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47讲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1189065 上传时间:2021-03-20 格式:PPTX 页数:60 大小:2.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47讲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47讲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47讲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47讲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47讲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板块 选择性必修部分 第47讲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历历 史史 2022 内 容 索 引 知识排查 教材深化 主题探究 能力提升 纵联横合 思维升华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课程标准 热词聚焦 (1)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 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 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 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2)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 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 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 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1)古代:学校教育官私分、雕版活字印刷书、 图博馆藏均出现、文化遗产多收藏 (2)近代:大学教育多样化、金属活字印刷书、 图博馆藏公众化、文化遗产法制化 (3)现代:学校教育人民化、印刷书籍大众化、

2、图博馆藏综合化、文化遗产公约化 知识排查知识排查 教材深化教材深化 一、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1.学校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 古代中国:主要形式是官学与私学。 官学 先秦时期,“学在官府” 汉朝设立的太学、西晋设立的国子监,代表了古代的最高学府和教育 行政机构。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 私学 产生于春秋时期,其中儒家的孔子影响最大 唐朝以后,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宋代,书院产生与迅速发展。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朱熹制定的学规 白鹿洞书院揭示影响后世 作用 保存与传播了古代文化,使儒家经典得以传承,为科举考试的推行提供 了教育基础 古代西方: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

3、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思维点拨 春秋时期官学衰落、私学兴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官学衰落:一方面是奴隶主忙于战争,无暇顾及学校;另一方面是由于奴 隶主在政治上没落,失去了进取精神和学习兴趣。 (2)私学产生:社会变动冲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秘藏于官府的典籍文物 逐渐扩散到民间。 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员流落到社会下层,成为私学的教师。 社会上不少人为了求得在政治、经济上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文化知识。 情境体验 1.图片学习情境 从上图中你能得出汉朝私学发展怎样的信息?简要分析其历史作用。 提示 信息:汉朝形成了从蒙学(书馆)到私塾(经馆)相对完整的私学基层教 育体系。 作用:第一,汉

4、朝私学是教学发展的有力推动者,有利于文化典籍的保存、 提升全社会的文化水平。第二,汉朝的今、古文经学之争是以私学为主战 场展开的,因而推动了经学的发展。第三,私学师生以儒家伦理道德教化于 乡里,对敦厉风俗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净化了社会风气。 (2)近代教育: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近代西方 大学区制 法国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 度 教研合一 德国人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促成大 学职能的转变 世俗化 美国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 学教育 近代中国 京师 大学堂 创建于戊戌维新运动中,

5、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1916年蔡元培接任校长后,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 术研究的重镇 清华 学堂 1911年创办,次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 情境体验 2.文字学术情境 大学商业化尽管给大学带来了具体的经济效益,但是它在大学学术标准、 学术自由、大学声望以及民众信任等方面的无形影响,却往往容易被人们 所疏忽,人们看到并且颂扬大学商业化带来的显性价值,却忽视了商业化可 能带来的使大学丧失自己独有文化个性的隐性影响。 摘编自梅伟惠美国大学商业化现象及其启示 结合材料思考,何谓“大学精神”? 提示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走向商业化

6、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大学的学术独 立与商业化也并非是势不两立的,很多学术成果只有投入到实践中转化成 生产力才会具备实际意义。但如果大学过分追求学术成果的商业利润,则 势必影响其学术研究的独立与自由。 思维点拨 中国古代和近代教育的主要异同 古代 近代 异 目的 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 追赶世界潮流;救亡图存 内容 “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 典;教育与生产劳动脱节 崇尚科学、外语,注重大学教育;教 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同 以人为本;修身、齐家、治国 (3)现代教育 新中国成 立后 国家收回教育主权,接管各级各类学校 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 提出德、智、体等

7、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探索时期 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文化大 革命”后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 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成就 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剧增;各类学校教育不断发展;教育公平的步伐加速 推进 (4)意义: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 作用。 2.印刷书的诞生 (1)诞生 书籍 产生 西方 约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的纸草书卷,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 中国 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简策和帛书是中国早期的书籍 中国 公元前2世纪,中国出现植物纤维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

