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1 年秋新年秋新教科版六教科版六年级年级上上册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第二二单元单元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 2.1.2.1.我们的地球模型我们的地球模型 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地球上有水、空气、岩石、生物等等。 2.地球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3.地球的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主要是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推测而确 定的。 4.在地球的结构中,地壳是最薄的一层,厚度约 17 千米,并且地壳的厚度是不均匀的, 平均厚度约为 17 千米,大陆平均厚度约为 33 千米,而高山、平原地区的地壳厚度可达 60-70 千米,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只有 6 千米左
2、右。 5.地幔是介于地表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厚度将近 2900 千米,主要由致密的岩造物质 构成。地幔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 6.地核平均半径为 3500 千米。 7.地球上陆地不是全部连接在一起的,而是分散在世界各地,分成 7 大板块,海洋也被 这些陆地划分出了不同的区域。 8.在地球上海洋的面积约为 3.62 亿平方公里,比全球陆地面积约为 1.5 亿平方公里的 两倍还要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1%。 9.地球上,海洋不仅面积广大,而且是相互连通的,各大洋之间都有宽阔的水域或者比 较狭窄的水道相连。 10.海洋和陆地在地球表面分布很不均匀, 全球陆地面积的 67%集中在北半球
3、, 而世界海 洋面积的 57%集中在南半球,海洋面积在北半球约战海陆总面积的 61%,在南半球约占 81%,海陆分布存在着不太标准的南北对称现象。 11.“我知道和感兴趣的地球知识”记录表 我所知道的地球知识我感兴趣的地球知识 地球的形状是球状的。 地球运动是围绕太阳转。 地球的年龄已经超过了 40 亿岁。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 3 颗行星。 目前地球上生活着 70 亿左右的人口。 地球上昼夜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转动的? 转动周期大约是多长时间? 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会产生怎样的 影响? 地球是上百万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 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为什么夏季
4、白天的时间比冬季 长? 12.研讨 问题 1:我们是如何制作地球模型的?我们的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的什么知识? 地球结构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的结构及特点方面的知识。 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可以解释地球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 地球自转模型可以解释地球自转的情况。 问题 2:对比不同的模型,他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相同之处:他们制作的都是有关地球的模型。 不同之处:他们制作地球模型的侧重点不一样。地球结构模型侧重于展示地球的结构, 地球海陆分布模型侧重于展示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地球自转模型侧重于展示 地球的自转情况。 问题 3:我们的地球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 学生通过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改进
5、。 2.2.2.2.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现象 1.在地球上昼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昼夜交替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现象。 2.针对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提出我们的假设 假设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假设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假设 3:地球自转。 假设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也在自转。 3.实验一: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手电筒、地球模型等。 实验方法: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模型,同时转动地球模型。 (不同的假设,实验方法也不相同。 ) 能解释昼夜现象的假设有哪些? 实验结论: 能够解释作业现象的假设有三个: 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地球自转。 地球围着太阳转,
6、同时地球自转。 4.地球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在不停自转导致的。 5.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体。被阳光照亮的 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 晨昏线圈。 6.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不同位置同一时刻的昼夜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正午,有的 是子夜,有的正在经历昼夜交替的早晨、黎明或者傍晚。 7.由于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是不同的,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地 区,太阳终年斜射,昼夜长短变化最大。南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还会出现太阳终日不落 或者终日不出的现象,这就是极地地区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在南北极点有长达半年的极
7、昼和极夜。 8.研讨 问题 1:通过模拟实验能够证明我们的假设吗?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地球模型上出现 的昼夜交替现象的?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我们的假设。 我们可以通过地球模型上的光亮程度来判断地球模型上出现的昼夜交替现象。 问题 2:能解释昼夜现象的假设有哪些?他们有什么不同? 能够解释作业现象的假设有三个: 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地球自转。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在这三个假设中,“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这一假设是以地球为中心,“地球 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是以太阳为中心,而“地球自转”是撇开太阳提出的假 设。 问题 3:我们该如何进一步确认哪一种假设是正确的呢?
