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笔记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一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动机和意志行为活动、智力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所以也可以说,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不仅要对心理异常的各种现象加以描述,进行分类和解释,而且要试图阐明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个案调查法实验法:病程实验病程的治疗儿童自然实验动物实验心理测验和行为评定量表法:心理测验评定量表和行为评定法三判别心理异常的指标判别心理异常的指标:统计学指标社会适应性指标以个人经验为指标以客观检查结果为指
2、标:生理和组织的检查指标心理实验和心理测验的检查指标四心理行为异常表现的类别心理行为异常表现的类别(六):1 行为和人格偏离以及不良适应性反应 2 特殊意识状态 3 轻度心理异常 4 心身障碍或称心理生理障碍 5 大脑病患及躯体缺陷时所表现的心理行为异常 6 严重的心理异常五变态心理学与相关学科变态心理学与相关学科(一) 变态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我国心理学倡导人丁瓒曾提出这一学科的任务: 是以心理学特征基本规律的知识来帮助医学阐明疾病的发生和痊愈等问题,更全面地揭示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科学原则。(二)变态心理学与精神医学六、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简述(一)中国古代的记载1 我国古籍中的变态心理学思
3、想2.我国古医籍中的变态心理学思想成书的素问和灵枢,合称内经(二)西方变态心理学研究历史简述阿克列比亚德阿克列比亚德首先使用“心理障碍”与“心理缺损”等名称,而另一位医生格伦格伦区分了“感觉病症、记忆病症心理错乱等三种类型的障碍现代变态心理学经历了几次变革几次变革,从黑暗愚昧走向复兴的比奈尔时代的变更;从思辨走向实验的克雷丕林的变更;从病人的外部走向病人内心的弗洛伊德的变更;从医院走向社会(社区)的阿尔比和卡普兰等人的现代的变更。二章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基础二章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基础心理活动一方面受人体,特别是大脑生理,生化机制所制约,另一方面受其社会实践环境所制约,这是心理现象赖以产生和变化的物质
4、根源。(一)遗传学基础遗传学基础,一般来说人的心理是不能直接遗传的,它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强调环境论(二)大脑解剖与生理基础大脑解剖与生理基础病理形态学的研究布罗卡发现了额下回后部的局限性病变,引起运动性失语症,并将这一区定为言语运动中枢,1874 年威尔尼克发现脑左侧半球颞上回后部的病变引起言语感觉障碍,定为言语感觉中枢斯培利所创立的“大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或“大脑半球机能定侧化”的概念。中枢神经系统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巴普洛夫的经典的 “条件反射学说” 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等基本现象是条件反射或暂时联系,提出最基本概念是睡眠时相
5、“正常相均等相反常相超反常相麻醉相抑制相”他最突出的成就关于“实验性神经症”概念的建立,包括兴奋过程的过度紧张,抑制过程的过度紧张和灵活性过度紧张等三种情况(三)神经生化基础神经生化基础1 中枢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5羟色胺 y氨基丁酸神经肽2 神经内分泌神经内分泌作用指神经细胞同时具有把神经信号转变为激素传递信号的功能,内分泌系统与行为的关系表现在内分泌激素是行为的调节剂, 同时内分泌系统对行为的调节作用影响内分泌激素的生物合成及代谢。四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学医学观点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学医学观点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医学观点观点: 运用生理学或生物学的因素来解释各种心理异常现象或各
6、种精神病患, 同时主要采取生物学方法来加以消除克雷丕林所著精神病学教程也是实验变态心理学的先驱者,也是把实验心理学方法用于研究变态心理和精神病的首创者,他把精神病分为三大类三大类:1 伴有精神障碍的已知的躯体疾病(包括脑疾病,躯体病中毒)2 未见病理解剖所见的内因性精神病(包括真性癫痫、早发性痴呆躁狂抑郁症)3 人格的偏离和反应状态(包括病态人格和心因性反应)三章行为障碍的心理学观点三章行为障碍的心理学观点观点观点:1 心理动力学观点 2 行为(学习)理论 3 人本主义观点 4 认知心理学观点一心理动力学观点心理动力学观点认为人的内在矛盾冲突和情绪扰乱是精神疾病的根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他
