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校园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中小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 控指南 和省委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指挥部) 办公室 关 于规范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流程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 技术规范和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建立新冠肺炎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在属地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 小组(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进行。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联防联控机 制要求,各有关职能部门根据职责,衔接协作,齐抓共管。 职责:贯彻落实有关规定,承担校园内新冠肺炎防治管理和执行 疫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任务
2、,扎实履行好学校疫情防控的“发现、报 告、协助处置”的职责。 组长:XX(负责总体指挥、向上级报告) 副组长:XXX(负责组织实施、责任追究) 、XX(负责工作协调、 舆情管控) 组员:其他中层领导、班主任、校医(负责应急举措实施、信 息收集、心理疏导等) 具体工作组的设置:综合协调组负责统筹调度、工作协调等【负 责人:XX】 ; 医疗后勤组负责医学处置、防护、消毒等【负责人:XXX】 ; 信息数据组负责统计报送数据、信息等【负责人:XXX】 ; 教学调控组负责调整教学、师资调配等【负责人:XXX; 宣传教育组负责信息宣传教育等【负责人:XX】 二、疫情应急处置流程 1.自感不适或检测异常的处
3、置 在校内任何场所,一旦自感不适(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干咳、气 促、 乏力、 腹泻、 结膜充血等症状) 或检测发现师生员工体温37.3, 应由所在场所相关工作人员(相关的班主任、宿舍管理员、餐厅管理 员) ,立即将异常人员带至就近的临时留观点,为其佩戴一次性口罩 (已佩戴的确认佩戴规范) ,并在旁陪护安抚,同时报告学校疫情联 络员:郭达,并报 XXX 校长。 异常人员带离后, 场所其他人员 (同班同学、 舍友、 办公室同事) 位置固定,不许离开,提醒在场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注意规范佩戴口 罩,勤洗手,减少人员接触,注意观察自身状况,然后继续正常在校 学习生活。没有接到排除信息前,有关现场人员不得离
4、开现场。 2.临时留观点的处置 在临时留观点,由校医对有异常情况的人员再次进行体温检测 (应使用水银体温计检测腋温)和简单询问,如果确认体温37.3 或有咳嗽、腹泻等症状,则启动应急响应;如有境外或省外重点疫区 旅居史或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的,应参照疑似病例处置,立即启动应 急响应。如果体温37.3,由校医根据实际,决定继续观察、返回 恢复正常学习生活或启动应急处置。 3.应急响应流程 【1】无可疑接触史或旅居史的,即非五类重点人群、湖北尤其 是武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或来莱人员接触史、 新冠病毒 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 、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接触史、入境人 员接触史: 班主任通知学生
5、家长将其就近送到发热门诊就诊, 医院按规定 程序处置。如家长因故无法来校,可委托本班班主任。 若医院诊断为非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 家长或班主任第一时间 告知学校诊断结果, 学校及时通知该师生所在班级恢复正常教育教学 工作。凡出现呼吸道症状、发热、畏寒、乏力、腹泻、结膜充血等症 状者,应待症状消失后、身体痊愈后方可返校(发热患者需症状消失 48 小时后方可返校,呕吐腹泻患者需症状消失 72 小时后方可返校) ( 关于印发 XX 市学校开学复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26 项具体实 施方案的通知市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第 173 号) 。入校时住校医核实其相关门诊病历及体温正常后
6、方可上课。 居家期间,学校要对有症状师生每日进行追踪随访,掌握情况。 若医院诊断为可疑病例的或体温超过 37.3 度,必须进行核酸 检测,等待进一步诊断结果。学校同时向区教育体育局、区疾控中心 报告(负责人:XXX 校长) 。学校立即对可疑病例所在班级的所有师生 进行班级固定管理(包括设置单独卫生间、单独来回卫生间路线、单 独的上下楼路线,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等) ,严禁随意活动,加强防 护管理(确认规范佩戴口罩、室内通风、个人卫生、维持秩序等) , 等待诊断结果。滨医南院发热门诊应及时采样,最短时间出具核酸检 测结果。 检测结果要第一时间通知疾控中心和学校, 学校按规定处置。 如果学生在校隔离
7、时间超过了离校时间, 学校需要提前做好家校沟通 工作,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电话与家长沟通,按规定向家长及时发布 消息(负责人:XX) 。 若医院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疾控中心立即进驻学校,进行 现场调查评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及初步处置工作,确定密切接 触者,划定疫点、疫区,封闭相关场所,开展消毒处置。学校配合卫 健部门将密切接触者安全转运至区集中隔离点进行集中医学观察, 其 他接触者“点对点”由家长接回,进行居家隔离,纳入镇街随访。 【2】有可疑接触史或旅居史的,包括重点人群(1.确诊病例、疑 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 切接触者。3.所居住的小区或村庄因
