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期末复习教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期末复习教案 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的笔算方法,整十、整百数乘或除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 进行相关的口算、估算与笔算,提高运算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习,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从条件出发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加深 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 积累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以及合理选择信息解决问题 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整理和复习, 使学生丰富对千克和克的认识, 能选择合
2、适的单位描述物体的轻 重,能正确进行相关质量单位的换算,提高估计和测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4.通过整理和复习,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含义, 能用简单的分数描述相关生活现 象,感受数概念的拓展及其价值。 5.通过整理和复习,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 正方形基本特征以及平面图形周长 的认识,能正确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积累认识和研究有 关平年图形问题的经验。 6.通过整理和复习,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认识, 提高识别轴对称图 形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7.通过整理和复习,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感受数学在日常 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
3、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8.通过整理和复习, 使学生经历回顾学习情况以及整理所学知识的过程, 激发主动学 习的愿望,不断增强反思意识和能力,初步培养反思的态度和习惯。 单元课时安排:单元课时安排: 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1 课时 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1 课时 复习周长的认识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以及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 1 课时 复习千克和克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1 课时 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相关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1 课时 2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9899 页期末复
4、习的内容回顾和第 17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乘法口算、估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 数乘一位数得数,能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正确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 积。 2通过口算、笔算和估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 乘法运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新 l.回顾内容。 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完成了这学期数学内容的学习,大部分小朋友都学得不错。学 期也快结束了,今天起我们就要复习这
5、学期的学习内容了。 引导: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这学期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能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吗?有 困难的也可以看一看数学课本。 交流: 能把这学期学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吗?这些内容里具体有哪些知识, 还记得吗? 引导:回顾这学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你有哪些体会?比如哪些内容怎样学习的,你最喜 欢哪些内容, 哪些内容你觉得还存在一些问题或不懂的地方?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再填写课 本上的表格。 交流:哪位说说你是怎样填写的?(指名说一说) 2引入课题。 揭题:一个学期过得很快,学习了这么多内容,今天复习什么呢?我们就先复习第一单 元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
6、笔算的计 算过程,而且能归纳出口算和笔算的方法,并且能估计一些简单计算的积大约是多少。 二、复习口算 1做期末复习第 1 题。 让学生按题组口算,填写得数。 交流得数并呈现。结合交流选择 23 道要求学生说说算法,有错的自己改正。 比较:第一组是怎样的口算,口算方法是怎样的? 第二组题的口算过程相同在哪里?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第三组题的得数为什么不同,你认为口算要注意什么?(看清乘数) 提问:你能根据这里的两类口算题,总结一下方法吗? 指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用 0 前面的数乘,乘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数末 尾添上几个 O;两位数乘一位数,先算几十乘几,再算几乘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
7、合起来。 要注意个位相乘的满几十时要加几十或几十几。 3 2做期末复习第 2 题。 用 4 分钟时间测试,交流得数。 注意统计全对的人数和错 12 题的人数,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 取措施进行训练。 三、复习笔算 1做期末复习第 3 题。 让学生按题组独立笔算,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交流:看一看黑板上的笔算,第一组前两题是怎样算的?(检查计算过程)第三题 为什么这样列竖式? 第二组题算得对不对? 比较: 这里每组三道题的乘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请你比一比三道题笔算的过程, 对于 笔算方法有什么想说的吗? 指出: 两、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从个位起按顺序乘, 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上; 哪一
