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归纳概括内容要点 “局部”“整体”两题型, 先切后合要点清 【知识导图】 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近几年高考中是考查的热点, 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 主题 而设的常见题型。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 它又可分为局部概括(针对段落)和整体概括(针 对全文)。 题型一题型一局部概括局部概括 “局部内容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的内容要点,也指概括多个段落(层次)的内容要 点,包括段(层)意概括题、特点概括题(以概括散文中的人、物、环境的某种类型、某一方面 的特点为主)和因果探寻题。 一、怎样判断是局部概括题 题干 示例 (2017北京卷)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
2、2015重庆卷)作者用“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引出其环境条件之苦,又写了 新中国成立后甘森的发展之变,请分别予以概括。 (2015北京卷)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 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 其他设问方式: (1)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2)根据分析主要原因。 (3)作者为什么说?请简要概括。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请分条概括。 明辨题型(1)题干中有“概括”“体现”等字样 (2)题干中有“原因”“特点”等字样 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对于局部概括题,可根据不同的命题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 1段(层)意概括题解答方法 摘取法 需要归纳概括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重要词
3、语和句子。这些重要的词语往往嵌在 重要的语句中;重要的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首尾或中间。尤其要注意 其中抒情或议论性(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归纳概括时需把这些词语或句 子摘录出来 合并法综合每个层次的大意,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或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舍取法 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点,故需要 对次要信息和同类信息进行舍弃。文段中的内容复杂,而命题人只要求考生答 某一方面,故需要对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进行提取 步骤:摘取合并舍取整合。 2特点概括题“三步走” 特点概括题要求概括的是散文中的人、物、景、情的特点(特征),是概括题中的常见题 型之一。 第一
4、步,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明确题干要求概括的是谁的特点,是人物特点还是 景物特点;然后明确思维趋向。 (1)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三角度” 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特点 这一点与概括小说中人物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从描写中概括特点 对于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等的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从这 些描写中均可以提炼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从抒情议论中概括特点 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人物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人物形象特点, 概括时不可忽视。 (2)概括物象特点“三层次” 层次一,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声音)和环境特点。 层次二,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内涵、本质
5、、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层次三,分析塑造此形象的意义(运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 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 答题要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第二步,阅读原文,确定答题区域。题干中关键词所在的原文区域往往是答题要点所在 区域。 第三步,根据答题区域内的文字,抓其本质,分类概括。 3因果探寻类题目答题流程 因果探寻题,题干呈现的往往是作者的观点(结论)或原因,要求筛选、概括作者持该观 点的理由(依据)或探寻在这个原因下的结果。 第一,关注题干提问模式,界定题型 因果探寻类题,题干中一般都有“为什么”“什么原因”“什么理由”等关键词。 第二,注意思维模式:由果
6、溯因或一果多因 散文大多是作者为阐发对生活的感悟或某种道理而作, 这些感悟或道理, 就是命题者命 题的“果”,这些“果”从何而来?就是从文中的叙事、描写、回忆等内容而来。故这类题 涉及的范围比较广,答题时尽量把“因”找全。 第三,遵循就近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原文区域往往是答案要点所在的区域,所以一定要“就近”思考答 案。尚存一两点分散在离题干句较远的上下文,需要延伸思维,适当扩大搜索范围,把答案 找全。 因果探寻类题的答案要点一般有显性要点和隐性要点, 而隐性要点的寻找需要适当扩 大搜索范围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四,用因果法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用“因为所以”的形式把原因与结论连
