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学设计(全册打包).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2021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1 让我们从观察开始 教学设计(2课时).doc--点击预览
    • 2021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2 找物体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设计.doc--点击预览
    • 2021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3 给物体分类 教学设计.docx--点击预览
    • 2021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4 让我们发现更多 教学设计.doc--点击预览
    • 2021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2.1 初识大自然 教学设计.doc--点击预览
    • 2021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2.2 考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 教学设计.doc--点击预览
    • 2021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2.3 大自然中的发现 教学设计.doc--点击预览
    • 2021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3.1 多样的天气 教学设计.doc--点击预览
    • 2021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3.2 天气的影响 教案+反思.doc--点击预览
    • 2021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4.1 生活中的材料 教学设计.doc--点击预览
    • 2021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4.2 纸 教学设计.doc--点击预览
    • 2021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4.3 塑料 教学设计.docx--点击预览
    • 2021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5.1 剪子和刀具 教学设计.doc--点击预览
    • 2021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5.2 其他常见工具 教学设计.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 让我们从观察开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认识西瓜(葡萄、花生等均可)的特征。 (二)科学探究 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葡萄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能依据观察目的,选择 合适的感官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三)科学态度、 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初步 树立保护自己和他人感官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认识西瓜(葡萄)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并描述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葡萄、湿纸巾、小餐碟(塑料杯)、垃圾盒。 教师准备:水果刀、砧板、西瓜、感官的有趣图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1、指南车朋友陪着我们一起走进科学的殿堂,首先让我们从观察 开始 2、猜一猜: 谜语:看看是绿的,打开是红的, 吃吃是甜的,吐出是黑的。 (谜底:西瓜) 3、你是从哪里猜出来的呢?追问:你是怎样知道它是绿的呀? 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呢?你们是怎样知道的呢?(出示西瓜) 那如果现在老师要去水果超市买一个西瓜,你们能告诉老师应该挑什么样的西 瓜吗?(颜色青绿、纹路清晰、手摸起来光滑的,没有毛的,拍起来是“嘭嘭” 响) 引导学生,学生运用眼看、手摸、耳听等观察方法观察西瓜,并根据学生的发 言在黑板上贴出感官图示。 如: 眼视觉形状、大小、颜色、花纹; 手触觉光滑程度、硬度、冷热、轻重 耳听觉声音; 鼻嗅觉气味; 舌味觉味道), 4、小朋友们,我们刚才是按什么样的顺序观察的呢? (提示:首先、接着、然后) 整体看形状;轻敲时听声音; 由外向内,看颜色、看组成部分; 闻气味、尝味道; 最后描述 活动一观察葡萄或苹果 1、刚才我们一起用黑板上这些方法观察了西瓜,接下来你们 接受挑战的时候 到啦!请小朋友们和同桌一起,来观察葡萄。 2、在观察之前,老师这还有几个小提示,能够帮助你们更快 更好的完成挑战,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各组分发葡萄(每人一个或两人一个),引导学生眼看、鼻 闻、手摸等, 说说观察后的发现。(问题常常源自于观察,鼓励学不同的发现和不同的想法) 4、整体观察完后,允许学生剥开葡萄皮,从外到内继续观察, 比较葡萄皮和 葡萄肉,最后尝一尝 5、描述性总结:请你们来说一说,葡萄是什么样的呢?你是 怎么知道的? 