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 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生物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骨架B. 发菜和水绵都有叶绿体 C. 颤藻、伞藻和小球藻都有细胞核D. 黑藻、根瘤菌和草履虫都有细胞壁 【答案】A 【解析】 【分析】1、科学家根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2、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以及多种细胞器,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真核生物; 3、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原核生物。 【详解】A、酵母菌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白细胞是真核细
2、胞,这两种细胞都具有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 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多种功 能有关,A 正确; B、发菜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水绵细胞中具有叶绿体,B 错误; C、颤藻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伞藻和小球藻是真核生物,它们细胞中具有细胞 核,C 错误; D、黑藻是植物,其细胞具有细胞壁,根瘤菌是细菌,其细胞也具有细胞壁,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不具有 细胞壁,D 错误。 故选 A。 2. 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 B. 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核
3、仁代谢活动旺盛 C. 许多对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在细胞质合成,经核孔进入细胞核 D. 细胞质中的 RNA 均在细胞核合成,经核孔输出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 (1)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2)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染色质: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 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4)核仁:与 r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2、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A、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在有丝分裂后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故在有丝分裂过 程中,核膜和
4、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A 正确; B、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需要大量的核糖体,而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所以核仁代谢活动旺盛,B 正确; C、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分布在细胞质中,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故对基因表达有调控 作用的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后,经核孔进入细胞核,C 正确; D、RNA 是以 DNA 为模板转录形成的,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 量的 DNA,这些 DNA 也能作为模板转录合成 RNA,所以细胞质中的 RNA 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经核孔 输出,D 错误。 故选 D。 3. 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
5、误的是() A. NaOH 与 CuSO4配合使用在还原糖和蛋白质检测实验中作用不同 B. 染色质中的 DNA 比裸露的 DNA 更容易被甲基绿着色 C.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时,以多种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作为层析液 D. 利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推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1、检测还原糖时使用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会产生砖红色沉淀,检测蛋白质时使用双 缩脲试剂,会产生紫色反应; 2、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采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DNA 会被甲基 绿染成绿色,RNA 会被吡罗红染成红色; 3、在提取和分离
6、绿叶中的色素实验中,采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采用纸层析法,利用层析液分离不同的色 素; 4、土壤小动物具有避光性,可以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 【详解】A、斐林试剂分为甲液和乙液,甲液为质量浓度 0.1g/mL 的 NaOH 溶液,乙液为质量浓度 0.05g/mL 的 CuSO4溶液,检测时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再与底物混合,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 的沉淀;双缩脲试剂分为 A 液和 B 液,A 液为质量浓度 0.1g/mL 的 NaOH 溶液,B 液为质量浓度 0.01g/mL 的 CuSO4溶液,检测时先加 A 液,再加 B 液,目的是为 Cu2+创造碱性环境,A 正确; B、染色
