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市一等奖优质课全册完整教案市一等奖优质课全册完整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观察一些生物与非生物,会比较它们的区别。 2. 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2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对生物现象比较陌生,而且如何学习生物也是他们亟待解决和掌 握的内容,所以要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两方面进行培养,使学生对生物保持浓厚的兴趣,同 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物的规律。 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一
2、些浅显的认识,对生物本质的认识还不够,应该认 识到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也是不同的,尽最大努力让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 展。 3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 1【活动】教学活动 导入 (一)设计预习提纲,以问题的形式在课前发给同学们: 1、你认识生物吗? (播放视频)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请区分这些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 不是生物。(播放幻灯片) 2、说说你判定的理由 学生思考回答 活动意图:引导学生在家里进行观
3、察,培养对本节课的兴趣,对知识形成已知 部分和未知部分,让学生带者问题听课,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真正认识到 什么是生物。 授课活动: 【讲述】要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我们首先要对生物进行观察。 【提问】我们用什么观察“用眼睛”学生最质朴的回答 【活动】(播放视频) 学生各抒己见,组长总结 活动主题:使学生处于特定的活动情景中,通过自身学习经验,改变已有的概念, 从新构建新的学习观念“观察”。 生物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取营养,进行呼吸。 【讲解】植物能够从小长大,在一定时间就能繁殖下一代。 【提问】其他生物有没有这些特征?(植物、动物、微生物)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问】人和动物要不要排泄废
4、物?植物怎样排泄废物?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讲解】植物生长时总会向阳生长、向水生长、种子向地生长的特点。 【提问】若对它有其他刺激会做出反应吗?动物会吗? 【提问】我们听说过一下谚语一母生九仔九仔各不同。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个老鼠会打洞。 这些话语寓意生物的什么?生物有遗传变 异吗?举例? 结论结论:生物需要营养和呼吸生物需要营养和呼吸 回答:活的植物有香味、开花、结果、有种子而且种子还可以繁殖生长。 结论结论: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回答:排尿、排便、呼吸、出汗 回答:落叶 结论结论:生物要排出身体内废物生物要排出身体内废物 回答:学生举例。 结论结论:生物有应激性生物
5、有应激性 回答:学生回答遗传变异 结论结论:生物有遗传变异生物有遗传变异 活动意图:帮助学生具备初步的学习生物的常识和能力在实际观察中体验科学 的观察方法 【课堂总结】找出生物的特性 结合板书,师生共同完成归纳,整理笔记。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要排出身体内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有遗传变异 梳理知识,建构知识框架。 【播放视频大自然在说话】 活动意图:提高学生情感价值观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要排出身体内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
6、作出反应 5、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有遗传变异 新设计 1、该课让学生现行分组调查并作出简要的报告(文档、ppt 视频均可),教师后做系统讲解。 2、相比于传统课堂,该课更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 2教学目标 1、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初步学会设计调查表、做调查记录,并将所知道 的生物行归类。 2、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3、 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 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3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刚刚小升初的学生,对生物有一定的了解和基础
7、,但是对与生物分类及调 查方法缺乏系统性的学习。 所以该课重在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系统的调查方法及生物分类 法。 4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行归类。 试描述 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难点:设计调查表和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 1【活动】一、课前活动 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活动。调查你所感兴趣的区域中的生物,并作 出简要的分析,制成报告。 活动 2【导入】二、课程导入 展示学校环境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对课堂的关注度 活动 3【讲授】三、调查 1、预习课本相应
8、内容,并完成学案。 2、教师抽查作业,并进行讲解。 活动 4【活动】四、调查的一般方法 完成学案中相应的内容,并进行抢答 活动 5【导入】五、生物分类的一般方法 1、学生完成学案,教师讲解 2、活动+练习, (1)观看视频,对视频中的生物进行分类。 (2)完成若干分类训练。 (3)教师点评。 活动 6【活动】五、学生展示环节 1、学生上台展示其课前的调查成果,并让学生与所学的调查、分类方法进行对 比,看看你的调查还可以如何改进? 2、教师对学生的展示作出点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活动 7【测试】六、练习 完成 ppt 中相应的练习 活动 8【导入】七、课堂总结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生物第一单
9、元第二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安排两课时完成。 下面只是对第一课时 的教学作简要分析说明。 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有: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等概念;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 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第一课时,突出概念教学,围绕材料中小麦田里各种生态 因素对小麦影响分析。再通过搜集实例,利用多媒体图片展示,帮助学生了解环境影响生物, 生物适应环境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密切关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 体,建立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最终认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本节课是生物第一 单元第二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安排两课时完成。 下面只是对第一课时的教学作简要分析