8、 我们可以进一步设计实验来证明哪一种假设是正确的。 我们可以根据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判断。“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这种说法本 来就是错误的。“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这一假设不仅解释了地球上昼夜交 替现象,而且解释了地球上一年四季的现象,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确定地球昼夜交替的现 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这一假设是正确的。 2.3.2.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1.对于地球运动的探索,人类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在整个历史上影响较大的有 两种观点,第一种是托勒密的“地心说”,第二种是哥白尼的“日心说”。 2.2.比较地心说和日心说比较地心说和日心说 天文学家 及观点
9、 主要 观点 相关 证据 托勒密 地心说 1.地球是球体。 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 动。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 转,并且每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 1.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所有的人 都会同时看到太阳或星辰的出没, 但事实并非如此。 2.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会带动其他 物体,如云彩等等一起转动,人们 看见的却是云彩,鸟类在自由运动。 3.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每天 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哥白尼 日心说 1.地球是球体。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 24 小时自转 一周。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 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一起 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1.如果在帆船桅杆顶端放
10、一个光 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会 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 这说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 2.因为天空比大地大的太多,如果 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 实在不可想象。 3.地心说、日心说两种观点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 不同之处: “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旋转,地球静止不动。 “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心, 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太阳旋转, 地球运动并且 24 小时自转一周。 相同之处:“地心说”和“日心说”都认为地球是球体。 4.1851 年,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一枚摆锤,证实了地球的自转。 5.地心说和日心说哪些观点是正确的?又有
11、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地心说中,地球是球体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而地球是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 转,地球静止不动这些都是不正确的。 日心说中,地球是球体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地球运动并且 24 小时自转一周这个说法也 是正确的,太阳是宇宙中心这个说法是不恰当的,只能说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和 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太阳旋转,这个说法也是不完全准确的,应该说地球和太阳系中的其 他行星都围绕太阳旋转。 6.实验一:再次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7.比较两次“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类别第一次第二次 地球模型 地球模型上没有实现地球自转 的地轴。 增加了实现地球自转的地轴。 大陆板块表面大陆板块上没有
12、反光的小圆片在大陆板块上贴反光的小圆片 光源照射地球模型手电筒用较强的光源照射地球模型 表现形式 画一幅图解释地球昼夜交替现 象。 画的是一组图片表现地球昼夜 交替现象。 实验现象昼夜交替现象不明显昼夜交替现象比较明显 实验结论 三个假设都能解释昼夜交替现 象 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引 起的。 实验方法: 改进我们的地球模型,用一根铁丝贯穿地球模型的南北当做地轴。 在大陆板块上贴反光的小圆片。 用较强的光源照射地球模型,同时让地球模型自转。 实验结论:进一步证实了地球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地球的自转产生的。 8.研讨 问题 1:托勒密和哥白尼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他们如何使自己的理论模型更
