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doc

上传人(卖家):tdj2000 文档编号:1830506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0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1 观潮观潮( (精读课文精读课文) ) 【教学目标】 1.认识“盐、屹”等 12 个生字,会写“潮、据”等 15 个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 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正确读写“奇观、农历、据说、大堤、宽阔、笼罩、人山人海、闷雷、顿时、逐渐、 形成、犹如、齐头并进、飞奔、山崩地裂、余波、依旧”等词语,摘抄描写潮来之前、潮来 之时、潮来之后的优美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34 自然段。 4.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潮来时的奇特景象,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 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5.学习作者有顺序, 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 注意积

2、累素材的习惯。 【教学重点】感受潮来时奇特壮观的景象,积累词语和优美的句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 【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 12 个生字,会写 15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2.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景观。 (重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课文朗读音视频、笔顺动态演示、互动认字) 【教学过程】 内内容容荣荣 德 基 课德 基 课 件页码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导入类型:古诗导入望江台。 教师口述教师口述:同学们,古代

3、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 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 数丈触山回。这些诗句都使我们对钱塘江大潮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今天就让我们 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板书课题:1.观潮。 指导“潮”书写。 读课题。) (1) 你知道涨潮是什么样子的吗?你们见过钱塘江涨潮吗?请同学们看钱塘江 大潮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钱塘江大潮。 展示图片:展示图片:你知道涨潮是什么样子的吗?你们见过钱塘江涨潮吗? 教师提示:教师提示: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 到过海边的 人,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有时候海水像野马,向岸边奔来;有时候海

4、水又像逃 兵,退到离岸很远的地方。海水这种有规律的涨落,叫做潮汐。 二、背景介绍二、背景介绍 1.钱塘潮: 是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 8 月 18 日在海宁市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 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涌潮袭来时,潮头壁 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 2.钱塘潮的形成: 到过海边的人,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有时候海水像野马,向岸 边奔来;有时候海水又像逃兵,退到离岸很远的地方。海水这种有规 律的涨落,叫做潮汐。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 最大。 3.钱塘潮为什么偏偏在八月十八最大呢? 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阳对地球表

5、面海水的吸引力造成的。农历每月 的初一前后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太阳 和月亮的吸引力合在一起,吸引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 五的潮汐比较大。特别是中秋节前后,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 候,所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的秋潮是一年中最大的。 4.学生观看资料袋,进一步了解钱塘潮的形成。 三、初读感知三、初读感知 1.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 (3) (4) (5) (6-17) 2.2.学生初读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 多读几遍。 3.3.检查初读情况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练

6、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盐官镇、屹立、昂首东望、顿时、人声鼎沸、沸腾、横贯、浩浩荡荡、山崩 地裂、霎时、余波、观潮、据说、据说、大堤、宽阔、笼罩、闷雷滚动、逐渐、 形成、犹如 (重点指导生字:崩:在本课读“bng”,避免读成“png”,注意是后 鼻音的字; 堤:读“d”,不要读成“t” 沸:读“fi”,不要读半边,读“f”; 笼:在本课读“lng”,不能读成“lng” 阔:三拼音节的字,不要把中间的介母丢掉了; 浩:不要只读半边,读成“go”;) 昂:“昂”和“昴”是形近字,不要读成“mo”;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理解词语 练练把词语

7、和意思连起来。 水天相接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 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贯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天下奇观 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 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横卧“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 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 意味。 山崩地裂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 面。 (7) (8) (9-15) (18) (16) 浩浩荡荡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 来势猛。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若隐

8、若现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人声鼎沸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 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 一会儿又看不清。 风号浪吼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 自由朗读课文, 想一想: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课 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 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2)梳理课文思路 练练填空:

9、 课文先写(潮来之前);再写(潮来之时);最后写(潮头过后) 。 (3)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 四、学习四、学习“会写字会写字” 潮 据 堤 阔 笼 罩罩 盼 滚滚 顿 逐 渐 犹 崩 震震 余 1.1.学生字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 词,造句。 2.2.指导书写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据、堤、盼、滚、犹”都属于“左窄右宽”;“罩、崩、震、笼、余” 它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都是上小下大;“阔、逐”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 要注意笔顺。“顿”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右要匀称。“潮、渐”是左中右 结构