10、说明。 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有: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等概念;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 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第一课时,突出概念教学,围绕材料中小麦田里各种生态 因素对小麦影响分析。再通过搜集实例,利用多媒体图片展示,帮助学生了解环境影响生物, 生物适应环境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密切关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 体,建立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最终认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学情分析 : 通过对第一章学习,学生对什么是生物有一定了解,还没有把生物放到环境中去定位。 本节课主要讲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其知识内容不深,自然界中的实例较多,通过展示实例后 再进行归
11、纳就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举例说明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简述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割裂的整体。 (二)能力目标 初步认同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学会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与相互影响的观点。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4重点难点 重点: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割裂的整体。 难点:生物适应环境的相对性。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 1【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调查,我们知道,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
12、。我们把地球上 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第二章中我 们将要了解生物圈。要想了解生物圈,首先要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活动 2【活动】(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1、什么是环境? 师问:1、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的环境有哪些适于 大熊猫生活的特点? 学生可能会答: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 北部,甘肃南部,西藏东 部及陕西南部。它以箭竹等为食,食性单一,这些地区有竹类植物和水源。 师问:2、 鱼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能离开这种环境吗?即使生活在这种环 境中,它一定能正常生长吗?还会受到哪些影响呢? 师问 3、环境仅仅是指生物生活的地
13、点吗?什么是环境? 学生通过大熊猫和鱼的例子,可能会得出: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 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 请学生看课本 P13 页图 1-12 小麦田示意图,思考: 问:在这片麦田中,对小麦正常生长有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分析回答,教 师把这些因素写在黑板的一角,请学生把这些因素分类,并明确分类依据。师总 结:任何生物都会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生物学家把环境中影响 生物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活动 3【活动】(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问 1:如果缺乏某种非生物因素会对小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可能会想到如果没有阳
14、光小麦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可能小麦无法生长,或 生长的不好。 问 2:其他植物的生长会不会受到阳光、温度、水和土壤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学生举例,达成共识:植物的生长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问 3:为什么只有在北方才盛产小麦?在南方却盛产水稻? (学生可能会说出气候不同、水分不同,教师总结:可见非生物因素不仅影响 生物的生存、生长发育等,还影响生物的分布。同学们去高山旅游时,常会看到 海拔较低的地方往往分布阔叶林,海拔较高的地方往往分布针叶林,为什么?海 拔越高气温越低。) 问 4: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生活和分布有无影响? (展示大雁南飞、晒太阳的蛇、淡水鱼、海水鱼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得出非生
15、 物因素对动物的生活和分布也有影响。) 活动 4【活动】(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问 1:在图 1-12 小麦田示意图中:老鼠、蛇等生物因素对小麦的生长又有什么影 响?这些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分析不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并归纳出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和竞 争关系。) 问 2: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 间,除了捕食、竞争以外,还有其他关系吗?请举例。 学生可能说出:生物之间还存在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师展示生物与生物之 间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关系的图片。 活动 5【活动】(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适应环境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一
16、定环境下的生物,受到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即适者生存。 请学生分析课本 P17 图片和文字资料,小组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 仙人掌又是如何适应干旱缺水环境的呢? 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 你知道旗形树的树冠为什么长得像一面旗帜吗?你还能说出哪些生物适应 和影响环境的实例? 2.适应的普遍性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生物包括我们自身都具有 适应其生存环境的特点,否则就会被淘汰。 (师展示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认识) 3.适应的相对性 师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是永久的吗?(用雷鸟
17、和大熊猫的例子来说 明。) 教师总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的。 4.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蚯蚓是怎样影响和改变土壤环境的?(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回答。) 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你还能举出哪些实例吗?(白杨树能阻挡风 暴,改善环境。蜣螂出国救澳大利亚草原的故事。人类活动及其他动物活动对 环境的影响。) 5.概括和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可能会说,生物与环境相互用依赖、相互影响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活动 6【活动】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的概念 二、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非
