审题的误区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或单一角度论述问题,得出绝对的 结论;或忽视

13、事物之间的关系,撇开事物的联系性,就事物的某种特性展开论述等。如 2019 年江苏卷作文题,有考生大谈中国文化的特性,而不涉及“相融”“相生”这一寓意,这类 文章就会被判为“偏离题意”。 类型三 漫画作文 漫画作文的审题,要注意两个方面: 1观察漫画内容。以漫画为写作对象,要认真观察漫画内容,弄清漫画里有什么人、 什么物,包括图章、文字,任何细枝末节,都是观察的对象。 2弄清关系、态度。思考漫画中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继而提出观点,确定 写作内容;思考漫画作者对漫画中人物、事物的情感态度,依托作者的情感态度确定写作内 容。 (2019 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

14、00 字的文章。(60 分)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指导 一是审视漫画内容。这则漫画由“画”“文”两部分构成,“画”,老师 注视着学生,深情地嘱咐;“文”,老师在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 看看你们。”将“画”与“文”联系起来思考,便能体会出这幅漫画“师生情长”的深意。 二是由画境及生活。漫画作文的审题,要借助联想,完成画境与生活的连接。考生可将自己 置身于漫画情境中,充分调动自己关于师生关系的情感体验,抒写自己对老师的真挚情感。 漫画作文写作有两个误区:一是

15、偏离题意。考生往往不认真思考漫画中人与人、人与事 物之间的关系, 不重视漫画内外的文字表述, 错误理解漫画作者的创作意图, 进而立意走偏。 二是信马由缰,扩大写作范围。如 2019 年全国卷作文题,漫画表现的是师生之情,却有 考生以感恩为主题写作,写对自己祖母的感念。 第四部分 专题十五 审题篇明确类型,精准审题 教师用书类型四 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两个方面: 1理解话题材料关键词的意义。理解其基本意义,要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或社会大众对其的基本认知;理解其比喻义、象征义,要结合材料内容、提示及生活中的积 累等。 2学会对话题进行拆解。面对宽泛的话题,考生要想说深讲透有一定的

16、难度,考生可 以对话题加以界定或补充, 缩小其范围, 选择一个侧面作为议论范围。 如以“时光”为话题, 可以分解出“青春时光”“流逝的时光”“时光之憾”等子话题。 (2019 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 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 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 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 请写一篇文章, 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材料话题”或“话题”融入“材料”,是话题作文的两种新形式。 2019 年上海卷采用的是“话题”融入

17、“材料”的形式。这类作文的审题,要关注两个 方面: 一是话题(体现为材料关键词)。如这里的“中国味”就是作文的话题,考生必须围绕这 个话题的比喻义(中国音乐的特色、 中国文化的特性、 中华民族的品格)阐述自己的看法。 二是材料和提示语。材料帮助考生深化对话题的理解,揭示了理解“中国味”的前提, 即“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 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等, 即在对比中理解“中国味” 的意义;此外还有命题人的提示语,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这些提示 语有利于考生拓展对“中国味”的理解,由音乐而文化,由文化而事物 误区警示 话题作文写作误区有二:一是纯粹话题型的作文题,不会对话题内容进

18、行 切分,论述范围宽泛,不能深入具体地阐述问题。二是“材料话题”或“话题”融入“材 料”式话题作文,忽视材料的提示性、限制性语言,将话题孤立出来,使写作缺乏思辨性、 深刻性。 类型五 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两个方面: 1关注试题的材料。给出作文标题前先给出材料的命题作文,考生要注意提取材料里 的信息,这对立意、行文都是有意义的。 2抓标题核心词和修饰语。标题往往由短语、短句充当,而考生审题时要先抓核心词, 再抓修饰或补充成分,两者结合,方能做到精准立意。 (2019 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不少于 700 字。(60 分)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

19、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 “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 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审题指导 材料与命题相结合的命题方式,给传统的命题作文带来了新的活力。这种 作文试题的审题,要关注标题、材料两个方面:从标题的角度看,由修饰语“文明”与中心 词“韧性”两部分构成,立意时必须都考虑到;从材料的角度看,材料既解释了“韧”的内 涵,即“柔软坚实、不易