7、质是由 DNA 和蛋白质构成的,在用甲基绿对 DNA 进行染色之前,要用盐酸处理,目的是让蛋白 质与 DNA 分离,有利于 DNA 与甲基绿结合,裸露的 DNA 没有与蛋白质结合,更容易被甲基绿着色,B 错误; C、分离绿叶中的色素用纸层析法,用到的层析液由 20 份石油醚、2 份丙酮和 1 份苯酚混合而成,C 正确; D、 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土壤中的小动物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身体微小, 具有避光性, 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然后统计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推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D 正确。 故选 B。 4. 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 O2和 CO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表示
8、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气体 A 和 B 分别是 CO2和 O2 B. 和是自由扩散,和是协助扩散 C. 成熟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 ATP,为提供能量 D. 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和更新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1、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将细胞核和细胞器等结构分解或排出细胞,为血红蛋白 腾出空间,运输更多的氧气; 2、分析题图可知,和表示气体进出红细胞,一般气体等小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为红细 胞通过消耗能量主动吸收 K+排出 Na+,是载体蛋白运输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是 H2O 通过水 通道蛋白进
9、入红细胞。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红细胞能运输 O2和 CO2,肌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 O2,产生 CO2,可 以判断气体 A 和 B 分别是 CO2和 O2,A 正确; B、和表示气体进出红细胞,一般气体等小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是载体蛋白运输葡萄糖 进入红细胞,顺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是 H2O 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红细胞,属于协 助扩散,B 正确; C、为红细胞通过消耗能量主动吸收 K+排出 Na+,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能通过 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 ATP,为提供能量,C 正确; D、成熟红细胞没有核糖体,不能再合成新的蛋白质,细胞
10、膜上的糖蛋白不能更新,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 外表面,由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其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中,D 错误。 故选 D。 5. 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凋亡过程中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 B. 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 C. 紫外线照射导致的 DNA 损伤是皮肤癌发生的原因之一 D. 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跑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1、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严格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是一种程序性死亡; 2、体内产生的自由基是导致细胞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 3、紫外线是物理致癌因子,长期暴露在过强的紫
11、外线下会导致细胞癌变; 4、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详解】 A、 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控制凋亡的基因表达, 需要新合成蛋白质,A 错误; B、在生命活动中,细胞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导致细 胞衰老,所以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B 正确; C、 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紫外线是一种物理致癌因子, 紫外线照射会导致 DNA 损伤,引起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是皮肤癌发生的原因之一,C 正确; D、克隆
12、羊“多莉”的诞生、以及我国科学家于 2017 年获得的世界上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 华”,就是将体细胞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培育成的,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D 正确。 故选 A。 6. 雄性缝蝇的求偶方式有:向雌蝇提供食物;用丝缕简单缠绕食物后送给雌蝇;把食物裹成丝球送 给雌蝇;仅送一个空丝球给雌蝇。以上四种方式都能求偶成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有利于其繁殖,是一种适应性行为 B. 是一种仪式化行为,对缝蝇繁殖失去进化意义 C. 是雌蝇对雄蝇长期选择的结果 D. 可能由进化而来 【答案】B 【解析】 【分析】雄性动物的求偶是为了繁殖后代,
13、在求偶过程中,雄性动物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交配机会,以 便将自己的遗传信息传递下去;生物的求偶行为是一种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一种适应性行为。 【详解】A、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一方面为了获得交配机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雌性获得更多营养物质 繁殖后代,这是一种长期形成的适应性行为,A 正确; B、根据题意,四种方式都能求偶成功,虽然是一种仪式化行为,但对缝蝇繁殖也具有进化意义,B 错误; C、在求偶过程中,把食物裹成丝球送给雌蝇,更受雌蝇的青睐,容易获得交配机会,留下后代的机会多, 这是雌蝇对雄蝇长期选择的结果,C 正确; D、仅送一个空丝球给雌蝇,不需要食物也能求偶成功,与在外观上具有相似性
