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 教学重点: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水的教学课件、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 透明塑料薄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w w w . 163 w enk u. com 精品 教 育资
2、 料 下载 ; 上传 您 的资 料 还可 赚 现金 ! 快来 163 w enk u. co m 看 看吧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观察记录本。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一、一、游戏激趣游戏激趣 (4 4 分钟)分钟) 1.写字游戏。 (1)提问:同学们,我现在拿的是一杯水,谁能说出 水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2)除了同学们说的用处之外,水还可以写字,同学 们觉得可以吗,(出示图片“老人写地书”)同学们在哪 里看见过这样的场景, (3)是的,老师同样可以用水在黑板上写字(在黑板 上写一个大的“水”字,并用粉
3、笔用水滴形状圈住)请 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字,每过 30 秒中把观察到的现象 记录一次。 2.提出问题:同学们,水到哪里去了? 观察,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生 1:解喝、洗衣裳、洗菜、洗澡 洗脸、浇花 生 2:文化广场. 生 3: 这个字在 30 秒时变得模糊, 1 分钟时已看不清楚, 1 分半钟时已看不 出了。 生:渗到黑板里去了。 生:跑到空气中去了。 学生能够结合生活经验, 充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 看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用比 较科学的词汇记录整理 信息。 抛出问题, 引导学生发散 思维进行思考。 二、聚二、聚 焦焦 (2 2 分钟)分钟) 过渡语:有一部分水会渗到黑板里去,但平时我 们在窗
4、户玻璃上写字画画,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那 么水会渗到玻璃中去吗? 聚焦:大家都知道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 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水还有可能有其他的形态吗? 学生结合聚焦的问题自由回答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 描述 三、三、探探 索索 (2424 分钟)分钟) 1、 试着解释下列现象, 你认为水到哪里去了? (示 PPT) 2、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类似 的事情?(出示课件):如炎热的夏天,小水坑里的水在 很短的时间里干涸了;洗完的衣服经过晾晒之后变干, 新收的玉米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变干那么水跑 到哪里去了呢?(讨论) 师: 在我们的周围,你还知道哪些水的蒸发现 象?请举例说一说。
5、 (说一说“煮食物”现象) 3.探讨后得结论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地变成水蒸 气散发到空中。 4. 水怎样变成水蒸气的?它有什么特点呢?让 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吧! 5. 出示实验要求: (1)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 水的高度。 (2)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 定。另一个不盖。 (3)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 (4)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两个杯子中水量 的变化。 1.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自由回答 2.举例生活中的经历。 3. 学生进行讨论、举例说明 4. 按要求进行实验,观察、记录 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同 时在此过程中丰富对水 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进一步深刻
6、体会 发生在周围的蒸发现象, 了解到蒸发是无处不在、 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 1.学生有明确学习任务 2.学生是否按要求进行 实验 3.组内分工是否明确 对实验的理解和分析之 后展开, 此时对水蒸气的 另一种做法: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放置一 段时间,观察盒中的变化。 6.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示韦恩 图) 理解变得 更具体丰富, 更容易理解水和水蒸气 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研讨交流四、研讨交流 (1010 分钟分钟) 出示三个问题整理活动记录并做好交流: 1、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 2、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 么? 3、水和水蒸
7、气有 什么相同和不同?水蒸气也是水 吗? 4、组织学生先进行小组内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 法。再组织小组代表班级内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暴露 问题,进行研讨。 学生基于一定的生活经验,会较容易地 回答没有盖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都 “跑”到 空气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的 杯子里的水在跑出去的过程中被拦住 了。 学生讲述并倾听参与交流 学生依据运用实验进行 分析、 推理、 概括等方法,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正确 讲述自己的探究的过程 与结论, 能倾听别人的意 见,并与之交流。 五、课后拓展五、课后拓展 回家烧一壶水:观察壶嘴与白汽之间的部分。 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水 与水蒸气之间的变化
