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doc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文档编号:1163005 上传时间:2021-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写作专题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 2021 届高三第二学期 3 月联考语文试题 四、作文(60 分)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屈原在离骚中感慨“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人们常有时光易逝、生命 短暂而出名太晚、美名不留之焦虑。 2020 年 8 月,莫言出版了新作晚熟的人 ,他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晚熟是“对自己的 严格要求,也是一种追求” 。 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例文 下笨功夫 钱钟书说: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如果

2、能“一生磨一剑” ,何惧宝剑不锋 利?台上三分钟的光鲜, 是台下十年功的辛苦。 一个愿意下笨功夫的人, 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最终必然是个成功的人,即使被认为是“晚熟” 。 仲永年 5 岁,未尝识书具,便能“指物作诗,立就” ,且“文理皆有可观者” 。可见其天 资非凡,没想到“环谒于邑人,不便学” 。最终浪费了天资, “泯然众人” 。 曾国藩小时候天资不算聪慧。某天夜里,他对一篇文章反复朗读多遍,还是背不下来, 可是他依旧苦读。碰巧,有个贼老早就潜入了曾家,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 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曾国藩去睡觉。贼人实在忍不住了,跳出来大声说: “这种水平读什么 书?我听你念了三遍就

3、能背的文章, 你背了这么久还背不出来吗?” 说完, 当着曾国藩的面, 流畅地将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这个贼是很聪明,至少其天赋要比曾国藩高许多,但是他却荒废了天赋,沦落为“梁上 君子” 。而曾国藩刻苦治学,奋发图强,通过后天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封建社会中罕有的 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奇才。 真正有所作为的人,都是要靠时间去慢慢“熬”的。读书如此,著书亦然。每一部经典 的背后,无不凝聚着下“笨功夫”流下的汗水。 左思写三都赋 , “磨”了十年, “文成,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司马 迁毕其一生,写成一部“史家之绝唱” ;曹雪芹写红楼梦 ,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 ,该书

4、 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大百科全书。 ” 而今, 作家大多高产, 不知疲倦地写完一本以后马上写第二本, 可质量却大多不过尔尔, 应时、跟风、粗制滥造的太多。这几年宫廷剧泛滥成灾,一打开电视, “宫斗”成风群芳乱 舞。戏说无底线,剧情拖沓、穿帮不断,无精巧雅致,浑然天成之感。 好的艺术作品,都是需要花时间反复修改,精心打磨,才能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那种靠偷工减料,投机取巧,速成的东西,大多是次品、赝品、废品,出世快湮没更快。 胡适有这么一句名言: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 数人。作为中学生,我们更愿意多下笨功夫,做个晚熟的人,让成功更加坚实可靠。 【解析】 【

5、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材料中“焦虑”不必定义为贬义词,这是现代人之常态。如何正视焦虑、化解焦虑 才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材料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短暂,我们应把“出名要趁早”作为追 求还是先安坐冷板凳肯下笨功夫?是先出镜出道还是先沉潜内敛?是选择在跳腾中成长还 是在稳扎稳打中前进?提升生命效率扩充人生价值的方式到底哪一种更合适?在网红遍地、 流量即王道的今天,在内卷日益严重、焦虑日益低龄化的当下,这是很有思考价值的。莫言 从作家(艺术创作者)的立场给出的建议是“不必着急” 。 “晚熟”可以理解为先沉静内敛, 先下笨功夫,先蓄积力量,先执着打磨,大器可以晚成。他从艺术创作

6、的角度提示我们:成 长是一场没有尽头的跋涉之旅。 【立意】1.实现人生价值不在于迟早。 2.志存高远,不慌不忙。 3.相信“下笨功夫”是最好走的坦途,不断超越自身。 4.“修名”之获得必定是珍惜时间脚踏实地努力成长之后的水到渠成,聪明伶俐走捷径恰恰 是我们要警惕的危途。 【素材】1.正如莫言所说,人生有些人早熟,成功的比较早;而有些人就是晚熟的人,他们 到了三十岁以后,才能看清自己要走的路,才能慢慢搞懂自己所追求的事。说对的话,做对 的事,再去取得成功,才能真正达到“晚熟”吧。俗话说“大器晚成” ,只有真正晚熟的人, 才能获得成功。张译在 10 年的演艺生涯里,一直都是跑龙套的角色,以至于女友