7、发现了“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取代了催眠术,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是无意识的矛盾冲突假说,本我,生物我或伊特自我,现实我,通过与现实环境的接触,通过后天的学习使本我的一部分获得了特殊的发展。自我是伊特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超我是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部结构部分,三者的关系构成了人格动力结构。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婴幼儿期包括口欲和肛欲两个阶段儿童期包括生殖器期潜伏期,年龄在 612 岁,青春期又称生殖器期,逐渐转向异性成年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被誉为变态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首先他第一次提出人的心理变态并不都是有大脑的生理和解剖结构的损害引
8、起, 人的内在心理矛盾冲突也同样能造成心理异常。其次他强调本能冲动和欲望是人的心理动力;性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动机,是推动人们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三他提出心理的“防御机制”的概念,即认为,在人的无意识中有一种自发的心理调整机能,在一定程度上能使人的内心矛盾冲突得以缓和,烦恼不安得以减轻或消除,使人的心理活动恢复及保持某种稳定状态。二行为(学习)理论行为(学习)理论华生华生提出了行为主义认为引起反应的条件(即刺激)都是可以进行观察和测量的。他反对主观的推测和解释,而主张用客观的试验方法进行严格的科学研究, 这一观点从巴普洛夫关于狗的应答性条件发射实验的成功和桑代克关于学习效果现象的发现中得到有力
9、的支持。斯金纳斯金纳可称为是当代用学习与行为理论来解释行为异常而贡献最大的心理学者, 他及同事认为心理异常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获得性行为,因此,对于精神病的诊断无非就是对特定行为反应改变的分类。人的一切行为除了直接由生理因素决定的能力外,都是通过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的。班杜拉班杜拉认为人们的许多行为不必通过强化,而只要通过模仿就能获得。沃尔普沃尔普在南非借助于经典条件作用下的技术而创立了系统脱敏疗法并有效的应用到临床上以后, 操作条件作用技术和模仿学习技术也同时相应的被广泛应用于行为治疗中, 各种各样具体有效的行为疗法也应运而生, 并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起来。第二个里程碑第二个里程碑:行为主义观点
10、对人的行为异常现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来解释,以及新的研究方法,即采用客观现实证方法,用实验事实和数据来说明问题,而不是只依据推论。同时提供了许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而且比较规范的行为疗法,并已广泛应用于精神疾病。心身疾病和各种不良行为的矫正治疗之中。因而行为(学习)理论被认为是变态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三人本主义观点三人本主义观点变态心理学的人本主义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罗杰斯和马斯洛马斯洛所创立, 始于 20 世纪 40 年代。 罗杰斯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人是“积极主动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指导的。”这是人本主义的核心,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罗杰斯还提出了“
11、自我概念”,认为它是在人自我发展过程中,在与环境或别人的接触与交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罗杰斯还认为,在人际交往中,人总是愿意自己的行为受到别人的尊重,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了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又得到他人的肯定时,他的自我概念就会是准确的。他的人格就能正常发展。罗杰斯还提出了来访者中心疗法和交友小组疗法。四认知心理学观点四认知心理学观点认知疗法认知疗法:用以解释心理障碍或行为异常问题的新观点即认知心理学观点,并形成了一种新的特殊的心理疗法。埃利斯埃利斯:把认知心理学观点用于临床的开创者之一,他把认知对情绪的调节原理应用于临床,从而创立了“理性情绪疗法”他认为人生来可以既有理性的思维和合理的信念, 又
12、可以有非理性的思维和不合理的信念。 引起人们的情绪和行为的反应(C)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外界刺激性事件本身(A),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认知和信念(B),这就是埃利斯“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依据,称为 ABCABC 理论理论贝克贝克创立了对抑郁症有明显疗效的认知转变疗法, 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贝克认为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并不是什么神秘的力量,而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遍事件和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歪曲的认知方式。认知心理学观点, 强调认知改变在心理障碍形成中的关键作用, 从而对心理异常现象及其成因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解释,有些已经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 同时依据认知理论创立了各种不同形式且行之有效的认知疗法。 这
