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以礼待人-ppt课件-(含教案+视频+素材)-省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编号:e0857).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以礼待人课件.ppt--点击预览
    • 教案e0857.doc--点击预览
    • 新闻视频.mp4
    • 礼仪之邦.mp4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身边文明之礼身边文明之礼 1 1、你如何看待礼的变化?、你如何看待礼的变化? 2 2、有人说中华传统礼仪随着时、有人说中华传统礼仪随着时 代的发展被丢弃了,你怎么看代的发展被丢弃了,你怎么看 ? 3 3、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 统文化中的统文化中的“礼礼”?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态度谦和,用语文明;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仪表整洁,举止端庄;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 察、思考和践行察、思考和践行 将将“礼礼”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1 以礼待人以礼待人 1. 活动目的 3 2. 教材分析 3 3. 设计理念 3 4. 教学思路 3 5.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4 6. 教学过程 5 7. 教学反思 6 8. 反馈意见 6 2 以礼待人 一、活动目的一、活动目的 1、了解社会生活中的礼节和礼仪,知道礼貌待人的方法。 2、能够在具体请进中表达、展现文明有礼。 3、体会传统美德的力量,养成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探讨文明有礼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再扩展至“礼仪之 邦”的国家形象,懂得参加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进而引 导学生从态度、用语、仪表等方面提高自己,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 人。 三三、设设计计理理念念 1、关于文明有礼,小学阶段已经有所涉及,学生对文明有礼已经有了初步 了解,也知道生活中应该尊重他人,礼貌待人。但是对于为什么要以礼待人, 面对复杂的情境如何做到以礼待人,文明有礼的意义和价值何在,学生还缺乏 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2、八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存在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部分学生对遵守道 德规范持消极态度,甚至通过违反道德规范来显示自己的存在。这种心理发展 的阶段性特征,需要我们加以引导,从尊重道德规范的深层原因和社会价值角 度给学生提供帮助,以不断克服和解决成长中面对的问题,在学生道德规范形 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引导。 基于以上分析和思考,设计了本课教学。 四、教学思路四、教学思路 1、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创设情 境,激发学生兴趣,触动学生心灵,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3 2、情境探究法 通过现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探究情境中学习知识,理 解知识,掌握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 力。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来引领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对知 识理解和掌握。 五五、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礼节和礼仪,知道礼貌待人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在具体请进中表达、展现文明有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传统美德的力量,养成自觉传承中华 传统美德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文明有礼。 【教学难点】:以礼待人的重要意义。 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礼仪之邦的视频。学生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视频表达了 什么。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受其中的魅力,自然引出主题词“礼”,导入新 课。 2、环节一:知礼 (1)出示:请结合视频内容和生活经验寻找“礼”在何处? 学生分享交流。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寻找礼在何处; 拓展学生视野,进一步感受中华礼仪文明源远流长。 (2)出示两幅古代见面礼及现代握手礼的图学生思考: 你如何看待礼的变化? 有人说中华传统礼仪随着时代的发展被丢弃了,你怎么看? 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 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古今对比中,感受到礼的发展变化,同时能辩证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将“礼”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激发学生传承 和践行礼传统的责任意识。 4 3、环节二:明礼 (1)教师播放新闻视频,学生观看后思考:如果你是该小伙,你会给大妈 让座吗? (学生说明自己的具体做法并阐述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对于无礼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并且要内外兼修地成为一 个有礼的人。引导学生明晰为什么要努力做文明有礼的人。 (2)教师出示四组幻灯片图片 问题:关于以上图片你观看后感受如何?想说些什么? 教师总结:有一种礼叫胸怀祖国。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注重自 己的一言一行,不仅仅展现个人风采,更能体现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4、环节三:尚礼 问:在这一周中,你觉得同学们(当然包括你自己哦)哪些行为有礼,哪 些行为没礼? 学生分析自身行为。教师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其影响。 通过学生自己的反思和丰富的音频图片达到情感共鸣和升华。 5、课堂小结:学生谈本课收获、感悟的基础上,教师送出寄语,结束本课。 教师:同学们,平等的生活,放下架子。礼是一种原则,礼是一种技术。 懂它你就掌握了与人沟通的桥梁,用它你就会迎来一片新天地。 7 7、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1、真实、真诚:上课前有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那就是通过设计调查问卷 寻找学生的真实问题,关注学情。因为只有找到真实问题才有可能拨动学生的 心弦,所以,本课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课堂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有烟火气, 有人情味。 2、思维、思想:在关注学生真实问题的基础之上,本人把握准了学生现有 认知的问题,通过设计有思辨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讨论、探究和观 念的碰撞中形成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深刻感悟礼之内涵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换位思考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拾得礼之精髓,提升学生的认识。本课有层层递 进的过程,让学生逐步探究。如在探究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 时,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出现此问题,而是通过古今见面礼的对比,让学生逐步 5 感受到礼的发展与变化,感受到礼“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进而出示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层层深入,探究“中华传统礼仪是否已过时”时,学生在思考 交流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内心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追善、求美: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学科性德育课程,课程教育价值的 实现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本课通过对视频、情境讨论等多种方式努力实现这一 至善至美的目标。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同伴互助、相互质疑补充的方式, 能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问题解决的方向,帮助学生明确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激 发学生主动做文明有礼之人的意识,澄清学生原来对“礼”认识的误区,实现 教育价值的内化。 八、反馈意见八、反馈意见 优点: 1、立足生活经验,培养辩证思维 在“知礼”环节让学生结合视频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多角度地思考“礼” 在何处?通过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归纳总结出礼主要通过语言、态度、 举止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礼。接着用“跪拜礼”、“作揖礼”、“握 手礼”的演变,让同学分析如何看待礼的变化,礼在变化的过程中过时了吗? 通过这些追问让学生明白礼的核心是尊重之心。再进一步追问我们应如何正确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学生的辩证思考得出正确态度是“既要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又要传承、践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2、设置两难情境,助力思维碰撞 针对学生生活实际实际和课前的小调查,设置了“情深、礼淡”、“有 礼、无礼”的两个话题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激烈的讨论,放飞了学生的思 维,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相互启发,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在 两难情境的讨论中,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思维碰 撞中明白礼仪有利于提升个人素质,有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维护国家形象。 也是通过这场讨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明白以礼待人、从尊重最亲的人开始,是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做一件好事,心中淡然,从自身做起,不忘初心并且能持 之以恒。 3、选取灵动资源,促进内化行动 教师有效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本节课一个独到、创新之处就是教师在认 真地学习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之后,对教材文本内容做了大胆的取舍和整合, 设置了“知礼”、“明礼”、“尚礼”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由表层到深层, 6 由感性到理性地认识礼的表现,理解礼的重要性,以及要崇尚践行礼。其中一 个重要资源就是选择和制作了符合本课教育价值的视频 ,导入选用“古礼”的 视频,激发学生知礼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传统礼仪之美,社会新闻视频和图片 出示,让学生感受到国尚礼则国昌的道理,将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 学会学习、思考和践行礼。 不足:如果设问再简单凝练一些会更好;在明礼知礼释疑之后,理性认同 不能代替情感的认同,如果更多一些方法和实践的指导会更好;充分的预设才 能有自然的生成,这样我们在应对学生的时候方能更加从容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以礼待人-ppt课件-(含教案+视频+素材)-省级公开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编号:e0857).zip)为本站会员(老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道德与法治 > 统编/部编版 > 八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