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第 5 课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三国与西晋一、三国与西晋1、三国鼎立、三国鼎立(1)曹魏:公元 220 年,曹丕称帝,国号魏,东汉灭亡。(2)蜀汉:公元 221 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3)孙吴:公元 229 年,孙权称帝,国号吴,三国鼎立之势形成。2、西晋的短暂统一与灭亡、西晋的短暂统一与灭亡(1)短暂统一263 年,曹魏权臣司马昭灭蜀。266 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 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2)西晋灭亡原因:统治腐败;八王之乱;五胡内迁。
2、结果:316 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影响: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先是东晋十六国割据,后是南北朝对峙。二、东晋与南朝二、东晋与南朝1、东晋、东晋(1)建立:317 年,司马睿在健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2)灭亡:420 年,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史称刘宋。2、南朝:、南朝:宋(420479) 、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 。3、江南的开发、江南的开发(1)原因: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气候湿润,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统治者的重视。(2)影响:南北方经济差距逐渐缩小,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
3、础。促进了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三、十六国与北朝三、十六国与北朝1、十六国、十六国(1)概念: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地区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 15 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成“十六国” 。(2) 民族交融: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长期混乱中, 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2、淝水之战淝水之战:4 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肥水。3、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社会矛盾:北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面临统治危机。有利条件: 北魏崛起并 439 年统一黄河流域, 结束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个人作用:冯太后和孝
4、文帝深受汉文化的影响。(2)内容:前期:建立新制(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 。后期:移风易俗(改籍贯、易服饰、讲汉语、改汉姓、定门第、通婚姻) 。(3)性质: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封建化改革。(4)意义: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来基础。4、北魏的分裂及其演变、北魏的分裂及其演变(1)534 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此五个王朝合成北朝。(2)577 年,北周灭北齐,北方再次统一。(3)581 年,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北周灭亡。589 年,隋灭南朝
5、陈,统一全国。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形式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形式1、民族迁徙;、民族迁徙;2、联合斗争;、联合斗争;3、友好往来;、友好往来;4、改革;、改革;5、战争。、战争。第第 6 课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隋朝兴亡一、隋朝兴亡1、建立:、建立: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2、统一:、统一:589 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近 400 年)分裂的局面。(1)原因: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南北统一条件成熟。隋文帝励精图治,加强建设。陈朝政治腐败,军队纪律松弛。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2)意义
6、: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发展。3、建设:、建设:广设仓库;兴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4、暴亡:、暴亡:618 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1、建立:、建立:618 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2、唐朝的繁荣、唐朝的繁荣(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国家出现的开明政治局面。经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政治: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文教:尊崇儒学,大兴科举,大办学校。(2)贞观遗风(武周政治) :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3)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
7、王朝达到鼎盛,史称“开元盛世” 。经济: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政治: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军事:改革兵制。文教:大兴文治,发展科举。3、民族交融、民族交融北方北方 (突厥突厥、 回纥回纥)突厥东突厥唐太宗时期大败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西突厥唐太宗: 征服西突厥, 设置安西都护府管理西突厥地区。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回纥唐玄宗时期,封其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西南(吐蕃)西南(吐蕃)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唐穆宗:唐蕃长庆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东北(靺鞨)东北(靺鞨)唐玄宗时期,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8、和五代十国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1)背景:中央统治集团日益腐朽,唐玄宗统治后期,沉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腐败。土地兼并严重,流民增多,社会矛盾激化,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基础。节度使权力过大,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2)经常:755 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历时 8 年,于 763 年被平定。(3)影响:在平叛过程中,唐军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吐蕃趁机占领河西陇右地区。严重破坏了北方经济,造成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2、藩镇割据藩镇割据: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幽州、魏博等藩镇的将领拥兵自重,
9、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续一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3、唐朝灭亡、唐朝灭亡(1)875 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2)907 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4、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含义含义唐灭亡后,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称为“五代” 。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山西的北汉政权,称为“十国” 。特点特点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他们的开国君主都是前朝掌握兵权的武将。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趋势趋
10、势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称为必然趋势。到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的形势进行改革,后周实力渐增,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第第 7 课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选官制度一、选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1)时间:魏晋南北朝时期。(2)概况选官方式: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中家世。衰落: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3)影响积极:a.继承两汉