13、是认知心理学观点的主要贡献。第四章心里一场的社会文化根源第四章心里一场的社会文化根源生理学因素只能决定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存在,而社会文化因素则决定着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方向。一社会文化因素是心理异常的重要成因一社会文化因素是心理异常的重要成因社会文化环境差异、变动、冲击的几种现象: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社会生活变动或社会生活事件人口流动(移民群体)二心里异常的内容和表现方式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二心里异常的内容和表现方式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三社会文化差异及其对心理异常的评定、态度与处理方法的差别三社会文化差异及其对心理异常的评定、态度与处理方法的差别(一)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异常评定标准的影响(二)
14、(二)社会文化差异及其对待心理异常的态度和处理办法近年来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称为社区心理学或社区精神病学社区精神卫生与设去治疗,首先是由卡普兰等人于 1974 年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主张首先把精神病人先送到中途康复站(临时中间站)四变态心理学的社会(学)观点四变态心理学的社会(学)观点即精神病患尽管会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但社会本身对心理变态也负有责任,因此,社会精神病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主张主张精神疾病的定义,病因的解释和治疗都应立足于社会。五生物心理社会综合观点五生物心理社会综合观点人体疾病尤其是精神病患绝对不会是单一的因素造成的,必须从多维的角度来考虑心理异常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的问题。当然
15、,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关的因素,概括起来只不过是三个方面,即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社会文化因素。这三个方面因素的联系是错综复杂的,他们之间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不过可以认为,任何心理异常想像的产生,都可能是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观点,称为综合分综合分析观点或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析观点或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五章认知心理障碍五章认知心理障碍共有 3 个:感知觉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不识症不识症(感知和识别能力缺失症)患者不能把客观物体作为整体来感知,不能识别物体的性质和含义,不能说出物体的名称,这种感知异常现象称为不识症错觉错觉是一种对客
16、观事物歪曲的感知,即把客观外界存在着的某种事物感知为性质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事物。幻觉幻觉是一种没有现实刺激物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官而出现的一种虚幻的感知体验, 即外界环境并不存在某种事物而主体却坚持认为感知到该事物的存在。幻觉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幻觉里的另一种特殊形式是机能性幻听感知综合过程的障碍表现感知综合过程的障碍表现变现在空间特性方面的感知综合过程的障碍称为视物变形症视物变形症,有视物显大症(看到的物体变大)和视物显小症(变小)以及视物错位症(近的看远远的看近)和非真实感(周围事物看得模糊不清,缺乏真实性)二记忆障碍二记忆障碍识记保持回忆再认识记保持回忆再认遗忘症遗忘症:对于识记过的事物不
17、能回忆,称为遗忘遗忘;不能回忆的有时还能再认,如果既不能回忆又不能再认,称为完全性完全性遗忘遗忘。对既往经验过的重大事件或某一段时间内的经历,出现完全性的遗忘,则表明记忆有严重障碍,这称为遗忘症遗忘症再认错误再认错误这是记忆减退的一种特殊形式,病人对过去已经认知过的事物不能正确地进行再认,称为旧事如新症旧事如新症。病人对于过去并没有认知过的事物或情景,却认为是曾经认知过的,称为似曾相识症。似曾相识症。记忆错乱包括虚构症和错构症记忆错乱包括虚构症和错构症错构症错构症:病人将过去可能在生活中经历过,但在他指的那段时间里并没有发生过的事件,错误的作为当时的一件真事来诉说,不自觉地加以歪曲和渲染,并坚
18、持自己所说的事情是真实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节上,有回忆的错误,张冠李戴,唐汉不分。虚构症虚构症是指病人在回忆中把过去从未发生过而可能是纯属幻想的事件,当作亲身的经历,并坚信确有其事。三思维障碍三思维障碍思维过程障碍思维过程障碍:1 抽象和概括过程的障碍2 联想过程的障碍3 思维逻辑进程(或逻辑结构)的障碍(一)抽象和概括(一)抽象和概括是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抽象概括过程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形成和掌握概念的能力受到损害。(二)联想过程的障碍(二)联想过程的障碍表现:1.联想过度:表现为联想速度反常的加快,这种症状称为思想奔逸2 联想贫乏表现为联想速度反常的慢,联想内容的贫乏。3 联想错乱较