8、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呈现板书: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乘到哪一位积就 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如果乘数中间有 0,就根据法则从 个位起按顺序乘,不能漏乘十位上的 O;如果乘数末尾有 0,可以列竖式先乘 0 前面的数, 再在乘得的数后面添上相同个数的 0,这样比较方便。 2先估算,再笔算。 出示:486426 (l)让学生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并交流估算结果。(板书:300 240) 提问:都是 40 多乘 6,估计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接近 50 和接近 40) 指出:两位数乘几的估算,可以看两位数接近几十,就按几十乘几的口 算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 (2)要求
9、:请小朋友笔算得数,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差不多。 学生笔算(指名两人板演) 。 检查:笔算得数和估计的差不多吗?看看笔算对不对。 3做期末复习第 6 题。 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引导: 同桌互相讨论一下怎样估计, 再估一估, 把每个年级估计的结果写在表格的下面。 交流:安排哪个年级比较合适?你是怎样估计的? 指出:把两位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估计,可以看出二年级不满 200 人,一年级和 三年级实际人数都比 200 多,所以安排二年级去是合适的。 四、复习小结 1小结收获。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 完成期末复习第 4 题、第 5
10、题和第 6 题,并且和同桌说说第 7 题是怎样想的。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 4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99100 页期末复习第 814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l.进一步掌握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 能正确地口算整十、 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 以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并掌握除法的验算。 2使学生通过口算、笔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 除法口算和笔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1、的口算、笔算。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乘法计算,有了许多收获。今天我们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 数的计算。 (板书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想到要复习除法里的哪些知识呢?说说看。 小朋友都想到了要复习除法口算、笔算、验算等知识,那今天通过除法计算的复习,大 家要进一步掌握除法的口算、笔算,正确算出除法的商,归纳除法口算、笔算方法,并且能 验算除法,提高除法计算能力。 二、复习口算 l.做期末复习第 8 题。 让学生按题组口算,填写得数。 交流得数并呈现,有错的自己改正。 比较:第一组是怎样的口算,口算方法是怎样的?第二组题是怎样算的?(4005 是 怎样算的,要注
12、意什么?) 第三组题的口算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提问:你能联系这里的三组口算题,总结一下方法吗? 指出: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几,只要先按表内除法用口诀直接算,再看被除数 末尾剩下几个 0 没有算,就在末尾添几个 0;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算十位上得几十,再用 余下的数除以一位数得几,然后用几十加几得几十几。 2做期末复习第 9 题。 用 4 分钟时间测试,交流得数。 注意统计全对的人数和错 12 题的人数,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 取措施进行训练。 三、复习笔算 1做期末复习第 10 题。 让学生说一说每组题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 (l)让学生独立笔算第一组题,指名板
13、演。 检查比较: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笔算,这三道题都是先算哪一位,再算哪一位?为什么商 个位上的数不一样? 上面两道个位上也能商 0 吗?为什么? 指出:这三道题笔算都是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当个位不够商 1 时就商 0。每次的余数 要比除数小。 (呈现板书:每次余数要比除数小) (2)让学生按题组独立笔算第二、三组题,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小朋友自己先看看这里第二组题算得对不对,有错的请指出来错在哪里。 (及时 板书订正) 比较:比一比,这三道题都是按怎样的顺序除的?为什么第三小题商是两位数?(学生 交流后,呈现板书:从高位除起,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 第三组后两题的商都有
14、0。检查一下,每题是在什么时候商 0 的?(检查计算过程,呈 现板书:不够商 1 就商 0) 小结:你能联系三道题的笔算过程,说说除法笔算要注意什么吗? 指出: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高位起按顺序算,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一位 商就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不够商 1 就商 0;每次余数要比除数小。 2说说下列各题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再笔算并且验算。 出示:15646213 (1)让学生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多或几十多。 (板书:30 多 200 多) 提问:你是怎样估计的? 指出:除法估计可以看最高位或前两位上的商,估计出大约是几百多或几十多。 (2)要求:请小朋友笔算得数,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
15、看看是不是在估计的范围里。 让学生笔算、验算。 (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 笔算得数和估计的差不多吗?验算的积和被除数比较, 这里的商是不是都正确? 提问:除法的商可以怎样验算? 指出:除法的商可以用乘法验算,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3)下面的被除数各是多少? ()7=12()9=308 学生计算,交流方法和结果。 提问:你能说说除法里除数、商和被除数之间的关系吗? 3做期末复习第 12 题。 学生自己读题,交流题意。 让学生独立解答。 交流:这里三道题各是怎样解决的?(板书算式)为什么前两题都用除法算?第三题为 6 什么要用乘法? 指出:根据倍的含义,求篮球和足球的个数各是排球的几倍,就是