10、的字,书写时左右要匀称。)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罩、震”和左右结构的字“滚”, 学生练写。 罩:上短下长,下边部分笔画多而紧凑。上边的四字底要写的扁一些。 滚:右边部分笔画较多,左后一笔是捺,撇捺要舒展。 震:上扁下长,上半部不要错写成“雨”,左边的撇要长一些。 (17) (18) (19) (20) (21-35 )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 建议 用荣德基课件的 “笔顺演 示”完成教学。 练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课堂小结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 理

11、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我们 真切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 六、当堂检测六、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七、课后作业七、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36) (37)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3-4 自然段。 2.带领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重点) 3.学习作者有顺序, 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培养留心周围事物, 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重 点) 4.体会观潮人的情绪随着大潮声和色的变化越发高涨,读了使人如临其境

12、。(难点) 【教具准备】 ()() 【教学过程】 内内容容荣 德 基荣 德 基 课 件 页课 件 页 码码 一、一、课前导入课前导入 1.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通过上节课的学 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美。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朗读感悟,进一步感 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设计意图:课件中播放潮来时的声音,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之中,激发学生 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文,思考: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13、)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潮来之前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课文一开头就把作者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学生齐读第 1 自然段,找 出写作者感受的词(板书:天下奇观) 感悟“观”的不同含义。 钱塘江就在我们浙江省,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总有很多人慕名来观潮。钱 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 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生:“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 生:“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师:那么“奇观”的意思呢? 生:“奇观”就是奇特的景象。 (“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

14、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千百年来,钱 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因此人们由衷地赞叹其为 天下奇观。) 2.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 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诉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外, 还交待了作者占据了观潮极好的 位置。 3.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秋阳下, 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 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观察了哪几处地方?哪个地方最能吸引你?(板书: 宽阔平静) 哪个词写出了宽阔的钱塘江平静的?(出示卡片:横卧)

15、 此时的江面因为在雨后,所以有一层薄雾笼罩着、朦朦胧胧,使江面更美丽 (3) (4) (5) (5) (6) 了,远处的小山一会儿好像看得清,一会儿又隐隐约约看不清,文中哪个词是讲 这个意思的?(朗读“若隐若现”) 小结:这句话讲人们站在高高的海塘大堤上, 望着脚下看不见首尾的宽阔平 静的钱塘江。 观察点先由高处向下看, 再由近而远地观察。 因为在雨后的秋阳下, 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远处的景物是隐隐约约可见, 而近处的景物在眼前是那 样高大屹立。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在观潮时要按照由上到下,由高到低,由近而远 的顺序观察。 此时, 观潮的人场面是什么样的? (朗读: “人山人海” ) 他们的心情如

16、何? 从哪些词可看出?(板书:潮来前: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 从“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了人们急切的心情。 (二)潮来时 深入学习课文 3、4 段,体会钱塘江大潮。 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 3、 4 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 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的内容: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

17、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 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 响声越来越大,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人群又沸腾起来。 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低沉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 来形容?(闷雷滚动)指导读好这句话。 你理解“人声鼎沸”吗?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下会出 现“人声鼎沸”的情景? (教师引导:开运动会时;大型集会时;六一活动等) 喧闹的场面就可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 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像水在 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总结:潮来时的声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从课文中找出来吧! (板书: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7) (12) (1

18、3) ( 14 ) (15) 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看图片指出位置)。看到白线出现时,人群有什 么反应?这个场面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人声鼎沸)指导朗读。 (“出现了一条白线”,意味着江潮开始从远处过来了,这时,宽阔的潮头 激起白色的水花,远远望去,好像是一条白线。)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 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横贯江面、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带着激动的感情读。) 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吃惊、惊喜) 体会两丈多高的水墙,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

19、江心瀑布横。 比较句子 A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形象的说明了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板书:形状: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指导朗读:多精彩的语句呀!我们来比赛,看谁把雄伟的气势给读出来了。 要读出潮水越来越有气势的样子。) 方法指导 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想象。 如: 在引导学生感受江潮的变化, 体会钱塘潮之 “奇” 时,我们可以通过抓住大潮的声音和形态的变化的词语“隆隆的响声”“闷雷滚 动”“山崩地裂”“颤动”“风号浪吼”等来理解。在读课文的时候,我

20、们先找 到描写大潮变化的关键词,然后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把这些词语所描绘的景象 还原成画面在自己的脑海中呈现出来, 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奇 特和壮观。 抓出重点词句,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并体会和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感情;与此同时,抓重点词句还可以帮助学生们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 4.引入文字资料。 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一位作家这样写到: 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 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 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 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象要和