19、轻者表现为思维松散, 即联想的范围过于散漫, 思想内容虽然多少也有点联系, 但缺乏逻辑的必然的联系.严重时表现为思维破裂,思想内容缺乏内在的应有的逻辑性。思维逻辑进程的障碍思维逻辑进程的障碍1 逻辑倒错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又称病理性思维,是一种思维逻辑进程的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者推理缺乏逻辑依据,可在没有前提的条件下做出结论,也可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设置前提,还可倒因为果,以致前提和结论缺乏应有的逻辑关系,使人无法理解。2 象征性思维象征性思维主要表现为患者往往把两类毫无逻辑关系的事物或概念生硬的联系起来。3 诡辩症诡辩症是指病人在言语的语法和外表结构上都是正常的,但言论的内容却是空泛的,缺乏现
20、实意义和确切的论证。语词新作语词新作是一种思维逻辑结构上的障碍, 主要表现为患者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去生造一些新词新字, 或用图形和符号代替某些概念。妄想:妄想:实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信念、错误的判断和推理。分类分类:按照起源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按照结构分为系统性妄想和非系统性妄想按照内容性质分为被害性质妄想、夸大色彩的妄想和贬斥性质的妄想。被害性质的妄想被害性质的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影响妄想嫉妒妄想属于夸大色彩的妄想有:属于夸大色彩的妄想有:夸大妄想发明妄想钟情妄想属于自我贬斥性质的妄想属于自我贬斥性质的妄想:自责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妄想产生的条件:妄想产生的条件:1 病人在意识清醒下,由于
21、某种身体内、外的刺激物的作用,而对外界刺激物的认识出现异常,就可能在认知异常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发展为妄想2 妄想也可以在意识障碍的条件下产生3 在情绪障碍的条件下产生妄想4 思维过程本身有障碍的条件下产生妄想5 在人格障碍的背景上产生妄想(三)关于思维障碍的一些理论关于思维障碍的一些理论1 布鲁勒的内向性思维学说2 思维的倒退学说六章情感障碍与行为障碍六章情感障碍与行为障碍(一)情感活动异常(一)情感活动异常情感:情感:人对现实事物总是采取某种态度并产生各种不同的内心体验,如喜悦悲哀恐惧愤怒快乐忧愁等,即为情感。(二)表现为高涨和兴奋的情感活动异常(二)表现为高涨和兴奋的情感活动异常1 1 情感
22、高涨情感高涨表现为病人的情感活动显著增强,经常表现的欢欣喜悦,得意洋洋,说话时总是语音高昂,喜笑颜开,病人对一切都感到非常乐观,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兴趣,而且骄傲自负,有夸大色彩。2 欣快欣快3 情感爆发情感爆发是一种在精神因素影响下突然发作的,爆发性的情感异常4 病理性激情病理性激情是一种突然、强烈而短暂的情感爆发,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5 易激惹易激惹(三)(三)抑郁恐惧和焦虑抑郁恐惧和焦虑抑郁恐怖症焦虑抑郁恐怖症焦虑(四)(四)情感和情绪错乱情感和情绪错乱1 1 情感倒错:情感倒错:是一种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丧失其协调一致的联系而出现脱节的现象。表情倒错表情倒错:是内心体验和表情动作之
23、间不相协调的表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3 矛盾心理矛盾心理(五)(五)情感淡漠和倒退情感淡漠和倒退1 1 情感淡漠情感淡漠:的病人对外界的任何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在疾病早期,往往表现为细致的情感逐渐丧失,病人对家人显得不关心、不体贴、对周围人和事物态度冷淡,情感反应不鲜明不生动,以后则慢慢发展为典型现象。2 2 情感减退情感减退的病人对各种外界事物逐渐丧失相应的态度和内心情感体验。二意志和行为动作异常二意志和行为动作异常意志意志是人在其实践活动中有意识的提出确定的目的,并为达到目的而自觉的控制与调节自己的行为,不断克服困难,坚持行动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二)意志活动的异常表现意志活动的异常表现
24、意志增强意志减弱意志缺失意志增强意志减弱意志缺失(三)(三)行为动作的异常表现行为动作的异常表现两个方面:两个方面:1 随意运动本身受到破坏,即随意性受到削弱或丧失2 意志活动和随意动作之间的关系受到破坏。1 随意动作的异常随意动作的异常A A 木僵状态木僵状态:病人几乎静止不动,经常保持一种固定的姿势。抑郁性木僵抑郁性木僵心因性木僵心因性木僵是在突然遭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之后发生的一种状态紧张性木僵紧张性木僵病人全身骨骼肌肉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紧张, 主动运动几乎完全消失;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一个固定不变的姿态,僵住不动器质性木僵器质性木僵B B 蜡样屈曲:蜡样屈曲:是在木僵状态的基础上出现的一