8、。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第二课水沸腾了教学设计第二课水沸腾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 化。 科学探究目标 1.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 2.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探究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1.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2.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
9、重点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观察时要抓住沸腾时的主要特点及发生沸腾现象的顺序来进行观 察。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等。w w w . 163w enk u. co m 精品教育资料 下 载; 上 传您 的 资料 还 可赚 现 金! 快 来16 3w en ku. co m 看 看 吧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教学仪器的组装,使用仪器时的讲解示范,学生使用仪器时教师的指导。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教科书、学生活动手册。 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时钟、湿抹布。 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 【
10、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一、聚焦 (2 分钟) 谈话: 1.同学们,你在家里烧过开水吗(出示书中的第一幅 烧水的图片或是几幅翻滚的火锅的图片)?请你说说 水烧开时有什么现象发生?。家里的锅是不透明的, 现在,我们就把这个现象搬到实验室里,来研究一下 (出示图中烧水的实验装置) 。这样,我们会看得清楚 一些。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 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 1.学生表达出自己有烧过(或是没有) , 并且表达出水烧开时他看到的现象。 2.学生思考 用日常生活存在的现象 来激发学
11、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也能很好的调查学 生对沸腾的原认知水平。 二、探索 (13 分钟) 三、研讨 (20 分钟) (一)说一说或画一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请同学们回答(这里我采用让学生说一说的方式) : 讲解:当水加热到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水面时就是水沸 腾的现象(板书: 水沸腾 ) 。那么水沸腾有哪些秘密 呢?我们就来实验一下。 (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 的变化。 1.识实验器材和使用方法 (1)介绍:三角架、石棉网、烧杯 (2)讲解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A.使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 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使其平整,然后检查灯里 有无酒精, 灯里酒精
12、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 14, 少于 23。在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绝对禁止用酒 精灯引烧另一盏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 引燃;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最好要盖两次, 不可用嘴去吹灭,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 引起着火或爆炸。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 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给物质加热 酒精灯灯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在给物 质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A.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 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 温度计的示数
13、稳定后再读数。 C.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 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教师要边讲解边示范,也可以用微课的形式或 是视频播放来进行讲解。 ) (4)安全教育 使用酒精灯和温度计时要注意安全教育。用课件 出示书中的提示: A.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B.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C.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D.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仍然是很烫的,不要用手触摸。 (一)实验一: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1.出示: (活动手册表格) 1、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 (一)学生回答(会冒气) (会冒气泡) (水会越来越少)