21、九天银 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 (16) (17) (19) (15) (20) 风云变幻的世界。 (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5.播放视频。(快看,钱塘江大潮来了!) 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叹? 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成千上万的游人来到钱塘江观潮,这观潮的人山人 海当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国家 元首,有走遍世界的旅游者,也有很少到外面的乡下老奶奶,他们看到了这伟大 的钱江潮,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教师随机采访学生)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让每

22、一位 学生都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及时地抓住学生情感体验的高峰, 引导学生体会不 同的人观看钱塘江大潮之后的不同感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地理解进一步深化】 6.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 请你把自己的感受送入课 文之中再来读一读。 7.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板书:顺序:远 近) 小结:作者是由远及近的观察,按时间的推移和位置变化来描写的。 潮过后,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还能称作是奇观吗? (三)潮来后 1.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 吼。 可惜, 潮头霎时就奔腾西去了。 可是江面上余波未息, 找找看, 哪些词写 “余 波未

23、息”? (理解并朗读“风号浪吼”“漫天卷地”这句话写潮头过后的余波。从余波 “漫天卷地”和“风号浪吼”可以想象出潮头到来时大潮的气势是何等的巨大。) 2.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江面何时才平息?(好久)停息后江面是否如潮来前一样?(恢复平静) (板书:潮来后: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恢复平静) 小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四)指导背诵。 1.教师引入: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让人如身临其 (21) (22) (19) 境,难怪你们喜欢这些句子。可是,我们刚才读句子的时候,把顺序给打乱了。 作者写观潮的顺序是

24、怎样的呢?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个听的练习。我读一段话, 请 大家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几处描写连接起来的,并把它记下来。 (学生每 人一张填空练习纸) 午后一点左右,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惦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 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 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 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 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 得颤动起来。 2.

25、教师读句子(包括括号里的词语),学生听后记下词,填在括号里。(指 名板书) 3.注意划线的部分及括号里的词,再请学生背诵后面的内容。 (机动:学生 看书试背) 四、内化语言,拓展延伸。四、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 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吧!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 把钱塘江大潮这 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放视频) 1.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 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 (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介绍。 (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 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

26、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 (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 【设计意图:学生再一次变换身份,作为导游来介绍钱塘江大潮,实际上是 让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将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内化,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这对学生是一个挑战,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孩子们在愉悦、欢 快之中得到了能力上的提高。】 五、课堂小结五、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一课,又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 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前往观 (20) 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 观。 六、当堂检测六、当堂检测(选做) 1.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

27、 面?。(教材课后题第 2 题。) 2.读到“天下奇观”,我眼前出现这样的画面: 七、课后作业七、课后作业(选做) 1.推荐阅读有关名胜、景色,完成点拨1+x 阅读攻略的练习。 2.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34) (28)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潮来前: 风平浪静人山人海 顺序:远近 观潮潮来时: 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天下奇观 形状: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潮来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恢复平静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我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学字词,自己划分段落, 学生积极投入到自学活动中,效果不错。 2.我还充分重视朗读

28、。学生自由朗读潮来时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在阅 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 允许有不同意见, 并鼓励创新, 围绕 “哪些景象最吸引你, 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己见。并在教学中充分发 挥多媒体的直观教学优势,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 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播放大潮视频,使 学生看到真实的情景, 感受到了大潮涌动的速度。 透过朗读课文, 再观看钱塘江大潮的视频, 更进一步使学生验证了自己的感受

29、,体验钱塘江大潮声音、气势的变化。 3.背诵积累的训练和指导, 尤其钱塘江大潮的类文阅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课堂 气氛非常积极。 不足之处: 我运用视频播放的方法讲学生代入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情境中, 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对 钱塘江大潮的自我感悟的表达, 只是学生过于沉浸于视频中, 不容易尽快进入后边的教学环 节。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积极推进类文阅读,拓宽学 生视野,还要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想象。 1 1 观观潮潮 课题课题观潮观潮课型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授课 时间时间 2 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认识“盐、屹”等 12 个生字,会写“潮、据

