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卖家):1207392380yun 文档编号:1666809 上传时间:2021-08-20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1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2021年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2021年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2021年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2021年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2021 年秋新年秋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第二二单元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地球表面的变化 一、一、单元概述单元概述 本单元中的“地球表面”主要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简称地形,又称为地貌。地球表 面的地形复杂多样、不断变化。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指向“变化”一词,即地形地貌的变 化。是什么原因引起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呢?教科书通过指导学生亲历观察、假设、模 拟实验、形成解释等一系列的科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起“地球现今的面貌不 是本来就有的,而是经过地球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这一基本认知。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中 5-6 年级的下列相关课程内容。 1

2、4.2.1 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14.2.3 举例说明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形态。 14.5.1 描述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14.5.2 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14.5.3 说出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15.3.1 了解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 3.2 说出人类不合理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15.3.3 举例说出人类保护环境的举措,能够针对现实环境问题提出适当建议。 为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本单元在设计上顺应学生的认知与

3、心理特点,采用了总 一分一总的模式。在单元的起始课,引导学生对主要地形的成因进行假设,埋下探索的 伏笔,引发探究的兴趣;在后续各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亲历相应的一系列科学实践活 动,完善或修正已有认知,逐步形成对地形变化成因的科学解释,在单元最后一课,带 领学生回顾、反思学习过程,建构起关于地球表面变化原因的新认知。 本单元共安排了 7 节课。 第 1 课“地球的表面” ,作为单元起始课,除担负明确学习主题的任务外,主要是 为学生提供一个亮明 “影响地形变化因素” 这一观点的机会, 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反思、 建构相关科学概念的基础。本课的设计线索:对地球全貌的观察陆地内部主要地形 的观察每一个典

4、型地形地貌的观察。初步让学生建立一个地球尺度的概念。 知道我们所看到的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这些地形只是地球整体面貌的冰 山一角,是地形变迁到现今的具体呈现。对地球全貌的观察,能够使学生在建立与以往 学习内容关联的同时,为今后更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埋下一颗探索的种子。 第 2 课“地球的结构”,在前后课之间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本课主要承载两个 任务:一是第 1 课学习内容的延续,由地球外部形态的认识延伸到对地球的内部构造的 学习,包括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组成、地壳的运动等,丰富和完善对地球的整体认知, 二是为第 3、第 4 课学习地震、火山喷发形成原因奠定知识基础,知道地球内部是不断 运动的

5、。本课最后安排一个制作地球模型的活动,旨在增强学生对地球结构的感知,进 一步激发兴趣与培养实践能力。 第 3 课“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和第 4 课“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让学生通过学 习,知道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引发地表变化的内在因素,相对于风、水等很缓慢的外力作 用,是一种剧烈变化。两课在整体安排上较为相似,均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 感受地震和火山喷发时的现象,了解其形成原因。教科书中分别提供了地震和火山喷发 的资料,通过阅读与研讨,让学生了解地震和火山喷发时的真实情景以及给地表带来的 改变。两课的学习是针对第 1 课呈现的弯曲岩层和长白山天池两幅图片,引导学生探索 其形成的原因,形成科学

6、解释。 第 5 课“风的作用”和第 6 课“水的作用”,主要研究的是引发地表变化的外在因 素。 第 5 课,研究风的作用对地表的影响。本课主要通过风卷起沙子刮蹭岩石的模拟实 验以及对沙漠、戈壁、蘑菇岩和雅丹地貌等的观察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风的作用是可 以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的。通过与地震和火山喷发对地表影响力的比较, 知道风对地形地貌的改变是极为缓慢的过程。本课学习是对第 1 课呈现的敦煌雅丹地貌 形成原因猜测的回应,学生由此认识到风的作用是巨大的。 第 6 课,带领学生认识水对地表改变所起的作用。本课关于水的作用主要指地表流 水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降雨,二是

