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 高考作文热点押题及范文之八:传承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中央主要领导强调: “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厚重的软实力,是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信之源、坚实根基与丰厚滋养。 建设文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具有 5000 年灿烂文明的中 国,在具有厚重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正视传统文化,重视优秀传统文 化现代价值的发掘和创造性的阐释,道理十分简单: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自信之源。中华民族在 5000 多年的历史
2、长河中, 形成了人类历史上博大精深、独树一帜且从未间断过的中华文化。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 华民族都留下大量不朽作品,共同谱写了中华文化的辉煌篇章。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文 化,到两汉经学、魏晋南北朝玄学,再到隋唐儒释道、宋明理学,从诗经、楚辞、汉赋, 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到中国音乐、绘画、瓷器, 都因其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在世界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成就辉煌、影响深远,铸就了我们今天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底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坚实根基。纵观历史,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文化基 因和自身发展历程,植根于中华大地,同世界其
3、他文明相互交流,与时代共进步,有着旺 盛生命力。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时俱进、特色鲜明,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成 了与之相适应的主要文化表现形态,既有着 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又有着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坚实根基。 押题指数: 写作素材 一、句子素材 1.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丘吉尔 【适用主题】文化创新,传统文化等作文话题。 【示例】随着上新了,故宫 、 我在故宫修文物 、 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爆红,许 多故宫文创产品也渐渐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
4、 600 岁的故宫俨然成了新生代的 “网红” 。 故宫 IP 爆红的背后,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正是新鲜血液的注入,让故宫拥有了 源源不绝的能量,才能焕发时代的光彩!因为敢于创新,所以长久。 2.文化是生命的花朵。离开生命本原,文化不过是人造花束。周国平 【适用主题】文化传承,文明的价值,文化的“根”等,如 2019 年北京卷文明的 韧性 ,2016 年北京卷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2012 年广东卷你想生活的时代 。 【示例】在人与永恒里,周国平对文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文化是生命的花朵。 离开生命本原, 文化不过是人造花束。 ” 文化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 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5、但毋庸置疑的,文化涵盖了许多方面的内容。文化是从过去到现在,乃至到未来也不会被 历史长河、被人类遗弃的东西,因为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生命存在的另一种象征。文 化是生命养育出来的花朵,是生命结出来的果实,它与世界上的生命息息相关。 3.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了不起的匠人 【适用主题】坚守自我,大国工匠,文化传承等。 【示例】 “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 ”在这灯红酒绿、喧嚣 浮躁的世界中,还有那么一群人,宛若一头头憨厚的耕牛,在默默坚守与耕耘着那流传了 数百年的文化和传统。 4.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
6、细 节。舌尖上的中国 【适用主题】任何关于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习俗、弘扬社会正能量等作文立意,如 2014 年北京卷老规矩 ,2016 年北京卷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 【示例】老规矩其实是人对文化的坚持,老规矩虽老,可那是家族的修养之道。正如 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所说, “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 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也许某一个被你忽略的细节,正是经过数代祖辈的经验积累才得出 来的结论。 5.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孔颖达 【适用主题】关于大国风范,讨论复兴汉服,传统文化的继承、复兴、发展等主题。 【示例】我们曾弃传统文化于不顾,现又重新
