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 了解主要内容, 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理解“妾妇之道”和“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 内涵。 3.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述。 2.教学难点:理解“妾妇之道”与纵横家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导入 直接点出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二、检查预习情况 1.齐读课文。 2.检查对字音、停顿、词义的掌握情况。 字音 公孙衍 丈夫之冠 也 停顿 是 / 焉 得 为 大 丈 夫 乎 ? 居/ 天下之广居, 立/ 天下之正位, 行/ 天下之大道。
2、 词义 诚熄焉冠命戒正由淫移屈谓 三、指导学生背诵三、指导学生背诵 学习本文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积累名句,为了引起学生重视,我让学生在课堂 上把课文背下来,特别是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述,不仅要背诵,还是基本理 解。 策略一:分解 把两段文字分成三个部分,各个击破。 景春曰:“公孙衍、 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 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 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 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3、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大丈夫。 ” 策略二:提示 对于每一部分,在学生读熟之后,隐去完整的内容,留下少量文字,让学生 根据这些文字进行联想,把三个部分分别背下来。 策略三:强化 处于中间的第二部分,由于前后内容的干扰,比较难背,所以要单独拿出来 进行背诵强化。 四、探究疑难问题四、探究疑难问题 1.让学生对照注释和教师提供的译文,自己或和同桌一起,看看对于字词句 的理解还有什么问题,之后提出来大家交流。 可能会涉及的问题: 往送之 门往之 女家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 此之谓 大丈夫。 2.孟子说“妾妇之道”的目的是什么?与纵横家有什么关系? 补充与纵横家有关的资料。 纵横
4、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 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 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策略谋划多从主观的 政治要求出发。 曰诚怒惧 熄 曰焉得礼冠 嫁之女 无顺妾妇居 正位,得由独 富贵移谓 代表人物:苏秦、张仪。 朱自清: “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 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 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 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 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 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 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 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
5、谁得势。 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 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 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 投其所好。 ” ( 经典常谈 战国策第八 ) 理解孟子否定公孙衍、张仪的原因。 让学生根据上面的材料思考、讨论。 明确:公孙衍、张仪之流,为了名利,唯君王马首是瞻,毫无是非观念、原 则立场,和孟子时代的“妾妇”是一样的,这正是孟子看不起他们、否定他们的 原因。 五、理解孟子所说的五、理解孟子所说的“大丈夫大丈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讨论后明确: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即坚守“仁、礼、义” , 这是根本原则,是基础、前提。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上述根本原 则的补充,也是这些原则的具体体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说的是三种极 端情况下“大丈夫”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是进一步的补充。 六、小结六、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