第二课时 活动一:感官的作用 1、上节课我们观察了西瓜和葡萄,现在有水能告诉老师,比的葡 萄是什么样 的呢?你是怎么观察的?(要求用“我用眼睛看到了用手摸到”这样的句 型) 2、我们的这些感官,作用可大了,除了帮助我们观察西瓜、葡萄 的方方面面 之外,还有更多的作用?你们能说一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眼、耳、鼻、 舌、手还帮助我们发现了什么? 活动二保护感官 1、既然我们的这些感官作用这么大,那我们可得好好保护它们了。请同学们来 断断一下下面这些小朋友有没有好好保护他们的器官呀? 2、出示课前搜集的图片。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他们的这些做法对不对呢? 3、观看小视频,保护我们的感官。 指南车信箱 听故事昆虫记学习法布尔坚持长期观察的精神。 板书设计: 眼视觉形状、大小、颜色、花纹; 手触觉光滑程度、硬度、冷热、轻重 耳听觉声音; 鼻嗅觉气味; 舌味觉味道), 教学后记与反思: 这是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自己观察自己动手的第一节课,在课前我自己已经做 好了充分的准备,从器材到心态,从学生座位安排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但每一 次课堂总是出乎人的意料,总会出现不同层次的混乱。具体表现在: 1、一年级学生们的思维比较简单,不能顺利快速的在实验室做 好。在分组时, 按照教室里的座位,一竖排为一组,分好 8 个小组,并安排好每组在实验室的 位置。但是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尽管是一组一组的出列帮助他们找到座位,却 仍然会 出现有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在哪一组,或者是知道是哪一组但找不到座位 的情况存在。 2、一年级小朋友们大多数好动,会被周围的各种其他事物吸 引,如实验桌上 的电源盒盖子、抽屉、柜子,会转动的凳子,放在最后面的实验盒。 3、不能准确的表达,知道是这样,但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知道的。 如孩子们, 你们看到的西瓜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会有少数孩子会这样回答 “它就是圆的啊。大家都知道啊” 不过大多数孩子还是能够根据生活经验和老师出示的西瓜,说出一点两点西瓜 的特征。 4、用眼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舌头尝,这是孩子们最容 易用到的观察 西瓜的方法。他们平时的生活经验使得他们已经知道这些感官的作用。 但关于手的作用则需要在老师的引导在逐渐发现。这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没 有预想到的,于是,我利用实验室的抹布和西瓜分开放在两只手上,让学生用 手摸一摸并说说他们的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最容易发现的就是西瓜很冰而抹布比较热(即手能感受到 冷热)和西瓜很重而抹布较轻(即手能掂量出物体的轻重),但对手能感受出 物体的软硬和光滑度,学生存在一定困难,只有个别班的个别学生才能在自己 的体验下说出抹布有毛、西瓜上没有,西瓜很硬这样的话。 2 找物体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 2、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 察物体, 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学习比较方法,初步形成比较能力。 3、勇于尝试新的比较方法。逐步形成仔细比较,如实描述的态度。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观察比较能力,找出被比较物体的不同和相同。 教学难点 渗透比较时需要统一标准。 教具运用 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教师可以用左右手分别握着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小木棒(在粗棒轴线 垂直方向上涂有圆圈横条纹,顺着细棒轴线方向涂有直线条纹,让学生产生视 错觉“细棒更长”),展示给学生看,问:猜猜哪根棒更长? 2、如何证明呢? (引导学生想办法证明猜想,聚焦到比较方法上来,渗透比较时需要统一标准) (1)两根木棒并排放在一起,对齐一端,观察另一端是否对齐; (2)以其中一根木棒为标准,也可以用直尺为标准分别量长度。 二、活动一:比一比 1、出示颜色相同但形状有不同的四块积木,“我们先用眼睛来观察比较,发现 了什么?(颜色一样,形状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2、提供同色(绿色)、同形状积木两块和同色(红色)不同形状积木两块,引 导学生面对这组材料比颜色,找到颜色不同和相同。 3、提供更多的积木块,增加学生比较的灵活性,可以做两个积木块之间的比较, 也可以在比较中有所分类,依据相同形状(颜色)合为一组,又依据不同形状 (颜色)区分出不同的组别。 4、提供两个的玩具球,比较它们的不同和相同。(引导学生借助其它感官进行 观察比较,重点比较轻重。) 5、提供玩具球和积木块。(引导学生利用多个感官进行观察,充分找不同。重 点引导学生怎样来观察比较出二者软硬不同。) 6、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总结,重点总结比较方法。(如:多个对象比较时要选择 比较标准。比软硬的方法是) 7、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 课间休息 三、活动二:找我们的不同和相同 1、“刚刚我们比了很多玩具不同和相同,我们自己之间可以比一比吗?” 2、“同桌两人一组进行比较,找我们的不同和相同。我们从外貌长相方面,而 不是衣着方面进行比较。先找不同,再找相同。” 