18、生物因素:阳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生 物 因 素: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互助、竞争 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寄生等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概述生态系统的概念。 2、阐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多条食物链交错形成食 物网。 (二)能力目标 1、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分析图片资料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尝试画出简单的食物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科学观察、辩证分析、严谨论证、交流总结等
19、学习方法。 2、认同事物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等哲学观点。 3、认同尊重生命、尊重自然规律和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情感。 4、放眼生物圈,关注全球问题,确立社会责任感。 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仍然还是处于一个好动的年龄,在学生对生物和生物,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已有一 定的了解下,这节课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兴趣中进一步了解生态系统。而且在学 生理解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下,还不是很强,所以只要充分的感性认识才能吸引学生兴趣, 把握课堂的重点。 3重点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写法。 难点:食物链的特点,食物网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确立保护我们生物圈的社
20、会责任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 1【导入】创设情境 开场以优美的音乐,带领学生进入绿色的世界,让学生聆听优美的旋律,并对学 生说:同学们,听,百鸟争鸣,溪水潺潺,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呢?学生回答:森林。 让我们今天一起走进森林,了解森林。 活动 2【讲授】一、生态系统的概念一访森林 播放森林视频,引导学生结合所看视频,讨论回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多媒体演示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草原、森林、海洋、河流、沙漠、农田、城 市、湿地生态系统等。 活动 3【讲授】二、生态系统的组成二探森林 播放多媒体视频“啄木鸟在树上找虫吃”、“腐烂的树桩上长出了许多真菌”、 “生
21、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引导学生观察、 分析、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生态系统的组成、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活动 4【活动】 三、 食物链和食物网掌握食物链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四位学生上台,分别代言生态系统四种生物:树、虫、啄木鸟和细菌真菌,各位代 言人用一分钟时间为自己代言的生物发言,说出代言生物的重要性。 树的代言 人:大家好,我是树的代言人,我觉得树最重要。树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如果没有 树,虫子吃什么? 虫的代言人:大家好,我是虫的代言人,我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 质,但我觉得虫也很重要,如果没有虫,啄木鸟吃什么呢? 啄木鸟的代言人:大家 好,我是啄木鸟的
22、代言人,我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可我能吃掉害虫,保护树免受伤 害,所以我很重要。 细菌真菌的代言人:大家好,我是细菌真菌的代言人,我很重 要,因为我能分解腐烂的树桩,分解动物的尸体,所以我的存在很重要。 下面的 学生评委发言,评价台上的代言人的发言,最后作为鼓励,评委到台上为代言人 颁奖。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树、虫、啄木鸟的图,提问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是 什么关系?(吃与被吃的关系)引导、总结得出食物链的概念。 活动 5【练习】三、食物链和食物网小试牛刀 请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所描写的食物链。 教师给出正确的食物 链写法,并纠正学生写的错的食物链。 活动 6【测试】三、食物链和食物网大
23、展身手 老师用白板准备好各种生物,一组学生上台把各种生物用画食物链的方法连接 起来,下面的学生找出错误;教师纠正食物链的写法; 从学生连接的食物链交错 成网状得出食物网的概念。 活动 7【讲授】四、爱护动物,从我做起 教师给出问题 1:人们把大量的野生青蛙搬上了餐桌,使之数量急剧减少,这会导 致什么后果?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自己的观点。 教师展示幻灯片青蛙被捕杀的 画面,之后,师生一起讨论得出:保护青蛙,爱护动物。 播放蝗虫泛滥成灾的视频。 教师给出问题 2:青蛙被捕杀,蝗虫泛滥成灾,对此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发表自己 的感受,增强尊重生命,尊重自然规律和爱护生物的意识。 活动 8【讲授】三爱森林
24、 再次带领学生走进森林,感受森林的美好,教师引导,如果人们破坏环境,大量捕 杀青蛙,不久的将来就看不到这么美丽的森林,所以,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最后,全体起立宣誓: 履行责任 爱护动物 保卫我们共 同的家园生物圈 争当环保小卫士 活动 9【作业】课后实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请同 学们根据今天所学内容,自己在家制作一个生态瓶,下一节课带到班上进行展 示。 教学目标 1、说出生物圈的范围。 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3、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4、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2学情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的知识:“生
25、物圈的范围”,“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统 一的整体”。知识难度不大,容量却很大。但只要抓住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教学难点 不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联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 1【活动】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 导入 【展示】月球,地球,火星的图片 目前只知道我们地球存在生物。 【提问】是不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适合生物生存呢? 欣赏 回忆生物圈的概念 思考 生物圈的范围 生物圈是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以海平面来划分,向上 10 千米,向
26、下 10 千米。 但 是通过计算可知,如果把地球比足球,生物圈比一张纸还要薄。 【展示】足球以及包裹球的纸 【提问】这薄薄的一层就是我们所有生物的家园。它包含地球的哪些圈层? 大气圈的组成,其中生活的生物。 【提问】 为什么只有大气圈的底部适合生物生存? 水圈的组成,水圈里的生物种类。 介绍在马里亚纳海沟 11 千米深处也发现有生物存在,所以生物圈包括水圈的 大部。 岩石圈的组成,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提问】 为什么岩石圈的下部不适宜生物生存? 【小结.提问】 地球表面适合生物生存的一薄层生物圈,包括哪些部分? 观察并体会地球之大,生物圈之薄。 思考,回答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思考
