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卖家):xingfei169 文档编号:143535 上传时间:2019-08-1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无锡市无锡市 2019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物 理理 试试 题题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石油 B. 煤炭 C. 核燃料 D. 太阳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石油、煤炭、核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只有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故 D 正确,ABC 错误。 2.无锡是我国首个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千万的地级市。移动物联网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远程控制。手机 传递信息是利用了 A. 红外线 B. 电磁波 C. 超声波 D. 次声波 【答案】B 【解析】 【详解】手机既是电磁波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收台,所以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 B正确。 3.

2、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如 图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 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 A. 声咅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 固体传声比气体快 D. 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 【答案】A 【解析】 【详解】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根据喉结的振动,用这种方 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故 A 正确,BCD 错误。 4.由稀土原材料与其他金属一起经过熔化、冷却、破

3、碎、烧结等复杂工艺形成毛坯,然后利用强大电流进行 磁化制成的永磁体。在高温下也能产生很强的永久磁场。这种永磁体已用于制作新能源汽车的电动机。下 列关于这种永磁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耐高温 B. 磁性弱 C. 制作时利用电流的磁场进行磁化 D. 制作时经历了熔化和凝固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AB、在高温下也能产生很强的永久磁场,说明耐高温并且磁性很强,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错误,符合题意; C、利用强大电流进行磁化制成的永磁体,说明利用电流获得磁性,故 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稀土原材料与其他金属一起经过熔化、冷却、破碎、烧结等复杂工艺形成毛坯,说明制作过程中经历 了熔

4、化和凝固过程,故 D正确,不符合题意。 5.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lmin 后两人相距 1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 2m/s B. 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 2m/s C. 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 D. 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答案】A 【解析】 【详解】A、以小明为参照物,1min 后两人距离 120m,所以小红的速度是 v= 120m 60s s t =2m/s,故 A正确;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 1min 行走120m 2 =60m,所以其速度是 v= 60m 60

5、s s t =1m/s,故 B错误;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小红是运动的,故 C 错误; D、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故 D错误。 6.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A. 水平向左移动 B. 水平向右移动 C. 竖直向上移动 D. 竖直向下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射中目标,故 A 不符合题意; B、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射中目标,故 B 不符合 题意; C、将平面镜

6、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 斑会向上移动,能射中目标,故 C 符合题意; D、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左边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左移动, 光斑会向下移动,不能射中目标,故 D 不符合题意。 7.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 液体很难被压缩 B. 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一起 C. 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D. 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的斥力,故 A错误; B、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而使两块铅块粘在一起

7、,故 B 正确;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故 C 错误; 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物质分子间有间隙,故 D 错误。 8.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质量为 10g 的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等质 量的重物,对卡片施加两个拉力。为探究这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则所挂重物质量合适的是 A. 5g B. 10g C. 200g D. 任意质量均可 【答案】C 【解析】 【详解】质量为 10g 的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当卡片受到的拉力远大于卡片的重力时,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 不计,此时卡片可以看作只在两个拉力的作用下平衡,故应选质量大的

8、重物来拉卡片,故 C符合题意。 9.在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很快的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 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是 113.7,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 800) A. 浸入开水中 B.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 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 至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AB、酒精灯火焰温度高于碘的熔点和沸点,这样碘容易发生熔化和沸腾现象,不利于研究碘的升 华和凝华,用水浴法加热,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但是可以发生升华现象,所以 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可以确保碘不会熔化。故 A符合题意,B 不符合题意; CD、将

9、被密封的碘颗粒放入冰水混合物或在常温下观察碘升华,速度太慢,效果不明显。故 C、D 不符合 题意。 10.如图所示,用电火花发生器点燃塑料盒内的酒精气体,能将盒盖喷出很远。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与 汽油机的哪一个冲程相似 A. 压缩冲程 B. 吸气冲程 C. 排气冲程 D. 做功冲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盒内酒精,盒盖被打出去,这是因为酒精燃烧产生的燃气对外做 功,消耗燃气的内能,变成盒盖的机械能,故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四冲程热机中的做功冲程就 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1.如图所示,在接线柱间接入熔丝和铜丝,熔丝电阻大于铜丝

