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专题知识概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近代中近代中 国的思国的思 想解放想解放 潮流潮流 新思潮的萌发新思潮的萌发 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等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等萌发了向西
2、方学习的新思想。 核心内容:核心内容: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评价:评价: 开启了开启了“西学东渐西学东渐”的潮流;的潮流; 但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但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只学习技术,未认识到制度的先进性;只学习技术,未认识到制度的先进性; 停留在“知夷”的层次,未进行实践。停留在“知夷”的层次,未进行实践。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中体西用”兴起洋务运动。兴起洋务运动。 核心内容:核心内容: 中国传统的三纲五常是立国之本,西方的近代中国传统的三纲五常是立国之
3、本,西方的近代 技术可以巩固根本。技术可以巩固根本。 评价:评价: A A、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开始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开始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B B、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 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C C、局限于物质文化层面,目的是维持中国封建制度。局限于物质文化层面,目的是维持中国封建制度。 近代中近代中 国的思国的思 想解放想解放 潮流潮流 新思潮的萌发新思潮的萌发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 产生:产生: 1919世纪世
4、纪6060年代,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洋务年代,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洋务 运动的深入发展,弊端显露。运动的深入发展,弊端显露。 代表:代表: 王韬、郑观应、冯桂芬等王韬、郑观应、冯桂芬等 主张:主张: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 经济上:经济上:振兴工商业,与列强“商战”;振兴工商业,与列强“商战”; 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自然科技。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自然科技。 评价:评价: 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 突破“中体西用”束缚,使西学东渐的内涵从工突破“中体西用”束缚,使西学东渐的内涵从工 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
5、度方面; 为康梁维新变法思想奠定了基础;为康梁维新变法思想奠定了基础; 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未进行实践活动。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未进行实践活动。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近代中近代中 国的思国的思 想解放想解放 潮流潮流 新思潮的萌发新思潮的萌发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维新思想 19C19C末列强掀起瓜分狂
6、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末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背景:背景: 代表人物及主张:代表人物及主张: 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 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梁启超: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宣传伸民权、梁启超: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宣传伸民权、 设议院,变法图存。设议院,变法图存。 谭嗣同:用资产阶级自由平等观念,批判专
7、制君权、谭嗣同:用资产阶级自由平等观念,批判专制君权、 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 严复:翻译天演论,借用严复:翻译天演论,借用“物竞天择,适者生物竞天择,适者生 存存”的原则,阐明维新变法的必要性。的原则,阐明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近代中近代中 国的思国的思 想解放想解放 潮流潮流 新思潮的萌发新思潮的萌发
8、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维新思想 19C19C末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末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背景:背景: 代表人物及主张:代表人物及主张: 影响:影响: 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了思想启蒙
9、的作用,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未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未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对点训练】 1.1.据统计,从据统计,从18401840年到年到18611861年止,至少出现了年止,至少出现了2222种有关世界史地种有关世界史地 方面的著作。如姚莹的康輶纪行反映了当时中国的边疆和世方面的著作。如姚莹的康輶纪行反映了当时
10、中国的边疆和世 界形势;夏壁的中西纪事分析西方殖民扩张史,提出中国已界形势;夏壁的中西纪事分析西方殖民扩张史,提出中国已 被纳入世界局势变化的轨道中。这(被纳入世界局势变化的轨道中。这( ) ) A.A.直接引发了中国近代化运动直接引发了中国近代化运动 B.B.揭露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揭露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C.C.推动国人重新审视世界格局推动国人重新审视世界格局 D.D.反映国人对西学的迫切要求反映国人对西学的迫切要求 2 2.20.20世纪初,作为理论经济学代表的国富论虽经严复和梁启世纪初,作为理论经济学代表的国富论虽经严复和梁启 超的翻译介绍,但在中国仍“不曾引起任何值得重视的反响”,
11、超的翻译介绍,但在中国仍“不曾引起任何值得重视的反响”, 反而是会计学、企业管理等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在同时代更反而是会计学、企业管理等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在同时代更 受关注。据此可知(受关注。据此可知( ) ) A.A.维新变法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维新变法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B.B.实业救国成为民国思想潮流实业救国成为民国思想潮流 C.C.中国民族经济缺乏市场意识中国民族经济缺乏市场意识 D.D.中国人注重应用不注重理论中国人注重应用不注重理论 C C B B 【对点训练】 3.3.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四书中明确提出要“设议院”,使“政皆出于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四书中明确提出要“设议院”,使“政皆
12、出于 一堂”“事皆本于众议”“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据一堂”“事皆本于众议”“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据 此可知,康有为主张的君主立宪制(此可知,康有为主张的君主立宪制( ) ) A.A.直接照搬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直接照搬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B.B.没有摆脱君主专制思想的羁绊没有摆脱君主专制思想的羁绊 C.C.体现了当时中国民众的斗争需求体现了当时中国民众的斗争需求 D.D.为后来民主共和思想奠定基础为后来民主共和思想奠定基础 4.4.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 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
13、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 逼、中国危险之状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清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请厘清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 革。革。 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 ) ) A.A.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 B.B.改革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改革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 C.C.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 D.D.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 B B D D 近代中近代中 国的思国的思 想解放想解放 潮流潮流 新思潮的萌发
14、新思潮的萌发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维新思想 三民主义三民主义 (1 1)旧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 背景:背景: 19051905年提出,民族危机,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年提出,民族危机,资产阶级革命兴起 内容:内容: 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推翻清政府统治。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推翻清政府统治。 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土地国有,平均地权。民生主义: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影响:影响: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资产阶级
