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2013 年 普通高 等 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浙江 卷 ) 语文答案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 1.【答案】 B 【解析】 A “ 捺 ” 应读 n。 “ 捺 ” 是个常用字,如果知道 “ 一撇一捺 ” 这个词语,就不难判断出 “ 捺 ”的注音错误; C “ 扛 ” 应读 n。 “ 扛 ” 是多音字,指 “ 用双手举(重物) ” 时读 n,指 “ 用肩膀承担物体 ” 读 kn; D “ 拙 ” 应读 zhu。 “ 拙 ” 容易误读成第二声。故选: B。 【提示】本题考查了多音字和形声字的读音。其中 “ 旋涡 ” 的 “ 旋 ” 、 “ 混搭 ” 的 “ 混 ” 、
2、“ 喷香 ” 的 “ 喷 ” 、“ 扛鼎之作 ” 的 “ 扛 ” 与 “ 佝偻 ” 的 “ 偻 ” 属多音字,其余都为单音字。 【考点】字音 。 2.【答案】 C 【解析】 A唇枪舌箭(剑); B陷井(阱); D登陆(录)。故选: C。 【提示】通读整个句子,弄清楚词语的意思,以意定词。 【考点】字形 。 3.【答案】 A 【解析】 A以至:连词,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了下文的结果。运用正确; B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望文生义; C “ 热诚 ” 是热心而诚恳的意思,与满怀搭配不当; D不忍卒读: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
3、容悲惨动人。误用对象。故选: A。 【提示】就实词而言,一是要掌握理解词义的方法,能分析词义的细微差别,二是要学会能根据语境来辨析词义,正确选择所需的词语。 【考点】词语(熟语)使用 。 4.【答案】 D 【解析】 A 搭配不当, “ 表现了 ? 故事 ” 应是 “ 表现了 ? 主题 ” 或是 “ 书写了 ? 故事 ” ; B杂糅,应去掉“ 距离 ” 或 “ 深入研究 ” ; C第二句残缺主语,应在 “ 促进了 ” 前面加上 “ 这些活动 ” 。故选: D。 【提示】本题要结合病句常见错误类型来分析,常见的病因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如果在试题中凭语
4、感一眼辨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逐一对照,多读几遍,就能找到答案。 【考点】病句辨析修改 。 5.【答案】 D 【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解析】找出和上文对应的词语: “ 丘壑 ” 对应 “ 地上 ” , “ 笔墨 ” 对应 “ 画上 ” , “ 变幻 ” 对应 “ 梦中 ” ,“ 位置 ” 对应 “ 胸中 ” 。所以空格处依次应为 。故选: D。 【提示】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 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
5、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考点】理解句子 。 6.【答案】 讽刺那些不承担责任、互相推诿而误事的现象。 【解析】这则寓言故事中出现主要的事物有 “ 太阳、云、风 ” ,文中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 “ 太阳、云、风 ” 以人的灵性,通过对话的方式,彼此之间相互抱怨,太阳抱怨云,云抱怨风,风抱怨太阳,这就比喻了在做事情时,人与人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故事的结局是 “ 禾苗干死了 ” 这则寓言故事为我们揭示了 “ 做事情不负责任,互相推诿而误事的现象 ” 。 【提示】本题是归纳寓言的寓意的题目,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 “ 寓言 ” 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寓言,是一种文学
6、体裁,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样式,往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一位深长的道理,其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具有鲜明的哲理和讽刺性,在手法上常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其次要认真阅读这则寓言故事,明确寓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不能超过字数要求。 【考点】提炼语意 。 7.【 答案 】花圃,是一座机场,蝴蝶是一架飞艇。 清风,微微拂过,它就远了。 【解析】 “ 示例 ” 中的本体、喻体都是实物; “ 青天 ” 、 “ 芭蕉叶 ” 与 “ 月亮 ” 、 “ 露珠 ” 构成空间上的包容关系; “ 轻轻一点 ”“ 点 ” 的是 “ 芭蕉叶 ” ,所以,第三句和
7、前面的比喻应该有合理的关系;一、二两句的设喻应该合理,有美感;整体意蕴应该体现一种(由静到动的)变化之美。 【提示】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考查形式是续写式仿写。仿写要求: 1、结构一致(仿结构)句式是否统一,是仿写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弄清被仿句的结构。( 1)弄清被仿句是单句还是复句,是单句弄清类型;是复句,弄清分句的关系。( 2)弄清被仿句有无供应的词语或格式。( 3)弄清被仿句局部上的结构特点。(如:主语是并列短语还是偏正短语,宾语是并列短语还是偏正短语) 2、话题一致(仿内容)话题一致包括陈述对象一致和中心主旨一致。( 1)仿句和被仿句的内容要有内在联系,要能够相互搭配,相互衔