7、河流。降雨对地表的侵 蚀现象是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感知的,而河流对地表的影响与重塑作用是通过观察图片 和阅读资料使学生了解的。 本课学习是对第 1 课中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和黄河入海口的沙 洲形成原因猜测的回应,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阅读资料等学习方式,最终形成对两种典 型地形地貌形成原因的科学解释。 第 7 课“总结我们的认识”, 是作为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总结和学生认识的提升来设 计的。主要安排两个内容:一是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针对第 1 课填写的班级记录表 中的“猜测主要形成原因”进行反思,比较学习前后认识的不同,感受自己在“地球表 面的变化”单元的学习中获得的成长;二是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作为大

8、自然的主要 成员,人类的活动也影响着地表的变化。本课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植被覆盖可 以减少外力对土地的侵蚀,由此可以增强学生爱护树木、保护土地的意识一提高他们的 自觉性。 二、单元教学目标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地球内部运动和外力作用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地貌的原因。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有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如风、 水等自然作用对地形的改变;有的却是一个比较迅猛的瞬间,如地震和火山喷发对地球 表面的改变。 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间断地循环。 地球表面是崎岖不平的,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种多样的地形。 地球内

9、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会对人类产生一定的影响,抗震防灾是有方法可循的。 人类的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 有些活动对地球有积极的影响, 有些则是消极影响。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能通过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整体样貌。 能描述典型地形地貌特点,并对其形成原因做出猜测。 会做地震、 火山喷发、 风蚀岩石、 降雨侵蚀土地以及植被对侵蚀的影响等模拟实验。 会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资料来搜集信息,作为科学解释的证据。 能基于搜集到的证据,运用科学思维,进行科学解释并展开

10、科学论证,最终形成科 学结论。 能反思学习过程,不断调整、完善认知结构,感知自己的进步与成长。 会用科学记录单的方式表达想法,作为学习反思、形成科学解释的重要依据。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具有不断探索地球表面形态变化原因真谛的兴趣与愿望。 敢于提出猜想,并尝试通过实证的方式证明猜想的正误。 具有尊重证据、乐于与同学基于证据展开科学论证的品质。 愿意交流与反思,感受集体智慧的优势。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探索、了解自然带来的可能与便利。 认识到人类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应自觉保护环境。 单元词汇单元词汇 地壳: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

11、它以莫霍面与地幔相分隔,具有明显的横向 不均这一特征。 地幔:地壳底部至地表以下大约 2900 千米处的古登堡面的地球内部圈层。地幔约 占地球总体积的 83%,总质量的 2/3。地幔又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次一级圈层。 地核:地球内部构造的中心层圈。指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推测可能是高压 状态下铁、 镍成分的物质。 地核又可分为内核和外核两部分, 外核深度为 2900 千米-5100 千米,推测为液态;内核深度为约 5100 千米以下至地心。 地震:地面的震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其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 自然现象。 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

12、是地球内部热 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 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 物的过程。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 搬运作用:是指地表和近地表的岩屑和溶解质等风化物被外营力搬往他处的过程。 是自然界塑造地球表面的重要作用之一。其中,外营力包括水流、波浪、潮汐流和海流、 冰川、地下水、风和生物作用等。 沉积作用:是指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沉淀、堆 积的过程的作用。 堆积作用:被搬运的物质因外营力减弱或失去搬运能力,以及含溶解质的水溶液受 蒸发或发生化学反应后出现的积聚

13、过程。其含义比沉积作用更广,但两词经常通用。 材料清单材料清单 地形图(世界和中国)、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泡沫小盒、保鲜膜、土豆泥、 番茄酱、罐头盒(或不锈钢小盆)、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岩石(砂岩)、砂纸、泥土、 有颜色的沙子、报纸、小桶、自制喷壶、塑料盒、混有少量沙石的湿润土、有植物生长 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降雨器、水、图片、视频及教学课件等。 2.1.2.1.地球的表面地球的表面 ( (一一)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本课题目“地球的表面”主要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简称“地形”,又称“地貌”。 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地球表面的地形不仅

