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六课 法治中国建设.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1189280 上传时间:2021-03-20 格式:PPTX 页数:81 大小:2.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六课 法治中国建设.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六课 法治中国建设.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六课 法治中国建设.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六课 法治中国建设.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六课 法治中国建设.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思想政治思想政治 2022 第十六课 法治中国建设 必修三 政 治 与 法 治 内 容 索 引 探究活动 落实素养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热点引路 知能训练 探究活动探究活动 落实素养落实素养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 学习清单学习清单 1.描述与分类: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理解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 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 2.解析与论证:良法方能善治。理解法治社会的意义和具体要求。 明确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 3.预测与选择:说明建设法治政府的措施和要求。促进法治国家建设。 4.辨析与评价:建设法治政府不是减少政府职能。明确法治社会的内 涵和要求。 核

2、心素养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和要求,坚定建设法治国家的信念。理解、 支持、拥护法治政府建设。理解、支持、认同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 2.科学精神: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和要求。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要求、 意义和措施。明确法治社会的内涵、意义和要求。 3.法治意识: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参与法治政府建设, 依法参与组织生活。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学法、信法、用法。 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关键能力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精梳细理精梳细理重基础重基础 考点一考点一 生产生产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1.内涵: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 会,

3、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2.要求 (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 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意愿,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 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坚持良法之治 原因 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 的效力 标准 一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 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 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

4、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要求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 法治国家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 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 以保障。 (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国家的各项权力,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 为了规范权力的运行,就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 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 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二、建设法治国家 1.内涵: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

5、本方式。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 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2.要求 推进宪 法实施 原因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要求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 文件 建立完 备的法 律体系 原因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 要求 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 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 理有法可依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完善法 律实施 机制 要求 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 政府部门依法履行

6、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 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 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意义 (1)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2)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想一想】有人认为,建设法治国家,就是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应如何 看待这一观点? 提示 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易混易错 1.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提示。在现代社会

7、,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 法开展。 2.坚持良法之治是法治的首要内容。 提示。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 3.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成文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 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 提示。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 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4.推进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 法治国家。 提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 才有法治国家。 5.政府部门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 罪,化

8、解矛盾。 提示。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 惩罚犯罪,化解矛盾。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博闻广积博闻广积提能力提能力 1.宪法至上原则 (1)与其他法律相比,宪法居于母法和最高法的地位,即宪法作为根本法构 成国家制定法的基础和核心,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层次、地位和效力 最高。 (2)其他法律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不能与其规定相抵触。“一切法 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这是对宪法至上性原 则的明确表述。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良法善治 (1)良法有六个标准:一是反映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二是反映公平、正 义等价值追求。三是符合社

9、会发展规律。四是要反映国情、社情、民情。 五是具备科学、合理的体系。六是符合法定程序,具有程序正当性。 (2)善治即良好的治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英语和法语的政治学文献中, 善治概念的使用率直线上升,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概括地说,善 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 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市场、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法律的实施环节 遵守法律, 即守法 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去从事 各种事务和行为的活动 执行法律, 即执法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 法律的活动 适用

10、法律, 即司法 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 件的专门活动 法律监督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依法所 进行的监察和督促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4.维护宪法权威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法,规定拥有最高法 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 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 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 本原则、国家机关的

11、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 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 他制度,涉及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 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5.法律实施 (1)法的实施,也叫法律的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包 括法的执行、法的适用、法的遵守和法律监督。 (2)“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是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的重要观点,法律实施 也是推进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法律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 程,最为关键的是要解决好“关键少数”的作用、司法公信力不足和在全社 会树立法律信仰等

12、问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微研深究微研深究明方法明方法 命题点一 法治国家的内涵 【例题】 作为民 法典的开篇之作,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 则(以下简称民法 总则)于2017年10月 1日起正式实施。 民法总则与每个 人的一生息息相关。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下列关于民法总则的评论,正确的有( ) 对胎儿民事权利的保护体现了对公民民主权利的尊重 对未成年人 的特别保护不符合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人身和财产权利会得到 更多保障,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 民法总则的颁行是全面推进依法 治国的重大举措 A. B. C. 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D 解析 题目以民法总则相关修改为例,考