10、。接通电源,闭合开关 S,依次闭合各小灯 泡支路的开关,可以看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再闭合电炉丝支路的开关时,会发现熔丝被熔断。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说明电路超负荷运行会引起安全事故 实验中通过熔丝的电流大于铜丝 通电相同的时间,熔丝所产生的热量多于铜丝 随着支路开关依次闭合,熔丝最终熔断说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有关 A. 只有 B. 只有 C. 只有 D. 都正确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小灯泡和电炉丝是并联的,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同时工作 的用电器越多,干路电流越大,干路导线产生的热量越多,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熔丝熔断,甚至引发安 全事故

11、,故正确;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熔丝和铜丝是串联在干路中的,所以通过熔丝的电流等于通过铜丝的电流,故 错误; 已知熔丝电阻大于铜丝,通过的电流相同,由焦耳定律 Q=I2Rt可知,在相同时间,熔丝产生的热量多, 故正确;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随着支路开关依次闭合,干路电流逐渐增大,熔丝最终熔 断,说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有关,故正确。 12.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固体浮力材料已成功用于万米深海探测,为探测器提供浮力,技术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固体浮力材料的核心是“微球”(直径很小的空心玻璃球) 。若用质量为 60g密度为 2.4g/cm3的玻璃材料制 成的“微球”后和粘

12、合剂黏合制成一块固体浮力材料,其内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粘合剂的密度 为 1.2g/cm3,粘合剂体积占固体浮力材料总体积的 20%,制成后的固体浮力材料密度为 0.48g/cm3。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A. “微球”能承受很大的压强 B. 这块固体浮力材料能漂浮在水面上 C. 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粘合剂的质量为 24g D. 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175cm3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固体浮力材料成功用于万米深海探测,由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可知,它能够承受很 大的压强,故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固体浮力材料密度为 0.48g/cm3,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13、,能漂浮在水面上,故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粘合剂的体积 V= 3 = 1.2g/cm mm 粘 ,固体浮力材料总体积 V总= 3 3 51.2g/cm cm 20%1.2 m m ,固体浮力材料密 度 = 3 60g = 5 cm 1.2 mmmm m VV 球总 总总 =0.48g/cm3,m=60g,故 C错误,符合题意; D、粘合剂的体积 V = 3 60g = 1.2g/cm m 粘 50cm3,总体积 V总= 3 50cm 20%20% V =250cm3,微球的体积 V球=V总 (1-20%)=250cm3 80%=200cm3,微球实心部分的体积 V实= 3 60g = 2

14、.4g/cm m 球 球 =25cm3,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 =V球-V实=200cm3-25cm3=175cm3,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3.云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组成, 其中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_ (填 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_热。 【答案】 (1). 液化 (2). 放 【解析】 【详解】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水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升入高空时,遇冷液化成大量的小水珠 或凝华成大量的小冰晶,这就是云。液化和凝华都是放热过程。 14.如图所示,用尺快速打击最下面的棋于,棋子被击打后飞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上面

15、的棋子由于具有_会落在原处。 【答案】 (1). 运动状态 (2). 惯性 【解析】 【详解】受到打击的棋子飞出去,该棋子受力后由静止变为运动,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上面 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由于下方的棋子飞出,所以上面的棋子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落在原 处。 15.劣质橡皮较硬,擦字时易打滑,导致字擦不干净,这是由于物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_的缘故。 小明用橡皮轻轻擦字没擦干净,然后它稍加用力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_(选填“增大”或 “减小”)橡皮与纸间的摩擦。 【答案】 (1). 越小 (2). 增大 【解析】 【详解】劣质橡皮质硬,擦字时打滑,由于物体表面越光滑

