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北京版版六六年级年级上上册语文册语文 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 2019 年 7 月 1 开国大典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 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 七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耸、渠、钮、枳、聂” ;会写“防、耸、旗、擎、渠、钮、徐、枳、融、司、 缓” ;理解“典礼、城防部队、擎、徐徐上升、缓缓、就位、肃立、瞻仰”等词语。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书面
2、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要求】 1、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思想感情, 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通过分析比较,想想哪些场面写得特别详细?哪些场面写得较为简略? (领悟
3、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写作特点。 ) (1)教师适时引导 (阅兵式最能体现开国大典的盛况。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 兵种很多。 ) (2)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的含义,体会思想感情。 理解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 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 (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的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 成立了! ”用“庄严”和“雄伟”形容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非常庄重、严肃、雄壮、伟大的, 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
4、南北” ,说明这一宣告已传遍中华 大地。 “长城内外” 、 “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 “长城” 、 “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 、 “南北”这 样相对的词语,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 “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 来” , “欢跃” ,欢腾跳跃。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 无比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 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 ) 看书上插图:这是董希文的著名红色经典油画开国大典 ,形象逼真地再现了毛主席在天安门 城楼上宣告新中国诞生了的生动而宏大的场面。 指
5、导朗读:把重点词语表达的感情通过恰当的停顿、节奏、轻重处理用声音表现出来。 自己读、朗读、齐读 指导背诵第七自然段。 理解 2“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 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 理解 3“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 2 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着对 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 理解 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 动。 ” (是中国人民
6、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 动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表达了人民群众对 人民子弟兵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 想象描绘的画面,带着体会到的情感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 (激动、兴奋、喜悦)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4、体会写作方法: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 。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二、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第三部分。 思考:从这一部分中,你读懂了什么?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典礼持续时间长。 ) (
7、“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 流”代表游行队伍。 ) (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可以象征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 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 2、指导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三、总结全文 四、小练笔 写一段话:1949 年 10 月 1 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 热爱、激动、自豪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 重点突出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教学后记】 枣核枣核 【教学目标】 感受人物思乡恋土的思想感情,引发爱家报国的情思。 【教学重点】
8、人物思想感情及其表达。 【教学难点】 认识课文设置悬念的构思特点。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课文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3 一、导入 播放歌曲那就是我导入。围绕标题提出两个问题。 1、看到“枣核”这一标题,你想知道什么? 2、看到“枣核”这一标题,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要求:生字词在文中圈出来,借助工具书在文中注音。 2、 同桌互相印证读前预设,交流互补。 3、教师归纳。 (1)概述故事,枣核从哪里来又到了哪里去。 (2)枣核的用途是慰藉思乡之情。 (3)以枣核为题,既表明了文章的线索,又揭示了思乡的主题。 三、再读课文 讨论“几枚小小的枣
