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见欢相见欢 如梦令教学设计如梦令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相见欢和如梦令是八上第六单元的“课外古诗词诵读”的第三首和第四首,课外诵读诗篇是对古诗词 学习的补充和拓展,两首诗安排在一个课时之中,在诗歌教学上,是以读为主,以讲为辅,在诵读中感受内容,理 解诗意,体悟情感。让学生在了解所处的同一社会背景下两位词人的人生改变,及这种改变在他们诗词创作中的表 现,也教会学生从多角度来鉴赏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意象及其内涵。 3.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所描绘的画
2、面及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相见欢教学过程相见欢教学过程 一、读懂诗歌 明确:本课继续学习课外古诗词,先学习宋代词人朱敦儒的相见欢 根据注释,读懂诗歌大意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中原乱: 又被称为“靖康之耻” “靖康之乱”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 ,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 族。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 簪缨( zn yng ) :代指达官显贵。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 收:收复国土。 倩(qng) :请人代自己做。 根据注释,我们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倚靠在南京西门上的城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 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流散
3、,什么 时候才能收复国土?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 了解了大意,还远远没有达到品鉴诗词的要求,我们还需要深入品读。品读的方法很多,今天我们从知人论世、品 评意象、体悟情感三个方面来深入品读。 二、知人论世 所谓“知人论世” ,就是从作者的生平、个性以及其所处的时代来理解作品。 首先知人论世,让我们先了解朱敦儒其人及所处的时代,写作的背景。 朱敦儒(10811159) ,字希真,宋代词人。早年家境优越,以清高自许,颇有西晋名士风度。那时他已有“词 俊”之誉。 (可见才情之高)直到靖康之乱前,他从未做过官。靖康之乱,中原先后沦丧,朱敦儒就经历了南渡流离 生活,无情的现实击碎了朱敦儒的山林
4、清梦,让他亲身体验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现实生活的血泪教训,让朱敦儒作 了新的生活选择,开始为官出仕,站在主战派的一边。 (从他的生平就可以看出他的才情及爱国心) 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 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三、品读意象 所谓“意象” ,就是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寓意于物,简单的说就是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 结合 1.诵读上片,概括内容 这首词的上阕是写登楼所见的景象。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 落的秋景。 2.词的上片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情境? 作者独自登楼,
5、极目远眺, 只见日薄西山,余晖黯淡,照在苍茫的大地上,照在东流的大江上。作者就是 带着浓厚的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就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眼前的暮景,也将无 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所以夕阳、大地、长江,都打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这些意象都成了一幅悲凉 秋景图。给整首词奠定了苍凉感伤的基调。 四、体悟情感 1.诵读下片,概括内容。 上阕写苍凉的秋景,下阕抒发心中的悲情。 2.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是如何抒情的? 中原乱,簪樱散,几时收?反问手法直抒胸臆,一个乱、一个散。两个词语提炼出中原沦丧现实,他在问谁呢? “几时收?”没人能回答。这里有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
6、烈愿望,也有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 悲愤和抗议。 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作者用拟人手法,请倩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 表现了词人深切的忧国之情。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 3.上片写苍凉的秋景,下片直言国事,在内容上是否转折突兀? 上片已用象征手法暗喻国事,寒秋凄清、落日低垂、江流无声写出了南宋国事日渐衰微的景象,而且上片写景 中就蕴含着深切的悲哀感伤之情。所以上下两篇意脉关联,情感一致,是自然的衔接。 景悲、风悲、人悲,这一个“悲”字就像整首诗的诗词眼,它包含了无尽的悲凉、悲怆和悲愤的情感 五、总结全诗 全词由登楼入题,从
