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 1目的目的 为规范 XXXXX 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XXXXXXXXXX”)SHE 风险 分析、评价和控制管理工作流程,识别风险管理范围内的风险,准确评估风险大 小,制定并落实风险控制措施,降低企业 SHE 风险,预防 SHE 事故,持续改 进风险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及相关要求适用范围及相关要求 2.1 本程序适用于 XXXXXXXXXX 所有的设备设施、生产经营活动、产品 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报废、拆除、处置阶段; 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检维修活动,装置开停车,日常情况的处理,应急 救援等; 3)
2、改造、新增、变更装置,人员的变更,法律法规变更;包括新增设备、 改造设备、设备设施变更及人员变更,法律法规的更新、变更等 4)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5)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6)原材料、产品的丢弃、废弃、运输和使用过程; 7)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8)企业周围环境; 9)气候、地震及其它自然灾害。 企业应根据其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变更情况,及时更新风险管理范围,并形成 记录。 2.2 企业应根据评价范围,将全厂范围内的人员、设备设施、工艺装置、原 辅材料、安全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作为评价对象, 将其可能导致重要危害的的活动等进行分类识别。 2
3、.3 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 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如,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 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 电及辐射的因素; 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 人机工程因素; 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 2 2.4 定义 1)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2)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 的因素。 3)危险、有害因
4、素识别:认知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4)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 损害的后果严重性的组合。 5)风险评价: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价、对现有措施的充分 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6)风险规避,决定不陷入风险,或者从风险状态中撤离的行为; 7)风险优化,将风险有关的消极后果及其发生概率最小化; 8)风险转移,与其他组织共同承担风险损失,共享风险收益的行为,如安 全生产责任险; 9)风险自留,接受某一特定风险带来的损失,包括没有得到识别的风险。 2.4 风险评价方法的确认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生产工艺特点
5、,选择科学、有效、可行的风 险评价方法,并制定各种评价方法的指南,并在各个层次上进行传达、培训。 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助于企业及时高效的获取准确的评价结果,从 而指导公司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企业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选择危险、有害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方法与工具,可选择其中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常用 的评价方法包括:(见附件 1,各类方法使用指南) 1)工作危害分析(JHA) 2)作业安全分析(JSA) 3)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4)危害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5)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6)故障树分析(FTA) 7)风险矩阵(RM) 2.4
6、 风险准则 企业应当明确其风险准则, 并在企业内部各级单位、 管理人员间传达、 培训, 确保相关单位、人员按照要求开展风险评价工作。 2.4.1 风险准则确定依据: 1)企业应当根据其风险承受能力,确定风险准则; 3 2)企业风险准则不违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上级企业的要求; 3)企业风险准则要符合 SHE 各项要求; 4)企业应定期评价其风险准则,确保风险准则的适应性; 2.4.2 确定风险准则要考虑以下因素: 1)可能发生的后果的性质、类型及其严重程度; 2)可能性的度量; 3)可能性和后果的时限; 4)风险的度量方法; 5)风险等级的确定; 6)利益相关方可接受的风险或可容许的风险等级;
7、 7)多种风险组合的影响; 2.4.3 风险评价方法选取原则 1)充分性原则充分了解各种风险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应用条件和使用范 围; 2)适应性原则风险评价方法适应评价的对象,企业应当根据评价单元不 同,选择最佳适应方法进行评价; 3)系统性原则,被评价的对象能够为评价方法提供所需的真实、有效的数 据和资料; 4)针对性原则,风险评价方法能够得出评价要求所需要的结果; 5)合理性原则,选取的风险评价方法的工作量、得出的结论是合理的。 3职责职责 企业是其 SHE 风险分析、评价和控制管理工作的主体,对其风险管理工作 全面负责。 3.1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及重大危险