30、”等 15 个字。理解“笼罩、人声 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4 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 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教学 难难点点 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 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正确拼读 12 个会认字,书写 15 个会写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 横贯”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1、 教具教具 准备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导入导入 () 分分 钟钟 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 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 禹锡也曾经写道: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2.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观潮) 【设计意图:古诗 的引入,可以让学生了 解古人赞美钱塘江大 潮的诗句,知道钱塘江 大潮这一天下奇观自 古以来就被人们称颂, 同时,为学生营造出了 一种浓郁的学习语文 的氛围,让孩子们能够 在一点一滴中受到中 华传统文化

32、的熏陶。】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 分钟分钟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读后释题 课题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潮”指什么 地方的潮水?(观:观看。潮:指钱塘江大潮。观潮: 观赏钱塘江大潮。)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盐、屹、昂、顿、鼎、 沸、贯、浩、崩、震、霎、余”的读音,并组词语。 字音难点:“崩”在本课读(bn),避免读成(pn ),“震”“霎”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2)书写“潮、据、堤、阔、盼、滚、顿、逐、渐、堵、 犹、崩、震、霎、余” 字形难点:“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 不要错写成“雨”。 理解词

33、义。 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 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 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 人。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 漫过整个江面。 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 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 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 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 像开了锅一样。 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 【设

34、计意图:在学 生交流的基础上去开 展教师指导,能及时发 现学生对字词的掌握 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指 导,能更有效地巩固学 生对字词的掌握。】 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 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 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 叫声响。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 “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 1 自然段

35、):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 下奇观”。 第二段(第 2 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 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 3、4 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 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 5 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全文也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第 1 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 25 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 【设计意图:引导 学生根据观潮的过程 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 意,可以使学生了解作 者的观察顺序,掌握课 文的整体脉络。同时, 提供两种分段方法,提 倡学生对课文的多元 化理解。】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及拓展延 伸伸 () 分钟分钟 四、四

36、、合作交流,反馈检查。合作交流,反馈检查。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 搜集资料,是学生对钱 塘江大潮有了更深的 了解。】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 霎 时(shs) 屹 立(q y) 人声鼎 沸(dntn) 二、看拼音写汉字。二、看拼音写汉字。 chotuzh jindn shkiku ()()()() 三、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三、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宽阔辽阔 1.我家门前有一条()的街道。 2.我们的国家地域(),物产丰富。 平静宁

37、静 3.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 4.海滨的夜色多么(),多么美丽! 【答案】 一、shydn 二、潮头逐渐顿时开阔 三、1.宽阔2.辽阔3.平静4.宁静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重点学习课文第 3、4 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意思,体会感受钱塘 江大潮的雄伟与壮观,指导背诵。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品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教具具 准备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导入导入 ()分分 钟钟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出示词语: 横贯江面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漫天卷地 霎时屹立昂首东望人声鼎沸 教师:这些

38、词语是描写钱塘江大潮来临场面的成 语,让我们根据它们想象一下画面吧! 【设计意图:课件 中播放潮来时的声音, 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之 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 文的兴趣,调动起了学 2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学 生自由说) 生的阅读期待。】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 分钟分钟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那么潮来之前又是什么景象呢?(板书:潮 来前: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 (学习第 2 自然段段,体会:平静、人山人海) 2.深入学习课文 3、4 自然段,感受钱塘江大潮。 (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 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

39、3、4 自然段,看看课文 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 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 边做批注。 (学生边默读,边画批) (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 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内容: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 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 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教师指导: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低沉的) “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闷雷

40、 滚动)指导读好这句话。 重点体会:人声鼎沸 教师:怎么沸腾的,能表演一下吗? 学生表演: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 了 教师: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 【设计意图:通过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来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 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 体会作者的心情,受到 感染和熏陶,自然而然 地把学生带入了文本 当中,实现了与文本的 深层次的对话。】 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好像开了锅的水一样。 教师总结:潮来时的声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 从课文中找出来吧!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声音:闷雷滚 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看图片指出位置)。 看到白线出现时,人群有什么

41、反应?这个场面可 以用哪个词来形容?(人声鼎沸)指导朗读。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逐渐拉长, 变粗,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 高的水墙。重点体会:横贯江面、形成一道两丈多高 的水墙,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指导朗读:带着激动的感情读。 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吃 惊、惊喜 体会两丈多高的水墙,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 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比较句子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 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 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小组