9、核,就能充分的表达美籍华人朋友的浓浓的思乡之情吗?” 学生阅读后探究讨论, 终于达成共识: 美籍华人朋友对故乡枣核的珍视可以看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在美国生活如此富有,还想着故乡,也能看这种情感;还有自己亲自建造故乡模样的“北海” ,也表 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三读课文,归纳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全班交流,明确。 1、以小见大、以物传情。 作者借具体事物表现抽象的感情。 (1)以小小的枣核寄托了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 (2)将这位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融化在栽种杨柳、养睡莲、堆叠“北海” ,追忆当年在北海泛 舟的情景等细节中。烘托手法。 2、反衬手法的运用。 课
10、文不惜笔墨,写“同窗”在美国的居住环境的美丽( “一片嫣红” 、 “定会有枫城之称”等) ;写 “同窗”生活条件的现代、优越( “三层小楼” 、 “车库门自动开启” 、 “后花园” ) ;写“同窗”全 家事业有成( “老伴儿在研究所做营养试验” 、儿子在潜艇当总机械长、女儿在哈弗教书) ,但仍感不 足, “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显然,课文以对“同窗”生活情况的介绍为背景,烘托了她强烈的思乡 之心,爱国之情,突显了故土、祖国在她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五、齐读末节,体会它在文中的作用 六、由学生简介课文写作背景及作者,并归结全文 1、有关背景及作者。 2、有关主题。 3、设置悬念。 4、有关以小
11、见大,以物传情,及烘托手法的运用。 七、布置作业 1、 拓展延伸:要求搜集、摘抄、表思乡爱国之情的诗歌、歌词并作一点点评。 2、 语言积累。收集整理鉴赏本课好词佳句。 【教学后记】 4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教学目标】 1.认读 11 个生字和新词。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世人称颂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原因。学习袁隆平敢于挑战, 科技创新,拼搏钻研,为国争光,为世界人民造福的精神,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3.能给课文各部分拟定小标题。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世人称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原因。学习袁隆平敢于挑战,科技创新,拼搏 钻研,为国争光,为世界人民造福的精神
12、,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2.能给课文各部分拟定小标题。 【学情分析】 课文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对袁隆平对培育杂交水稻都了解甚少。我们揣摩编者在本册教材 中安排这样一篇长的报告文学的意图是考虑到了学生阅读的需要。学生在日常阅读时,读物可能是与 课文内容、篇幅较一致的,有时也需要读像本文这类的生僻的长文。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以学生 默读为主要形式,以自学为主的理解课文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理念】 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追求教学实效。 2.注重学法的指导与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 【教学准备】1.查
13、找“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相关资料。2.文字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情况: 1.今天我们学习第 3 课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板书课题。通过预习,课文的几个生字你们都认 识了吧。谁来准确的读给大家听: (出示生字词课件,指读生字词) 神农氏 基础 亩产 雄蕊 挫折 惨状 痛哭流涕 劫后余生 不懈 赴 传授 2. 解题,初步了解袁隆平。 (1)同学们对字词掌握都比较好,在预习的基础上,谁来谈谈你对课题的理解。板书:袁隆平。 (2)介绍资料:谁能根据搜集的资料,用简单的话介绍一下袁隆平的情况? (袁隆平,男,1930 年 9 月出生于北京,1953 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
14、,毕业后,一直从事 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01981 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 年任全国杂交水稻 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 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任国际首席顾问。1995 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71 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 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 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 应用与推广方面。 ) 小结:袁隆平确实了不起,他平均每一年半就获得一次世界性大奖,现在已有 17
15、 项。因为袁隆 平先生是世界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所以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3.课文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位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从课文的结构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2.学生汇报。预设学生的汇报: (1)袁获得的荣誉:学生说、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课文主要内容方面: (3)发现:全文先写袁研究杂交水稻的结果,后写研究过程;虽是写人文章,但不像以往学的 写人文章那样详写人物言行、神态、心理;文章篇幅长,课文自己标出四个部分等。 三、拟小标题,深入理解 5 (一)请你认真默读前言部分,划出能概括这部分主要内容的语句并概括段意。 (袁隆