7、提出分手。 张译一度崩溃,后来,他把这份伤心化为了工作的动力,在拍戏上张译更加认真,不断地区 精进自己的演技。在女友离开后,张译的事业反而进展得更加顺利。慢慢地,因为张译的努 力都被导演看在眼里,他也从一名跑龙套的变成了真正的演员,终于在 40 岁那年获得“影 帝” 。 2.“有的人,小时胆小,后来胆越来越大。有的人,少时胆大,长大后胆越来越小。 ”莫言 在文章中,评价他是村里最精明的人。总有一些人,在他人眼中是“傻子” ,甚至这个称号, 一当就是几十年。可是,有一天,当好的机会来临了,看起来如此平常、普通的他们,突然 一跃而起, 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怀着一颗达观从容的心, 在平凡中耐得住寂寞

8、, 扛得了压力, 最终才有可能收获自己意想不到的人生。 莫言在访谈中说到, 希望自己是一个 “晚熟” 的人。 他希望在创作道路上,不过早地故步自封,使自己的风格固化,而是不断地求新求变,寻求 突破。而一个“晚熟”的人,在创作和创新的道路上,将会延续得更长。 3. 国学大师钱穆曾经说过: “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 ”著名 学者胡适也曾说过:“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 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 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里, 武艺高强者无数, 聪明绝顶者无数, 然而真正称得上 “侠之大者” , 大概首推资质平庸却勤学苦练的郭靖郭大侠。可见,下“笨”功夫,也许

9、在某些时候意味着 前进步伐会稍微慢一点难一点,但是下得“笨”功夫,才能练就真本领;下得“笨”功夫, 才是真聪明;下得“笨”功夫,巧用真本领,人生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4我们生逢盛世,我们的成长成才时期,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 战略机遇期。年轻的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而时代和祖国更对我们充满了期待。希望我们 忠直诚信,坚韧不拔,永远坦荡,永远奋斗,永远前进,做真正对时代、对社会、对国家有 所作为的有用之人! 浙江省百校 2021 届高三下学期 3 月模拟联考语文试题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 材料 1:2020 年 12 月 29 日消息,教育部在前期广

10、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颁发中 小学教育惩式规则(试行) ,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 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在培养规则 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 能。 材料 2:某班级迟到现象屡禁不止,为彻底解决此问题,班主任建议将“无正当理 由迟到,迟到一分钟, (教室内)罚站十分钟”作为班级规定执行。班长召开班会讨论 此事,同学们纷纷发言: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提出更合理的建议。 假如你是班中一员,请你结合上述

11、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写一篇文章, 表明你的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 【审稿评语】 试卷质量:90 略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 2021 届高三下学期返校联考语文试题 四、作文(四、作文(6060 分)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沉默可以通向有声有形的语言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史铁生 有多少话人们不得不说,只是为了打破沉默。【英国】伊莱亚斯卡内蒂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12、不得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例文: 沉默沉默 沉默者,闭口不说话也。为何沉默?有的是不愿说,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有的是情势 所迫,不能说;有的呢,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抑或是这三者兼而有之,就如武后,她活着就 有人骂她篡窃皇位,扰乱人伦,阴险狠毒。死后这个碑怎么立?武后选择了沉默,让空空一 块“无字碑”留待后人评判去。 “沉默是金” ,这句话值得细细品味。在灯红酒绿的大千世界,保持一份“闲静少言, 不慕名利”的淡泊,在尘世的喧嚣聒噪中保待一份清醒的沉默,岂不是很好?日常生活,百 忧劳心,万事劳形,更有力所不及、智所不能之事,怎么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不 知的就保持沉默

13、。 ”文过饰非、不懂装懂是自欺欺人的把戏,到头来是不得不沉默的。君不 见,当年鼓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 “三个月进入共产主义” ,后来这声音只能沉默 了。 与其到时候捉襟见肘, 留下一份沉默的尴尬, 不如当时就主动沉默, 实实在在地学一点、 做一点。 “沉默是金”还是官场的座右铭,官场倾轧,多言必败,为官之首就在乎三缄其口。 可见主动沉默倒能给人一种睿智、机敏的印象。 鲁迅写道: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 ”窃以为这里说的沉默 是为情势逼迫所导致的。这种被动的沉默,低眉顺眼,唯唯诺诺,就很可悲。如此一直沉默 下去,就是懦弱,懦弱就要受欺,所以鲁迅要大声疾呼了。

14、中国历史上向来缺乏民主,统治 者以为他们既得天下,这天下就是他们的,别人不得妄议。于是奴才对于主子,言论是不自 由的。 即使个别宽宏大量的主子能容纳批评和议论, 臣子也必须采爱莫能助和旁敲侧击的讽 谏手法。而百姓对于官府,更是敢努不敢言,若有所不满,亦只有化作一腔无奈的沉默。然 而身居高位的主子,言论却是不受限制和约束的。武则天身居皇位,到死却选择了沉默,可 见她的苦衷! 但武则天是绝顶聪明的, 她成功地做到了反客为主, 化被动无奈的沉默为坦率, 立了“无字碑” 。让后人在观瞻它的时候,不由得慨汉这位女皇的过人之处。 在这一点上,现代人应该学学武后,把无奈的沉默作为武器,反过来再对付无奈,会收