27、,回答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温度越低。 思考,回答 地质坚硬,无光缺氧。 、 小结,回答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展示】多种生态系统的视频 提出要求,了解各生态系统的特征。 请同学介绍各生态系统的特征,教师点评补充,帮助学生完成预习案上的拓展 问题。 边观看边思考 各各生态系统的特征。 展示预习成果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如此多样的生态系统,它们是截然分开没有关联的 吗? 【提问】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流经了哪些地区,长江流域出现了哪些生态系统? 【展示】长江流域视频 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相互关联。 【提问】关于空气和水循环的三个问题。 从非生物
28、因素来说,各生态系统都受水与大气环流的影响。 【展示】候鸟迁徙的视频,大马哈鱼的洄游,蒲公英种子的飘散。 从生物因素来说,各种生物能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小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 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边观看边思考 长江流域横跨大半个中国,途经多种生态系统。 空气和水都是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运动的。 理解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保护生物圈 人人有责 【展示】足球表面的纸,极易被破坏。 介绍“生物圈二号”的实例。 【展示】空中看蚌埠视频 理解生物圈的脆弱与珍贵。 提升保护生物圈,保护家园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9、。 (2)能力目标: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 关系。 2学情分析 练习使用显微镜是一节操作实践课,又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第一个使用显微镜的实验,学 生兴趣浓,好奇心重,动手操作的欲望强,学习热情高。因此,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教师一 方面要注意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地操作使用显微镜,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 兴趣。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4教学过程 4.1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 1【
30、导入】视频导入 视频展示一片叶子被不断放大的图像,进而引出显微镜。 活动 2【活动】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程 播放自制微课视频,介绍不同时期的显微镜及其相应的结构,使学生初识目镜、 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结构。并引导学生认同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 活动 3【活动】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 1.取镜和安放 教师示范“取镜和安放”的操作步骤。学生按照实验指南中的操作步骤,取 出并安放显微镜。 2.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观察显微镜实物。教师巡视,指导。 在学生观察完毕后,通过显微镜图片,引导学生对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 螺旋、物镜、目镜等结构进行进一步认识。 3.认
31、识显微镜各结构的功能: PPT 展示,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对显微镜的已有认识,及显微镜各结构的 特点,完成实验指南中显微镜各结构的功能填图题。 活动 4【活动】学习使用显微镜 (一)介绍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4.收镜和整理。 (二)分步练习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1)教师演示 教师演示“对光”操作,并解释每一步操作的原因,由此强调规范操作的必要性。 归纳操作要点“三转”: 一转转换器,二转遮光器, 三转而反光镜。 (2)动手实践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1 号学生朗读实验指南中的操作步骤,并 进行评价,2 号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 操作结束后,两人角色
32、互换,再进行一次操作。 (3)思考与讨论 引导学生针对“对光”中的某些细节进行思考和讨论。 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思 考。 光线依次经过显微镜的哪些结构? 调整显微镜的哪些结构可以改变光线的强弱? 3.观察 (1)教师演示 教师演示“观察”操作,并解释每一步操作的原因。 归纳调焦操作要点:“先降后升” (2)动手实践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1 号学生朗读实验指南中的操作步骤,并 进行评价,2 号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 操作结束后,两人角色互换,再进行一次操作。 (3)观察与实践 引导学生针对“观察”中的某些细节进行观察和实践。 运用电子目镜将物像呈现 在大屏幕上,便于学生的观察与交流。 标
33、本与物像在方向上有何关系? 动手试一试:先将玻片向左移动,则物像向移动;再将该物像移回视野中央, 则玻片应向移动。 引导学生总结移动玻片的规律。 4.收镜和整理 教师演示“收镜和整理”操作,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收镜和整理”。 活动 5【活动】归纳总结 回顾显微镜操作步骤,教师以顺口溜的形式总结显微镜的操作: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排直线,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 九退整理,后归箱。十全十美,你最棒。 活动 6【练习】巩固练习 小组为单位,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或植物玻片标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2、认识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
34、胞核、叶绿体、液泡等结构。 能力目标: 1、学会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规范使用光学显微镜并观察植物细胞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认同科学实验中规范操作的必要性。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已经知道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并能正确操作显微镜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制作 临时装片并观察植物细胞,学习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本节教学的主要目标。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规范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2、认识
35、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 液泡等结构。 能力目标: 1、学会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规范使用光学显微镜并观察植物细胞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认同科学实验 中规范操作的必要性。 4.1.2学时重点 1、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1.3学时难点 规范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4.1.4教学活动 活动 1【导入】植物细胞 引导学生复习显微镜的使用。 提问:在用显微镜观察之前,为什么一定要对光呢? 引导学生讨论教材中的“想一想,议一议”,利用显微投影,分步提问。 点拨: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时,实