16、平因培育 杂交水稻成功,而荣获了国际及祖国所给予的极高荣誉) (二)请你按照以上的学法,自学第一、二三四部分。了解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在 文中画出能概括每部分内容的句子或词语,试着概括课文各部分主要内容。 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原因; 袁隆平提出通过“三系”提高水稻杂交优势的设想; 袁隆平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野败” ,跨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经过百劫千难“三系”配套成功,终于使杂交水稻破土而出。 (三)引导学生给课文各部分拟定小标题。 导:要把刚才我们写的段意连接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是显得长,看能不能用简练的几个字 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 1.拟定小标题和写段意既有一致性又是有区别的
17、,你觉得应该怎样列小标题?(抓住各部分的主 要内容,用简明的词语或短句概括。 )让我们了解列小标题的要求和方法。出示课件: 列小标题的要求:A、内容上要抓住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概括。 B、表述上要用简明的词语或短句概括。 C、形式上要尽量做到角度一致,标题连贯。 列小标题的方法:A、摘法 可从文中摘取句子或词语当小标题 B、拟法 用自己的语句概括 2.我们怎样根据刚才的段意来概括小标题呢?(出示课件:指导第一部分小标题的两种列法) 1)要驱走饥荒恶魔。 (摘法) 2)培育原因。 (拟法) (说明:因课题中有“杂交水稻”字样,标题中可以简练不写) 3.请大家按照我们刚才所说的方法根据段意列出各段小标
18、题。 板书展示标题角度一致的小标题: 培育原因培育关键培育艰难培育成功 4.展示一、二组较好的小标题。结合你们刚才的学习,你现在觉得应该怎样列小标题?(学生归 纳,教师相机点拨,指导列小标题:报告文学不同于一般写人的文章 抓住人物的外貌、言行、 神态、心理进行细致刻画来突出人物特点。而是围绕一个中心事件,选取事件中不同阶段的典型事例 来介绍人物。因此,给报告文学列小标题,要抓报告文学的主干,标题角度要尽量一致。 ) 5.小结归纳学法: 通过今天的学习, 能说说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是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 列小标题、解题、抓各部分段意等。 四、抒发情感,赞颂袁隆平 1.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这
19、篇报告文学,认识并了解了这位出自中国的世界之父袁隆平,我 相信你们和老师一样,深深地为他的爱国热情,超人的智慧等所感动。在阅读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 过程中,哪一点深深地触动了你?如果你能结合课文内容来说一说就更好了。 (也可以出示课件:我 最敬佩袁隆平 。 ) 2.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袁试验的目的是伟大的;实验设想的创新智慧超人;实验中的艰苦付 出拼搏钻研劲儿超人;丰富的知识;为祖国争光、为人类造福等。 (1)第一、二部分: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 首先明确袁隆平是为了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 其次明确这是一个世界难题, 国内外从无人试验过, 而且外国专家认为“此路不通”而放弃或中断研
20、究。他的“三系”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 相径庭(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但袁隆平坚信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水稻。体会袁隆平作出这 个决定要有极大的勇气,要有创新精神,更要付出艰辛和心血。 (2)袁隆平为了研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引导学生读找出有关的语句,并通过想象去 体验和感悟。学生边说边指导朗读。 ) 如:看书学习发展他那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顶着压力提出设想历经 6 年的时间, 终于找到了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野败” ,跨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艰辛、拼搏,始终不渝)经 过百劫千难 nn“三系”配套成功,终于使杂交水稻破土而出。 3.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 (后三
21、段: 粮食增产100 个国家引进讲学传授) 6 从文中的几个数字具体感受一下这是怎样巨大的贡献? 指导朗读。 四、总结归纳,课外延伸 导:今天,我们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掌握了长文的学法通过浏览快速准确提取需要的信 息解决问题。 1.为什么称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你现在明白了吧。你能用这个句式回答吗? 出示课件:因为袁隆平 是世界杂交水稻的创始人 ,所以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2.现在,你理解作者为什么用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命题吗?(含有赞叹的意思。 ) 3.你们知道吗?已经 70 多岁的袁隆平,依旧不辍地工作着,潜心地为我国的杂交水稻事业无私 地做着贡献, 因此温家保总理曾亲切地接见
22、了他, 还坐专机亲自来海南看望他, 询问杂交水稻的情况。 而今杂交水稻的亩产量已达到了 900 公斤,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袁隆平是把培育杂交水稻当成自己 终生奋斗的事业来做的,这又是多么伟大呀!如果你还想详细地了解他,可以到网上去阅读相关的资 料;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的世界之父的奋斗史,也可以用我们今天掌握的学习长文的方法去浏览介绍 他的相关网页。 五、作业:本课成语比较多,课下希望大家归类摘抄,积累成语。 【教学后记】 钱学森归国钱学森归国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积累词语,结合搜集的资料了解钱学森。 2、了解钱学森归国的事迹,感悟他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精神。 3、通过感悟人物语