7、接起来读一读, 如果因果关系成立, 则 基本正确;如果生硬,则可能不正确,或语言组织不到位。 借鉴渠道: 荷塘月色第四至六段共描写了三幅画面,请给每幅画面加一个小标题,并概括每幅 画面所写景物及其特点。 答案要点答案启示 第一幅:月下荷塘。写了荷叶、荷花、荷香、 荷波、流水,具有幽静、淡雅的特点。 第二幅:塘上月色。写了月光、青雾、树影, 具有朦胧、缥缈的特点。 第三幅:荷塘四周。写了树色、树姿、远山、 蝉声、蛙声,具有阴沉、模糊的特点 首先根据题干明确答题区域;然后分析每一 段中每一句所写的景物,合并内容相同的语 句,进而明确所写景物;再分析景物前面的 修饰语,概括景物呈现的特点 边练边悟
8、1(2017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根河之恋 根河是鄂温克人 注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 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 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 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 生物。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 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 最后的狩猎,放
9、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 的长辈 94 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一踏进根河, 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 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 张照片。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 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 息。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刻着她相 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 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的猎物
10、无论多远, 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民点参观游览的人络 绎不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 的深沉呢? 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 当年, 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 琥 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霎时让人眼前一亮。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 的民族。出乎意料的是,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时隔多年,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 草原上,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 那些低头吃草或昂头沉
11、思的马群, 还有那些袒露在草原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 都让人忍不住 心潮起伏。 这位鄂温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 是祖先留在 他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 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 完成了 呼伦贝尔笔记 等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 那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念与报答。 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人类到了 21 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 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 蝶。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
12、,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我们去到那里时, 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门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 儿。男人穿着时尚的 T 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了发,有的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她们的 裙子仍然长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 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咖啡色外墙,小尖顶,搬进来的一家家鄂温克人按照 自己的想法装扮屋子, 盘算着未来。 鄂温克人与外族人通婚是常见的事情, 近些年更为普遍, 他们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温克名字,成为这新部落的新一代。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大兴 安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南北。眼下,过往的一切留在了画册里。伐木工变作 了看林人,大批工