25、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形C C 违拗症(抗拒形)违拗症(抗拒形)病人对别人加于它的动作和提示不仅没有相应的反映,而且加以抗拒,在临床上可见到两种表现:主动性违拗被动性违拗D D 被动性服从被动性服从与违拗症正好相反,病人对于任何意见于要求都无条件的接受,并立即执行,即使执行结果会对他造成损害或引起痛苦,他也照样去做。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处于休眠状态的病人E E 刻板动作刻板动作、模仿动作、持续动作模仿动作、持续动作病人在没有任何目的和意义的情况下,持久的、机械的重复一种单调动作,这些动作相应的与刻板言语、模仿言语和持续言语一起出现F F 作态作态:病人做出一些古怪的、愚蠢的和做作
26、的幼稚动作、姿态、步态或表情或用怪声怪调跟人说话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2 2 意志行为和其他兴奋性行为的异常意志行为和其他兴奋性行为的异常A A 强迫动作强迫动作,这是病人在某种难以抑制的意向和情感的影响下重复进行的动作。B B 躁狂性兴奋躁狂性兴奋病人整个心理活动增强,言语、动作、行为都大大增加。C C 青春性兴奋青春性兴奋病人言语增多,但往往支离破碎,语无伦次,有明显的破裂性思维,情感表现倒错,做作。D D 紧张性兴奋紧张性兴奋:病人说话较少,语句简单,内容单调,有时显得杂乱,且常出现刻板言语和模仿言语;情感变化较大,表现强烈,但表情呆滞,与其他心理活动不协调,行为动作较少,但强烈而粗
27、暴,具有突然发作性和冲动性。七章七章智力障碍智力障碍智力智力最早由哲学家斯宾塞和生物学家高尔顿将古拉丁词引入英文的,其意义是代表一种天生的特点及倾向性。智力的性质和含义智力的性质和含义:A 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B 智力是学习的能力C 智力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能力尤其是衡量智力的重要标志(二)智力障碍与智力迟滞(二)智力障碍与智力迟滞智力障碍智力障碍: 又称智力缺陷, 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智力迟滞的等级:智力迟滞的等级:轻度轻度:智商分数在 5069 之间者,约占智力迟滞总数的
28、80,大致相当于“能教育”者。中度中度:智商分数在 3549 之间者,人数约占智力迟滞者的 12大致相当于“能训练”者重度重度:智商分数在 2034 之间者,人数约占智力迟滞者 7极重度者极重度者:智商分数在 20 以下者,在全部智力迟滞中不足 1智力迟滞者的心理特点:智力迟滞者的心理特点:智力迟滞者的心理活动存在较明显的障碍,其基本症状是智力低下与社会适应能力欠缺,其实,智力迟滞的人其缺陷并不只限于智力,而是整个心理过程都有障碍。感知觉方面感知觉方面:通常是降低的,其程度与智力迟滞的程度成正比。记忆方面记忆方面:程度较轻者并不影响其记忆能力,但由于兴趣范围的狭窄,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理解力的缺陷
29、,使得这些儿童在记忆方面,无论识记直观材料或是文字材料,进展都很缓慢,再现不准确,遗忘却很快。思维方面:思维方面:重度智力迟滞者几乎全无思维能力。情感方面:轻度智力迟滞者的情绪反应基本正常,但一般只有一些较原始而简单的情绪,缺乏复杂、高级的情感。行为方面:常表现的固执、刻板和墨守成规。关于智力迟滞,还有一种罕见的情况即所谓的“白痴学者”,其特点是在智力普遍低下的基础上,存在着个别突出的才能,这些才能甚至可以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水平。二智力迟滞的病因及临床类型(一)(一)智力迟滞病因:智力迟滞病因:1 遗传因素2 先天性因素3.后天性因素(二)智力迟滞的临床类型智力迟滞的临床类型1 染色体畸变引起的
30、智力迟滞染色体畸变引起的智力迟滞最具代表性的是唐氏综合征唐氏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形)本症为常染色体畸变所致,1866 年首先由兰东。唐所描述,临床症状除智力低下外,多半有躯体上的先天畸形,如扁平头、塌鼻梁、眼距大,手掌厚而指短粗,小指过短且不相称,末端指节向内弯。常有先天性心脏病、脐疝、生殖器发育不良等。2 遗传性代谢缺陷引起的智力迟滞遗传性代谢缺陷引起的智力迟滞最典型的是苯丙酮酸尿症,苯丙酮酸尿症,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基因遗传,是一种遗传性氨基酸代谢障碍。3.内分泌障碍引起的智力迟滞内分泌障碍引起的智力迟滞发病率最高的是地方性呆小症(又称克汀症)发生于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4 感染因素引起的智
31、力迟滞感染因素引起的智力迟滞5 其他生物因素引起的智力迟滞其他生物因素引起的智力迟滞:物理损伤化学损伤中毒6 社会因素导致的智力迟滞社会因素导致的智力迟滞三智力迟滞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三智力迟滞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智力迟滞的早期干预及教育训练智力迟滞的早期干预及教育训练智力迟滞者的早期干预:A 对训练要抱有信心,不可半途放弃B 训练内容是生活上所需要的,而不是从知识系统角度来衡量。C 重复学习是儿童获得知识的基本训练方法,患儿根式如此,而且要比正常儿童多几十次或数百次。D 学习的内容不可多,先易后难,对较困难的内容可分为有连关性的小项目,顺序进行。E 每天坚持定时、定量的学习,以便养成学习习惯F