14、等答案。 (1)学生听讲 A.学生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一次 点燃酒精灯和盖灭酒精灯的过程。 B.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用酒精 灯的外焰来给石棉网上的烧杯加热。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温度计的 使用方法。 用日常生活存在的现象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也能很好的调查学 生对沸腾的原认知水平。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 力,并学会操作的原理。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 力,并学会操作的原理。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 力,并学会操作的原理。 时间 0 分钟 2 分钟 4 分钟 6 分钟 8 分钟 温度计 的示数 水的 变化 2.先进行猜测,然后每组在实验时填写一份活动手册 里的记录单 3.学生实验,
15、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 5.师生总结 水在没加温时是常温,当水温上升到 100 摄氏度时开 始沸腾,继续加温则水的温度保持在 100 摄氏度不变。 (二)实验二: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水沸腾的 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1.出示: (活动手册表格) 2、水沸腾时的活动记录 水 沸 腾 时 的温度 水 沸 腾 时 水 中 的 现 象 水 沸 腾 时 水 面 的 现 象 水 沸 腾 时 水 面 之 上 的现象 2.先进行猜测,然后每组在实验时填写一份活动手册 里的记录单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 5.师生总结 水沸腾的温度是 100 摄氏度;水中有很多气泡上升; 气泡在水面破裂
16、逬出水花,水面的水会不停翻滚;水 面上会有大量的水气飞向空中。 (三)讲解 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 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正常大气压 下为 100) 温度计 100 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 为基础规定的。 2.水变成水蒸气后的体积有没有变化呢? 教师演示:将套有排空气体的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 的水面下,观察袋子的变化。 (水蒸气将袋子鼓起)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各组汇报 2. 学生实验 3.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2.学生回答(变大,或是不变等。 ) 学生边实验边填写记录 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 相关证据的能力。 并进行 汇报培
17、养他们形成科学 结论的能力 。 学生边实验边填写记录 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 相关证据的能力。 并进行 汇报培养他们形成科学 结论的能力 。 学生根据以住的经验进 行猜测。 (1)说明了什么呢? (2)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 (1)学生回答:说明体积会变大。 学生形成科学结论。 四、小结 (5 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呢?(师生共同总结) 下课。 学生回答 通过学生的表述来锻炼 学生的表达能力, 同时也 可以检验学生的所学情 况, 还可以通过表述来巩 固本课所学知识。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第三课第三课水结冰了水结冰了教学教学 设计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当环境
18、温度低于 0,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科学探究目标 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观察、比较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科学态度目标 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 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在自然环境中,水与冰可以相互转化。w w w . 163w enku. co m 精品 教 育资 料 下载 ; 上传 您 的资 料 还可 赚 现金 ! 快来 163 w enk u. co m 看 看 吧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知道水下降到 0 摄氏度时开始结冰,并且向周围释放热量。 教学
19、难点:教学难点: 完成实验操作,并且在实验中更多地发现由水结成冰的各种变化。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试管、纯净水、碎冰、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各种冰的图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一、导入(预设 5 分 钟) 1.教师出示一杯热水。 让学生估计并测量这杯水的温度。 2.师: 10 分钟之后再测, 这杯水的温度会如何变化呢? 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后呢?” 聚焦问题: 3.师:“如果一直把这杯水冷却下去,会出现什么情 况?” 1.一名学生先估计
