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45 讲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全国卷 5 年考题统计 年份 试题 命题角度 备考建议 2018 年 卷 华盛顿的“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的“睦邻政策” 1.关注中外历史人 物在国家对外政 策、边疆问题、国 家统一、廉政建设 等一系列问题解决 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并对其评价。 2特别要关注不同 时期同类历史人物 的比较和评价。 卷 明代三娘子的历史功绩 卷 唐宪宗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2017 年 卷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为贤人的原因及出使的意义 卷 颜回被孔子看重及在后世受尊崇的原因 卷 陈云的经济思想及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 2016 年 卷 对唐朝名将高仙芝的评价 卷 对郑板桥书画艺
2、术的认识与评价 卷 蔡元培在北大校务改革的原因、特点及贡献 2015 年 卷 对丘处机的评价 卷 对俾斯麦的评价 2014 年 卷 对包拯的评价 卷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的作用 考向一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秦始皇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但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 (2)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 如罗斯福新政虽然实行福利政策, 改善了普通百姓生活, 但其出发点还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这是由他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的阶级属 性决定的。 (3)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如评价我国近代著
3、名的资本家张謇就不 能因为他的阶级属性而否定他的积极作用。 (4)道德标准和实践动机不能代替实践效果,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及其影响是评价历史人物的 基本依据。 如对斯大林的评价, 近年来, 对其掌权时的一些政治活动和进行大清洗、 “肃反” 扩大化等多有披露,但总体上看,斯大林领导苏联完成工业化,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是主要 的,其历史功绩是不可抹杀的。 1命题点:三娘子的历史功绩 (2018 课标全国,4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三娘子(15501613 年),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 无巨细,咸听取裁”。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 20
4、0 年。 1570 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 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 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 裘, 翱翔塞下”。 在三娘子的辅佐下, 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 后明朝赐名为“归化”。 1581 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 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 原因要从客观与主观两
5、方面分析。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相持已近 200 年”人民和 平愿望;“自由贸易”双方互市的需求;“器重”“勒精骑”个人能力与威望。 试答: _ _ _ 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 “历史功绩”从材料概括,注意三个方面:经济文化交流;政治局面(和平);边疆开发与进步。 试答: _ _ _ _ 答案 (1)原因: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 (2)评价: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草原地区 的社会进步。 考向二 中国古代思想家主要协调的 几种关系 (1)天人关系:我国古代思想家强调人与
6、自然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以 及由此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 儒家 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问题。 孔子说过“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体现了孔子“畏天命”的思想。 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达到融天地万物于一体的境界。 董仲舒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二程、朱熹、王夫之等也指出人道与天道的同一性。 道家 老子的“见素抱朴”“回归自然”的“顺天说”。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法自然”,强调人要崇尚自然、效法天地。 庄子希望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与自然
7、和谐相处。 (2)人与人的关系:古代思想家希望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儒家 孔子倡导通过“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来实现人 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性。 墨家:墨子倡导“兼爱”“非攻”“尚贤”等原则,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道家 老子推崇“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隔离关系。 庄子则提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追求人与人之间各得其所,逍遥游世的和谐。 (3)身心关系: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中国古代思想家主张身心和谐。 儒家:强调通过修身达到身心和谐,还提倡要讲中庸之道,要言行一
8、致,文质兼胜,以此 达到身心和谐。 道家:老子指出,“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主张人之形体与精神合一。 2命题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颜回 (2017 课标全国,47) 材料 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 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 神, 孔子总是不吝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 曾说: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 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
9、代 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 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 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 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根据材料信息“淡泊达观”“尊敬老师践行孔子的学说”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试答: _ _ _ 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孔子对颜回的肯定、儒学的地位、统治者的推崇和需要 等方面回答。 试答: _ _ _ 答案 (1)道德品行高尚;天
10、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 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 考向三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1)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 景,那就可以作出不同的评价。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考虑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2)确定评价标准: 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 不能感情用事, 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 道德评判不能改变伟人的历史地位,而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 统一等。 (3)防止以偏概全: 通常说人无完人, 就是指对
