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板块 选择性必修部分 第37讲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历历 史史 2022 内 容 索 引 知识排查 教材深化 主题探究 能力提升 纵联横合 思维升华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课程标准 热词聚焦 (1)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 (2)认识近代以来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智能 技术等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 的意义 (3)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 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生 产经验的逐渐积累;生产 方式的不断变革;人类社 会发展的革命性意义 知识排查知识排查 教材深化教材深化 一、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1.农业工具的变化 (1)耕作工具 材质:主要
2、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 表现 石器 旧石器时代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 了磨制 铜器 距今5 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 铁器 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中 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 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2)灌溉工具 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 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革新,民间广泛使用。 唐朝出现了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3)畜牧业生产工具:古人用圈厩饲养
3、禽畜,用马槽来喂马。 2.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1)纺织工具 约3万年前 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 新石器时代晚期 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 汉朝 使用纺车纺纱;能够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 花纹的纺织品 元朝以后 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2)陶瓷工具 主要工具:坯车、匣钵、支钉等。 表现 新石器时代晚期 采用坯车制坯 南朝 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 唐宋时期 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支钉 (3)冶炼工具 锻打工具 包括用来熔化金属原料的土炉、对金属原料进行打击的锤、磨平金 属的锉等 铸造工具 熔化金属原料的坩埚、使液态金属成型的范等 3.劳作方式的发展
4、 (1)农业家庭式劳作 原因: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集体劳 作的形式逐渐瓦解。 表现: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 生产模式;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 作日渐普及。 (2)农业庄园式劳作 特点: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被束缚在土 地上,生产力低下。 表现 罗马共和国晚期 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涌入罗马,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 园 中古时期的西欧 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3)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 含义:手工业
5、家庭式劳作是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的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作坊式劳作是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民营和官营作坊。 特点: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 行管理。 二、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1.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1)机器大生产 背景: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 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标志: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 特点: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聚集起来,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彻底改 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 (2)工厂制度 背景:工厂的出现。 特点 时间 实行倒班制 规章 工厂主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
6、度,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 纪律意识 生产 生产流水线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整个生 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以保证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原料 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影响: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 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近代中国的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 产生: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 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初步发展: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借 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2
7、.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问题: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 解决: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 居民的居住环境。 (2)交通运输业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工业革命中英国的人工运河、铁路运输发展迅速。 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 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 (3)工业革命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 代化水平大大提高。 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 (4)人们的时间
8、观念增强 原因: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们必须守时, 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表现: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往往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 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原因: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民众 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表现 英国等西方国家 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 中国 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癸卯学制”,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 要作用 (6)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表现: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 害产业工人的健康。 结果