14、复杂多样, 而且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其变化的原因也很复杂,不仅与地球内部构造有关,还与空 气、水、动植物、人类活动等外部因素有关。 作为单元起始课,本课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思维线索的作 用。首先,提供“世界地形图”“我国的地形图”以及各种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 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学习描述地形的特点,对地表的各种形态 进行初步的认知。学生在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的同时,会进一步思考:这些奇妙的地 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地形地貌虽然没有系统的认识,但是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 旅途中、网络中、电视中的见闻都会使他们对地形地貌有一些浅显的

15、认识。因此他们可 以尝试对各种地形地貌的成因进行猜测,不仅可以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提供思维线索,而 且也将学生心中的疑惑与教学目标相融合,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地形地貌特点及其变化 原因的兴趣。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 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地形地貌的特点。 能够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发展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

16、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 (二二)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世界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中国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典型地形地貌 的图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典型地形地貌的视频、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班级记录大表、教学 课件。 ( (三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 1.出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回顾复习有关地球的知识。 地球上主要分为陆地和海洋,世界海洋面积约为 3.6 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 71%, 地球陆地面积 1.49 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 29%。 四大洋分别是: 太平洋:总面积 17868

17、 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积的二分 之一。 大西洋:总面积约为 9166 万平方千米。 印度洋:面积约为 7617 万平方千米。 北冰洋:面积约为 1479 万平方千米,仅占世界大洋面积 3.6。 地球陆地分成七大陆地部分,被称为七大洲,即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 大洋洲与南极洲。 2.如果我们乘坐交通工具,在广袤的地球表面长途旅行,就有可能看到雄伟的高原、绵 延的群山、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幽深的峡谷以及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盆地 等等,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 3.教师分别出示雄伟的高原、绵延的群山、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幽深的峡谷、四 周群山环

18、抱、中间低平的盆地等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片,体会地球表面的多种多 样。 1、4.教师引导: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又是什么力量塑造了地球表面的 面貌?生物和人类的活动对地球表面会造成影响吗?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从今 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 2 单元,探究地球表面的变化。 二、聚焦 1.出示课本 21 页上面的地球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地球表面的样子。 2.教师引导: 地球表面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地球现有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又是什么 力量使地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来了解地球的表面。 3.板书课题:2.1.地球的表面 三、探索 活动一: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

19、球表面的样子 1.出示课本 21 页的世界地形图,教师引导:这张是世界地形图,请大家仔细看一看, 了解世界的地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地球表面的样子。 2.预设: 地球表面并不是平坦光滑的。它的一部分被水淹没着,成为海洋;另一部分露出水面, 形成陆地。从地图上我们能发现,地球表面的 71%被海洋覆盖,在剩下的不到 30%的陆 地上也分布着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而且海洋是彼此连成一片的。而陆地被海洋隔成几 大块,按照面积大小,又分为大块的大陆和小块的岛屿。全球大陆共有亚欧大陆、非洲 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大陆 6 块大陆。 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科学家把地球上的地形地

20、貌分为五大类,五大地形分别 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活动 2: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 1.观察我国的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1)出示中国的地形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初步了解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预设: 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500 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以昆仑山 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与地势第二级阶梯分界。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在 10002000 米之间,其间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东 面与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与地势第三级阶梯分界。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

21、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 500 米以下。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 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这些形态各异的地形,以山脉为骨架交错分布。陆 地上的 5 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 (2)教师小结:我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 大,因此地形地貌复杂。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地形地貌的 更多知识。 2.观察图片中呈现出的地形地貌,描述他们的特点 (1)出示课本 22 页和 23 页的 5 幅地形地貌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 5 幅图片,初步了 解这 5 幅地形地貌的特点,并且对它们的主要形成