16、求篮球的个数和足球 的个数里面各有几个 8,要用除法算。所以像这样已知两个数量,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 的几倍,用除法算。羽毛球的个数是篮球的 3 倍,羽毛球的个数就有 3 个 16,要用乘法算。 所以像这样已知一个数量,要求它的几倍是多少,就是算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算。 4做期末复习第 13 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列式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怎样?(板书算式) 提问:最多能穿多少串,你是怎样想的?(余下的 1 个不够再穿一串) 如果全部穿在小棒上,至少要多少根小棒呢?为什么要 25 根?(余下的 1 个也要串 1 根) 指出:我们要根据问题这样想:因为余下的个数不够再穿 1 串,所以
17、商是几就最多穿几 串;全部穿上要多少根小棒,那余下的穿起来也要 1 根,所以比商要多 1 根,是 25 根。 四、复习小结 1小结收获。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 完成期末复习第 11 题、第 14 题,并且说说第 14 题可以怎样想。 7 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100 页期末复习第 1518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含义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测 量边长,计算平面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18、能正确判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2体会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与过程,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归纳、概括 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在联系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判断、说明的活动中,培养简 单的演绎推理能力,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充分体验,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在运用知识、方法 的过程中增强掌握数学知识的信心。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发给整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表格。 学生每人准备一张长 8 厘米、宽 5 厘米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9、 l.回顾内容。 引导:我们已经复习了这学期学习的乘法和除法。除了乘除计算,我们这学期还学习了 平面图形和物体运动方式的知识。 小朋友回顾一下, 这学期学习过这方面哪些内容?如果不 太清楚,可以在课本上看一看,再和大家交流。 交流:关于平面图形和物体运动学过哪些内容? 2引入复习。 谈话:大家都已经清楚,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还有平 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这些都是图形与几何知识,今天就复习这些知识。 (板书课 题)复习时,小朋友要积极回顾、整理和思考,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的含义,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周长;还要更清楚地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二
20、、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 1整理图形特征。 引导:我们已经认识过长方形和正方形,那怎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怎样的图形是正方形 呢?请小朋友回忆一下,画出图形并按图形整理出它们的特征,填写在你的表格里。 (出示 事先给学生准备的表格) 交流:你能根据整理的表格和大家说说你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以及正方形和长方 形有什么联系吗?(指名学生展示整理的表格,介绍整理的结果) 指出: (指表里图形)经过整理,大家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它们的 4 个 8 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 4 条边都相等。 2整理周长概念并计算。 提问:除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还学习了长方形
21、、正方形的什么内容? 观察期末复习第 15 题的图形,先说说什么是周长,再指一指每个图形的周长。 (指名学 生说说周长的含义,再指一指哪里表示的是周长) 追问:要算这些图形的周长,需要知道这些图形的什么? 指出:周长是指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 (呈现板书:周长围 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根据周长的含义,你能先量一量,再计算周长吗? 让学生独立测量、计算,指名三人板演,完成期末复习第 15 题。 交流:测量出每个图形边的长度各是多少? 黑板上算得对不对?(检查周长计算) 提问:每个图形怎样算可以简便一些? 指出:计算图形的周长,可以根据边长的特点,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 比如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
22、,可以用一条边长乘 2 再加第三边;六边形的六条边相等,只 要用边长乘 6 就能很方便地算出周长。 3求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要求学生口头列式,并启发用不同的方法算,教师板书。 提问:长方形周长怎样算比较方便?正方形呢? (板书:算出长加宽的和,再乘 2=长方形周长边长4=正方形周长) 4.口算下列各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1)-块正方形的手帕周长是 80 厘米,它的边长是()。 (2) 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 长是宽的2倍, 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 周长是() 厘米。 三、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引导回顾。 (l)引导:复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我们还要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23、。想一想, 平移、旋转各是怎样的运动,它们有什么不同,能用你的方式告诉大家吗? 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并说明各自特点。 归纳:教师用手势表示并说明平移是物体沿着直线运动,物体不能转动方向;旋转是物 体围绕一个固定点转动。 (板书:平移沿着直线运动旋转绕着一点转动) (2)引导:那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的呢?你能举出轴对称的例子吗?(学生交流) 指出:一个图形如果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它就是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2做期末复习第 17、18 题。 9 要求学生做第 17 题和第 18 题,其中第 18 题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打“” ,不是轴对 称图形的打“” 。 交流
