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1 第2课时 流水堆积地貌 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2015376 上传时间:2022-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4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1 第2课时 流水堆积地貌 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1 第2课时 流水堆积地貌 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1 第2课时 流水堆积地貌 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页 共 14页第 2页 共 14页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地貌属于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D河口三角洲2图中沿 ABC 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A黏土、砾石、粉砂B粉砂、黏土、砾石C砾石、粉砂、黏土D砾石、黏土、粉砂读“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图”,回答下列各题。3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属于()A三角洲B冲积扇C山麓沙丘D河流沿岸冲积平原4图示地貌可能分布在()A长江中下游平原B东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青藏高原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 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 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

2、淹没 T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BT1CT2DT36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7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 a、b、c 三处的位置与三幅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8河流 a、b、c 三处与三幅剖面图对应正确的是AaBbCcDa9对 a、b、c 三处所受到的侵蚀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a 处以向下侵蚀和向源头侵蚀为主Bb 处以向下侵蚀作用为主,向两岸的侵蚀减弱Cc 处以向下侵蚀作用和向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D向下侵蚀作用是 a、b、c 三河段共有的主要作用读

3、“河谷演变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河谷演变由先到后的顺序是A B C D11河谷发育到阶段后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上升B断裂下沉C变质作用D流水堆积读下面两幅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2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溶蚀作用堆积作用ABCD13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ABCD第 3页 共 14页第 4页 共 14页14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加强B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C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D河谷横剖面由“U”形变为“V”形15下列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冲积平原是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洪积平

4、原形成于山前地带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上游ABCD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A洪积-冲积平原、三角洲、河漫滩平原B河漫滩平原、三角洲、洪积一冲积平原C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D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17下列地貌中,与冲积平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挪威峡湾B庐山C崇明岛D长江三峡18流水的搬运能力与流速密切相关。下图中为某河流四个不同河段的沉积物颗粒组成图。读图回答下题。四个地点中,距河源最近的地点是()ABCD下图为“某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9有关从甲到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5、是A地势越来越低 B地形越来越平坦C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大 D水流流速越来越慢20如果图中山区是河北与山西交界的太行山,则图中众多由水流作用而沉积形成的地形区位于A东北平原B成都平原C华北平原D江汉平原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如果这一过程多次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如图所示示意我国某河流某河段的横剖面。21形成最早的阶地是第 5页 共 14页第 6页 共 14页ABCD22图中任一级阶地的形成过程A地壳稳定流水下切 B地壳抬升流水下切 C地壳下降水

6、位稳定 D地壳抬升水位稳定23该河段A河水一定自东北向西南流B河水一定自东南向西北流C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D最可能位于河流中下游24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下图为四幅河流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可分别见到与下图中相似的地貌景观。 其对应关系分别是: 甲_ (填序号) , 乙_ (填序号) , 丙_(填序号) ,丁_(填序号)(2)分别指出下图中的地貌名称, _。写出共同的地貌特征_、_。(3)读图中的图,描述该类地貌景观特点_。25 (地理实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实验名称: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形成实验资料:实验器材:木板和木条制成的可升降木槽(如图),颗粒大小

7、不同的砾石、砂石、粉砂,粘土,矿泉水 5瓶,直尺、量角器各一把等。实验操作:在木槽斜面 A 中,铺上厚度约 10 厘米的砂、砾、粘土混合物层。将 A 面的倾斜角度调整为 30,取一瓶水,自斜面 A 顶端缓缓倒水,使水流呈线状,观察 A、B 面上砂层的变化,并加以记录。重复上述步,将水增加为两瓶,对比观察 A、B 面上砂层的变化差异,并加以记录。将 A 面的倾斜角度调整为 40,重复上述步(两瓶水),观察 A、B 面上砂层的变化情况,并加以记录。实验记录:实验思考:(1)据实验推测流水侵蚀作用与径流量、坡度的关系。第 7页 共 14页第 8页 共 14页(2)实验小组在实验记录单上忘记了填写 B

