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卡通/小学/中学/课件/ PPT模板 0212 中秋佳节 六()班中秋宣传主题班会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 一次最早出现在周礼一 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 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 服泛红”的记载。直到唐朝 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 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 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 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 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 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 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 传统节日。 目录 壹中秋由来贰神话传说 叁风俗习惯肆诗词歌赋 壹 中秋由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 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
2、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 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 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 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 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 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 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 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 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 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 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 秋。八月十五
3、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 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 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 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 秋又称“团圆节”。 贰 神话传说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 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裔从西王母那里讨 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 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的心情写照。 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明天乃月圆 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 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 字,
4、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 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然从 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 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 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 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 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 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 载。 玉兔捣药 月亮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人们称为“玉 兔”.据说玉兔
5、跪地捣药,制成蛤蟆丸,常人若服用蛤蟆 丸,便可长生不老。 关于玉兔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有3位神 仙,化身为3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 狐狸及猴子都不愿意拿出自己的食物接济他们,但兔子没 有食物,它却告诉老人说:“你们饿了,就来吃我吧。” 说完,纵身跳入烈火之中。3位神仙深为感动,于是把兔 子的魂灵送到了广寒宫,便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 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为百姓捣制长生不老药。 叁 风俗习惯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 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 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
6、月饼的记载。到了宋 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 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 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 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 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饼面上的图案,起初 大概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后来干脆用面模 压制在月饼之上。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 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 赠送亲友。 吃月饼 拜月神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 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 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
7、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 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 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 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 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赏月 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 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 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 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 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 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
8、即中秋是世 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 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 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 游人,达旦不绝。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 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 “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 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 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 幸福;以月寄情。 放孔明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美不胜收。 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在湖广一带有用瓦
9、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 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 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 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 “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 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 “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 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 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 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饮桂花酒 桂花有“九里香”之誉,是我国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传统名贵
10、花木。自古以来,人们把桂花及其果实视为“天降灵实”,作 为崇高、美好、吉祥的象征。因此,人们称誉好的儿孙为“桂 子兰孙”,把“进士及第”或考上了状元,称之为“蟾宫折 桂”,把月宫成为“桂宫”,以“桂魄”比喻月亮,而且,我 国劳动人民还以桂花和月亮为题材,创造了许许多多优美动听 的神话故事,世代相传。 肆 诗词歌赋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 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 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 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 彻底清。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 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