32、凡学习认真,应及时予以表扬,并给一点小食品作为奖励。G 鼓励儿童与同伴玩耍,训练人际交往技能H 参加教育训练的人员,应保持一致。早期干预的内容早期干预的内容(按顺序包括 5 个行为领域):A 大运动,如坐立走跑B 精细动作,如抓握书写协调活动C 适应性行为,如视听辨别颜色和形状D 言语,如发音、表达理解等E 个人社会行为,如生活自理、人际交往技巧等八章人格障碍八章人格障碍一人格障碍的概念及其演化历程人格障碍: 是在某种不健全的先天素质基础上, 在后天不良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造成的人格发展的偏离正常和人格结构的缺损。人格是一个人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特质或心理特征。 它是在人与其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过程
33、中塑造出来的独特的认知方式、情感特征和行为风格。人格是在这种先天生物学差异基础上,在某种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通过不断的社会内化过程而逐渐形成的。二人格障碍的特征共同特征:A 人格障碍一般是在没有神经系统形态学的病理变化情况下,出现人格的严重缺陷,表现出人格严重偏离正常或人格发展的内在严重不协调。B 对环境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重复出现,由于患者往往不能从一次次失败的行为后果中吸取应有的教训做出相应的改变,而总是固执地坚持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因此,很难做出适应性行为,并重复出现适应不良的后果。C 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自知力,不能用正确的认识有效的指导自己的行动,也不能从过去的错误教训和生活经验中吸取
34、教训,总是把自己所遇到的任何困难与遭受的挫折都归咎于外界因素或别人的过错。D 情感情绪发育不成熟,突出的表现是极不稳定的,常变化,易冲动,易激惹易于增强活变得低落,自我调控能力差,有的对人情感幼稚、肤浅,有的则冷酷无情。E 人际关系失调,难以和他人相处。F 人格障碍患者的人格偏离或人格结构的内在不协调都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不易改变。H 人格障碍的发展虽难以确定明确的起始时间,但它的发生一般是从早期开始,在儿童青少年期即有所表现。三人格障碍的成因三人格障碍的成因3 3 个因素:个因素:生物学因素:生物学因素:1 遗传因素的影响2.病理生理因素的影响儿童早期教育与家庭因素儿童早期教育与家庭因素1
35、 早年精神床上的影响2 家庭关系不和谐及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3 不良教养方式的影响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四人格障碍的分类及临床表现四人格障碍的分类及临床表现(一)(一)ICD-10ICD-10 关于人格障碍类型的分类:关于人格障碍类型的分类:1 1 偏执形人格障碍偏执形人格障碍2 2 类分裂样人格障碍类分裂样人格障碍3 3 反社会形人格障碍反社会形人格障碍4 4 冲动形人格障碍冲动形人格障碍5 5 戏剧形人格障碍戏剧形人格障碍6 6 强迫形人格障碍强迫形人格障碍7 7 焦虑回避形人格障碍焦虑回避形人格障碍8 8 依赖形人格障碍依赖形人格障碍(二)(二)CCMD-3CCMD-3 关于人格障碍的分
36、类关于人格障碍的分类1 1 偏执形人格障碍分裂样障碍偏执形人格障碍分裂样障碍反社会性冲动性反社会性冲动性表演性(癔症性)强迫性表演性(癔症性)强迫性焦虑性依赖性焦虑性依赖性其他或待分类人格障碍其他或待分类人格障碍六反社会形人格障碍六反社会形人格障碍临床特征:临床特征:1 缺乏做人的良心和道德感2 缺乏责任心和义务感3 生活无计划,人生无目标4 人际关系失调5 无视社会权威6 行为模式倾向于冲动性、攻击性和破坏性九章性行为障碍九章性行为障碍一性心理障碍一性心理障碍易性症易性症是一种性别认同障碍,属于身份障碍。易性症患者认定自己应有的性别与现有的性别身份相违背。他们持续的延误自身的性别特征和身份,
37、为此而极为痛苦,要求转换为异性。易装症易装症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恋物症,表现为对异性衣着的特别喜爱,反复出现穿戴异性服饰的强烈欲望并付诸行动,他们常喜欢从头到脚穿扮得像女人一样,包括女性内衣、内裤、乳罩、长统袜、耳环及其他化妆品等等,然后对着镜子反复自我欣赏,并希望获得别人的赞许。恋物症恋物症:指在强烈的性欲望与性兴奋下, 反复收集,玩弄异性所用物品, 或异性身体的某一部分,而获得性满足的现象。窥阴症窥阴症:暗中偷看别人的性活动或异性裸体、阴部等来获得性兴奋的性满足。露阴症露阴症:是指反复多次在陌生的异性面前突然暴露自己的生殖器以求的满足性欲望的性变态。挨擦症挨擦症:指男性患者反复多次在拥挤的场合
38、趁对方不备伺机以身体某部分(常为阴茎)挨擦和触摸女性身体,并可伴有射精或手淫来达到性满足的行为。性施虐症性施虐症:指通过给性伴造成身体或精神的痛苦来满足性欲的一种性心理异常,一般多见于男性,但也有不少个案是女性。性受虐症性受虐症:通过接受性伴侣施予的痛楚和屈辱而引发性欲并得到性满足的一种性心理异常。二同性恋二同性恋同性恋同性恋:对同性产生性兴趣并已同性为满足性欲的对象,如对同性有性欲望或性动机可谓之同性恋倾向,兼有性行为者则为同性恋。同性恋分为三类同性恋分为三类:真性同性恋双性恋假性同性恋同性恋行为的原因解释的理论:1 遗传假说 2 病态家庭说三性功能障碍三性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指
39、缺乏满意的性生活能力,不能进行正常的性行为或在性行为中不能获得性满足的一类障碍。障碍的类型障碍的类型:性欲障碍性兴奋障碍性高潮障碍性功能障碍治疗的基本原则:性功能障碍治疗的基本原则:1 全面掌握夫妻双方相关的性解剖、性生理、性心理、和性行为的资料。2 强调性活动是一种自然本能活动的观点,消除对性行为的恐惧。3 夫妻双方共同参与治疗4 注意其他方面的性和非性的问题。5 保密1010 章心身疾病章心身疾病一心身疾病(心理生理障碍)一心身疾病(心理生理障碍):是指那些主要或完全的有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与情绪有关而主要呈现为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二心神疾病的范围二心神疾病的范围1 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