13、 具有说服力的? 不同之处: “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旋转,地球静止不动。 “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心, 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太阳旋转, 地球运动并且 24 小时自转一周。 相同之处:“地心说”和“日心说”都认为地球是球体。 相关证据 地心说 1.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所有的人都会同时看到太阳或星辰的出没,但事实并非如此。 2.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会带动其他物体,如云彩等等一起转动,人们看见的却是云彩, 鸟类在自由运动。 3.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每天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日心说 1.如果在帆船桅杆顶端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 直至
14、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 2.因为天空比大地大的太多,如果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不可想象。 问题 2:再次做昼夜模拟实验,与前一次做昼夜模拟实验有什么不同? 类别第一次第二次 地球模型 地球模型上没有实现地球自转 的地轴。 增加了实现地球自转的地轴。 大陆板块表面大陆板块上没有反光的小圆片在大陆板块上贴反光的小圆片 光源照射地球模型手电筒用较强的光源照射地球模型 表现形式 画一幅图解释地球昼夜交替现 象。 画的是一组图片表现地球昼夜 交替现象。 实验现象昼夜交替现象不明显昼夜交替现象比较明显 实验结论 三个假设都能解释昼夜交替现 象 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引 起的。 问
15、题 3:现在你认为昼夜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4.2.4.谁先迎来黎明谁先迎来黎明 1.地球不停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也不 相同。 2.实验一:探究北京和乌鲁木齐哪座城市先看到太阳模拟实验 实验方法: 十几个同学手拉手面朝外围成一个圆圈,模拟地球。 其中一个同学身上贴上写有“北京”和“东”的纸片,代表北京,在他右手边的一个 同学贴上“乌鲁木齐”和“西”的纸片,代表乌鲁木齐。 请一个同学站在圈外举一个圆形的红色大硬纸板,代表太阳。 大家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慢慢转动,看看北京和乌鲁木齐谁会先见到太阳。 再按照由东向西的方向
16、慢慢转动,看看又是谁先看到太阳。 实验现象: 当大家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慢慢转动的时候,北京先见到太阳。 当大家按照由东向西的方向慢慢转动的时候,乌鲁木齐先见到太阳。 3.当我们坐在前进的汽车上观察窗外的树木时,树木是向后运动的,与汽车前进的方向 正好相反。 4.当我们将转椅自西向东旋转的时候,发现周围的景物在自动向西旋转;当我们将转椅 自东向西旋转的时候,发现周围的景物在自西向东旋转。 5.如果我们把地球比做一个巨大的大转椅,当我们坐在地球这个大转椅上,每天看到太 阳和其他天体东升西落,说明地球是由西向东自转的。 6.由于地球的自转,所以北京和乌鲁木齐这两座城市,北京会先迎来黎明。因为地球自
17、转方向是由西向东转动,而北京在东边,乌鲁木齐在西边,当地球自转的时候,必定是 东边的城市先看到太阳,西边的城市后看到太阳,因此处在东边的北京先迎来黎明。 7.时差是地球上两个地方的时间的差值, 它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地球在一天中(24 小时) 自转 360 度,因此经度每隔 15 度,时间相差 1 小时,它可以分为地方时差和区时差。 地方时差也就是两地的地方时的差值,如伦敦在 0 度经线上,北京在东经 116 度,两地 相差 116 个经度,地方时相差 7 小时 44 分钟,北京在伦敦的西边,因此北京的地方时 比伦敦早了 7 小时 44 分钟。区时也就是两地所在时区的时间差,如伦敦在零时区,北
18、 京在东八区,两地相差 8 个时区,时间相差 8 小时,如前所述,北京比伦敦的区时早 8 小时。 8.研讨 问题 1: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一座城市先迎来黎明?我们是如何知道的? 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座城市,北京先迎来黎明,因为地球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转动,当地 球转动的时候,北京在东边,先看到太阳,乌鲁木齐在西边,后看到太阳。所以处在东 边的北京就先迎来黎明。 问题 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又是如何知道的?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的 话,呈顺时针旋转。 地球自转一周耗时 23 小时 56 分。 这是天文学家经过精密的计算而