13、人需要学习新技能,谋求新职业,他们在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 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翩翩 起舞,似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着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根河桥,进 入了舞者的欢乐。用不着有任何忐忑,大家都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 曼妙舞者啊!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种愉悦。那是我度过 的最为愉快的时刻。 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 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 【注】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
14、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5 分) 解题思维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特点:巨大的生命力;纯真清澈;一次次地新生;养育了两岸的 生命。 象征意义: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题型二题型二整体概括整体概括 “整体内容概括”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 包含情感态度梳理和主旨概括。 这两 者以文章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作者主观创作意图和文章客观表达效果,涉及文内 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梳理”题与“主旨概括”题也有不同, “情感态度梳理”侧重于梳理全文内 容,分门别类地列出文本(作者)
15、的观点、情感。而散文的主旨是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最主要的 信息,包含了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概括散文的主旨,就是对全文主要内容和思想情 感做总体的把握。 一、怎样判断是整体概括题 题干 示例 (2018天津卷)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 (2016天津卷)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2014北京卷)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 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 (2014湖南卷)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其他设问方式: (1)作者对某事的感悟是什么? (2)分析作者对某事的观点态度。
16、 明辨 题型 题干中有“思想”“情感”“主旨”“观点”“态度”“感悟”等字眼 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概括情感态度”类题目解答技巧 题型类别解题技巧借鉴渠道 情感变化 类 可采用捋线串珠法。文学作品自然要或明或暗地流露出作 者的某种情感,而且随着事情的发展,作者的情感还会不 断地发生变化。对于“情感变化”类题型,最好的办法就 是“捋线串珠”,即先沿着作者的情感线索读下去,尤其 注意“线”的起端和终端;然后将文中关于心理描写的词 语作为彩珠, 串到这根“红线”上。 串珠时千万不要把 “珠 子”遗漏了,那样情感变化就有可能脱节;对于那些情感 相近的词语,可只串特征鲜明的词语,防止重复。在全文
17、 荷塘月色中情 感变化:颇不宁静 寻宁静暂 得宁静失宁静 的“彩珠”串完以后,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就一清二楚了, 就可以形成答案了 情感梳理 类 可采用分类归纳法。作者在文学作品中传达的思想感情, 因人、因事、因物而不同。对于涉及“哪些情感”之类的 题目,最好的办法是先在文章中圈定和摘录出带有明显感 情色彩的词语,然后根据词语所承载的感情倾向,分门别 类,逐一感受体味,即可比较准确地获取答案 记念刘和珍君 中作者的三类情 感:第一类是对爱 国青年刘和珍 等青年及部分游行 群众:沉痛地悼念 并颂扬;第二类是 对反动势力包 括段祺瑞政府(“当 局者”),几个“有 恶意的闲人”“流 言家”:控诉其暴
18、行,痛斥其无耻流 言;第三类是对那 些“庸人”和“无 恶意的闲人”:痛 心并渴望呼唤他们 “爆发” 情感认定 类 可采用语境感悟法。就是根据题干所指的语境,或全文, 或句段,进行理解和感悟,先分析大致意思,后理解主要 内容,再设身处地地感受,最后领悟其中的感情倾向。这 种方法的重点对象是关键词句,即对感情色彩极为浓厚的 词句,进行深入理解和体悟,涉及面小,感悟点集中,尤 其是对某个句子的情感认定,使用这种方法最为恰当 故都的秋 :通过 对北平秋色的描 绘,赞美了故都的 自然风物,抒发了 向往、眷恋故都之 秋的真情,并流露 出忧郁、孤独的心 境 “概括主旨”类题目灵活“三步骤” 概括散文主旨包含
19、两点: 一是文本思想意义的概括, 二是作者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 括。 第一步,运用三遍阅读法 第一遍:速读要求快速浏览文本,概括各层大致意思,建立对文本的整体认识, 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 第二遍:精读 要求仔细阅读每句话,找寻、揣摩文中关键的词句。注意那些体 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丰富、形象生动的 词句,尤其要注意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 喻句、连词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等,文章的主旨句往往就隐 藏在这些句子中。也就是说,要能参悟一些重要的段落,对文章 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第三遍:速读 要求依托文体,抓关键句。概括散文主旨就是要抓住叙述和描写 中