7、拾起,带着它前行。 “中国有礼仪之大, 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似乎也在提醒着我们“华夏”为何意,衣必精美,物必丰 盛,人必礼学,此才能是真正的华夏。而有着积极意义的传统文化需要被重新发掘、被正 确认识才能在新时代走得更加远。 6.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余秋雨 【适用主题】培养包容的学术精神,全面发展的作文立意。 【示例】培根说: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 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 各种文化与学术之间各有所长, 也互促互通。 虽说 “术 业有专攻” ,但闭门造车,往往局限了研究者的眼界与胸怀;保持求知、好奇之心,全面发
8、展,方可练就灵活的头脑,保持通达的思想。 7.文化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何处来,往哪里去。柴静 【适用主题】关于文化传承,对国家宝藏的评论等作文立意。2016 年北京卷 “老 腔”何以令人震撼 ,2014 年北京卷老规矩 。 【示例】 “文化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何处来,往哪里去。 ”前央视 主持人柴静如此形容文化的“魔力” 。诚然,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并非只有国家宝藏展 示的珍贵文物,还有它背后承载的历史和故事。无形无色的文化,比物质更经得住琢磨和 历练,见证着社会的源头和走向。 8.人为地简化或淡化年俗,是文化上的怠慢与缺失。冯骥才 【适用主题】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优
9、化,文化自觉自信,民族精神,团聚重逢等作文主 题。 【示例】年文化本质是精神的、理想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和审 美的传承载体。它既有视觉的(颜色与图像) 、听觉的(鞭炮声与拜年声) ,又有味觉的(应 时食品) 、嗅觉的(香火和火药) ,年文化占有我们所有感官直至心灵,并深深留在我们民 族记忆里。真正的文化不在于用金钱造势,而在于是否浸入人的心灵和血液之中。 9.繁华尽处,是一泓源头之水。澎湃新闻 【适用主题】传统文化的感召力,文化的根源,文化自觉自信等话题。如 2011 年广 东卷回到原点 。 【示例】文化是渗透在血液中的基因,即便远隔千山万水,也会让人魂牵梦绕。李敖 早年的创
10、作,可谓是一路枪林弹雨,痛快淋漓。而到了晚年,他却对浅浅海峡的对岸,倾 注了很多的情感,是文化的力量成就了李敖的“归来” 。繁华尽处,是一泓源头之水。 二、人物事例素材 1.三万六千锤的章丘铁锅 前不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带红了一口章丘铁锅,一时间章丘铁锅网店 里的 2000 余口库存全部卖光。章丘铁锅的制作周期长,要历经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 一千度高温锤炼,经受三万六千次锻打。面对蜂拥而至的订单,商家选择了暂时下架,没 被突如其来的经济利益冲昏头脑,专心做好每一口锅。 “三万六千锤、一锤也不少” ,这是 章丘铁锅工匠精神的体现。 2.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 从 1987 年参加工
11、作,徐立平一直从事极其危险的航天发动机固体动力燃料药面微整 形工作,被称为“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 。给发动机药面进行微整形工序特殊,迄今为止再 精密的机器都无法完全替代人工。经过多年实验,他终于研发出一套半自动整形专用刀具 “立平刀” ,也首次在国内实现和改进了数控机床在推进剂药面整形工序的应用,使工作效 率、操作可靠性大幅提升。 3.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心中的工匠精神 在国际市场上一场场的价格战后,中国产品被贴上了低价、粗制滥造的标签,相对比 的是中国人愿意花更大的价钱去买国外的优良产品。董明珠认为中国市场绝不能停留在价 格竞争的思维中,做产品就是要不断挑战自我,要不断给自己挑刺,对产品追求完美
12、,甚 至达到与消费者的无缝对接,这才是董明珠所认为的工匠精神。 4.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近期,神秘的三星堆考古备受瞩目,在各平台引发霸屏 之势。 以往对考古没什么兴趣的年轻人, 这次也积极地加入了互动。三星堆考古之所以 “出 圈”并且收获青少年群体的关注,是因为这次考古行动不仅生动展示了中华文明早期历史 的灿烂成就,更是创新传播方式,带着所有人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之旅。 范文展示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创造和传承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民族优秀的传统 文化始终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华夏儿女,根植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 言而喻。然而,对于传统
13、文化一些人要么盲目崇拜、全盘接受,要么囫囵吞枣、流于形式, 要么陶醉其中、固步自封种种态度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更不利于中华民族的繁荣。 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才是发展的应有之义。 继往开来,懂得创新,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经五千年岁 月洗礼,拥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瑰宝。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中国 人民一代一代接续创造、继承、积淀,铸就了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发展步伐加快, 创新成为发展的关键词,在各大领域崭露头角。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今天,如何正 确对待传统文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论是故宫文创走红网络,还是传统文化节目引发 热议,其背后都