13、查人身权与财产权的保护、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等。公民指的是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人,胎 儿不属于公民,不符合题意;任何人都有童年阶段,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 护,符合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错误;民法总则对公民人身和财 产权利的保障,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同时其 颁行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符合题意。 解题指导 【易错点】注意区分公民的民主权利与政治权利、人身权与财 产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对点金题1青岛,这座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城 市,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一种核心竞争力。为适应改革和发展要求,在市 场化、

14、法治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要求把市场化、法治化渗透到血液中去, 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要让法治成为城市治理的新常态 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 矩 实施法治应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市场化和法治化是城市发 展的制度前提 A. B. C. 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A 解析 为适应改革和发展要求,青岛在市场化、法治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要求把市场化、法治化渗透到血液中去,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这给我们 的启示是实施法治应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要让法治成为城市治理的新 常态,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一种核心竞争力,符合题意;治国理政离 不开法律保驾护航,但法律并不是最大最重

15、要的规矩,错误;市场化和法 治化有利于让城市行稳致远,但不是城市发展的制度前提,错误。故本题 选A项。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命题点二 建设法治国家 【例题】 (2019 全国卷)某省探索在全省乡镇(街道)设立监察办公室, 对基层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截至2018年7月底,全省1 389个乡镇(街道)全部完成监察办公室设置和人员任职工作。在乡镇(街道) 设立监察办公室的作用在于( ) 提高司法工作的独立性 实现乡镇监察全覆盖 完善基层政府组 织结构 防止基层公权力滥用 A. B. C. 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C 解析 设立监察办公室与提高司法工作的独立性无关,排除;

16、与题意不 符,材料没有直接涉及完善基层政府组织结构,排除;材料中在全国乡镇(街 道)设立监察办公室,对基层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有利于 实现乡镇监察全覆盖,同时,也有利于防止基层公权力滥用,符合题意。 故选C项。 解题指导 【素养点】该题以某省探索在乡镇(街道)设立监察办公室为背 景,考查监察委员会的职能,对政府的监督等知识点,培育对深化机构改革 政策的政治认同的学科素养。 【易错点】监察委员会、监察办公室属于监察机关,不属于司法机关和行 政机关。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对点金题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17、法治社会三者相互联系、 相互支撑。建设法治国家,意味着我国( )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把宪法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 人人尊法 学法守法用法,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 坚持良法之治,良法之下才有法 治国家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实现社会和谐 A. B. C. 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C 解析 建设法治国家,意味着我国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把宪法法律作为社会 治理的最高准则,坚持良法之治,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正确;属 于法治社会的内容,排除。故本题选C项。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精梳细理精梳细理重基础重基础 考点二考点二 法治政府法治政府 一、法治政府的内涵 1.职能科学的政府

18、(1)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关系的配置必须科学合理。 (2)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 府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权责法定的政府 (1)如果政府权力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就会出现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和 越位等现象。 (2)需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 责任法定化。 3.执法严明的政府 (1)执法严明重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 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 (2)只有执法严明,才能保证政府有效履行职能,服务社会公众,确保宪法和 法律的实施。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4.公开

19、公正的政府 (1)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公正执法要求将公平正义作 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将其贯彻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 (2)通过公开公正执法,能够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 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5.廉洁高效的政府 (1)政府必须清廉,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 (2)政府必须高效运行,通过优化流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行政 效率和水平。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6.守法诚信的政府 (1)政府要带头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做到诚实守信。 (2)要建立健全守信践诺机制,准确记录并客观评价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 对职权范围内行政事

20、项以及行政服务质量承诺、期限承诺和保障承诺的 履行情况。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二、建设法治政府 1.要求: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 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2.措施 (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2)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3)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4)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5)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6)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意义 (1)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 善政。 (2)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

21、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 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想一想】有人认为,建设法治政府,就是要求政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应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提示 政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要求。建设 法治政府,还应不断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的改革,依法全面履行政府的职能, 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动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强化对行 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提高行政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易混易错 1.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 提示。中国共产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2.执法严明重在程序正当、权责统一、有权必有责,

22、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 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 提示。执法严明重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行政机关依 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公正执法,要求将诚实守信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将其贯彻于行政管 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 提示。公正执法,要求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将其贯彻于 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 4.通过依法执政,能够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 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提示。通过公开公正执法,能够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有效保障人民 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5.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是建立守法诚