19、得出的。 2.5.2.5.影长的四季变化影长的四季变化 1.日影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有关,四季交替,年年循环,日影变化也会随着 季节有规律的变化。 2.日影的四季变化规律: 从春到夏、从冬到春,物影渐渐变短;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影子渐渐变长。一年之中 夏季影子最短,冬季影子最长。 3.古人是利用圭表观察日影的四季变化并从中发现规律的。 4.古人有关影子变化规律的观测发现。 古人的观测发现古人的观测发现 不同季节正午影子示意图影子长短规律 春比较长影子适中 夏最短影子最短 秋比较长影子适中 冬最长影子最长 5.古人总结的有关日影的四季变化规律: 一年之中夏季影子最短,冬季影子最长,春秋两
20、季影子,不长不短。 6.制作简易圭表 制作材料:一张白纸、尺子、签字笔黑色、硬纸板等等。 制作方法: 先在白纸上利用尺子和签字笔制作圭面刻度,再用剪刀将黑色硬纸板剪成长方形,固定 在圭面上,这样一个简易的圭表就制作成功了。 7.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不同 8.实验一:同一地点,正午时分影子随太阳一年四季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要求: 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的不同位置,观察影子的长短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材料:橡皮、铅笔、写着“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红色圆形硬纸板、手电 筒等等。 实验方法: 将铅笔插在橡皮上,放在桌子上。 学生用手分别将写着“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红色圆形硬纸
21、板举在相应的 位置,模拟冬至、春分秋分、夏至的太阳位置。 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的不同位置在冬至、春分秋分和夏至这三个位置,分别照射中间的 铅笔,观察影子的长短变化,并将观察的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上。 实验结论: 从这个模拟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日影在冬至最长,夏至最短,春分秋分时影子不长不 短。 9.研讨 四季交替,在正午时分物体的影子长短会怎样有规律的变化呢? 在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是有规律的变化的,从春到夏,影子渐渐变短;从夏到秋,从 秋到冬,影子渐渐变长;从冬到春,影子又渐渐变短。一年中夏季影子最短,冬季影子 最长。 10.不同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在正午时间的高度和日出日落时间有所不同,下表是北
22、 京地区的变化数据,通过数据我们能发现什么? 夏至时分,日出时间最早,日落时间最晚,正午太阳高度角度最大。 冬至时分,日出时间最迟,日落时间最早,正午太阳高度角角度最小。 而春分和秋分的时候,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角度都是一样的。并且这 三个数据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2.6.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1.因为地球的自转,所以才有了地球昼夜交替现象。除了自转这种运动方式之外,地球 还在公转。 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地球公转周期是 365 天 6 小时 9 分 10 秒, 为一个恒星年, 或者是 365 天 5 小时 48 分 46 秒,为一个回归年
23、。 3.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会改变吗? 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 4.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怎样的? 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 5.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地球的公转轨道上有一点距离太阳最近称为近日点, 有一点离太阳最远称为远日点。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 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规律。 6.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 在一个公转周期中会发生四季变化, 四季交替与地球公转有关。 关于四季的成因,人们常常以为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冬季, 这个观点对吗?请结合下面的有关数据和事实分析和讨论。 有关地球公转轨道距离与时
24、间的数据有关地球公转轨道距离与时间的数据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地球处于不同公转位置的时间点 平均距离1.49 亿千米 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点1.47 亿千米每年 1 月初 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1.52 亿千米每年 7 月初 利用有关地球公转轨道距离与时间的数据这分析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点是 1.47 亿千米,而这个时候是每年的 1 月 初,1 月初北半球正是冬天,因此上面观点中说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这个说法是不 准确的。 太阳与地球的远距点是 1.52 亿千米, 这个时间是每年的 7 月初, 7 月初北半球正是夏季, 因此上面有观点中说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冬季,这个说