8、源的 确认和审批,并落实整改措施。 3.2 安全部负责组织本单位职业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 3.3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车间主任负责本单位职业危害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工 作的协调和指导,以保证本单位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3.4 要素负责人及要素员职责 公司及要素负责人,负责要素的日常推行工作,修订体系文件,制定风险分 析计划, 并组织实施; 公司级要素员, 协助要素负责人, 确保各相关工作的推进, 各车间、部门要素员,负责本要素在本车间、部门的运行管理,协助车间主任做 好要素推行工作。 3.5 专业团队或人员职责 4 公司应该成立专业分析团队,组织各专业人员,包括设备、电器、仪表、工
9、 艺、土建等方面的专家或人员,按照风险分析要求,开展公司层面的风险分析工 作,并指导车间开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4风险评价与控制风险评价与控制 4.1 风险管理工作计划 为了使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有计划性和条理性, 企业风险分析领导小组应当制 定年度风险管理工作计划,各车间、部室、中心负责制定内部的风险分析管理工 作计划,并做好计划的实施、追踪,确保企业各类作业活动、设备实施、外部环 境中存在的风险得到全面辨识,并得到有效掌控。 4.2 风险管理培训 风险管理计划制定后, 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一是确保相关人员、 职工知道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二是掌握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知识和能力。 企
10、业需要制定年度风险培训计划, 内容包括培训目的、 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 培训人员、工作时间表等。培训内容要全面,主要包括风险管理范围、风险评价 方法、风险控制措施制定原则、事故案例、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并确保企业 各级人员均能参与培训,各车间、部门要素管理员具体负责培训工作的开展,并 做好效果评价工作。 4.3 成立评价组织成立评价组织 为了确保风险分析、评价工作的条例有序推进,需要成立领导小组,总体负 责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常务副总经理 副总经理 总经理助理 总工程师 SHE 总监 人力资 源分管领导 生产分管领导 销售部分管领导 法务总监 成员:各部门、中
11、心、车间负责人 原则上以车间、部室、中心为单位,在总体工作安排前提下,按照各自车间 实际情况,组织所在部门的风险分析工作。同时对于公司层面、及新改、扩建项 目,需成立相应专业团队,负责风险分析工作的开展。 成立风险分析专家团队(各级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人员) 负责人:安全部负责人 协调人:公司风险管理要素管理员 成员:安全工程师、设备工程师、仪表工程师、DCS 工程师、土建工程师、 生产管理人员等 4.4 评价时机评价时机 原则上每年系统的组织一次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 遇重大变更和非常规的活 5 动应及时做好辨识及评价工作。针对新增设备设施、工艺改造、新上项目等需先 进行风险分析工作。 企业风
12、险评估工作小组应收集与评价对象相关的资料、 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 1)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 2)评价对象基础资料,如设备设施参数、工艺流程、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组织架构、人员等; 3)事故案例; 4)其它。 4.5 选择和确定评价范围和对象选择和确定评价范围和对象 风险评价的范围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厂址:工程地址、地形地貌、水温、气象条件、周围环境、运输条件、 消防支持等; 2)平面布局:从平面布置图和运输路线等方面进行辨识。 3)建筑物、构筑物:从结构、消防、防火、防爆、朝向、采光、通道、生 产、卫生设施等方面辨识。 4)生产工艺过程:主要辨识物料的毒性、腐蚀性、燃
13、爆性、以及温度、压 力、流量、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5)生产设备、装置:化工设备要辨识高、低温,腐蚀,高压,震动,关键 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情况;机械设备零部 件;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操作、静电、雷电等。 4.6 选择评价的方法选择评价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主要原则是既要分析全面、避 免遗漏,又要保障分析深度,分析到位,确保所有隐患均能得到辨识。 4.7 实施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实施危害辨识、风险评价 4.7.1 危害辨识 4.7.1.1 评价人员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对确定的评价对象,尽可能 识别其影响。
14、 1)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工艺缺陷、设备 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 2)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包括噪声、振动、辐射、易 燃易爆、有毒有害、氧化物等。 3)人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误操作、健康状况异常、心理 异常、辨识功能缺陷等。 4)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管理、 6 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 4.7.2 评价准则 根据辨识出的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性(S)及风险度(R) 进行风险评价。 4.7.2.1 评价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有多大,参照下表。 事
15、件发生的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判断准则 等级等级标标准准 5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 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4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 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3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 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 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 2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