20、折断”,又指出了它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即“每逢 关键时刻, 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因此, 考生写作时, 要重点阐述自己对“韧” 的内涵的理解, 以及“韧”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作用。 当然, 作用的阐述, 既可以是宏观的, 也可以是微观的。 误区警示 命题作文的审题失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能正确理解标题中心词 的基本意义、比喻意义,不善于利用试题提供的材料,没有对标题中心词作深入理解;二是 忽视修饰语, 如“文明的韧性”这个标题, 如果忽视了“文明”这个修饰语, 立意也会走偏。 类型六 实用类文体作文 实用类文体作文,是指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对文体提出了实用类文体中某种

21、形式的要 求。因此,考生在写实用类文体作文时审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1审视试题材料。这类作文往往给出事件、人物类材料,材料一般包括写作对象、范 围等,考生必须认真对待。 2关注文体要求。任务指令里有文体要求的,必须将文体要求落实到写作实践中,特 别是实用类文体作文,一定要注意其外在形式和行文方面的特点,如书信的亲切感、演讲稿 的情感化表述等。 (2019 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 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 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

22、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 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 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 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 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审题时,考生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注意试题要求的内容,要通读试题材 料,把握住材料的关键词。这则材料的关键词很明确,即“热爱

23、劳动,从我做起”,这是考 生立意的基本点,围绕这个基本点,阐述劳动的意义、价值,时代青年对待劳动应有的态度 等。二是注意试题的文体要求,行文突出文体特征,这里明确要求考生写演讲稿。考生写作 时,开头部分要有称呼语、问候语;主体部分要围绕“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行文,语言要 有热度,思想要有深度,情感要有温度;结尾部分,要有致谢语。 误区警示 实用类文体作文的审题,最大的问题是容易忽视作文试题对文体的具体要 求,如要求写演讲稿,偏偏写成书信,这类作文都会按文体不清酌情扣分。与此相关的是, 实用类文体作文, 内容的表述也有自身的特点, 忽视实用文自身的特点, 也会影响文章得分。 创新演练 1阅读下面

24、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19 年 8 月 25 日,台风过境广东时的晚间,路边候车的 69 岁蔡阿姨,骤发 心梗。 当时正好在休班的护士林华妹和她的同事放射科医生张靖以及随后赶来救援的护士汤 湘云及时出手, 冒雨跪地为蔡阿姨持续做心肺复苏, 赶在猝死救援的黄金 4 分钟内将蔡阿姨 从死神的手中抢救了过来。 材料二 12 年来,厉正香一直用自己捡垃圾、收废品积攒下来的辛苦钱资助一位叫张 哲的女孩读书。2019 年 8 月 20 日,张哲被徐州医科大学录取。张哲第一时间把这个喜讯告 诉了这位默默无闻的“拾荒妈妈”。 善行是人生的必修课, 学校举办以“善行”为主题的演讲会, 请你写一篇

25、800 字的演讲 稿,阐述自己的看法、意见。 注意: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1)审视材料。第一则材料,林华妹和她的同事们挽救蔡阿姨的生命;第二则材料,厉 正香资助张哲实现上大学的梦想两则材料事件不同,都与话题“善行”相照应。因此, 材料是话题的导引。 (2)审视话题引语“善行是人生的必修课”,这是命题人的看法,也可以作为文章的观 点。 (3)把握话题“善行”,这是文章立意的最重要的依据,偏离“善行”这个话题,文章 就不符合要求。 参考立意:(1)“善”,人性之本;(2)“善”,和谐社会;(3)“善”,需要行动。 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26、字的文章。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指导 此试题材料的重点就是“鞋要是夹脚,世界再大也与你无缘”这句话。 “世界”指生存、生活的空间,“鞋”则是生活必需品。二者无不与每个人密切相关。审题 立意时, 需要深入思考,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 “鞋要是夹脚”言下之意是, 每个人都应当找到适合自己的“鞋”, 才能走好人生路, 才能在广阔的世界舞台上大展宏图。 抓住“鞋”的象征意义, 从小的方面立意, 可以写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事业理想、 努力方向,也可以写找到适合自

27、己的发展平台、发展途径。从大的方面立意,可以写找到适 合国情的发展之路,增强道路自信;也可以写找到适合东西方文明的沟通之路,以便推动文 明的融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米兰 昆德拉认为,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 活着,而最不能承受的恰恰是轻松。最沉重的负担把我们压得越贴近大地,我们就越能真实 地感受生活。 材料二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 突遇巨大的风暴, 老船长果断下令: “打开所有货舱, 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 里的水位越来越高, 货船渐渐地平稳了, 装满水负重

