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上册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课题锐角和钝角锐角和钝角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 角,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成功体验,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课件三角尺纸张 课前 小研究 课前小喇叭 交流你学过的有关角的知识。 课前小研究 1、你在哪里见到过直角,怎么验证这个角是不是直角? 准备一套尺子,活动角。 2、作业纸中的
2、要求 ,这些角你是怎么分类的? 教 学 过 程 教教师师活活动动学学 生生 活活 动动批注批注 一、课前小喇叭一、课前小喇叭 交流你学过的有关角的知识 生: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 生: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开 口有关 生:学过直角,还有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 的角。 二、新知探究二、新知探究 1、給角分类 小组合作学习,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类的,为什 么这样分? 学生交流时,其 他同学认真听, 并且补充 小组认真交流, 组长组织好,每 个组员说一说怎 么分类的。 2、小组和全班交流 组 1:我们是 1、4 号分一组,是直角,2、5 分 一类,他们比直角大。3、
3、6 分一类,他们比直 角小。 组 2:我们是 2、3、5、6 分一类他们不是直 角,1、4 分一类,他们是直角。 师小结: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比直角小的角, 比直角大的角是什么角。 3、学习例 5 (1)观察出示的角,请学生给角分类,说一说 分类的方法。 (2)全班交流,展示,评议。 (3)出示例 5,请学生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发 现。 (4)讨论:说一说锐角、钝角与直角的关系。 (5)小结: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根据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笔在一个直角上画 出锐角,在另一个直角上画出钝角。以加深对 锐角和钝角的理解。 3、找生活中的锐角和钝角 (1)学生合作,找身边的角,并说出是哪类 角。 (2
4、)观察三角板,找到角并说出是哪类角。 (3)用活动角演示锐角、钝角、直角。 4、画角 (1)学生动手,分别画出锐角、钝角、直角。 (2)全班展示,交流锐角、钝角的方法。 5、拿出准备的活动角,同桌合作,一个摆角, 另一个说是什么角,要验证。 三、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 2 题。 2、学生动手操作。 (1)请学生伸展两臂表示锐角、钝角、直角。 (2)请学生用纸片分别折出一个直角、一个锐 角和一个钝角。 (3)请学生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个锐角、一个 钝角和一个直角。 3、用角描述图形。 如:红领巾是有 2 个()和 1 个()组 成的。 如:黑板是有 4 个直角组成的。 四、四、回顾
5、总结回顾总结 仔细听、认真观 察,采用借助直 角的方法完成比 较。 学生动手操作, 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抢答 学生动手操作, 画角 学生自由说。 合作学习要有效 认真完成练习 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一定要多说一说 收货,加以巩固 学习的新知识 课 后 反 思 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活动中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环节的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使整个教学过 程组织有序、情趣并生,学生学得轻松、扎实、愉快,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 果。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
6、。本节课,我在尊重教材 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上离我们的学生较远的素材变为学生 非常熟悉的游乐场所图片出现,学生果然兴致极高,立即积极的投入到学习 中,使本节课的教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新知探究环节中,我创造性地把 学生的作品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全 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创设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 的重要方式”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地为学生创设了从事数学学习活 动和交流的空间。如,让学生小组合作,比一比、分一分,并
7、说一说你是怎么 什么分?再在分的基础上分类验证。特别是刚才有几个角用眼睛观察有争议 的,通过亲手验证,大家都心服口服的让它们归队。通过开展这样的教学活 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 方法,同时也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乃至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精心预设,为生成导航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 是毫无价值的。只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只 有课前的成竹在胸,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因此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如 在汇报分的结果时,第一组孩子说
8、: “我们分两类,是直角的一类,不是直角的 是一类” 。由于我在备课时就预想过学生可能有两种分法,所以当这位学生说出 这种分法时,我从容地把球扔给学生,然后引导全体学生共同讨论这种分法是 否有理。 (绝大部分孩子都是分三类)经过激烈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同:角分 两类或者三类都是可以的。这样更加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同时也培养了学 生的发散思维。 当然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 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因此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 计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在变动不已的课堂中发现、判断、 整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进程或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现有的数学 现实,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总之,新教材给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挑 战。作为一线的我们应该创造性地利用和挖掘教材资源,精心设计,让新教材 在课堂教学中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