42、讨论: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 观。) (板书:形状:一条白线白色城墙 白色战马) 指导朗读:多精彩的语句呀!我们来比赛,看谁 把雄伟的气势给读出来了。要读出潮水越来越有气势 的样子。 个人准备后指名读, 评价后小组赛读, 最后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 句子的对比,让学生充 分地品味课文中的精 彩语言,感受课文中的 精彩描写,从而获得更 深层次的体验,并且在 不断地朗读比较中,把 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 自己的语言,从而把语 言文字的训练真正地 落到实处。】 【设计意图:引导 学生阅读其他作家对 潮来临时的文字,不仅 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 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拓 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4)引入文

43、字资料: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 一位作家这样写到: 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 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 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 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 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 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 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 世界。 (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5)播放视频。(快看,钱塘江大潮来了!) 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 样赞叹? 教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成千上万的游人 来到钱塘江观潮,这观潮的人山人海当

44、中有老人,有 小孩, 有中国人, 有外国人, 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 有国家元首,有胆大的人,有胆小的人,有走遍世界 的旅游者,也有很少到外面的乡下老奶奶,他们看到 了这伟大的钱江潮,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教师随机 采访学生) (6)教师: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 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请你把自己的感受送 入课文之中再来读一读。 (7)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 情景的呢?(板书:顺序:远近) 3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 (学习第 5 自然段:重点体会“漫天卷地”“风 号浪吼”等词语)(板书:潮来后:漫天卷地风号 浪吼恢复平静) 小结: 钱塘江大潮, 自古以来被称为 “天

45、下奇观” , 【设计意图:播放 视频可以让学生直观 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 壮观, 让每一位学生 都有身临其境之感,教 师及时地抓住学生情 感体验的高峰,引导学 生体会不同的人观看 钱塘江大潮之后的不 同感受,使学生对课文 内容地理解进一步深 化】 【设计意图:把第 2 自然段和第 5 自然段 进行简略处理,可以使 学生能找准课文重点, 防止学生学习内容过 多,抓不住要点。】 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 八月十八潮, 壮观天下无。 (板 书:天下奇观) 4.指导背诵。 教师引入: 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 壮观, 有声有色, 让人如身临其境, 难怪你们喜欢这些句子。 可是,我们刚才读句子的时候,把顺序

46、给打乱了。作 者写观潮的顺序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个 听的练习。我读一段话,请大家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 语把这几处描写连接起来的,并把它记下来。(学生 每人一张填空练习纸)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 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 有人告诉我们, 潮来了! 我们惦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 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 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向 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浪潮 (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 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

47、裂,好像大地都 被震得颤动起来。 教师读句子(包括括号里的词语),学生听后 记下词,填在括号里。(指名板书) (出示括号内的词语,校对)。现在我们来看看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潮水的。 (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时间的推移和潮水位 置的改变来描写潮水的变化。) 引读这段话(教师读括号里面的词,学生读后 面的句子)。 画线的部分留下括号里的词,再请学生背诵后 面的内容。(机动:学生看书试背) 现在我们一边看视频,一边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运用 填空形式降低学生背 诵难度,再结合视频让 学生去背诵,大大激发 了学生背诵的兴趣。】 的第 3 自然段,感受钱江潮的气势。(如果不会背, 可以看看书,

48、会背的站起来背)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及拓展延 伸伸 () 分钟分钟 三、内化语言,拓展延伸。三、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 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 塘江大潮吧!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 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放视频) 1.教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 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 (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 意一部分进行介绍。 (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入 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 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 (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

49、身份。 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4.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熟悉的景点按照顺序来 介绍。 小结: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 的人前往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 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 【设计意图:学生再 一次变换身份,作为导 游来介绍钱塘江大潮, 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以 致用,进一步将课文中 学到的语言内化,将学 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这对学生是一个挑战, 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 学语文的兴趣,孩子们 在愉悦、欢快之中得到 了能力上的提高。】 板书板书 内容内容 潮来前:风平浪静人山人海 顺序:远近 观潮潮来时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天下奇观 形状:一条白线

50、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潮来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恢复平静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语。一、比一比,组词语。 提()潮()锯()盼() 堤()朝()据()粉() 二、词语仿写。二、词语仿写。 山崩地裂(描写声音) 风号浪吼(含有“风”) 三、句子训练。三、句子训练。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用加点的词造句) 2.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句话把比喻成了。你来仿写一个和“潮水”有关的比喻句吧! 四、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四、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课文是按照怎么样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请排序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四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doc)为本站会员(tdj2000)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