15、 到很好的效果。民主制度下,沉默也是一种天赋人权。沉默的权利虽然人人都有,但未必人 人都会使用。学会沉默,有时是要付出昂贵学费的,许多人是在遭遇世道变迁、饱尝人情冷 暖之后才学会它的。 须知不能沉默,必吃“眼前亏” ,倘能沉默片刻,就一定能体会到沉默的高妙之处。须 知努发冲冠、仰天长啸体现了力和美,而深沉蕴蓄、俯首大地同样地体现了力和美。 少年气盛,尤其要学一学沉默。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属于材料作文,首先要理解材料的内涵。第一句可以理解为人们需要沉默,需 要的更是不沉溺于语言的思考。思考的对象可以是自然也可以是生活、人生,更可是自我的 反思,在静静的思考中感悟生命,感悟人生的发展

16、方向,或者是人生的自我定位。第二句可 以理解为交流的重要性,要与他人交流,交流会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丰富,摆脱自我的狭隘 与偏颇,在交流和沟通中不断提升自我,深化认识。 沉默和交流都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与态度,既要看个人的选择,更要看追寻的方向。 【立意】1.沉默是金; 2.勇敢发声; 3.动静结合,赢取目标(成功) ; 4.会沉默,敢行动; 5.静心以待,动心以行; 【素材】1. 纸上谈兵的赵括铁齿铜牙,最终全军覆没;做完再说或不说的闻一多先生闲静 少言最终成就一番事业;隐居山林的诸葛亮事一鸣惊人,终成三国鼎立之势;面对跨下之辱 韩信选择沉默,终成一代名将于是智者喊出了“沉默是金” 。孔老夫子云:

17、 “君子欲讷于 言而敏于行” 。在智者看来,实际行动比夸夸其谈更有意义,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遨游蓝 天之后。在一次庆功宴会上说: “鸟类当中,鹦鹉是最能说的,但鹦鹉是飞不高的”所以“沉 默是金” 。 2. 沉默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风度,更是一种品格。如果没有沉默,就没有孕育,就没有 震荡, 就没有突破。 蛾在沉默了一冬之后, 终于把飞的梦幻变成现实; 海在沉默了一时之后, 终于把惊涛的壮观推出了地平线。朝霞在沉默了一夜之后,终于把绚烂的光彩洒向大地,禾 苗在沉默了一季之后,终于把丰富的营养献给人间。总而言之,沉默是金。 3. 雅典的钟声响起,于街路的一角,我看到了一位白鬓繁霜的老人坐在那里,静

18、静的、默 默的,他的眼神凄婉而迷茫,噢,原来他是位盲人。他不常说话,不常走动,他只是静静地 坐在那里,默默的思索着,手中的笔沙沙的动着。他是沉默的,他也是智慧的,就这样奥德 修斯复生了, 荷马史诗诞生了。因为沉默使我们看到了公元前九世纪的灵魂,沉默是金, 使荷马的声音遍及广宇。 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返校联考语文试卷 四、作文四、作文(共 60 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 自由一旦扎根,就会像植物一样迅速生长。乔华盛顿 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加缪 在来自外部事物的打扰中保持自由。古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沉思录 读了上面的这几

19、句话,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 于800字。 不得抄袭、套作 四、作文四、作文(共 60 分) 24解读:第一则材料是从自由的作用角度着手;第二则材料则是对于自由本身而言,点出 自由的特点;第三则材料中的“自由”指思想和行为的自由,尤其是思想。在任何时候,我 们拥有的只是现在探寻自己心灵的深处, 寻求那些上天赋予的自然本性, 由此除去不合法则 的思想,就不会被外部的事物所打扰。 浙江省舟山岱山县中学 2021 年高三综合考试(三)语文试题 四作文(四作文(6060 分)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

20、要求作文。 她说:“我们要松弛下来,要发现孩子的喜爱,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要引领孩子发现自 我,而不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而她说:“我们必须拼了,要不停地刷题,要死记硬背, 要用填鸭式教育逼孩子走出贫困和大山,要考上浙大、武大、厦大和川大。”她们,一个是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一个是华坪女中的老校长、2020 年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老师。 即将参加高考的你,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 章。 要求: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800 字。 不得抄袭、套作。 24. 解题 本题目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材料中的