14、,可推测可能由 进化而来,D 正确。 故选 B。 7. 图中、和为三个精原细跑,和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为正常细胞。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 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 B. 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有一半正常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 4 种基因型配子 D. 和的变异类型理论上均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答案】C 【解析】 【分析】1、精原细胞中有四条染色体,含有 A、a、R、r 四种基因,对比正常精原细胞可知,精原细 胞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R 基因
15、和 a 基因发生了位置互换; 2、精原细胞中含有 a 基因的染色体多了一条,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A、细胞中有四条染色体,为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A 正确; B、细胞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最终产生的配子为 1/12AR、1/12Ar、1/12aar、1/12aaR、1/6AaR、1/6Aar、1/6ar、1/6aR,其中正常配子为 1/12AR、1/12Ar、 1/6ar、1/6aR,刚好占一半,B 正确; C、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 4 个配子,2 种基因型,为 AR、AR、a
16、r、 ar 或 Ar、Ar、aR、aR,C 错误; D、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理论上通过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细胞中 的染色体数目就可以观察到,D 正确。 故选 C。 8. 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生物基因表达过程中用到的 RNA 和蛋白质均由 DNA 编码 B. DNA 双链解开,RNA 聚合酶起始转录、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停止转录 C. 翻译过程中,核酸之间的相互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D. 多肽链的合成过程中,tRNA 读取 mRNA 上全部碱基序列信息 【答案】C 【解析】 【分析】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 mRNA
17、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 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详解】A、RNA 病毒的蛋白质由病毒的遗传物质 RNA 编码合成,A 错误; B、DNA 双链解开,RNA 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进行转录,移动到终止子时停止转录,B 错误; C、翻译过程中,核酸之间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相互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C 正确; D、没有相应的反密码子与 mRNA 上的终止密码子配对,故 tRNA 不能读取 mRNA 上全部碱基序列信息,D 错误。 故选 C。 【点睛】 9.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
18、比野生型延长 B. 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 C. 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 D. 插条浸泡在低浓度 NAA 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更易生根 【答案】A 【解析】 【分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 量有机物。 2.不同植物激素的作用: 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 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19、;解除种子、 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 防止植物衰老。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主要生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 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 开雌花。 【详解】A、脱落酸有促进种子休眠的作用,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 间比野生型缩短,A 错误; B、赤霉素能促进大麦种子产生-淀粉酶,进而催化淀粉分解,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
20、有利于 赤霉素发挥作用,能产生更多的-淀粉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B 正确; C、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故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C 正确; D、NAA 是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插条生根,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对生长素不敏感,所以野生型比生 长素受体活性低的株系更易生根,D 正确。 故选 A。 【点睛】 10. 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 B 细胞;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 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 B 细胞;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 些激素作用于胰岛 B 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21、. 和均增强了胰岛 B 细胞的分泌活动 B. 和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 和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 D. 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血糖浓度升高时的三条调节途径,第一条是体液调节,后两条都是神经体液调节。 【详解】A、血糖浓度升高直接作用于胰岛 B 细胞,促进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血糖浓度升高 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支配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A 正确; B、是兴奋迷走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胰岛 B 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支配胰岛 B 细胞,兴奋的迷走神经促 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也是通过神经递质与胃肠