22、原因进行猜测,填写课本 23 页上面 的记录表中。 (2)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完成地形地貌记录表。 预设: 地形地貌记录表地形地貌记录表 图片观察到的地形特点猜测主要形成原因 1弯曲的岩层地震,岩层受到挤压 2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形成 3敦煌的雅丹地貌风的作用 4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水(降雨)的作用 5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水的作用 河水流动速度减慢,泥沙沉积 四、研讨 1.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地形,了解了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特 别突出了解了我国五种最具代表性的地形地貌的特点,并且对他们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猜 测。下面我们针对刚才的学习情况讨论一下几个问题。 2.问题 1:地球表面的主要地

23、形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地球表面主要由五大地形,分别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五大地形特点: 高原:海拔 1000 米上,幅员辽阔,地面坦荡(但不如平原平坦),或起伏较大,边缘陡峭。 平原:海拔 200 米下,幅员辽阔,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一望无际。 山地:海拔 500 米以上,地面起伏大,相对高度大,坡度陡峭,形成座座山头,延绵的山峰 形成的带状山脉。 丘陵:海拔 500 米以下,有座座山头,相对高度不大,坡度较缓,山间多有平坝河谷相间。 盆地:四周有高山或高原环绕,中间低。 3.问题 2: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地形的因素: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是地壳运动

24、,以构造运动为主,还会有地震、火山等比较剧烈的运动,会 让地形变得高低不平。 外力作用主要是太阳、水、风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使得地形削高填低趋 向平坦。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知道地球表面主要主要有 5 大地形 地貌,分别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同时我们还了解了我国五处比较突出的 地形地貌,并且对它们的主要形成原因做了猜测。课后,请大家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 更多有关地形地貌的知识。 2.2.2.2.地球的结构地球的结构 ( (一一)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从本课开始,学生将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形成的原因。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有很

25、 多,按照其能量的来源可归纳为两个原因: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 于地球本身, 表现为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 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势能,主要表现形式为风化和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 第 2 课以及后面的第 3、第 4 课,研究地球内部力量对地形地貌的影响。第 2 课研 究“地球的结构”,而第 3、第 4 课主要研究地球内力作用的两种表现形式:地震和火 山喷发。地球内部力量的产生与地球内部构造有着紧密的关系。地球由外向内大致可分 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在地球的内部圈层中,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固体圈层称为岩 石圈。岩石圈保持在具有黏弹性、

26、高温可流动的软流层之上。岩石圈不是一个单一的完 整的块体,而是由板块构成。全球的板块共分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在不停地运动,是造成地球 表面形态变化的重要原因。板块之间相互滑动、碰撞、俯冲,它们的边缘构成地球表面 的活动带,是地震、火山的高发区。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认识地壳的组成,了解地壳运动并 通过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本课的学习为后面进一步研究 地震和火山喷发奠定了知识基础。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组成地

27、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来了解地壳运动如何引起地形变化。 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保持对探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乐于参与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活动,能够与他人合作、克服困难、积极地完成制作 任务。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带来了可能与便利。 ( (二二)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地球内部结构的相关资料、学生活动 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班级

28、记录表。 ( (三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引导:上一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 与地球的内部构造有关。 那么地球的内部构造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 索地球的结构。 2.板书课题:2.2.地球的结构 二、探索 活动 1: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1.出示课本 24 页的地球内部结构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全班交流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补充地壳、地幔、地核的资料 关于地壳、地幔和地核,大家还知道哪些知识呢? 学生

29、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有关知识。 预设: 地壳,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 17 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 39-41 千米。高山、 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 70 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 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在 2800km 以上,平均密度为 4.59g/cm,体积约 占地球体积的 82.26%,地幔的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 67.0%,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球 物质的总组成。地幔的横向变化比较均匀。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位于地球的最

30、内部。 半径约有 3470km, 主要由铁、 镍元素组成, 高密度, 地核物质的平均密度大约为每立方厘米 10.7 克。 温度非常高, 有 40006800。 。 地核又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部分。外地核的物质为液态,内地核科学家认为是固态结 构。外地核深 2900km 至 5000km,内地核深 5100km 至 6371km。 活动 2:了解地壳的组成。 1.教师引导:作为地球的表面一个圈层地壳,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预设: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岩浆岩,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一定地质条件下会喷出地表或侵入岩石中并冷却凝固,形 成的岩石就是岩浆岩。岩浆岩包括玄武岩