28、的船在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带领下安全返 航。 材料三 华为自 2018 年 1 月份以来接连遭受了包括来自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许 多不公平对待,任正非表示,华为今天碰到的问题,在十多年前就有预料,公司已经准备了 十几年,并不是完全仓促、没有准备地来应对这个局面。眼前的困境会让华为更要坚持走创 新之路,突围而出。华为从未在世界上这么有名,应为这次广告宣传付钱。 面对今天时代发展和自己将来的人生选择,你有何感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这则作文的审题,应该注意三个方

29、面: (1)理解材料内涵。第一则材料是名言,观点是人要能够承受压力,负重前行;第二则 材料,或许是真实的故事,与第一则材料放在一起,明显有比喻的意味,比喻意义与材料一 的观点基本相同;第三则材料,是社会新闻,华为公司在困境中创新发展。 (2)思考材料之间的关系。多则材料的审题,要学会“异中求同”。三则材料的内容不 同,但大体上讲的是人在生活中面对不利的环境时,在困境中求发展的问题。 (3)关注任务指令。这道作文题的任务指令是“面对今天时代发展和自己将来的人生选 择,你有何感想”,明确要求考生思考“时代发展”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关系。 考生立意时,要以任务指令为主,参考材料内容进行,阐述对“时代

30、发展”与“个人选 择”的感想、看法。参考立意:(1)勇为时代弄潮儿;(2)逆风而行,真男儿;(3)扛起时代责 任前行。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 年 6 月 12 日,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一中 633 班班主任兰会云带着 11 名高中毕业 生,从朔州一路骑行去上海,总行程 1800 多千米。尽管兰老师事前做了很多准备,如规划 骑行线路、 学生体能测试、 签订免责协议、 购买安全保险等,但出发前,还是遇到很多压力: 校领导不主张老师们效仿, 有的人认为兰老师是拿职业生涯做赌注, 有的家长死活不答应让 孩子参加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参加骑行活动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骑行

31、活动出发前,给面临压力的兰老师写一封信。 骑行活动出发时,在动员会上的演讲稿。 在骑行活动中,给父母写一封信。 给愿意参加骑行活动,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的同学写一封安慰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这则作文的审题,应该注意两个方面: (1)审读材料,把握事件和各方反应。事件班主任组织学生骑行;各方反应或 担忧,或不解,或抵制,班主任也感受到了压力。 (2)关注任务,确定写作内容。试题有四项任务,要求考生任选其一。选定任务后,一 要注意文体要求, 注意书信与演讲稿不同的形式、 内

32、容特点。 二要注意写作对象, 对象不同, 内容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区别。 参考立意: (1)支持兰老师的骑行活动,相信兰老师能克服压力,带领学生顺利完成骑行活动; (2)鼓舞士气,强调安全,对骑行活动提出具体的要求与建议等; (3)写骑行活动中的见闻和收获,突出个人成长、意志磨炼等方面的内容; (4)简要叙述活动经过,分项阐述活动收获,补充说明值得注意的地方; (5)根据同学没有能够参加骑行活动的理由写安慰的内容,也可以与他们分享活动见闻、 体会等。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 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

33、”,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退役后,张富 清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刻意尘封功绩 60 多年, 连他的儿女也从未听他说起过这些战功。 材料二 老英雄张富清 60 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他 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习近平总书记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看法? 请以“向心中的英雄致敬”或“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 800 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格式正确,内容真实;(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材料标题”式的作文,审题时考生要注意两个方面: (1)审读材料,明确内容。第一则材

34、料,主要叙述英雄张富清功绩卓著而能淡泊于世的 情怀;第二则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对英雄的评价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朴实纯粹、淡泊 名利。 (2)审读标题,确定内容。这道作文题给出两个标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选择其中一个写作。“向心中的英雄致敬”,中心词是“致敬”,有“礼赞”的意味,文章 可有稍许抒情色彩,以表现自己对英雄的礼赞。“我心中的英雄”,中心词是“英雄”,可 侧重写自己对“英雄”的理解, 当然, 这种理解必须结合英雄人物及其品质、 人格、 情怀等。 参考立意:(1)牺牲自我,奉献社会;(2)保家卫国,责任担当;(3)恪尽职守,无私奉献; (4)初心不改,淡泊名利;(5)苟利国家,