15、的利益 和要求,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 指导了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指导了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反帝不明确,反封建不彻底。反帝不明确,反封建不彻底。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近代中近代中 国的思国的思 想解放想解放 潮流潮流 新思潮的萌发新思潮的萌发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6、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维新思想 三民主义三民主义 (1 1)旧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 背景:背景: 19241924年提出,国共合作,孙中山思想进步年提出,国共合作,孙中山思想进步 内容:内容: 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授予一切反民权主义: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授予一切反 帝和反封建军阀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帝和反封建军阀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影响:影响: 是国共第
17、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2 2)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近代中近代中 国的思国的思 想解放想解放 潮流潮流 新思潮的萌发新思潮的萌发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维新思想 三民主义三民主义 (1 1)旧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 背景:背景: 19241924年提出,
18、国共合作,孙中山思想进步年提出,国共合作,孙中山思想进步 内容:内容: 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授予一切反民权主义: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授予一切反 帝和反封建军阀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帝和反封建军阀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影响:影响: 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2 2)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近 代
19、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近代中近代中 国的思国的思 想解放想解放 潮流潮流 新思潮的萌发新思潮的萌发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维新思想 三民主义三民主义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
20、主义的中国化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民主科学民主科学 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动摇了封建思想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动摇了封建思想 的统治地位。的统治地位。 宣传了民主与科学,起到了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作用。宣传了民主与科学,起到了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作用。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 的开展。的开展。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
21、大; 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袁世凯的复古逆流。袁世凯的复古逆流。 背景:背景: 内容: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提倡文化平民化。提倡文化平民化。 影响:影响: 【对点训练】 1.1.孙中山主张“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孙中山主张“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 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这种把以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
22、,“这种把以 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的办法,才是国民党所主张的平均地权,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的办法,才是国民党所主张的平均地权, 才是民生主义”。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才是民生主义”。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 ) A.A.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B.B.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认识一致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认识一致 C.C.并没有超出旧民主主义的范畴并没有超出旧民主主义的范畴 D.D.通过平均财富来保障民众生活通过平均财富来保障民众生活 2 2.8.1905.8.1905年,孙中山曾拜访位于布鲁塞尔的第二国际执行局,并希年,孙中山曾拜访位于布鲁塞尔的第二国际执行局,
23、并希 望成为第二国际的会员。当时比利时的一家报纸就曾引述他的谈话,望成为第二国际的会员。当时比利时的一家报纸就曾引述他的谈话, 期盼中国“引进欧洲生产方式并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流弊”;期盼中国“引进欧洲生产方式并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流弊”; 为了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中国人应该“在未来建立一个没有任何为了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中国人应该“在未来建立一个没有任何 质变的新社会”。这说明孙中山的思想(质变的新社会”。这说明孙中山的思想( ) ) A.A.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情怀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情怀 B.B.蕴含了社会主义的要素蕴含了社会主义的要素 C.C.避免了西方道路的印记避免了西方道路的印记
24、D.D.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 C B B 【对点训练】 3 3.1919.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由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年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由新文化运动时期对 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追求,如陈独秀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追求,如陈独秀对 “民主”内容的新认识,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民主”内容的新认识,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 “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五四运动后,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五四运动后,对民主认识的变化
25、表明 先进的中国人(先进的中国人( ) ) A.A.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 B.B.民族民主意识有了进一步觉醒民族民主意识有了进一步觉醒 C.C.彻底放弃了对欧美式民主的追求彻底放弃了对欧美式民主的追求 D.D.对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对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 4.4.“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 ,在已成定局在已成定局 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 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
26、的先声。”这场“现代化”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这场“现代化” 运动的主要功绩是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 ) A.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B.把思想宣传转化成了爱国实践把思想宣传转化成了爱国实践 C.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D.起了重要思想启蒙作用起了重要思想启蒙作用 A A D D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专题
27、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的中国化的中国化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的中国化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 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依靠农民进行革命。
28、 萌芽萌芽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419271927年年) )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初步形成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2719371937年年) )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成熟成熟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1937(1937- -19451945年年) ) 1938年年论持久战论持久战为全民族抗战指明了方向,增强为全民族抗战指