8、制成“蔡侯纸” 唐朝已有雕版印刷品;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西方 约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直接催生了印刷书,并 推动了报纸、杂志的普及 (2)意义:堪称具有革命性的转变,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 进各民族的发展。 情境体验 3.图片学习情境 结合以上书籍演变的历程,简析印刷术的诞生为什么被称为“革命性的转 变”。 提示 印刷书以雕版印刷术或活字印刷术为技术支撑,以纸张为载体,以编 订书籍为呈现形式。一是改变了以前简策、帛书材质笨重或贵重的缺陷, 携带方便,便于大众教育的普及;二是改变了简策、帛书全靠书写难以成书 的缺陷,可以大量印刷,便于保存,从而满

9、足了社会进步及大众教育的需求, 因此被称为“革命性的转变”。 3.图书馆的成长 (1)西方 古代 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是亚 述巴尼拔王建立的 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对保存文化遗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私人图书馆随之兴起 近代 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 功能 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服务于公众 (2)中国 古代 中国图书文献的保存,源于史官,以及所建立的“府”“阁”“堂”“室”等藏 书之所 私藏图书发展,明清两代突出。明朝中期建造的天一阁,是古代私家 藏书的代表 近代 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 1916年起,国家图书馆

10、的职能开始体现 现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 称“国家图书馆” 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各级各类的图书馆 4.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1)西方 古代 约公元前290年,托勒密 索托在埃及创建了亚历山大博学园,其中的 缪斯宫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一般认为这是最早的博物馆 近代 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 的博物馆 18世纪,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建成 (2)中国 晚清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院,是中国最 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 1

11、905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 物馆 民国 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6年正式开馆 1933年,蔡元培等倡议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1948年部分竣工。现为南京博 物院 1925年,成立的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 新 中 国 1959年7月建成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 2003年,合并建立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中国各地都建有综合性博物馆和专业博物馆 (3)作用: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 所,也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 启思

12、导学图书馆和博物馆发展历程非常相似。你认为它们在古代主要有 哪两种类型?何为“近代意义”的图博发展? 提示 类型:馆藏和私藏。 近代意义:近代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主要体现了服务公众,服务国家政权建设 的两大职能。 二、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1.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古代:重收藏 欧洲各国盛行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 中国历代皇帝等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发展出专门的 金石学,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与著录。 (2)近现代:重立法 西 方 1834年,希腊制定了保护古迹的法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 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及修复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

13、护以历史的 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中 国 1906年,清政府颁布保存古物推广办法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 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中国第一次全国性 文物普查 1982年,通过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世界遗产公约 (1)世界遗产公约 通过: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 内容: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国际社会负有保护责任;将 部分遗产列入名录,加以重点保护;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 (2)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程: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

14、织正式提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概念。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作用: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表明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 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意义。 (3)中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1985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 2004年,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006年,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201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3.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1)世界 古代文明的遗迹:具有代表性的有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 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等。 近代的文化遗产:佛罗伦萨成为展示欧

15、洲文艺复兴的艺术之城。 (2)中国 世界文化遗产:包括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 家。 情境体验 4.反思社会情境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敦煌藏经洞的藏品,大约有1.37万件在大英 博物馆里,是全世界敦煌经卷的三分之一。但因为语言、文化等差异,这些 经卷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当时著名国学 家陈寅恪曾这样感慨。 你从以上关于敦煌学的社会现实中,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提示 一方面,敦煌藏经洞文物的外流,是近代中国国家衰落、列强凌辱、 文物保护意识欠缺的结果。

16、另一方面,敦煌文书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所以在 研究和保护上应该持有一种世界性的观念,促进其更好地研究和利用。 主题探究主题探究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主题一 主题二 主题一主题一 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不同载体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不同载体 探究1唯物史观学校教育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材料 自秦代焚书、秦末战乱、汉初无为而治前后近百年,私学教育从未停顿。 私学生徒数倍于太学生。地方官学发展迟缓,郡国内不过一校或数校。地方私 学更远远超过地方官学。官学系统中几乎全无启蒙教育,蒙童教育则几乎全由 私学或家学承担。秦末战乱,私学犹存,讲诵弦歌之声不辍。汉初尚黄老之学,官 学未立,各种学术流派都以私学方式传播。汉武帝独尊

