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宏观经济学: 对整体经济运行的研究,包括对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物价总水平的下降2.失业: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3.衰退:实际 GDP 的减少不严重的时期4.萧条:实际 GDP 的减少很严重的时期5.模型: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其目的就是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6.内生变量:模型要解释的变量7.外生变量:模型接受为给定的变量8.市场出清: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使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9.有伸缩性和粘性的价格:价格能否对供求变动作出即时的调整,长期适用于假设价格有伸缩性,短
2、期适用于假设价格有粘性10. 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和个人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者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第二章1.国内生产总值GDP :经济社会 (即一国或一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 (物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2.消费物价指数CPI:一个典型消费者所购买的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相对于某个基年同样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3.失业率:想要工作的人中没有工作的人的比例4.国民收入核算: 用于衡量 GDP 和许多相关统计数字的核算体系5.存量:衡量一个给定时点上的数量;流量:衡量每一个单位时间内的数量6.增加值:该企业产出的价值减去企业购买的中间产品的价值7.估算值:对于一些不
3、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没有市场价格,对其使用价值的估算8.名义 GDP:按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实际 GDP= 名义 GDP物价指数: 用一组不变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9.GDP 平减指数: 又称为 GDP 的隐含价格平减指数,定义为名义GDP 与实际 GDP 的比率10.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YCIGNX)11. 消费:家庭购买的产品与服务12. 投资:包括为未来使用而购买的产品。(投资是新资本的创造,不包括在不同个人之间重新配置的资产购买)a)企业固定投资:企业购买的新工厂和设备b)住房固定投资:家庭和房东购买的新住房c)存货投资:企业产品存货的增
4、加13. 政府购买 G:包括政府用于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和福利。14. 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第三章国民收入1.生产要素:用于生产产品与服务的投入2.生产函数:表达可获得的生产技术,其决定了在给定资本和劳动的条件下的产出量3.规模收益不变:所有生产要素增加相同百分比引起产出增加同样的百分比,即zYF(zk,zL)4.要素价格: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决定国民收入的分配。工人工资、资本租金。5.竞争性:相对于贸易市场微不足道,只能接受市场所给定的产出和投入价格6.利润:收入减去成本企业所有者在支付了生产成本后所留下来的收入7.劳动的边际产量( MPL):在资
5、本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多雇佣一单位的劳动所得到的增加的产量。8.边际产量递减: 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9.实际工资: W/P用产品而不是用货币衡量的劳动10. 资本的边际产量( MPK):在劳动量不变的条件下,企业因多用一单位资本而得到的额外产出量11. 资本的实际租赁价格:R/P用产品而不是货币衡量的租赁价格12.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经济利润 Y(MPL L) (MPK K);会计利润经济利润(MPKK)13.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F(K,L) AkaL1-a(A 是一个大于 0 的参数,衡量现有技术的生产率)14. 可支配收入: 总收入减去总税收(Y
6、 T),分别用于消费和储蓄15. 消费函数: CC(YT)可支配收入决定消费水平16. 边际消费倾向( MPC) :是指当可支配收入增加一个单位时,消费C 的增加量。在0 到 1 之间(额外的一美元收入增加了消费,但增加额要小于一美元)。是消费函数的斜率17. 利率:衡量融资资金成本18. 名义利率:投资者为借贷资金支付的利率19. 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其是借款成本和使用自有资本投资时的机会成本。20. 投资支出是实际利率的减函数,I=I(r)21. 国民储蓄: YCG 满足了消费者和政府需求后剩下来的产量22. 私人储蓄 (YTC):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所得
7、23. 公共储蓄 (TG):政府收入减去政府支出所得24. 预算盈余:当TG;预算赤字:当T=50%, 此时货币不再具有价值储藏职能,其它职能也受到影响。人们可能进行物物交易,或者借用其它币值稳定外国货币进行交易。(是由于过度的货币供给造成的;当央行大量发行货币时,价格水平会上升;如果发行货币的速度特别巨大时,就会导致超速通胀。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停止发行货币。)6.货币:是财富的一种类型,是可以很容易地用于交易的资产存量7.货币的价值储藏手段:货币是一种把现在的购买力变成未来的购买力的方法8.计价单位:货币提供了可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单位9.交换媒介:货币是可以用以购买产品与服务的东西10.