36、验材料必须小、薄、透明,让可见光穿过被观察 的物体,保持光路通畅,这样才能看清物像。因此在显微观察前通常应先将材料 处理成薄而透明,并制成玻片标本。 活动 2【活动】实验一、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播放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视频,概括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 【分组实验】两位同学为一组,一人制作白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另一人制作紫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相互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提问:怎样能观察到白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的结构?如何能让白洋葱也有 颜色? 继续播放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视频。 学生进行染色,然后再观察。 PPT 展示白洋葱鳞片
37、叶内表皮细胞图,指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展示紫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图,指出液泡。 显微投影展示正在质壁分离的紫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引导学生找到细胞壁、 细胞质、细胞核。 活动 3【活动】实验二、制作并观察黄瓜表层果肉细胞或黑藻叶片细胞临时装片 【衔接】提到植物,我们最先想到的颜色是绿色,那么是什么结构让植物的很多 部位呈现出绿色呢,我们能不能在植物细胞中找到答案呢? 接下来,请各小组一人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的临时装片,另一人制作黑藻叶 片细胞的临时装片。请思考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洋葱的有何异同?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制作黄瓜果肉和黑藻的临时装片并相互观察。 显微投影展示实验结果,指
38、出叶绿体的广泛存在以及胞质环流的现象,说明胞 质环流体现了植物细胞的活力。 提问:叶绿体为什么要进行“环流”而不是任意方向的运动? 活动 4【活动】实验三、质壁分离实验 制作并引导学生观察蔗糖溶液处理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解释原因,讲授液泡的存在。 活动 5【讲授】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观察了洋葱、黄瓜和黑藻不同部位的细胞。它们的形态不同,结构 也不完全相同,却有相同的基本结构。请你总结一下。 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细胞的平面结构,事实上细胞是立体的。展示生物 兴趣小组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如果你感兴趣,请你也尝试制作一个植物细胞 的立体模型。 教学目标 1、阐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39、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2、运用制作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 2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的节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另外,学生已经观察了植物细胞的 结构并有一定的了解,故这节课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了解动物细胞的 结构。但是学生的实验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只有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 才能吸引学生兴趣,把握课堂的重点。 3重点难点 重点: 阐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难点: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4教学过程 4.1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 1【导入】 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它们有无区别呢?引入
40、实验:观察动物细胞。 拓展思考:构成植物的细胞千差万别,动物细胞是否都一样呢? 活动 2【讲授】讲授 学习任务一:学习制作动物临时装片 1、阅读教材总结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和步骤。 2、学生进行基本知识总结,进一步加深印象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注意:0.9%的,保持细 胞的形态)。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把牙签上 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 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 气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 本的全部。 总
41、结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动作步骤 3、教师示范:制作临时装片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生理盐水有什么作用? 如何避免出现气泡? 怎样刮取口腔上皮细胞? 4、学生动手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可使用不同的材料),体会总结制作技巧,教师观 察巡视指导。 学习任务二: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认识动物 (人体) 细胞的形态结构,尝试画出口腔上皮的细胞结构简图。 1、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了解动物 (人体) 细胞的大体形态。 实践与尝试:如何使上皮细胞更清晰? 2、自学教材动物细胞的结构,对照所观察的细胞进行结构辨认。 3、尝试画出口腔上皮的细胞结构。 4、媒体演示不同种类的动物细胞,总结动物细胞的一般结构
42、及功能。 5、总结动物、植物细胞的区别。 实验拓展:布置课下尝试制作动物细胞立体模型。学习任务一:学习制作动物临 时装片 1、阅读教材总结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和步骤。 2、学生进行基本知识总结,进一步加深印象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注意:0.9%的,保持细 胞的形态)。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把牙签上 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 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 气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 本的全部。 总结制作口腔上皮
43、细胞的动作步骤 3、教师示范:制作临时装片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生理盐水有什么作用? 如何避免出现气泡? 怎样刮取口腔上皮细胞? 4、学生动手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可使用不同的材料),体会总结制作技巧,教师观 察巡视指导。 学习任务二: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认识动物 (人体) 细胞的形态结构,尝试画出口腔上皮的细胞结构简图。 1、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了解动物 (人体) 细胞的大体形态。 实践与尝试:如何使上皮细胞更清晰? 2、自学教材动物细胞的结构,对照所观察的细胞进行结构辨认。 3、尝试画出口腔上皮的细胞结构。 4、媒体演示不同种类的动物细胞,总结动物细胞的一般结构及功能。 5、