9、: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 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最长工时受到限 制,最低工资得到一定保障。 三、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 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 (2)表现 计算机 目的 为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 标志 1946年,美国军方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问世 影响 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网络 产生 发展 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演化为互 联网,并于20世纪90
10、年代实现商业化,遍布全球 影响 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等方面逐步扩展,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并走入家庭 人工智能技术 含义 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 问题的技术 出现 20世纪50年代机器模拟智能被美国科学家提上日程 内容 涵盖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应用 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 表现 “无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乃至“无人工厂” 影响 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航天技术 成就 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俄罗斯、美国、法国、 中国等国家已研发出多种类型的运载火箭,成功发
11、射大量航天器,在太 空中建立了严密的地球测控网 影响 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海洋技术 世界 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 曾在水下数千米处发现了海洋生物群落,并且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 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中国 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 000米处 进行科学试验,这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2012年, 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域进行试潜,成功突破7 000 米深度,这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新材料技术: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 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
12、产生活中。 2.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1)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 (2)人类文化生活出现新的模式 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了解社会动态,与外界沟 通更加方便。 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 电子商务的发展。 全媒体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3)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 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地球成为“地球村”。 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交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情境体验 1.从1959年秋天开始,至20世纪70年代末,考古学者对偃师二里 头遗址进行了多次科
13、学发掘遗址北部发现了烧制陶器的窑址,南部发 现了铜碴、陶范和坩埚残块。发掘出土的文物中陶器有600余件,如簋、 钵、瓮、盆、罐、板瓦、筒瓦、瓦当、陶水管和瓦钉等。根据材料,指出 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有关陶器的信息。 提示 有烧制陶器的窑址说明烧制陶器的规模较大;发现了陶范说明陶器 的生产技术较高;陶器有很多种类,可分为生活类和建筑类。 知识拓展 传统农业工具的演进及评价 (1)演进:在古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具的质料、形制和使用的动力不断 进步,经历了刀耕、锄耕和犁耕三个不同的阶段。 (2)评价 传统农业工具是从事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手段,是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重要标志。 传统农业工具不断适应精
14、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要求,体现了古代人民 的智慧。 思维点拨 中国古代铸造技术的发展 (1)中国古代铸造技术史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石器时代先民 们创造的制陶技术从制陶材料、器物造型、烘烤烧制、陶窖建造和烧陶温度等 方面都为冶铸技术的起源提供了直接的技术借鉴。 (2)商周开始,中国古代铸造技术经历了陶冶、陶铸、冶铸的发展过程,相继发明 应用了石范、泥范、金属范及失蜡铸造方法,并娴熟运用浑铸、分铸、焊铸等 工艺,铸造了礼器、兵器等大批器物,为中华文明奠定了物质基础。 误区警示 战国时期诸侯国鼓励男耕女织的原因 战国时期商人积聚大量财富,势力越来越大,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
15、为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田赋征收,巩固 自身统治,诸侯国鼓励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 思维点拨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 (1)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男耕女织。 (2)封闭性:自给自足,产品基本不进入市场。 (3)脆弱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 (4)精耕细作:人多地少,通过革新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产量,讲究耕作 效率等。 概念阐释 中古时期欧洲庄园的特点 (1)土地构成:庄园采用劳役地租的经营方式,这就决定了庄园的土地被划 分成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两部分。农奴份地的所有权归封建主,农奴的 子弟在继承份地时要向封建主缴纳继承金。 (2)劳作方式:封建主派管家监
16、督农奴耕作,并在庄园上修建仓库、马厩等, 备有耕畜和一些农具。 (3)劳动分配方式:自营地上的收获全归封建主,农奴靠耕种自己的份地维 持生活。 情境体验 2.19世纪的英国人生活以分钟、秒为单位,他们的时间概念是一 个全新的概念。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什么? 提示 工业革命导致时间观念加强。 思维点拨 工厂制度对工业生产的作用 (1)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工厂代替手工工场,机器生产大量取代人工劳 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工厂制度下,近代标准化生产出现,其使各个生产环节有机联系起来,促 进了科学管理,为有条不紊的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拓展提升工业化的含义及对生
17、态环境的破坏 (1)含义: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工业 为主的转化过程或转化之后的状态。 (2)破坏:人口密度的增大、自然资源的消耗、工业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等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思维点拨 西方国家早期工人运动的主要事件及特点 (1)事件: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 起义等。 (2)特点:以政治斗争为主;以暴力斗争为主要手段;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分 散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等。 思维点拨 人工智能技术的表现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包括医药、金融贸易、重工业等领域。医 院可用人工智能系统组织病床计划,并提供医学信息;银行可用人工智
18、能系 统组织运作金融投资和管理财产;在重工业领域可用机器人做较危险的工 作,以减少人承担的风险。 拓展提升中国研发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优势 (1)国家的大力支持: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各地掀起了研制人工智 能的热潮。 (2)充足的研发资金:中国在科研领域的投入在世界上处于较高水平;民间 IT企业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3)大数据优势:中国网民人数多,数据积累快,从而提高了竞争力。 (4)人才优势:中国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及论文数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概念阐释 “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的含义 (1)农业革命: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农业的产生是人类 历史上的一次巨