17、儒术,立五经博士,后置太 学。黄老道法阴阳纵横以至杂家仍以私学讲授。古今经学之争起,今文经学常 居主导地位,古文经学常以私学讲授,不断展开斗争,各自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最后 促进了两大学派的相互吸收和融合。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 主题一 主题二 探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私学与官学相比的特点,并分析私学创办的 历史意义。 提示 特点:私学自从创办以来从未中断;学生数量大;关注儿童启蒙教育;教 授儒家以外的各家知识;私人创办。 意义:有利于诸子百家知识的传承与发展;促进各派各类知识的相互碰撞, 各学派知识相互吸收和融合;有利于地方文化知识的普及;有利于人才的培 养。 主题一 主题二 探究

18、2史料实证图书文博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材料一 早在两千多年前,周朝就有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的机构盟府。 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取缔私人藏书。汉代朝廷设的图书馆称“秘阁”“秘府”,设 专职官员管理。唐代,像魏征这样的大臣都出任过“图书馆长”之类的职务,专门 负责搜集收买天下之书,并组织人抄写备份,民间私人图书馆也开始出现。宋代, 太宗建立崇文院,专作藏书之地,后来又另设书库,叫秘书阁。明清之际,印刷术的 发展使得国家藏书得到空前发展。除官方图书馆,民间图书馆也广泛存在。汉 代藏书主要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六大类内 容。从唐代开始,正式确定了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

19、中国古代图书馆 无论公藏私藏,均是重在收藏,处于名副其实的“藏书楼”阶段。 摘编自谢灼华主编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等 主题一 主题二 材料二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首家国立公共博物馆。1753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 决定将大批重要文物集中收藏,遂建立了大英博物馆,对所有好学求知的人免费 开放。大英博物馆收藏了珍贵文物数百万件,包括古埃及木乃伊、古希腊雕像、 古罗马遗迹、美洲石器等,有些文物的收藏量仅次于甚至超过文物原生地。博 物馆还收藏了许多珍贵的中国文物,如英国冒险家斯坦因从敦煌盗取的大量文 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博物馆成立了研究实验室,报告收藏品的状况并进行修 复和保存,许多被破坏的文物在修复者和先进

20、仪器的帮助下重获新生。 探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图书馆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博物馆的认识。 主题一 主题二 提示 (1)特点:出现较早;官府主导;曲折发展;受统治政策和技术条件影响 较大;重收藏,少开放;藏书种类丰富。 影响:保存传统文化,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 的发展奠定基础。 (2)博物馆是文化传承、文物保护的重要场所;发展博物馆事业应建立在经 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上,运用先进科技和思想理念推动其发展;博物馆发展 应体现和平交流、保护传承为主的理念,反对以保护为名对其他国家进行 掠夺。 主题一 主题二 【认知深化

21、】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主要载体 1.学校教育 (1)古代官学和私学 有利于保存与创新中国古代文化。 有利于传承儒家经典。 有利于科举制的不断发展。 (2)大学教育 大学能积极应对社会需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大学中各种思想火花的碰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 创新文化。 有利于为国家培养人才,提高国家科研能力,增强国家软实力。 主题一 主题二 2.书刊印刷 (1)有利于文化普及、传承,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 展。 (2)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有利于西方的思想解放。 (3)翻译其他文化典籍,有利于借鉴吸收他国文化,补充发展本国文化。 (4)促进

22、中外文化交流,扩大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主题一 主题二 3.图博馆藏 (1)图书馆 保存古籍:图书馆所保存的历史文献与人类古籍,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 文献开发:图书馆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开发,方便读者更 好地利用。如今,图书馆更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使馆藏文献走向数字化。 培养人才: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当中有大量学术资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教育功能:图书馆作为公共机构,通过提供书籍阅读、开展各种系列讲座 与主题课堂,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主题一 主题二 (2)博物馆 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品牌效应;结合地方民