16、,摩擦力越小,字擦不干净;小明用力擦,增 大了橡皮对纸的压力,从而增大了摩擦力,字就擦干净了。 16.如图是一种手摇发电的手电筒,当沿图中箭头方向来回摇动时,灯泡就能发光。这个手电筒壳体透明, 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有线圈,摇动时,可以感受到有一个物块在来回运动,小明猜想这个物块是磁体,依 据是:物体运动时,闭合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_,线圈相当于电路中的_。 【答案】 (1). 感应电流 (2). 电源 【解析】 【详解】该手电筒有线圈,使用时将它来回摇晃,线圈在磁场中就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此时线圈中有感应 电流产生,所以手电筒里面的物块应该是磁铁,此手电筒发电是电磁感应现象,线圈可以提供电能,相当

17、于电路中的电源。 17.如图所示,将钢锯条固定在桌面边缘,将棋子放在钢锯条的右端,然后用手将锯条的右端压下一段距离, 松手后,棋子会被弹起一定的高度,此过程中,钢锯条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棋子的_势能,增加钢锯 条被下压的距离,发现棋子被弹起的高度增加,实验表明,物体的_越大,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答案】 (1). 重力 (2). 弹性形变 【解析】 【详解】松手后,棋子会被弹起一定的高度,钢锯条的弹性势能减小,棋子的重力势能增大,钢锯条的弹 性势能转化为棋子的重力势能。增加钢锯条被下压的距离,钢锯条形变更大,棋子被弹起的高度增加,表 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18.用煤气灶将质

18、量为 4kg的水从 25加热到 50,水吸收的热量为_J,若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气 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则需要完全燃烧_的煤气。水的比热容为 4.2 103J/(kg) ,煤气的热值为 4.2 107J/kg 【答案】 (1). 4.2 105 (2). 0.01kg 【解析】 【详解】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 =4.2 103J/(kg) 4kg (50-25)=4.2 105J; 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气燃烧所放出的热量,Q吸=Q放=4.2 105J; 由 Q放=mq可得,煤气质量 m= 5 7 4.2 10 J 4.2 10 J/kg Q q 放 =0.01kg。 19.小明让家中某用电器单独

19、工作 0.5h。观察到家中电能表的示数由变为 则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_kWh,实际功率为_kW。 【答案】 (1). 1 (2). 2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W=28.5kWh-27.5kWh=1kWh,该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P= 1kW h 0.5h W t =2kW。 20.如图所示,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面的朝向不同。 (1)要观察到 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等,必须控制金属盒面的中心在液体的_相等,由上述实 验可知:液体内部某一点,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_的。 (2)不增加器材,用这套装置还可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_关系。 【答案】 (1). 深

20、度 (2). 相等 (3). 深度 【解析】 【详解】 (1)如图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仪器名称是 U 形管压强计,实验中判断压强大小是通过观察 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实现的;由图所示现象可知,压强计的探头处于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但朝向不同, 而 U 形管压强计两管液面高度差相等,故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 向的压强均相等; (2)液体密度相同,如果改变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即只改变深度的大小,故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 与深度的关系。 21.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

21、,观察尺在地面上形 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的影子_。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小明保 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和凸透境按照图甲所示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 (2) 将此凸透镜、 点燃的蜡烛、 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罝时, 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到立、 _ 的实像;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罝不变,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_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 现蜡烛清晰的像。 【答案】 (1). 最短 (2). 10.0 (3). 缩小 (4). 35cm 【解析】 【详解】 (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知,光与物体的影子最短时,刻度尺与

22、光线平行;保持尺不动,将光屏 和凸透镜按照图甲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 焦距为:f=10.0cm-0=10.0cm; (2)由图可知,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蜡烛到凸透镜距离大于光屏到凸透镜距离,即物距大于像距, 所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图乙可知,蜡烛在刻度尺的 20cm处,u=50cm-20cm=30cm, v=65cm-50cm=15cm,根据折射中光路可逆性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当 u=15cm时,即凸透镜移 动至 35cm刻度线处,在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2.小红利用杠杆制成一种多功能杆秤,使用前,杠杆左端