25、法显然也是不准确的。 7.利用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来分析上面的观点是否准确? 通过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来分析,上面的观点也是不准确的。因为地 球分南北半球,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所以就不存在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地 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冬季这种说法。 当南半球是夏至的时候,北半球正是冬至。当南半球是冬至的时候,南半球正是夏至。 当北半球是春分的时候,南半球正是秋分,当北半球是秋分的时候,南半球正是春分。 所有季节正好相反。 8.研讨 问题 1:在模拟实验中,我们是怎样模拟地球的运动的? 在模拟实验中,我们利用一个塑料小球作为地球模型,在球上画了一条赤道,又准备了 一
26、个圆盘作为地球公转的轨道,然后让小球在圆盘中运动起来,这样就形成了地球自转 的同时,又围绕太阳在公转的样子。 问题 2:通过观察图片、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地球公转的特点有了什么新的认 识? 地球公转周期是 365 天 6 小时 9 分 10 秒, 为一个恒星年, 或者是 365 天 5 小时 48 分 46 秒,为一个回归年。 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 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地球的公转轨道上有一点距离太阳最近称为近日点,有 一点离太阳最远称为远日点。 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度和 地球
27、公转的效应等规律。 2.7.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1.地球的自转特点: (1)地球绕地轴自转; (2)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3)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日,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 (4)地球表面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地球表面自转的线速度由 赤道向两极降低。 2.地球的公转特点: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 365 天 6 小时 9 分 10 秒,为一个恒星年。或 365 天 5 小时 48 分 46 秒,为一个回归年。 在地球的公转轨道上,有一点距离太阳最近,称为近日点,有一点离太阳最远,称为远 日点
28、。 地球不停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交替 和四季变化对生物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3.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 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受光照的影响,体现在各种鲜花的身上尤为突出,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不一样。 白天和晚上部分植物的形态也不一样。 大多数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不进行光合作用,以呼吸作用为主。 昼夜交替对动物的影响: 昼夜交替对动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影响。 昼夜变化让动物产生了昼伏夜出或者夜伏昼出的生物钟规律,让部分动物分成了夜行动 物和日行动物。 比如老鼠就是昼伏夜出, 而人类以及其他许多的哺乳动物都是夜伏昼出。 昼夜交替 4
29、.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四季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一些植物生长在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样貌, 到了秋冬季节就会落叶, 比如枫树、 杨树, 到春天又会长出新的叶子。 还有一些植物在冬天的时候会在树叶的表面长出一层蜡质的 东西,以抵御整个寒冷的冬天。 四季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四季变化也会对生物产生很多奇妙的影响,如有的动物在春天繁殖,在夏天成长,在冬天 休眠;有些动物会更换毛发;候鸟飞行万里迁徙过冬,非洲角马奔行千里寻找雨季的草 场等等。 5.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点: 地球的运动包括两种方式。 一种叫自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是 24 小时,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和天体的东 升西落,昼夜交替对生物造成