3、“我们打算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怎样进行比较?” 4、同桌比较交流活动。 5、全班汇报,教师引导。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先观察、再比较 教学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课题: 给物体分类给物体分类课型:课型: 活动活动日期日期 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 通过对铅笔、橡皮的观察、比较、分析找到相同点或者不同点,使学生知道 “根据事物特点使事物有规律” ,并理解这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分类法。 ”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分析、比较等能力;在观察实验的过程 中,使学生养成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点:对铅笔、橡皮的观察、比较、分析找到相同点或者不同点,使学生知道根据 事物特点使事物有规律。 难点:难点:理解根据事物特点使事物有规律,这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分类法。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及时间及时间 问题与任务问题与任务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环节一 导入 环节二 探究 复习倒入, 提出核心问提出核心问 题题 收集学生经收集学生经 验验 探究 明确什么是明确什么是 分类分类 1咱们学习了观察、比较物体 的方法,我们今天利用这些方法 来给铅笔找一找不同点。小组活 动 2如果把这些铅笔分成两堆儿, 你会怎么分? 3、我们来试一试把这些铅笔分 成两堆儿 4展示每个组的成果并解释: (1)你们为什么这样分? (2)不会追问:按什么不同分 的? 5事实上刚我们给铅笔分堆的 活动就是在给铅笔按照一定的特 点分类分类。 6、现在大家在试一试你的所有 铅笔有几种分类方法?比一比那 组方法多? 小组活动 找铅笔的不同 颜色分、结构分、形状 分 生活动 生:因为他们颜色不同、 排列顺序不同、结构不 同、都有橡皮 学生明确分类 学生汇报: 环节三 环节四 环节五、 分析总结 明确分类标明确分类标 准准 回归 迁移 拓展资料 体会分类工体会分类工 作由来已久,作由来已久, 分类是科学分类是科学 研究的重要研究的重要 方法。方法。 评价 7、实物展示分类的多种方法 8回报: 你们为什么这样分? 按照什么特点给他们分类的? 9、我们按照铅笔有不同的 XXX 来第一次分;然后铅笔有不同的 XX 第二次分 10、我们把大家找到的这个不 同点在分类的时候就叫做分类标 准;也就是你们按照颜色不同来 分的时候,颜色不同就是分类标 准我们再给物体分类的时候 都会有一个标准。 你来说说你们组的分类标准是什 么?大家真棒不但会给铅笔分类 了!而且还知道什么是分类的标 准了! 11、我们来看看之前我们的认 识-手指板书,现在我们对物体 的分类有了更准确更清晰地认识 了。 12、用分类法整理自己的书包 说一说自己的分类标准 13、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小资料 再来了解一下分类尔雅 14、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学生解释铅笔的不同点 学生 明确分类标准 学生倾听 学生熟悉分类过程 谈收获 4 让我们发现更多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积木的特征,察觉稳度、形状、结构间的关系。 2会对哪种形状积木容易堆叠有猜想,并记录;会在搭建中观察、比较,找到 容易搭建的积木,并记录。巩固分类方法,形成动手能力。在教师指导下,能 初步归纳概括容易搭的物体的共同之处。 3分工合作搭建;耐心细致完成工作;乐于挑战,用不同形状搭建出既高又新 颖的作品。 4初步了解搭建活动在人类建筑方面的应用。 【教学重点】 学生在动手做的活动中,经历并感知探究过程,体验到动手、动脑、创新实践 的乐趣,激发学生上科学课的兴趣。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稳度、形状、结构间关系。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自带各种形状的积木;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积木,建筑图片,积木搭建作品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出示一袋积木,学生观察。(积木可以瞬间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提前挑好具 备几个需要的形状) 2挑一挑:让学生将形状不同的积木挑出来。(学生回顾观察比较的方法) 二、活动 1 什么样的物体更容易搭 1提出问题:“什么样形状的积木更容易搭起来呢?”,让学生先进行猜测, 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将猜想填写在课本的记录单“猜想”一栏中。 2怎样证明自己想的是否正确?(让他们明白验证猜想,需要动手去尝试,并 且动手前还要想好方法。) 3全班交流。(学生应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即同一形状的积木不断搭高,比 一比谁更容易搭起来。注意引导出方法,之后让学生去进行尝试,验证。) 4学生搭建:引导学生依据方案进行搭建试验,求证推测是否正确,并及时记 录(让学生把试验结果填写在书上记录单中,判断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5分类:容易搭的放一边,不容易搭的放另一边。