23、低,右端高,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节,直 到扛杆处于水平平衡。她取来质量均为 100g 的实心纯金属块 a 和 b、合金块 c(由 a、b的材料组成) ,她将 a 挂在 A 处,且浸没于水中,在 B 处挂上 100g 钩码,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如图所示,测得 OA=50cm, OB=40cm,则 a的密度为_。接下来,她分别将 b、c 挂于 A 处并浸没于水中,当将钩码分别移至 C、 D 处时,杠杆均水平平衡,测得 OC=30cm,OD=34cm;则金属块 c中所含金属 a和金属 b 的质量之比为 _。 (水=1.0 103kg/m3) 【答案】 (1). 右 (2). 5g/cm3 (3).

24、2:3 【解析】 【详解】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右端偏高,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将 a挂在 A处,浸没于水中,在 B 处挂上 100g 钩码,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G OB=Fa OA, 0.1kg 10N/kg 0.4m= Fa 0.5m, Fa=0.8N, a 受到的浮力 F浮a=Ga-Fa=0.1kg 10N/kg-0.8N=0.2N, a 的体积 Va=V排= a 33 0.2N 1 10 kg/m10N/kg F g 浮 水 =2 10-5m3=20cm3,a的密度 a= a 3 a 100g = 20cm m V =5g/cm3; 将 b挂在

25、A处,浸没于水中,在 C 处挂上 100g 钩码,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G OC=Fb OA, 0.1kg 10N/kg 0.3m= Fb 0.5m, Fb=0.6N, b 受到的浮力 F浮b=Gb-Fb=0.1kg 10N/kg-0.6N=0.4N, b 的体积 Vb=V排= b 33 0.4N 1 10 kg/m10N/kg F g 浮 水 =4 10-5m3=40cm3,b的密度 b= b 3 b 100g = 40cm m V =2.5g/cm3; 将 c 挂于 A处并浸没于水中, 当将钩码移至 D处时, 杠杆均水平平衡,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G OD=Fc

26、OA, 0.1kg 10N/kg 0.34m= Fc 0.5m,Fc=0.68N,Gc- F浮c =Fc, (ma+mb)g-水g(Va1+Vb1)=(ma+mb)g-水g ( ab ab mm )=0.68N,ma+mb- ab 33 - 5g/cm2.5g/cm mm =68g,ma+mb=100g,由和得到 ma =40g,mb=60g, ma:mb=40g:60g=2:3。 三、解答题三、解答题 23.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拉动木块,请画出木块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 ) 【答案】 【解析】 【详解】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拉力水平向右,作用点在木块重心上,如图所示: 24.请在图中的括

27、号中标出通电螺线管右端磁极的极性。 ( ) 【答案】 【解析】 【详解】电流方向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方向, 大拇指指向螺线管的右端为 N 极,如图所示: 25.请在电路图中补画一根导线,使卧室灯 L1和客厅灯 L2都能独立工作。 ( ) 【答案】 【解析】 【详解】要使卧室灯 L1和客厅灯 L2能独立工作,两灯并联,图中已将开关接在火线和灯之间,经过卧室灯 和客厅灯后共同接到零线上,如图所示: 26.在更换家用轿车的轮胎时,剪式千斤项是一种常用工具,图中是某型号剪式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 时,将底部支撑台置于水平地面,保持千斤顶竖直,将顶升

28、置于汽车车身下,用手摇动板手使板手绕 O点 不断旋转,带动丝杆转动。通过杠杆水平拉动左端铰链,使支架向内收缩,顶升升高,从而将汽车车身顶 起,丝杆上刻有梯形扣,图乙是梯形扣的实物图。 (1)该型号的剪式千斤顶是由一些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在顶起车身的过程中,丝杆上的梯形扣属于下列 哪一种简单机械?_ A滑轮 B滑轮组 C杠杆 D斜面 (2) 现使用该剪式千斤顶更换轮胎, 顶起汽车车身后, 若顶升受到车身竖直向下的压力大小始终为 10000N, 且等于顶升对车身的支持力,千斤顶自身重量忽略不计。 若底部支撑台与地面接触面积为 0.04m2,顶起汽车车身后手不再用力,则千斤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 大