30、影响。 另一种叫公转,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公转轨道是椭圆,公转时 地轴倾斜角不变,产生了太阳高度、日影长度、日出日落时间四季规律变化,产生地球的 四季变化。 20212021 年秋新年秋新教科版六教科版六年级年级上上册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第三三单元单元工具与技术工具与技术 3.1.3.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 1.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工具,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些工具,并且在创造和使用工具的过 程中用到很多技术。 2.通过不使用任何工具、借助一些工具、利用核桃夹分别尝试取出核桃仁,并且评价用 不同方法取出核桃仁和利用工具取出核桃仁的过程。 取核
31、桃仁活动取核桃仁活动 方法是否费劲是否费时是否取出完整核桃仁 用手扒很费劲很费时没有 用砖头砸不太费劲不太费时没有 用核桃夹不费劲不费时有 3.通过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工具取出核桃仁这一活动,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使用工具会变得简单的多。 工具可以让我们做事更方便,更快捷,还更安全。 不同的任务要使用不同的工具去做,比如取核桃仁用核桃夹比较合适,而使用铁锤、砖 头就不太合适,效果也不好。 4.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分类。 工具类别工具名称 通信类工具手机、电脑 测量工具温度计、湿度计、体温计、体重秤 机械工具螺丝刀、美工刀、吊车、塔吊、挖掘机 交通工具自行车、飞机、火车、轿车 5.常
32、见工具记录表。 常见工具记录表常见工具记录表 工具用处用法如果没有 手机联系亲朋好友 打电话、发微信、发短信、视 频 如果没有手机与亲朋好友联 系,就非常麻烦。 电脑编写资料、传输上网查阅资料、传输资料没有电脑无法查阅资料, 不能 资料、查阅资料及时的把资料传输给对方 温度计测量温度放在需要测量的物体中 如果没有温度计就不知道物 体的温度 秤称物体重量称 如果没有称, 就不知道物体的 重量和质量 螺丝刀拧螺丝 只要旋转就可以把螺丝拧上 去或者拧下来 如果没有螺丝刀, 螺丝就很难 拧上去或者拧下来 自行车代步工具去不远的地方可以骑自行车 如果没有自行车, 就要走路过 去,费时费力 飞机交通工具
33、出远门、 长距离的旅行, 乘坐 飞机 如果没有飞机, 我们就无法在 短时间内从一个城市到达另 一个城市。 6.研讨 问题 1:你认为使用工具和不使用工具有什么区别? 使用工具会让所做的事情变得更加简单,更加方便快捷,省时又省力;不使用工具会让 所做的事情变得艰难费时费力,效果也很差。 问题 2: 在上面的探究任务中不同的工具使用方法相同吗?效果如何?使用核桃夹之后, 你解决问题的技巧有什么变化? 在夹核桃的任务中,不同的工具使用的方法是不相同的,效果也不相同。 使用核桃夹夹核桃,使这个任务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简单,省时省力,而且效果很好。 因此,针对不同的事情,我们尽量选择合适的工具,这样会做
34、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 3:结合探究的过程,说说你的工具和技术的看法。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 可以根据技术来发明工具, 技术和工具都是可以改进的。 工具与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工具常常是一些物品,有的是任务中用到的物体,不同工 具优劣不同。而技术常常是一些方法,同一任务中可以用到多种技术。 3.2.3.2.斜面斜面 1.从古至今,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明和运用了许多工具和技术,有的一 直沿用至今,斜面就是这样的情况。 2.日常生活中,无障碍通道、盘山公路、屋面都以属于斜面。 3.活动一:模拟测试,用塑料槽做一个斜面滑道,模拟古人搬运物品 任务 1:将一个物体由高处 A 沿斜面
35、滑道低处 B。 物体由高处 A 滑落到低处 B,利用斜面的好处是:利用斜面,物体由高处沿斜面滑落到 低处,滑的非常快,而且不会损坏,同时还比较省力。 任务 2:用几段塑料槽搭一个较长的斜面,模拟水渠引水,将一杯水从高处引到低处。 将一杯水成功的从高处引到低处,利用斜面的好处是:速度非常快,效果非常好,没有 出现水的飞溅和洒落现象,而且比较省力。 结论:从这两个活动,我们发现利用斜面搬运物体从高处到低处,有省力的作用。 4.活动二:模拟测试,用木板搭一个斜面,模拟搬运物体的过程 活动材料:木板、书本。 搭建斜面的方法:将几本书摞起来,再将木板倾斜的搭在书本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简 单的斜面。 模拟
36、测试的要求: 任务 3:将两个物体,比如木块和石块,由低处沿斜面缓缓地拖到高处,用弹簧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 任务 4:将两个物体,如木块和石块,由低处缓缓的直接提升到高处,用弹簧测力计测 量力的大小。 活动注意点: 这个模拟测试是一个对比测试,在这个对比测试中,不变的量是什么?改变的量又是什 么? 不变的量是:斜面的高度、物体的质量、物体移动的速度。 改变的量是:任务 3 中物体是由斜面从低处拖到高处,任务 4 中物体是由低处直接提升 到高处。 实验现象: 同样的物体由斜面从低处拖到高处比较省力,从低处直接提升到高处比较费力。 实验结论: 用斜面搬运物体所用的力比较少,说明斜面具有省力的作用