22、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进行调节的,二者都体现了神经细胞与 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 正确; C、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是体液调节,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C 错误; D、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使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此时血糖水平会反过来抑制胰岛 素的进一步分泌, 防止血糖过度下降; 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 故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 D 正确。 故选 C。 【点睛】 11. 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 H 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话 B. 主动运输维持着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这是神经细胞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C. 内环境 K+浓度升
23、高,可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增大 D. 谷氨酸和一氧化氮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 【答案】C 【解析】 【分析】1、一个神经细胞可以有多个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2、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单向传递的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神经细胞外钾离子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 4、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详解】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 H 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话,A 正确; B、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维持内外离子浓度差,静息电位是由于细胞内外一定的 K+浓度差导致的,B 正确; C、神经细胞静息状态是 K+外流,内环境
24、 K+浓度升高,K+顺浓度梯度外流减少,膜电位差减小,C 错误; D、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有谷氨酸、一氧化氮、肾上腺素等,都可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D 正确。 故选 C。 【点睛】 12. 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 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典型湿地季节性湿地中度退化湿地严重退化湿地 湿地特征常年积水季节性积水无积水完全干涸,鼠害严重 生物多样性指数2.72.42.11.5 鸟类丰富度2517129 注: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生物多样性水平 A. 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鼠类吸引部分猛禽使得食物网结构最为复杂 B
25、. 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导致丰富度降低 C. 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 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数据,随着湿地退化,退化程度越严重,积水越少,并且生物多样性指数和鸟类丰富度 都下降。 【详解】A、严重退化的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而且鸟类丰富度也最低,故食物网结构最简单,A 错 误; B、丰富度是物种数目的多少,鸟类死亡率增加会使种群密度下降,不会导致物种数目减少,B 错误; C、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 错误; D、湿地具有可以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因此湿地的退化对生物
26、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 13. 烟粉虱为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 1m)模式下番 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种植模式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虫数量(头叶)若虫天敌昆虫 (头叶)多样性指数 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 番茄单作22.73.20.816.51.2 番茄玫瑰邻作1.40.20.11.82.2 A. 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 B. 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 C. 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 D. 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
27、,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由番茄单作转为番茄玫瑰邻作,可以显著降低番茄植株不同部位烟粉虱成虫 数量,降低烟粉虱若虫的数量,同时增大天敌昆虫的多样性指数。 【详解】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的若虫与成虫的比值由 16.5:26.7 变为 1.8:1.7,年龄结构发生改变,A 正确; 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在番茄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比例并无变化,仍然是上部叶最多,中 部叶次之,下部叶最少,所以空间分布类型没有改变,B 错误; C、由单作转为邻作,增加了玫瑰,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改变,C 正确; D、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发