20、那些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在前两遍阅读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主 旨 第二步,灵活运用 “关键整体结合”法 即抓住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议论句、抒情句、文眼 等关键词句, 同时要认真思考全文内容, 解答时二者一定要有 机结合 “段意串联”法 即汇总每段的中心句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在这里, 概括不同于 归纳, 归纳指从不同事物中寻找共同点并抽取出带有共性的论 断, 概括更侧重于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 在更高的层次上找 到一个集中点。 也就是说将每段的中心串联起来, 在整体上找 出它们表达陈述的集中点, 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主旨来。 这 种逐层的、 由多段意思向中心意思的提炼, 是分析归纳文章中 心意
21、思最实在、 最有效的方法。 注意概括不仅是各层意思的相 加,而且是一种“意思的综合” “因文而异”法 不同文体运用不同方法来表达中心意思, 写人记事类散文, 应 看其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体现了什么精神、品格;写景 状物类散文一般借景或物抒情,应看其写了什么景、物,抒发 了什么感情或阐发了什么哲理; 议论说理类散文应看其通过摆 事实讲道理表明了什么观点;等等 第三步,概括时“三关注” 1关注文本的特点。写人记事类散文,要对人物或事件做出评价,或从人物事件中生 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 某种感悟;议论说理类散文,往往写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
22、种理性思考和评价。 2关注文本的“形”,由“形”悟“神”。根据文中所写的事件、景物、人物等,挖 掘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写作目的,同时注意把握文章主要意象的特点及象征意义, 从散文的“情、志、理”入手。 3关注标题、首尾句段、关键语句以及写作背景、小注等细节。 边练边悟 2(2016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在母语的屋檐下 彭程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 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恍惚中, 甚至忆起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
23、境,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 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 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 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 润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 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
24、一种语言熟 悉和理解的程度。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 ,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 无常。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 迢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 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 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 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 ”咒语念起,山洞石门訇然敞开,堆积的珠宝浮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
25、是最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 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蒂落, 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 横竖撇捺里,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隐忍 的啜泣。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日升月落,春秋 代序;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鹰隼呼啸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 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有怎样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一切,都被母 语捕捉和绾结,表达和诉说。 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的生命力。五千年
26、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 个方块汉字,就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便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 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 面玩, 追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 不小心走远了, 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 迷路了, 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有人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 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 一颗悬空的心倏地落地了。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 母语熟悉的音调, 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 一个汉语的子民,寄
