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铁暗挖区间隧道穿越楼群关键施工技术.doc

上传人(卖家):淡淡的紫竹语嫣 文档编号:1665423 上传时间:2021-08-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城铁暗挖区间隧道穿越楼群关键施工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城铁暗挖区间隧道穿越楼群关键施工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城铁暗挖区间隧道穿越楼群关键施工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城铁暗挖区间隧道穿越楼群关键施工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城铁暗挖区间隧道穿越楼群关键施工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目录目录 第一章 引言.2 第二章 工程概况.2 第 1 节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 第 2 节 周围环境状况. 3 第三章 区间隧道施工及其对楼群的影响.3 第四章 主要技术对策及施工方案.4 第 1 节 采用导洞、隔离桩方法确保楼房基础安全.4 第 2 节 隧道开挖采取洞内水平井点降水.5 第 3 节 修正支护参数、改进隧道施工工艺.6 第五章 技术措施的应用效果及分析.7 第 1 节 地表下沉监测结果及分析.7 第 2 节 楼房基础沉降观测结果及分析.8 第六章 结论.8 2 第一章第一章引言引言 北京西直门至东直门的城市铁路是北京市规划的第 13 号快速轨道交通线,全长约 40

2、 km ,其中 和平里至东直门为地下段,采用暗挖施工。 该区段是 13 号线的控制工程,能否顺利修通将直接 影响到全线是否能够如期通车。中铁隧道集团承担的第 14 标段周围条件极为复杂,尤其是要 近距离穿越两栋高层居民楼,在复杂地质环境下隧道施工必须确保居民楼的绝对安全,而且必 须做到施工期间不扰民,因此,安全保障措施必须要绝对可靠,这对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第二章第二章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第第1节节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第 14 标段主要由人工杂填土、第四纪沉积层和圆砾层组成。杂填土厚度为 0. 151. 00 m , 最大厚度为 4. 2 m;第四纪沉积层厚

3、度为 0. 518. 7 m ,圆砾层最大厚度为 3 m;粉细砂层稍 密中密,饱和,厚度为 2. 9 m;以下为粘土层。 该标段范围内,上层滞水水位埋深 4. 0 m 左右;潜水水位埋深在地面下 7. 5 m ,高出隧道开挖 拱顶;承压水水位埋深 18. 8 m ,位于隧道铺底以下 0. 5 m ,对隧道施工无影响。 3 区间隧道在粘质粉土和粉细砂地层中穿过,上层滞水和潜水已进入隧道断面。 第第2节节周围环境状况周围环境状况 北京城市铁路东直门地下区间为双跨连拱隧道,采用浅埋暗挖中洞法施工。典型断面开挖宽度 为 12. 05 m ,开挖高度为 7. 397 m ,支护形式为复合式衬砌。区间隧道

4、在里程 K39 + 505 K39 + 585 之间,从两栋 Y 形高层居民楼中间下穿。两座高层楼房地面以上 22 层、66 m 高, 地下两层,楼房基础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基础(无桩基) ,箱型基础持力层为 2. 7 m 厚的换填 级配砂石,暗挖隧道外轮廓线距楼房基础水平距离最小为 1. 6 m。隧道与高层楼群地平面及剖 面关系 分别如图 1 、图 2 所示。 图 1 楼房与区间隧道的平面位置关系 图 2 楼房与区间隧道的剖面位置关系 第三章第三章区间隧道施工及其对楼群的影响区间隧道施工及其对楼群的影响 由于暗挖隧道开挖跨度达 12 m ,覆土仅为 1 倍洞径左右(712 m) ,上覆地层难

5、以形成承载拱, 4 上覆土柱荷载较大。 设计采用中洞法施工,工况要求中隔墙形成承载能力后,方可进行侧洞开挖, 最后施作侧洞衬砌形成双连拱结构。由于区间隧道两侧为不对称布置,基础持力层位于隧道拱 腰部位,楼房静载和静载偏压可能对隧道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构成威胁。 区间隧道采用双连拱隧道施工对高层居民楼安全是不利的,主要表现在: (1) 区间隧道为双连拱结构,采用中洞法施工,施工步序多加之需降水,造成对楼房基础地层的 多次扰动,如没有稳妥可靠的技术措施保证,叠加后可能产生超量的不均匀沉降,给楼房的安全 带来致命的危害。 (2) 区间双连拱隧道中洞、侧洞为瘦高型结构,在初支施工过程中随着开挖在楼房静载

