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作文最新航天类素材—航天人贵有强大的意志力.docx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文档编号:1750199 上传时间:2021-09-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作文最新航天类素材—航天人贵有强大的意志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高考作文最新航天类素材—航天人贵有强大的意志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高考作文最新航天类素材—航天人贵有强大的意志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高考作文最新航天类素材—航天人贵有强大的意志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高考作文最新航天类素材—航天人贵有强大的意志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 高考作文最新航天类素材航天人贵有强大的意志力 航天探索:去往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5,4,3,2,1!”“点火!”北京时间 2021 年 6 月 17 日 9 时 22 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 征二号 F 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18 时 48 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3 名航 天员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 茫茫太空,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而通向这历史辉煌一刻的,是无数默默奉献的航天人开辟出的揽 天征途。 中国航天创建 65 年来,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嫦娥探月、天问探火为代表的一系 列辉煌成就。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

2、中国在对浩瀚星辰的征途中,逐步具备了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 能力,不断标注着中国航天发展的新高度。 1.独立自主,创立中国自己的航天事业 1970 年 4 月 24 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让一曲悠 扬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并 由此叩开了探索浩渺宇宙的大门。 20 世纪 50 年代,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敏锐地看到了航天科 技工业在国防建设、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对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高 瞻远瞩、运筹帷幄、果断决策,创立了中国的航天事业,毅然决定研制“两弹一星”。党的 十一届三

3、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把发展航天技术纳 入“863”计划。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经济基础仍然薄弱。面对高投入、高难度、高风险的载人航天事 业,我们没有望而却步,而是毅然迎头追赶。面对一些国家处心积虑对我国实施严密技术封 锁,我们没有被挡住、摁住、掐住,反而更加坚定地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之路。 1992 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并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在党的领导下,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 定运行,先后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用不到 30 年的时间跨越了发达 国家半个世纪的

4、发展历程。 在这背后,是千千万万航天人的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据统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直 接参与其中的研究所、单位上百家,配合单位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实施载人 航天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集中统揽,没有全国大协作,是不可想象的。”载人航天 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发出了“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号召,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和航天强国建设 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党的关怀下,中国航天一步一个脚印奔赴日月星辰。2020 年,中国共实施 39 次发射 任务: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实

5、现了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 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火星探 测器成功发射,迈出中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圆满收官,为 中国长期稳定获得高分辨全球遥感信息提供了重要保障在航天报国和科技强国的实践中, 中国航天取得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辉煌成就,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也迈得更稳更远。 2 不断创新,实现一个又一个重大跨越 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服务全球到空间站开始运作,一枚枚火箭腾空而起,一 颗颗“中国星”闪耀寰宇。65 年来,中国航天事业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实现了一个个重 大跨越,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

6、自主创新之路。 此次中国航天员入驻天和核心舱,正是对中国科技自主创新成果的检验,开启了中国逐 梦空间站的新阶段,也迈出了中国太空“长征”的新步伐。 遥想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为了尽快发射我国第一艘神舟飞船,“神舟”团队采取并行 工程方法,同时研制四艘初样船,分别考核飞船力学、机械、热和电性能。几乎每个周六, “神舟”团队都要召开一次综合调度会研究解决问题。据统计,仅 1998 年就开会 42 次, 解决了 2000 多个问题。经过无数次的试验验证,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终于在 1999 年 11 月 20 日由长征二号 F 运载火箭发射入轨。 多年来,“长征”火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一次

7、次踏上辉煌的征途:在西昌卫 星发射中心,托举“天和”“天舟”壮美腾飞;44 次发射百分之百成功,北斗全球组网创 造了中国效率;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中华民族实现奔月梦想;“天问 一号”成功发射,中国航天走向更远的深空;国际商业发射方兴未艾,助推“一带一路”高 质量发展由此,中国航天创造出一个个自主创新的奇迹。 通往太空之路并无坦途。20 世纪 90 年代,虽然 GPS 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应用,但是 中国没有依赖国外先进技术,而是再次选择走上自主创新之路。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 室主任冉承其表示,北斗工程在建设过程中,400 多家单位、30 余万科技人员集智协作, 攻克星间链路

8、、高精度原子钟等 160 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500 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 难题,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 100%。 2020 年 6 月 23 日,第 55 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 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完成。“自 2000 年开始,共计有 59 颗北斗卫星从这里飞向太空。”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说,特别是在近两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连续成功实施 20 次北斗卫星发射任务, 将 30 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和 2 颗北斗二号备份卫星顺利送入预定 轨道,创下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速度新纪录。 3 任重道远,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