20、水的温度, 然后再实际 测量。 2.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 说出自己的 想法。 评价学生正确使用温度 计的情况, 为后续探究打 基础。 评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验。 二、 探究水变成冰的 过程。 (预设 25 分 钟) 教师提问: 1.你有什么好方法让水变成冰吗? 2.除了把水放到冰箱里冷冻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呢? 教师分别出示碎冰、烧杯、试管等实验器材。 3.利用课件,出示书中主题图片,启发学生水结成冰实 验如何操作?(教师引导如何进行实验,分三步:第 一,直接让学生说出水结冰的方法;第二,出示准备 的实验材料,再启发学生说出实验操作过程;第三, 出示课本中的操作图片,再说如何进行实验。 )
21、4.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水在什么温度下结冰?水在结冰 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发生?注意观察水 与冰的不同。 课件出示注意事项: (1)持续观察记录水温的变化,重点关注两次温度: 试管刚插入烧杯时的温度,水刚开始结冰时的温度。 (2)在放入烧杯之前用记号笔标记水的位置。全部结 冰之后冰在试管中的位置。 (3)温度计在试管中位置不变,不触碰杯底和杯壁。 (4)观察记录及时。 (5)注意分工合作。 (让温度计的位置处于试管的水 中,而不碰触底壁,时间过长,容易疲劳,因此学生 可合作替换) 6.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积极评价小组及个人在实验活动 中的表现,及时纠正在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注意掌控 1
2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 很容易的想到可以 把水放到冰箱里。 2.学生根据老师准备的实验器材, 设计让 水结成冰的方法。 3.小组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 以及出示的书中主题图片,小组讨论, 说出实验操作方法。学生互相补充之后 力求形成如下操作步骤: (1)在试管中倒入适量的纯净水(为了 结冰更快,效果明显,根据试管大小, 控制水量。为节省时间教师也可提前完 成) 。 (2)先用温度计测量试管水中的温度。 (3)将试管插入放入食盐的碎冰当中。 (冰与盐的比例约为 3:1) (4)观察记录水温的变化。 (5) 4.学生针对注意事项, 提出自己的看法和 见解。 5.学生记录单。 1.评价学生探究
23、过程中, 在教师引导下能否设计 出合适的实验操作计划 来。 2.评价学生能否利用多 种感官, 工具获取更多数 据信息, 并且采用科学的 方法记录, 整理信息并陈 述。 3.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 中分工合作情况。 实验活动的时间。 0 分钟时温度: ( ) 2 分钟时温度: ( ) 开始结冰时温度: ( ) 持续结冰时温度: ( ) 我们的发现: 6.学生分组实验。 三、研讨交流(预设 7 分钟 在完成实验操作基础上,幻灯片出示,三个研讨交流 的问题。 1.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2.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3.冰还是水吗? 学生针对研讨的问题展开交流。 在讨论完成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学生 可以完成
24、活动手册冰和水的相同点与不 同点的维恩图。之后,共同研讨:冰还 是水吗? 评价学生能否顺利对前 期实验的总结交流, 能否 在表达交流中能够以事 实为依据, 听取别人的意 见, 不断修正改进自己的 观点。 四、拓展延伸。 (预 设 3 分钟) 1.解释冰箱中的矿泉水为什么会结冰? 2.利用幻灯片展示生活中冰天雪地的美景 水的温度下降,也是释放热量的过程, 当温度下降到 0 摄度时,水开始结冰。 板书没计板书没计: 水结冰了 放热 水一一一一一一冰 (液态) 0 (固态)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第第四课四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当环境温度高于 0,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
25、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科学探究目标: 1.给冰块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 2.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1.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2.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 更多的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w w w . 163w enku. com 精品 教 育资 料 下载 ; 上传 您 的资 料 还可 赚 现金 ! 快来 163 w enk u. com 看 看吧 教学重点:认识冰融化的条件。 教学难点: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
26、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一、 导入 (3 分钟) 二、 探索 (30 分钟) 1.出示冰块,引导思考:这儿有一块冰, 如果给这块冰加热, 会出现什么情况? 2.师生交流。 活动(一) :加快冰块的融化 1. 讨论: (1) 我们可以怎样加快冰块的融化? (2) 如果给你一根吸管,可以怎么做? 学生思考、交流。 1. 学生利用材料进行设计。 2. 明确实验内容。 3. 小组实验。 学生明确本课重 点探究的内容。 学生是
27、否认识到, 冰块融化的速度 与热量这一重要 因素的关系。 三、 研讨 (9 分钟) 2. 交流,汇报。 3. 学生活动,并记录。 4. 教师小结。 活动(二) :冰融化成水的变化 1.出示实验材料,引导思考。 2.讨论: (1) 那你知道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会 有哪些变化呢? (2) 怎么来做这个实验? 3. 学生活动,并记录。 4.师生交流,并小结。 活动(三) : “比较水、 水蒸气和冰的相 同和不同,并用箭头表示 它们的转化关 系 1. 学生自主完成转化关系图。 2. 交流,汇报。 1. 讨论: (1) 冰融化成水的原因是什么? (2) 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了什么 变化? (3) 水、水