16、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 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 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4.7.2.2 判定所识别的危害一旦发生后的后果及影响的严重程度,参照下表: 事件后果严重性(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判别准则 等级等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人 财产损失财产损失 /万元万元 停停工工公司形象公司形象 5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死亡50 部分装置(2 套)或设备停 工 重大国际国 内影响 4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 重伤及以上 事故, 职业病 25 2 套装置停工 或设备停工 行业
17、内、 省内 影响 3 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 的安全方针、制度、规 定等 轻伤10 1 套装置停工 或设备停工 地区影响 2 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 程序、规定 轻微受伤、 间 歇不舒服 10 受影响不大, 几乎不停工 公司及周边 范围 1完全符合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 形象没有受 损 4.7.2.3 根据所识别的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与严重性(S)的乘积,计算 该危险的风险度,并以此来量化该危险风险的大小。参见下表: 7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风险等级判定准则(R)及控制措施)及控制措施 风险度风险度等级等级应采取的行动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实施期限实施期限 20-25 巨大风 险 在采取措施
18、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 措施进行评估 立刻 15-16 重大风 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 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9-12中等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 沟通 2 年内治理 4-8可接受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 查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 理 1-3 轻微或 可忽略 的风险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 4.7.3 通过对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汇总,凡 R15 的为企业的重大风险;重 大危险源根据 GB18218-2014 确定。根据风险评价情况编制“重大风险清单”、 “重大危险源清单”。 4.7.4 风险评价领导小组对重
19、大风险进行重新确认,并形成本公司的重大风 险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交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确认后下发到各单位。 4.7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 重大风险及重大危险源是本单位制定或修订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及隐患治 理计划的主要依据,各单位负责制定控制计划、措施、消除降低控制影响,预防 事故的发生。 4.7.1 风险控制措施制定原则和内容 1)风险程度的大小是制定何种控制措施的依据,各部门应根据风险评价的 结果,并按以下原则选择适用的风险控制措施: a.可行性、可靠性; b.先进性、安全性; c.经济合理性; d.技术保证和服务。 2)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是企业制定目标、管理方案及隐患治理的基础及 依据,各部
20、门应据此制定控制计划,采取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消除、减少危 害和影响,防止潜在事故的发生。 8 4.7.2 风险治理的技术措施 a 消除风险的措施;b 降低风险的措施;c 控制风险的措施。 4.7.3 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 a 制定、落实应急预案 b 制定落实管理方案 c 进行相关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 教育培训 4.7.4 风险控制的个人防护措施 a 确定个人防护用品b 落实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c 进行相关员工使用个人防护 用品的教育培训 4.7.5 重大风险、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重大风险、重大危险源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控制。 5 评价报告评价报告 风险评价领导小组每年根据评价
21、情况编制“评价报告”总结危害辨识及评价 情况。报告包括:评价的时间、人员、范围、对象、方法、依据及结果等内容, 评价报告编写完毕后报企业主要负责人。 6 危害辨识和评价信息的更新危害辨识和评价信息的更新 6.1 在下列情况下,应对风险进行重新辨识和评价,并对记录及时更新。在下列情况下,应对风险进行重新辨识和评价,并对记录及时更新。 1)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颁布和变更。 2)工艺技术及操作规程的改变。 3)新、拆、扩、改建加工过程或产品改变。 4)现役装置发生重大事故或发现重大隐患等。 6.2 每年对评价结果进行一次复核。每年对评价结果进行一次复核。 6.3 企业应按照风险管理可追溯的原则,建立