23、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 理解钱学森为什么要回到祖国。 【教学难点】 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个性朗读品位,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课件。 2、 我的中国心录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4 课钱学森归国 ,课下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现在我们就交流一下你 预习的成果。 1、小组互读正音,汇报哪些音读易读错需要提醒大家的。再读课文巩固读音。 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题目你会提什么问题?(写钱学森归国的事情;为什么归国? 归国遇到了什么困难?归国后做了什么?) 快速浏览课文, 看看围绕着钱学森归国本文写了什
24、么? (预 设:归国中,归心似箭;归国前,心系祖国,克服困难,踏上归途;归国后,贡献卓越) 3、再读课文,思考按事情发展顺序应该是“回国前” “回国时” “回国后, ”文章写倒了啊! (预设: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倒着写的作用: “设置悬念” “引发阅读兴趣” 。读者会想 他为什么归心似箭呢?然后再插叙回国前的事情“) 4、试着写出每段的段意,出示投影,师生共同修改。 7 第一段: (1)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站在驶往魂牵梦绕的祖国的巨轮上。 第二段: (2-6)插叙的方法,写钱学森回国前,始终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历尽艰难险阻,终于 踏上归国的航程。 第三段: (7)概括地写出了钱学森回国
25、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 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 5、能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吗?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回国前,始终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历尽艰难险阻,终于踏上归国 的航程。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 二、了解课文内容 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和搜集的资料, 选一个方面来说说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要求把依 据说清楚,听的同学可以提问和补充。注意看一个人就要看他的什么?(言行)你快到文中找找他的 言行,做下简单的批注。 (一)爱国的人 1、从他的语言“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
26、祖国后能为 人民多做点事。 ” (1)追问“现在指什么时候?(留学期间)当时他是什么情况?(钱学森是在美国享受着优厚 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 想象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是什么样的? (预设丰衣足食,住别墅,坐汽车,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 门,成为冯。卡 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 追问:从两个“最”字,看出什么? (从两个“最”字,我看出冯。卡门教授很器重钱学森, 前途一片光明。 ) 2、当时的中国是什么情况?(经过多年的战火,1931 日本占领东三省,37 到 45 年 8 年抗日, 解放战争。中国的老百姓每天吃
27、不饱,穿不暖。时不时还要担心自己及亲人的生命,或许有了今天, 就没了明 天。 ) 3、在这种情况下他却说: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 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 4、此时此刻他想到的是什么?没想什么?(想的是: “我是中国人” ,现在所做的一切一切 指什么?“学知识,学技术,学真本领” ,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没想为自己享乐打 基础。 )板书:爱国 小结:是啊!优厚的待遇算得了什么!富裕的生活算得了什么!他只愿 生(齐)能为 人民多做点事。出国是为了回国,这一切就因为他时刻牢记 生(齐)我是中国人! 指导朗读:多么真挚的表白!此刻,钱学森在说这段话
28、时,他会有什么样的动作、神态和语气? (学生想象)试着再读一读。 (指名读) 带着这份激动与坚定,我们一起读。生(齐)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 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 (二)报效祖国的人 1、有留学生劝他不要回国,留学生说: “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 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面对留学生的劝阻,钱学森说: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 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 们是应当回去的。 ” 2、你怎么理解这几句话?“这一天”指哪一天?(建立新中国) “”什么作用?(解释
29、说明 我们大家就是祖国的儿女) 3、儿女怎么能离开自己的父母,怎能不报答自己的父母呢?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爱国之情跃然纸上。从“日夜盼望”感受到钱学森白天想,晚上想,时时刻刻想的都不 自己,而是自己的祖国! “终于”写出盼望。 “应当”体现钱学森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看出他回国 决心很坚定。 为了让祖国强大起来, 再苦再难, 他也愿意回去。 这样才能早日使中国从贫困走向富裕, 在钱学森眼里,把为祖国出力当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从中我感受到钱学森对祖国的眷恋和无比的热 爱之情以及报效祖国的决心。板书:报国 8 4、俗话说“子不嫌母丑”既然是中国人,就不该嫌弃自己的祖国贫穷;既然是中华
30、儿女,就当 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因为我们都是 生(齐)祖国的儿女! 指导朗读:钱学森说这段话时除了表明他的爱国情怀外,还有什么用意?(劝留学生。 )你想象 钱学森说这段话用什么语气?(诚恳、坚定、果断。 )谁来用这样的语气劝一劝这些留学生。指名读。 课件出示两段话,用我的中国心伴奏配乐,师引导感情朗读。 钱学森,怀揣着对祖国无比的热爱的钱学森,即使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过着富裕的生活, 有着优越的工作条件,他一刻也没忘记自己的祖国,坚定地说生读: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 的一切,都是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 当他袒露心迹,有留学生要劝他不要回国时,他诚恳地说 生读