31、、浮石、花岗岩。 出示课本 24 页玄武岩、浮石、花岗岩的图片。 3.沉积岩,一种经由水、空气或冰的搬运,沉积在河、海、湖水盆地中或陆地上的沉积物 质经固结而形成的岩石。砾岩、砂岩、页岩都是沉积岩。 相机出示课本 25 页的砾岩、砂岩、页岩图片。 4.变质岩,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原来已存在的岩石因遭受变质作用,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 况下发生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的改变而形成的一类新的岩石。变质岩包括大理岩和板 岩。 相机出示课本 25 页的大理岩和板岩。 活动 3:了解地壳的运动 1.教师引导:我们的地壳处在不断的运动当中,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的涌动。我们又 是如何感受到地壳的运动的呢? 预设:地震

32、和火山喷发会让我们感受到地壳的运动。 2.出示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图片,教师相机介绍地震和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进 一步了解地壳的运动。 地壳运动也称为构造运动,推动着地球的演化,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其最直 观的结果是造成岩石的变形。 不同年代的岩石或者岩层由于地壳运动而受到力的作用发 生弯曲或者断裂,形成褶皱和断层等地质结构。 3.出示课本 25 页地球运动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示意图,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体会地 壳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 活动 4: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1.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内部构造,了解了地壳的组成以 及地壳的运动。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地球结

33、构的模型图。 2.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 25 页的相关文字,观察相关的图片,初步了解制作地球结构模 型所需的材料及方法。 全班交流 3.所需材料:红、黄、蓝三种橡皮泥。 4.制作方法:按照地球结构模型,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代表地核、地幔、地 壳三个圈层结构,从里到外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5.学生分小组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制作情况并加以适当的指导。 全班交流 6.展示各小组制作的地球结构模型。 7.引导学生切开地球结构模型,观察地球结构模型的剖面,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地壳、地 幔、地核三个圈层。 三、研讨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结构,下面我们来讨论几个

34、问题: 问题 1:地球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问题 2:组成地壳的岩石大致分成几个类型?它们分别是什么?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浆岩包括玄武岩、浮石和花 岗岩。沉积岩包括砾岩、砂岩、页岩。变质岩包括大理岩和板岩。 问题 3:地球内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地壳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 地球内部的岩浆也在不停的涌动, 因此地球的内部是运动的, 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结构,知道地球的内部由地壳、地幔、地核 三个圈层组成,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

35、质岩。我们还知道地壳处 在不断的运动之中,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的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 感受到,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 了解更多的关于地球结构的知识。 2.3.2.3.地震的形成及作用地震的形成及作用 ( (一一)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在第 2 课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地球的内部结构,了解了地壳的组成及运动。本课 和第 4 课, 将指导学生通过研究地震和火山喷发两种自然现象来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是 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 地面的震动简称为地震,是岩石圈内能量积累到一定时候释放的一种形式,是自然 界经常发生的一种地质作用。 地震可

36、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有两种: 一种是“构造地震”,是由地下岩石的构造活动产生的地震;另一种是由火山喷发而产 生的“火山地震”。人工地震是用大为方法产生的地震,如工业爆破或地下核爆炸等。 本课主要研究的是“构造地震”。构造地震又称断裂地震,是由地下岩石发生快速错断 引起的。地下岩石由于地壳的运动会长期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一旦这种作用力的 强度超过了岩石的承受强度,岩石就要破裂或错开,同时将积累的能量迅速释放出来从 而发生地震。构造地震分布广、危害巨大,强烈的地震能导致山崩地裂、地面沉降与隆 升、地表错位、河道堵塞、房屋倒塌等。大多数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中国是多地震的 国家