27、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 字。 “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 ,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 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 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当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 沙漠中般的窒息。 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 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 最渴望母语的濡沫。 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 灿烂的文化, 并经由翻译传播, 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
28、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以诗歌为证, 鲁 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 喟,贯穿了相通的哲学追问;中世纪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 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或者隽永清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 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到彰显和分享。 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他可以 走向天高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 原点。 (原载光明日报 ,有删节) 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29、。(8 分) 解题思维 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母语可以拉近彼此关系。母语最早打通人与世界的联系。母语可以 自由地抒情状物。母语包蕴文化基因,守卫民族文化。母语给人以家的归属感。各民 族用自己的母语创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跟踪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12 分) 芦草之思 王巨才 那时秋风渐紧,霜叶飞红,忽然就想起了家乡的芦草。 芦草,即芦苇,亦称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古诗词中经常提到它,足见在骚 人墨客心目中,它也算一道颇堪赏读的风景。镜头里、画面上、诗词文章中,只要有了那么 几束临风摇曳的花穗,立马便活泛、生动、爽朗、辽远起来。但在家乡人眼里,它不过是普 通的茅蓬
30、野蒿,不需费工费时,又能提供生活的不时之需,故称之为“草” ,这并无轻忽的 意思,反而多了几分亲近。 去年冬天,我得了一种俗称“打嗝”的毛病,虽无关紧要,却顽缠,麻烦,闹得食不 知味,寝不安枕。为此想过不少法子憋气深呼吸,大口吞咽热水,筷头轻触咽喉诱使作 呕等,逐一试过,都不管用。去医院就诊,说是腹腔横膈肌痉挛所致,用过一些药,也没明 显效果。恰在那时,老家有人打电话过来,没讲几句便听出蹊跷,说,是打嗝啊,告诉你个 偏方,准行。也是病急乱投医吧,将信将疑照记下来:芦根、柿蒂、竹茹各 10 克,丁香 6 克。到中药房,坐堂医生看了,说治呃逆吧,可以试试。不想这一试,也就十来副汤药,那 饿鬼般纠缠
31、不休的病魔竟然真就被制服了。 民间偏方中, 芦根是治疗许多杂症不可缺少的一 味草药,虽不值钱,却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医人无数,应算一大功德。 芦草每年四月发育新枝,端午前后,正是叶片舒展、生长旺盛的时候,乡下人会把芦 叶采摘下来,束成小把,拿到城里头换钱。过端午包粽子,是老家瓦窑堡家家看重的节庆之 一,我家人多费事,端午的头天就得开始准备,要把软米(糜子)、大枣、芦叶、马莲条分别 盛到瓦盆里泡好。第二天一大早,母亲便端一小凳,坐在这些水淋淋的盆具间,像一位老到 的艺术家,开始了熟练的操作。包粽子说难不难,但真要把它包得大头尖尾、见棱见角 按母亲的说法要“俊模俊样”也不容易。 因芦叶窄, 母亲一般视
32、叶片宽度将两片或三片 叶子叠平整, 先用左手拇指压在掌心, 再用右手自如地卷成漏斗状, 并依次充入软米、 大枣, 然后把“漏斗”上部预留的叶子折回来包裹严实,同时迅速用马莲条缠绕捆好。这期间,左 手是无法动作的,全靠右手和牙齿的灵巧配合。我试过几次,不是漏米,就是散架。母亲说, 你们要都会,早不要我了。母亲做的粽子个儿大,每个有二两重,味道清香,冷热可食,冷 吃比热吃更好,爽口,筋道。现在商店买来的粽子,无论是“稻香村”的还是“宫颐府”的, 精致是精致, 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记忆深处的那种口感。 这常让我想到千年以前在洛阳为官 的吴中张翰因“莼鲈之思”而怅然若失的慨叹。 深秋季节,芦草成熟,寒风
33、过后,芦叶尽落,此时也正是农闲时间,勤快的庄户人便 把野地里的芦秆收割回来,破成篾子,或自己动手,或请专门的篾匠编织成炕席,除自家用 外,还扛到集市出售。这编席子也算得上个技术活,不是谁都干得了的。心灵手巧的,编出 的席子平整细密,色泽光洁;手艺不好的,做出的活粗粗糙糙,松紧不一,两者价钱相差很 远。那时的瓦窑堡无论城乡,家家住窑洞,户户有炕,席子是少不了的。城里人过年,即使 光景差些的,也要刷窑洞,换窗纸,买年画,贴对联,到年三十,生茶熟饭料理就绪,就换 上新买的炕席,满窑洞顿时给衬托得豁亮起来,人们的心情自然也振奋了好多。正因此,年 节的农贸市场上,席子成了抢手货。城门外的河滩上,看成色的
34、、量尺寸的、谈价钱的,人 来人往,煞是热闹。农民由此有了一笔额外收入,一年的油盐钱和孩子的学费有了着落。 陕北人生性达观,日子苦焦,但苦中作乐的文娱生活是不能少的。通常的娱乐方式除 了唱曲子、听古朝、闹秧歌之外,每到农闲时节逢集赶会时,还会有自乐性质的“道情”班 子哄场助兴。每个班子八九人,都是地地道道喜欢热闹而又有一定文艺特长的农民。演出时 不化装,以说唱为主,同一表演者可扮演不同角色,却也能把剧情演绎得跌宕有致、声情并 茂。乐器道具因陋就简,一块头帕代表小姐,一柄扇子就是秀才,锣锣鼓鼓,三弦胡琴,都 是自制的。其中有一种叫作“管子”的乐器,就是用苇秆做成的。管子类似洞箫,长短只有 一尺,也