8、 法定货币: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由政府的规定或法令确定为货币的,如美元,纸币11. 商品货币:具有某种内在价值的商品,如黄金12. 金本位:把黄金作为货币13. 货币供给:在一个经济体中可以得到的货币量14. 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的控制,由中央银行控制15. 中央银行:美国即是美联储,中国是中央人民银行,决定执行货币政策的机构16. 联邦储备体系:美联储,美国的中央银行17. 公开市场操作: 即货币控制方法买卖政府债券。增加供给,则用货币从公众手里购买政府债券;减少供给,则出售政府债券18. 通货:即未清偿的纸币与铸币之和19. 活期存款:即人们在自己支票账户上持有的资金20. 货币数量论:
9、数量方程式:表示交易量与货币之间的联系货币 货币流通速度价格 交易量( MVPT)21. 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衡量货币在经济中流通的速度。在一个给定的时期中一张美元钞票转手的次数22. 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一个给定时期中钞票进入某个人收入的次数,即下式中的v货币 货币流通速度价格 产出( MVPY)23. 实际货币余额: MP,根据货币可以购买的产品与服务量来表示货币量,衡量货币存量的购买力24. 货币需求函数: 决定人们希望持有的实际余额的数量 MP)dkY,k 是常数,它表示人们手持货币在收入中所占比例。该方程式说明,实际货币需求量与实际收入成比例。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的变动必定引起名义
10、GDP 的同比例变动,即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那么货币量决定了经济产出的货币价值。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VPYM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决定通货膨胀率。25. 金银币铸造税: 通过发行货币筹集收入。当政府发行货币为支出融资时,它增加了货币供给,从而引起通货膨胀。随之而来,公众手中原有的货币贬值。因此,通货膨胀很像对持币者征收的赋税,政府发行货币融资就像征收一种通货膨胀税。26.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银行支付的利率I,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i 增加,货币需求量减少;实际利率:购买力增加r名义利率: 是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之和。名义利率是银行支付的利率,实际利率 是购买力的增加27. 费雪效应:
11、 费雪方程式: ir(更准确的表示为i=r+ e)根据费雪方程式,通货膨胀1%的上升引起名义利率1%的上升。这种通货膨胀率与名义利率之间这种一对一的关系称为费雪效应。28. 事前实际利率: =1- e,人们在贷款或购买债券时所预期的实际利率;29. 事后实际利率: =1-,人们在结算贷款或债券时实际使用的利率30. 鞋底成本: 为避免通胀税而减少货币持有余额,由此而造成的不变或成本。(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引起较高的名义利率,从而减少了实际货币余额,引发人们更频繁地跑到银行去取款。从长期看,通胀并不能影响实际收入与实际的支出。)31. 菜单成本: 变更价格时的成本。32. 实际变量: 变量用实物单位
12、衡量,例如,数量和相对物价;名义变量:用货币表示的变量33. 古典二分法: 是指实际和名义变量的区别。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不影响实际变量。34. 货币中性: 货币对实际变量的无关性。35. 实际变量 :是指以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如数量和相对价格等;如产出的数量,实际工资-每小时工作挣得的产出,从长期看,实际工资决定于劳动的供给与劳动边际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价格水平或通胀率;实际利率 -出借一单位今天的产出,可以在将来获得的收入。36. 名义变量: 是指用货币单位等来衡量的变量。如名义工资-每小时工作挣得的美元数;名义利率-出街今天的一美元, 将来可获得的美元数; 价格水平 -购买一篮子商品需要的美元
13、数。第五章失业1.自然失业率: 经济围绕其波动的平均失业率。(因为存在 1.寻找工作 2.工资刚性)2.劳动力:就业者与失业者之和3.劳动力参与率:成年人口中属于劳动力人数的百分比4.失业保障 UI:失业工人在失去工作之后可以在某一时期内的到自己工资的一部分(UI 的缺点是增加了寻找工作的失业人数,因为其减少了失业的机会成本,减少了寻找工作的紧迫感,因此减少了 f 。其优点 是使失业人员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寻找工作,可以帮助失业人员找到更合适的工作,这将会导致更高的生产率与更多的收入。)5.局内人与局外人:局内人是已经被雇佣的人,保持了高工资;失业者是局外人,承担了高工资的部分代价,他们可以接受低
14、工资。6.摩擦性失业 :由于工人寻找工作耗费时间而造成的失业。(原因:1.不同工人的偏好与工作能力存在差异; 2.不同工作有不同的技能要求;3.工人在地理位置上的迁移不会一蹴而就;4.空缺岗位与待岗工人的信息是不完备的)7.工资刚性: 工资不能调整到劳动供给等于劳动需求的水平。其降低了就职率,并提高了失业水平(原因: 1.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法2.劳动工会组织3.效率工资)8.效率工资 :保证工人生产的效率所付的工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也使劳动成本高于均衡工资水平。9.部门转移: 不同行业和地区间对工人的需求构成的变动。部门转移总在发生,由于工人改变部门需要时间,所以总是存在摩擦性失业10.