9、随着长征五号、快舟等新一代运载火箭成功首飞,我国进入空间的能 力大幅跃升。以东方红五号为代表的新一代卫星平台,实现了我国卫星技术从跟随到并跑甚 至领跑的转变。中国航天成为中国人民勇攀现代科技高峰、创造非凡奇迹的重要体现,极大 地提升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目前,中国在轨运行应用卫星数量超过 300 颗,形成了以中星、亚太、天通等系列卫星 为代表的通信卫星体系,以风云、资源、海洋、环境减灾、高分等系列卫星为代表的遥感卫 星体系, 以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共同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 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卫星应用体系, 有力支撑了各行业的综合应用,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北斗三号全

10、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享受北斗系统 开放、免费、高质量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各项性能指标均处于世界一流。如今,北斗 相关产品已出口 120 余个国家和地区,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服务,基于北斗的国土测绘、精 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成功应用。 对于中国航天来说,2021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天问落火,空间站核心舱在轨开工,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稳靠太空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中国航天员首 次进入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站这一系列重大突破,让全世界真切感受到,中国航天正迎 来由大向强的飞速发展期。 探索浩瀚太空永无止境,

11、攀登科技高峰任重道远。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 交汇点,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中国航天正在从量的积累 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翻开“十四五”规划蓝图,中国航天的新 篇章更加值得期待:2021 年,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有望首次突破 40 次;中国空间站工程 全面进入关键技术验证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 来中推进。如今,建设航天强国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新一代航天人手中。机遇前所未有,挑战 前所未有,航天事业发展又进入一个需要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怀揣着建设航天 强国的神圣使命,相信

12、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必定会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谱写中国航天更加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4航天人贵有强大的意志力 讲述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总体设计专家 刘竹生 作者:光明日报( 2021 年 06 月 23 日 05 版)【奋斗者说】 火箭运载能力有多大,太空探索的舞台就有多大。运载火箭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中最关键 的系统之一。没有大推力、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运载火箭的支撑,载人飞船就不可能进入预定轨道,航 天员的太空活动就无从谈起。 长征二号 F(以下简称“长二 F”)运载火箭作为我国唯一的一款载人运载火箭被

13、大家熟知,但已 退役的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以下简称“长二捆”)运载火箭与长二 F 火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85 年,“长征”系列火箭刚进入国际市场,那时我国运载火箭还是传统的串联模式,发射能力 比较弱,无法发射别的国家的第二代通信卫星。为了适应国际市场需要,我们必须在运载能力上有所提 高。研制团队想到了并联,将多枚火箭捆绑起来发射,这样在产生更大推力的同时,火箭箭身不至于过 长而造成结构上的风险,也可以运载更重的航天器上天,正是这个技术奠定了长二 F 火箭的研制基础。 记得在“长二捆”火箭总体设计任务接近尾声之时,我本来计划坐火车前往发射场,而就在站台上,我 得到临时通知,负责解决整流

14、罩分离的问题。当时我可算是临危受命,在即将登上火车时被叫回办公室。 “长二捆”火箭携带的卫星由整流罩包裹,这个罩直径是 4.2 米,当冲出大气层进入太空,就要脱离箭 体,进行抛罩。然而,在试验过程中,现有的整流罩只是裂开一下,剧烈晃动后很快又合上,反复几次 都是如此。我们逐项排查原因,除了参考数据计算有所偏差外,整流罩复杂的分离结构也是导致抛罩失 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时间紧迫,火箭马上就要送到发射场了。我们必须把整流罩的问题解决,让整流罩 进入太空后顺利脱离火箭,减轻火箭的自重。 当时我们与国外卫星公司签署了合同,“长二捆”必须按时立在发射台上。发射场的领导不断打来 电话催,我们为了改造方案茶不

15、思饭不想。有一天半夜,我在半睡半醒间灵感突现:如果在整流罩裂开 的同时,即刻用一个零件将它控制住,不让它来回晃动,这样就可以让其顺利脱离了!我顾不上当时已 是深夜,叫醒同事,跟他阐述方案。我们在细节上商量妥当后,连夜赶出草图,天一亮就将图纸送到工 厂,工厂快马加鞭地赶制。一两天后,新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就生产出来了。经过再三小心谨慎的试验, 均抛罩成功。一切妥当后,我和同事、工人师傅们赶到现场,改装了整流罩,换上新装备,终于保证“长 二捆”准时发射。1992 年 8 月 14 日,“长二捆”火箭发射成功,整流罩也顺利分离。那一刻,我悬 着的心终于落下。那是整个“长二捆”研制过程中最艰难、最紧急的一