40、原发性高血压偏头痛心绞痛雷诺氏病心动过速)2 2 胃肠系统胃肠系统(消化性溃疡神经性厌食症溃疡性结肠炎)3 3 泌尿生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排尿系统阳痿阴冷月经失调或痛经)4 4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障碍糖尿病)5 5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慢性呃逆)6 6 皮肤皮肤(荨麻疹斑秃神经性皮炎)7 7 肌肉和骨骼系统肌肉和骨骼系统(周身疼痛症类风湿关节炎)三致病因素分析三致病因素分析致病因素致病因素既有躯体的生物学因素的作用, 如遗传素质, 又有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作用, 还有心理学方面的因素的作用,总之,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起作用作用:A 情绪的作用 B 心理动力的
41、作用 C 学习因素的作用 D 行为类型与人格特征的作用)四常见的心身疾病四常见的心身疾病1 1 原发性高血压症原发性高血压症: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除了情绪的影响以外,原发性高血压与性格特征也有很大的关系,总之,原发性高血压症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因此,应从综合的角度,即遵循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来进行分析,概括起来,可以说原发性高血压症是在遗传上具有高血压素质的人身上, 由于独特的人格特征, 使他在生活过程中容易受社会紧张刺激的影响而引起较大地情绪变化,并通过交感神经系统为中介引发了反复的血压升高反应,从而导致了高血压症。总之,心理社会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症的发生、发展上有着重要的作用。糖尿病糖尿病
42、:作为一种多因性疾病,其发病原因相当复杂,既有非常明显的生物学原因,同时又有十分突出好的心理社会原因,除了遗传,肥胖,胰腺损伤和衰老等生物因素以外,心理社会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治疗治疗:首先要考虑如何改善病人的情绪状态,消除由于疾病所造成的消极情绪反应,其次要通过心理治疗措施,增进病人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深入了解,帮助病人建立密切与医生配合和遵从医嘱的良好行为。消化性溃疡的形成消化性溃疡的形成:紧张情绪刺激被认为是造成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原因。刺激性的饮食,遗传素质,焦虑情绪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消化性溃疡。1111 章神经症章神经症神经症神经症是一对精神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焦虑、烦恼、抑郁、
43、恐怖、强迫、疑病症状或各种躯体不适感,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1769 年苏格兰医生库尔兰在疾病分类系统首次提出这一术语,泛指神经病变,包括各种器质性疾病和精神障碍,法国比奈尔把神经症分为功能性和躯体性两类。特征特征:1 神经症发病通常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常构成发病的基础。2 症状复杂多样,其典型体验是患者感到不能控制他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如焦虑、持续的紧张心理、恐惧、缠人的烦恼、 自认为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 强迫观念等。 患者虽有多种躯体的自觉不适感, 但临床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3 患者一般能适应社会
44、,其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可以为他人理解和接受,但其症状妨碍了患者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4 患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常迫切要求治疗,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1980 年 DSM3 中分为三组:焦虑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分离性障碍CCMDCCMD3 3 神经症包括: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神经衰弱和其他神经症恐怖症恐怖症:是指接触到特定事物或处境时具有的强烈的恐惧情绪,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和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最近诊断标准里的三种类型: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特殊恐怖症致病因素致病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广场恐怖症:广场恐怖症:又称场所恐怖症,它最