思考“这些容易搭的积木有 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比较物体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并进行提炼,让 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四四方方的容易搭,表面平平的不容易搭) 三、活动 2 怎样搭得更高 1搭一搭: (1)提出挑战“我们组的积木可以搭多高?” (2)学生分小组进行搭建(两至三人一组,不能太多学生一组。搭建过程,老 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总结,积木怎么摆放更稳,怎样可以搭的更高。同 时注意用手机将孩子们搭建的优秀作品拍照,有条件的可以及时上传到电脑上 留作后面的环节进行展示。没有条件的可以建议学生将搭建好的作品保留,搭 建活动结束后让学生看看其他小组搭建的作品再进行汇报交流环节。) 2汇报交流。(各组说说搭建经验;说说往高处搭建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 绝招;说说怎么做就能既保持稳定,又用到了不同形状的积木) 四、拓展 1出示小朋友们今天搭建的各种成功的作品。(没有条件及时传照片进行演示 的,可以在搭建环节让学生将搭建好的作品保留。) 2之后再出示生活中的各种新颖建筑,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各种形状奇特 的城堡等。(让学生感受到今天他们搭建的并不是不可能成为现实,他们就是 小小工程师,长大后可以建造更棒的建筑。) 初识大自然 教学目标: (一) 科学知识 了解大自然里有什么,知道大自然里有许多秘密值得探索。 (二) 科学研究 能静心听声音,判断和想象大自然中的事物。尝试搜集自然风 光图片,尝试向 同伴介绍大自然风光。 (三) 科学态度、STSE 感受自然的美丽神秘,让学生热爱自然,激发探究欲。学习达尔文科学考察过 程中的方法和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大自然里有什么。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世界里有什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蝉鸣、蛙鸣、雷鸣、风声等自然之声的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科学主要研究大自然里的事情,板书:大自然。那大自然什么 样?大自然里都有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来初步了解。先听听老师播放的几段 大自然的声音。 二、 新授: 活动一 大自然里有什么 (一)听声音了解大自然里有什么 1、 教师一段一段播放音频,学生仔细听。 A 知了叫 B 青蛙叫 C 风声 D 雷声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充分描述,教师引导学生规范表达 教师板书:知了、青蛙 风、雨、雷 (二)看图片了解大自然里有什么 1、教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一看(教师播放视 频) 教师指黑板小结:刚才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来自大自然,我们的大自然里有知了、 青蛙这样的动物,板书:动物。还会有风、雷、雨这样的自然现象。板书:自 然现象。 师:大自然这么大,有很多动物,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动物很多吗?你知道的自 然现象有哪些? 2、出示四幅图自然风光图片,看一看,图上哪些是大自然本来就有的东西? 3、集体汇报,教师补充板书: 山水 植物 提问:你最喜欢的植物是什么? 师:我们常见的花草树木都是植物。 4、教师小结:我们的大自然有山有水,有各种各样的动物,种类多样的植物, 这些我们都可以叫做自然事物。除去自然事物,还有奇妙的自然现象。 5、教师:大自然丰富多彩,同学们都愿意亲近大自然,下面同学们拿出自己带 的自然风景照片,小组内介绍一下:你去的是什么地方?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 什么?指 2 名同学到展台介绍。 过渡语:大自然蕴藏着很多的奥秘,不仅我们喜欢亲近大自然,有一个人也非 常喜欢到大自然探索自然的秘密。他就是达尔文。出示幻灯片。 活动二 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1、先按 1.2.3.4 的顺序看图片,看看达尔文在干什么,他是怎么考察大自然的? 2、看拼音按顺序读一读这四段话。 3、互相讲一讲达尔文的故事。 4、再读,思考:从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5、教师:达尔文喜欢到大自然中去观察、采集标本,然后回来分类、整理、做 记录,希望同学们也像达尔文一样到大自然中去探索自然的秘密。 活动三 描绘大自然 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美丽的大自然。 三、 课堂小结:同学们,你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教师:今后,让我们像达尔文一样到大自然中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吧! 考察大自然考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从校园开始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科学知识 (1)根据秋季特点,初步学会利用果实和叶片的形状、颜色等特征来识别校园 中常见的不同植物。 (2)观察校园中蜗牛、蚂蚁、马路、蚯蚓等常见小动物,初步了解它们的外形 特征和一些生活习性,在交流中渗透天气对它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3)了解校园中一些属于大自然的事物,知道一些自然现象。 2.科学探究 (1)初步经历明确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制定考察计划,经历考察的过程,在小 组活动中团结协作,培养观察能力。 (2)在教师指导下,尝试第一次写观察记录。 3.科学态度、STSE (1)乐于参与考察活动 观察仔细认真。 (2)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和美丽,在考察中知道要爱护大自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前训练:播放视频每天认识一种植物(箩摩) 1.提问:这种植物有什么特点? 2.出示箩摩果实:这是老师在我们平谷的北部山区找到的箩摩果实,你看它是 绿色的,中间鼓两头尖,等到果皮干了以后,就会裂开,露出里面的种子,种 子被风一吹就会传播的更远的地方。老师喜欢在考察大自然的时候带回自己喜 欢的东西,你们喜欢老师带来的萝藦果实吗?今天表现最好的小组,老师会把 萝摩果实送给你们,让你们更细致的观察。 【意图:每节课认识一种植物的常规训练,增加学生的表象认知,帮助学生积 累植物知识。通过教师采集的有趣的果实,激发学生也要采集的兴趣和欲望。 】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校园中的大自然,进行第一次考察。板书:考 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 二、确定考察地点 1.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大自然,我们的校园里有哪些属于大自然的事 物? 2.学生自由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分类板贴,估计:(树、小草、花) (蚂蚁、飞虫) (土、石 头) (彩虹、云雨) 3.小组讨论:在我们校园,什么地方更容易找到属于大自然的事物呢?估计: 甬路、操场边 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认为那里属于大自然的事物多呢? 小结:校园里的甬路、三知亭、种植园地都是校园中的大自然。 【意图: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寻找校园里的大自然,明确考察 地点。 】 三、制定考察计划 (一)考察要做些什么 1谈话:还记得达尔文考察大自然的故事吗?他是怎么考察大自然的? 估计:观察、记录、采集标本、分类研究 2小结:达尔分考察大自然时不单单要观察,做记录,还要采集一些事物把它 们分类作比较。我们也要像达尔文那样进行考察,我们的任务有以下这些。 【意图:通过科学家考察的故事,明确考察中需要做些什么。明确科学考察要 进行多感官的观察、写记录、采集标本和分类比较等活动。 】 (二)任务一:观察记录 1. 在考察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有什么发现? 估计:树叶、草、花、蜗牛、果子、 过渡:我们可以把有趣的发现记录下来。 2. 出示记录单:这些字你都认识吗?读一读。在考察的过程中,发现了哪项就 在哪项的前面划,没有发现的在前面划。发现了记录单选项以外的,在最 下面的横线处接着填写。 3. 明确任务:对这个任务,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4提示:记录自己有趣发现时,可以用画图的方式也可以写拼音。 【意图: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记录,根据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的特点, 安排勾画方式的记录单,初步训练学生记录的意识和能力。 】 (三)任务二:采集自己喜欢的东西 1. 出示任务:观察自己喜欢的大自然的物品,每人带回 2 样物品,保存好,下 节课进行交流。 2. 明确任务:对这个任务,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估计:可以多带回几样吗?可以是活的吗?可以是种子吗?放在哪里? 对策:选择自己喜欢的 2 个或 3 个大自然的物品放到收纳袋里。如果是活的小 动物、小虫子,放到老师准备的生物观察盒里。 【意图:学生的个性需求教师要给予肯定,帮助学生妥善保存采集的物品。 】 (四)考察提示 1. PPT 出示一片完整的绿叶,一片被虫吃过的落叶,提问:这是小红和小明找 到的东西,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更喜欢 谁带回来的树叶呢? 估计:完整的叶子能让我们知道它原来的样子;不完整的叶子是落在地上的, 我们不能随便摘树叶。 小结:都有道理,待会儿你们在挑选的时候也要有自己的理由,下节课交流的 时候就要说明,你为什么选它带回来。所以,每个同学都要精心挑选 2 样你喜 欢的大自然的东西。 【意图:引导学生在挑选带回来的事物时,仔细观察,形成自己的理由,而不 是无目的的、随意的选择。 】 2. PPT 出示长满果实的植物和被摘掉果实的植物。提问:这是种植园里的两棵 植物,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更喜欢考察 哪一棵植物? 估计:长满果实的植物完整、漂亮,可以知道植物更多的特点。 追问:可能是什么原因让这棵植物这么少呢?我们在考察时见到喜欢的花和果 实该怎么办? 估计:果实少的可能是没长大、没长好或者被别人摘掉了。 小结:漂亮的果实人人都喜欢,如果被摘走了,别人就没有办法欣赏了。所以, 看到喜欢的果实和花朵,大家不能摘,要让更多的人去观赏它。老师给每个组 准备了一个大的收纳袋,可以把收集到的放到袋子里。那个组表现好,老师就 会在袋子上盖上小印章。 【意图:针对考察中学生容易出现对喜欢的花果随意采摘的现象进行德育教育, 给每组准备收纳袋,并用奖励印章的方式督促学生不破坏环境,有序的完成任 务。 】 3.PPT 出示考察提示: (1) 爱护校园环境。爱护校园内的动植物,不能随便破坏植物。 教师提醒:特别喜欢的可以请老师用拍照的方式带回教室。 (2) 注意安全。活动中不能追跑打闹,不做危险的事。 (3) 分组活动。考察过程中,四人一组集体活动,把物品都放在收纳袋中。 【意图:第一次考察,学生的兴趣浓厚,但是容易造成无序的混乱状态,所以 需要在考察前进行细致的要求,给学生想办法,拍照片的方式既不破坏植物又 能将植物带回来。 】 四、集体校园考察 1.分组排队,给守秩序的小组先奖励印章再下发材料:收纳袋;排队到制定地 点操场西。 