28、蒸气、冰有哪些相同和不 4. 交流、汇报发现。 1. 学生利用材料进行设计。 2. 明确实验内容。 3. 小组实验。 4. 交流、汇报发现。 学生是否能够比 较清楚地观察到 冰融化成水的变 化过程,冰融化成 水后体积减少这 一现象的变化。 学生能否认识到 水有三态,它们之 间的异同。 学生是否通过用 箭头表示三者之 四、 拓展 (3 分钟) 同?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吗? 2. 交流,总结收获。 课后活动: 在相同的条件下, 冰和冰激凌 哪一个融化得更块一些呢? 间的转化关系, 了解温度变化能 使水的三态之间 相互转化。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第五课第五课 水能溶解多少物水能溶解多少物 质质 教学目标:
29、 1.科学概念:目标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2.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 3.科学态度目标: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 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难点:设计、观察盐和小苏打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食盐 20 克,平均分成 8 份、小苏打 20 克,平均分成 8 份、装有水 的烧杯 2 个、玻璃棒 2 根、学生活动手册 老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PPT 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
30、习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一、导入(3 分钟) 二、探索(15 分钟) 一、师: (出示一小袋盐) 同学们这是我们生活中不可 缺少的一样东西盐,老师将它放入水中会怎样? 把盐放入水中用搅拌棒搅拌使之溶解?w w w . 163w enku. co m 精品 教 育资 料 下载 ; 上传 您 的资 料 还可 赚 现金 ! 快来 163 w enk u. co m 看 看 吧 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生:化了) 在我们科学课中这种现象是 “溶解” 。 今天老师就和大 家一起当回科学家,研究溶解的相关知识?(板书课 题) 二、1.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 中? 2.如果老
31、师将这些物质不断的放入水中会不断的溶 解? 2. 我们如果来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是否正确? (生: 做 实验) 三、1、 师: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食盐和小苏打两种材料, 怎样设计对比实验? (小组交流设计实验操作) 3. PPT 出示实验方法 4. 小组实验操作并完成 P3 页活动手册 5. 教师注意巡视和指导 (1)是否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实验; (2)小组内是否人人参与; (3)是否对实验仔细观察并及时记录; 学生自由回答 预设:生:盐化了 学生自由回答 预设:生:糖 生:味精 生:小苏打 生:奶粉 预设:生:不会不断溶解 小组设计实验过程 1 份 2 份 3 份 4 份 5 份 6 份 7 份 8
32、 份 食盐是否溶 解 小苏打是否 溶解 我的发现 从生活中选取素材,让 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 们身边,同时激发学生 的学习热情。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 绍,来引导学生进行科 学有效的实验操作 三、 研讨 (15 分钟) 四、拓展(2 分钟) 五、小结(5 分钟) 1.在研讨中 50 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分食盐?多少份 小苏打? 2.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3.为什么我们在做上面的实验室时,要一份一份的加 入? 组织全班的小组,汇报自己组记录的数据,然后引导 学生从的数据中得出结论, 2. 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研究, 我们已经知道食盐和小 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还 有
33、一些物质溶解在水中,它们的溶解能力是相同的 吗?回家后利用今天课堂上的实验方法,探究物质在 水中的溶解能力。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通过对食盐和小苏打数据的分析,引导 学生发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 能力是不同的”。 在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建立起控制 实验变量、防止干扰的实验意识。 使学生初步建立起控制 实验变量,防止干扰的 实验意识。 通过学生课上的参与, 已经掌握了水能溶解那 些物质,从生活中继续 研究寻找溶解在水中的 物质,让学生感受到科 学就在我们身边。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第六课第六课加快溶解教学加快溶解教学 设计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
34、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相同食盐的速度。 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知道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方法,知道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速度。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相同质量的食盐 2 份、两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热水) 、玻璃棒 2 根、学 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w w w