37、之一 学生对于地震现象并不是一无所知,电视中、网络中都经常会有关于地震的报道。 他们知道地震是一种灾害性地质现象,一地震发生时会对地表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而 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也了解了地壳运动对岩层的影响。但是,学生对于地震产生的 具体原因还比较模糊,地震的发生会导致地形地貌的哪些具体变化也不是非常清楚。因 此,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模拟实验对地震的成因建构自己的解释,通过分析文 字、图片等资料了解地震发生时对地表产生的影响,搜集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的方法并 且制成宣传海报。通过以上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关于“地震”这一自然现象比较完整 的知识体系:从“原因”到“产生的影响”再到“如何自救

38、”。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于 “地壳运动”的理解,为解释“弯曲岩石”的现象找到更为充分的依据。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分析地震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能够制作关于抗震防灾的手抄报,宣传抗震防灾的常识。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保持对地震现象的探究热情,乐于参加模拟实验。 能基于证据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知道

39、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 ( (二二)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泡沫小盒、保鲜膜、泥土、水、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 ( (三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 地幔、 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地球内部的岩浆也在不停的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 发让我们感受到。 2.那么地震又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地震又会给地球表面的形 态带来哪些改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3.板书课题: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二、探索 活动一:了解地震的成因 1.教师引导

40、:地震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请大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以及我们上节课的 学习来做一个预测,谈一谈自己对地震成因的理解。 预设: 猜测 1:地壳的运动。 猜测 2:地球板块的挤压。 猜测 3:地球板块的拉伸。 猜测 4:海水的运动。 猜测 5:岩浆的运动。 要想了解地震的成因,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模拟实验来探索。 2.出示课本 26 页到 27 页模拟实验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读一读 26 页到 27 页的相关文字说明,初步了解本次模拟实验的材料、方法、注意点。 全班交流 3.模拟实验材料:分成两半的小盒子、塑料薄膜、水、土、小铲子等等。 4.实验方法: 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塑料

41、薄膜。 将土、水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塑料薄膜的小盒中。 等泥变干之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者挤压。 观察发生的现象。 5.实验注意点:泥土变干之后,将小盒的两半拉开或者挤压的动作要迅速,不能缓慢, 不能拖泥带水,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现实验效果。 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 况,并相机加以指导。 全班交流 6.指生说一说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时发生的现象。 预设:盒子的两半迅速拉开时,泥土分裂开来;盒子的两半迅速挤压时,盒子中的泥土 被挤成一团。 7.出示课本 27 页中间的两幅岩层发生弯曲和岩层断裂错动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两 张图片,并且

42、结合前面的实验现象,试着对地震的成因做出我们的解释。 预设: 地面的震动简称为地震,是岩石圈内能量积累到一定时候释放的一种形式,是自然界经 常发生的一种地质作用。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有两种:一 种是“构造地震”,是由地下岩石的构造活动产生的地震;另一种是由火山喷发而产生 的“火山地震” 。构造地震又称断裂地震,是由地下岩石发生快速错断引起的。地下岩石 由于地壳的运动会长期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一旦这种作用力的强度超过了岩石的 承受强度,岩石就要破裂或错开,同时将积累的能量迅速释放出来从而发生地震。 活动 2: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表带来的变化。 1.教师引导:同学

43、们,你们经历过地震吗?大家从电视或者网络上看到过地震的情景 吗?请大家试着描述一下地震的情景。 2.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者从电视网络上看到过的情景来描述地震发生时的情景。 预设: 地震时地下传来轰鸣声,吊灯在摆动,房屋在摇晃。 地震时地动山摇,顷刻间房屋塌陷,道路裂开,几十秒钟一座繁华的都市就变成了一座 废墟。 地震发生时桥梁倒塌了,高楼成了一片废墟。 地震时巨大的石块滚落下来,飞速的向山下滚去。 震起的灰尘在天空中飞舞。 地震发生时,很多人哭喊一片,有的人吓呆了。 3.教师相机出示一些有关地震的视频或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感受地震时的 可怕情景。 教师引导:地震是可怕的,地震给地

