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专题专题 18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版解析版) 考点一:考点一: 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展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展 母题 1.(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年新课标全国卷)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答案】A 【解析】柱状图中的数据代表的是 1618 世纪欧洲向美洲贩运的奴隶数量,很明显是随着 时间的推移逐渐大幅增加的, 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在工业革命之前, 所以反映的是黑奴贸易这 一早期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对外殖民扩张的
2、手段,故选 A; 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是在 20 世纪初,材料时间与之不符,故排除 B;材料反映的是整个欧洲,而“日不落帝国”只体现 了英国, 另外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不仅仅是依靠贩卖黑奴, 故属于以偏概全, 所以排除 C; 黑奴贸易的主要意图是满足美洲奴隶制种植园的需要,故 D 排除。 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本题以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奴隶贸易为考查点,这既是所学的 主干知识, 也是关注人类命运的反思材料。 选项对所学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整合, 知识的容量较大。考生需要对重要的概念如黑奴贸易、早期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日 不落帝国”等有正确的认知,
3、再结合时代特征才可以准确作答。同样考查了时空观念、史料 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 1、开辟瓣航路的背景:、开辟瓣航路的背景: (1) 、必要性(原因) :、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 因) : 、社会根源: 马可波罗游记欧洲的“寻金热”(开辟新航 路动机) ; 、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 、 思想因素: 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一人文主义鼓励冒险、 勇于开拓、 进取挑战并征服自然, 大胆追求财富 并实现个人价值。 (2) 、可能性(条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
4、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 知识的提高)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过程:、过程:、1487 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暴风角) ; 、1498 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直达印度; 、1492 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 、15191522 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3、影响、影响 (1) 、对世界:、加强了欧洲同亚、非及美洲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2) 、对欧洲:、欧洲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
5、洲富国,西欧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早期殖民扩 张。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最主要影 响) 1 (2019 年江苏卷年江苏卷)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 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 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 的数量可能更大, 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 据估计原来有 1000 万到 2500 万人口的新西班牙 (阿兹特克帝国) , 到 17 世纪初只剩下不到 200 万人, 同时期印加人从约 70
6、0 万减少到只有 约 50 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 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 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 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材料二(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 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 南瓜到野水牛均是。 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 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 (6 分) (2)据材料二,概
7、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 (5 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 (3 分) 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答案】 (1)后果: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新疾病肆虐;非洲黑人被贩卖;种植园经济出现。 动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对黄金等财富的渴求。 (2)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 和消极) ;时间具有长期性。 (3)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密切了世界 经济的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欧洲
8、人带来的这些疾 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理可能更大”“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等 信息,可从人口屠杀、疾病肆虐、奴隶贸易、种植园经济产生等角度进行回答;第二小问, 结合所学从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主要从经济根源、社会根源等进行分析阐述即可。 (2) 根据材料“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引发的生物大交换”“从人类观点视 之正负参半”“两半球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可从欧洲发挥的作用、内容、范围、 时间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从物种交流及人类生活的丰富多样、世界经济联系及文明的 交流融合方面进行分析。 2 (2018 年年 4 月浙江选考)
9、月浙江选考)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 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 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马铃薯原产于美洲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 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 的链接 ABCD 【答案】C 【解析】马铃薯原产于美洲,是在新航路开辟后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欧洲的,这种作物的交 流本身也是文明链接的方式,故选 C 而排除含有的选项。 3 (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年新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 1719
10、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 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 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 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 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 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 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
11、的所学知识, 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 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 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 史现象, 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 示例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概述和评价: 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 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 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 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12、 )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是全国卷的亮点,也是广大师生最头疼的一道试题。今年的 试题一如既往的出乎所有师生的意料,本题以小说鲁宾逊漂流记的相关情节为素材,通 过开放式设问,引导考生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小说中蕴含的历史现象,为考生最大 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创造空间,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能力上说,在考查基本思维能力 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启示性、开放性,考查考生独立思考 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思维过程是,首先阅读材料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 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如“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 洲贩卖黑奴”反映了黑奴贸
13、易;“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座荒岛上整个小岛 都是他的个人财产”反映了早期殖民扩张;“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 经无师自通的”反映了宗教改革等。其次,结合世界近代史对该历史现象进行概述和评价 即可。 考点二考点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母题 2.(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年新课标全国卷)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 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 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
14、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有关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研究视角有:经济角度、政治角度、自然 因素角度,这说明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认识越来越多元,故 B 项正确;历史研究 没有唯一正确的观点,研究角度不同,观点也就不同,故 A 项错误;材料中的英国最早具 备经济条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自然条件优越等,这些视角都是基于对英国与其 他国家的比较而得来的,故 C 项错误;后期的研究未必比传统观点更为可信,故 D 项错误。 “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长期以来,中学历
15、史教学更 多侧重于结论的传输,而对获得历史结论的过程则鲜有涉及,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结论、轻 证据和逻辑的倾向。“史料实证”素养的提出有效弥补了这一不足,也必将有助于进一步展现 历史学科的特点和魅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发生的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发生的背景】 、前提: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 前提 、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妈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资产阶级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和奖励。 、市场: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大,工