29、_? 顶起汽车车身后,为了方便更换轮胎,需要继续摇动扳手,使顶升继续升高一段距离,若人摇动扳手使 顶升在 lmin 内升高 12cm,用千斤顶顶起车身时机械效率为 80%,则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大_? 【答案】 (1). D (2). 2.5 105Pa (3). 25W 【解析】 【详解】 (1)丝杆上的梯形扣呈斜坡状,属于斜面; (2)千斤顶自身重量忽略不计,千斤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F=10000N, 千斤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p= 2 10000N 0.04m F S =2.5 105Pa; 有用功 W有=F支持h=10000N 0.12m=1.2 103J, 人做的功 W总= 3 1.2 1

30、0 J 80% W 有 =1.5 103J, 人做功的功率 P= 3 1.5 10 J 60s W t 总 =25W。 27.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实验时,用同一器材分别加热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水 和煤油升高的温度。 (1)调节好天平后将空铝桶放罝在天平左盘中。在天平右盘中加入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时, 天平所加砝码的位罝如图甲所示。空铝桶的质量为_。 (2)砝码盒里盛有 100 克,50克,20克,10克、5克砝码各一个。为了测量 90 克的水,接下来的操作是 _。向铝桶中加水,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3)再组装成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时,为保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应先

31、调节好_的高度。注意调 节温度计的高度,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_。 (4)正确组装好器材后给水加热,当水温度达到 35时开始计时。每隔 0.5分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将 数据记入下表。将铝桶中的水换成等质量的煤油,重复以上操作。 加热时间/min 0 0.5 1.0 1.5 2.0 2.5 温度/ 水 35 38 41 44 47 50 煤油 35 41 47 53 59 65 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像。请在图丙中补画出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 化的图像。 ( ) 由图像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髙相同的温度_吸收的热量多。 进一步分折图像发现质量一定的水,吸收的热量与

32、升高温度的比值是相等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上 述比值大小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 答 案 】 (1). 23.6g (2). 详 见 解 析 (3). 铁 圈 (4). 充 分 接 触 (5). (6). 水 (7). 不相等 【解析】 【详解】 (1)天平再次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标尺的分度值为 0.2g,则铝桶的质量 为:20g+3g+0.6g=23.6g; (2)根据砝码盒里剩有的砝码结合标尺的刻度,为了称量 90g 的水,将 50g、20g、10g、5g 砝码放入砝码 盘中,将游码移到 5g处,向铝桶中加水,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3)为保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33、,应先调节好铁圈的高度,注意调节温度计的高度,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 体充分接触; (4)根据表中数据,画出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长,故水吸收的热量多。 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为过原点的 直线,即质量一定的水(煤油)吸收的热量与升高温度的比值是定值,因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 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即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上述比值大小不相等。 28.小明和小红做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验,实验目的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器材有:电压恒 为 4.5V的电源

34、,额定电压为 3.8V 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20 2A)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各一个,导线 若干。 (1)小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准备将电压表连接在小灯泡两端,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红认 为这样连接电压表不妥,理由是:_ (2)小明和小红讨论后,选择 03V的量程,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 A、B 接线柱上,请你用笔画 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 ) (3)正确连接好电路后,他们采用合理的操作方式,闭合开关,移动滑片 P,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记录在下表中: 电压表示数 U/V 2.9 2.5 2.3 1.7 0.7 0.5 0 电流表的示数 I/A