15、结构性失业 :工资刚性与工作配额的配给引起的失业。愿意工作的人数与可以提供的工作数之间的存在根本性的不匹配11. 丧失信心的工人:想工作,但在不成功的寻找之后,放弃找工作的工人12. 公共政策与寻找工作: 政策计划影响失业 -政府就业服务机构发布岗位空缺信息,服务就业;公共职业培训机构 -帮助从衰退产业中退出来的工人获得进入新兴产业必须的技能。第六章经济增长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索罗增长模型: 说明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如何影响一国经济的产出水平极其随着时间推移而实现的增长。-其假设: 1.K 不再固定:投资能够增加资本存量,折旧使得资本存量缩减。2.L 不再固定:人口增长使其增加。3
16、.消费函数更为简单:C=(1-S)Y 4. 没有 G orT2.稳定状态: 存在一个唯一的使 投资量=折旧量 的资本存量,此时投资和折旧正好平衡3.资本的黄金律水平:使稳定状态消费最大化的资本水平4.趋同: 一种追赶特性,世界上贫穷的经济体会赶上世界上富裕的经济体。5.条件趋同: 经济体向其自身的稳定状态趋同,其稳定状态则由储蓄,人口增长,和人力资本决定。6.马尔萨斯模型: 不断增长的人口将持续的限制社会供养自己的能力,人类将永远生活在贫困中,但是此模型忽略了人的创造性足以抵消人口增长的影响。7.克莱默模型: 世界人口增长是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驱动力,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多的人才,可以对技术进步做
17、出贡献。-大量人口是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8.劳动效率:反映社会对生产方法的了解程度,随着可获得的技术改进,劳动效率提高9.劳动扩大型技术进步:引起劳动效率以某种不变的速度增长的技术进步10. 内生增长理论:超越索罗模型,并建立解释技术进步的模型。基本假设资本收益保持不变,并且知识成为资本的一部分。1.均衡增长:在均衡状态,技术进步导致人均产出与人均资本的共同上升第七章经济波动导论1.奥肯定律: 失业与 GDP 之间的反向关系,通常实际GDP 的变动 3.5% 2 失业率的变动,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 个百分点,实际GDP 将低于潜在 GDP 2 个百分点。即失业率每上升 1%,GDP 下降
18、2%。 Y/Y=3.5-2 U2.总供给:产品与服务供给量和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3.供给冲击: 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冲击。供给冲击改变生产成本,影响厂商索取的价格(也称价格冲击) -逆供给冲击: 1.坏天气减少农作物产量,是食品价格提高;2,工人联合起来,通过谈判使工资提高;3.新的环境管制要求厂商减少排污量,厂商为消除遵从成本, 索取较高的价格。故有利的供给冲击降低成本和价格。4.前导经济指标指数: 每月由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公布的预测未来69 个月经济活动的10 个数据系列,其是先于整体经济变动的变量。它虽不是对未来的精确预测,但它是对工商业和政府计划的一个考虑因素。-例如制造业生产工人的平均每
19、周工作时间,平均每周初次申请失业保障的人数,对通货膨胀调整的消费品和原材料新订单,非国防资本品的新订单,供货商业绩,发放的新建筑开工许可证,股票价格指数,对通货膨胀做出调整的货币供给,利率差(10 年期中期国库券与3 个月短期国库券的收益差) ,消费者预期指数。5.冲击:使曲线变动的外生事件6.稳定政策: 政策行动旨在减少短期经济波动的严重性。- 比如利用货币政策对付逆供给冲击的效应。7.总需求曲线: 表示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告诉人们在任何一种给定的物价水平上人们想购买的产品与服务量。-本章介绍 AD/AS 模型,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余额(M/P)下降,导致对商品与服务需求的下降。货币
20、供给增加,AD 曲线向右移动8.需求冲击: 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冲击9.滞涨:物价水平上升而产出水平低于自然水平,结合了停滞(产出下降)与通货膨胀(物价上升)第十章1.IS-LM 模型: 说明在任何一种给定的物价水平什么因素决定了国民收入2.凯恩斯交叉图: 短期中,经济的总收入主要由家庭、企业和政府的支出愿望决定,因此凯恩斯交叉图即是这种观点的模型化,由计划支出曲线和实际支出曲线构成的模型,决定均衡的产出3.税收乘数: 1 美元税收变动引起的收入变动,即Y/ T= MPC1MPC,收入与税收的变动方向相反4.IS 曲线:代表“投资”和“储,蓄”表示产品与服务市场上的情况,显示了产品与服务市场上产
21、生的利率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5.政府购买乘数:即 YG=11MPC,政府购买的增加引起收入更大的增加,即政府购买增加 1 美元会引起收入增加多少,政府购买乘数大于1。6.流动偏好理论: 假定利率调节使经济中最具有流动性的资产-货币供需平衡7.LM 曲线: 代表“流动性”和“货,币表”示货币供求的情况第十一章1.货币传递机制:货币扩张引起对产品与服务的支出的增加,即货币供给的增加降低了利率,刺激了投资,从而扩大了产品与服务的需求2.庇古效应:物价的下降时收入增加的渠道3.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未预期到的通货紧缩使债权人变富而使债务人变穷4.支出假说:大萧条因为产品与服务支出的外生减少,股市崩盘,住房
22、投资下降,银行破产,平衡预算5.货币假说:大萧条因为货币供给大幅度的减少第十二章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总需求的分析扩大到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假设一个开放经济中物价水平固定的,说明什么因素引起总收入的短期波动2.浮动汇率:汇率由市场力量决定,允许汇率对经济状况的变动作出反应,自由波动3.固定汇率:中央银行宣布一个汇率值,并准备随时买卖本币吧汇率保持在宣布的水平上4.货币贬值:通货的官方价值下跌5.货币升值:通货的官方价值上升6.风险贴水:由一国发放贷款可以觉察到的政治风险以及预期的实际汇率变动决定7.投机性狙击:是投资者对固定汇率无法维持的直觉发生变化8.货币局:一种制度安排,中央银行用它
23、保持足够的外国通货以支持每一单位本国通货9.美元化:放弃本国货币,是自己国家使用美元,唯一损失就是政府放弃了铸币税10. 不可能三角形:一国不可能同时拥有资本的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独立的货币政策,一国必须选择这个三角形的一边,放弃对角的支付特征第十三章1.黏性价格模型:假定企业的价格具有黏性,不能迅速根据需求变动调整他们索取的价格,合意的价格由物价总水平与总收入水平2.黏性工资模型:假定名义工资调整的落后,而就业由企业所需求的劳动力决定,物价上升,导致实际工资的下降,企业雇佣劳动力增多,从而产出增加3.不完全信息模型:人们总是密切关注与自己所生产产品价格,但对他们消费的所有产品价格关注不密切,