19、大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 (2)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 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3)信息革命:信息革命指由于信息生产、处理手段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社 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以互联网的普及与全球化为重要标志。 主题探究主题探究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主题一 主题二 主题一主题一 中国古代的农业劳动工具中国古代的农业劳动工具 探究唯物史观中国古代铁农具的出现 材料 战国时期以来,铁农具是古代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它的产生 标志着石器时代的彻底终结,是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过渡的决定性因素,其 作用主要表现
20、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铁农具为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提供了物 质上和技术上的基础;第二,铁农具促进了粗放农业向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 转化;第三,铁农具为封建帝国的发展和强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总之,铁 农具伴随着人类社会从远古走来,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以其极大生命力影响 着农业生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为封建帝国的强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王宝卿铁农具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分析 主题一 主题二 探究根据材料,指出铁农具的使用对传统农业的作用。 提示 有利于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封 建国家强盛的基础。 主题一 主题二 【认知深化】中国古代农具材质的重大变革 1.新石器时代,
21、人们最初用以制作农具的材料是石、木、骨、蚌等,以石器 为主。石斧和点种棒曾经是原始农业的全部农具。后来出现了耒耜等翻 土工具和石刀、石镰等收割工具。 2.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青铜农具开始出现,但总体 数量较少,其数量和质量远远没有达到左右农业发展的程度。 3.战国秦汉时期,伴随着冶铁技术(生铁冶炼和铸铁柔化技术)的进步,铁农 具逐渐得到推广。唐宋时期,由于炒钢技术和灌钢法的进步,逐渐推广使用 钢刃熟铁工具。明代中期由于“生铁淋口”技术的发展,“擦生”铁农具推广 使用。 主题一 主题二 素养感悟素养感悟 唯物史观劳动工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人类的历史上,劳动工具的每一次变革
22、,都带来了划时代的生产方式的变 革,并随之带动社会形态的变革,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过程,清 晰地反映出劳动工具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主题一 主题二 主题二主题二 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 探究唯物史观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 材料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 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 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 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探究根据材料,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提示 影响:环境污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23、;工厂取代工场(或工业化);加 速了城市化进程。 主题一 主题二 【认知深化】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1.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 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 发展的挑战。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 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 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3.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 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
24、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 主题一 主题二 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大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 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欧洲1848年革命中发挥了作用。 5.促使社会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 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 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 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主题一 主题二 素养感悟素养感悟 唯物史观英国社会转型的启示 政治、经济和社会是三个并列的过程,缺一不可。英国在从农业社会向工 业社会的社会转型中,经济近代化与政治民主化同
25、时进行,最终引发了整个 社会的变革。后发型国家在进行社会转型时,要注重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 的关系,通过相互促进,推动社会的全面转型。 纵联横合纵联横合 思维升华思维升华 一、劳作方式的变化及人类社会的主要改变 阶段 劳作方式的变化 人类社会的主要改变 古代 人类的农业生产工具经 历了石器、木器到铁器 的演进过程,铁制工具 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 生产力 劳动工具变得多样化和精细化,人们开垦的 耕地越来越多,人口数量也随之增加 在农耕时代,生产开始借助畜力、机械力、 自然力来提高生产能力 阶段 劳作方式的变化 人类社会的主要改变 近代 工业革命中机器 大生产的广泛应 用,极大地改变 了人们传统的劳
26、 作方式 机器大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占主导地位,劳动分 工得到极大发展 工厂制度普遍实施,人们开始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和生 活方式 社会日益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 业无产阶级 工业化在提高社会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贫 富差距 阶段 劳作方式的变化 人类社会的主要改变 现代 新技术革命以来, 计算机技术的应 用与推广,进一步 改变了人们的生 活方式 网上看病、网上授课、网上会议、网上购物、网 上娱乐等成为人们新型的生活方式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还极大 地降低了人类脑力劳动的强度,并可以辅助人类进 行数据分析或事务决策 人们易沉迷网络;网络的开放性使个人的隐私
27、安 全问题凸显;网络使现实中真实的社会道德关系日 趋松散,人际关系渐趋淡漠 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比较 内容 第一次 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现代科学 技术的发展 开始 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完成 时间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正在进行 主要 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机 器的发明和使用 内燃机的发明、电力 的广泛应用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 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 取得重大突破 标志 性发明 蒸汽机的改良 电力的广泛使用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比较 内容 第一次 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现代科学 技术的发展 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 法拉