6、作用下 土层应力释放,引起的土体水平位移,使楼房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 (3) 相邻地段的监测表明,仅中洞通过后最大累计沉降量即为 73. 2 mm ,距中洞 6. 0 m 范围 内地表沉降量均在 40 mm 以上,沉降曲线拐点距中洞中线 79. 7 m。类比可知高层居民楼区域 中洞施工引起地表沉降量可达 23 mm ,沉降曲率为 3. 8 %。可见,若不采取可靠的措施,将对楼 房造成较大危害。 第四章第四章主要技术对策及施工方案主要技术对策及施工方案 第第1节节采用导洞、隔离桩方法确保楼房基础安全采用导洞、隔离桩方法确保楼房基础安全 5 为确保楼房的绝对安全,用两排钢筋混凝土桩墙将楼房基础与隧

7、道隔离,以此对楼房进行防护。 在高层居民楼南侧已建成的 1 # 竖井内开挖两个小导洞,在楼房之间隧道上方通过。导洞开挖 完成后,在两个导洞内施作灌注桩,桩长 14. 0 m ,锚入隧道底板深度为 6. 0 m ,导洞与隔离桩 连成整体高出隧道 4. 2 m ,形成桩墙、帽梁将楼房基础与隧洞隔离,如图 3 、图 4 所示。 图 3导洞及隔离桩法平面布置图 图 4导洞及隔离桩法剖面布置图 导坑净空高 3. 0 m ,宽 2. 5 m ,初期支护厚度 300 mm ,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灌注桩直径 0. 8 m ,间距 1. 0 m ,桩长 14. 0 m ,现浇 C20 混凝土。为在狭小的导洞内同

8、时完成钻机成孔、 钢筋笼搬运吊装、混凝土灌注、泥浆外运等工作,分别采取了异型反循环钻机成孔、挤压钢套 筒连接以及卷扬机吊装等措施。同时将防塌孔贯穿于每根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控制泥浆护壁 质量,以最快速度完成钻孔,把隔离桩施工对楼房的影响减至最小。 第第2节节隧道开挖采取洞内水平井点降水隧道开挖采取洞内水平井点降水 过高层楼群段无水施工是控制沉降保证楼房安全的前提。从前期施工采取地表深井降水来看, 在此段地层特殊分层情况下降水效果不理想,特别是隧道仰拱位于两层粘土中间的夹层粉细砂 6 层中,由于夹层粉细砂厚度较小,此处深井降水不能形成降水漏斗,仰拱处于含水粉细砂层中, 开挖过程中形成流砂,引起大

9、量周边土层流失,造成地表超量下沉,近楼段地表最大下沉量达到 73. 2 mm。 经认真分析研究之后,决定根据此段特殊地质情况采取水平降水方法,利用已施工中洞底板向 下和向左右侧洞方向开挖水平降水基坑,在水平降水基坑内用水平钻机成孔,埋设水平降水管, 将中洞和侧洞范围内地下水降至仰拱以下 1. 0 m 左右,确保无水施工。 第第3节节修正支护参数、改进隧道施工工艺修正支护参数、改进隧道施工工艺 4. 3. 1增设临时仰拱及时封闭步步成环双连拱隧道中洞、侧洞形状为瘦高狭长结构,分 部台阶开挖,设计中部施作 I22 横撑,横撑间距 1 m ,从部开挖至部才能完成断面封闭(5 7 天) 的客观现实不利

10、于掌子面的稳定,为控制拱顶及地表沉降,遵循浅埋暗挖及时封闭步步 成环的原则, 增设临时仰拱, 技术参数为: C20 喷射砼(厚 22 cm) ,布纵向拉结筋规格22 500、双层钢筋网片规格6 150 150 。 4. 3. 2仰拱基底换填碎石和注浆 根据已施工地段仰拱情况来看,由于地质特殊分层情况,受降水时间限制仰拱部位有滞留地下 7 水,基底粉细砂层浸泡和人工扰动后,造成基底液化软弱,减小了地基承载力,使仰拱封闭后沉 降仍不收敛。 为控制沉降,在仰拱基底换填 30 cm 厚的碎石,喷砼封闭后及时回填注水泥- 水玻 璃双液浆。 从量测资料反馈情况来看,基底换填有效控制了沉降,仰拱喷砼封闭后沉

