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写作专题指导:联系思维提升作品的厚度.docx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文档编号:1232935 上传时间:2021-04-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指导:联系思维提升作品的厚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指导:联系思维提升作品的厚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指导:联系思维提升作品的厚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指导:联系思维提升作品的厚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考作文写作专题指导:联系思维,提升作品的厚度 作文写作, 是要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 且这种认识和思考也要得到读者的认同。 如果我们的思考问题的思维单一,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就无法得到不同读者的认同。 因此,我们要构建我们的写作思维,就需要克服孤立、单一、封闭的思维形式,我们的对生 活的认识和思考, 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开启思路最好的方法之一, 就是学会运用比较、 对照、 联想等方法,构建合理的联系思维。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世界就 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其中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 没有置身于联系之

2、外的事物,也没有置身于联系着的事物之外独立存在的情感。作为反映客 观生活的写作,必然要能在创作中捕捉到这种联系。因此,写进作文中的内容,总是存在于 一定的环境当中,也就不会是一个独立的存在。相反,如果我们在写作中,我们把确定的写 作内容,视为独立的存在,不能与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或人物)联系在一起,一是我们没 有办法去让写作的内容产生比较深刻的主题;二是很难陈述出事件或人物存在的合理性。 现在中学生作文写作,因创作思维单一、狭窄,在审题时,必然是死守文题,不能旁涉 他物。这不仅造成选材的困难,也很难从生活中提炼一个值得思考的主题。如 2011 年上海 中考语文作文题为“悄悄地提醒”,大部分学生

3、的构思就停留在考试时同学、老师、家长的 提醒,受题所困,写出来的文章,几乎失去了可读性。 因联系的创作思维不具备,学生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必然是写作思维打不开,写出来的 作品,就缺少一定的“厚度”,如一泓浅潭,“直视无碍”,读者很难从作品中读出作者对 生活的思考和蕴藏在语言背后的情感。如果我们在创作中,能用联系的思维去处理我们选择 的材料,提炼作品要表达的主题,作品的“厚度”自然会增加不少。 我们来看看鲁迅创作的两个例子。 鲁迅拿来主义:“别的且不说吧,单是(学艺上的东西)”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不必说 (碧绿的菜畦) 也不必说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 “不

4、必说”或者“且不说”是就大的方面而言,“单是”是就小的方面而言,构成让步 关系, 使写作思维不是停留在那一个层面上, 给读者留有很多的联想的空间, 作者在阅读时, 也能开启他们的思维,对作者要写的内容有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苏轼也曾说过:“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意在强调写作时,能心里装着别物,才 能成就好的作品,强调了联系的创作思维在写作中的重要价值。 我们初中生的作文,在构思写作时,也应该有联系的创作思维,这样,写出来的文章, 才显得大气, 有 “厚度” 。 下面我们看看这篇文章的是如何运用联系的创作思维进行创作的。 升级 一次,我去青山玩,那是一处山与水完美融合的胜地。我兴致勃勃地拾级而

5、上,在拐弯 处,我发现了有趣的一幕 涓涓的细流从树林深处缓缓地淌进来,可是在它前进的道路上,有一块巨石,阻挡了它 的脚步。但小溪并未慌乱,它不紧不慢地转了个身,调转方向,颇为灵巧地绕过了自己眼前 的障碍,继续踏着轻盈的步伐,向前 我直起了身,又继续前行时看到了远处半山腰上,游人正缓慢地向山顶攀爬着,不禁联 想到了刚才的小溪,突然觉得,刚才小溪第二做法是如此富含哲理。 通常人们认为: 不停地向上攀登的过程, 便是一种升级, 但我透过这条小溪方才才顿悟, 当你面前被“天堑”所阻碍时,“勇往直前”并不一定是最佳的选择,有的时候,转个身却 能继续前行,这何尝不是一种升级呢? 记得有一次,我们的数学老师