7、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 板书设计: 相见欢 朱敦儒 写景夕阳大地长江悲凉 抒情乱散收渴望悲 悲愤 如梦令教学过程如梦令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金兵入据 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可以说她和朱敦儒都 是因家国巨变改写了人生的词人。 二、概括内容 这首词是李清照什么时期的作品呢?概括诗歌内容。 明确:词人回忆了一词美好愉快的郊游经历。因酒酣兴尽,醉在归途,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 说是一次美好的郊游,因为画面是美
8、好的,情感是美好的,形象也是美好的。 三、想象画面 我们说这次郊游时美好的,首先美在画面上。这首小令用三十几个字却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又是 由几个画面串起:溪亭日暮藕花深处惊起鸥鹭 发挥想象,描绘三个画面 溪亭日暮:山光水色、亭台夕阳,三五个闺蜜把酒言欢,欢声笑语。多美好的意境。夕阳西下,满天余晖,远山, 近水,亭台,树木都笼罩在夕阳的余晖里。多富有诗情画意。 藕花深处:田田的荷叶,亭亭的荷花,这明丽的画面让人觉得,这次迷路似乎也是个美丽的错误, 惊起的一滩鸥鹭:这幅画面可是静中有动,想象一下,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情趣横生的意境。 四、体悟情感 说说诗词里的哪几个
9、词显示了作者的情感变化? 沉醉兴尽争渡(惊愕欢喜) 我们要说这首词的情感是美好的。先看沉醉,那是因为美好而陶醉;兴尽,那是游兴满足而归去,这“误入”这里 把诗人醉眼朦胧,乐而忘返的憨态全部写出来,而“争渡,争渡”这个反复的修辞则刻画出少女天真和要强,着急 的非要抢着把船划出去的情态。可哪想惊起了一滩鸥鹭。到这里诗词戛然而止,但是我们似乎看见了女主人公由一 时的惊愕到满脸的欢喜,言已尽而意无尽。 整首词传达的情感就是自然的、美好的、纯真的 五、感受形象 你从词中读出一个怎样的少女形象 青春、活泼、开朗,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欢乐的情绪的少女形象。 三十几个字,一个曲折的故事,移动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
10、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青春年少时美好的经历。因为 美好,所以难忘, “常记溪亭日暮” ,可以想见李清照在回忆时脸上是含笑的。 齐读,读出那种情趣和美好 六、寻找词眼。 一首诗词往往有诗眼或词眼。 “词眼”是一首词中最精炼传神和最能表达词的意境的字。用以表达词人的思想感 情,是一首词的关键所在,是整首词的精髓。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呢? 这次郊游的经历使李清照深深地沉醉了,她陶醉在溪亭日暮美景中,陶醉在与朋友饮酒赋诗的欢愉中,陶醉在 藕花深处的清香中,还陶醉在美好的记忆里。一个“醉”字精炼传神的展现了作者的思绪和这首词的精髓。所以这 首词的词眼是 (醉) 七、总结全词 让李清照“沉醉”的不仅仅是这美
11、景,美酒,更是她美好的生活。这首如梦令正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早 年的李清照生活幸福,家庭美满,她眼里一切都充满生机、乐趣无穷。所以我们才会有幸领略到这首词如梦令 。 可是由于家国巨变,李清照的人生也发生巨大的改变。所以在她后期的作品中就很难找到那份快乐,那份纯真了。 这首小令在艺术上,完全用了一种白描的手法,清秀淡雅,静中有动,语言平淡朴实,生动有趣,表现了李清 照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给人以美的享受。 八、课外拓展 诵读朱敦儒和李清照的其他词作,从作品中感受家国巨变对词人词风的影响。 板书设计: 如梦令 李清照 画面美 美好经历情感美醉 形象美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完成了两首
12、课外古诗词的诵读教学任务。这两篇词作,都是宋代的名家所写,作家所处的时代相同, 对家国巨变也都有相同的感受,时代的变迁对他们的诗词创作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把两首词放在一起讲, 朱敦儒的词是南渡之后的作品,李清照的词是早期的作品,两者在内容上相互映衬,让学生看到时代的变迁对作家 的深刻影响。 课外古诗词诵读是学生由课内古诗词的诵读走向课后古诗词诵读的一个媒介,我设想通过教师的点拨和指导, 让学生能够有兴趣,有方法地进行课后古诗词的诵读拓展。因此在教学中以诵读作为贯穿教学的主线,在诵读中品 味、理解诗词内容。同时,适时的补充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或术语,比如说“知人论世” “意象” “词眼”等,
13、结合 词人生平或具体的诗句,潜移默化的把这些方法渗透在学生诵读品味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以后的课外古诗词的诵读 中能触类旁通。 在第一首相见欢的教学中,我在学生初步了解诗歌大意后,从知人论世、品评意象、体悟情感三个方面来 指导学生深入品读诗歌, “知人论世”中不仅让学生了解人物的生平经历,重要的是通过“靖康之耻”的介绍给课 堂营造了一个相对沉重的氛围,然后抓住意象及对国事的议论句,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诵读中理解情感, 在用诵读传达情感。第二首如梦令相对第一首来说,学生更易把握其内容,因此,我主要是从调动学生的想象 入手,让学生理解画面、情感和形象的美好,带着学生进入诗词美好的情境,通过反复诵
14、读来体会诗词的美好意境。 这两首词都有比较典型的“词眼” ,在第一首诗词的教学中我是通过“悲”这个词语统领出全词的情感线,让 学生对“词眼”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知,在第二首词中,则有一个“寻找词眼”的环节,并对“词眼”的概念给予 比较规范的解说,让学生来说出词眼并讲述理由,学生对“词眼”就有比较清楚的认知。 考虑到两位词人都是同一时期的名家,都是家国巨变使得词风有较大变化的词人,在课后拓展中我布置学生去 读读作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希望学生通过课后的诗词诵读而对作家的创作有更全面的认知。 反思课堂教学,我认为教学目标是达成了,重难点也有所突出,特别是教学难点的化解还是水到渠成的,但是 教师课堂的讲解还是稍多,这就削弱了诵读的力度,特别对学生诵读的评价、修正还是不够,放手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