11、降很快收敛, 确保了过楼段的施工安全。 4. 3. 3加密拱部超前管棚、增设边墙超前管棚 加密拱部超前管棚,由原设计 3. 0 m 长、环向间距 0. 3 m、纵向每两米排设一次变更为 2. 0 m 长、环向间距 0. 2 m、纵向每 0. 5 m(每榀) 排设一次,增设边墙超前管棚,原设计无边墙超前 管棚,为控制中洞、侧洞每部开挖施工产生的沉降,在中洞、侧洞边墙排设 2. 0 m 长、环向间 距 0. 5 m、纵向间距 0. 5 m 的超前管棚。 4. 3. 4加强超前注浆和背后回填注浆 拱部开挖前超前管棚间隔一个作为注浆管加强超前注水泥- 水玻璃双液浆,喷砼封闭后滞后掌 子面 35 m 进

12、行拱部、边墙、底部背后回填注浆,控制开挖面土层流失,使隧道结构与周边土 体密实,挤密隔离桩间土层和楼房基础下土层。 第五章第五章技术措施的应用效果及分析技术措施的应用效果及分析 第第1节节地表下沉监测结果及分析地表下沉监测结果及分析 8 地表沉降监测结果可以看出, 地表最大沉降量为- 45. 20 mm ,导洞施工引起沉降量平均为 6. 45 mm ,中洞施工引起沉降量平均为 18. 00 mm ,侧洞施工引起沉降量平均为 14. 58 mm ,地表 最大沉降量发生在隧道中线位置,中洞施工引起沉降占总沉降量的 46 % ,较侧洞稍大。从沉降 槽曲线来看,断面沉降槽比较狭窄,宽 20 m 左右,

13、沉降曲线变曲点(拐点) 至隧道中线距离大约 6 m ,基本位于隔离桩之内,说明隔离桩隔离作用明显。通过主断面量测结果比较可以看出,改 进的暗挖双连拱隧道施工工艺有效控制了沉降。 第第2节节楼房基础沉降观测结果及分析楼房基础沉降观测结果及分析 楼房基础最大沉降值为 18. 90 mm ,发生在东楼 JN6 点,平均沉降为 12. 70 mm ,初期降水和 导洞施工引起沉降平均为 3. 38 mm ,中洞施工引起沉降平均为 6. 35 mm ,侧洞施工引起沉降 平均为 2. 98 mm ,从以上数均分析,中洞施工引起楼房基础沉降最大,占总沉降量的 50 %。 由上可见,在采用了既定的技术对策及施工

14、措施后,成功实现了暗挖区间穿越楼群区的施工。 第六章第六章结论结论 (1) 北京城市铁路东直门暗挖区间在地面条件受限制、地层构造复杂、富水的情况下,采取稳 9 妥可靠的技术对策,安全通过浅基础高层居民楼区,确保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高层建筑的安全, 表明该工程施工是成功的,同时也拓宽了浅埋暗挖技术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前景,为今后类似 工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2) 既有建筑物的基础遮断防护采用隔离桩,技术上是可行的。 利用地下导洞施作灌注桩,是一 种新的尝试,有助于解决修建地铁日益突出的施工与环境的干扰问题。 (3) 加强超前管棚、超前预注浆和初支背后回填注浆是控制沉降重要有效的措施,是防塌、改 善

15、地层、防止地面建筑物破坏的关键环节。 (4) 全过程监控量测并确定适宜的监测内容,是指导施工和控制地表下沉、监视土体及结构的 稳定、 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修正设计和变更施工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收稿:2003 年 6 月;作者地址:北京市西外上园村;北京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邮 编:100044) 参考文献 1王暖堂,陈瑞阳,谢箐. 城市地铁复杂洞群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岩土力学,2002 (2) 2范国文,王先堂. 暗挖双联拱隧道穿越浅基础高层楼群区施工技术. 现代隧道技术,2002 (增刊) 10 3吴昭永. 复杂环境条件下城市暗挖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隧道建设,2003 (1 说说明明 星欣设计图库资料专卖店拥有最新最全的设计参考图库资料,内容涉及景观园林景观园林、建筑建筑、 规划、室内装修、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规划、室内装修、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各个领域的设 计素材和设计图纸等参考学习资料。 是为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优质设计学习参考资料。 本站所 售的参考资料包括设计方案和施工图案例已达几十万套以上,总量在数千 G 以上。 图库网址 http:/http:/ ftp:/ftp:/ 联系联系 QQQQ:447255935447255935 电话:电话:13111542600131115426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安全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北京城铁暗挖区间隧道穿越楼群关键施工技术.doc)为本站会员(淡淡的紫竹语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