2 规定活动区域,再次提醒注意事项。 【意图: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站队到指定地点也是需要进行训练的,在新的 环境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有必要再次重申考察任务和考察的注意 事项。 】 3.学生分组活动,教师个别指导:记录、安全提示,找物品说理由。 提示要点一:红红的石榴挂在树上,里面有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酸酸甜甜 的很好吃。但是大家只能观察不能采摘,让更多的人欣赏它们。 提示要点二:这棵树上有很多圆圆的红彤彤的小果实,这是忍冬的果实。这些 果实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不能随便吃。忍冬开出的花开始是白色的,后来会 变成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明年春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再来观察。 提示要点三:这棵灌木现在已经满是枯黄的叶子了,春夏时节,会开满枚红色 的花朵非常鲜艳。这叫锦带花。那时候,会有很多的蜜蜂和蝴蝶在花间停留, 你们可以再来看看。 提示要点四: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生活,下雨天以后会很容易找到。现在的 天气越来越凉了,我们需要在草丛中、墙角下仔细找,才能看到小动物的身影。 大家一定要小心,不要伤害它们。 提示要点五:种植园里的植物都是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的劳动成果,现在结 满了果实。你们可以捡掉在地上的,不能随便摘植物上的。 提示要点六:有的植物长得高高的,我们要抬头看。有的植物长得很小,我们 必须低下头,仔细观察。脚下要留情,不能踩坏了。 提示要点七:捉到的小动物要放在老师准备的观察盒中,我们选取典型的就可 以,不要捉太多。捕捉小动物时要注意安全,尽量不要用手摸,可以使用落叶 将它铲起来,放在观察盒里。 追问要点一:你准备带回什么物品?为什么要带 回它? 追问要点二:你们组带回了几样物品?为什么要带回这些? 【意图: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在考察过程中教师适度讲解,帮助学生认识身边 的动植物。学生在考察中,教师的及时追问促进学生观察与挑选。学生分组活 动时,有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对校园里的大自然进行富有个性的考察,同组学 生之间的互动,增强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体验。 】 4.整理各组带回来的物品,妥善保存。 5.进行组评价: (1)这个小组在活动中四人始终在一起,不乱跑,一起观察、采集。老师把萝 摩果实送给他们,请你们更细致的观察。 (2)这个小组观察非常细致,他们互相提醒,能认真地挑选物品。老师把萝摩 果实送给他们,看看他们的观察会有什么新发现。 (3)这个小组整队又快又整齐,而且特别安静。老师在他们收纳袋上盖上桃花 花瓣的小印章作为表扬。这个小组也做到了,花瓣印章也盖在他们的收纳袋 上 6小结:同学们在考察过程中有哪些新发现?是不是特别想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让我们一起回到教室进行交流。整队带回教室。 【意图:用奖励的方式进行组活动的评价,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要集体活动, 互相提醒、监督。整队时,要快、静、齐,逐步养成良好的教学秩序。 】 五、集中交流发现的有趣事物 1. 小组活动:你在校园中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先记录一下,然后拿着你的记 录跟同学一起交流一下。 2. 集体汇报。 3. 教室小结:大自然里很美丽,有很多有趣的事物,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今天 咱们的收获都很大,大家在校园中有很多有趣的发现,并且都精心挑选了 2 样 东西带回来装在收纳袋和观察盒里。老师会帮助大家保存好,下节课再与全班 同学分享。 【意图:培养学生记录的意识和能力,交流在考察中的发现,帮助学生发现自 然事物的多样性,维持和保护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自然事物的 印象。教师帮助学生保存物品,避免学生因为距离下次上课时间长,学生保管 物品能力差致使物品丢失的现象发生,为保证下节课有充足的材料做准备。 】 板书设计: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 3 课 大自然中的发现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物品的特征,初步感知自然界的物品分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 2培养观察、比较、分类能力。 3会细致观察,如实描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自然的兴趣。 4爱护环境,不破坏环境,引导学生建立科学与技术的关联。 二、教学重点 继续训练和巩固多种感官参与观察的方法,学习借助简单的工具放大镜进 行更细致的观察。 三、教学难点 在观察比较基础上,对物品进行分类。 四、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放大镜,塑料托盘,自己考察带回来的自然物品。 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准备实物投影。 五、教学时间 1 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师:“这么多天过去了,不知道同学们还记不记得观察物体需要用到哪些感 官呢?” 学生:“眼、耳、鼻、舌、手。” 