37、。 5.研讨 问题 1: 在模拟测试中, 不同的方法是否都能完成任务?不同的方法用力情况是否相同? 在模拟测试中不同的方法基本上都能完成任务,不过不同的方法用力情况是不一样的, 利用斜面可以更省力一些。 问题 2:通过测试你认为斜面有什么作用? 能够将物体以相对较小的力从低处提升到高处,这就是斜面的作用。 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就越不省力。 6.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斜面可以运用于一些工具,如菜刀、斧头、钉子、凿子。 可以运用于交通、道路、房屋建筑中,比如盘山公路、桥梁、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等等。 斜面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斜面的运用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单单 就农业
38、生产而言,人们利用斜面和其他技术来修建运河、水坝、水渠、水沟等等设施, 组成水利系统,不但治理了水灾,还实现了对水的充分利用,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基 础条件,保障了人类获得稳定可靠的食物来源。 3.3.3.3.不简单的杠杆不简单的杠杆 1.杠杆和斜面一样都是一种简单机械。 2.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利用一些天然的材料,比如石头、木头、骨头、 植物纤维等等来制造一些工具,因为人们知道单纯依靠自己肌肉产生的力量是有限的, 而制造一些工具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 3.杠杆是由用力点、阻力点以及支点三部分组成。 4.古人用木棒撬石头的时候,用力点就是古人手握在木棒的地方,主力点就是大石头和 木
39、棒接触的地方,支点就是地面上的小石块。 5.实验一:模拟测试,利用木板撬和移动重物 提出要求:用一块小石头和木板,将一块大石头从刻度纸上的 A 处撬到 B 处。 可能会出现的两种情况: 这两组图片的不同之处在于杠杆的支点位置不同,上面一种情况是杠杆支点离阻力点较 远,而离用力点比较近,下面一种情况是杠杆支点离阻力点较近,而离用力点比较远。 实验现象: 当支点距离大石头较近的时候,需要用的力比较小;当支点距离大石头比较远的时候, 需要用的力气比较大。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模拟测试活动,我们发现利用杠杆可以起到省力的作用。 不过支点距离阻力点近,而离用力点远的时候,杠杆比较省力;支点距离主力点远,
40、而 离用力点近的时候,杠杆越不省力。 6.研讨 问题 1:模拟测试中,我们是否能够成功地将重物吊到指定地点?杠杆在撬动中有什么 作用? 在模拟测试中,我们基本上能够成功地将重物吊到指定地点。 杠杆在撬动中起到省力的作用。 问题 2:在测试过程中你做过哪些测试?有什么发现? 在测试过程中,我做过改变支点位置的测试,发现支点距离阻力点近,而离用力点远的 时候,杠杆比较省力;支点距离主力点远,而离用力点近的时候,杠杆越不省力。 7.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在人类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根据不同的需 要,发明了不同的杠杆。 杠杆好比是人类功能强大的机械手臂,有的像撬棍那样增大了力 的作用效果,
41、有的像打网那样扩展了力的作用范围,有的像锄头那样改变了力的作用方 向。在许多现代复杂机器上你依然能够发现杠杆的运用。 8.生产生活中的杠杆: 打捞网的木头手柄、塔吊的吊臂以及挖掘机的挖掘臂都运用了杠杆原理,这些地方运用 杠杆主要是为了利用杠杆省力的作用。 羊角锤、瓶盖起瓶器、老虎钳、起子、手推车、修枝的剪刀、筷子、镊子、钓鱼竿、船 桨等都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 3.4.3.4.改变运输的车轮改变运输的车轮 1.在车轮发明以前, 人们大多通过双脚行走去探索自然, 也是依靠人力或畜力运输物品。 2.虽然我们无法准确考证车轮的发明年代, 但是随着车轮的运用, 人们不仅发明了马车、 火车、汽车等交通运输
42、工具,还发展了交通图、桥梁、铁轨等技术。人类的交通运输变 得快捷而又高效。 3.实验一:用平板和手推车分别拉规定的物品。 测试的任务:分别用平板和手推车在操场上运送物品,先将两个箱子沿直线从 A 处运到 B 处,然后将两桶水沿曲线从 B 处运输到 C 处。 实验内容: 本次任务涉及的测试是两组对比测试,第 1 组对比测试的内容是分别用平板和手推车将 两个箱子沿直线从 A 处运输到 B 处。第 2 组对比测试的内容是将两桶水沿着曲线从 B 处 运输到 C 处。 实验注意点:在这两组对比模拟测试中不变的条件是什么?改变的条件又是什么? 第 1 组模拟测试中改变的是运输工具, 一个运输工具是平板,
43、另一个运输工具是手推车。 没有改变的条件是运输距离、运送的物品、运输的路线。 第 2 组模拟测试中改变的条件是运输的工具,一个是平板,一个是手推车。没有改变的 条件是运输距离、运送的物品和运输的路线。 实验记录表。 平板和手推车运输物品测试记录表平板和手推车运输物品测试记录表 任务目标工具是否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时间用力情况其他指标 搬运物体 平板 手推车 实验结果 填写实验记录表 平板和手推车运输物品测试记录表平板和手推车运输物品测试记录表 任务目标工具是否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时间用力情况物品是否损坏 搬运物体 平板是比较长非常用力否 手推车是很短很轻松否 实验结论: 利用轮子,搬运物体省时省力
44、。轮子具有省力的作用。 4.研讨 问题 1:你如何评价两种工具的运输方式的?有哪些指标可以评价这两种工具的优劣? 用平板拉物品非常费力气、费时间、任务完成非常艰难。 用手推车拉物品省时省力,任务完成非常简单。 用来评价这两种工具优劣的指标有是否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时间、用力情况、物品损 坏情况、平板和手推车是否容易控制等等。 问题 2:你认为车轮在运输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通过模拟测试,我们发现车轮的主要作用有承受全车质量并传递牵引力、制动力、驱动 力矩、自动力矩,缓和吸收由于路面不平所产生的冲击和震动,提高车轮与车面的附着 性能。 5.车轮改进和发展的漫长历史:无辐条的车轮有辐条的车轮有轮胎的