6、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很难的提高题,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同学 都不会做。我绞尽脑汁地苦思冥想了老半天,可还是没有想出来,于是我去问老师该如何着 手,老师告诉我:“这道题方法如果想到的话很简单,脑子里多转个弯,题目就出来了。” 听罢,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换个方法做,先移项,后代入。没想到,三下五除二,答案竟被 轻而易举地解了出来。这个思维的“转身”使我“柳暗花明”。 生活犹如坎坷不平的溪床,我们常常会遇到与小溪相同的状况。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特 别沉迷于电脑游戏,母亲见状,特别恼火,屡次提醒和警告我“玩物丧志”,然而我却总是 不以为然,十分固执地反驳道:“偶尔玩一玩有益大脑,我又没有像网瘾少年一样一天到晚 一

7、直玩电脑!”见我如此,母亲不再理会我,可是这样不久,我的成绩单上频频有 80 分光 顾,期末考试也未能在班级中坐上第一的交椅,这时我才想起了母亲的警告,于是我选择了 像小溪那样的“转身”,使我再次向前,成为了令家长、老师自豪的好孩子。 的确,思想上的“转身”也将会是你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若小溪不具备“转身”的灵性,涓涓的细流最终无法汇成一片汪洋;若我不具备及时“转 身”的思考,也许我会走上“不归之途”。 真的,我们不妨在遇上困难的时候“转一个身”,方向、角度的转换,也许助你更加豁 达,得到真正的“升级”,通向成功! 这篇习作,在联系的创作思维的运用上,还是比较成功的。一是在创作过程中,很好地

8、 借用了苏雪林溪水的创作构思,把溪水和人生紧密联系起来,甚至很好地借用了苏雪林 在溪水中,溪水遇见石头的描写: 苏雪林: 水初流到石边时,还是不经意地涎着脸撒娇撒痴地要求石头放行,但石头却像没有耳朵 似的,板着冷静的面孔,一点儿不理。于是水开始娇嗔起来了,拼命向石头冲突过去;冲突 激烈时,浅碧的衣裳袒开了,露出雪白的胸臂,肺叶收放,呼吸极其急促,发出怒吼的声音 来,缕缕银丝头发,四散飞起。 劈劈拍拍,温柔的巴掌,尽打在石头皱纹深陷的颊边,她真的怒了,不是儿戏。 谁说大石头是始终顽固呢?巴掌来得狠了, 也不得不低头躲避。 于是水安然渡过难关了。 她虽然得胜了, 然而弄得异常疲倦, 曳了浅碧的衣裳

9、去时, 我们还听见她断续的喘息声。 小作者: 涓涓的细流从树林深处缓缓地淌进来,可是在它前进的道路上,有一块巨石,阻挡了它 的脚步。但小溪并未慌乱,它不紧不慢地转了个身,调转方向,颇为灵巧地绕过了自己眼前 的障碍,继续踏着轻盈的步伐,向前 很明显,当我们读到小作者这段关于水和石头抗争的描写的时候,脑海里自然呈现出苏 雪林溪水(已选入沪教版教材七年级第二学期)中关于水和石头抗争的描写,自然而然 增加了作品阅读的“厚度” 这篇习作第二个联系点,是作者看到了小溪遇到巨石挡道,便灵巧地转身,与小作者在 生活学习中遇到一些挫折也选择了“转身”联系起来,使她实现了人生中的一次升级。用一 种现象去折射另一种现象,用一个道理去说明另一个道理。作者的选材思维开阔,从平凡的 自然现象入手,抓住了一个切入点,把生活比作溪床,巧妙地引出一个富有哲理性的人生意 义,不仅反映出小作者平时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人生,更体现出小作者在创作中,联系 思维运用的娴熟贴切。 联系的创作思维,应该说是作文写作最基本的创作思维形式,只要我们在作文写作中, 多关注这种创作思维, 我们就能打开我们的选材和主题提炼思维形式, 拓展我们的写作视角, 写出有“厚度”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中考专区 > 中考作文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考作文写作专题指导:联系思维提升作品的厚度.docx)为本站会员(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