28、生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 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 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D 正确。 故选 B。 【点睛】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 14. 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利用荫坑贮存葡萄的方法(如图) 。目前我国果蔬主产区普遍使用大型封闭式气 调冷藏库(充入氮气替换部分空气) ,延长了果蔬保鲜时间、增加了农民收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荫坑和气调冷藏库环境减缓了果蔬中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分解 B. 荫坑和气调冷藏库贮存的果蔬,有氧呼吸中不需要氧气参与的第一、二阶段正常进行,第三阶段受到抑 制 C. 气调冷藏库中的低温可以降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酶的活性
29、D. 气调冷藏库配备的气体过滤装置及时清除乙烯,可延长果蔬保鲜时间 【答案】AC 【解析】 【分析】细胞呼吸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共同点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有 机物,释放能量。但是,前者需要氧和线粒体的参与,有机物彻底氧化释放的能量比后者多。温度、水分、 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储藏蔬菜、水果时采取零上低温、一定湿度、低氧等措 施延长储藏时间,而种子采取零上低温、干燥、低氧等措施延长储存时间。 【详解】A、荫坑和气调冷藏库环境中的低温均可通过降低温度抑制与呼吸作用相关的酶的活性,大型封闭 式气调冷藏库(充入氮气替换部分空气)降低氧气浓度,有氧呼吸和
30、无氧呼吸均减弱,从而减缓了果蔬中 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分解,A 正确; B、荫坑和气调冷藏库贮存中的低温可以降低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大型封闭式气调冷藏库(充入氮气替 换部分空气)降低氧气浓度,其中酶的活性降低对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影响,B 错误; C、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气调冷藏库中的低温可以降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酶的活性,C 正确; D、气调冷藏库配备的气体过滤装置应起到除去空气中氧气的作用,而不是去除乙烯的作用,以抑制果蔬的 有氧呼吸,D 错误。 故选 AC。 【点睛】 15. 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是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伴 X 隐性遗传病,男性中发病率约为 1/4000。甲、乙 家
31、系中两患者的外祖父均表现正常,家系乙-2 还患有红绿色盲。两家系部分成员 DMD 基因测序结果(显 示部分序列,其他未显示序列均正常)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家系甲-1 和家系乙-2 分别遗传其母亲的 DMD 致病基因 B. 若家系乙-1 和-2 再生育一个儿子,儿子患两种病的概率比患一种病的概率低 C. 不考虑其他突变,家系甲-2 和家系乙-1 婚后生出患 DMD 儿子的概率为 1/8 D. 人群中女性 DMD 患者频率远低于男性,女性中携带者的频率约为 1/4000 【答案】ABD 【解析】 【分析】据题意可知,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是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伴 X 隐性遗传病,红绿
32、色盲也是伴 X 隐性遗传病,这两种病均位于 X 染色体上,属于连锁遗传。根据家系甲部分成员 DMD 基因测序结果可知, -2 个体基因序列正常, -1 个体基因序列异常, 假设 DMD 的致病基因用 b 表示, 则-2 的基因型为 XBXB, -1 的基因型为 XbY,则-1 患病的原因可能是父亲或者母亲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根据家系乙部分 成员 DMD 基因测序结果可知, 用 a 表示红绿色盲致病基因, 则-2 的基因型为 XABXab, -2 的基因型为 XabY。 【详解】A、据分析可知,家系甲-1 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父亲,也可能来自母亲,家系乙-2 遗传其母亲 的 DMD 致病基因
33、,A 错误; B、若家系乙-1XABY 和-2XABXab再生育一个儿子,由于 ab 基因连锁,交叉互换的概率较低,因此,儿子 患两种病的概率高于患一种病的概率,B 错误; C、不考虑其他突变,家系甲-2 的基因型为 XBY,家系乙中-2 的基因型为 XBY,-2 的基因型为 XBXb, 则-1 基因型为 XBXb的概率是 1/2,家系甲-2 和家系乙-1 婚后生出患 DMD 儿子的概率为 1/21/4=1/8, C 正确; D、 由于 DMD 是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伴 X 隐性遗传病, 人群中女性 DMD 患者 (XbXb) 频率远低于男性 (XbY) , 由题干可知,男性中发病率约为 1/4
34、000,即 Xb=1/4000,则 XB=3999/4000,女性中携带者的频率约为 21/40003999/40001/2000,D 错误; 故选 ABD。 【点睛】 16. 许多抗肿瘤药物通过干扰 DNA 合成及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下表为三种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药物名称作用机理 羟基脲阻止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放线菌素 D抑制 DNA 的模板功能 阿糖胞苷抑制 DNA 聚合酶活性 A. 羟基脲处理后,肿瘤细胞中 DNA 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出现原料匮乏 B. 放线菌素 D 处理后,肿瘤细胞中 DNA 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受到抑制 C. 阿糖胞苷处理后,肿瘤细胞 D