35、不避生死。 第四部分 专题十六 实战篇高分作文五技法 教师用书 高考成败看语文,语文成败看作文,作文成败看“技法”。对于作文,熟悉 5 种技法, 作文便可得高分。 一、采醉之。 语言就好比文章的外衣,光鲜与否,直接影响别人对文章的第一印象。高考作文要想取 得高分,语言上必须达到“有文采”的要求。只有语言富有文采,才能脱颖而出,才能感染 读者,从而展示文章独有的魅力。 二、形怡之。 老师阅卷时首先会浏览一下全文, 从而对文章作出整体判断。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环节 便是看作文的构思是否严谨自然。 文无定法, 贵在得法。 结构贵在清晰自然, 让人一目了然。 唯其如此,才能在高考时一文定乾坤,赢得满堂

36、彩。 三、情动之。 近几年高考作文题中的材料大多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引导考生对此写出自己的 感受。考生要唤醒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经验,不仅要关注生活,更要关注自我,让“我手写我 心”成为作文的常态。所以抒发真情实感在高考作文中越来越重要。 四、技迷之。 考生如能恰当运用表达技巧为自己的作文造一些“奇句”, 说一番“妙语”, 势必能给 文章增光添彩,获得阅卷人更多的关注。若能做到标题秀、凤头亮、点穴准、豹尾彩,那么 文章的“颜值”也会更高一点,阅卷人也会“沉迷其中”。 五、意喜之。 千古文章意为高。 一篇考场作文的优劣, 其关键在于立意的高低。 立意求深, 就如同“凿 开顽璞”,璞中寻玉。考

37、生要想在立意时做到准确、新颖、深刻,就要深谙作文类型,有的 放矢。 精彩片段赏析 范例片段 1 技法点评 百年前,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百年后,雄狮醒了,巨大 的吼声惊动了整个世界;百年前,中国是残垣断壁的陋室空堂, 百年后,中国是金碧辉煌的摩天大厦;百年前,一批五四青年用 他们的血泪寄托着对国家的忧思,百年后,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 心怀理想,感念先人,不忘五四初心。 1.对比手法,整散结合。 该生善用对比突出主题、 表达情感,如“百年前” 与“百年后”的对比;善 用整散结合的句式构建语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五四运动”前 的中国就如这萧瑟悲秋, 毫无生气。 天朝上国的光辉

38、被拉下帷幕, 辉煌不再,取而代之的则是“五四运动”的席卷全国。正义,如 滔滔江水, 取之不尽, 激流涌动的浪花肆意地拍打着中国的彼岸。 红色,是当时中国的颜色;革命,此起彼伏,暗流涌动,蓄力待 发。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独立,是每个五 四青年心中的理想;变革,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激情, 是他们应有的姿态; 民主, 是他们永远不变的信仰。 正是这信仰, 给予了他们打倒军阀、打倒列强,推翻腐朽势力的力量。每个人 都怀着“愿得此身长报国”的心态,看到这浑浊不堪的世界,希 望用自己的血泪改变中国的面貌。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正是“五四运动”,给原本 只得忍气吞声

39、的中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幻彩的灵魂。拒绝签署 “二十一条”, 拒绝日本夺取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拒绝屈辱。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可自从“五四运动”的大旗席卷全国的那一 刻,中国就早已不是原先的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改革开放了,中国强大了!从未经历过 战争的痛苦,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不忘五四初心,为了祖国 而奋斗,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我愿“青云衣兮白霓 裳”,手举长矢,做国家的捍卫者,中华民族的复兴者,五四爱 国主义精神的发扬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境,如“独立,是每个五 四青年心中的理想; 变革, 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心 声;激情,是他们应有的 姿态;民主,是他们永远 不变

40、的信仰”。 2古典诗词,底蕴深厚。 值得称道的是该生文化底 蕴深厚,信手拈来的诗词 为文章增色不少,宋玉的 九辩中的“悲哉秋之 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 而变衰”;纳兰性德的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 声中,牧马频来去”;戴 叔伦的“愿得此身长报 国”等不仅充实了文章内 容,而且很好地表达了主 题。 范例片段 2 技法点评 中国将往何处去?民族将向何处走?这些问题,不需要北洋军阀来 回答,不需要帝国主义来宣告,中国青年向何处走,中国便往何处去! 中国青年勇担家国之责,中华民族定能生生不息,永不灭亡!保卫家国 之责,振兴民族之任,不在他人,唯在我中国青年! 曾记否:鸦片战争,我们忍让,割出香港岛;甲