23、信的政府的要求。 提示。守法诚信的政府要求建立健全守信践诺机制。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博闻广积博闻广积提能力提能力 1.政府职能的特点 (1)公共性。政府职能涉及国家大量日常公共事务的处理,根本目的是为所 有社会群体和阶层提供普遍的、公平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2)法定性。政府职能的法定性是指政府的一切活动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 范围内进行,宪法和法律规定了一国政府职能的边界,使公共行政有法可循。 (3)执行性。政府作为贯彻和执行国家意志的机关,其职能具有明显的执行 性。 (4)强制性。政府职能的强制性是指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行政相对人不 得阻碍政府职能的正常行使。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4、 (5)动态性。政府职能始终是变化的,取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关 系的动态性、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力量对比以及政府与自然界的关系演变。 (6)扩张性。政府职能的扩张性是指随着现代社会中公共事务、公共问题 日益增多且日益复杂,公众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多样化,政府承担了越来越 多的职能,并逐渐扩展至社会各层面。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法治政府 (1)法治政府就是政府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法治原则,严格依法 行政,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2)要求各级人民政府从决策到执行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制化轨道, 权利与责任紧密相联,集阳光政府、有限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于一 身,

25、并用法律加以固定即为法治政府。关键是要推进政府法制建设,建立健 全政府行政的法律依据和督促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制度。 (3)要求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保障经 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建设法治政府的原则与标准 (1)基本原则: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 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 实际出发,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 轨道,实行法治政府建设与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相结合。 (2)衡量标准: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

26、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备,行政决策科 学民主合法,宪法法律严格公正实施,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人民权益切 实有效保障,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4.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 关系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区 别 含义 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 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 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 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 务。它是党领导人民治理 国家的基本方略 党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 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 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 规范化 指政府及其工作人 员的权力由法律授 予,行使行政权力 必须依据宪法和法 律规定 主体 广大人民群众 中国共产

27、党 政府 联系 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都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党的领导和依法执政是行 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党领导人民实施依法治国 方略的重要环节和依法执政的关键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微研深究微研深究明方法明方法 命题点一 法治政府的内涵 【例题】 (2018 北京卷) 云梦秦简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其中的 为吏之道记载了“吏有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 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 为吏之道的“五善”( ) 说明权力的行使应审慎、谦抑 说明公职人员应 注重道德修养 说明自律是有效制约权力的关键 对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A. B. C.

28、 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B 解析 “吏有五善”是指干部有五件善事要做:一是对上忠诚,尊敬上级,二是 为官清廉不要指责别人,三是办事要妥当,四是要多做好事,五要谦虚谨慎。 五个方面都能达到,必定能得到奖赏。这说明权力的行使需要审慎,公职人 员要注重道德修养,要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正确;说法错误,有 效制约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故选B项。 解题指导 【素养点】本题以为吏之道记载了“吏有五善”为背景,具 体考查如何吸收借鉴古代官吏好的做法,旨在考查对提高政府权威的认识 和理解能力,体现对政府权威的政治认同和法治意识的培养。 【易错点】有效制约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

29、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 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治,二者缺一不可。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对点金题1十九大以来,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换挡提速,行政审批加快了,执法 扰民现象也在减少,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这表明法治政府建设 可以( ) 保障公民的各种利益诉求,提高政府权威 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的 沟通,形成互助互信的新型关系 提升公民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意识 督促政府积极履行职责,提高政府的行政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A. B. C. 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C 解析 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换挡提速,行政审批加快了,执法扰民现象也在减 少,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这表明法治政府建设可

30、以更好地促进 政府和公民的沟通,形成互助互信的新型关系,督促政府积极履行职责,提 高政府的行政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正确;保障公民的各种利益诉求的 说法太绝对,错误;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应该是提升人民主人翁意识, 排除。故本题选C项。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命题点二 建设法治政府 【例题】 (2019 浙江卷)某市创新干部管理机制,一方面对不作为、乱 作为的公职人员严肃问责,另一方面为因受诬告被问责的公职人员及时正 名。这样做有利于公职人员( ) 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明确责任,审慎用权 依法执政,科学决策 扩大权力,提高效率 A. B. C. 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A 解析 材

