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十六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1189272 上传时间:2021-03-20 格式:PPTX 页数:68 大小:2.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十六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十六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十六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十六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十六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思想政治思想政治 2022 第二十六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必修四 哲 学 与 文 化 内 容 索 引 探究活动 落实素养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热点引路 知能训练 探究活动探究活动 落实素养落实素养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辨识各种文化现象,领悟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展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自信。 学习清单学习清单 1.描述与分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 关系。文化发展的三个基本路径。建设文化强国的四个具体要求。 2.解释与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人民 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的必要性。坚定文 化自信与建设文化强

2、国的关系。 3.预测与选择:反对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各种错误思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时代之基,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大 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4.辨析与评价:谈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文化强国之路” 的理解。企图直接从传统文化那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或简单移植西 方的价值观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评析“中华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传统文 化的自信”。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和道路自 信;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科学精神:认清全盘西化及文化复古的错误,感悟走中国特色社会

3、主义文 化道路是实现文化强国梦的必由之路;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养担当民族复 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公共参与:通过对精神文化创建活动的学习,激励学生积极投身于精神文 明创建活动,积极参与健康的文化活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 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关键能力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精梳细理精梳细理重基础重基础 考点一考点一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和主张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 复兴。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3.中国共产

4、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历史使命。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想一想】 (1)中华文化在近代出现衰微,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怎样的关系?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吗? (1)提示 说明政治、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 是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的。 (2)提示 不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 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4.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1)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2)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 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 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形成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方针和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特征与性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 会主义文化。 发展目的: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 新辉煌。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想

6、一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协调发展的后果是怎样的?给我们的启 示是什么? 提示 物质文明搞不好,就不能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精神文明也就无 从谈起;精神文明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坚持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可偏废。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判断文化有没有生命力的标准: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有没有 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 2.历史必然性 (1)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 (2)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3)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 (4)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

7、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5)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易混易错 1.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 大精神力量。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提示。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 进步的精神动力,但不是根本动力。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由 之路。 提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的必由之路。

8、4.剧目创作应坚持市场至上的导向。 提示。文化产品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 一。 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优先发展。 提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6.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提示。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需要政府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7.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全面继承中华 传统文化。 提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 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 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

9、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 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 影响力和感召力。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8.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 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提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关乎旗帜、关乎道路、 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 族精神独立性。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博闻广积博闻广积提能力提能力 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来源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意义 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获得 空前

10、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 指导 思想 马克思主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特征 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 向未来 强调中国文化建设必须充满时代精神、开放精神、创新精 神,否则就失去了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 民族的 强调中国先进文化建立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具有 鲜明民族风格、民族气派和民族内容的先进文化 科学的 强调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其内在性质的科学性 大众的 强调其主体及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 发展 目的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微研深究微研深究明方法明方法 命题点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例题】 (2019 浙江卷)为实现乡风文明,克服婚丧

11、嫁娶中存在的大操大 办等陋习,政府倡导婚事新办、厚养薄葬。这一倡导是基于( ) 腐朽文化会阻碍乡风文明建设 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正确引导 落后文化会污染社会文化环境 传统文化的发展要顺应社会生活的 变迁 A. B. C. 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B 解析 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的陋习属于落后文化而非腐朽文化,政府倡导 婚事新办、厚养薄葬,有助于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发展传统文化,净化社 会文化环境,建设文明乡风,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强调了“文化产 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正确引导,不符合题意。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解题指导 【命题点】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 对点金题

12、(2019 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8月,京津冀等运河沿线八省市共同举办了“千年韵 万象河”大运河 文化之旅主题活动。活动期间,人们通过活动官方账号了解大运河文化,看 直播、刷视频,参与“我的运河故事”征集评选和大运河知识竞赛。主办方 通过全媒体、多形式、多渠道深入挖掘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所蕴 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倾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品牌,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向纵深发 展。 简要回答“千年韵 万象河”主题活动的文化价值。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有利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有利于用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有利于保护历史文