24、从而混淆了了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与相对价格变动,影响了他们的供给决策,并导致物价水平与产出之间存在短期的负相关关系4.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由预期的通货膨胀、周期性失业、供给冲击三种因素决定5.适应性预期:根据最近观察到的通货膨胀来形成他们的通货膨胀预期6.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周期性失业对通货膨胀施加向上或向下的压力,低失业率向上拉动了通货膨胀率,高涨的总需求造成了了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7.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由于不利的供给冲击引起生产成本上升的典型事件8.牺牲率:通货膨胀每减少1 个百分点所必须放弃的一年实际GDP 的百分比, 典型估计在 5%。结合奥肯定律, 失业变动 1 个百分点,GDP 变动
25、 2 个百分点, 因此通货膨胀降低1 个百分点,要求周期性失业提高约2.5 个百分点9.理性预期:人们可以最好的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包括关系现在政府政策的信息来预期未来10. 自然假说:总需求的波动仅仅在短期中影响产出与就业,在长期中,经济回到古典模型所描述的产出、就业和失业水平11. 滞后性:描述历史对自然率的长期持续影响的术语,提高了牺牲率,因为甚至在反通货膨胀时期结束以后产出还有损失1.国内生产总值 (GDP): 经济社会 (即一国或一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2.上述定义含有的意思:1)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2)GDP
26、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3)GDP 是一定时期内 (往往为一年 )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4)GDP 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5)GDP 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 (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 ;6)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3.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 NI;个人收入 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4.名义 GDP(或货币 GDP): 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5.实际 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
27、的市场价值。6.GDP 折算指数 :是名义的 GDP 和实际的 GDP 的比率。7.用支出核算GDP: 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的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 GDP。8.消费(指居民个人消费 )支出(用字母 C 表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小汽车、 电视机、洗衣机等 )、非耐用消费品 (如食物、衣服等 )和劳务 (如医疗、旅游、理发等)的支出。9.投资: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 (用字母 I 表示)。10.净投资 :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部分。11.存货投资 :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12.自主投资 :利率
28、r 为零势能有的投资量。13.储蓄-投资恒等式 :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即 Y=C+I; 国民收入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消费+储蓄,即 Y=C+S, 由上而得的公式I=S。14.折旧: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和资本老化带来的精神磨损。15.ZF 购买(即 ZF 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指各级 ZF 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 ZF 花钱设立法院 ,提供国防 ,建筑道路 ,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16.净出口 :进出口的差额。用X 表示出口 ,用 M 表示进口 ,则(XM)就是净出口。17.最终产品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18.中间产品 :用于再出售而供
29、生产别种商品用的产品。19.ZF 转移支付 :指 ZF 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20.个人可支配收入 :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后的个人收入。21.均衡产出 :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22.消费函数 (消费倾向 ):随着收入的增加 ,消费也会增加 ,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23.储蓄函数 :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的关系。24.边际消费倾向 :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25.平均消费倾向 :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26.边际储蓄倾向 :储蓄曲线上任一
30、点上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27.平衡储蓄倾向 :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28.棘轮效应 :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之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29.示范效应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受周围人的消费水准的影响。30.ZF 购买支出乘数 :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ZF 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31.税收乘数 :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32.ZF 转移支付乘数 :指收入变动对ZF 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33.平衡预算乘数 :指 ZF 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是国民收入变动对ZF 收支变动的比率。34.资本边际效率 (MEC): 是一