35、 . 163w enku . c om 精品 教育 资 料下 载 ;上 传 您的 资 料还 可 赚现 金 !快 来1 63w e nku . c om 看看 吧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一、导入 (2 分钟) 1.师:上节课我们在水中溶解食盐的过程中,用到了搅 拌棒,它有什么作用呢? 师:你认为可以“加快溶解”,对吗?教师板书课题加 快溶解 。 生:能让食盐快速溶解。 二、聚焦(3 分钟) 师:除了“搅拌”(教师板书“搅拌”)之外,你还有别的 办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吗? .师:真像同学们猜测的那样,这
36、些方法能加快食盐的 溶解吗?事实胜于雄辩,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吧。 预设生 1:可以多加入一点水。 生 2:可以把水加热。 生 3: (教师整理并板书) 评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验的情况。 评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 何。 三、探究(23 分钟) 探究(一)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1 师: 今天我们只研究温度的变化和是否搅拌对溶解快 慢是否有影响? 2.师:我们先来探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课件出 示) 师: 这个实验怎么做?我们小组交流一下。 (出示图片) 教师组内指导,出现困难可阅读教材 16 页中的参考内 容。 3.指导班级交流实验操作的步骤。 4.教师课件出示,重点强调实验过程中三个“相同”
37、,一 个“不同”。 三个“相同”指的是食盐的质量相同。两杯水的分量相 同。相同的时间放入。一个不同指的是,两杯水的温 度不同,一冷一热。 5.出示实验记录单,指导填写的方法。每隔两分钟记 录一次,如果溶解打“V”,没有溶解打“X”,还可以利用 图画的形式记录食盐的变化。 6.师: 在实验过程中有放食盐的, 有观察的, 有记录的, 只靠一个人可不行,需要我们互相合作,你们是怎样 分工的? 7.指导学生汇报交流。 1.学生分组交流, 说出自己的想法, 也可 以结合教材,组内互相修正自己的操作 方法。 2.交流之后,力求能够形成如下的操作 步骤: (1)准备两份质量相同的食盐; (2)同时分别加到同
38、样多的热水和冷水 中; (3)静置不动,细心观察比较食盐溶解 的快慢; (4)将结果记录下来。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明白记录单的填写 方法。小组成员合理分工。 4.开始实验操作。 5.汇报交流。 评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 下能否根据提出的猜想, 设计出科学的实验计划 来。 评价学生探究过程中的 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评价学生动手操作的能 力。 评价在探究过程中能否 与他人合理分工协作。 评价学生归纳交流的能 力。 探究(二)是否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1.师: 经过探究, 我们发现热水里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些, 那么是否像同学们认为的那样搅拌能让食盐溶解的快 一些呢?这个实验怎样做?(教师出示图片)
39、。 2.在这个实验中, 教师再次强调不变的条件是什么?只 有什么条件发生了改变? 3.指导交流。 4.指导分组实验。 1.有了前面的探究实验, 学生会比较容易 的设计出第 2 个实验操作的步骤来。 (教 师注意强调,在这个实验当中,相同的 条件是什么?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操 作步骤如下: (1)准备两份质量相同的食盐,两杯分 量相同,温度相同的水。 (2)把两份盐同时分别放入两杯水中。 (3) 一杯水搅拌, 另一杯水始终不搅拌。 (4)观察哪杯水中的食盐溶解得更快 些?记录我们的发现。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交流。 三、研讨(5 分钟) 四、拓展(2 分钟) 幻灯片出示研讨交流的问题。
40、 1.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你是怎么知道 的? 2.如果让食盐更快地溶解在水中,还可以怎样做? 生活中还有哪些加快溶解的办法? 学生思考交流。 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观察的结 果,食盐在不同的水中,食盐在热水中 和经过搅拌的水中溶解的比较快。 学生根据之前的生活经验和课堂上的体 验,做出自己的猜想。教师可引导学生 从我们生活中的经验和课堂上的操作入 手,比如用更热的水,搅拌得更快,使 学生从课堂出发,建立起新的猜想。 评价学生能否运用实验 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 象,获得的证据,做出正 确的分析。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6.加快溶解 搅拌、水量增多、加热(提高温度)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41、 水水 第第 7 7 课课 混合混合与与分离分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科学探究目标 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 科学态度目标 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有积极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 教学准备:w w w . 163w enku. co m 精品教 育 资料 下 载; 上 传您 的 资料 还 可赚 现 金! 快 来16 3w en ku. co m 看 看 吧 学
42、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1 份食盐、1 份细沙、1 份食盐与沙混合物、1 根玻璃棒、一杯清水、一块石棉网、一个酒精灯、一个三脚架、一盒火柴、一个放大镜、一 张滤纸、一个漏斗、一个铁架台、一个烧杯。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一. 导入: (2 分钟) 出示绿豆、小米的混合物,请学生想方法将它们分开。 让学生思考食盐和沙的混合物该如何分离的问题。 (1)提问:我们能用哪些方法把绿豆和小米的混合物 区分开呢? (2) 指导: 利用物质或物体的不同特点将混合物分离。 联系生活,学生自由发