13、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文化生活知识,检验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 参与等核心素养,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等能力。回答主 题活动的文化价值时,需要认真分析材料。活动参与人数众多,有利于发展 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主题活动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增强沿岸人民和中 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主题活动有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创 新性发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精梳细理精梳细理重基础重基础 考点二考点二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2)

1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 落脚点。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依靠人民 (1)依据: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 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2)对文化作品的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 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 (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 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

15、。 (2)怎样使文化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国家: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 众基本文化权益。 文化工作者: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 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 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二、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 1.文化作品如何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 时代风貌。 2.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1.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

16、1)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 (2)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3)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 (4)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2.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知识拓展广大文艺工作者进行文艺创作应坚持的原则 分析:(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 与呼声,创作深入人心的优秀作品。 (2)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 撑。 (3)反映时代,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17、义文化。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易混易错 1.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坚定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 理想。 提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共同理想。 2.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思 想品德建设。 提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 德、个人品德建设。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思想道德建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提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加强科学文化建设为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4.全面提

18、高公民道德素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作用。 提示。夸大了公民道德素质的作用。 5.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道德,弘扬时代新风。 提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6.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应当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提示。既要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又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二者没有 先后之分。 7.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提示。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 创造的主体。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博闻广积博闻广积提能力提能力 经典文化与流行文化谁的价值更

19、大 (1)明确概念:经典文化是指经过历史积淀选择出来的有价值的文化,具有 典范性、权威性等特点,往往具有深厚的内涵,但其内容的厚重性往往使得 其形式相对滞后;流行文化则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 都表现出求异、前卫、创新、反传统的特征,易被广大青少年所接受,能够 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缓解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及心理压力,但其内容则 往往比较肤浅,甚至含有一些颓废、色情、暴力的东西,不利于青少年科学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不能简单、片面地说谁的价值大。衡量一个文化作品是不是经典作品, 主要看它的内容是否经受住时代的考验;而衡量一个文化作品是不是

20、流行 作品,主要看它的接受群体是否广泛,是否在一定时期内受到人们普遍喜爱。 (3)流行的文化如能够经受住时代的考验,也可以成为经典的文化,真正经 典的作品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在社会中持续流行。只要人民大众真正需 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都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微研深究微研深究明方法明方法 命题点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例题】 (2020 全国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 幕,农村改革带来的希望在心底里流淌、在劳动中萌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 激情和灵感在希望的田野上点燃,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由此诞生。如 今,这首唱响大江南北的歌已凝结成标示时代巨变的

21、音乐符号,激励着亿万 中华儿女奋发进取。这表明( ) 群众喜闻乐见是评价艺术价值的客观标准 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讴 歌人民、讴歌劳动 激情与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与动力 优秀的 文艺作品既要回应时代要求又能引领时代方向 A. B. C. 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辨识和判断、 推理与论证问题的能力。“农村改革带来的希望在心底里流淌、在劳动中 萌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在希望的田野上点燃,歌曲在希望的 田野上由此诞生”,表明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讴歌人民、讴歌劳动,符 合题意;“这首唱响大江南北的歌已凝结成标示时代巨变的音乐符号,

22、激励 着亿万中华儿女奋发进取”,表明优秀的文艺作品既要回应时代要求又能 引领时代方向,符合题意;实践是评价艺术价值的客观标准,是艺术创作 的源泉与动力,错误。故选C项。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解题指导 【命题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时代之基,回答 时代问题。 【易错点】“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应该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是能够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 会主义文化,即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而“人民大众需要”的文化,包含不 同性质的文化。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对点金题(2015 山东卷)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 内化

23、于心,外化于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地人民广播电台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宣传方式,用广播剧的形式把 当地道德模范的事迹故事化,精心打造了34部“道德模范广播剧”,展现了道 德模范的奉献精神,让人们在倾听中记住道德模范的故事,引导人们在生活 中践行社会主义道德。“道德模范广播剧”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不仅因为 故事精彩,更因为那种源自道德的力量。 据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应如何加强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 进文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多种 形式的精神