8、 面上颗粒物质分布特征。 请从颗粒物的堆积形状及颗粒物大小排列,推测实验中 B 面上沉积颗粒物质的水平分布特征。(3)下图为地质学家在野外拍摄的地理景观图,说明其形成过程。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A2C【解析】【分析】1图中所示地貌分布在山麓地带呈扇形分布,地貌类型属于冲积扇,A 对。河流沿岸冲积平原、河边滩地分布大致与河岸平行,不位于出山口,BC 错。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D 错。故选 A。2河水流出山口后,因河道变宽,流速降低,携带泥沙的能力减弱,泥沙在出山口处沉积,形成山麓冲积扇。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的先沉积

9、,颗粒小的后沉积,从扇顶到冲积扇末端,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一般来说,A 位于冲积扇的顶部,流速快,颗粒大先沉积下来;C 位于冲积扇的边缘,流速变慢,物颗较小后沉积,所以图中沿 ABC 方向物质按照颗粒物大小的分布规律是颗粒物由大到小排列,砾石粒径最大,黏土最小,C 正确。故选 C。3B4C【解析】【分析】3图中所示的等高线在山麓地带呈扇形分布,地貌类型属于冲积扇,B 对。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A错。沙丘主要分布在沙漠区,不是山麓地区,C 错。河流沿岸冲积平原等高线不是扇形,等高线大致与河岸平行,D 错。故选 B。4根据等高线,图示地貌海拔 2100 米左右,应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可能分

10、布在塔里木盆地,C 对。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位于第三级阶梯,海拔小于 200 米,A、B 错。青藏高原位于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 4000 米,D 错。故选 C。第 9页 共 14页第 10页 共 14页5A6A7D【解析】【分析】5据材料可知,平坦面上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且目前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 T0,可判断只有 T0 会有河水经过,携带泥沙沉积,因此平坦面面积仍在扩大。其它平坦面河水不会淹没,因此面积不会扩大。故选 A。6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 T3T0T2T1,沉积颗粒越大说明流速越大,因此 T3 时期该断面流速最大。故选 A。7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 T3T0T2T1,据

11、图可知,平坦面的顺序自高处向河谷依次为 T3、T2、T1、T0,说明 T2 和 T1 阶段该河段地壳抬升,流速降低,沉积颗粒物粒径减小,因此可推断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径流了间歇性抬升。故选 D。【点睛】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河流上、中游因坡降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下游坡降和流速均小,沉积物颗粒细小。河流中心流速大,岸边流速小(特别是凸岸) ,岸边的沉积物颗粒较中心的小。在时间上,洪水期间因流速大,沉积的物质颗粒粗大;平水期流速小,沉积的物质颗粒细小,结果表现在沉积物垂直剖面中,粗、细沉积物成层分布。8D9A【解析】【分析】8图中 a 位于河流上游,以下蚀为主,形成 V

12、型谷,对应,D 正确;图中 b 位于河流中游,以侧蚀为主,对应;图中 c 位于河流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对应。故选 D。9a 处位于上游,流速快,侵蚀能力强,以向下侵蚀和向源头侵蚀为主,A 对。b 处下侵蚀作用为减弱,向两岸的侵蚀增强,河道变浅、变宽,B 错。c 处以向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CD 错。故选 A。10C11D【解析】【分析】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10河谷的发育应由窄到宽、由直到弯的过程,根据图示河谷形状判断,河谷窄,河床呈 V 型,属于早期河谷情况,随着时间推移,河谷宽度逐渐增大,河道变弯,故河谷演变由先到后的顺序是,C 正确,ABD 错误。所以本题选择 C。11河谷发育到阶段后,河

13、道变宽,河流弯曲,所以水流缓慢,泥沙淤积,主要表现为流水的沉积作用,D正确。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12D13C14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地貌的形成,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不大,基础性强。12图示河流地貌中的边滩是由于流水沉积形成的,而较陡的河岸是流水侵蚀形成的,故选 D。13读图可知,乙图中 P 位于河流堆积一侧,而 T 位于冲刷一侧,图甲中处 P 位于凸岸,属于沉积岸,而第 11页 共 14页第 12页 共 14页T 为凹岸,属于冲刷岸,故选 C。14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A 错误。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沉积,B 错误。河湾不断

14、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C 正确。从上游到下游,河谷横剖面由“V”形变为“U”形,D 错误。【点睛】河流的凹岸、凸岸理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主要体现的是河流的侵蚀作用、堆积作用。乙图所示地形剖面,T 岸较陡,是凹岸。P 岸有沉积,是凸岸。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15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河流的堆积地貌,旨在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记忆。【详解】冲积平原是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包括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其中,洪积平原形成于山前地带,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下游,三角洲平原多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所以正确,