16、个难关。 因为这次成功,这一年的 9 月 12 日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当时我们确定了“争八保九”的目标,即 1998 年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 年争取飞船上天。为此,火箭研制团队先后攻克了以故障检测 处理系统、逃逸系统为代表的多项世界难题。 1998 年我开始担任“长二 F”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为了检验逃逸系统安全性,9 月份我带领团 队赶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我国首次零高度高空逃逸飞行试验。10 月 19 日清晨,随着指挥员的一 声口令,逃逸塔腾空而起,带着飞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沿预定轨道飞行,整流罩上的 4 个栅格翼同时打 开。飞行到 1.9 千米高空时,飞船与逃逸塔顺利分离,这标

17、志着“长二 F”火箭首飞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这一次的成功,我和研制团队等了 4 年,许多同事不仅攻克了众多的技术难题,也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牺 牲了不少个人利益。 2003 年 10 月 15 日上午,“长二 F”运载火箭搭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成功将航 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16 日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终于实现。 这次成功的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 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的 国家。宣布发射成功的那一刻,喜悦比任何一次都强烈,当我转身望向时任火箭总指挥黄春平的时候, 他已满眼热泪,我的眼泪也瞬间涌出,我们两个已经 60 多

18、岁的火箭研制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算上今年我已经为中国航天工作了 58 年,回想起我的职业生涯,最大的感悟是年轻的时候,多吃 点苦,多受点挫折,对后来投身航天是有益无害的。在困难重重的航天领域,强大的意志力和坚强的内 心特别重要。另外还要勇于承担责任,遇到困难不是想着退缩,而是要迎难而上,攻克难题。 这也是几代航天人自立自强、创新超越的精神内核。 5 勇攀高峰 追求卓越 全面开启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 作者:国家航天局光明日报( 2021 年 06 月 23 日 06 版)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回首奋进岁月,航天发展成就斐然 65 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

19、导下,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 到大、从弱到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跨越,取得了一个又 一个里程碑式的辉煌成就。 从 1970 年长征一号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年 6 月 3 日长 征三号乙发射风云四号 B 卫星,我国在轨卫星规模和综合应用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通信、气 象、海洋等卫星技术迭代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从 2003 年神舟五号飞船首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到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再到空 间飞行器交会对接、航天员长期驻留;从 2007 年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并首次完成绕月探测, 到 2020 年嫦娥五号采

20、样返回,探月工程全面实现“绕落回”,我国空间技术实现具有里程 碑意义的重大跨越,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变成现实。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征五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成功首飞,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大 幅跃升。以东方红五号为代表的新一代卫星平台实现了我国卫星技术从跟随到并跑、领跑的 转变。嫦娥四号在全球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嫦娥五号圆满实现月球采样返回,中国空间站 建设大幕开启,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并开展巡视勘察这些科技成就成为我国航 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建设航天强国,历史经验弥足珍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

21、关心航天事业发展,将航天 强国建设纳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统筹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多次对航天重大工程进展致电祝贺,并会见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参研参试人员代 表。这些重要指示批示系统阐释了航天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引 领性、指导性,为建设航天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建设航天强国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国内满目 疮痍、百废待兴的条件下,党中央作出发展航天事业的战略决策。65 年来,航天事业始终 沐浴着党的关怀和厚爱,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高分专 项、火星探测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实

22、现了历史性转变与跨越。实践充分证明,我国航 天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实现新的跨越,最根本的依靠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是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探月工程嫦娥五号 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贺电中指出,嫦娥五号任务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 一重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国航天人多次刷新攀登科技高 峰的世界高度。航天工程系统复杂、技术密集、综合性强,每次重大任务的成功,都是跨部 门、跨地区、跨专业至少数千家单位协同攻关、共同奋斗的结果。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注重市场机制作用,充分激发各方面科技力量创新活力,为航天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大

23、 支撑。 弘扬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是建设航天强国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几代 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 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航天精 神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几代航天人的无私奉献,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正是在航天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中国航天人勇于挑战、追求 卓越,天问一号任务一步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创造了国际上火星探测的新纪录, 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是建设航天强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

