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第 12 讲讲内力作用与地貌内力作用与地貌 新课标等级考要求:1.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 34 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 要特点。2.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3.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 循环过程。 【核心素养定位】 1综合思维:结合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分析某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地貌特征。 2区域认识:认识不同地区内力作用的差异、地貌景观的差异。 3地理实践力: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结合当地地貌类型和特征,分析其成因。 【知识体系构建】 一、内力作用 1内力作用及表现形式 读内力作用形式表达图,回忆下列知识。 (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
2、元素衰变产生的_。 (2)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图中甲、乙为_造成的,丙 是_的表现。 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壳 运动 水平 运动 形成绵长的_和巨大的_(如图_) 垂直 运动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_(如图乙) 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如图_) 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_,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结果:使地表变得_。 【疑难辨析 1】喜马拉雅山脉和东非大裂谷都主要是由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你知道二 者的形成有何不同吗? 2板块运动与地貌 读全球板块分布图,回忆下列知识。 (1)补全图甲中板块的名称。 (2)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现象。 地中海面积在缩小是
3、因为其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红海面积在扩大是 因为其位于印度洋板块与_板块的_边界。 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区处于板块_处,地壳比较活跃,多 _、_。 非洲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小是因为其位于非洲板块_,地壳比较 稳定;南美大陆西海岸地势起伏大,多高大山脉是因为其位于_板块与_板块 的挤压碰撞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3)由图乙可知,海沟属于_边界,海岭属于_边界。 二、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褶皱山 (1)褶皱: 岩层在强大的_作用下, 发生塑性变形, 产生一系列的_。 (2)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地质构造 褶皱 背斜向斜 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A)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4、(B)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_, 两翼 岩层较_ 中心部分岩层较_,两翼岩层较 _ 未侵蚀地貌常形成_常形成_或_ 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 常被侵蚀 成谷地(A)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 形成山岭(B) 【疑难辨析 2】是否能根据地貌是山岭或谷地来判断其地质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 2断块山 (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_,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 并沿_发生明显的位移。 (2)断层的位移类型和地貌 位移类型地貌类型典例 水平方向 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 _附近派生出若干新地貌 垂直 方向 相对下降形成_或_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相对上升发育成_或_华
5、山、庐山、泰山 3.读“火山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成因: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作用下,沿_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成。 (2)组成 甲: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常形成湖泊 乙: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忆下列知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_、B 变质岩、C_、D 侵入型岩浆岩、E_ (2)图中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_和变质作用,属于外力作用的是_。 (3)岩石圈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 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疑
6、难辨析 3】岩石圈的三类岩石都能直接相互转化吗? 2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和用途 类型代表岩石特点用途举例 岩浆岩 侵入岩花岗岩矿物结晶颗粒较大 _是坚固、美观的建 筑材料喷出岩玄武岩 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 或气孔 沉积岩 砾岩、砂岩、 页岩、石灰岩 _构造、常含有_ _是建筑材料和化 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 煤、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 的能源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_构造_是建筑材料 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 1.【高考真题】 【例 1】2018全国卷,67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 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 8 千米。据此完成(1)(2)题。 (1)贝加尔
7、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 (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 解题能力培养 (1) (2) 尝试自解(1)(2) 对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本组试题以贝加尔湖为主题,先后考查了湖泊成因、地壳运动以及水循环, 综合性强,思维跳跃大。 区域认知对贝加尔湖形成特征及其水文特征的判断。 地理实践力 根据地壳运动原理分析贝加尔湖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增加的原因; 根据水循环原理分析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原因,体现了地理实践力。 2.【方法规律】 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
8、 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 和垂直运动。如下表所示: 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岩层运动方向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 使岩层发生 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化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 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对地形的影响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 等地貌 举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 湾海岸的变迁 相互关系 它们相伴发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就全球 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2.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