31、种贴现率 ,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35.投资边际效率 (MEI): 由于资本品供给价格上升而缩小的利息率的数值36.偏好(流动偏好 ):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37.加速数 :产出增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38.加速原理 :说明产出变动和投资之间关系的理论。39.投资税抵免的政策:即 ZF 规定,投资的厂商可从它们的所得税单中扣除其投资总值的一定百分比。40.产品市场的均衡 :指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41.IS 曲线:是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 ,在这样的组合下
32、,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 i=s, 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42.LM曲线:是这样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 ,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并且在这样的组合下 ,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43.LM 曲线的凯恩斯区域 :第二版课本第552 页44.LM 曲线的古典区域和中间区域:第二版课本第552 页45.增加 ZF 支出和减税 ,都属于增加总需求的膨胀性财政政策,而减少 ZF 支出和增税 ,都属于降低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政策。46.货币的需求 :就是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47.货币的交易需求:出于交易动机 (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
33、易活动)的货币需求。48.货币的投机性需求:预计债券价格将下跌(即利率上升 )而需要把货币保留在手中的情况。49.交易动机 :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50.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指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51.投机动机 :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52.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53.狭义的货币供给 :指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一般用 M1 表示)。54.广义的货币供给 :指硬币、纸币、银行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总
34、和(一般用 M2 表示)。55.意义更广泛的货币供给:指硬币、纸币、银行活期存款、银行定期存款、个人和企业所持有的ZF 债券等流动资产或“货币近似物”。56.财政政策 :ZF 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57.货币政策 :ZF 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58.凯恩斯极端 :如果出现一种 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 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59.古典主义极端 :如果出现一种IS 曲线为水平线而LM 曲线为垂直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将十分有效。60.挤出效应 :ZF 支出增加
35、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61.货币幻觉 :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6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政策混合产出利率1)膨胀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不确定上升2)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不确定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不确定下降4)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增加不确定63.充分就业 :在广泛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 )都有机会以自己原有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64.失业率 :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65.劳动力参加率 :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66.摩擦失业 :志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
36、期、局部性失业 ,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67.非自愿失业 :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人找不到工作的失业。68.自愿失业 :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69.结构性失业 :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可看作是摩擦性失业的较极端的形式)。70.周期性失业 :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71.自然失业率 :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72.自动稳定器 (内在稳定器 ):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
37、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 ZF 采取任何行动。73.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为确保经济稳定 ,ZF 审时度势而主动采取的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 ,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的一些财政措施。74.补偿性财政政策 :交替使用的膨胀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75.年度平衡预算 :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76.周期平衡预算 :指 ZF 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77.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的ZF 预算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 ZF 预算盈余。78.功能财政 :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