31、: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 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 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 (三)钱学森回国的决心是那么的坚定,那为什么 5 年后才回到祖国呢?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第 ,两个自然段, (生自由学习,同桌交流感受) (预设: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 美国。 ” ) 1、一个人能抵五个师。同学们,在部队的编制中分甲,乙两种,甲种师一个师一万人,乙种师 一个师五千人,那么,五个师至少是多少人? (2 万 5 千人)一个人至少能抵 2 万 5 千人,那是 个什么样的人?(伟大的
32、人;很了起的人) 2、 “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从中读出了什么?(坚决)美国人用了什么办法呢? 小结:美国人想尽办法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他回国,在最艰难的时候,钱学森半个月就瘦了 27 斤。他们软禁,囚禁,甚至把他一个人关在一座孤岛上。只要他答应不回国,他就可以继续享受 优厚的待遇, 过着富裕的生活, 恢复优越的工作条件, 但他归国的决心怎么样? (一刻也没有动摇。 ) 3、 “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 ,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他一刻也没有动摇过。这么漫长的等待, 对一心回国的钱学森来说真是怎样? (预设:度日如年、倍受煎熬、 、望眼欲穿、寝食不安 4、所以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
33、望读! (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 5、钱学森终于回国了,回国后他做了什么呢?齐读最后一段。 “卓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 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 出示资料: (钱学森回后的成就) 钱学森回国后,成立了我国的第一个导弹技术研究院。1960 年用国产燃料成功发射了第一枚 P 2 导弹,从而揭开了中国导弹试验史上的第一页。 1970 年,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 颗东方红卫星1991 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 模奖章。 1999 年钱学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出示钱学森个人语录。 1、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
34、宿在中国。 2、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 1 块美元也不存 。因为我是中国人,根 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3、我在美国前 3、4 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 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4、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5、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 的各种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 三、课外读物 钱学森从这里走来作者:梁原草 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作者:胡士弘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谜作者: (美)张纯如 钱学森传作者:叶永烈 钱学森论火箭导弹和航空航天作者:凌福根 9 钱学森现
35、代军事科学思想 作者:糜振玉 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丛书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 钱学森的航天岁月 石磊等著 钱学森的大师风范 王春河等编 钱学森的科技人生 孔祥言著 还可以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只要点击“钱学森”三个字,网上就有 260 万个页面。让我们怀着对 钱学森的敬佩之情,用热情赞扬的语气一起来读最后一段。 四、思考 学到这,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有什么收获吗? 五、作业 读课文,积累词语;搜集一些像钱学森一样爱国人士的故事。 板书设计: 4、 钱学森归国 插叙 爱国 言行 报国 【教学后记】 天然动物园漫游记天然动物园漫游记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天然动物园的乐
36、趣。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自觉保护人类的朋友动物的品质。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出“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 乐趣是无穷的。 ” 2、了解天然动物园各种动物的特点和活动情况,感受作者 的乐趣,产生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 兴趣和愿望。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其中情趣,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 了解天然动物园各种动物的特点和活动情况,感受作 者的乐趣,产生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兴 趣和愿望。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1、读课题,说说天然动物园和动物园有什么区别? 2、文中哪一小节写出了区别所在?(第二节) 3、说说漫游和旅游,区别在什么地方? 二、读课文,
37、说说天然动物园漫游看到了什么动物? 1、学生读课文。 2、请你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鲁伏河、米库米动物园”说一句话 3、朗读第一小节。 4、交流,看到了什么动物? 10 5、学生回答。 羚羊、长颈鹿、斑马、基马猴、犀牛、狗、黄牛、狮群 三、再读课文,说说看到了怎样的动物? 1、 ( )的斑马。 1)朗读描写斑马的这一小节,并回答问题 2)顺着他指的方向足有五六百匹,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3)车子慢慢逼近互相嬉闹,这句话是围绕什么写的?(千姿百态逗人喜爱)运用了什么样 的写作方法?(排比) 4)为什么斑马泰然自若?人与自然的和谐 2、 ( )长颈鹿。 亭亭玉立说明什么?还能用其他词语形容吗?
