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1、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 定律。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2、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的
2、应用能深切感受到科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 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牛顿第二定律的特点。 难点: 1、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2、理解 K=1 时,F=ma。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物体的加速度 a 与它所受的作用力 F 以及自身的质量 m 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 二、讲授新课:二、讲授新课: 1、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 【教师引导】通过上一节课的实验,我们再一次证明了: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合外力成正比,与 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教师提问】如何用数学式子把以上的结论表示出来? 【学生回答】aF/m 【教师提问】如何把以上
3、式子写成等式? 【学生回答】需要引入比例常数 k akF/m 【教师引导】我们可以把上式再变形为 F=kma 选取合适的单位,上式可以,简化。前面已经学过,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其实, 国际上牛顿这个单位是这样定义的:质量为 1 kg 的物体,获得 1 ms2的加速度时,受到的合外力 为 1 N,即 1 N=1 kgms2 可见,如果各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则 k=1,Fma 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教师提问】牛顿第二定律不仅描述了 F、m、a 的数量关系,还描述了它们的方向关系,结合上节 课实验的探究,它们的方向关系如何? 【学生回答】质量 m 是标量,没有方向合力的方向与加速度
4、方向相同 【教师提问】我们如何用语言把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出来呢? 【师生总结】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 的方向相同 【教师提问】牛顿第二定律有什么特性? 【师生总结】 【教师提问】合外力、加速度、速度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 【教师补充】 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即a与合力F方向总是相同,但速度v 的方向不一定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教师总结】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构建模型: (2)对这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顺序是:重力(mg)支持力(弹力FN)其它摩擦力(Ff) (3)正交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转化为四力
5、的模式 (4)运动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求合力F合 水平或竖直方向:F合=运动方向的力-反向的力 建立坐标系:x、y轴:F合=运动方向的力-反向的力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F合=ma (6)画运动草图,应用运动学公式 速度公式 :vt= vo+at 位移公式: 2 0 2 1 attvx求未知 导出公式:vt 2 v 0 2 =2ax 【教师补充】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处理方法: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求出物体的合外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 度,再利用物体的初始条件(初位置和初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位移和速度也 就是确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推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处理方法: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由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确定物体 所受的合外力,由此推断物体受力情况 例题:见 ppt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4.34.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 一、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所受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 向相同。 二、表达式:F=ma 三、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同体性、因果性、矢量性、瞬时性、相对性、独立性 四、解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