2师:“这些器官分别是怎么帮助我们观察物体的呢?” 学生:“眼视觉形状、大小、颜色、花纹;手触觉光滑程度、 硬度;耳听觉声音;鼻嗅觉气味;舌味觉味道” (学生可能回答的不会这么全面,老师需要进行补充) 3师:“这节课我们需要观察上节课采集回来的物品,但是我们不能随便观察, 我们要向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去学习一下怎么观察物体”。(与达尔文 考察活动对照,以故事来引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观察)。 (二)活动 1.观察我采集的大自然的物品 1教师先让学生学习使用放大镜,教师简要说明放大镜的功能:1.放大物体的 影像放大镜最主要的功能,把放大镜放于物体前适当距离即可从透镜内观 看被放大的影像,留意物体实际上并没有被放大。2.聚焦取火次要功能 在强光照射下,透镜的焦点部位会特别光猛,焦点部份便会变焦或着火。并警示 学生“不要用放大镜对着太阳看,以免烧伤眼睛”;接着明确放大镜由镜柄、 镜片和镜框组成;再用规范动作演示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手持镜柄, 眼看镜片中的物象,调整镜片距离物体的远近,直至看到清晰放大的物象。演 示后让学生学着教师的样子进行观察,其他学生评判操作正确之处和注意改进 之处。 2结合搜集到的岩石、树叶等,让学生先用眼睛观察,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 说说有什么不同。 3指导制订观察计划:分组观察带来的大自然物品,讨论观察每个物体都有哪 些特征,怎样观察,什么情况下使用放大镜,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 果。(指导学生组内成员怎样分工,并示范如何做观察记录)。 4、学生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三)活动 2.给它们分类 1确定分类的标准(一分为二)。 2自行分类,说说自己的分类理由,说出分类标准。 3展示分类结果,小组内交流,相互评价。 4扩大物品范围(由个人物品到全组物品)再次分类,强调分类时要统一标准。 5教师指导举例:将物品按照有生命和无生命划分。 (四)活动 3. 考察交流会 1小组进行考察汇报准备,组内整理观察、分类过程中 产生的问题。 2全班交流,问题汇总,鼓励提出新的感兴趣的问题。 3小结:在观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与之相关的科学问题或者只提出有趣 的问题。科学家们就是这样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使得科学 不断进步的。 (五)拓展活动 来自大自然的艺术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艺术品。 2.出示老师自己准备好的艺术品。(事先准备好,实物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大自然的物品制作艺术品。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作品 创作,也可以利用机动时间带领学生进行创意制作与展示。 4、整理材料,下课。 七、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发现 物品简笔画(或贴画) 有生命的 物品简笔画 无生命的 教学后记: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第三单元 第 1 课 样的天气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阴、晴、雨、雪、风、雾等天气现象、主要特征和相应的天气符号。 (2)科学探究 初次经历较长时间地、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并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 (3)科学态度 培养坚持性,激发学生关注天气的兴趣。 (4)STSE 了解到人们在监测、获取天气信息的方法与途径。 二、教学准备 各种天气的图片、录像,天气符号图片,活动手册,记录表 三、教学重点 知道阴、晴、雨、雪、风、雾等天气现象、主要特征和相应的天气符号。 四、教学难点 初次经历较长时间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并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 五、课时安排 1 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看过天气预报吗?(有、没有)那我们一起来看一则天气预报, 仔细听哟?听听哪一种天气现象出现的次数最多? 播放天气预报视频 生:根据所听信息汇报(晴) 二、揭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天气。板书“天气”。 二、活动一 认识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师:今天老师把聪明的喜羊羊带到了教室,它刚参加完环游中国的活动,从海 南三亚回来,你们去过三亚吗?(有、没有)没关系,喜洋洋给我们拍回了三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第三单元 亚的照片。看三亚每天都是太阳高照,天气非常的温暖不时还有微微的海风吹 拂,看到这些图片你们觉得三亚的天气怎么样? 生:(好、阳光明媚) 师:像这种阳光明媚、太阳高照的天气该叫什么名字呢? 生: 师:板书“晴” 师:“晴”这样的天气现象有什么特征?一起来看一看(注意观察天空中有什 么?) 生:太阳、蓝天、白云 师:白云多还是少? 生: 师:出示两幅图片,“晴”这样的天气现象天空中都有一个大大的太阳(太阳 没有被云遮住)现在老师想把“晴”这种天气现象记录下来有什么办法呢? 生:(写字、画图、拍照) 师:请你们设计一个符号来表示“晴”这种天气现象? (拿出准备好的纸,注意符号要简单,并能代表“晴”这种天气现象的特征) 生:自由想象画 师:巡视指导 师:小朋友们想象力可真丰富,设计了这么多形象直观的天气符号。