24、:第 17 题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第 18 题哪些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 怎样看出来的?哪些不能看作轴对称图形, 为什么? 追问: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依据是什么? 四、拓展提高 1思考交流。 (1)能摆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 引导:如果给你 14 根 1 厘米长的小棒,你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呢?同桌合作, 讨论可以怎样想,能有多少种不同摆法。如果有困难,可以试着画画图,想一想。 交流:你找到了哪些摆法?(指名回答,引导思考方法,有序列举、整理) 说明:用 14 根 1 厘米长的小棒摆成长方形,它的周长就是 14 厘米,长加宽的和是 7 厘米,这样就可以一个一个地、有序地摆出有多少种不同
25、的长方形。 (2)两条路长度相等吗? 出示: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如下图) 。 这两条路长度相等吗? 这两条路组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如果图中已知的长度分别是 100 米和 500 米,这两条路组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米? 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 (结合演示:两条路一样长) 提问:你从这道题中受到哪些启发?(像这样“阶梯式”的图形的周长,等于长、宽相 应的长方形的周长) 2解答下面问题。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长 8 厘米,宽 5 厘米。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长方形的 周长是多少? 引导学生用事先准备的长方形纸折一折,思考怎样算,计算出剩下长方形的周长。 (指 名板演)
26、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结合折纸理解方法:可以先求剩下长方形的宽,再 算周长) 启发:有没有简便一些的方法呢?用纸折折、想想看,看谁有聪明的办法。结合交流, 引导学生折出剩下的长方形,看长和宽的和就是原来长方形的(长) 10 现在你知道剩下的长方形周长怎样算比较方便了吗?自己列出算式计算。 (原来长方形 的长2) 五、总结、作业 1复习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进一步理解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新的收获? 2布置作业。 完成期末复习第 16 题。 11 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101 页期末复
27、习第 1924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l.进一步感受单位质量千克和克, 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 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简单的 换算; 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含义, 能用分数表示一个图形或物体的几分之几, 能比较分数大小, 能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进一步体验物体质量,能说明相应分数的含义,深化对简单分数的认识;体会发现 简单规律的思维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千克、克的认识和分数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每人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复习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小朋友要 进一步掌握千克、克的认识,能比较熟练
28、地应用这些单位;要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进一 步巩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二、复习千克和克 l.回顾千克和克。 引导: 大家来回忆一下计量物体轻重所用的单位, 还记得是哪些吗?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我们学习过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有(千克和克) 。 (板书:千克克) 你能举例说说哪些物体的重大约是 1 千克吗?1 克呢? 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 千克=1000 克) 指出:千克是比克大许多的计量单位,超市的 2 袋食盐是 1 千克,15 个鸡蛋大约 1 千 克;而像 1 枚 2 分硬币重大约是 1 克,4 粒黄豆大约重 1 克。 2估计体验。 你知道下面物体的重大约是多少吗?自己估一估、
29、说一说。 (l)1 个鸡蛋;(2) 30 个鸡蛋; (3)小朋友装了书的书包;(4)1 个乒乓球。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校正。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大约重多少千克或多少克吗?(学生联系实际自己举例) 你对千克和克有哪些感受? 说明:小朋友举出了许多用千克或克作单位的例子,感受千克比较重,克很轻。有时候 我们可以看一看,根据平时的经验知道要用什么单位;有时候可以掂一掂,感受有多重,知 道要用什么单位。 3做期末复习第 19 题。 12 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交流:你是怎样填的,是怎样想的? 追问:一袋水果为什么要填成大约重 3 千克?一盒饼干重为什么填成 500 克? 指出:我们一般可以联系平时的
30、经验,根据对物体有多重的感受来使用单位名称,比较 重的物体一般用千克作单位,比较轻的物体一般用克作单位。根据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可 以把千克和克进行换算。 4.做期末复习第 20 题。 呈现第 20 题,让学生填空。交流结果,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指出:单位间的换算可以根据单位间的进率来推算,几千克就是几个 1000 克,反过来 几个 1000 克就是几千克。比如 3 千克就是 3 个 1000 克,是 3000 克;9000 克里有 9 个 1000 克,是 9 千克。 三、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1做期末复习第 22 题。 让学生看图填空。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呈现相应的分数)这三个分数的分