11、历史人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 全面客观去看待, 但同时要遵循大节原则,不能因为失误就否认历史贡献。 (4)克服英雄史观:承认历史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具有一定影响力,但不能夸大,历史上有 作为的人物是时势造就出来的。 3命题点:唐宪宗与“元和中兴” (2018 课标全国,4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唐宪宗李纯(805820 年 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 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 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
12、北)主动归顺。814 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 (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 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817 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迫于此战之威, 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因 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 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讨 伐”“主动归顺”“主动投降”“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在此基础上进 行概括。 试答: _
13、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 “共同之处”从国家统一、中共集权、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等方面说明。 试答: _ _ 答案 (1)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 整征讨策略;剿、抚并用。 (2)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1正确评价古代政治家的方法 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为结合政治家的活动一分为二地评价。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 归纳评价: (1)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2)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 展。
14、(3)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4)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 (5)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2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进步性和反动性、主 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方面全面评价。 (2)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则:在纵的关系上,历史人物有时间阶段上的划分,从不同阶段 上作出不同评价;在横的关系上,历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评价时应采用方面论的方法。 (3)发展性和长远性原则: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角度去评价,从是否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是否 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角度去评价。 (4)主流性原则:要分
15、清历史人物的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不能以偏 概全,不能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的标准。 (5)适度性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标新立异,不能违背主流学术观点,不能违背一般的善恶 标准。 (6)阶级性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观点与阶级分析的方法,但反对贴阶级标签,反 对苛求古人。 (7)实践的原则:从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实践效果好坏以及对社会 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进行评价。 3历史人物的比较方法 (1)同时代历史人物的比较, 可以从历史人物本身寻找时代背景。 比如, 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等等。 (2)同类历史人物的比较,可
16、以从中寻找历史的发展规律。比如,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与邓 小平的比较,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等等。 (3)同背景下历史人物的比较。比如,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统治者的比较,追求民族独立的 孙中山、凯末尔和甘地的比较,等等。 4历史人物评价过程中的几个常见误区 (1)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要明确以下四点: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 势”;再次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最后 还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愿。总之,对历史人物的作用要恰当评价,不 能任意夸大。 (2)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
17、个人出身的关系 不能仅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因为单独的个人并不总是以所属的阶级为转 移(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如 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贴标签”。 (3)正确处理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之间的关系 既要注意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果,尤其应把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这样处理二者的 关系是历史的复杂性所要求的,动机和后果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是矛盾的,“好”的动机 有可能带来“坏”的后果;“坏”的动机在特定条件下又能带来“好”的后果。如毛泽东发 动“文化大革命”,其动机和后果就背道而驰了。 (4)正确
18、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 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 而应着眼于他的历史作用。如有人把曹操说成是“汉贼”,就是从封建正统的道德观出发, 用道德评价取代历史评价,是错误的。 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1(2018 广州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鲁班复姓公输,名般,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匠世家,因他是鲁国人,故称鲁班。 墨子 礼记 孟子等先秦典籍,对鲁班的事迹都有记载,如鲁班为楚国造云梯、钩强 等武器,发明和制作了铲、钻、曲尺等工具。汉代以来,鲁班的事迹广为流传,出现了许多 赋予民族、地域色彩的民间传说,鲁班文化由此
19、衍生,影响深远。鲁班从行业祖师爷成为了 建筑行业之神。很多神奇瑰丽的建筑附会传说成为鲁班的手笔。宋元以来,在全国许多地方 建有堂庙,供奉鲁班神像,祭祀鲁班。这些地方称鲁班殿,又叫祖师殿,大凡行会议事,订 立行规,商讨工价,师傅收徒等,都在祖殿举行。明代成书的民间工匠业务用书,被命名为 鲁班经 ,流传于今。摘编自孙中原鲁班文化研究的意义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鲁班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巧匠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班文化的精神内涵并简析鲁班文化的影响。 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手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各地文化间的交流。 (2)鲁班文化的精神内涵:重视创