28、第的电磁感应学说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实质 机器生产代替手 工劳动 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 时代” 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 能化 对生产关 系的影响 资本主义制度最 终确立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帝国主义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 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进入的 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比较 内容 第一次 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现代科学 技术的发展 交通工具 的新发明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机 宇宙飞船 动力 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 (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 内燃机(石油) 核能 共同 影响 改进了生产工具和技术,
29、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人 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促使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调整 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并形成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影响了世界工业布局,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真题实战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模拟演练 真题实战真题实战 1.(2020江苏卷,1)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 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 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 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 A.青铜农
30、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江西出土的成套的农具并非用于耕地,更多的是发挥礼器 的作用,说明这一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 现青铜农具最早出现的地区,无法得出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的结 论,排除A项;“更无使用之痕”说明这一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因此无法得出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的结论,排除B项;全国经济重 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排除D项。 2.(2020浙江选考,3)根据下图所示判断,该冶铁供风形式始于( ) A.战国 B.西汉
31、C.东汉 D.元代 答案 C 解析 该冶铁供风工具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故选C项;战国时期还没有 发明水排,排除A项;西汉时期还没有发明水排,排除B项;元代时水排早已发 明,排除D项。 3.(2020江苏卷,5)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 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 “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 日记可以佐证( ) 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 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 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答案 D 解析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农业生产领域有租佃、雇佣、面向市场等多种生 产
32、经营方式,说明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故选D项;“关于垦田、 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表明农村出现雇佣劳动 现象,但是无法得出基本普及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表明这一时期农业生产 经营方式多样,没有涉及地主剥削程度,排除B项;材料表明这一时期农业生 产经营方式多样,没有涉及地主收入来源,排除C项。 模拟演练模拟演练 1.古代的赫梯王把铁视为专利,不许外传,以至铁贵如黄金。当时他们所制 造出来的铁兵器赫梯弯刀(见右图),曾使古埃及等国为之胆寒。这说 明( ) A.先进技术有利于军事扩张 B.铁器是权力和地位的唯一象征 C.赫梯王国阻止了铁器传播 D.赫梯弯刀是当时最先进的兵器
33、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中的“赫梯王把铁视为专利”,可得出赫梯最早掌握了冶铁技 术,由“赫梯弯刀,曾使古埃及等国为之胆寒”可得出铁兵器有利于赫梯的军 事扩张,故A项正确;题干中未涉及铁器与权力和地位的关联,“唯一”的表述 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赫梯王国的规定会阻碍但不可能阻止铁器的传播,故 C项错误;因没有与其他兵器的对比,所以不能得出赫梯弯刀是当时最先进 兵器的结论,故D项错误。 2.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 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绩,男子桑蓬,臧获服劳, 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 A.土地过度集中 B.
34、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家庭式劳作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答案 C 解析 材料讲的是江南乡村社会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小农户个体经营的 农业经济状况,故选C项;材料“佃则有田”说明土地没有过度集中,排除A项; 材料主要讲述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没有涉及土地兼并现象,没有反映“有 田者无力可耕”,排除B项;材料讲的是佃户租地主的土地耕种,地权和劳动 者没有契合,排除D项。 3.这场革命对妇女的影响正如几百万年前农业革命对她们的影响一样深 远。总的影响是迫使妇女走出过去她们以此为生的家庭经济,进入新的、 家庭以外的工薪经济。对“这场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 A.女权运动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B.资产
35、阶级革命提高了妇女的政治地位 C.工业革命改变了妇女的经济地位 D.社会主义革命改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的使用,使妇女获得就业的机会, 于是妇女从家庭步入社会,进入工厂,获得工资,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妇 女经济地位的变化,排除A、B两项;工业革命改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排除 D项。 4.发昌机器厂是以打铁为业的方举赞、孙英德在1866年合伙设立的一家 打铁作坊,资本不过二三百元,工人四五个。它设在上海虹口外商船厂老船 坞的对面,专为老船坞打制船用修配零件。记载显示,发昌机器厂在1869年 已开始使用车床。这说明( ) 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36、 B.近代民族工业引进西方机器开展生产 C.民族工业诞生之初深受封建势力的压迫 D.地主商人投资创办是民族工业诞生的路径之一 答案 B 解析 发昌机器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材料中发昌机器厂在 1869年已开始使用车床,说明其已经是近代化的企业,由于当时国内不可能 生产车床,所以其生产所用车床是从西方引进的,故选B项;材料并未涉及民 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封建势力,排除C项;D项不符 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5.美国学者德鲁克在下一个社会的管理中写道:“电子商务像170年前 的铁路一样,创造了新的热潮在电子商务创造的心智地理中,距离已经 消失,只有一个经济体,一个市场。”这说明互联网应用( ) A.改变了政府管理社会的方式 B.加速了现代化交通的发展 C.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的“电子商务”属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而“铁路”“距离已经消 失”“一个市场”说明电子商务密切了世界的经济联系,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 发展,故选C项;A、B、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可排除。 本课结束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