23、俗,推动旅游业发 展。 突出教育功能,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成为国民教育学习基地。利用本馆的 文化资源,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 对外文物展出,向公众展现中华文明的魅力,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华文明的 认可,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 主题一 主题二 素养感悟素养感悟 历史理解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途径 人类曾有一个梦想:把知识像珍宝一样收藏起来,打开这座宝藏的大门,人类 所拥有的知识可以一览无余。在中外历史上,人类借助学校教育传授文化; 借助编译出版传播文化;借助图书文博传播文化。从2 000多年前的亚历山 大博学园和孔子创办的私学,到中世纪西欧的大学和两宋的四大书院,以至 今天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

24、宫、纽约的大都会、北京的故宫博 物院,人类传承与保护文化的努力从未停歇。 主题一 主题二 主题二主题二 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保护 探究史料实证文化遗产价值呈现的多样性 材料一 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考虑到 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 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摘编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材料二 2002年,故宫实施大规模维修工程,所有修复技术都严格按照传统 方式进行,这些建筑工艺从建造这座宫殿的时候就存在了。同年,为了不损 伤颐和园的风貌,北京市政府增加数亿投资,将颐和园附近地上

25、架设高压线 的方案改为地下铺设电缆。 摘编自陈来生世界遗产在中国 主题一 主题二 探究(1)根据材料一,说明为什么要保护世界遗产。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两个实例分别侧重体现了遗产保护的哪一原则。 提示 (1)世界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世界遗产是不同民族、不同国 家进行交流、学习的宝贵资源;世界遗产遭到威胁和破坏的程度日益严重。 (2)故宫的修复采用传统方式进行,这侧重体现了真实性;将颐和园附近地 上架设高压线的方案改为地下铺设电缆,这保护了颐和园周围环境的完整 性。 主题一 主题二 【认知深化】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及保护原则 1.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1)历史价值: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

26、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 的教科书。 (2)世界价值:它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 (3)学术价值:它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 研究的重要资源。 主题一 主题二 2.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1)真实性:是指遗产产生时以及后来形成的各种特征,包括形式与设计、 材料与实施、利用与影响、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 (2)完整性 指范围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组织与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完 整。 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 关部分,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 总之,就是反对对遗产本

27、身及其周围环境作任何的改动,反对增加新的不协 调的建筑、反对滥加假古董,甚至反对不必要的“修复”。 主题一 主题二 素养感悟素养感悟 只有唤醒历史的记忆,才能从中汲取人类的智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 文化遗产不仅镌刻着民族的历史印迹和文化传统,而且书写着世界的多样 色彩和丰富内涵。保护历史遗址、文物、典籍、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以 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 造性而言,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时不我待。 纵联横合纵联横合 思维升华思维升华 中国古代官学和私学的区别 角度 官学 私学 办学方针 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 实行“学在官府”“学术 官守”的集中办学方针 由私

28、家根据社会或个人需要而设立,实 行的是“学在四夷”“学术下移”的分散办 学方针 入学 限制 受到贵族身份的限制 受教自由 学习内容 限于传统的“六艺” 突破“六艺” 角度 官学 私学 学习 场所 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和相应 的教学设备,制度比较规范 化 不一定有固定的场所,是以教师为中心, 可以流动,且设备简单,制度不够规范 学习 风格 “政教合一”“官师合一” “政教分设”“官师分离”“思想自由” 培养 目的 按一定方向、一定规格培 养人才 以多种目标多种规格培养人才,适应建立 封建制度的需要,为地主阶级服务 真题实战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模拟演练 真题实战真题实战 (2020浙江卷,4)中国境内各