21、两个观点,看似矛 盾对立,其实有内在的关联统一,不过是站位不同,立场不同罢了不同的阶层,势必导 致不同的处境;不同的处境,势必衍生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势必形成不同的见识;不 同的见识,势必催生不同的言行。考生应该关注到这个作文题背后的社会问题。同时题目也 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自身发展。 切题立意:切题立意: 1.环境不同,教育方法不同。 2.立足环境的教育更现实、更客观。 3.填鸭式教育背后也是人性关怀。 4.以快乐教育缓解教育的内卷化。 5.“因境施教”是对“因材施教”的发展。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 2021 届下学期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四、作文(60 分)

22、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 清华大学教授投格非曾在一次大一新生开学典礼上説过下面这样一段活: 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学者曽经说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去了美国之后,学业大多十分优秀.他 们中的很多人能比较容易迸入最优秀的前 20%,却很难迸入最顶尖的前 5%行列. 在我看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或许还涉及我们对于成功的理解和定位。如果我们抱 世俗的、功利化的成功作为唯一的目标,这些目标一旦实现,比如进入欧美名校、有一价穂 稳定而待遇优厚的工作等等, 我们奋斗的动力就会随之失去如果我们没有获得得超越于 一般功利心之上的真正动力,我们很难去从事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 对于格非所说的追求成功

23、的助力问題, 作为一个立志要考个好大学的高三学子, 你有什 么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不得少于 800 字. 不得抄装、套作. 24.作文(60 分) 该题属于创设情境+定向引导的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围绕格非对“成功动力”问 题的看法展开体验与思考来审题立意。格非这段话围绕“成功”展开,信息量大,但命题者己 对创设的情境做了“追求成功动力问题”的定向引导。“如果我们没有获得超越于一般功利心 之上的真正动力,我们很难去从事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格非的阐述引而不发,便于引 发学生去思考何谓“超越功利心之

24、上”真正的动力。何为成功的真正动力?或为了追求自己真 正热爱的东西,不计得失,无关名利,其动力来.自纯粹的热爱乃至信仰:或为了国家、社会 的需要,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其动力超越小我超越世俗。 参考立意: 1.青年学子对成功的追求不应该局限于获得稳定而又优厚待遇的工作,而应该有跳出世俗化 追求的动力。(紧扣 “追求成功”“动力”) 2.青年学子对成功的追求来自国家社会的需要,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动力在于超越 “小我”,实现“大我”。(国家社会) 3.青年学子立志考上好大学, 动力源于内心对父母老师的感念之情, 回报家庭、 母校和社会。 (家庭学校) 4.青年学子对成功的追求源于自己内心热爱

25、的东西,不忘初心,无关名利,其动力来自纯粹 的热爱。(个人发展) 5.青年学子对格非的观点有看法,其实对绝大数者而言,追求切实的成功带有合理的功利之 心也未尝不可。 评分标准 基准分: 44 分 第一档(55-60)切合题意,文体鲜明,能围绕“成功的动力”,见解独到、深刻,逻辑清晰,语 言表达有较高水平。 第二档(50-54) 切合题意,文体明确,对“成功的动力”有较深的认识,逻辑清晰,语言流畅。 第三档(45-49) 较符合题意,能围绕“成功的动力”展开论述,文体较为明确,语言通顺。 第四档(40-44) 基本符合题意,对“成功动力”泛泛而谈,语言较通顺,能看出一定的文体特 征。第五档(35

26、-39) 审题偏离题意,文体不清,语言风格不统- -,内容相对单薄。 第六档(0-34)套题、 离题,酌情打分。对主题、材料不了解,离题较为严重,但仍能部分扣 住主题写作,字数符合标准,可打 25-34 分;对于明显全文套题抄袭的,打分在 20 分以下。 浙江省 2021 年新高考研究试卷(一)语文试题 四、作文(四、作文(6060 分)分) 24.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上述四句诗,展现了云与山的关系,也可以引发我们对自己与其他人、事、物关系的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悟。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

27、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例文: 山拥云,云润山山拥云,云润山 云来,则山雾飘渺,仙境似幻,云去,则豪华落尽,青山常青。山影晦明,云同高下间, 是山云的羁绊,更是人与世界万物的联系。 可以说,我们自身便如这山一般,生命中相逢的人便是这云。人之一生,来往无数客, 有人塑他梁骨,有人改他江河,有人使日月生辉,有人使星辰无色。不可否认地,每一个人, 每一件事都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们的想法。万物可为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因人自身 视角的狭隘,与他人的相交能提供我们更多看待事物的新视角,或是知识的分享,前人的忠 告,可使日月增辉。同时,亦有云来夹杂着恶意的暴雨,使他星