16、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无法满市场的需要(直接原 因)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同时客观上传播了 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引起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变化:迅速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两大对 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斗争不断; 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年新课标全国卷)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 年,修理 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 蒸汽机”
17、,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 创造 A源自于劳动实践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瓦特参与过修理唧筒这一劳动实践, 从而为其发明改进蒸汽机提供了宝贵 经验,故选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排除 B;C 夸大资金对 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的作用,排除 C;材料并没有揭示社会各阶级广泛参与发明创造,排除 D。 2 (2019 年年 4 月浙江选考)月浙江选考)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
18、催生了大工厂制度 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是在 18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四十年代。根 据材料可知,英国的生铁产量从 1825 年之后迅速增加,这主要和工业革命的进行有关,A 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选项符合题意。机械化生产催生了大工厂制度的出现,B 选项排除。电力的广泛应用是在第 二次工业革命期间,C 选项排除。工业革命的进行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D 选项排除。 3 (2018 年天津卷)年天津卷)1830 年,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巴比奇出版论英国
19、科学的衰退 一书, 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科学状况, 指出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 势。他呼吁英国人必须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 并成为一种职业。这反映出 A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水平超越英国B英国丧失原有优势地位 C英国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D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 【答案】D 【解析】 依据“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反映了英国科学面临日 益落伍的危险, 并不能得出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技术超越英国, 故 A 项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业 余科研传统”日益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而 1830 年还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在科学方 面依然
20、保有优势, 故 B 项排除; “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的表述过于绝对, 且与题干主旨不合, 故 C 项排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 世纪初,工业革命开始扩张到欧美国家,各国不断重 视科研,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让英国的有识之士对本国的科研产生危机感,出现材 料中现象,故 D 项正确。 考点三考点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母题 3.(2018 年江苏卷)年江苏卷)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 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 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
21、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答案】B 【解析】近代的机器“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故 A 项错误;“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 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说明技术革新是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中 迫切的问题,故 B 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 C 项错误;科学与技 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 D 项错误。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背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 表现:、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表现) ;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 ; 、化工技术的发展; 、
22、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成就:、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 世纪 70 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内燃机驱动) 。 特点:、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的技术紧密结合,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 、多个国家同时并举。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交叉。 、极大地推进了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议 、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 、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1 (2018 年年 11 月浙江选考月浙
23、江选考)有学者认为,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 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 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 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由此说明 A资本开始自由开放地流动B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得到确立 C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 步 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两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世界一体 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故 D 项正确
24、;材料中并没有涉及资本的自由流通,排除 A 项;材料涉 及的是国际间的贸易交流变得更加频繁,而没有涉及国际经济交流的准则问题,排除 B 项;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连接起来,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材料论述的是两次工业革命,C 项错误。 2 (2017 年天津卷)年天津卷)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图片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释的能力。据题干图片可知, 每次工业革命都引起了生产方式的极大变革,A 项正确;B 项中的“科学”可以
25、理解成科学理 论,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则不是科学理论而是技术层面的东西,排除;C 项说法不符合历史事 实,排除;D 项说法也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故选 A。 3 (2018 年年 4 月浙江选考)月浙江选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 1800 年前,英国的矿山已经使用“铁路”(铁轨) ,马拉的货车,将煤运到运河 或者海边。1829 年,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在新建成的铁路上行驶,达到令人印象深刻 的时速 16 英里。当时,有铁路公司的董事们指出“用机车牵引比用马力牵引可节省经费百分 之三十”。到 1835 年底,议会相继通过了五十四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倒。到 19 世纪中期, 通车的铁路
26、整整五千英里。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建设铁路的时代。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材料二19 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炭、原材料运 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铁路运输首次实現大规模、低成本、高速 更多资源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起而飞 度的陆上货物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19 世纪晚期,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 的海运路线,跨洲的大宗货走陆路和海路从此一样容易,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左右。 据(美)诺受里奇现代欧洲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分析 19 世纪以后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 (6 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欧洲的铁路建
27、设对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意义。 (4 分) 【答案】 (1)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运送物资提出了需要;蒸汽机车发明与使用;运输生产成本 低;政府颁布各项政策予以支持。 (2)意义:大幅度提升商贸数量和流通速度;有助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密切联系;拓宽 市场;助推世界一体化进程。 【解析】 (1) 原因: 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 由材料一中的“英国的矿山已经使用“铁 路”(铁轨) ,马拉的货车,将煤运到运河或者海边”可以得出运送物资的需要;由“利用蒸汽 机做动力的火车在新建成的铁路上行驶”再结合所学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在交通运输上的运 用的相关知识可知,蒸汽机车发明与使用也是其原因;由“用机车牵引比用马力牵引可节省 经费百分之三十”可得出生产成本低;由“议会相继通过了五十四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可 得出政府支持。 (2)意义: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概括。由材料二中的“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炭、 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 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货物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等信息可以得出,铁路建设大 幅度提升商贸数量和流通速度,而且有助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密切联系;结合所学工业革 命的相关知识可知,铁路建设的发展对于拓宽市场和助推世界一体化进程也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