38、 基马猴能够上长颈鹿的背说明( )的长颈鹿 优雅的长颈鹿、温柔的长颈鹿 3、 ( )的基马猴。 基马猴和我们的车子周旋说明了什么? 4、 ( )的大象,为什么这么说? 5、 ( )的狮群。 1)我们出现在狮群面前,有没有影响狮群?从哪里看出的? 2)瞥表示什么意思? 3)狮群是一群警惕性很高的动物,为什么表现得这样满不在乎? 说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他们对我们的到来没有感到有威胁 四、小结,现在你说说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是一次怎样的漫游?为什么? 1、乐趣无穷。 2、 “乐”的什么地方?“趣”在什么地方? 3、 在返回的路上, 他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起天然动物园的趣闻来请你选在一个趣闻说具体。 五、天然
39、动物园的漫游记,说明了什么? 动物和人类的和谐相处。 【教学后记】 城市的标志城市的标志 【教学目标】 1、学会并理解本课的部分字词。 2、理清课文的思路,能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 通过本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以心去爱护我们城市的树, 从而使我们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地阅读课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1 1、今天同学们红领巾佩带的很整齐,那么你们知道红领巾的标识是什么吗?(红领巾)咱们知 道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识, 那么你们知道哪些物体可以作为城市的标识呢? (大楼、
40、 公园、 树) 今天咱们就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城市的标识 3、指出“识”是多音字,解题:什么是标识?所谓标识, 是指用来辨认识别事物的标志。课前, 你了解了哪些事物可以 作为城市的标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掳掠 霓虹灯 遒劲 蔚为壮观 婀娜 挺拔苍劲 坚韧 忠心耿耿 芸芸众生 3、理解一些词语: 遒劲:雄健有力。形容树枝。 馈赠:赠送。 芸芸众生:芸芸:众多的样子.众生:泛指人类和其它一 切动物.指一大群无知无识的人。 川流不息:川:河流.息:停止。象河水那样流个不停。比 喻来往的人或车辆,船只很多。 4、
41、理清课文思路:出示课文的三部分内容。 全文层次清晰,共分三个部分: (1-5)段为第一部分(写出了城市的雷同) (6-15)段为第二部分(写出了树是城市的标识) (16-17)为第三部分(写出了为什么把树作为城市的识 三、精度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文中让你感触最深的句子,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体会句子:文中对城市的雷同之处的描写有哪些? 学生找找有关的句子来回答。 3、教师归纳雷同的地方出示出来: (1)高耸的大厦和大楼。 (2)满街的霓虹灯和高架的立交桥。 (3)街上川流不息的轿车。 (4)满街的现代服饰和商品。 4、让学生划出含有“多保胎” 、 “连体人”的句
42、子,体会其句子,并说出“比喻、拟人”的修 辞手法。 (教师适时点拨) 。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作为城市的标识呢?快速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想一想 作者所指的城市的标识是什么?(树) 1、 (出示问题)说一说文中列举了哪些树标识着哪些城市? 找出句子并读一读。 2、师归纳并出示一下内容: 香樟树 杭州 法国梧桐 南京 上海 榕树 福州 广州 椰树 海口 油松 长春 圆冠榆 新疆喀 国槐 北京 3、出示一些树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学习第三部分内容并出示最后三段文字。 1、体会文章最后三段的语言,作者给予城市的树怎样的赞美?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1)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城市
43、雷同?(铺垫,为下文从正面写城市的标识树,做好 了准备) (2)文中连用了三个只剩下了树,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2 作者在本文中把树当做一座城市的标识,其作用是表达对现代化城市树木的珍爱,提醒和号召人 们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与人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我们知道了树是城市的标识,自然界还给予我们一些花作为城市的标识咱们来一起欣赏一下,出 示花的图片。 四、拓展延伸: 想一想,应该怎样去爱我们的树,爱我们的大自然? 五、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城市的标识 树 标识 保护大自然 【教学后记】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之水天上来 【教材分析】 黄河之水天上来选自义务教育
44、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母亲河主题单元中拓展 阅读一篇课文。 1.教材地位与作用 黄河之水天上来是继学习歌颂黄河的两首古诗之后一篇文章,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黄河的状 况,了解黄河给我们带来那些好处及存在问题。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2.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教学目标】 速读课文, 快速摄取信息理清思路, 理清思路, 整体感知课文。 掌握有关知识, 体会黄河的伟大。 探究交流、品味感悟,唤起学生保护黄河、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渴望求知的创新精神,敢于质疑、敢于发现,树立创新志向,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 依据:教材、教参、新课标