20、新;精益求精;注重实践;敬业专注。(任答 3 点即可) 影响:推动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行业规范的建立;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任答 3 点即可) 2(2018 哈尔滨第三中学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即位之初,雍正皇帝即在全国展开钱粮大清理,并首先在中央户部开始。雍正元年正 月,下令设立“会考府”,由怡亲王允祥负责清理户部钱粮,对涉案的一批贵族和高级官僚 予以严惩。地方财政的清查工作也随即全面展开,使大批贪官纷纷浮出水面。为追缴赃款并 防止贪官污吏把退赔赃款的经济负担转嫁或变相转嫁到百姓身上,雍正皇帝采取搁置与抄没 家产的手段,并颁布禁止代赔
21、、不许亏空官员在任赔补、对畏罪自杀的官员加重处罚等法令, 对贪赃者予以最高强度的经济惩罚。 在整顿财政的同时, 雍正皇帝为端正官风严厉打击官僚之间朋比党援、 因循瞻顾的陋习, 抑制结党钓誉之风的盛行,主张判断官员的优劣应以工作实绩为主要依据,而不偏听他人之评 议。 雍正皇帝整顿财政的进一步举措是形成清朝官员的“养廉银制度”和禁革陋规。“养廉 银制度”是政府提解部分财政收入给中央及地方各级官吏, 作为生活、 办公的一种经济补助。 禁革陋规是查禁和革除各级官员除薪俸外的各级虽属非法但又相沿日久形成惯例的收入。 经过雍正皇帝的大力整治, 国库存银从康熙末年的 800 万两到雍正五年增至 5 000
22、万两。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皇帝整顿财政、惩治腐败取得成效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雍正皇帝整顿财政的效果。 答案 (1)原因:财政制度改革与整顿吏治并重;中央与地方并行;措施有力且行之有效。 (2)积极性:澄清吏治;增加收入,减轻民众负担;一定程度缓和社会矛盾; 局限性:没有摆脱专制统治(没有改变人治本质),无法有效遏制腐败。 3(2018 成都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张元济(18671959 年),光绪十八年进士,曾任总理衙门章京等职,支持戊戌变法。 变法失败后,张元济遭受“革职永不叙用”处分,后经李鸿章介绍,入南洋公学(近
23、代著名官 办高等学堂,今上海交大前身)任译书院主事兼总校,开始编译、出版教材和参考书籍,实现 了人生第一次跨越。在这期间,张元济主持出版的最有影响的书籍是严复翻译的原富(即 英国亚当 斯密著国富论)。 1902 年张元济辞去南洋公学职务,到商务印书馆筹建编译所。至此,张元济实现了人生 第二次跨越。1902 年钦定学堂章程颁行,教育改革思潮再次兴起,编写得体、符合教育 科学规律的教材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张元济把握住了历史机遇,1903 年推出中国第一套现 代教科书“最新教科书”,1912 年又推出“共和国教科书”,为变革中的国家确立了全 新的文化教育标准。摘编自张人凤戊戌到辛亥期间的张元济 (1
2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张元济两次人生抉择中的身份转换。 概括他对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社会环境对张元济人生抉择的影响。 答案 (1)身份转换:第一次,从政治官吏到(官办高等学堂的)教育工作者;第二次,从(官办 高等学堂的)教育工作者到民间出版企业投资者和主持人。 贡献:主持编译所推动了商务印书馆的发展,为近代出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支持 戊戌变法,编译西学著作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出版教科书有助于教育变革。 (2)影响:戊戌变法及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为张元济人生抉择及出版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政 治环境;近代以来民
25、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为张元济的商业出版事业提供了经 济基础和保障;西学的传播和向西方学习的深入发展,为张元济编译出版创造了适宜的文化 环境。 4(2018 武汉高三毕业调研测试) 材料 民国时期,乡村问题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广泛关注。许多知识分子提出:只有解决 了乡村的衰败问题,才能挽救国势的衰败。他们深入农村,积极探索农村变革之路。卢 作孚于 1927 年出任重庆嘉陵江三峡防团务局局长, 开始了其以北碚为中心的嘉陵江三峡地区 30 多个乡镇的建设运动。他提出“乡村现代化”主张,通过招商引资将众多工厂企业引入北 碚,并修路疏河,通邮通电,创办各级各类学校,建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院,
26、建立农业银 行、消费合作社,向农民传授各种知识、技能,并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北碚原本盗匪 横行、贫穷闭塞,到 20 世纪 30 年代末,竟成为“世外桃源”般的西部科研中心,是全国乡 村建设的典范区。卢作孚希望北碚的“乡村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华民国现代化的参考,最 终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1)根据材料,概括卢作孚践行“乡村现代化”的主要做法。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乡村问题广受知识分子关注的原因。 答案 (1)经济上,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现代工业和农村金融业等;文化上,办学校、图书馆、 博物馆、科学院等;社会生活上,改善农民医疗条件,向农民传授知识技能。 (2)民族危机加深
27、;农村经济衰败,社会问题复杂;中国现代化在城乡间发展不平衡;为中国 的现代化寻求新的道路。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实业家卢作孚。(1)解答本题时,应该对卢作孚所进行的乡村现代化的措 施进行归纳,注意从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角度归纳概括。 (2)在作答本题时,要联系卢作孚在进行“乡村现代化”时所处的时代,即民国时期,从而很 容易得出“民族危机加深;农村经济衰败,社会问题复杂;中国现代化在城乡间发展不平衡; 为中国的现代化寻求新的道路”等诸多原因。 5(2018 甘肃省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回顾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 卡斯特罗光辉的一生, 他对人类的卓越贡献可分为三个方
28、 面:其一,对古巴而言,他领导古巴人民实现了社会革命,缔造了社会主义制度,树立了革 命者的典范;其二,对拉美而言,他领导的古巴革命最彻底、反帝斗争最坚决,为其他国家 树立了榜样;其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而言,他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坚持对社会主义本 土化的探索,并在民族独立、社会公正等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创新思想。 摘编自毛相麟卡斯特罗对古巴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卓越贡献 材料二 卡斯特罗在世界左翼知识分子眼中就是一个凝固了的永远革命的符号。苏联解 体之后,卡斯特罗认为苏联的经验不能成为古巴社会的全部解决方案,要做出恰当调 整。1997 年后,卡斯特罗将古巴社会主义道路从“模式中心”转向为“原则中心
29、”,将 冷战时期的复制一整套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政治模式,以获得整个阵营的认同和援助,转变 为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劳动解放”和“社会正义”原则为目标,同时充分考虑古巴的经济特 色和民族、政治传统,独立自主地制定古巴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政策。 摘编自韩欲立论卡斯特罗的遗产和古巴社会主义的更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卡斯特罗是一个“凝固了的永远革命的符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卡斯特罗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探索。 答案 (1)领导古巴人民实现了社会革命,缔造了社会主义制度。领导的古巴革命最彻底、反 帝斗争最坚决,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坚持对社会主义本土化的探索。 (2)从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到开始独立发展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追求“劳动解放”和“社会正 义”,结合古巴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顶住美国的压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