45、车轮 6.从车轮的演变历史中,可以看出车轮在不停的改进和发展之中,质量越来越好,性能 越来越高。 7.在漫长的历史中,车轮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但不论怎样改进,它的基本结构没有发 生变化。车轮是一种轮轴,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生活中常见的水龙头、 扳手、滑轮,在外形上与轮子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们都是由轮和轴两个部分组成,都 可以看成是轮轴的变形。 3.5.3.5.灵活巧妙的剪刀灵活巧妙的剪刀 1.剪刀是一种复杂精密的工具,是利用金属材料制造而成,不仅坚硬耐用,而且作用非 常大。 2.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利用金属材料制作工具成为可能。大多数金属不仅坚硬耐用, 而且他们的可塑性强。人们
46、可以将金属融化、拉伸、弯曲、成型、再成型,制造出各种 复杂精密的工具,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剪刀就是这样的工具。 3.剪刀是一种可以灵活、精细加工的工具。人们通过把手控制刀刃移动的方向和开合的 角度,刀刃的方向和角度的变化可以灵活地对材料进行加工和剪切。人们根据需要,还巧 妙地设计了剪刀的各个部分,使得剪刀能更好地应用于生活的多个领域,比如服装加工、 医疗手术等。 4.剪刀的结构示意图 剪刀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把柄单手持握处,空间正好易于 5 个手指都参与为佳。 剪刀轴穿插于两片刀刃中间的支点,利用杠杆原理。 刀刃剪刀的锋面。 剪刀口适合剪大面积及大轮廓部位,比较省时省力。 后锋适合剪
47、一些线条长的部位。 中锋适合于一剪成、破剪、穿插剪等方式。 剪刀尖适合剪小面积以及短线条等部位,不易剪坏。 5.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剪刀的刀刃和锥形的刀尖是斜 面,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杠杆,将两片刀刃连起来的铁芯就是剪 刀的支点。组合多项技术是工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6.剪刀的分类:家用剪刀、医用剪刀、花木剪刀、餐桌剪刀、理发剪刀、钢铁剪刀、裁 缝剪刀、指甲剪刀、伸缩剪刀等等。 7.利用剪刀把圆形、方形的纸以及布料剪下来很容易,整个过程比用其它刀具更安全、 更灵活、更精确、速度快。 8.利用医用剪刀剪开废旧网线的塑料外皮这一活动说明某些特定的任务
48、就要选择特定 的工具。 9.医生使用的手术剪刀用于剪除腐肉、血筋、皮、膜等等。因此医用剪刀会更锋利一些, 而且剪刀头更小一些。 10.普通剪刀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理发剪刀是动力臂小于于阻力臂, 是费力杠杆, 费力但是省距离。 理发剪刀的材料一般是 440C 的, 比普通家用剪刀的好多了, 硬度高, 耐磨,一天剪个几万次都没事。 11.研讨 问题 1:通过测评,你如何评价剪刀这种工具?有哪些指标可以评价这种工具的优劣? 剪刀虽然貌不惊人,却用途广泛。刀和铲子等工具用不上力的时候,剪刀能够轻而易举 的解决问题。剪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裁缝要剪布剪线
49、,牧 民要剪羊毛,花匠要剪枝条,医生要用手术剪刀做手术等等。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剪刀这种工具的优劣:能否顺利的完成任务、用力情况、 能否剪出我们所需的形状、能否顺利的到达我们所要剪的位置、能否剪开我们需要的部 位等等。 问题 2:在模拟医生解剖的任务中,你认为剪刀有什么作用?他的什么结构特点使它具 备这样的作用? 医生使用的手术剪刀用于剪除腐肉、血筋、皮、膜等等。因此医用剪刀会更锋利一些, 而且剪刀头更小一些。 3.6.3.6.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1.印刷术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发明创造。 2.人类总是在不断的改进着工具和技术,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50、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项 技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印刷术。 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 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4.毕昇所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近代的铅字的排版印刷。 5.活字印刷的步骤:检字刷墨拓印晾制。 检字把字模按照顺序排列整齐。 刷墨在活字印刷板上均匀涂抹墨汁。 拓印铺上白纸拉平纸张,用拓印圆盘均匀压印。 晾制缓缓将白纸掀起,放到向阳通风处晾干。 6.活字印刷树有哪些优点? 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以随时拼板, 大大的加快了制板时间。 活字版印完成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 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