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审核人:总第课时 课课 题题 认识平均分(3)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内内 容容 教材例( 4) ,练习( 1 )至(6) ,补充习题(1)至(4) 。 教教 学学 目目 标标 1.使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 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2.让学生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题教学,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3.使学生在动手操作,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重重 点点 难难 点点 重点、 难点: 使学生在两种方法的对
2、比中准确而深刻地把握平均分概念的本质含义。 教教 具具 学学 具具 多媒体、12 正方形、圆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流 程教 学 流 程个 性 化 修 改个 性 化 修 改 一、一、 创设创设 情境情境 激发激发 兴趣兴趣 1.创设情境 出示:12 枝铅笔。 谈话:老师为了奖励上课认真的同学,特意准备 了一些铅笔。数一数有几枝? 2明确要求。 把 12 枝铅笔平均分,你想怎样分? 二、二、 自主自主 探究探究 体验体验 感悟感悟 3自主探索。 拿出 12 根小棒来代表 12 枝铅笔。 4小结:虽然结果相同,但他们所想的和分的过 程却可能不一样,有的是“每几个一
3、份地分” ,有 的是“平均分 成几份” ,最后所分的结果都符合“平均分”的要 求。 (5)谈话:看一看你的分法,是不是符合要求? 6展示后小结。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可以是“每几 个一份地分” ,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地分” , 但不论用哪一种方法, 最后结果每一份是相同的, 都是平均分。 实验一: 分一分 (见附件 1) 三、三、 回顾回顾 交流交流 收获收获 提升提升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比深刻理解了平均分的 含义,你能把你的收获跟同学分享吗? 四、四、 延伸延伸 拓展拓展 实践实践 应用应用 1.“想想做做”第 1 题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2.“想想做做”第 2、
4、3 题 出示例图,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集体交流 订正。 3.“想想做做”第 4 题 教师在黑板上画 8 个苹果 A 提出要求:把它们平均分成 4 份,看看每份有 几个? 把它们每 4 个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B 学生到黑板上动手分别操作分一分。 C 小结: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 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4.“想想做做”第 5 题 出示例图,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集体交流订 正。 5.小结: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是“每 几个一份地分” ,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地分” , 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分得的结果都是每一 份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6.说一说: “想
5、想做做”第 6 题 课堂作业:补充习题 1、2、3、4 板书板书 设计设计 认识平均分 平均分每个一份 平均分成几份地分 教后教后 记记 附件附件 1:实验一教学设计:实验一教学设计 实验名称实验名称分一分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实验工具实验工具正方形 设计思路设计思路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借助圆片和正方形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 行平均分, 理解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 可以是 “每几个一份地分” , 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地分” 。掌握其中的异同点。 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步骤和方法 一、提出猜想 12 块正方形,你能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把 12 块平均分吗?有哪些不同的分法?比较 分的方法不同结果会怎么样? 二、开展操作 1.分一分,填一填 2. 正方形分发平均分成()份每份()个 正方形分法每()个一份分成()分 三、总结实验结论 小朋友通过操作可以发现, 虽然平均分摆出的结果相同, 但分的过程却不一样: 一种是 “每 3 块一份地分” ,看出可以分成 4 份;一种是“按 4 份平均分” ,看出每份 3 块。不管哪种分 发,结果都是每份小正方形的块数相同,都是 “平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