28、辰无色,但须知,山屹立于 世间不倒,自有其脊梁与思考。除却无意义的中伤,应思考背后可取的意见,风雨过后,山 如洗而更青。 而云去之后,山色如画,包含着云的洗礼,更有山自身的常青如画。立足于世,我们不 能总期盼着依靠他人的推力前行,有时历经必须独行的路,是历练如画景色的机会。只因我 们生来是独立于世的山,而非枝蔓相交的藤草。聚作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山无云时有其傲 世筋骨,云无山时亦有绵亘万里之胜景。山与云,相交时晦明相投,试问,谁能知山未曾对 云有所影响呢?只需换位来看,在他人生命中,我们亦为一朵流云,风吹过后的擦肩,相互 添彩却又彼此独立。 然而,我们却又不完全是这山。山屹立巍然不动,我们的一

29、生却都在行走。奔跑在世间 的我们与万物相遇、相知、相别,挥手自兹去的同时,难免喟叹一句此生或许再不相见。山 常青,而我们终有一天会老去,死亡。逐渐停下脚步,葬身于脚下不知何处的疆土,再不复 见世间流云飘然而动,不见晦明苍穹,不见日月朝夕。这是千古之悲叹,不可扭转的结局。 但,山也好,云也罢,归结到底,人是人,是随历史奔走千万年的人。纵有离别之痛, 亦有天涯若比邻的胸襟, 纵有沧海一粟的渺小, 生命摇摇欲坠的脆弱, 也有酾酒临江, 精神、 灵魂与天地万古长存的壮志。非但与人相遇如此,与物,与事皆如此。 所以,去做山罢,去做云罢,不动于一处也好,游荡世间也罢,数十载年岁所逢的多彩, 足以在弥留之时

30、感怀良久。且踏上脚下的征程,以青云之姿接受浮云的停留,以浮云之态拥 抱满山苍翠。山云交汇,亦梦亦幻,山云别离,洗去如新。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材料引用了古诗词,但没有对诗句内容作出解释,略微增加了审题的难度。第二段 命题人用导语提出: 云与山的关系可以类比为自我与他人或内心与外物或人与事的关系。 那 么云与山有哪些关系呢?逐一来分析。 “云来山更佳” ,云可以衬托山的美景。山是主,云是 次,云可以陪衬山,也就相当于他人是自我的陪衬或自我是他人的陪衬。 “云去山如画” ,云 离开之后才能见到山的美景。云没有离开,则见不到如画的山色,即云掩盖了山的真相,意

31、味着要拨开迷雾,才能见到真实。 “山因云晦明” ,山因为云而产生了或明或暗的变化。山的 景色变幻,源于云,云与山是因果关系。 “云共山高下” ,云与山一争高下。云与山是竞争关 系。总之,四句诗展现了不同的四种关系或事理:陪衬关系、拨开表象、因果关系、竞争关 系。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关系或事理,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去完成作文,却不能写多个甚至 全部写, 因为这四点不能构成整体, 彼此之间也毫无联系, 否则就是一篇观点涣散的三类文。 注意体裁为记叙文。 【立意】 (1)未来不迎,既往不恋。 (2)不忧风雨,不忧晴。 (3)山拥云,云润山。 (4)舒卷有道,协同共进。 (5)云卷云舒,巍然不动。 (6)

32、相伴相生,风景独好。 (7)互相成就,共同进步。 【素材】名言警句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3)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民间俗语)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刘鹗) 精彩语段型 (1)当云靠近时,山被映照得更加青翠苍郁;当云褪去时,山则在自己的那片空间成画; 山因云的来去遮蔽时明时暗, 变化万千, 最终云与山共同成就的高下, 可见山与云相互维系, 相互影响,而又能在各自天地协同发展,云卷云舒,山云百态,尽显其中。 (2)于个人成长来说,每个人如云一般利用山构建更美好的景致,达成目的,也给了他人、 他事、他物利用自己的云的机会,在和谐中探寻自我生命价值。于这个时代来说,云与山是 基础,这种和谐互利共穷,共求高下的关系,促进了世界多元化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3)我们要舒卷有道协同共进。卷,是一种利用外物的能力,舒,则是与外界各成一体, 各有一方天地的开阔胸怀。在全球化浪潮中,从云与山中把握好自己,与其他人、事、物的 关系,放下固有的功利心态,给予外界一点信任与尊重,构建罗素所说的参差百态,形成幸 福本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浙江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doc)为本站会员(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