22、、健全风险管理档案。企业应按照风险管理可追溯的原则,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档案。 。 附件 1: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指南 9 附件 2 风险分析方法介绍 1)What-if(故障假设分析)(故障假设分析) 这种方法通过一系列“如果会怎么样?”的提问,识别工艺系统中的危 险。它是一种“头脑风暴”活动,由一个分析团队来执行。通常将工艺系统分解 成若干部分(即子系统),对于每个子系统,分析团队的成员根据各自的经验提 问,提出可能的事故剧情,讨论各种事故剧情出现时的后果,必要时提出改进意 见。 10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相对简单的工艺系统,或功能相对独立的工艺单元(如 输送包装设备);它也经常用于新建项目
23、早期的预危险分析和在役装置变更的危 险分析。 What-if 方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 HAZOP 分析方法相比较,可以将精力 集中在主要的危险方面,节约时间。但此方法的松散型的,工作的质量受使用者 的经验、知识等因素影响较大。What-if 方法举例(对化学品槽车卸料过程进行 分析的实例的部分内容) 序序 号号 What-if危险与后果危险与后果现有安全措施现有安全措施CLR 建 议建 议 编号编号 建议建议 1 槽 车 卸 料 时 软 管破裂 易燃物泄漏,可 能发生火灾,导 致操作人员烧伤 操作程序要求在卸料前 检查软管,确认软管完 好;操作人员现场监控 卸料过程,出现泄漏时 能及时关闭卸
24、料阀门阻 止泄漏 248 2 槽 车 卸 料 时 槽 车滑动 卸料软管脱落或 破裂,易燃物大 量泄漏,可能导 致严重火灾和人 员伤亡 4312 1-1 1-2 卸料连接处采用“可拉断 不泄漏 “形式的连接接头。 在操作程序中,要求在卸 料前,在槽车车轮处设置 轮档,防止车辆滑动。 3 槽车卸 料时槽 车处发 生外部 火灾 槽车内温度升 高,槽车可能 破裂(可能发 生沸腾液体膨 胀蒸汽爆炸) , 易燃物泄漏或 爆炸,导致严 重的人员伤亡 有防止外部着火的措 施(槽车卸料有静电 接地,动火作业证及 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52101-3 在槽车卸料处设置槽 车应急冷却喷淋水系 统。 注: C=Cons
25、equence 结果严重程度; L=Likelihood, 表示发生的可能性; P=Priority 优先级,表示风险等级。 2)FTA(故障树分析) 故障树分析方法是贝尔电话实验室的沃森在 1961 年提出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采用布尔数学逻辑,按照逆推的方式,从某个负面结果逐级推断出导致该结果 的各种上级事件。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导致负面事件的可能性的推断。从一起顶上事件(通常 是某种负面结果)着手,逐级逆向追溯导致该顶部事件的一些列事件(前一事件 是后一事件的原因),直至追溯到具体的设备故障、仪表故障或操作失误。借助 11 设备故障率、仪表故障率或是操作失误率等数据,可以计算出发生顶部事件
26、的可 能性,因此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定量风险评价。此外,它也常常用于事故根源分 析。 采用这种方法时,通常先由某一个人完成草案,然后由一个有经验的团队来 讨论、审查所完成的草案。使用者需要先接受培训,并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较 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故障树分析的结果是树状的图表,非常直观,容易理解和使 用。 3)Event Tree Analysis,ETA(事件树分析) 事件树分析方法也是对负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分析。它从初始事件开始, 按照事故发生的正常顺序进行推断, 得出所有的安全措施失效导致事故后果的可 能性。这种方法的推理过程与故障树正好相反。每次分析时,只能针对某一起初 始事件导致的事故剧
27、情。 对于存在较多保护层的复杂情况,或者对于风险较高的事故剧情,可以采用 事件树分析了解出现事故后果的可能性。 4)Hazop 分析(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 HAZOP 是“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研究”的缩写。它是辨识工厂潜在安全、 健康和环境危险以及影响生产有效操作的系统方法。危害性和可操作性分析 (HAZOP)的目的是辨识出潜在存在的问题。 危害性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研究 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列表,这个列表包括潜在危险,潜在危险所引起的后果以及控 制这些风险必须采取的措施。 进行危害性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的基本方法是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仔 细检查每一个工段, 并辨识这个工段的所有设备潜
28、在的危险和后果以及危险发生 的可能性。在辨识风险的过程中,主要是弄清潜在风险的现有控制措施是什么, 按照国家和公司工程技术标准要求是否需要增加额外风险控制措施。 这个程序使 用引导词帮助辨识每一段工艺设备和管线的危险和操作性问题是什么。 这个程序 是基于“基本原则”的评价方法,是非常严格的,它假设在操作这些生产设备时 有很少或没有经验。 5)安全检查表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SCL) 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将分析的对 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 和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
29、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形式把 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和评审。 检查项目列出之后, 还应列出与之对应的标准。 标准可以是法律法规有规定, 也可以是行业规范标准或本企业有关工艺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等。列出标准后, 12 还应列出不达标准可能导致的后果。 风险判定同工作危害分析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6)作业危害分析 作 业 危 害 分 析 ( Job Hazard Analysis , JHA ) 又 称 作 业 安 全 分 析 (Job Hazard Analysis,JSA)、作业危害分解(Job Hazard BreaKdown),是一 种定性风险