31、母为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一 个分数的分子是 1,后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 27 你能结合图形说说这几个分数各表示什么意思吗? 提问:1/4 里有几个四分之一?2/3 和 2/5 里各有几个几分之一呢? 指出:把一个图形或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这样的几份是几分之 几。 2下面图里的阴影部分表示 4/7 的是哪个? 学生判断、选择。 提问:为什么第二个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4/7?另两个图中阴影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 3口答。 (l)5/9 里有 5 个()/() ; (2)7/10 里有()个 1/() ; (3)4 个 1/5 是()/() 。 4做期末复习第 23 题。 出示题里的表格
32、。让学生把一张长方形纸依次对折,在表格里填写每次对折后平均分 成的份数,在表格下面写出每份占纸的几分之几。 交流: 每次对折后平均分成的是多少份, 每份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表格上呈现结果) 引导: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每次折的结果,能发现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13 交流:从表格里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每次平均分成的份数和对折的 次数间有怎样的关系?每次对折后得到的几分之一的大小是怎样变化的?) 指出:我们通过对折、记录和观察比较,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对折一次, 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原来的 2 倍;对折几次,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几个 2 连乘的积。比 如对折 3 次,3 个 2 连乘得 8
33、,这张纸就平均分成 8 份;对折 4 次,4 个 2 连乘得 16,这张 纸就平均分成了 16 份。对折的次数越多,平均分成的份数也越多,得到的几分之一就越小。 5比较分数大小。 (1)在 O 里填写“”或“三年级上册第 102 页期末复习第 2528 题,思考 题和学期学习评价。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加深理解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比较熟练 地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能从条件想起说明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推理过程,进一步发展根据条件分析、推理 的思维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进一步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价值;培养分析、推理和尝试
34、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 我们这学期还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记得是什么策略吗? (板书: 从条件想起) 这节课就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我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进一步熟悉从条件想 起的策略,小朋友要能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应用策略解决 问题的能力。 二、回顾策略 l.根据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1)果园仓库里原来存放了 200 箱苹果,又运来 8 车,每车 75 箱。 (2)林场要栽 800 棵树,先栽了 200 棵,其余的要平均栽在 4 个苗圃里。 让学生分别根据每题的条件提
35、出不同的问题,教师板书每题的两个问题。 提问:你能说说第(1)题的问题是怎样根据条件想的吗?(指名几人说明思考过程) 第(2)题的问题又是怎样根据条件提出来的呢?(指名几人说明) 2回顾过程。 提问:回顾一下刚才提问题的思考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指出:解决实际问题从条件想起,要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 (接“从条 件想起”板书: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可以求的问题)这就是从条件想起 的策略。比较这里每题的两个问题,关键是提出先解决的那个问题。解决了先求什么,才能 接着求第二个问题。 三、应用策略 1做期末复习第 25 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引导:这道题可以怎样想?同桌说一说。
36、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几人说思路) 追问:你听明白了吗?我们一起说一说,根据成语故事有 42 本和寓言故事比 15 成语故事多 18 本,可以求( 寓言故事有多少本) ,再根据求出的寓言故事 本数和童话故事的本数是寓言故事的 3 倍,就能求出( 童话故事有多少本) 。 让学生列出算式解答, 同时指名板演。 追问: 第一步求的什么?第二步呢?关键是什么? 指出:我们根据条件想,可以知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一步一步地求出结果。其中关 键是想到先求什么。 2做期末复习第 26 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独立解答。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得数) 提问:这是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是怎样想到的
37、?(指名几人说一说思路) 3做期末复习第 28 题。 出示题目和表格。让学生读题并说说知道了什么,表格里填写什么内容。请小朋友想一 想,表格里每个年级展出的作品有多少幅可以怎样想,自己思考并填出结果。 交流:二、三、四年级展出作品各有多少幅?(呈现结果)这三个年级的作品数是怎样 知道的?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说明根据条件填写的思考方法) 指出:二年级直接填写条件,根据三年级的条件,可以求出三年级有多少幅;再根据四 年级的条件,又可以求出四年级作品有多少。 4完成思考题。 引导:同桌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这道题怎样解决,要先算什么,再算出一共跑了多少 米,然后自己解答。 交流:哪位说说,你是怎
38、样解决的?(板书算式)能说说这里每一步是怎样想到的吗? 整理:根据从第 1 棵跑到第 200 棵,可以知道跑过比 200 少 1 个间隔距离,然后根据每 相邻两棵间距离是 5 米,就能求出一共跑了多少米。 追问:列出的算式中,关键的是哪一步?让学生有错的订正,没有解答的列式解答。 四、总结评价 1总结全课。引导:能说说通过复习,你有了哪些收获吗? 2学期评价。 引导:小朋友,我们已经学完了本学期的数学内容,今天也全部完成了这学期内容的复 习。请回顾一下你在这学期的学习情况,和同桌说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哪些学得比较好, 哪些还学得不够好。 小朋友交流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如果很满意就用 5 个星表示,你觉得自己能得几个星, 就给几个星涂上颜色。 (学生涂色) 交流:你涂了几个星?是怎样评价自己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说一说) 3布置作业。 完成期末复习第 27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