44、总结动物、植物细胞的区别。 实验拓展:布置课下尝试制作动物细胞立体模型。 教学目标 1.概述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的功能。描述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 用。 2.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说出染色体、DNA 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3、知道细胞中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4、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5、尝试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6、理解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2学情分析 1、 细胞个体微小,学生对此了解不多,细胞的有关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也抽象。 所以我在这 节课的一开始就创设了故事情景,一方面能使学生很好的接
45、受知识,另一方面能把这节课的重 难点串联起来,形成整体。 2、先用小羊吃早饭的这一情景引出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学生都能说出来并不难。 3、 由小羊的食物也是由细胞构成的,自然的引导学生想“细胞中的有哪些物质”这个问题,这个 问题书上讲得很清楚,所以让学生自学。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比较微观,就用了动画演示的 方法,突破这一难点。 4、学生对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是个重点但并不难掌握,看了动画演示基本就明白了,我 就让学生多说,多总结。 5、 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是这节课较难理解的内容,因此将这些内容作为本 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联想、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在教师的讲授下逐步理解
46、,再让学生 自己说一说能量转化的过程加强理解。 6、对于细胞核是控制中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以普通羊的诞生来讲遗传发育需要遗传信息, 学生更能接受也有共鸣。再引出克隆羊诞生过程,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的过程中学习细胞核 能控制生物的遗传发育,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 3 1、细胞膜的功能 2、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概述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的功能。描述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 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2.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说出染色体、DNA 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 系。 3、知道细胞中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
47、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4、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5、尝试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6、理解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4.1.2学时重点 1、细胞膜的功能 2、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4.1.3学时难点 1、细胞膜的功能 2、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4.1.4教学活动 活动 1【导入】细胞的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 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3. 能够描述细胞的生长,尝试利用数学方法探究细胞生长极限的问题
48、4. 理解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的概念。 5. 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推论出“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总结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研究微观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 症等方面的价值。 2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已经形成了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认识,能够从宏观上理解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 和细胞的变化是分不开的,通过一定的引导能够大致区分细胞生长、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分 别代表的变化过程和导致的结果。但由于细胞分裂属于微观的生理现象,学生不能具体观察 到,因此不容易理解
49、。 3重点难点 重点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以及遗传物质的变化。 难点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以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 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二胎政策引出话题,教师描述人由小长大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生长 的原因,进而导入新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由热点话题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出本节课题。) 活动 2【讲授】层层设疑,步步为营 一、细胞分裂 1、粉笔演示分裂,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细胞分裂的定义,由定义得出细胞分裂的 结果。 2、演示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动画、示意图 3、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50、变化明显的原因,展示染色体的组成 以及人体染色体图。引导学生猜想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演 示动画,验证学生猜想:染色体先复制后均分,保证新细胞与原来的细胞染色体 数目大小形态是一样的,也保证了新细胞与原来细胞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运用各种资源,深入浅出,突破重难点,对细胞分裂形成整体感知。) 二、细胞生长 1、教师通过演示图片,要求学生描述细胞生长的过程。 2、模拟实验: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3、引导学生分析生物体积的大小与细胞数目和细胞体积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参与模拟实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物问题,实现学科交流,总结规 律。) 三、细胞分化 1、通过图片让学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