9、地貌。如下表: 板块运动张裂 相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 挤压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 挤压碰撞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 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 岛弧、美洲西岸山脉 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图示 特别提醒(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 印度洋板块。 (2)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 (3)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4)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10、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 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3.【题组精练】 考向 1内力作用的判断 1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 I、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I、B、CI、D、 考向 2内力作用的表现及影响 2. 右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搬运作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考向 3板块构造及实践运用 32021武汉外国语学校月考读部分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1)(3)题。 (1)上图中板块共有() A1 块B2 块C3 块D4 块 (2)上图中虚线圈内的板块边界可能位于() A冰岛B非洲东部 C太平洋西岸D
11、大西洋西岸 (3)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无关的是() A喜马拉雅山B马里亚纳海沟 C日本岛弧D安第斯山脉 考点二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 1.【高考真题】 【例 2】2018江苏卷,56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 Q、P、C、 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1)(2)题。 (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ABCD (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志留系B石炭系 C二叠系D第四系 解题能力培养 (1) (2) 尝试自解(1)(2) 对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从地质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质构造。 地理实践力由岩层新老
12、关系判断沉积地层的早晚。 2.【方法规律】 1褶皱的判断 背斜向斜 一般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主要依据) 中间老,两侧新中间新,两侧老 常见地形山岭谷地 倒置地形 (差别侵蚀) 成 因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岩石破碎 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 岩石坚硬, 不易被 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图 示 2.断层的判断 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层是不是受力断裂,二是看它是否沿 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例如,下图中 A、B、C 三处岩石既受力断裂,又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 移,所以 A、B、C 三处都是断层;而 D 处岩石虽然断裂但无位移,故不是断层。 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1)利用
13、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 向斜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断层地下水出露成泉 (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煤、石油、天然气均在地质历史时 期的沉积岩中形成) 煤矿 向斜部分的地下(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 注意:背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 油、气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油气质量轻,分布于背斜顶部,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3)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 避开断层断层处易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 隧道避开向斜向斜是雨水汇集区,建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 隧道选
14、在背斜背斜的岩层呈天然拱形 3.【题组精练】 考向 1褶皱地貌判断 1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 a 河谷到 b、c 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据此,回答问 题。 图中 X 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A背斜谷B背斜山 C向斜谷D向斜山 借题发挥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它主要有褶皱(向 斜、背斜)、断层,回答地质构造类型时,与地表形态无关,关键是看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 岩层是否连续。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 平原、盆地、陡崖等,回答构造地貌时,只根据地表形态和高低状况来回答。特别注意向斜
15、 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 考向 2断层地貌判断 2四川卷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 3 099 米,属山地针叶 林带。据此回答下题。 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B褶皱弯曲 C冰川堆积D风力侵蚀 考向 3地质构造实践运用 32021保定模拟读某矿区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 (1)图示岩层由老到新的排序说法正确的是() Aab含煤层 B含煤层dce C含煤层bae Dabe含煤层 (2)大旱年份深挖机井抗旱最适合的地点是() AB CD 考点三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常考 20 类基础图示之十二) 1.【高考真题】 【例 3】高考
16、经典题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 发生了()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析图能力培养 第 1 步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甲处为沉积岩层,在经历了地壳的_作用后形成了褶皱。 第 2 步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 尝试自解 对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地质作用变化过程分析。 区域认知结合图例认知各类岩石。 2.【方法规律】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 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
17、)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 即越接近地表。如图 1 中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 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 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 1 中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 和。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 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2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
18、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 2 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 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 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 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 2 中乙); 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常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 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 动,如图 1 中处、图 2 中甲处均为断层。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 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如图 1 中的断层,
