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4.2 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配套练习配套练习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免疫器官B胃液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人体第二道防线C吞噬细胞、T 细胞和 B 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DT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浆中2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胃液中的胃酸对病菌的杀灭作用唾液中的溶菌酶对病菌的分解作用吞噬细胞的对病菌的吞噬作用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清扫作用皮肤的阻挡作用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液中溶菌酶对病菌的分解作用ABCD3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A皮肤角质层细胞
2、屏障作用B胃粘膜起保护作用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D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4人皮肤受损后,往往会发生局部炎症,这是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属于()A第二道防线B第三道防线C特异性免疫D体液免疫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组织液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C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D糖原与血糖之间都能相互转化6溶菌酶是人体体液中的免疫活性物质,下列有关溶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菌酶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蛋白质分子B溶菌酶可能会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并参与非特异性免疫C将溶菌酶放入冰水中,其活性降低,再放入温水中,其活性恢复D与溶菌酶的合成、分泌有关
3、的全部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和线粒体7人体感染某些细菌可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都是免疫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B该细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内质网、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CT 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D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均需要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8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代表整个大圆,包含。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A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组织液B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C生命活动调节应激性免疫反射D免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9炎症反应是人体免疫系统清除它认为有害的物质时
4、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反应,通常具有“红肿热痛”的表现。炎症反应过强会造成过多的自体细胞损伤,损伤细胞释放出的物质会给免疫系统提供更多的分子信号,导致炎症反应增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炎症反应往往是人体第二道防线发挥作用的结果B发热均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不利于清除病原体C炎症反应过强引起正反馈调节,可能会导致机体的稳态失调D消炎药可以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对患者康复不一定有利210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B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青霉素能杀菌和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菌都
5、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11气道将从鼻子和口腔吸入的空气输送到肺部,是人体抵御可导致疾病的有害空气颗粒(病菌和污染物)的第一道防线。其中的粘液细胞可分泌粘液来捕获有害颗粒,纤毛细胞可利用其手指状突起将被粘液吞噬的颗粒清扫到喉咙后被进一步清除。 当这两种细胞受到吸入颗粒的损伤而减少后,气道基底干细胞可转化为二者来进行补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道可特异性地阻碍病菌和污染物进入肺部B粘液和纤毛细胞受颗粒影响后只能发生凋亡C基底干细胞转化为粘液和纤毛细胞时可能发生遗传物质的变化D基底干细胞需精确控制自我更新和转化为其他细胞之间的平衡12炎症反应是人体免疫系统清除它
6、认为有害的物质时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反应,是免疫系统保护机体的正常反应,通常具有“红、肿、热、痛”的表现。但是如果炎症反应过强,就会造成太多的自体细胞损伤,而大量被破坏的细胞释放出细胞内容物,又会进一步给免疫系统提供更多的分子信号,导致反应进一步增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炎症反应的发生只与免疫细胞中的淋巴细胞有关B炎症反应引起的发热现象可能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有关C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脓液的出现,脓液出现,说明身体失去了抵抗能力D炎症反应过强会引起正反馈调节,利于维持机体的稳态13人体皮肤破损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受损部位毛细血管收缩,皮肤变红B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局部肿
7、胀C某些细胞释放某种化学物质刺激神经系统,产生痛觉D炎症反应可以增强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14下列关于干扰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干扰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被病毒感染的体细胞和白细胞均可产生干扰素C干扰素直接杀死病毒,以对抗病毒感染D现在可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利用酵母菌生产干扰素15下列有关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道防线是指皮肤的物理屏障,第二道防线指身体表面的化学防御B某些血浆蛋白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发生的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反应C局部炎症不仅会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蛋白质和液体逸出,也会引起局部体温升高D中性粒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可以吞噬上百个细菌
8、和病毒()16肉鸡的复合型肠道炎症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其致病原理一方面是由肠道黏膜寄生虫大量繁殖导致氧含量显著下降、pH 上升所致;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激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促炎介质,导致肠道屏障功能紊乱而使肠道通透性增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肠道内的液体成分属于内环境成分B肠道内寄生虫馱量繁殖会造成内环境中氧含量和 pH 均显著变化C肠道通透性增加的过程中有特异性免疫过程D血常规检查有助于诊断肉鸡的复合型肠道炎症17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3毒有 20 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 A16 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 71 型(EV71
9、)最为常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遗传物质的元素组成与磷脂的元素组成相同,其彻底水解可产生 6 种产物B感染肠道病毒引起发热的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EV71 侵入人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是人体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肠道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时,需要的模板、能量和酶均由宿主细胞提供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8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对各种应激刺激(如寒冷刺激、病菌入侵等)做出反应。(1)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在该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_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2)胃酸可
10、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_免疫,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功能,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称为 _。19如图为巨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发生这一过程之前,细菌已经突破了人体的第_道防线,这道防线包括_屏障和_防御。(2)图中所示过程属于第_道防线,除此以外,体液中的_也在这道防线起作用。(3)这种吞噬作用与细胞膜的_有密切关系。对病菌的这种吞噬清除作用属于_免疫。(4)若此过程发生在皮肤破损处,则会出现皮肤红肿现象,请补充下图的解释说明。_;_;_;_;_。420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1)胃酸可以杀灭进
11、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_免疫;胃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消化作用,这体现了酶的_性。(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胃液分泌。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胃泌素通过体液的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_。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_。(3)为探究两种调节机制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影响,用同一只狗连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实验操作4 小时胃液分泌量1假饲+2切除胃窦,再假饲+3假饲,并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控制胃泌素的注射量,使胃液分泌量与步骤 1 相同)+4只注射与
12、步骤 3 相同剂量的胃泌素, 但不假饲+假饲是让狗吃肉,但吞下的肉从食道上的瘘口掉出;“+”的数量表示胃液分泌的多少步骤 2 中胃液的分泌是_调节的结果。步骤 3 的目的是_。步骤 4 是为了确定在_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果,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机制中,_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1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D2C3C4A5B6D7C8B9B10C11D12B13A14C15C16D17D18(1)下丘脑电信号(2)非特异性防卫细胞调亡19 一物理化学二杀菌物质流动性非特异性毛细血管和细胞被破坏组织胺微动脉和毛细血管舒张蛋白质和液体逸出白细胞20 非特异性专一负反馈调节神经递质神经确定在假饲条件下胃泌素的分泌量神经-体液神经-体液调节大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