24、记指出,中国历来 高度重视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创新,愿加强同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 让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探索宇宙奥秘,促进和平 与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使命。要始终坚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理念与宗旨, 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在航天领域的交流合作,在工程研制、科学研究、成果应用等方面,不 断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推进人类航天事业的共同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开启航天崭新征程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世界航天进 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空间科学正孕育着重大发现,空间技术快速迭代突破,空间应用领

25、域 不断拓展,深空探测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太空经济成为新兴经济业态。世界主要航天大 国不断加强航天领域顶层规划、政策引导、资金投入,谋划实施“阿尔忒弥斯”计划等一大 批航天重大创新工程,大力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全力构筑太空领域竞争优势。当前,我国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 为应对国际形势变化、 满足国内发展需要, 中国航天必须不断提升自主可控的创新发展能力、 聚焦前沿的科学探索研究能力、强大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有效可靠的国家安全保 障能力、科学高效的现代治理能力、互利共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强化航天科技战略力量,支撑创新型国

26、家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更强 内生动力,强化航天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加快发展先进工业技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 试验应用。以构建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为契机,强化航天领域国家战略科 技力量。坚定不移走自主可控、自主创新发展道路,聚焦航天事业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构建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综合发力,把创新主动权、发 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发挥重大工程牵引作用,提升航天综合实力。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战略方 向和关键领域,推进实施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测、重型运载火箭等重大工程。围绕进一步 提升我国进出空间、利用空间、认知空间的

27、能力,加快谋划国际月球科研站、太阳系边际探 测等新方向,带动多学科多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群体性突破,有效提升我国航天综合实力。 优化航天产业布局,培育发展新动能。结合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发展航天高端制造、空 间信息应用等区域性产业集群,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扩大国家采购商业航天产品和服务的范围,加大政策支持,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商业航天健 康有序发展。提升行业治理水平,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构建航天政策 法规体系,为航天活动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更好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强化政策 协同配套,促进产融一体、研用一体。 增强经济社会服务能力,支撑和融入

28、新发展格局。统筹公益性共性产品和社会化个性服 务需求,建立健全差异化供给政策体系,加强卫星数据产品与服务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防灾减灾与应急响应、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等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深度应用,助力政府治理能 力现代化水平提升。 推动航天先进技术向国民经济各领域各行业渗透融合, 推进从技术研发、 试验应用向产业推广、商业化运营转变,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传承发扬航天精神,壮大航天人才队伍。深挖以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 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为代表的航天精神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传承爱国奉献、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航天基因,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宝库。聚焦高精尖新领域,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水平

29、 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 系,营造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航天人才发展格局。 促进航天合作交流,增进人类共同福祉。持续提升空间基础设施、商业发射等服务能力 和水平,加快建设“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积极推动航天产品、装备与服务出口,支撑 国家政治外交大局。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构建新型国际合作平 台,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工程和大科学计划,打造航天国际合作新标杆。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建设航天强国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 这一代航天人手中。航天全线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30、周围,牢记使 命、强化担当、锐意进取、追求卓越,以优异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为建成航天强国、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6 北斗铸就闪亮的精神坐标 作者:迟 军光明日报( 2021 年 06 月 23 日 06 版) 2020 年 6 月 23 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的第 55 颗北斗导航卫 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至此,北斗三号 30 颗组网卫星已全部部署到位。2020 年 7 月 31 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中国向全世界 郑重宣告,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中国北斗自此开启了 高质量服务全

31、球、造福人类的崭新篇章。 从 1994 年北斗一号工程正式立项开始,北斗人按照党中央绘就的北斗工程“三步走” 发展蓝图, 踏上了建设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的漫漫征程。 根据当时国家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 我们经过数年努力,在 2000 年至 2003 年期间成功发射了三颗北斗一号卫星,从国情出发、 用最小代价建成了我国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从 2004 年 8 月北斗二号工程立项,到 2012 年成功发射了 14 颗北斗二号卫星,服务 区域从国土扩展到亚太地区,导航体制从有源走向了无源,形成了区域性的定位、测速、授 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 2009 年,国家正式启动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

32、设,经过 8 年的关键技术攻关, 于 2017 年年底发射了首发双星,到 2018 年年底完成了 18 颗卫星的发射,形成了能够率 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的基本系统,再到 2020 年 6 月,完成了 30 颗卫星发 射,实现了全球组网,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人 26 年的呕心沥血终于使国家彻底摆脱了多年来在全球卫星时空基准上受制于人 的局面,中国从此拥有了自己的全球时空灯塔。 如今,无论是广袤农田上无人驾驶农机的精准耕作、港口集装箱运输的自动化管理、运 营车辆的智能化监管、国土资源的高精度测绘、电力传输的高精度相位同步、银行远程交易 的高精度时间戳、