41、午战争,我们求和,割 出台湾岛;八国联军侵华,我们逃避,京城陷落曾记否:1949 年 10 月 1 日时,我们欢呼着民族独立的到来,庆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 生中国啊,我的母亲,她曾经在黑暗中挣扎,找不到来路,寻不见 归途。到如今,难道我们还要继续退让,无动于衷地看着历史的悲剧重 演,怎么能!怎么能! !怎么能! ! !唯有中国青年之力,才能铸就一个崭 文章句式精 巧,灵活多变,综 合运用反问句、 感 叹句等, 把作者内 心的激愤、 对青年 崛起的期望表现 得淋漓尽致。同 时, 文章多处采用 短句, 读起来铿锵 有力;句式整齐, 新的国家,一个全新的民族。 观之过往,血泪交加,然而未来的光明,

42、仍在向我们招手,它在召唤我 们:奋起吧,反抗,巴,为祖国争得光明,让民族得以振兴!我们听着 英雄的故事长大,怎能不继承先辈遗志,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曾有林 则徐主持虎门销烟,抵制列强的鸦片倾销,喊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 因祸福避趋之”的铮铮誓言;曾有谭嗣同先生于百日维新失败之时,慷 慨赴死,“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话音犹在耳畔;曾有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日军英勇搏斗,壮烈殉国,“此日漫挥天下泪,有 公足壮海军威”是后人对他的祭奠作为英雄的后人,我们又怎能退 缩? 以青春之我,报青春之国 多处运用排比句, 增强了文章说理 的气势, 十分具有 感染力。 技法一 采醉之:文采飞扬让阅卷人感

43、到沉醉 技法导航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阅卷人也不例外。语言富有文采,是“高颜值”作 文的共同特征。语言烟云飞动、神采飞扬的作文,自然会让阅卷人一见钟情,不吝赐分。根 据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要求,作文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美容养颜”: 考纲要求 有文采 用词贴切 措辞恰当、准确,切合所表现事物的本质特点。 句式灵活 句式富于变化,或对偶,或排比,或整散结合,或反复,或设问等。 巧用修辞 运用比喻、排比、对比、引用、比拟、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 文句有表现力 富有形象性,能够生动、细致地描写事物的性质、状态;又有丰富性,意 蕴深刻、韵味悠长。 方法 1 用词贴切追求生动、准确 叙述、描写类文字,从

44、肖像、表情、心态、动作等角度选词写人,从色彩、形态、动态、 声音等角度选词写景,都追求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的效果。用词贴切,要善于推敲词语,力 争用词准确,生动鲜明,富于变化。如鲁迅阿 Q 正传中写阿 Q 赢的钱被庄家趁乱抢走 时,“说是算被儿子拿走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两 句话中反复强调“忽忽不乐”,令读者切身感受到阿 Q 的怅然若失。 1用形容词突出事物的外形特点:一是使用胖、瘦、高、矮、涩、滑、粗、细、扁、 平等一般形容词;二是使用萋萋、淡淡、蓊蓊郁郁、薄薄、袅袅、青青等叠词。 范例片段 技法点评 我们都跑了出来,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 个满满

45、 的圆了。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 的,银银 的,灯光也没 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 的桂树,疏疏 的枝, 作者用“满满”“玉 玉”“银银”等清新明丽 的形容词,描写了一幅纯 疏疏 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 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 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 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 迹 净、幽美的月色图,抒发了 追寻美好事物的情愫。 2.用动词表现人或事物的动态:一是使用富有动态美、音乐性的词语描绘出动态; 二是使用动态性的词语使静态事物动态化,即化静为动。 范例片段 技法点评 这株辣椒,在木瓜树下,悄无声息、怯 头怯脑地探