43、言。 1.预设:生 1:根据颜色的不同,用手来 挑拣; 生 2: 根据大小不同, 倒出来挑 选绿豆; (充分让学生表达,调动学生头脑中的 原有经验) 学生能够结合生活经验 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引 导学生在尝试中思考可 以利用物质或物体的不 同特点将混合物分离 二、聚焦: (3 分钟) 聚焦: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混合在一起的物质, 比如,食盐洒落在沙土里了。怎样把它们分开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7 课混合和分离 (板书 课题) 学生结合聚焦的问题自由回答。 预设:生 1:倾斜装有混合物的盒子, 生 2:反复敲打盒底; 生 3:用筛子筛;用簸箕簸 学生结合原有经验进行 推测, 让学生用
44、多角度思 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探索 (27 分钟) 1.过渡语:要想分离食盐和沙子,我们需要先了解他 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1)观察方法有哪些: (2)出示学习任务: 1.观察沙子和食盐的混合我,思考:食盐是什么 样子的?沙子什么样子的? 2.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我想到用什么方法来将 他们分离? 2.出示学习指南:ppt (1) 能够耐心、 细致、 全面地观察食盐和沙子的特点。 (2)科学实验禁止嘴尝; (3)记录要求: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记录混合状态下食 盐和沙子的特点,可以记录特征或画简图记录。 3. 教师指导观察活动 4. 教师可提醒学生“利用这个单元我们一直在研究的 水来试试看行不行”
45、 ,引导学生进行尝试。 5. 食盐在水中溶解了,而沙没有在水中溶解,如何将 沙与食盐溶液分离?这时候自然引出过滤装置。 (1)强调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实验指导 (3)分组要求:小组成员集中在某个点进行观察,禁 止单独行动和胡乱奔跑。 (4)注意事项:遵守纪律,注意自身安全。 预设:看、闻、摸 1.学生阅读并明确学习任务。 2.学生阅读并理解学习指南。 3.学生懂得探究活动的基本要求。 4.学生按照教师指定时间和要求进行观 察与记录。 1.学生是否明确学习任 务和理解学习指南。 2.学生能否按要求进行 观察活动。 3.小组内分工是否明确。 4.学生是否能将观察到 的现象记录下来。
46、 四、研讨 (5 分钟) 1.我们是怎样将沙和食盐分开的?水在分离过程中起 到了什么作用? 2.食盐和水是怎样分离的?分离后水到哪里去了? 学生回忆实验过程并结合学生活动手册 说明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通过实验,初步体会“溶 解” “蒸发” ,认识到食盐 溶解于水是一个可逆的 过程。 五、拓展并小结 (3 分钟) 1. 拓展小挑战: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了,怎样分离 呢? 2. 小结:我们知道食盐能溶解于水中,混合在一起, 也可以互相分离出来,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混合和分离 的现象,根据混合物的性质不同,分离的方法也是多 种多样的。希望大家多动脑经,仔细思考。 谈收获 总结一节课的收获, 查找 不足之
47、处, 并将所学应用 于实际。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第第八八课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 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 如水的三态 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 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发展思维。 3. 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科学态度目标: 1. 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2. 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w w w . 163w enku. co m 精品 教 育资 料 下
48、载 ; 上传 您 的资 料 还可 赚 现金 ! 快来 163 w enk u. co m 看 看 吧 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和空气,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 教学难点:在探究活动,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发展思维; 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橡皮泥、圆头剪刀、白纸、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一、 聚焦 (5 分钟) 1.复
49、习:水的三态变换。 2.出示橡皮泥等物品。 3.引导思考: 生活中, 我们注意过这类变 化吗?它们的变化与水的形态变化是不 是相同呢? 1.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2. 思考: 水的哪些特点发生了 变化?那么它还是水吗? 3. 学生交流。 学生是否对水的三态变换 的特点有了清晰的认识。 学生是否初步了解了这种 二、 探索 (30 分钟) 三、 研讨 (8 分钟) 活动一:让橡皮泥发生变化。 1. 学生活动:橡皮泥制作。 2. 展示,交流。 3. 思考:想一想这些物品还是橡皮泥 吗? 4. 教师小结。 活动二:让纸发生变化。 1. 学生活动:剪纸活动。 2. 展示,交流。 3. 思考:想一想这些物品还是纸吗? 4. 教师小结。 探讨, 交流: 比较上面橡皮泥和纸的变化 与水的变化相同之处。 1. 讨论: (1) 橡皮泥,纸的变化与水的变化有什 么相同的地方? (2) 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