30、分析方法。 实施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识别作业中潜在的危害,确定相应的工程措施, 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以防止事故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害。此方法适用于 涉及手工操作的各种作业。 何谓作业危害分析 作业危害分析将对作业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分析,从而辨识潜在的危害并 制定安全措施。 作业危害分析有助于将认可的职业安全健康原则在特定作业中贯 彻实施。这种方法的基点在于职业安全健康是任何作业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 分,而不能单独剥离出来。 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 (1) 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 (2) 将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 (3) 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 (4) 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13 十
31、二、十二、SHE 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目的及目的及依据依据 1.1 为了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和 SHE 预防和控制能力, 加强 SHE 检查 及隐患治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身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安 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 16 号)、国家安全 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的通知 (安监总 管三2012103 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2 适用于 XXXXX 有限责任公司的安全检查的内容、形式、事故隐患整改 及考
32、核。 2术语与术语与定义定义 术语和定义 本制度所称 SHE 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等法 律、法规、标准和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 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 陷,或者诱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以及可能造成职业病和职业中毒 的各种危害因素。具体包括: (一)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人的行为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国家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规章制度规定的情况。 (二)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相关制度未作明确规定,但企业危害识别过程 中识别出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人的行为及安全管理等方面
33、存在的缺陷。日常事 故隐患检查,是指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 领导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性检查。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轻微、可忽略风险或可容忍风险,能够及时整改,不足 以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重大、不可容忍的风险,无法立即整改且可能造成人员 伤亡、较大财产损失的事故隐患。 3职责职责 3.1 安全部负责安全检查工作的综合管理,组织公司级的安全检查,负责督 促各单位隐患整改工作, 并进行抽查考核, 对公司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进行登记、 上报。 3.2 各职能部门根据 SHE 检查的层次、内容、要求、目的不同,参
34、加不同指 令的 SHE 检查,履行本专业 SHE 检查管理职责;负责对职责范围内存在的重大 14 事故隐患进行登记,参与制订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整改情况检查、督 促、落实。 3.2 各单位负责属地内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负责对属地内部的 隐患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参与制订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限期 组织整改;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台帐,按照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3.3 各岗位负责对管辖范围内的设备、设施运行情况及危险化学品使用情况 进行安全检查。 4工作要求工作要求 4.1 SHE 检查分类、内容及频次检查分类、内容及频次 SHE 检查应贯彻领导检查与员工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35、 企业 SHE 检查应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和计划。各种 SHE 检查均应 编制 SHE 检查表,SHE 检查表应包括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或依据、 检查结果等内容。 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可与企业各专业的日常管理、 专项检查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相结合,科学整合下述方式进行。 企业 SHE 检查主要包括基础工作检查和现场检查两部分。 (一) 基础工作检查主要包含: 1. 检查各级领导对 SHE 工作的认识, 各级领导班子研究 SHE 工作情况的记 录、SHE 委员会工作会议纪要、记录等; 2. SHE 组织和机构的设置与 SHE 人员的配备情况; 3. SHE 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的落实情况
