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孝感市孝感市 2019 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声 B. 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 C. 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 图丁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甲实验是将发声体放在真空罩中,随着空气的抽出,声音越来越小,所以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 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 A 错误; B.钢尺实验可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或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与与频率无关,故 B错误; C. 丙实验通过音叉发声振动时弹开乒乓
2、球的远近,体现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 C正 确; D. 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故 D 错误。 2.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小孔成像 B. 雨后彩虹 C. 水中倒影 D. 海市蜃楼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小孔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 A 正确; B. 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本质上是光的折射,故 B 错误; C. 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本质上是光的反射,故 C错误; D. 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 D 错误。 3.寒假,小华一家人驾车出去旅行时,小华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打开除雾开关后,不一会 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 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内表面 C. 水雾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D. 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水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 A错误; B.冬天驾车, 车内的温度相对较高, 车内温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在玻璃内表面液化形成小水滴, 即水雾, 故 B 正确; C. 水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 C 错误; D. 水雾消失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现象,故 D 错误。 4.如图所示是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示意图,B是配重。起重机工作时,在钢索吊起货物加速上升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钢索
4、对货物的拉力等于货物的重力 B. 货物加速上升过程中没有惯性 C. 货物的动能转化为它的重力势能 D. 配重是为了防止起重机翻倒,利用了杠杆原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货物加速上升运动状态改变,此时受力不平衡,拉力大于重力,故 A 错误; B.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故 B 错误; C. 货物加速上升速度变大,质量不变,动能变大,同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因此不是货物的动能转 化为它的重力势能,故 C错误; D.如图所示 O为支点,右侧力臂明显长于左侧力臂,为使杠杆平衡,就要在左侧增加配重防止起重机翻倒, 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知识,故 D 正确。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甲
5、相对于乙向南运动,那么乙相对于地面一定向北运动 B. 同一物体在同一路面上运动越快,受到的摩擦力越小 C. 重型货车通过增加轮胎的个数来减小货车对路面的压强 D. 杠杆平衡后,如果动力和阻力都増加 10N,那么杠一定仍然杆平衡 【答案】C 【解析】 【详解】A. 若甲相对于地面高速向南运动,乙相对于地面低速向南运动,则甲相对于乙仍然是向南运动, 同时乙相对于地面也向南运动,故 A错误; B.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故 B 错误; C. 重型货车增加轮胎个数是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受力面积的方式减小压强,故 C正确; D.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1122 FLF L
6、可知,若为等臂杠杆则动力和阻力都増加 10N,杠杆仍然平衡,若不是等臂 杠杆,动力和阻力都増加 10N,则不能平衡,故 D错误。 6.如图所示,通过开关的通断来研究电路连接和电路故障等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断开 S1和 S3,闭合 S2时,R1和 R2并联 B. 断开 S1和 S3,闭合 S2时,电压表量电源电压 C. 断开 S2,闭合 S1 和 S3时,R1和 R2串联 D. 断开 S1,闭合 S2 和 S3时,R2被短路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断开 S1和 S3,闭合 S2时,R1和 R2串联,电压表测 R1两端电压,故 A 错误; B 断开 S1和 S3,闭合 S2