35、是七孔,另按顶端的一个“咪子”,便可随剧情变化吹奏出或雄浑激越或悠扬委婉 的不同曲调。这管子音色清亮,传声远,在整个乐队中起引领作用,山背后、沟道里的行人, 听见管子的声音就知道有“道情”演出。 芦草生命力强,耐瘠薄,但性喜阴湿,在干旱的陕北高原也只有山坡背阴处和沟底河 湾里才偶一可见。那些零零散散生长于偏处荒山野地的芦草,虽不入大师法眼,在杜甫、范 仲淹写于陕北的羌村三首和渔家傲中也没有留下些许踪影,但却在艰辛岁月里竭尽 所能,倾其所有,给家乡父老那么多帮助,那么多便利,也为我寂寞的童年生活增添了那么 多乐趣,我是应该写写它的。我对它情有独钟,常常感念它,一如感念那些普普通通老实厚 道的父老
36、乡亲。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会思想的芦草。 但不是每一个会思想的人都有芦草的飒爽、慷慨。 (选自光明日报 ,有删改) 1(特定指向信息概括题)第段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芦草的?请简要概括。(6 分) 答: 解析: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第段,逐段概括其内容要点,并要注意把落脚点放 在“芦草”上。组织答案时要力求文字准确、简洁。 答案: 四个方面: 芦叶可以包粽子。 芦秆可以编炕席。 苇秆可以做成一种叫作“管 子”的乐器。芦草有顽强的生命力。 2(主旨概括题)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篇散文主题的理解。(6 分) 答: 解析:解答本题时,考生要在整体把握散文内容的基础上,表达自己对散文主题的感
37、受 和见解。要阐述对主题的理解,就要回到原文,寻找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从标题看,本 文是一篇咏物散文,所以主题一定是“赞颂芦草的” ,至于具体赞颂了芦草的什么品质, 则可以在文中找到。从文本第段来看,本文还赞颂了芦草象征的“那些普普通通老实厚道 的父老乡亲” 。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赞颂了家乡芦草的平凡和伟大,并以此赞扬家乡人民的平凡和伟大。本文是一篇 咏物散文, “家乡的芦草”是写作对象。在作者笔下, “芦草”在家乡人眼里是普通的茅蓬野 蒿,但竟然能治打嗝,能包粽子,能编席子,能做乐器,可见其虽平凡但很有用,能使家乡 人的生活过得更好。 从写芦草特点的各段文字来看, 这些描写表现了家乡
38、人民的勤劳、 智慧。 可以说,作者写芦草也是在写家乡父老,因为他们和芦草一样:生命力顽强,飒爽、慷慨。 落实优化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5 分) 地气重凝 厉彦林 每天,我们第一件事往往是关注天气,也经常问别人“今天天气怎么样”,很少有人 问“今天地气怎么样”。人立天地间, 天气有阴有晴,看得见、触得着,地气却不然。不 过,小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跟伙伴们满地追逐、摔跤、捏泥人、弹琉璃球小伙伴们个个 壮得像小牛犊,很少生病,家长们说:“多亏吃了土,接了地气。”那个年代各家兄弟姊妹 都不少,父母照顾不过来,才让孩子一个个疯跑疯玩。孩子们也不知因衣服脏了、破了,挨 了多少骂。现在的
39、孩子们就没那么幸运,想接触点儿泥土或玩玩我们玩过的游戏,几乎是一 种奢望。衣服和手掌稍微有点儿脏,家长就会立马给冲洗干净,甚至还要专门消毒。 “让孩子接触地气” ,现在的年轻家长也很难认同。我的一位同事,孩子经常生病, 只好把孩子的奶奶从乡下接进城里照看孙子。 奶奶照看孙子自然会用心尽力, 这一点毋庸置 疑。可儿媳却对老太太有些“怨言” ,原因就在于老太太经常带着孙子到楼下的空地上玩耍, 因而儿媳与老太太产生分歧。老太太说: “让孩子晒晒阳光、接接地气,就不生病了。我的 几个孩子都是这样带大的。 ” “孩子见土长得壮”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些老话,虽然很多 人耳熟能详,可老太太说不出科学依据
40、,只得退让作罢。 记得早些年下地劳作,长辈都要求必须先把鞋脱了, “地是通人性的,不能用鞋踏。 如果踏了,地就喘不动气,庄稼就不爱长啦。 ”被耕种过的土地、有人住的地方,才会沉淀 凝聚地气。地气旺人气,人与自然齐生共荣添灵气。地气伴随春天醒来,既让人耳目一新, 还会渗入无色无形的空气,让你听到、嗅到、感觉到。她用这些方式告诉我们,她的脚步敏 捷而轻盈,她的美丽无处不在。 开春的大地仿佛有一种声音,隐隐约约,丝丝传到耳畔听不清,道不明。侧耳谛 听,隐约的,不是风滑过树梢,也不是管弦丝竹的余音噢!那分明是地气在蠕动!她从 遥远的土层深处传导而来。当布谷鸟的歌声在田野上空倏然滑过,冰凌刚刚消融的土地
41、,被 地气一熏,身子松软,山冈上立刻“草色遥看近却无” 。盛夏时节,悠悠的地气被正午火辣 的阳光照射,愈发炎热而强烈,灼烤的大地和路面上升腾起一阵阵、一波波的热浪,清晰可 见, 那正是我们平日看不到的地气! 丰稔的秋天, 地气被丰收的声音和味道浸润着, 揉搓着, 搀扶着,扩散着,丰厚而饱满;冬天,地气聚敛,谦卑地覆盖起季节的浮躁,偶尔会在避风 的山沟、泉旁,飘逸为白色的雾气,时隐时现几分朦胧与神秘。 眼下城市摊大饼般地成长,许多人反而感觉无处生存。从农村走进城市,天天奔走在 宽敞平坦的柏油路上,感觉不到泥土的珍贵和芳香。在城里生活久了,整天脚踏水泥路,穿 梭于高楼大厦,总觉得自己无根无落、越来
42、越轻,好像要飘浮起来一般。城市日益增高的水 泥森林、鸣笛穿梭的汽车、雾霾升腾的味道,渐渐掏空人们的心灵,感到上不着天、下不触 地,没了降落、抵达和栖息的地方。许多人由向往城市的繁华,转向抗拒甚至恐惧城市的繁 华, 喜欢鸡鸣狗吠的乡村、雨后泥土的清香、遍地庄稼的田园风光。一句话,那是怀想和 留恋大自然的天然和地气的纯正。 地气是大地母亲呼出的气息。大地厚重地载着万物,天空任我们思绪驰骋。俗话说: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今年清明节我回到故乡沂蒙山区那个小山 村时,正赶上乡亲们赶着牛、扛着农具下地耕种。我陪老父亲来到自家菜园地,脱掉皮鞋, 双脚插进故乡松软潮湿的土地时,一股凉爽
43、的气息瞬间传遍全身,身心被地气抚摸、浸润和 包围,顿感缕缕慈爱与温暖,神清气爽。过去听说,长久躺在病床上的老人,需要下床走走, 接接地气,才能逐渐康复。地气究竟是什么?记得我爷爷曾说过:“开春吸几口新鲜空气, 炒盘第一刀韭菜,喝碗新剜野菜熬的粥,人就气血畅通,就接上地气了。 ” 说得深些,农具上没有手印,手掌上没有过血泡和老茧,对粗笨的农具就没感觉、没 感情,对百姓也不会动情、不会有真情。吃着农家粗茶淡饭,熟知那一长串鲜活而简单的人 和事,才理解土话里深藏的含意,才会打开内心的玄机。脚下粘过多少泥浆,心中就积淀多 少真情嘛。假若韭菜、麦苗都分不清,地瓜、土豆都不认识,蒲公英、苦菜、荠菜、车前草
44、 都叫不出名,就不可能真懂民情和乡事。没有“土气” ,也就接不上地气。真心话是在心窝 里暖出来的、焐出来的,用情用心才会接收到地气、扛得起风雨。这与每粒种子破土之前, 都先憋着劲儿往下扎根、先接通地气是一个理儿。 尊天道,守地理,就是信仰自然规律。 季节正在翻页,新的生命与梦想又在深厚新鲜的土壤里孕育着嫩芽苞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 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认为自己小时候比现在的孩子幸运,因为那时能满地追逐,能够经常接地气。 B人与自然齐生共荣,这体现在被耕种过的土地、有人住的地方才会凝聚地气,而地 气又能够旺人气。 C第段画线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
