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姓名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填写时间 学科学科语文语文年级年级/ /册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上册教材版本教材版本部编版部编版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竹节人竹节人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竹节人一文中通过学习竹节人一文中“竹节人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和教别人玩的制作指南和教别人玩“斗竹节人斗竹节人”游戏的内容,体会传统玩游戏的内容,体会传统玩 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体会玩“竹节人”的乐趣,要通过理解文章内容,将文字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 真切地感受到“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这篇文章中, “斗
2、竹节人”的乐趣学生较难感受,因为六年级学生没有相同的情 感经验和生活经验。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通过通读全文,感受玩“竹节人”的乐趣。 2.通过文章解读,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 教师: 不论是什么年代,玩具都是孩子们的最爱,它们给孩子们的童年留下了珍贵的快乐回忆。 玩具永远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之一,特别是在物资特别匮乏的年代,那些手工玩具就显得 格外珍贵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有趣的手工玩具竹节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知识讲解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难点突破) 第一部分:文本解读第一部分:文本解读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范锡林,笔名雪凌,江苏靖江人。
3、作者的童年虽然没有我们现在所拥有 的那些精美玩具,但是自制的竹节人却给作者带来了无限乐趣。 1 1. .脉络梳理脉络梳理 通读全文,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 :主要写“我们”小时候都是自己做玩具,有段时间“我们” 全都迷上了“竹节人” 第二部分(第 3-19 自然段) :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以及玩法,突出了“斗竹节人” 给“我”的童年带来的快乐 第三部分(第 20-29 自然段) :主要写老师没收竹节人后自己偷偷玩的情境。 2 2. .段落解析段落解析 把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截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截,这就是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竹节人的脑
4、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供装手 臂用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就成了。锯的时锯的时 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体现了竹节人制作过程简单,所需材料简便。也体现了“我们”的竹节人虽然简易,但好 玩和有趣的程度一点也没有减少,更突出了这个游戏的吸引力和乐趣。这既表现出孩子们 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热情,也能体现出他们对可以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出这一成果的自得 与满意。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鞋线嵌入课桌裂
5、缝里里,在在下面一拉一紧下面一拉一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站成 一个壮士模样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浑身疙瘩肉的小 伙子差不多。伙子差不多。 “嵌入课桌裂缝” “一拉一紧” ,作者首先用简单的三言两语就把竹节人的玩法告诉大家, 接着把竹节人想象成威武的战士、健美的小伙,未斗之前便摩拳擦掌,架势十足,显示出 极强的战斗力,让人对接下来的比斗充满了期待。 3 3.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作者为什么用说明性语言来详细地写制作过程? 文章写了很多说明性的内容详细地介绍了做竹节人的
6、方法,怎么玩竹节人,一方面是作者 可能对竹节人的游戏不熟悉,另一方面是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蕴含了真切的情感。 你知道斗竹节人的乐趣主要表现在哪里吗? 首先,是竹节人没头没脑地对打,不知疲倦,也永不倒下。 (简单的玩法折射出的是单纯 的爱与纯洁无瑕的乐。 ) 其次,就是当一个“斗士”的线被卡住时, “斗士”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 子净挨揍。 (用“斗士”与“傻样子”构成反差,生动地写出僵住的竹节人直挺挺、一动 不动的可笑模样,表现当时玩游戏的快乐与胜利时的喜悦心情。 ) 再次,挖空心思给竹节人制作武器,创造名号,使竹节人显得更加神气威武。 接着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要技高一筹,发明了橡皮脑
7、袋和纸盗甲,却弄巧成拙,这样 的竹节人中看不中用,反而不敌对手。 最后,同学们在大规模的、热烈的搏斗中人迷,忘记上课。 (从侧面烘托出竹节人游戏带 给“我们”的快乐与满足。 ) 第二部分:主题概括第二部分:主题概括 仔细阅读全文后,我们可以对这篇文章进行一个层次梳理。 从中我们可以概括出本文的主旨: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做竹节人,玩 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自己偷偷玩这几件事, 表现了竹节人给 “我们” 带来的乐趣,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期快乐生活的怀念之情。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难点巩固) 1.课文是写竹节人的,为什么要写围观的小伙伴们? 答:因为从围观的小伙伴们的
8、动作“攒着” “跺脚拍手” “一哄作鸟兽散”等可以看出每一 个孩子都非常喜爱竹节人,每一次的“搏斗”都不放过,所以要写围观。 2.为什么要写老师与竹节人这一部分?它和主题的关系是什么? 答:老师没收竹节人,表现出老师不苟言笑、威严无比的形象。与后文老师玩竹节人形成 强烈的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老师温柔赤诚的内心,活泼亲切的形象。竹节人受到老师的 青睐侧面烘托出这个游戏的有趣,表达了“我们”内心的喜悦、满足与自豪,竹节人和老 师共同构成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小结小结 教师: 一个小小的竹节人,寄托了作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满满的快乐流淌在成长的河里。相信 你一定也有自己喜欢的玩具,也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可以结合自己的经 历,写一写你最喜欢的玩具以及玩具带给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