38、,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这种思想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79.货币创造乘数 :不考虑超额准备金时,它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考虑超额准备金时,它是法定准备率加上超额准备率国民收入: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投入的生产资源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国内生产总值( GDP )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产出 =总收入 =总支出 =新增价值支出法: 按购买者支出的货币金额汇总而成。GDP CIG(XM)C:个人消费 I:私人投资:总投资=净投资+折旧 G:政府购买 X:出口 M:进口收入法要素收入法按企业生产成
39、本核算国民收入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企业间接税和转移支付折旧+误差调整国民生产总值( GNP ):一定时期内本国或本地区常住单位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名义 GDP 用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 GDP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 GDP名义 GDP 物价指数均衡产出: 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即经济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均衡产出 =计划需求 =计划支出 =计划产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的增长带来消费的增长,但消费增长的幅度总是小于收入的增长的幅度,边际消费倾向不断递
40、减杜森贝里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消费与所得在长期维持一固定比率,长期消费函数为从零点出发的直线。棘轮效应: 由于消费习惯,增加消费易,减少消费难示范效应: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理论:消费者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弗里德曼永久收入消费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的,而是由他们的永久收入决定的。生命周期理论与永久收入理论异同(1)区别,前者偏重于储蓄动机,后者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未来收入( 2)相同点消费不
41、只与现期收入有关,而是以一生或永久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消费支出变化很小,永久性收入变化引起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临时性政府税收政策,消费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均衡国民收入概念:国民收入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处于均衡状态的国民收入。与计划支出相等的收入乘数理论的概念 指某一影响国民收入因素的增减变化,引起的国民收入的数倍变化。贴现率。这一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期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加预计净残值现值等于资本物品的价格。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在技术装备和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边际效率随社会投资额的不断增加呈递减趋势。产品市场均衡概念:产品市场总供给等于总需求IS 曲线 :投
42、资储蓄曲线是指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收入与利率组合点的轨迹利率 是由货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决定的。利率决定投资,进而决定国民收入,反方向。货币需求: 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愿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流动偏好陷阱: 利率越高,投机货币需求量越小。当利率很高时,人们认为利率不会再高,此时证券价格也很低,不会再下跌,而纷纷买进有价证券;反之,当利率很低时,人们认为证券价格不会再上升,而纷纷抛出,增加货币持有量。这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趋于无穷大,银行即使再增加货币供给,也不会使利率下降。货币供给: 一个国家在一时点
43、上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均衡利率: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时的利率LM 曲线的形成: 货币需求和供给相等条件下,利率与收入组合点的轨迹货币市场均衡条件:货币需求函数: L kyhr 货币供给函数: mMP 均衡:L mISLM 模型概念: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各自均衡结合起来,达到一般均衡, 称为 ISLM 模型。IS-LM 动态分析: 均衡与充分就业IS 和 LM 交点同时实现了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但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均衡。依靠市场力量无法实现,需要实行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需求原理: 指市场有支付能力或有购买能力的需求,是总需求与总供
44、给相等时的需求,是决定总就业水平的社会总需求。失业是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财政政策 含义是国家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的影响:是政府货币当局即央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进而调节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IS 越陡峭,则财政政策越有效;LM 越平坦,货币政策越无效。若IS 垂直,而 LM 水平,则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财政政策乘数指在实际货币供给量不变条件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两市场同时均衡时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挤出效应: 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私人投资降低货币幻觉: 物价上升时人们不对货币的实际价值