46、出头来观察,发现根本没人注意 它,便裂 开两瓣嘴唇,安心地笑着。又安全 地过了些时日,它壮了壮胆子,把嫩芽舒展 成叶,虽然还是瘦弱,但也俊俊俏俏地披 了 绿的发,睁 了绿色的眼睛。 一株辣椒的生长 用“探”“裂”“舒展”“披”“睁” 等人格化的动词,把辣椒原本“悄无声息” 的生长过程表现得富有动态感和趣味性,生 动地展现出辣椒生长的情状。 3.用形容词描写景物色彩,使语句具有色彩美:一是使用赤、橙、黄、绿、青、蓝、 紫等原色词;二是使用银白、金黄、海蓝、桃红、草绿等有色彩感的词。 教师用书 大一轮复习讲义 语文 范例片段 技法点评 山那边有幢湖蓝湖蓝 的木楼,还有一方 幽蓝幽蓝 的枫牙岭。枫叶

47、红 了,红 嘴玉在幽 深深的枫树林里歌唱。 秋天的边上,黄昏的羽毛飘落在草丛中,一 条悠长悠长的小路,镀满月光,爷爷和奶奶 在乳白色 的山雾中扛着锄头,姗姗而行。 密密的枫竹林里,红嘴玉轻轻地歌唱,紧靠 竹林边的小山塘,蒸腾着一般蓝幽幽 的 雾竹林那边,桂花正浓 爷爷奶奶的秋山情结 “木楼”用“湖蓝湖蓝”来形容,“枫 牙岭”用“幽蓝幽蓝”来描绘,虽然同是蓝 色,但有深浅之别。“枫叶”是“红”的, “红嘴玉”的嘴是“红”的,“山雾”是 “乳白色”的,“雾”是“蓝幽幽”的 这是明写事物的颜色。“羽毛”“草 丛”“小路”“枫竹林”“小山塘”“桂 花”等,让读者积极调动生活经验去联想, 这是暗写事物的

48、颜色。明暗交错,相映成趣, 好一幅五彩缤纷、生机盎然的秋景图! 4.用形容词描摹声音,准确地表现出事物的声音:一是使用表声音的叠词,如淙淙、唰 唰、哗哗等;二是使用比喻词描摹声音,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范例片段 技法点评 “噔绫绫 ,噔绫绫”那振翼鸣叫的是金钟儿;“呦呦呦 ,呦 呦呦”那一展歌喉的是油葫芦;“梆梆梆 ,梆梆梆”那鼓翅 “噔绫绫”“呦 呦呦”“梆梆梆”等 敲打的是梆子头;“吱吱吱 ,吱吱吱”那用尽丹田之力歌坛献艺 的是花铃子;“唧唧唧 ,唧唧唧”那急促鸣叫,发出近乎金属撞 击时才有的清脆声响的,当是唱歌的蝈蝈 也许是因为蟋蟀家族最为庞大和兴旺,它们的鸣唱,此起彼

49、伏。千百 万只蟋蟀的鞘翅,如同纯银制的一架架琴弦,它们演奏出的声音,没 有蝉鸣时的沙哑,更妙在它们知道如何抑扬顿挫。这就使得蟋蟀们的 演奏,既浑圆洪亮又极富节奏感。在这“秋野演唱会”上,蟋蟀家族 既是最出色的领唱者,也是大合唱的主声部。 从诗经里走来的歌手 拟声词,渲染了田野 里美妙的乐音。辅以 比喻的修辞手法, “千百万只蟋蟀的鞘 翅,如同纯银制的一 架架琴弦”,表现了 蟋蟀歌声的独特之 处。 方法 2 句式灵活追求变化、灵动 句式灵活, 集中体现在句式的选用上。 考生要善于根据表达思想、 抒发情感的不同需要, 恰当选用不同的句式以变换节奏,使语言抑扬有致、波澜起伏,即通过长句与短句、整句与

50、 散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疑问句与感叹句等多种句式的灵活搭配,来追求参差错落、灵动自 然的美感。如贾平凹秦腔中描写戏开场之前台下“人头攒拥”的情景,长句、短句错落 有致,既写出了场面的热闹非凡,又让读者由此感受到“八百里秦川”躁动着的生命活力。 范例片段 技法点评 片段 1 回望三尺讲台上那个熟悉的背影, 回望黑板前奋笔疾书 的英姿,想象老师与我们分别时的失落神情,心中多了 几分眷念,多了几分温暖。老师,您是深谷幽兰、夜空 星辰、云外明月 您用雨露甘霖,洗涤我们的灵魂;您用启明星辉,指引 我们的航程;您用渊博知识,丰富我们的生命! 2019 全国卷佳作师给甘霖,生展高枝 片段 2 游行盛况,平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讲义:专题十五 写作(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