33、手机基站的高精度授时,还是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船只遇险的快速救援 等,基于“北斗”的服务已经深入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从国庆阅兵、珠峰测量、雷神山和 火神山医院建设这些耳熟能详的大事件,到车载导航、外卖服务、共享单车这些老百姓身边 的寻常事,到处可见“北斗”的身影。“北斗”已经成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 的信息基础设施,是大国地位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回首发展历程,中国北斗只用了 GPS 一半左右的时间就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从弱到强,成为世界一流卫星导航系统。背后的秘诀,正是“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 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新时代北斗精神蕴含着自主创新的坚定信念。

34、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重大空间基础设施,长期以来受到国外禁运的重重封锁, 但北斗人面对困难毫不气馁、迎难而上,硬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的发展道 路。面对缺乏高精度原子钟、行波管放大器、星载 CPU、FPGA 芯片等众多核心器部件的难 关,充分发挥全国各方技术优势,集国家科技发展之大成,攻克了 500 余种器部件国产化难 关,实现了星载部件与核心元器国产化率 100%,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局面。面对不能全球布 站的难题,创新性地开发出星间链路技术,使在太空中渺如沧海一粟的卫星实现了星间、星 地互通互联,将天堑变为通途,在国际上首创了一站式全球星座测控、运控管理。北斗三号 工程攻克

35、了 160 余项类似的技术难关,确保了系统建设的先进性和可实现性。北斗人坚信,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 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为发展自己、造福人类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新时代北斗精神展示着开放融合的大国胸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愿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共促全球卫星导航事 业蓬勃发展。”北斗作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与国际上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同台竞技的同时, 必须用开放的胸怀融入国际导航大家庭,让全球用户愿意用北斗、用好北斗。北斗系统的发 展既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秉持和践行“世界的北斗”发展理念,坚持开放融合、协

36、调合 作、兼容互补、资源共享,在覆盖全球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全球、服务全球。目前,北斗基础 产品已出口到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 慧港口等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地区得到成功应用。中国北斗已经成为与“一 带一路”遥相辉映的“太空丝绸之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新时代北斗精神凝聚着万众一心的人民力量。 北斗工程杨长风总设计师曾经说过:“北斗是五千万工程:调动了千军万马,经历了千 难万险,付出了千辛万苦,走进了千家万户,将造福千秋万代。”全国 400 多家单位、30 余万名科研人员参与了北斗工程建设,航天系统内外的国企争相请战、民

37、企主动承担责任; 卫星研制过程中,党员干部奋勇争先,员工团队众志成城。在收官星进入发射准备阶段时, 一位同志的母亲生重病要做手术,家属坚持不通知发射场试验队,试验队通过单位得知消息 后立刻让这位同志回家照顾母亲,但他很快就回到发射场坚守岗位,母亲对他说:“国家把 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你不能脱离岗位”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虽然来自五 湖四海,但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用“以国为重”的家国情怀铸就了“万众一心”的无敌力量。 新时代北斗精神彰显着追求卓越的时代风貌。 建设一流的北斗是所有北斗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北斗系统建设过程中所彰显的中国 精度和中国速度,充分体现了北斗人追求卓越的精神。在组网

38、卫星设备级测试期间,卫星的 主任设计师敏锐地发现了测试数据中存在 1 纳秒的微小超差,为此,团队进行了几昼夜的细 致分析,最终消除了这个十亿分之一秒的误差。根据国家要求,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要在 2020 年底之前建成,这意味着要用三年时间完成 30 颗卫星的建造和发射,压力巨大。面对 组批生产、高密度发射等诸多困难,北斗人没有退缩,为了使系统更早投入使用、更早产生 效益,他们在组批投产、流程再造、自动化测试、远程测试、机械化装配等方面推出一系列 措施,将整星测试、试验周期减少 25%,发射场工作周期减少 36%,发射场人员减少 40%。 中国北斗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完成了 18 箭 30 星的成功发射,提前半年完成全球组网任务, 用追求卓越的精神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高密度发射的奇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不是终点,而是一个 新的起点。中国北斗人将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高考作文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高考作文最新航天类素材—航天人贵有强大的意志力.docx)为本站会员(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