35、0.20 0.22 0.24 0.26 0.31 0.34 小灯泡的亮度 逐渐变亮 为达成实验目的,请将表格中的栏目补充完整:_。 当电压表示数为 0.7V 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 实验结果表明,小灯泡的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是:_。 实验时,若移动滑片 P至 B 端,则开关闭合后会出现_现象,导致器材可能损坏。 【答案】 (1). 详见解析 (2). (3). 小灯泡的功 率 P/W (4). 1.14 W (5). 实际功率越大,亮度越亮 (6). 电压表满偏 【解析】 【详解】 (1)灯额定电压为 3.8V,选用电压表大量程 0-15V,其分度值为 0.5V,故

36、测量额定电压 3.8V误 差较大; (2)电压表选择 03V的量程,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 A、B接线柱上,如图所示: (3)实验目的是测量小灯泡的功率,表格中的栏目为小灯泡的功率 P/W; 当电压表示数为 0.7V 时,灯两端的电压为 4.5V-0.7V=3.8V,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的量程是 0-0.6A,分度值是 0.02A,电流表示数为 0.3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UI=3.8V 0.3A=1.14W; 实验结果表明,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由表中第 1组数据,根据欧姆定律,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R滑= 1 1 2.9V 0.2A U I =14.5,实验时,

37、若移 动滑片 P 至 B 端,即变阻器的最大电阻 20连入电路中,由串联分压原理,则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示数变大, 会出现超过电压表量程现象,导致器材可能损坏。 29.小红家有一支电子体温计。查阅说明书得知:电于体温计的探测器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 而变化。小红买来一个热敏电阻,准备设计和制作一支模拟电子体温计。她计划先测出此热敏电阻在不同 温度时的阻值,按照图甲所示连接了实验电路,RT为热敏电阻,实验时,RT罝于温控箱(图中虚线区域) 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电阻箱(09999) ,S2为单刀双掷开关,开关 S1和 S2闭合 前,小红将电阻箱 R2的阻值调到最大。

38、(1)小红首先调节温控箱的温度,使 RT温度为 42.0。闭合 S1,将 S2接 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 3V。 为测量此时 RT的阻值,接下来的操作是:将 S2接_(选填“1”或“2”) ,调节电阻箱 R2的阻值,使 电压表示数为_,读出此时 R2的阻值即为 42.0时 RT的阻值。 逐渐降低温控箱的温度,根据上述方法测量出 RT在不同温度时的阻值,若依据小红所测数据画出的 RT 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且当 RT的温度降至 32.0时, 闭合 S1, 将 S2接 2, 电压表示数为 2.4V, 求电阻 R1的阻值_。 (2)在获得如图乙所示的 RT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后,为了自制

39、模拟电子体温计,小红将 S2始终接 2,闭 合 S1后,通过电压表的示数大小来显示温度高低,如果将 RT用绝缘薄膜包好后置于正常人腋窝中央,保持 腋窝合拢,闭合 S1,当电压表示数稳定后,电压表示数最接近_。 A2.25V B2.45V C2.65V D2.85V 【答案】 (1). 1 (2). 3 V (3). 400 (4). C 【解析】 【详解】 (1)为测量此时 RT的阻值,将 S2接 1,调节电阻箱 R2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 3V,根据等效 替代法,读出此时 R2的阻值即为 42.0时 RT的阻值; 由欧姆定律得到电路中的电流为:I1= 1 1 U R ,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

40、电压的规律,电源电压: U=I1RT1+UV1= 1 3V R 400+3V, 由图乙可知当 RT的温度降至 32.0时,RT2=600,电源电压 U=I2RT2+UV2= 1 2.4V R 600+2.4V, 因电源电压不变, 1 3V R 400+3V= 1 2.4V R 600+2.4V, R1=400;U= 3V 400 400+3V=6V; (2)由图结合数学知识,正常人腋窝中央的体温是 37 C,ME 为三角形的中位线,故此时 RT=500, 将 S2始终接 2,闭合 S1后,R1与 RT串联,电压表测 R1两端的电压,由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电路的电 流:I= 1T 6V = 400+500 U R R = 1 150 A,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示数:UV=IR1= 1 150 A4002.67V,故 C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物理 > 中考专区 > 中考真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为本站会员(xingfei1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