44、表带来的改变同样是巨大的。 4.出示课本 28 页的三幅图片,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地震给地表带来 的巨大变化。 图片 1、图片 2:1976 年 7 月 28 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里氏 7.8 级地震,地震使地面 出现了裂缝、塌陷,铁轨也扭曲变形。 图片 3: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 8 级地震,地震时山体滑坡阻塞 河道,形成了堰塞湖。 5.教师相机出示其他的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改变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感 受地震的巨大力量和可怕之处。 活动 3:在地震中如何自救 1.教师引导:地震是可怕的,在可怕的地震面前,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2.学生

45、自由说一说在地震中如何展开自救和互救。 在震区中,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来不及跑的时候,可迅速躲到坚固的墙体塌下来时 可以承受住形成空间的地方,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 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 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在楼房里时,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空间小而 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要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 3.教师小结:在可怕的地震面前,我们一定不能慌乱,要冷静的展开自救和互救。 4.出示地震自救口诀:

46、 遇到地震不惊慌,镇静听从老师教。 先后有序慢慢走,不抢不捡好宝宝。 来到操场有秩序,一个一个往外跑。 记住地震小儿歌,一定一定要记牢。 5.学生自由读一读这首儿歌,进一步了解在地震中如何展开自救和互救。 6.刚刚我们讨论了在地震发生时该如何自救和互救,课后,请大家结合我们本节课学习 的有关知识以及上网查阅的有关资料,制作一张地震自救与互救宣传海报。 三、研讨 教师引导:我们刚刚通过模拟实验,了解了地震的成因,讨论了地震发生时的情景以及 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下面我们来讨论几个问题: 问题 1:根据我们所掌握的事实,我们能为先前对岩石弯曲原因的猜测找到依据吗? 可以为先前岩石弯曲原因的猜

47、测找到依据,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 质年代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力 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壳相互挤 压就会造成岩层的弯曲变形。 问题 2:地震是怎样发生的?能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这个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 地震的发生是由地壳的运动形成的地壳板块之间互相挤压。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深层物质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成地球表层,尤其是地壳的不断运 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 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

48、, 这就是地震。 强烈的地震能导致山崩地裂、地面沉降与隆升、地表错位,河道堵塞。 这个改变是剧烈的。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初步了解了地震是怎样形成的,知道了地震发生时的 可怕情景,同时了解了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巨大变化。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查阅 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地震方面的知识。 2.4.2.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 (一一)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在上一课研究地震成因之后, 本课将研究地球内部力量改变地形地貌的另外一种表 现形式火山喷发。 火山是由地球内部的炽热岩浆及伴生的气体和碎屑物质喷出至地 表后冷凝、 堆积而成的山体。 典型

49、的火山地貌表现为顶部有漏斗状洼地的椎体孤立山峰, 如日本富士山。火山喷发是火山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岩浆活动的一种。岩浆活动可分为 两种方式: 侵入作用, 岩浆从深部发源地上升但没有到达地表就冷凝形成岩石的过程; 喷出作用或火山作用,岩浆从深部发源地上升直接溢出地表,甚至喷至天空的作用过 程。岩浆发源于上地幔软流层或下地壳深处,其温度很高,一般在 700-1200,内压力 很大,可以顺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上部地壳,或沿着构造裂隙喷出地面。火山喷发多具 有间歇性。正在喷发的和人类有史以来常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称为“活火山”,其周期 可为数十年或数百年;人类历史上无喷发记录且已遭严重破坏的火出称为“死火出

50、”; 虽长期无喷发活动,但是还会再喷发的年轻且完好的火出称为“休眠火山”。火山主要 分布于板块之间的构造活动带,如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和 洋中脊裂谷带等 学生对于火山喷发的自然现象并不陌生。但是,他们对于这一自然现象更多停留在 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感性认识的水平上,并没有深入去了解这种地质作用对地形地貌 产生的影响,更没有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其发生的原因。因此,本课将引导学生对火山 喷发的成因及其对地形地貌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学生将通过对文字、图片等资料的分 析整理来了解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的成因,了解火 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科学 > 教科版(2024) > 五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1207392380yun)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