29、明了方向,增强 抗战胜利信心;抗战胜利信心; 1940年年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
30、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的中国化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 萌芽萌芽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419271927年年) ) 初步形成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2719371937年年) ) 成熟成熟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1937(1937- -19451945年年) ) 发展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45456666年)年) 1949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解决胜利方针、重心转移和总任务;年七届二中全会解决胜利方针、重心转移和总任务; 19491949年年论人民民主专政论人民民主专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发展
31、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解放战争解放战争194619464949: 过渡时期过渡时期194919495656: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566666: a a、论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是总结苏联建设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是总结苏联建设经验、结合中国实际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b b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c c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独创性提出独创性提出 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32、盾的理论; 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采取工业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采取工业 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的中国化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 19781978年十
33、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9821982年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年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9871987年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年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9921992年“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标志年“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标志 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19921992年十四大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年十四
34、大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中共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和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中 国 化 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的中国化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三个代表”思想思
35、想 2020世纪末世纪末2121世纪初,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世纪初,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创立。人创立。 内容:内容: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022002年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年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 导思想写入党章。导思想写入党章。 【对点训练】 1 1、19261926年年5 5月毛泽东在广州举
36、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设课程中月毛泽东在广州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设课程中 有“革命画(政治宣传漫画)一课。这说明当时(有“革命画(政治宣传漫画)一课。这说明当时( ) ) A.A.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农村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农村 B.B.农民阶级已成为中国民主革命主力农民阶级已成为中国民主革命主力 C.C.中国共产党已确立正确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已确立正确的革命道路 D.D.毛泽东认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毛泽东认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 2 2、19271927年初毛泽东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年初毛泽东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 明确指出了在农
37、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 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一思想(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一思想( ) ) A.A.探索出符合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出符合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 B.B.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C.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 D.D.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 D D C C 【对点训练】 3.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
38、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 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 毕其功于一役毕其功于一役 ,那就是空想,那就是空想, 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A.主张中国只走新民主主义道路主张中国只走新民主主义道路 B.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C.C.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 D.D.中国革命应该“毕其功于一役”中国革命应该“毕其功于一役” 4 4. .中共二大根据列宁的建党学说,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39、,明中共二大根据列宁的建党学说,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明 确规定“少数绝对服从多数”,“下级机关须完全执行上级机关之确规定“少数绝对服从多数”,“下级机关须完全执行上级机关之 命令”,“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决议,本党党员皆须绝对命令”,“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决议,本党党员皆须绝对 服从之”。这说明中共(服从之”。这说明中共( ) ) A.A.实现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实现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 B.B.高度重视党内组织建设高度重视党内组织建设 C.C.避免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避免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D.开始受到国际因素影响开始受到国际因素影响 D D B B 【对点训练】 5 5. .毛
40、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 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 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毛泽东旨在( ) ) A.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B.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6 6. .19771977年年9 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
41、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中国人 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 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 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邓小平的 话(话( ) ) A.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B.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C.C.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D.D.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A A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