31、料中的做法有利于公职人员勇于担当,敢于担当,也有利于他们审 慎行使权力,进一步明确责任,符合题意;中“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 国共产党,不选;公职人员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中“扩大权力”的说法错 误。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解题指导 【素养点】该题以某市创新干部管理机制为背景,考查政府依 法行政等知识点,培育对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的政治认同的学科素 养。 【命题点】干部管理机制的改革与依法行政的要求相结合。依法执政与 依法行政不同,权力不能随意扩大。要明确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 策的具体要求,可以迁移使用到其他案例。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对点金题2推进全面法治国,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

32、政府、法治社会一体 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 动作用。建设法治政府( ) 就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要求政府不断提高依法执政水 平 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 领导法治国家、法治 社会建设 A. B. C. 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B 解析 符合题意,建设法治政府就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 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错误,党不断提高依法执政水平; 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故选B项。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精梳细理精梳细理重基础重基础 考点三考点三 法治社会法治社会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1.内

33、涵: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 序的社会。 2.内容 (1)信法: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2)守法: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3)用法: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二、建设法治社会 1.要求 (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 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

34、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 理。 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 积极作用。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 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 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 律帮助。 (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 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 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意义

35、 (1)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 社会秩序。 (2)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想一想】有人认为,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加强普法活动。对此,你是如何认 识的? 提示 建设法治社会,需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 意识。建设法治社会,还需要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建设完备的法 律服务体系、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易混易错 1.法治社会意味着全社会对道德普遍信仰,实施德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 求。 提示。法治社会意味着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 一致追求。 2.建设法治社

36、会能够有效消除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提示。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建设法治社会要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法 律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提示。建设法治社会要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 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4.建设法治社会应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提示。建设法治社会要求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5.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要求强化道德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 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 提示。要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博闻广

37、积博闻广积提能力提能力 1.全社会信仰法治的条件 (1)立良法。良法必须紧扣本国实际,否则立法就是无本之木。 (2)正司法。公正是司法的灵魂,也是培育国人法律信仰的关键。有了良法, 司法不公,法律信仰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良法,即使司法公正,法律信仰亦 是墙上芦苇。 (3)严执法。严格执法是政府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不仅事关政府的光辉形 象,而且关乎民众法律信仰的形成。 (4)重守法。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普法教育,让普通百姓在知法懂法的 基础上守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 (1)“唯奉法者强,唯明法者进。”必须认识到,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 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社

38、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 不能为所欲为,无论是维护权益,还是表达诉求,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 任何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只有遵循法治理念,捍卫法 律尊严,维护法律权威,为全社会立“明规则”、破“潜规则”,才能更好地保护 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有力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 是铭刻在人民的内心里。”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这句警言,诠释了“使法必行 之法”在于人心的道理。人民权利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我们要

39、尊法、信法、 守法、用法、护法,担当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 捍卫者,让遵法守纪者扬眉吐气,让违法失德者寸步难行,共筑法治中国的 精神大厦。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关系 人民调解是指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对民间纠纷进行调解的活动。 项目 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司法调解 区 别 主体 不同 人民调解委员会 行政部门 人民法院 内容 不同 主要调解民间纠纷 主要调解具有行 政管理隶属关系 人的纠纷 主要调解诉讼过程中民事案件、行 政赔偿案件、刑事自诉案件和附带 民事诉讼案件及执行和解案件等 性质 不同 非诉讼活动 诉讼外调解 一种诉讼活动 联系

40、都是解决纠纷当事人的纷争的一种重要方式;采用的方法都是通过说服 教育、宣传法律政策,促使当事人互相谅解达成和解协议,消除纷争;适用 的原则基本上都是“自愿原则”“合法原则”“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原则”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4.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的区别 司法救助范围只限于民事、行政诉讼过程中,法律援助范围是刑事、民事 商事、行政诉讼过程中和非诉讼调解;司法救助是减免诉讼案件的诉讼费, 法律援助是减收或免收法律服务费用。 司法救助,又称诉讼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中,通过对当事人缓交、减 交或免交诉讼费用的救济措施,减轻或者免除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的 负担。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5.法治国

41、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的关系 (1)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辅相成。 其中,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的主体,法治社会 是法治国家的基础,三者共同构成全面依法治国的三根支柱,缺少任何一个 方面,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布局就不完整,总目标就无法实现。 (2)建设法治国家是基本治国方略,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 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建设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政 府的目标。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微研深究微研深究明方法明方法 命题点一 法治社会的内涵 【例题】 我国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 权威。要加