45、自己太长时间没有与土地接触后的无着无落之 感。 D文章结尾句用诗意化的语言描绘了土地对新的生命与梦想的孕育,流露出作者心中 美好的憧憬与希望。 解析:选 C。“拟人的手法”错,画线句没有使用拟人的手法。 2(对点练)第段分别描写了地气在春、夏、秋、冬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 分) 答: 解析:作答本题,要仔细研读第段,筛选出关键语句,如“开春的大地仿佛有一种声 音, 隐隐约约那分明是地气在蠕动”“盛夏时节愈发炎热而强烈”“丰稔 的秋天丰厚而饱满”“冬天, 地气聚敛, 谦卑地覆盖起季节的浮躁时隐时现几分朦 胧与神秘”等,然后概括答案要点。 答案:春天:隐约、蠕动。夏天:炎热、强烈。秋天:丰厚
46、、饱满。冬天:谦 卑、朦胧。 3(对点练)文中多次强调要“接地气”,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如何才能做到“接地 气”。(6 分) 答: 解析:作答本题,要通读全文,逐段找出与“接地气”相关的内容,然后进行分析概括。 如第段“跟伙伴们满地追逐、摔跤、捏泥人、弹琉璃球” ,第段乡下的奶奶“带着孙子 到楼下的空地上玩耍” ,第段“早些年下地劳作,长辈都要求必须先把鞋脱了”等内容都 说明“接地气”需要和土地多接触。第段“地是通人性的,不能用鞋踏庄稼就不爱长 啦” ,说明耕种时要尊重土地、爱惜土地,让人与土地齐生共荣。第段“怀想和留恋大自 然的天然和地气的纯正” ,说明要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天然和地气的纯正。第
47、段“吃着农家 粗茶淡饭,熟知那一长串鲜活而简单的人和事心中就积淀多少真情嘛” ,说明要用情用 心深入农家生活,懂民情和乡事。第段“尊天道,守地理,就是信仰自然规律” ,说明要 信仰自然规律。 答案:要和土地多接触。耕种时要尊重土地、爱惜土地,让人与土地齐生共荣。 要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天然和地气的纯正。要用情用心深入农家生活,懂民情和乡事。要 信仰自然规律。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5 分) 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余秋雨 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 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了。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 为权谋
48、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 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 在行为上有点故意, 有点表演, 有点 “我偏要这样” 的做作, 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 而且, 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 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 回归僻静的田园。 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 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 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 让 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
49、当 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 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 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 并确实做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 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在陶渊明之 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 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 陶渊明正好相反, 虽然在三四十岁之 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 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
50、惦念着田园。 回去吧, 再不回去, 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 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辞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 涩, 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 而在乎轰动, 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 民众还在乎故事, 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 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 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 他们不敢正眼看他。 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 响,却还是很少提他。 到了唐代,陶渊明还是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好评有一些,比较零碎。直到宋代,尤其 是苏东坡, 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 苏东坡是热闹中人, 由他来激赞一种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