29、民族既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又是文明成果的 传播者。以气贯苍穹之势矗立在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以其藏汉合璧的 风格有力地佐证了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下列项中能够反映这一精神的 是( ) A.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B.鲜明的红白色彩与高低错落的布局和谐组合 C.木雕伏兽与人面狮身巧妙融合 D.木石结构的碉楼建筑与藻井、斗拱形式的有机结合 答案 D 解析 布达拉宫采用的“木石结构的碉楼建筑”属于藏地建筑风格,而“藻井、 斗拱”是汉族建筑风格,两者的结合体现了“藏汉合璧的风格有力地佐证了 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故选D项;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不能体现 出“藏汉合璧”特征,排除A项;“鲜明的

30、红白色彩与高低错落的布局”不符合 材料“藏汉合璧”,排除B项;布达拉宫屋檐下排列成行的木雕伏兽和人面狮 身,富有尼泊尔和印度的艺术特色,不是汉族建筑风格,排除C项。 名师点评建筑作为一种物化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往往蕴含着区域文明的特 征和民族交融的精神。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 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因此布达拉宫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也是藏汉民 族团结和交融的象征。本题以布达拉宫采用的藏汉合璧的建筑风格,体现 了藏汉民族交融这一特点。由此也证明了中国境内各民族既是中华文明 的创造者,又是文明成果的传播者这一结论。 模拟演练模拟演练 1.据学者研究,古代书院发展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

31、示: 历代各类书院建设情况 由此可知,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 ) A.与科举制度的兴废相始终 B.反映了专制制度强化趋势 C.总体规模一直在发展壮大 D.成为古代教育的主体力量 时期 官办书院 民办书院 性质不明 其他性质 合计 宋代 110 509 101 0 720 元代 51 181 63 1 296 明代 972 507 216 4 1 699 清代 2 200 935 721 22 3 878 答案 B 解析 官办书院是政府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主要阵地,官办书院数量增多、 占比加重体现专制制度逐渐强化的趋势,故B项正确;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材 料不能相证,故A项错误;元代书院发展曾短暂受挫

32、,故C项错误;书院是古代 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材料无从体现“主体力量”之说,故D项错误。 2.亚历山大征服希腊之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了著名的吕克昂学园, 其图书馆的藏书超过阿卡德米学园数倍。当时这些书籍最有可能是通过 ( ) A.植物纤维纸抄写 B.竹木简牍篆刻 C.羊皮纸抄写 D.布帛印刷 答案 C 解析 在造纸术传入欧洲之前,西方都是使用羊皮纸,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公 元前4世纪,此时造纸术并未传入欧洲,故选C项。 3.右图所示是文物市场上出现的明代监察御史王忬的象牙虎纹腰牌。但 文物鉴定者认定此物纯属伪造。理由是:虎纹是武官所用,而监察御史是文 官,与制度不符。据此,下列说法最合

33、理的是( ) A.当今文物市场上真品已难找到 B.古代监察官员只是帝王的耳目 C.制度史是文物鉴定的重要依据 D.我们应坚决抵制文物作伪行为 答案 C 解析 材料通过分析中国明代的政治制度分辨出文物的真伪,说明从制度 史可以对文物进行初步的鉴定,故选C项。 4.法国1887年颁布的纪念物保护法要求国家对国家利益相关的历史 纪念物进行保护;1913年颁布的保护历史古迹法要求国家对从历史或 艺术角度符合公共利益的建筑进行列级保护,有的私人建筑甚至可以不经 产权人的同意进行征收。这些做法( ) A.阻碍法国城市化进程 B.与民众生活有机结合 C.意在增强民族自豪感 D.注重彰显城市的个性 答案 C

34、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强化对文物的保护,旨在增强民众的民族自豪感,故C 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城市化进程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保护文物的做 法没有体现出与民众生活结合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城市个性的 有关信息,排除D项。 5.下表所示内容为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 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 ) A.技艺先进 B.实用性强 C.体系完整 D.注重实验 遗产项目名称 批准时间 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 2009年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2009年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2009年 中医针灸 2010年 中国珠算 2013年 二十四节气 2016年 答案 B 解析 针灸、节气等均是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即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 的重要特点是实用性强,故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技艺先进,故A项排除;材 料也未反映出体系完整的信息,故C项排除;我国古代科技是不注重实验的, 故D项排除。 本课结束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第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47讲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