35、NA 复制过程中子链无法正常延伸 D. 将三种药物精准导入肿瘤细胞的技术可减弱它们对正常细胞的不利影响 【答案】BCD 【解析】 【分析】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羟基脲阻止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从而影响 DNA 复制过程中原料的供应; 放线菌素 D 通过抑制 DNA 的模板功能, 可以影响 DNA 复制和转录, 因为 DNA 复制和转录均需要 DNA 模板; 阿糖胞苷通过抑制 DNA 聚合酶活性而影响 DNA 复制过程。 【详解】A、据分析可知,羟基脲阻止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从而影响肿瘤细胞中 DNA 复制过程,而转 录过程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不会受到羟基脲的影响,A 错误; B、据分析可知
36、,放线菌素 D 通过抑制 DNA 的模板功能,可以抑制 DNA 复制和转录,因为 DNA 复制和转录 均需要 DNA 模板,B 正确; C、阿糖胞苷抑制 DNA 聚合酶活性而影响 DNA 复制过程,DNA 聚合酶活性受抑制后,会使肿瘤细胞 DNA 复 制过程中子链无法正常延伸,C 正确; D、将三种药物精准导入肿瘤细胞的技术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由于三种药物是精准导入肿瘤细胞,因 此,可以减弱它们对正常细胞的不利影响,D 正确; 故选 BCD。 【点睛】 17. 高盐饮食后一段时间内,虽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 Na+摄入前的水平,但机 体依旧处于正钠平衡(总 Na+摄入
37、多于排泄)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 Na+和 Cl- B. 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与主动饮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C. 细胞内液不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 D. 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细胞外液总量和体液总量均增多 【答案】ABD 【解析】 【分析】人体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同时又要通过多种途径排除一定的水和无机盐,以 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参与水盐平衡的激素有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垂体释放,能 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 【详解】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以上来源于 Na+和 Cl-,A 正确
38、; B、高盐饮食一段时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机体可以通过主动饮水和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增加降低细 胞外液渗透压,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 Na+摄入前的水平,B 正确; C、细胞内液可以与细胞外液相互交换成分,因此,细胞内液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C 错误; D、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 Na+摄入 前的水平,饮水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以增加细胞外液总量,体液由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组成,体液的 总量也会增多,D 正确。 故选 ABD。 【点睛】 18. 我国麋鹿经历了本土野外灭绝、圈养种群复壮、放归野外等历程,成功建立野生种群。202
39、0 年,我国 麋鹿分布点已从最初的 2 处发展至 81 处,数量超过 8000 只,基本覆盖糜鹿野外灭绝前的栖息地,展现了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智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可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糜鹿种群密度 B. 增加我国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种群的进一步发展 C. 麋鹿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内斗争最小 D. 对麋鹿种群进行圈养复壮、放归野外的过程属于就地保护 【答案】AB 【解析】 【分析】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在调查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 可以逐个计数。 2、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
40、的生态 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 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例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这是为行 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一旦人工繁育成功,就可以将这些野生生物回放野外。 【详解】A、由于麋鹿数量较少,个体较大,可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糜鹿种群密度,A 正确;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增加我国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 种群的进一步发展,B 正确; C、麋鹿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数量为 K/2,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条件下,种群数量最少时,种内斗争 最小,C
41、错误; D、据分析可知,对麋鹿种群进行圈养复壮、放归野外的过程属于易地保护,D 错误。 故选 AB。 【点睛】 三、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 19. 为探究水和氮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一批长势相同的玉米植株随机均分成三组,在限制水肥的条 件下做如下处理: (1)对照组; (2)施氮组,补充尿素(12gm-2) (3)水+氮组,补充尿素(12gm-2) 同时补水。检测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 生理指标对照组施氮组水+氮组 自由水/结合水6.26.87.8 气孔导度(mmolm-2s-1)8565196 叶绿素含量(mgg-1)9.811.812.6 RuBP 羧化酶活性(molh-1g-1)3