19、岩层未发生 弯曲,说明经历了垂直运动;图 2 中的褶皱和断层,都说明该地经历了水平挤压作用。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 如图 1 中左侧岩层的存在。图 2 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 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3.【题组精练】 考向地质剖面图判读 12020全国卷,78如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指断层。据此完成(1)(2)题。 (1)中最先形成的是() AB CD (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
20、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22020江苏卷,34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ABCD (2)图中断层()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 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考点四岩石圈物质循环及其示意图判读(常考 20 类基础图示之十三) 1.【高考真题】 【例 4】高考上海卷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 成为另一种形态。读图回答(1)(2)题。 (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形成的。在这一过
21、程中()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BCD 析图能力培养 尝试自解(1)(2) 对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三类岩石转化条件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分析。 地理实践力运用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分析自然现象。 2.【方法规律】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 (1)巧用岩浆 岩浆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出发点和归宿。有些示意图是较为单一的单向循环图,岩浆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 (2)巧用箭头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岩浆:三进一出。 岩浆岩:一进三出。 变质岩
22、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3)巧用辅助性信息 沉积物。各种岩石均可以转化为沉积物,是通过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将岩石转化为沉积物。沉积物只能转化为沉积岩,是通过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实现的。 化石和岩层。含有化石或有层理特征(地层)的岩石为沉积岩,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外力作 用。由沉积岩发出的箭头指向的另一种岩石,是变质岩,该箭头是变质作用。 3.【题组精练】 考向 1岩石类型及应用 12021东北三省四市第一次联考在云南省的腾冲市,市政建设铺设在街道上的黑色玄 武岩地砖,渗水性较好,耐用又美观。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铺设的黑色玄武岩() A为图
23、中的 B 类岩石 B为图中的 C 类岩石 C形成过程为图中的 D形成过程为图中的 (2)这种玄武岩地砖对城市环境建设的意义是() A增强地表径流,使城市内涝加剧 B有效增加下渗,减弱地表径流 C使热岛效应显著增强,气温升高 D增强地表径流蒸发,降低温度 考向 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与环节 2江苏卷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 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2)题。 (1)花岗岩的形成过程属于() AB CD (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B CD 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第 12 讲讲内力作用与地貌内力作用与地
24、貌 板块一 一、 1(1)热能 (2)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断裂带褶皱山系甲海陆变迁丙地壳深处 (3)高低不平 【疑难辨析 1】提示:喜马拉雅山脉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而东非大裂谷则是由板块张 裂形成的。 2(1)A 亚欧板块B 太平洋板块C 印度洋板块 (2)非洲生长 交界火山地震 内部美洲南极洲 (3)消亡生长 二、 1(1)挤压波状弯曲 (2)老新新老山岭谷地盆地 【疑难辨析 2】提示:不能,应根据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或岩层的弯曲方向来判 断。 2(1)压力或张力断裂面 (2)断层谷地低地山岭高地 3(1)地壳 (2)火山口火山锥 三、 1(1)沉积岩岩浆喷出型岩浆岩 (2) 【疑难辨析 3
25、】提示:不能。岩浆岩只能由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 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 2花岗岩层理化石石灰岩片理大理岩 板块二 考点一 体验高考真题 【例 1】断层陷落下沉加深 答案:(1)A(2)C 考向题组精练 1解析:处是断层,处是岩浆侵入,均为内力作用所致。 答案:D 2解析:本题以实景图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地质构造是由地壳 运动导致岩层的变形或位移而形成的,故图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地壳运动,故 B 项 正确。 答案:B 3解析:第(1)题,从图中板块的运动方向及出现的海沟和海岭可以判断图中板块共有 3 块。第(2)题,图中虚线圈内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
26、碰撞区,属于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俯冲 到大陆板块下面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到挤压抬升形成岛或岛弧,最符合太平洋西岸的情况。 第(3)题,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形成的褶皱山。 答案:(1)C(2)C(3)A 考点二 体验高考真题 【例 2】山峰向斜山老 答案:(1)A(2)A 考向题组精练 1解析: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分析,X 地的岩层是中部老两翼新,为背斜;从 X 地的河 流分布及等高线弯曲特征可以判断其为山谷,故 A 项正确。 答案:A 2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与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是地壳运动产生的,与内力作用有关, C、D 项错误;结合图片可知该山为块状山地,岩层并未产生弯曲变形,
27、所以 A 项正确,B 项 错误。 答案:A 3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岩层的上下分布关系可知,岩层由老到新的排序为含煤层 ba,cd含煤层,含煤层ba,含煤层ba,由于 e 岩层侵入到上面弯曲 的岩层中,因而其形成时间晚于图中各岩层。第(2)题,图中处为向斜构造,向斜为良好的 储水构造,适合挖机井。 答案:(1)C(2)A 考点三 体验高考真题 【例 3】水平挤压沉积侵蚀侵入 答案:D 考向题组精练 1解析:第(1)题,根据沉积岩的形成顺序可知,通常情况下下部的沉积岩先形成,上部 的沉积岩后形成。图中最先形成的是沉积岩,后受到挤压作用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当 地应力足够大时发生断裂,形成断层
28、,之后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最后岩浆喷发形成喷 出岩。第(2)题,砂砾石层下界相对平坦广阔,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先遭受侵蚀,后接 受沉积,形成沉积岩砂砾石层。 答案:(1)D(2)C 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河谷下半部有石灰岩分布,溶蚀作用下易形成溶洞等喀 斯特地貌,A 对。河谷没有可溶性岩石分布,难以形成溶洞地貌,B、C、D 错。第(2) 题,图示断层被花岗岩切断,说明断层在花岗岩之前形成,而且花岗岩连续完整,没有出现 断裂,说明花岗岩形成后断层没有活动,A、B 错;断层上面还覆盖有砂砾岩和砂岩,且断层 带上没有发育成明显的河谷,说明断层对现代河谷下切影响较小,C 错;砂砾岩、砂岩和断
29、层 之间发育了侵蚀面,说明断层形成时间比侵蚀面早,D 对。 答案:(1)A(2)D 考点四 体验高考真题 【例 4】固结成岩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答案:(1)C(2)C 考向题组精练 1解析:第(1)题,首先需要判断图中哪种物质是玄武岩(喷出型岩浆岩),结合已有的知 识储备对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后得出各类物质和各环节的名称:岩浆侵入、风化、侵 蚀和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A 岩浆、B侵入岩、C喷出岩、D沉积岩、E变质岩。第(2)题,通过材料中的信息“渗水 性较好”, 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可知铺设这种地砖可以增加下渗, 导致地表径流减少, B 正确、 A 错误;地表径流蒸发减弱,D 错误;下渗量增加,地下水增加,使城市地表温度下降,热岛 效应减弱,C 错误。 答案:(1)B(2)B 2解析:第(1)题,根据地壳物质循环规律,结合图,可知代表重熔作用,代表岩浆 活动,代表地壳运动,代表变质作用,花岗岩的形成过程属于岩浆冷凝作用。第(2)题, 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是古生物的遗体保留在沉积环境中,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而形成的。 答案:(1)B(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