45、作出反应,只对货币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古典主义极端: IS 水平、LM 垂直时,货币政策十分有效,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乘数 指财政政策不变时,实际货币供给的变化对均衡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倍数经济政策的含义1是指政府或国家为了增进社会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2是指政府国家通过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节,使总量增加或减少而采取的政策。3、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广义的就业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按其愿意接受的价格,全部用于生产的一种经济状态狭义就业除了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以外,所有愿意接受各种现行工资的人都能找到工作的一种经济状态奥肯定律: GDP
46、每增加 2%,失业率大约下降1 个百分点自然失业率: 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失业率政政策的概念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缓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而对政府的支出和收入所作出的选择。内在稳定器: 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降低经济波动幅度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应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逆经济风向行事”,加强需求管理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政府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产生的预算盈余。财政赤字: 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金融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
47、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再通过利率影响投资需求,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以实现经济稳定的政策准备金: 商行经常保留在手边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的现金准备金率=准备金/全部存款法定准备金率 (rd):央行以立法的形式规定的商行准备率法定准备金: 商行按法定准备金率提取的准备金。超额储备: 商行持有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现金。超额准备金率 (re):超过法定准备金的现金占银行存款的比率存款创造: 法定准备金率使得银行体系可以成倍地创造货币供给期货:future goods 证券交易双方通过经纪人,谈妥后签订交易协议,按协议价格约定在一定时期后再交割。对冲: 买卖双方在交割日未到来时均可再买入或卖出相同期货,在实际
48、交割时进行卖出或买进相反的交易垫头交易: 客户凭信誉交纳一定保证金,取得经纪人信用,在委托买进证券时由经纪人贷款,在委托卖出证券时由经纪人贷给证券公司,就可以进行交易。期权交易 (optionstrading) : 交易对象为一种权利。这种权利保证购买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或一个特定时间内,按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证券,同时允许他放弃行使买卖证券的权利。即购买者是否行使期权具有选择权。总需求 概念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以收入(产出)表示总需求函数 反映产量(国民收入)与影响总需求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总需求曲线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价格水平与产出水平组合点的轨迹总供
49、给 的概念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表示社会经济中可供使用的商品和劳务总量。全社会在各价格水平下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产量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潜在就业量 (N)充分就业量指在现有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得到工作时的总就业量潜在产量( y)充分就业产量,在潜在就业量和现有资本存量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量。总供给曲线含义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 含义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水平的垂直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含义在未达到充分就业产量之前,经济社会能按既定价格提供任何数量的产量或国民收入,总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直线。常规总供给曲线 含义在通常或常规情况下,短期总供给曲
50、线是位于垂直的古典总供给曲线和水平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之间的一条具有正斜率的曲线完全凯恩斯 ADAS 模型含义把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各自均衡结合起来,使其达到共同均衡,即三重均衡,称为完全凯恩斯均衡。劳动力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已经工作或要求工作的人失业有工作能力和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或正在寻找工作的状态充分就业消除了非自愿失业摩擦失业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暂时或局部的不可避免的摩擦而导致的失业。起源于劳动力供方。短期结构失业 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一致。起源于劳动力需求方。长期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因需求不足失业而造成的失业。失业率含义劳动力中没有工作而又正在寻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