45、初用来描述对聚会的场所感到恐惧的综合症,特点特点:恐惧症状恐惧均在特定情境中发生回避行为社交恐怖症社交恐怖症:主要表现为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特殊恐怖症特殊恐怖症:又称简单恐怖症,是指对存在或预期的某种特殊物体或情境中而出现的不合理恐惧。恐怖症的治疗恐怖症的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恐怖症的治疗中,被研究的最彻底同时又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要数行为治疗,目前最常用的为系统脱敏法或暴露疗法,在国内, “认识领悟疗法”也常用于恐怖症的治疗,其方法是引导患者对过去经历中已经被遗忘了的精神创伤体验引入到意识或理智中来加以领悟,即以成人的态度重新认识这些体验,从而使恐怖症
46、状得以减轻或消除。对于社交恐怖症,目前最常用的是认知行为疗法,如暴露技术、社交技巧训练、满灌法、松弛训练、认知重构。恐怖症的临床表现恐怖症的临床表现: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特殊恐怖症惊恐障碍惊恐障碍:简称惊恐症,是以反复出现的惊恐发作为原发的和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持续的担心再次发作或发生严重后果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1895 年弗洛伊德将以焦虑症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从神经衰弱中独立出来,并命名为焦虑性神经症,于是焦虑性神经症被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两种类型惊恐障碍的临床表现:惊恐发作指的是极度焦虑状态的突然出现,并通常伴有一些躯体症状和灾难临头的想法。第一次发生没有明显诱因。惊恐发作常突然发生
47、,在 10 分钟后左右症状达到高峰。患者的惊恐发作的频度和严重程度会有波动。惊恐障碍的心理治疗:1 指出惊恐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不是器质性的病变,也不是性格上的弱点2 向患者保证他的疾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3 告诉患者惊恐障碍症状表现形式的特点4 指出药物是以纠正生物学方面异常的一个手段,仅需暂时服用5 应让配偶、家属及其他对患者有重大影响的人一同参与治疗,避免他人对患者采取过度保护措施。三广泛性焦虑障碍三广泛性焦虑障碍定义:定义:是以持续性的紧张不安,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焦虑的适应功能焦虑的适应功能:1 信号功能2 动员机体处于战斗准备状态3 是学习和
48、经验积累的过程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认知模式三观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认知模式三观点1GAD 患者易于对应激事件感到不可控性或不可预测性,不可控的知觉是焦虑的核心特征,而这种思维倾向的形成与患者在过去生活中经历了若干不可控的重要事件有关。2 如果人们对危险做出过度评价,焦虑反应与客观情境不相称,则将形成病理性的焦虑反应3 研究发现,GAD 患者在加工混合有危险的外界信息过程中,倾向于把注意力自动化地投向于环境中具有危险含义的信息,并且要比正常人更容易对模糊的信息以一种危险的方式做出评价。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经常和持续的无明确或具体内容的紧张不安, 或对现实生活中的
49、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 焦虑的同时常伴有易激惹、注意力集中困难、难以作决定以及害怕犯错误。焦虑症患者表情紧张,双眉紧锁,姿势僵硬而不自然,可见眼睑、面肌或手指震颤,或患者自感震颤,同时有程度不等的运动性不安,包括小动作增加、不能静坐等。强迫症强迫症,又称强迫性冲动障碍,是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患者认识到这些观念和行为是毫无意义的、不合理的,以至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苦的一种心理障碍。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根据其表现,强迫症可以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两者共同点两者共同点:1 症状反复、持续出现,患者完全能够觉察2 症状具有“属我“性,即非外力所致,但又”非我所逼
50、“3 症状往往令自己内心焦虑、痛苦4 患者明知症状表现是不应该、不合理、不必要或无意义,但难以摆脱5 患者往往采取相应的对抗性行动强迫观念的三种表现强迫观念的三种表现:强迫思维强迫情绪强迫意向强迫行为的表现:强迫行为的表现:1 强迫洗涤2 强迫检查3 对抗性或控制性强迫行为强迫症的心理治疗强迫症的心理治疗治疗时要仔细了解强迫症的类型和程度、外界诱因和使症状固定的强化因素,心理分析疗法最早用于治疗强迫症,还有很多,包括脱敏疗法、反应预防、冲击疗法和厌恶条件化疗法,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也有较好的效果,可通过住院或门诊形式进行七躯体形式障碍。七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类以各种躯体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