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 专题十 古诗文阅读 考点二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C 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3. 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能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 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互相抵触,产生矛盾。 4. 这则寓言中的楚国人的语言前后相互矛盾,现在人们经常用“自相矛盾” 这个词来表示说话
2、做事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你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相矛盾的例子吗? 5. 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卖矛的时候,可用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的产品加以比较, 卖盾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比较, 这样既可以试出自己矛的好处,也能比较出自己盾的质量。 二、(2020龙岩)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学者有四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 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失:毛病,缺点。多:学得大多 (而不去实践)。止:遇 到困难停止不前。心之莫同也: 心理各有不同。救:纠正。 长:
3、用作动词, 发扬。善:长处。 1. 这则古文选自哪本书?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告子 B.礼记学记 C.论语 D.列子汤问 2. 与“教者必知之”的“教”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教学相长 B. 谆谆教导 C. 教书育人 D . 因材施教 B C C 4. 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是( ) A. 教者必知之。 B. 虽与之俱学。 C. 通国之善弈者也。 D. 学而时习之。 5. 下列成语与本文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 A. 教学相长 B. 因材施教 C. 学无止境 D. 学贵有疑 C B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
4、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 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 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注释】冻馁:使受冻挨饿。 士师:古代的司法官 D 2.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四处) 有托 其 妻 子于 其 友而之 楚 游 者 3.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 / / / 一个国家没有治理好,那么对他(君王)怎么办? 4.“王顾左右而言他”是因为( ) A. 左右的官员都在看着他。 B. 王不想让左右都看到他的为难。 C. 王想请求左右的人帮忙。 D. 王毫无退路只好引开话题。
5、 D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 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郡:此指城。相视:看望你。 败义:毁坏道义。一:整个。班军:撤回外出打仗的军队。 恰逢,赶上。 已经。 用。 保全。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败坏道德来求得生存,难道是我荀巨伯的行为吗? 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 3. 荀巨伯是个什么样的人?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荀巨伯是一个具有重义轻生、舍生取义、忠于友情的可贵品质的人。 4.“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读完短文,你对“胡贼”有什么新的认识? 扣住“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