有没有哪 位小朋友愿意来给我们展示一下。 生:展示天气符号。 师:你为什么这样画呢? 生: 师:这样画太难了,喜羊羊送你一个简单的符号来表示“晴”这种天气现象。 老师是这样画的。(教师示范画,提示用短线表示光芒,也可贴图片) 师:天气情况对我们生活很重要。刚刚我们一起认识了“晴”这种天气现象和 天气符号,还想知道其他天气现象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看图猜天 气现象”。 师:出示“阴”的图片,观察这幅图,你在天空中看到了什么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第三单元 生:云 师:云的数量怎么样? 生: 师:现在我想用简单、明了的符号来记录这种天气现象,该怎么画呢? 生:画很多云 师:先画一片云,在画一片被遮住一片的云,在画一片云在前面。就这样把三 片云画重叠起来就可以表示“阴”这种天气现象。 师:出示“雾”的图片,你在天空中看到了什么? 生:大树被白色的烟遮住了 师:这种若隐若现、朦朦胧胧的天气现象该画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生:自由描述 师: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画的吗? 生: 师:先在上面画一条线,表示上面的景物被遮住了。中间在画一条线,表示中 间的景物被遮住了。再画一条线在下面表示下面的景物被遮住了。虽然上面、 中间、下面的景物被遮住了朦朦胧胧的,但是线与线中间的白色部分还是可以 看见景物。这种若隐若现的天气现象就叫做“雾”用三条平行的线来表示。 师:出示“雪”的图片,猜一猜又是什么天气现象呢? 生: 师:你在天空中看到了什么? 生: 师:雪从哪里来? 生:云里飘落下来 师:现在把“雪”这种天气现象记录下来,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生: 师:老师出示“雪”的天气符号。老师是这样记录的,看看与你们的有什么不 同。记住符号一定要简单哟。 师:出示“风”,你看到了什么 生:树在动。 师:是整棵树都在动吗? 生:不是,是树枝在动。 师:观察得真仔细,树枝在随风摆动的时候都是朝一个方向的。(出示风的符 号)记录时先画一竖表示树,再画三横来表示树枝在随风朝一个方向摆动。 师:出示“雨”你在这幅图里看到了什么? 生:雨 师:雨滴是从哪里落下来的? 生:云 师:一定要记住雨是从云里飘落下来的,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记录? 生: 师:你这个想象很丰富但是太复杂了,老师送你一个简单的符号。出示“雨” 的符号。雨这种天气记录时用两片重叠的云加上三滴雨来表示。 师:刚才一起认识了六种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让我们感受到了天气是多样的, 是变化的。(板书:多样的) 师: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看这些天气符号分别代表什么天气现象? 生: 师:大家都认识并记住的几种天气符号和天气现象,现在老师想知道明天的天 气大家有什么办法呢? 生:(看天气预报) 师:哪些方法可以让我们看到天气预报? 生: 师:(出示课件)是不是这些办法?以上方法都可以知道天气预报,有兴趣的 同学回家后可以用这些方式试着收集一下天气预报。 师:学习了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老师想给大家一个关于天气的挑战。根据天气 现象用准确的天气符号来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记录过程中可以让爸爸、妈妈 或者同学提醒你每天按时观察。因为天气的多样性,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天气 现象可能不同,同一地方也有不同的天气现象,所以记录的时候我们分任务进 行。 教师分配 表格上有个三角形的小朋友就记录一周内每天早上 7 点什么天气最多?(早上 起床后观察,并用天气符号记录) 表格上有一个太阳的小朋友记录一周内中午 1 点什么样的天气最多?(中午 1 点钟观察,并用天气符号记录) 表格上有一个五角星的小朋友记录一周内下午 5 点什么样的天气最多?(下午 5 点钟观察,并用天气符号记录) 在记录的过程中,可以让爸爸、妈妈同学提醒你每天按时观察。一定要坚持哟! 2.小结:我们认识了多样的天气,要想准确的知道天气信息就要仔细去观察天 气,认真记录天气。 七、板书设计: 1 多样的天气 天气现象 天气符号 晴 阴 雨 雪 雾 风 第第 2 课课 天气的影响天气的影响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的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2、了解不同的天气对动植物的影响。 科学探究: 1、分析不同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动植物与天气的关系。 3、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可以预知天气状况。 科学态度: 1、激发学生关注天气的兴趣。 2、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他人的想法。 STSE: 1、意识到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影响。 2、意识到长期观察记录,能帮助我们利用天气知识指导生产生活。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的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学设计(全册打包).zip)为本站会员(TECH)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科学 > 湘科版(2024) > 一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