42、16640716 光合速率(molm-2s-1)6.58.511.4 注:气孔导度反映气孔开放的程度 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中自由水的生理作用包括_等(写出两点即可) 。补充水分可以促进玉 米根系对氮的_,提高植株氮供应水平。 (2) 参与光合作用的很多分子都含有氮。 氮与_离子参与组成的环式结构使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 用于驱动_两种物质的合成以及_的分解;RuBP 羧化酶将 CO2转变为羧基加到 _分子上,反应形成的产物被还原为糖类。 (3)施氮同时补充水分增加了光合速率,这需要足量的 CO2供应。据实验结果分析,叶肉细胞 CO2供应量 增加的原因是_。 【答案】(1). 细胞内良好
43、的溶剂,能够参与生化反应,能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还能运送营养物质和代 谢废物(2). 主动吸收(3).镁(4). ATP 和 NADPH(或H)(5). 水(6).C5(或 RuBP) (7).气孔导度增加,CO2吸收量增多,同时 RuBP 羧化酶活性增大,使固定 CO2的效率增大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和氮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分成三组:对照组、施氮组、 水+氮组;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对照组施氮组水+氮组;气孔导度:对照组 施氮组水+氮组; 叶绿素含量: 对照组施氮组水+氮组; RuBP 羧化酶活性: 对照组施氮组水+氮组; 光合速率:对照组施
44、氮组水+氮组。 【详解】1)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 内良好的溶剂,能够参与生化反应,能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还能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根据表格分 析,水+氮组的气孔导度大大增加,增强了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根系吸收并向上运输氮,所以补充 水分可以促进玉米根系的对氮的主动吸收,提高植株氮供应水平。 (2)参与光合作用的很多分子都含有氮,叶绿素的元素组成有 C、H、O、N、Mg,其中氮与镁离子参与组 成的环式结构使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用于光反应,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完成的反应是水 光解产生 NADPH (H) 和氧气, 同
45、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 ATP 和 NADPH (H) 中, 其中 ATP 和 NADPH (H)两种物质含有氮元素;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两个过程,其中 RuBP 羧化酶将 CO2转变为羧基加到 C5(RuBP)分子上,反应形成的 C3被还原为糖类。 (3)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 施氮同时补充水分使气孔导度增加, CO2吸收量增多, 同时 RuBP 羧化酶活性增大, 使固定 CO2的效率增大,使植物有足量的 CO2供应,从而增加了光合速率。 【点睛】本题考查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 生把握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46、生物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20. 我国科学家利用栽培稻(H)与野生稻(D)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并辅以分子检测技术,选育出 了 L12 和 L7 两个水稻新品系。L12 的 12 号染色体上带有 D 的染色体片段(含有耐缺氮基因 TD) ,L7 的 7 号染色体上带有 D 的染色体片段(含有基因 SD) ,两个品系的其他染色体均来自于 H(图 1) 。H 的 12 号和 7 号染色体相应片段上分别含有基因 TH和 SH。现将两个品系分别与 H 杂交,利用分子检测技术对实验一亲 本及部分 F2的 TD/TH基因进行检测,对实验二亲本及部分 F2的 SD/SH基因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以带型
47、表示 (图 2) 。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建立水稻基因组数据库,科学家完成了水稻_条染色体的 DNA 测序。 (2)实验一 F2中基因型 TDTD对应的是带型_。理论上,F2中产生带型、和的个体数量比 为_。 (3)实验二 F2中产生带型、和的个体数量分别为 12、120 和 108,表明 F2群体的基因型比例偏离 _定律。进一步研究发现,F1的雌配子均正常,但部分花粉无活性。已知只有一种基因型的花粉 异常,推测无活性的花粉带有_(填“SD”或“SH”)基因。 (4)以 L7和 L12为材料,选育同时带有来自 D 的 7 号和 12 号染色体片段的纯合品系 X(图 3) 。主要实验 步骤包
48、括:_;对最终获得的所有植株进行分子检测,同 时具有带型_的植株即为目的植株。 (5)利用 X 和 H 杂交得到 F1,若 F1产生的无活性花粉所占比例与实验二结果相同,雌配子均有活性,则 F2中与 X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 【答案】(1).12(2). (3).121(4). (基因)分离(5).SD(6). 将 L7 和 L12 杂交,获得 F1后自交(7). 和(8). 1/80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和条带可知:L12 的 12 号染色体上含有耐缺氮基因 TD,其基因型为 TDTD;L7 的 7 号染 色体上含有基因 SD,基因型为 SDSD;H 的 12 号染色体上的基
49、因为 TH,7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 SH,基因型 为 SHSHTHTH;TD与 TH,SD与 SH遵循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 (1)水稻为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分,分析题图可知,水稻含有 12 对同源 染色体,即有 24 条染色体,故对水稻基因组测序,需要完成 12 条染色体的 DNA 测序; (2)实验一是将 L12(基因型 TDTD)与 H(基因型 THTH)杂交,F1的基因型为 TDTH,F2的基因型分别为 TDTDTDTHTHTH=121,其中 TDTD对应的是带型与亲本 L12 对应的条带相同,即条带,理论上, F2中产生带型的个体数量比为 121; (
50、3)实验二是将 L7(基因型 SDSD)与 H(基因型 SHSH)杂交,F1的基因型为 SDSH,理论上 F2的基因型 分别为 SDSDSDSHSHSH=121,其中 SDSD对应的是带型与亲本 L7 对应的条带相同,即条带,SDSH 对应条带为,SHSH对应条带为,理论上,F2中产生带型的个体数量比为 121。实际上 F2 中产生带型、的个体数量分别为 12、120 和 108,表明 F2群体的基因型比例偏离分离定律;进一步研 究发现,F1的雌配子均正常,但部分花粉无活性;已知只有一种基因型的花粉异常,而带型,即 SDSD的 个体数量很少,可推测无活性的花粉带有 SD基因; (4)已知 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