15、错误。故选 A。【点睛】熟悉河流地貌的类型和分布是解答本题的基础。16D17C【解析】【分析】16图中位于河流出山口位置,受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洪积冲积平原;位于河流中下游,受沉积作用,形成河漫滩平原;位于河流入海口,经过沉积作用形成河口三角洲,故本题选 D。17崇明岛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而挪威峡湾属于冰川侵蚀地貌;庐山属于断块山;长江三峡属于河流侵蚀地貌,故选 C。【点睛】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地震、火山喷发等,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18D【解析】【详解】图中四个位置的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颗粒大的先沉积,河源地区沉积物颗粒物最大,

16、所以选择 D。【点睛】从上游到下游,随着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19C20C【解析】19图中为河流流出山口沉积形成的冲积扇。河流流出山口,地形平坦,河流流速变慢,冲积扇从山口向外缘地势越来越低,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C 错误,ABD 正确。故选 C。20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太行山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图中的冲积扇应位于华北平原。C 正确。东北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距离太行山较远,ABD 错误。故选 C。第 13页 共 14页第 14页 共 14页21D22B23D【解析】【分析】此题组主要考查河流阶地的形成。21由题意和图示可知

17、形成最早的阶地应该是现在抬升到最高的河流阶地,图中阶地位置最高,因此形成最早的阶地是阶地,D 正确。22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侵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由题意可知河流阶地应该是地壳抬升后流水下切的过程,原来的谷底平原抬升成为阶地了。因此 B 正确。23由图可知,该河流西北方向没有河流阶地,是河流凹岸,以侵蚀为主;河流的东南岸有河流阶地,是河流的凸岸,以堆积为主形成河漫滩。河流的凹凸岸主要受河流惯性作用冲刷凹岸为主,无法判断河流流向,因此河水自东北向西南流或河水自东南向西北流均可以形成题中所示河流阶地,AB 错误。但是要形成该

18、河流阶地,是地势较为平缓的河流曲流的凹凸岸才能形成,应该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D 正确。24V 形河谷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由较坚硬的岩石组成,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 V 形谷【解析】【分析】本题选取河流地貌为考察对象,从不同河段景观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名称及特点,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可结合河流地貌发生的具体位置及景观形态进行综合判断。【详解】(1)据图可发现甲位于河流山区,乙位于出山口,丙位于中下游,丁位于河流入海口,而分别为 V型谷、冲积扇、三角洲和河漫滩,因此甲对,乙对应,丙对应,丁对应。(2)为 V 形河谷,河谷窄而深,为三角洲,出现于河流入海口。均为河流堆积地貌,因此其发生的位置一般地势相

19、对较为平坦,且由于泥沙堆积、土层深厚,往往土壤肥沃。(3)V 型谷河谷呈 V 型,深而窄,主要是受流水侵蚀下切作用而形成。25 (1) 流水侵蚀作用与径流量呈正相关; 与坡度呈正相关。 (流水侵蚀作用随着径流量与坡度的加大而增强)(2)沉积颗粒堆积为扇形;颗粒物由扇顶到扇缘从大到小排列。(3)河流出山口地形平缓,水流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碎石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冲积扇。【解析】【分析】本题以实验形式考查影响流水侵蚀作用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详解】(1)根据表格当倾角相同时(30)两瓶水冲沟深度和顶部宽度都比较大,即侵蚀作用与径流量呈正相关;当都为两瓶水时,倾角为 40的 A 面冲沟深度和顶部宽度都比较大,即侵蚀作用与倾角呈正相关;可以得出结论:流水的侵蚀作用随着径流量与坡度的加大而增强。(2)根据表格侵蚀作用越强 B 面的堆积物越多,B 为流水出山口的位置,形成冲积扇;堆积物呈扇状分布,同时因为随着流速的降低,大颗粒的先沉积,小颗粒的后沉积,所以颗粒物由扇顶到扇缘从大到小排列。(3)读图为冲积扇景观,河流流出山口后,地势平缓,起伏变小,所以流水变慢,搬运能力下降,河流携带泥沙碎石大量沉积形成冲积扇。答案第 1页,总 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湘教版(2019) > 必修 第一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1 第2课时 流水堆积地貌 同步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