45、、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育及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 【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快速从文中摄取信息理清思路,从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有关知识,体会黄河的伟大。 质疑探究、品味感悟进一步理解课文 依据:不但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会学,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扑捉信息能 力,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难点】 质疑探究、品味感悟 依据:学生刚刚步入初中学习,虽然经过两个多月指导,已具备一点质疑探究、品味感悟能力, 但还有待于老师进一步点拨引导,使其能力逐渐提高。 【教材处理】 这是一篇拓展阅读,我用一课时完成,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快速读课文,快速摄取信息。使 13 学生在整体上感知课文的
46、基础上理清思路,明确顺序。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空间,让学生主动发现问 题,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在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反质疑促进 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使学生敢说、敢于创新。 【教法】探究、品味、感悟 依据: 以学生为本, 以学促教, 以启迪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 在教学中创设宽松、 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拓展学生 思维。 【学法】速读课文,快速摄取信息,发现探究法 依据:以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勇于表现,善于思考,乐于探究,大胆质疑为宗旨,注重对 所学内容的体验、感受、领悟,学习热情高 【教
47、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利用媒体展示三幅画面并说出画面内容,使学生对黄河有直观印象,然后让学生交流所收集的资 料,既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能力,使学生对黄河有了初步认识,在次基础上导入新课,这样大大 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 2.预习交流及检测。 首先,小组交流,要求把组内明确不了的字词提出来,全班交流,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以 检测形式抽查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预习效果有所了解,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3.理清思路 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找出文中反映重要信息词、句子。理清思路,明确写作顺序,这样使学生不 但学会阅读,而且会去阅读,使学生对全文有个整体感知,为下步的质疑打下良好基础
48、,长次培养下 去,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4.质疑、探究、合作、交流 首先让学生质疑,以小组形式交流,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有价值的问题提出全班交流,这样避免 了无效提问和盲目提问,这个环节侧重于合作学习即学生带着疑问到小组讨论研究,在思维的相互碰 撞中有效地解决问题。允许有争议,不求统一,但求言之有理。教师要适时引导调控,能够抓住学生 “疑问”中闪亮的东西加以引导,利用反质疑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语文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这里以发现问 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品味、朗读 珍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
49、新能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 6. 学习小结: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在学习小结中我让学生谈自己本节课体会, 可以从三方面谈起(1 所学内容是什么?2 学习这篇课文的感悟和所学方法。3 应注意的问题或不足 之处,并要求写到预习本上。也可以让学生就一方面谈起。 )另外,也可以老师小结,进行强调。 7.布置作业 写倡议书,呼吁全体同学或全社会的人,携起手来保护黄河,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结合你所收集的资料,以“黄河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第一人称记叙文,要求资料准确中心突出语 言生动。 第一项作业采取小组合作式完成。第二项作业要求每个同学都写,结合所收集的资料去写,让学 生有内容可写。 【教学后记】 14 地球万岁地球万岁 【教学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使学生受到热爱和平、热爱自然、保护地球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 2、掌握一定的背景知识,理解一些比较难懂的诗句。 【教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