7、时,R1和 R2串联,电压表测 R1两端电压,故 B错误; C. 断开 S2,闭合 S1 和 S3时,R1和 R2并联,故 C错误; D. 断开 S1,闭合 S2 和 S3时,无电流通过 R2,R2被短路,故 D正确。 7.关于下列几个图那,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4.8cm B. 图乙中向两纸片中间吹气,两纸片向中间靠拢 C. 图丙中的人站在绝缘椅子上,通电后不会触电 D. 图丁中的人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人的竖直拉力对滑板做功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图甲中刻度尺的起始刻度为 1cm,因此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3.80cm,故 A错误; B. 向两纸片中间吹
8、气,中间气体流速大压强小,纸的两侧形成向内的压强差使两纸片向中间靠拢,故 B正 确; C. 人站在绝缘椅子上如果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零线也会形成通路,造成触电,故 C错误; D. 人提着滑板的力向上,运动的方向向前,力与运动不在同一方向上,因此不做功,故 D 错误。 8.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B. 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 C. 5G时代的人和物连接、物和物连接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D. 核电站利用铀核聚变释放出核能发电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实现的,故 A 正确; B. 电动机工作时存在的能量
9、转化过程主要是电能转化为机械的机械能,故 B正确; C.5G 网络是通过收发电磁波来实现信息的交互的现代通讯技术,故 C 正确; D. 核电站是利用铀核裂变来实现发电的,故 D错误。 9.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装成甲、乙滑轮组,分别将同一重物在相等的时间内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 重和摩擦,则 A. 甲、乙的拉力之比是 3:2 B. 甲、乙绳的自由端速度之比是 1:1 C. 甲、乙拉力的功率之比是 3:2 D. 甲、乙机械效率之比是 1:1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由图像可知甲中绳子股数 n甲=2,乙中绳子股数 n乙=3,拉起相同的重物,因此甲的拉力大小为 1 2 FGG 甲动 ,
10、乙拉力的大小为 1 3 FGG 乙动 ,则甲、乙的拉力之比是 3:2 ,故 A 正确; B. 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由滑轮组特点可知,甲绳的自由端速度2v = v 甲物,乙绳的自由端速度 3v = v 乙物 , 则甲、乙绳的自由端速度之比是 2:3,故 B 错误; C.由选项 AB可知甲乙拉力值比为 3:2,绳的自由端速度之比是 2:3,根据公式PFv 可知甲、乙拉力的功 率之比是 1:1,故 C错误; D.由公式 1 WGhGhG WFsGG GGnh n 有 总动 动 可知机械效率只与物重和动滑轮重有关,甲乙两组 中,物重相等,动滑轮重相等,因此机械效率之比是 1:1,故 D正确。 10.如
11、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 3.0V,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 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 050,闭合开关,当 滑片 P 处于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 2.0V,电流表的示数为 0.1A,则 A. 定值电阻 R1=200 B. 当滑片 P 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 整个电路总功率的最小值为 0.15W D. 当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 0.2W,R2=5 或 R2=20 【答案】BCD 【解析】 【详解】 A. 由图像可知 R1, R2串联, 电压表测变阻器电压, 当滑片 P 处于某一位置时, 电压表示数为 2.0V, 电 流 表 的 示 数 为 0.1A , 由 串 联 电 路 分 压 可 知
12、, R1两 端 电 压 为 3V-2V=1V , 因 此 定 值 电 阻 1 1 1V =10 0.1A U R I ,故 A错误; B. 当滑片 P 向右滑动时 R2电阻增大,因为串联电路电压比等于电阻比,因此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 B 正确; C.由公式 2 U P R 可知电压相同总电阻越大功率越小,因此整个电路总功率的最小值为 2 2 3V = 0.15W 10+50 U P= R ,故 C正确; D. 当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 0.2W时由公式 2 U P R 可得 2 2 2 2 U P R ,即 2 2 2 0.2W U R 因为串联电路电压比 等于电阻比因此可得 11 22 UR
13、 UR ,即 1 22 10U UR 结合串联电路分压特点 12 U =UU 总 ,即 12 4V=UU ,将式联立可解得 R2=5或 R2=20,故 D正确。 二、作图与实验探究题二、作图与实验探究题 11.如图所示,小车 A与 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 A与正前方的墙碰撞时,请画出物体 B 受到的 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两力均画在重心上) ( ) 【答案】 【解析】 【详解】如图所示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当小车 A 与正前方的墙碰撞时,由于物块 B 具有惯 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右运动,此时物块相对于小车向右运动,因此会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12.如图所示,凸透镜斜放,其