11、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实行初期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b.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吏治清明。c.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d.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后期逐渐演变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2、科举制、科举制(1)产生原因士族的没落,魏晋以来依据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壮大,他们要求相应的政治地位。中央政府意图打压门阀士族的特权地位,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者重视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3)发展历程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12、。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3)影响积极:a.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b.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c.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进儒家文化的传播。d.被西方国家借鉴,发展为现代西方文官制度。消极:a.考试内容以儒学经义为主,使儒学称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b.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薄弱,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c.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文化专制加强,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的进步。3、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趋
13、势(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2)选拔方式:由品评推荐逐渐演变为考试选拔;(3)选拔形式: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了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二、中央官职(三省六部制)二、中央官职(三省六部制)1、沿革、沿革(1)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体制。(2)隋唐时期: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职责: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诏令;尚书省执行诏令,下设六部,分工具体政务。趋势:唐太宗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进一步削弱相权。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2、特点:、特点
14、: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彼此制约,相互监督;分散相权,加强皇权。3、影响、影响(1)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2)三省分工明确,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行政效率。(3)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三、赋税制度三、赋税制度1、魏晋时期、魏晋时期:租调制(1)魏晋时期,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2、唐朝初期、唐朝初期:租庸调制(1)含义: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纳帛或布代役称为庸。(2)作用: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了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3、唐朝中后期、唐朝中后期:两
15、税法背景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目的目的解决财政困难实行实行780 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内容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缴纳。意义意义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局限局限两税法是按照量入制出的原则征税,随着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大,农民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不再抑制土地兼并,导致土地兼并更为严重。大地主隐瞒财产,把税收转嫁到农民身上
16、,农民负担加重。第第 8 课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发展、发展(1)汉武帝时期:儒学在统治者的提倡下呈繁荣之势。(2)魏晋南北朝:道教传播,佛教盛行,儒学有了新发展。(3)隋朝: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理论。(4)唐前期:三教并行,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尊崇佛教。(5)唐中后期: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2、反佛、反佛(1)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大量钱财,僧侣不事生产,影响政府收入。(2)表现:南朝范缜著神灭论 ,提出“形神相即,形质神用”的观点,对
17、佛教进行抨击。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三次大规模的灭佛,史称“三武灭佛” 。(3) 影响: 佛教文化遭受损失, 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3、复儒复儒: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他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巩固儒学的统治地位。二、文学艺术二、文学艺术1、文学、文学(1)东汉末年至曹魏,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的建安文学。(2)东晋,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的田园诗。(3)南北朝,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4)唐朝,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诗。2、书法、书法(1)在东汉末年称为一种艺术。(2) 魏晋南北朝时, 隶书、 草书、 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 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
18、” 。(3)隋唐时,出现气势雄浑的颜体和骨力遒劲的柳体。(3)书体的演变: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魏晋以前是自发阶段,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从魏晋开始,书法进入自觉阶段,兼具审美和实用功能。3、绘画、绘画(1)东晋,出现专职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 ,代表作洛神赋图 、 女史箴图 。(2)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 ;吴道子被尊为“画圣” ,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 。4、石窟:、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三、科技三、科技1、数学、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算出圆周率。2、农学、农学: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3、地理、
19、地理: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 ,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4、建筑、建筑:隋朝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5、印刷、印刷: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 金刚经 ) 、日历和书籍。6、火药、火药:唐中期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7、天文、天文:唐朝僧一行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8、医学、医学: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四、中外文化交流四、中外文化交流1、多元文化交流、多元文化交流(1) 中印: 东晋法显和唐朝玄奘前往天竺取经, 异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2)中日: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空海前来长安求取佛法,促进中国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3)唐都长安称为国际性大都会,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4)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西亚商人在南方港口城市定居。2、评价、评价(1)开放的对外政策,大大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色彩。(2)唐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强大的辐射作用,促进了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对形成中华文化圈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