8、为出现新冠肺炎,而被封闭的。 4.XX 市外回来不足 14 天的。5.近 14 天内有发烧、发热症状没有痊 愈的)。湖北尤其是武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或来牟人员 接触史、新冠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 、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 的接触史、入境人员接触史: 学校直接拨打 XXXXXXX,医院派专车将其接医院就诊,同时向 区教育体育局、区疾控中心报告(负责人:XXX 校长) 。 学校立即对可疑病例所在班级的所有师生进行班级固定管理 (包括, 设置单独卫生间、 单独来回卫生间路线、 单独的上下楼路线, 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等) ,严禁随意活动,加强防护管理(确认正确 佩戴口罩、室内通风消毒、个人
9、卫生、维持秩序等) ,等待诊断结果。 滨医南院发热门诊应及时采样,最短时间出具核酸检测结果。检测结 果要第一时间通知疾控中心和学校,学校按规定处置。如果学生在校 隔离时间超过了离校时间,学校需要提前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由班主 任和任课教师电话与家长沟通,按规定向家长及时发布消息。 经医院诊断为疑似病例的,疾控中心进行现场调查评估,开展 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及初步处置工作,确定密切接触者,划定疫点、疫 区,封闭相关场所,开展消毒处置。学校配合卫健部门将密切接触者 安全转运至区集中隔离点进行集中医学观察。 4.善后处理 学校及时向师生和家长通报情况, 配合做好相关学业辅导与心理 安抚工作,其他善后处理参
10、照山东省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 置办法 。 当地疫情处置领导小组组织对疫情处置的范围和扩散风险进行 评估,决定是否停课、封校、停学以及复学等事宜。 疫情防控期间,以班级为单位管理,不得组织跨班级的聚集性活 动,师生学习生活轨迹相对固定。师生员工以家庭为单位每日监测、 上报健康状况、旅行史、接触史等情况,便于出现异常情况时第一时 间快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 三、有关细则 1.离校就诊指引 (1)前往医院路上,应该时刻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 罩,随时保持手卫生。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 1 米) 。 (2)如路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 毒剂,对所有
11、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 2.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注意事项 (1)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每天早晚测体温各 1 次,并记录 在册;若出现发热或者干咳、气促、肌肉酸痛等症状,应立即向班主 任或学校疫情报告人报告,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学 校立即向属地疾控部门报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 (2)居家医学观察期间,尽量开窗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用排 气扇等机械通风。被观察人员与家庭成员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至少 间隔 1 米以上距离) ,有条件的独居一室,最好处于居家位置的下风 向。日常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注意手部卫生;咳嗽或者打喷嚏 时用纸巾或肘部衣服遮掩口鼻; 接触呼
12、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使用流动 水和洗手液洗手。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专用垃圾桶。被观察人员 用过的纸巾、口罩等放置到专用垃圾桶并及时清理,清理前用有效氯 浓度为 500-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 后扎紧塑料袋口。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单独洗涤消毒处理。 3.返校管理事项 (1)患病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后,班主任督促其先到医院或社 区开具痊愈证明,复课前持医院病愈证明到卫生室复核确认登记,方 可复课。若驻校医生复核结论与学生的医院病 愈证明不一致,以驻 校医生的结论为准,学生暂不返校上课,并遵照驻校医生的休假建议 继续休息。校医要协助驻校医生与家长做好沟通解释,若家长对
13、复核 结论、休假建议存在争议,驻校医生和校医立即将情况报告校领导、 属地主管部门和疾控机构,协商后作出是否返校的决定,并通知学生 和家长。 (2)凡是病愈或隔离期满无症状人员返校,可安排在上午 (下 午)第一节课上课后从专门通道入校,由校医(疫情报告人)核查病 愈证明、解除医学观察证明等。隔离期限以校医(疫情报告人)掌握 的为主,证明辅助验证。 (3)对于已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人员,凡出现呼吸道 症状、发热、畏寒、乏力、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者,应待症状消失 后、身体痊愈后方可返校(发热患者需症状消失 48 小时后方可返校, 呕吐腹泻患者需症状消失 72 小时后方可返校) 。因过敏、哮喘等其他 原因引起咳嗽症状的,需有医院提供的医学证明。 4.保卫科严格做好校园进出人员管理,未经学校主要领导同意, 非本校人员禁止入校采访、宣传或调查。 5.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 我校的唯一指定新闻发言人为任志 远校长,学校的有关疫情信息,除按正常渠道外,任何师生不得擅自 在学生、教师、家长微信群或新闻媒体发布,需确保正确宣传,正向 宣传,避免引起师生不必要的恐慌,以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