36、。 4.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情况。尤其是企业和单位领导 班子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落实情况,是否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进一步修 改、明确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责是否存在交叉、不清 的情况,是否做到了一岗一责,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是否纳入了日常考核; 5.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实情况,特别是动火、进入受限空间、检维 修等作业环节安全管理情况。 重点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定期修订完善情况, 动火、 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环节的风险辨识、票证审批、安全措施的落实等情况; 6. 检查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 SHE 教育培训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置 和教育培训情况;特
37、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检查员工的 SHE 意识、SHE 知 识技能与岗位要求的符合情况; 7. 操作规程建立情况; 8. 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情况,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物资配备使用情 况; 15 9. 个体防护装备采购、维护、保养、发放建立情况; 10. 变更管理情况。重点是发生变更时是否进行了风险分析并制定了有效的 防范措施,变更程序的履行情况等; 11. 承包商管理情况。重点是承包商的资质和安全生产业绩的审核情况,承 包商入厂前的安全教育情况以及对承包商的现场监督检查情况; 12. 危险化学品管理方面:危险化学品分类、登记与档案的管理;化学品安 全信息的编制、宣传、培训和应急管理; 1
38、3. 按照 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监总管三 2012 103 号)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14. 吸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1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和安全标签建立情况; 16. 安全投入保障情况,参加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任险的情况;企业开展 风险评价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事故管理情况;危险作业和检维修的管理情 况等其他 SHE 相关基础工作。 (二) 现场 SHE 检查主要包含: 1. 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方面:规划设计总图布置应合理规范,安全风险需 可控。 重点是周边的安全距离与法规、 标准规范的符合性情况; 企业内部各装置、 罐区之间是
39、否存在距离不足、布局不合理的情况,是否开展了全面的风险评估以 及风险的管控情况;可能造成水域环境污染的危险化学品危险源的防范情况;企 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 防范和治 理情况;企业内部重要设施的平面布置以及安全距离;其他总图布置情况 ; 2. 项目工程建设期是否在设计、采购、施工等方面留下隐蔽性事故隐患。 重点是执行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 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76 号)情况,设计单位的资 质情况,采购物资入库检验等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施工过程中隐蔽性工程的验 收情况,投料开工前的“三查四定”(三
40、查: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查工程 隐患;四定:整改工作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情况及存在问题的整 改情况等; 3. 工艺管理方面: 工艺安全信息的管理; 工艺风险分析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操作规程的编制、审查、使用与控制; 工艺安全培训程序、内容、频次及记录的管理; 工艺技术及工艺装置的安全控制,主要包括可能: 16 1)装置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声和/或光 报警、泄压设施和安全联锁装置以及紧急停车系统等; 2)针对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工艺参数设计的安全泄压系统以及安全 泄压措施的完好性; 3)危险物料的泄压排放或放空的安全性; 4)其他工艺技术及工艺装
41、置的安全控制方面的隐患。 4. 现场工艺安全状况,主要包括: 1) 工艺卡片的管理,包括工艺卡片的建立和变更, 以及工艺指标的现场控制; 2)现场联锁的管理,包括联锁管理制度及现场联锁投用、摘除与恢复; 3)工艺操作记录及交接班情况; 4)巡回检查等制度落实情况,日常巡检是否存在走过场、应付检查等情况。 5. 装置停、开工的安全条件确认和风险防控措施方面:重点是是否制定装 置停、 开工的安全条件确认制度, 是否逐项进行安全条件的确认, 是否对装置停、 开工进行了全面的风险识别, 操作人员是否清楚存在的安全风险以及应采取的措 施等; 6. 设备管理方面: 设备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执行情况;
42、 设备现场的安全运行状况; 1)大型机组、机泵、锅炉、加热炉等关键设备装置的联锁自保护及安全附 件的设置、投用与完好状况; 2)大型机组关键设备特级维护到位,备用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3)转动机器的润滑状况,设备润滑的“五定”、 “三级过滤”; 4)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情况; 5)设备的腐蚀防护状况,包括重点装置设备腐蚀的状况、 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等)的现场管理,主要包括: 1)重大机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等关键装置和部件的选型、材质与相关 标准规范的符合情况及定期检测情况; 2)重大机组日常的维护情况以及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定期检测以及腐蚀 监测等情况; 3)特种设备注册登