14、主光轴与水平成 45 角,F是焦点。一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入射 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被反射,已知折射光线 BO与水平成 45 角,请完成光路图,画出入射到凸透镜的入 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 ( ) 【答案】 【解析】 【详解】由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性质可知,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可作出入射 到凸透镜的入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线 BO 与镜面的交点 O 即为反射光路的入射点,再结合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垂直于镜面即可完成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 13.如图,是“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图中相同的烧杯所装水和食用油的体积 _(选填“
15、相同”或“不同”),用规格相同的电热器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观察和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实验结果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不同, 我们引入一个物理量比热容来反映物质的这种吸热能力。在电加热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 【答案】 (1). 不同 (2). 吸热 (3). 内能 【解析】 【详解】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应控制水和油的质量相同,而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根据 m V 可 知,烧杯所装水和食用油的体积不同,据公式Q cmt 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间的温度时,吸热 不同,在电加热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14.如图所示,有一柱状薄透明玻璃容器
16、(在它的外面有表示高度的刻度纸)和一底面积是 20cm 2高 8cm并 刻有高度的圆柱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用细线系着)。某实验小阻利用这两个器材探究:当物体浸入柱状容 器的水中时,水对容器底增大的压强与水对物体的浮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他们先往容器中加水至 10.00cm刻度处(图中己标出)),再用细线吊圆柱体,让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 h 先后是:2.00cm,4.00cm,6.00cm、8.00cm,读出容器底到水面对应增加深度h,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和 液体压强公式分别计算出对应的浮力 F浮和水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p,结果如下表 F浮/N 0.4 0.8 1.2 1.6 p/Pa 100 2
17、00 300 400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圆柱体浸入柱状容器的水中时,水对容器底增大的压强与水对物体的浮力成 _, 如果物体浸没后继续增大它在水中的深度, F浮和p 都_ (选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 (2)同学们又从另一个角度讨论了这种关系的成因:当物体浸入水中时,水对物体施加了竖直向上的浮力, 由于_物体对水也会施加大小相等的竖直向下的压力, 使容器底部增大的压力大小为 F浮(柱 状容器底面积为 S),那么p=_(用所给物理量字母表示); (3)根据本次实验数据,计算出容器底面积 S=_cm2,因此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水面所对的刻度是 _cm。 【答案】 (1). 正比 (
18、2). 不变 (3).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 F S 浮 (5). 40 (6). 14.00 【解析】 【详解】 (1)由表格数据可知水对容器底增大的压强与水对物体的浮力成正比,物体浸没后排开液体体积 不变,据公式F V g 浮水排 可知浮力不再变化,同时浸没后液体深度不再增加,由pgh可知液体对容 器底部的压强也不再变化; (2)水对物体施加了竖直向上的浮力,物体也对水也会施加大小相等的竖直向下的压力,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由公式 F p S 可知 F p S 浮 ; (3)由(2)分析知 F p S 浮 ,即 -222 0.4N = 0.4?10 m = 40cm 100P
19、a F S= p 浮 ,圆柱体的体积为 23 20cm ?8cm=160cmVSh 圆柱体圆柱体 圆柱体 ,液体上升的高度为 3 2 160cm 40 = c 4c m m V h S 圆柱体 ,因此 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水面所对的刻度是 10cm+4cm=14cm 。 15.某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做了以下不同的实验: (1)第一小组观察小灯泡的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实物电略连接如图所示. 开关闭合后,会发现_(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的指针反偏; 将错误连接改正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0.2V时,发现灯泡不亮,你认为其 原因是_(填写选项