8、接。( 2)仿句和被仿句的内容和精 神实质要一致。( 3)被仿句前边的句子与后面句子在语义上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对应关系,那么,仿句在语意也要体现这种关系。 3、修辞一致(仿修辞)仿句必须严格遵守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 4、格调一致(仿格调)色调,即色彩和格调。仿【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写的句子同例句要色彩和谐,不论语境色彩还是感情色彩;除此之外,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要求内容的哲理性和启发性。材料选择,语意指向,情感基调,文采风格。 【考点】仿写 , 修辞方法 。 二、现代文阅读 8.【答案】 D 【解析】 D 项是说古典柱式是传统建筑 的最
9、高表达方式,很难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与题干相悖。 “ 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 ” 意在说明传统建筑并非一成不变,而一直在变化。 【提示】完成科普类实用文阅读要审清题意把握要求,许多同学轻视了审清题目这一关,从而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如因漏读或错读题目而失分,这是一种过失性的失分,只要细心读题,完全可以避免。有的学生忽略题目中的修饰语而失分,还有的是因为没有真正把握题目的要求,答非所问而失分。仔细审题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得分率,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或开放性较强的题目更需要认真审题。有些所谓难题,只要仔细阅读,捕捉到题目所给的信息,就能发现其内在含义,进而攻下难关。 【考点】一般实用类阅读 。 9
10、.【答案】 C 【解析】 C 项强加因果,前后分句在文 中没有因果关系。 A 项是对第 段 “ 有人说传统建筑语言已经枯竭并最终过时 , 而是对传统建筑因为政治原因而被滥用的拒绝 ” 的概括; B 项是对第 段 “ 即使我们不能够发出我们自己的,它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 ” 的概括; D 项是对第 段 “ 它的规则、含义、发明和词汇都只是在混乱中被暂时掩盖了起来或被人们所视而不见 ” 和 “ 它的原则完全可能重现新貌,也可能已经正在进行中了 ” 的概括。 【提示】完成科普类实用文阅读要审清题意把握要求,许多同学轻视了审清题目这一关,从而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如因漏读或错读题目而失分,这
11、是一种过失性的失分,只要细心读题,完全可以避免。有的学生忽略题目中的修饰语而失分,还有的是因为没有真正把握题目的要求,答非所问而失分。仔细审题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得分率,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或开放性较强的题目更需要认真审题。有些所谓难题,只要仔细阅读,捕捉到题目所给的信息,就能发现其内在含义,进而攻下难关。 【考点】一般实用类阅读 , 10.【答案】 传统建筑有自身的生命力;这是文化的选择 【解析】 由第一段 “ 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 可概括出 “ 建筑自身是有生命力的 ” ;由最后一段 “ 它是一个文化的选择 ” 发现原因之二是 “ 文化的选择 ” 。 【提示】完
12、成科普类实用文阅读要审清题意把握要求,许多同学轻视了审清题目这一关,从而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如因漏读或错读题目而失分,这是一种过失性的失分,只要细心读题,完全可以避免。有的学生忽略题目中的修饰语而失分,还有的是因为没有真正把握题目的要求,答非所问而失分。仔细审题可【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以帮助考生提高得分率,尤其是 一些难度较大或开放性较强的题目更需要认真审题。有些所谓难题,只要仔细阅读,捕捉到题目所给的信息,就能发现其内在含义,进而攻下难关。 【考点】一般实用类阅读 。 11.【答案】 起强调的作用,旨在引起读者的注意。 “ 铁牛 ” 与水牛形成对照,突出拖拉机被 “ 拖拉 ” 的尴尬
13、,有揶揄、幽默的意味。 【解析】表面上好像考察的是引号的作用,但其实考查的是词语的作用和含义。我们在课堂中讲解过这类题的答法,着重强调过无论是小说的情节作用还是散文的句子作用一定要注意是否有对文中人物、事情、实物的对比烘托作用,这一点几乎每考作用题便是重要的踩分点,本次考试也不例外。具体分析这道题:首先,从含义的角度,要理解关键词 “ 铁牛 ”“ 拖拉 ” 的具体含义。铁牛很显然是比喻,指代拖拉机。那么为什么不直接说拖拉机,而说 “ 铁牛 ” 呢,显然是为了跟 “ 水牛 ” 相对比。 “ 拖拉 ” 是动词,我们说过很多遍动词要答出背后的情感态度,那拖拉的情感态度是什 么?很显然根据上下文, “ 拖拉 ” 应该是一种幽默的说法,而且和 “ 拖拉机 “ 相互呼应。那么为什么加引号呢?为了突出强调,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 【提示】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意思的理解。 【考点】散文阅读 。 12.【答案】 通过动作( “ 划动 ”“ 抬起 ” 等)描写和神态 “ 得意地叫唤 ” )描写,以及在水浅处、水深处不同游泳姿态的对照描写,形象刻画了水牛善于游泳的习性和生命的灵性。 通过动作( “ 赶 ”“ 拽住 ”“ 拍击 ” 等)描写,生动表现了 “ 我们 ” 自由嬉戏的天性以及与水牛的亲密关系。 【解析】这道题其实比较简单,按照赏析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