24、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道德榜样,全面提高公 民道德素质。 解析 本问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切入,要求分析文化建设 的举措。可依据材料中“展现道德模范奉献精神、引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 道德、深受百姓喜爱”等关键信息,调动和运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精神 文明建设、发展大众文化等主干知识,用顺畅语言、正确逻辑关系阐释举 措。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精梳细理精梳细理重基础重基础 考点三考点三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一、建设文化强国 1.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1)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2)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25、2.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凝魂聚力的作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 传播具有引领作用。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 道德滋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想一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 很大变化。一部分人在利益的驱动下,不顾国家和他人的利益,做出许多违 法犯罪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提示 主要原因是部分人价值观缺失,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按照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去做,导致出现各种违反道德、违犯法律的事情。 考点一

26、考点二 考点三 3.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1)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2)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个人品德教育。 (3)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4.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1)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2)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想一想】应该如何正确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提示 (1)文化事业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 赚钱为目的。文化产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事业 具有创造性和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文化产业带有消遣性、娱乐性、益 智性

27、和营利性。 (2)它们的区别:首先,生产目的不同(公共产品/商品);其次,资本来源不同(国 家或社会/企业);机构性质不同(事业单位/企业单位);运营机制不同(社会效 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调控方式不同(直接/间接)。 (3)联系: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发展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二、坚定文化自信 1.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

28、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增强文化自信 (1)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2)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3)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易混易错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由 之路。 提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的必由之路。 2.建设文化强国,关键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提示。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坚持精神文

29、明建设优先发展。 提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4.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提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 久的力量;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 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5.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提示。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生命力的坚定 信念。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6.坚持文化自信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源泉。 提示。社会实践是文化繁荣兴盛的

30、源泉。 7.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多 元化。 提示。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 代化大众化。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博闻广积博闻广积提能力提能力 1.正确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 (1)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一个国家的发展既需要有硬实力,也需要有软实力。没有国家经济、军事和 科技等硬实力的发展,软实力就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同样,没有软实力的发展, 硬实力取得的成果也会受到抵消。 (2)是构筑国家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需要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只有大家心 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31、这样的国家才有力量。没有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 个国家就居无定所、行无依归,也很难在十分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是形成国家社会基本价值标准的需要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 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 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4)是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的需要 进入新世纪以后,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都把塑造国家核心价值作为提振 国家精神的重要举措。我们中华民族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必须确立我们自己的核心价值。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社会

32、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之魂 当代中华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体”则包括国民教 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事业和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以及 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魂”与“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统一于 文化建设的实践中。离开了“魂”,“体”就没有了精神价值的支撑,就会空洞 无物,失去吸引力、影响力,甚至偏离正确方向;离开了“体”,“魂”就无所依 附,难以传播,文化的精神价值就不可能实现。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坚定 文化自信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利于夯实社会主

33、义核心价 值观的认同基础,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于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微研深究微研深究明方法明方法 命题点 坚定文化自信 【例题】 (2020 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医疗救治工作不 断进行分析、研判、总结,先后制修订和发布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保 卫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第1版方案较简单,主要包括病原学特

34、点、病例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发现与报告、治疗等方面内 容。第3版方案细化了中医治疗方案等内容。第7版方案增加病理改变内 容,增补和调整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出院标准等,并纳入无症 状感染者可能具有感染性、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等新发现,形成了包括 13个方面内容的比较完整的诊疗体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中医药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彰显了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 药并用,发挥中医药治未病、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全程参与 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形成了覆盖诊疗过程的中医诊疗规范和技术方案,在全 国推广

35、使用,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 恢复期康复。中医药还走出国门助力全球抗疫,中方专家线上线下与日本、 韩国、意大利、柬埔寨等国专家分享救治经验,将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 案译成英文并发布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与世界各国共享。 结合材料并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说明弘扬中医药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 信的作用。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 生动体现,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总结中医药 在抗击疫情中的成功运用经验,弘扬中医药文化,能够繁荣发展中华文化,满足 群众健康需求、保卫人民生命安全,丰富人