14、离不开挖掘精髓、不断创新的身影。其实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不仅 仅要继承、弘扬,更要懂得创新。 科学扬弃,去粗取精,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符号,是一个国家发展 的图腾。中央主要领导曾指出: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意味深长的向我们阐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大槐树寻根祭祖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承载了深厚的真情和深远的意义,彰显了民间 文化的新风气,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典范。反观,不加甄别将古代“二十四孝”全盘搬向街 头,误导群众,引起了社会广泛谴责,是为反例。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 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15、因此要坚持科学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悠悠万事,文化为核;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文化的力量不仅仅是修身养性、增长见识,更是镌刻 在民族血脉中的智慧。继往开来、懂得创新,科学扬弃、去粗取精,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春节没有年味?传统文化也需要时代表达 春节,标志着合家团圆、幸福快乐,国人对这个传统佳节的期待,实在无需赘述。但 也有不少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年味”正在变淡。送压岁钱的越来越少 了,抢红包的越来越多了。年终守岁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仪式
16、,全家聚集在电视机前品鉴春 晚的场面也不多见了。就连那顿曾让长辈花尽心思的年夜饭,如今也能在明亮、整洁的餐 厅里解决。这是否意味着,传统文化正在从我们的生活中悄悄退场? 不久前,一部名为啥是佩奇的短片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感动了无数网友。影片 中的爷爷显然是“落伍”了,他既不精通先进的通讯方式,也不了解孙子的最新喜好。这 位可爱又有些倔强的老人,为何能让屏幕前的观众热泪盈眶?虽然他与现代生活方式格格 不入,却让我们再次寻觅到了生命之源故乡、亲情还有人世间最永恒最珍贵的爱,才 是支撑人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春节的意义,不也正是如此吗? 以家族为本位、家国一体,是中国传统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家,于国人而
17、言不仅是 生活单位,更是魂牵梦萦之所。春运的壮观景象,未必能为西方世界理解,国人却能心领 神会。与最爱的家人相会,方不负一年的奔波与辛劳。再先进的通信设备、再清晰的视频 画面,也无法替代面对面的温度。 更重要的是,在春节的相聚中,每一个中国人都将面临心灵的终极拷问:我是谁?有 个耳熟能详的段子是这么说的:身处北上广的托尼、露西、汤姆、莫妮卡,回到村里,就 变回了二狗、翠花、建国、小芳。撇开戏谑的成分不谈,能在故乡找回自己、发现自己, 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常常把“不忘初心”挂在嘴边,但回到生命的原点,才更能真正 回忆起奋斗的目标、珍贵的理想到底是什么。春节,不仅是短短一周的相聚,更是在新的 一
18、年重新出发的起点。 能从春节汲取力量的,又何止是个人?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了每一个春节的底 色,也印证了中华民族的特征:团结统一、勤劳勇敢。传统文化,无需大张旗鼓的宣传, 也无需不厌其烦的诉说,它早已印刻在每一张摆放着年夜饭的餐桌上、每一个温暖人心的 拥抱里、每一幅合家欢的幸福画面中。 当然,我们不必否认,随着时间的推移,欢度春节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抱残守缺、 停滞不前,并不是可取的态度。在饭桌上被亲友逼问、催婚,为了领压岁钱不停地磕头, 凡此种种,都给欢乐祥和的春节气氛添上了不和谐音。因此, 想要过好春节,不妨大胆做 好减法,去除不必要的陋习。 同时,为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我们也应确立
19、崭新的表达方式。有人说,不再看春晚 是家庭气息淡薄的表现。其实,全家一起看电影或看网剧,又何尝不是一种新年俗?娱乐、 休闲方式的多元化,意味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已经变得更自由、更丰富。同理,俏皮的表情 包取代了千篇一律的祝福, 有趣的抢红包打消了 “节日腐败” 的烦恼敢于拥抱新生事物, 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才能获得新生。 2017 年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中 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 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将振兴传统文化挂在嘴边是远远不够的,当务之急是让它们的 文化品格、深刻内核与新时代融为一体。 身为新晋网红的“故宫文创” “故宫淘宝”纷纷在春节前推出了手账笔记本、 宫廷点心、 窗花静电贴等创意十足的新产品。有数据现实, “年俗游”已经成为春节出行新热点,故宫 “宫廷式春节”让故宫旅游热度同比增长 126%。我们大可不必为年味的“消退”而唉声 叹气,只要能把握时代脉搏,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 ,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还能得到 进一步的拓展。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我们能做的还有很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