20、前的字母序号) A:小灯泡断路 B: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小 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2.5V,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 0.30A;再调节滑动变 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 3.0V,灯泡强烈发光,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_(选填“小于”或“等于”或“大 于”)1.08W。 (2)第二小组测量额定电压为 3.8V 的小灯泡的额定力功率,采用如甲所示的电路图,其中电源电为 4.5V, R=10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_A,灯泡正常发光。 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断开开关,将电流表改接到灯泡所在的支路,与灯泡串联,闭合开关 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通
21、过灯泡的电流为_A; 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W。 【答案】 (1). 电压表 (2). B (3). 小于 (4). 0.38 (5). 0.40 (6). 1.52 【解析】 【详解】 (1)由实物图可知电压表负进正出,因此电压表的指针反偏;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有关,灯 泡不亮说明实际功率太低;小灯泡电阻为 2.5V25 0.3A3 U R= I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 3.0V 此时功率为 2 2 3V =1.08W 25 3 U P= R ,但是由于灯泡强烈发光温度升高电阻值会相应变大,因此实 际功率小于 1.08W; (2)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与灯泡并联,两支路电压相等为 3.8V
22、,因此电流表示数为 3.8V = 0.38A 10 U I= R ;由图乙知此时的电流为 0.4A;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3.8V?0.4A=1.52WPUI= 。 三,应用题三,应用题 16.一辆厢式小货车某次运货,满载后总质量是 5.0 103kg,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 100km,耗油 10kg,货 车受到的阻力是总重力的 0.05倍,发动机的牵引功率是 50kW(油的热值是 5.0 107J/kg,g=10N/kg),求: (1)货年受到的牵引力; (2)货车匀速行驶的速度; (3)货车发动机的效率。 【答案】 (1)2500N; (2)20m/s;50% 【解析】 【详解】 (1)因为
23、货车匀速行驶,二力平衡,所以 33 0.05= 0.05?5?10 kg?10N/kg = 2.5?10 NFGF 阻牵引 ; (2)货车匀速行驶的速度 3 3 50?10 W = 20m/s 2.5?10 N P v F ; (3)货车发动机的效率 33 7 2.5?10 N?100?10 m 100% =50% 10kg?5?10 J/kg WFs Qmq 17.水平桌面上有一容器,底面积为 100cm2,容器底有一个质量为 132g、体积 120cm3的小球,如图甲所示( 水=1.0 103kg/m3, g=10N/kg) (1)向容器中注入质量为 1.6kg 的水时,水深 13cm,如
24、图乙所示,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再向容器中慢慢加入适量盐并搅拌,直到小球悬浮为止,如图丙所示,求此时盐水密度 1 (3)继续向容器中加盐并搅拌,某时刻小球静止,将密度计放入盐水中,测得盐水的密度 2=1.2 103kg/m3, 求小球浸入盐水的体积 【答案】 (1)1300Pa; (2)1g/cm3; (3)110cm3 【解析】 【详解】 (1)由液体压强公式可得 333 1?10 kg/m ?10N/kg? 0.13m=1.3?10 Papgh ; (2)因为小球悬浮,据浮沉条件可知, 3 1 3 132g =1.1g/cm 120cm m V 球 ; (3)因为 2球,所以小球漂浮,
25、所以 F浮=G物,可得 2V g V g 球球排 ,所以 33 3 3 2 1.1g/cm ?120cm =110cm 1.2g/cm V V = 球球 排 。 18.家用电饭锅中自动开关一般由感温铁氧体组成,将电饭锅的自动开关 S按下,电饭锅处于加热状态,当 感温铁氧体温度达到 103时失去磁性,被吸铁块由弹簧弹开使电饭锅进入保温状态。某家用电饭锅内部电 路简化示意图如图甲,某次使用该电饭锅在 220V的电压下煮饭过程中,通过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乙。 (1)当锅内温度为 100时,自动开关 S与_(选填“1”或“2”)连接,此时电饭锅处于_(选填“加 热“或“保温”)状态。 (2)该
26、电饭锅此次工作 30 分钟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_ (3)电阻 R1与 R2的阻值之比为多少?_ (4)若要使该电饭锅的加热功率提高到 1100W,可以给电阻 R1并联一个阻值为多大的电阻 R3?_ 【答案】 (1). 1 (2). 加热 (3). 0.22kWh (4). 1:3 (5). 220 【解析】 【详解】 (1)由公式 2 U P R 可知电压相同电阻越小功率越高,当锅内温度为 100时小于 103仍处于 加热状态,因此自动开关 S 与 1位置相连; (2) 该电饭锅此次工作 30分钟消耗的电能等于前 10分钟高温加热消耗的电能加后 20分钟保温时消耗的电 能,由公式WUIt 结合
27、图乙可知 5 220V? 4A?10? 60s =5.28?10 JWUIt= 加热加热 加热 , 5 220V?1A? 20? 60s = 2.64?10 JWUIt 保温保温 保温 , 555 5.28?10 J+2.64?10 J = 7.92?10 J = 0.22kW hWWW 总加热保温 ; (3)加热时,只有 R1接入电路此时 1 1 220V = 55 4A U R I ,保温时 R1与 R2并联,则 12 220V = 220 1A U RR I , 2 165R ,所以 12 55:165=1:3RR : ; (4)并联时 R1消耗的功率为 2 2 1 1 220V =880W 55 U P= R ,则电阻 R3消耗的功率为 1100W-880W=220W, 因此 2 2 3 3 220V = 220 220W U R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