36、类医学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 明发展进步。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推理和论证、探究与建构等方 面的能力,渗透公共参与和责任担当的核心素养。解答本题首先明确文化自 信的来源;其次提炼材料中中医药文化的地位及其独特价值和魅力;最后扣住 “坚定文化自信”,按照文化自信的来源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中医药文化的生命力和 独特价值的逻辑顺序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解题指导 【素养点】本题属于意义类的主观题型,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 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知识限定不明确,考查的是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 能力。 【易错点】不能准确区分

37、文化自信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对点金题(2018 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不断挖 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 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 关键性难题。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 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获得成功;1997年,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 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2017年,创造了亩产1 149

38、.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 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的适宜盐碱地 种植的“海水稻”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的海水灌溉。 作为水稻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 业上,他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 30多个国家的2 000多名学员,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 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是如何增强我们的文 化自信的。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趋势、中国特

39、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把握,对自 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研发团队创新创造、 不懈奋斗,领跑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培育,创立了杂交水稻的中国科技文化品牌,充 分体现了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通过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 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指导各国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彰显了 中国文化的价值。 解析 本题以我国杂交水稻研究推广为背景,综合考查对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 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本题要求分析我国杂交水稻研究推广是如何增强 文化自信的,组织答案时,首先阐述文化自信的内涵;然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 践的深刻把握角度入手,说明创新创造、不懈努力

40、创立品牌,体现民族精神的时 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从彰显中华文化的价值角度入手,说明通过举办培训班、 指导各国生产研究,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 热点引路热点引路 知能训练知能训练 背景材料背景材料 主流媒体深度融合 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 展的意见指出,尽快建成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逐步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 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 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需要新型主流媒体传播好党

41、的声音、讲好中 国故事、辨明立场观点、进行思想引领,为社会治理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一是主流媒体发布权威信息,占领网络舆论战场阵地。对于国家政策和顶 层设计,主流媒体及时跟进,充分利用传播平台圈层化、分众化的特点,用 人民群众能够“读得懂、听得进、理解得好”的方式及时发声,打通“两个舆 论场”间的话语体系,占领政策信息权威发布的网络阵地,切实发挥主流媒 体压舱石、稳人心的作用。 二是主流媒体要树立自身权威,承担起思想领航者的角色。媒体融合催生 的传播手段能够创新理论话语的传播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 姓家”。及时搜集和了解人民群众思想中的疑虑困惑,通过网评、微评、 时评等方式帮助群众明辨

42、是非、廓清迷雾,通过理论思辨、学术争鸣等方 式深入剖析现象背后的原因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价值判断与道德选 择。三是主流媒体健全舆论监督机制,为社会治理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监督是最经 常、最广泛的一种监督方式,通过电视台舆论监督、问政栏目、网络问政 平台等多种形式,形成全媒体问政、全社会监督的舆论场效应,切实提高社 会治理的效能。 思维解码思维解码 1.主流媒体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理由 (1)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推动主流媒体融合发展是顺应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促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2)主流媒体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有利于激发

43、文化创造活力,促进传播内容形 式、手段创新。 (3)有利于更好满足人们文化需求,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 力和公信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 (4)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 思想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2.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1)要立足社会实践,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进步要求,创新理念、内 容等,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2)面对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生活需求,以及传播途径 的多样化,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3)依托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中的优势,体现时度效要求。

44、 (4)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 的外宣旗舰媒体。 备考猜练备考猜练 1.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 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 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他指出:“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 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能凝聚共识,使 之成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要发挥传统媒体的主导作用 和新兴媒体的强大共享优势 能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 动

45、力和舆论支持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错误;中“发挥传统媒体的主导作用”说法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 2.2019年1月1日,由中央宣传部着力打造的互联网学习平台“学习强国”正 式上线。这是一个多媒体呈现、多资源聚合、多技术应用的融媒体平台, 内容极为丰富,上线后很快在全国干部、党员和群众中掀起了学习热潮。 由此可见( ) 壮大主流舆论需要促进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把握时代脉搏才能 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网络传媒是信息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手 段 树立文化自信取决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学习强国”正式上线,在全国干部、党员和群众中掀起了学习热潮, 表明壮大主流舆论需要促进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把握时代脉搏才能满 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正确;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 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我们的文化自信取决于社会实践的发展,而 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说法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政治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十六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