43、记及定期检测检验情况; 4)特种设备安全附件的管理维护。 7. 安全、环保、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完好与运行情况,尤其是可燃和有毒有 害气体泄漏报警系统投用运行情况,操作人员对检测报警系统的了解和掌握情 况, 紧急停车系统和联锁等系统的有效投用情况, 现场视频监控设备的完好情况; 17 8. 危险化学品管理: 8.1 危险化学品分类、登记与档案的管理,主要包括: 1)按照标准对产品、所有中间产品进行危险性鉴别与分 类,分类结果汇入危险化学品档案; 2)按相关要求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档案; 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登记。 8.2 化学品安全信息的编制、宣传、培训和应急管理,主要包括: 1)危
44、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管理; 2)危险化学品“一书一签”制度的执行情况; 3)24 小时应急咨询服务或应急代理; 4)危险化学品相关安全信息的宣传与培训。 9. 电气系统方面: 9.1 电气系统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 1)电气特种作业人员资格管理; 2)电气安全相关管理制度、规程的制定及执行情况。 9.2 供配电系统、电气设备及电气安全设施的设置,主要包括: 1)用电设备的电力负荷等级与供电系统的匹配性; 2)消防泵、关键装置、关键机组等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 3)重要场所事故应急照明; 4)电缆、变配电相关设施的防火防爆; 5)爆炸危险区域内的防爆电气设备选型及安装; 6)建构筑、
45、工艺装置、作业场所等的防雷防静电。 9.3 电气设施、供配电线路及临时用电的现场安全状况。 10. 仪表系统方面: 10.1 仪表的综合管理,主要包括: 1)仪表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2)仪表系统的档案资料、台账管理; 3)仪表调试、维护、检测、变更等记录; 4)安全仪表系统的投用、摘除及变更管理等。 10.2 系统配置,主要包括: 1)基本过程控制系统和安全仪表系统的设置满足安全稳定生产需要; 2)现场检测仪表和执行元件的选型、安装情况; 3)仪表供电、供气、接地与防护情况; 4)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选型、布点及安装; 18 5)安装在爆炸危险环境仪表满足要求等。 10.3
46、 现场各类仪表完好有效,检验维护及现场标识情况,主要包括: 1)仪表及控制系统的运行状况稳定可靠,满足危险化学品生产需求; 2)按规定对仪表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 3)现场仪表位号标识是否清晰等。 11. 储运系统方面:储运系统的安全管理情况,主要包括: 1)储罐区、可燃液体的装卸设施、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管理制度以及操作、 使用和维护规程制定及执行情况; 2)储罐的日常和检维修管理。 储运系统的安全设计情况,主要包括: 1)易燃、可燃液体及可燃气体的罐区,如罐组总容、罐组布置;防火堤及 隔堤;化学品罐区是否实现了单罐单堤(隔堤)的要求;消防道路、排水系统等; 2)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安全储存。 储运
47、系统罐区、储罐本体及其安全附件、铁路装卸区、汽车装卸区等设施的 完好性。 12. 消防系统方面:建设项目消防设施验收情况;企业消防安全机构、人员 设置与制度的制定,消防人员培训、消防应急预案及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消防 系统运行检测情况;消防设施与器材的设置情况;固定式与移动式消防设施、器 材和消防道路的现场状况; 13. 公用工程系统方面:给排水、循环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的设置与能力 能否满足各种状态下的需求;供热站及供热管道设备设施、安全设施是否存在事 故隐患;空分装置、空压站位置的合理性及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 14. 按照工艺、设备、储运、电气、仪表、消防、职业卫生、环境保护等专 业的标准
48、、规范、制度等,检查生产、施工现场是否执行规定的制度,检查员工 是否认真执行各项 SHE 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是否存在不遵守制度的问题; 15. 检查企业各级人员是否清楚自己的 SHE 责任和本岗位应知应会的安全 知识; 16. 检查生产、检修、施工等直接作业环节各项 SHE 保证措施是否落实; 17.检查应急救援物质、装备及个体劳动防护器材完好、有效情况。 4.1.1 综合性检查,是对所属各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行为、安全 生产状态进行全面检查、考核、评价,是由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或主管安全领导 组织,各有关专业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根据检查表进行检查。 公司级检查具体内容有:
49、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和落实情况;设备、设施安 全运行状态,危险源控制状态,安全警示标志设置情况;作业场所达到职业病防 19 治要求情况;从业人员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情况,了解作业场所、 工作岗位危险因素情况,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情况,特种作业人 员持证上岗情况;发放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情况,从业人员佩戴和使用情况;现 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违章指挥、强令从业人员冒险作业行为情况,以及对从业 人员的违章违纪行为及时发现和制止情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订、演练 情况;其他应当检查的安全生产事项。 车间检查内容遵照车间周检查表进行,班组检查内容遵照SHE 检查 表进行。 检查类
50、别级别时间方法主持者 综合性 检查 公司级1 次/月联检安全部及有关部室 车间 (部、 中心)1 次/周自检第一责任人 班组1 次/日自检白班班长 4.1.2 专业性检查,是根据不同时期的生产特点,对某个专项安全问题进行 定性检查。主要对锅炉、压力容器、电气设施、机械设备、厂房建筑、安全装备、 监测仪器、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及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 安全检查项必须有风险评估过程,以确定所存在风险的高低,并对高风险安全隐 患优先整改。检查清单见下表: 安全检查类型安全检查类型频次频次负责人负责人 电气一年两次机械动力部部长 防火防爆及消防一年两次安全部部长 特种设备一年两次机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