42、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为此,国家宣传部门要( ) 坚持不懈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治德治结合中推进宪法实 施 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为人们崇尚宪法创造良好氛围 强化法 治对道德的支撑作用,以法治滋养道德精神 会同有关部门广泛开展群 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使宪法、法律走进千家万户 A. B. C. 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涉及的是法治的相关内容,所以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应该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法治德

43、治结合中 推进宪法实施,符合题意;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使宪法法律走 进千家万户,有利于加大全民普法力度,符合题意;积极参加各项文化活 动和为人民崇尚宪法创立良好氛围没有必然联系,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没 有涉及法治和道德关系,不符合题意。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解题指导 【命题点】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大全 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以此为背景考查坚持不懈培育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易错点】“此”,即合宪性审查、普法;“要”,即措施。抓准题干中的字眼。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对点金题1下列有关法治中国建设“三位一体”

44、工作格局中,三者关系说法 正确的是( ) 法治国家是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 只有 实现全社会对法治的普遍信仰,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思想基础 切实维护公平正义,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 打造整个 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社会基 础 A. B. C. 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D 解析 打造整个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 治国提供社会基础,只有实现全社会对法治的普遍信仰,才能为全面推进依 法治国提供思想基础,正确且符合题意;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 府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错误;只有公平正义

45、得到切实维护,公民 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广大群众才会发自内心地崇尚和拥护法治,才能为全面 依法治国打牢群众基础,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项。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命题点二 建设法治社会 【例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对新时 代社会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目标。共建共治共享需要各个社会治理主体共 同参与社会建设,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享有治理成果,形成良好的社会 秩序。这要求( ) 重视社会组织的治理主体作用 培育公民社会治理参与意识与决策 水平 政府转换思维,赋予基层民众更多的民主权利 创新社会治理 机制,推进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 A. B. C. 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46、 答案 B 解析 共建共治共享需要各个社会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社会建设,这要求必 须重视社会组织的治理主体作用,必须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推进国家社会治 理现代化,符合题意;公民可以参与民主决策,但没有决策权,错误,排 除;公民的民主权利是由宪法和法律确定与赋予的,不是政府赋予的,说 法错误。 解题指导 【命题点】本题考查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体现科学精神和法 治意识。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对点金题2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 围,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列属于法治 社会建设的措施的是( ) 不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完

47、善法律援 助制度,精准挑选援助对象,缩小援助范围 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 强化道德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 盾中的权威地位 A. B. C. 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B 解析 符合题意,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 用法的氛围,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深 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等属于法治社会建设的措施;错误,扩大援助 范围而不是缩小援助范围;错误,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 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48、。故选B 项。 热点引路热点引路 知能训练知能训练 背景材料背景材料 法治社会 法治社会,指的是社会是依法的、讲法的,是有法律制度的。法制是法律制 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法制是一种正式 的、相对稳定的、制度化的社会规范。法治社会是和人治社会相对而言 的,它是指国家权力和社会关系按照明确的法律秩序运行,并且按照严格公 正的司法程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纠纷。 思维解码思维解码 信息提取 知识对接 社会是依法的、讲法的 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 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 国家权力和社会关系按照明确的法 律秩序运行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 守,社

49、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按照严格公正的司法程序协调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纠纷 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 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备考猜练备考猜练 1.青少年在宪法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崇尚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下列做法 恰当的是( ) 认真学习宣传宪法,树立宪法观念,增强宪法意识 为修改宪法作出自 己应有的贡献 积极行使监督权,提出对社会管理的建议 在日常生 活中自觉遵守宪法,按照宪法的规定办事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总章程,依法治 国的和谐是以宪治国,所以青少年要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以此分 析材料可知,都是青少年的正确做

50、法;是全国人大的权力,排除。 2.在我国,通过设立律师、公正和法律援助等制度,在公民和有关组织发生 争议时,便于更好的查清事实和证据,保证争议遵循程序和依法处理,促进 社会法治和司法公正。对此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发生了民事纠纷,可以聘请律师协助解决纠纷或者代理仲裁、诉讼 B.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准则 C.实施公证制度能够杜绝纠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D.平等地获得法律援助,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答案 C 解析 当公民与他人发生了民事纠纷,可以聘请律师协助解决纠纷或者代 理仲裁、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A项正确;我国坚持司法独立原则,我 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政治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六课 法治中国建设.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