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知识体系梳理-(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2034444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知识体系梳理-(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知识体系梳理-(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知识体系梳理-(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知识体系梳理-(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知识体系梳理-(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第 9 课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宋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一、宋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1、背景、背景(1)北宋建立后,通过统一战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2)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采取了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2、措施、措施(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行政: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长官知州,同时设置通判负责监督。财政: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大部分上缴朝廷。军事: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强干弱枝)(2)分化事权中央:a.分化相权:增设参知政事、枢密

2、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b.分化将权: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掌调兵权和统兵权。地方: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督。(3)崇文抑武表现:a.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b.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影响:积极有效地防止了唐末以来武将专权、藩镇割据局面的重演;使文教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消极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边防压力巨大;政治机构重叠,降低行政效率;官吏冗多,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3、影响、影响(1)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2)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3、(3)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二、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二、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1、边防压力、边防压力战争战争和议和议宋辽关系宋辽关系澶渊之盟北宋建立前,辽朝占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威胁。北宋统一后,两次发动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失败。签订协议,维持边界,辽宋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财,成为“岁币”宋夏关系宋夏关系庆历和议北宋与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败。西夏向北宋称臣,但实际上保持帝号。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 成为 “岁赐” 。2、财政危机、财政危机(1)原因北宋军队空前庞大,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冗兵)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官僚队伍不断

4、膨胀(冗官)(2)结果:养兵养官成为朝廷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三、王安石变法三、王安石变法1、背景、背景(1)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守旧,行政效率低下。(2) 范仲淹发起的以整顿官僚队伍为宗旨的改革 (庆历新政) 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3)庆历新政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更加强烈。2、目的目的:改变积贫积弱局面,实现富国(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强兵(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3、措施、措施(1)富国之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2)强兵之法:保甲法、保马法、裁兵法、将兵法、军器监法。(3)取士之法:改革科举;整顿太学,唯才用人。4、评价、评

5、价(1)增加了大笔收入,达到了富国目的。(2)强兵效果并不明显,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3)由于用人不当,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4)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四、南宋的偏安四、南宋的偏安1、 “靖康之变靖康之变”与南宋建立与南宋建立(1)靖康之变:1127 年,北宋被金朝攻灭,两位皇帝徽宗、钦宗被俘虏北去,史称“靖康之变” 。(2)南宋建立: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2、岳飞抗金与宋金和议、岳飞抗金与宋金和议(1)岳飞抗金:取得局部胜利,但惨遭杀害。(2)宋金和议:绍兴和议:1141 年,以淮水大撒关划界,南宋对金称

6、臣,每年缴纳财物,称为“岁贡” 。隆兴和议:1164 年,不在称臣,改为叔侄关系, “世为侄国” ,改“岁贡”为“岁币” 。嘉定和议:1208 年,宋金改为伯侄之国,增加岁币。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第第 10 课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辽与西夏,金朝入主中原一、辽与西夏,金朝入主中原1、政权建立、政权建立政权政权辽西夏金民族民族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建立时间建立时间916 年1038 年1115 年建立者建立者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夏景宗李元昊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都城都城上京临潢府兴庆府上京会宁府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游牧、渔猎,后来逐渐农牧兼营与宋关系与宋关系长期对峙,有战有和,榷场称为各政权之间

7、经济交流的主要途径2、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政权政权制度名称制度名称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辽辽南北面官制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四时捺钵制皇帝和宫廷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称为国家政治中心。西夏西夏藩汉官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有汉、藩两套官制金金猛安谋克制(兵农合一)女真民户每 300 户编为一谋克, 10 谋克编为一猛安。 后迁入中原,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3、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1)民族政权并立。(2)民族政策软弱,多次以输纳“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3)民族交融是主流,经济文化交流

8、频繁,北宋时贸易频繁,南宋时大批内迁。(4)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二、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二、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1、蒙古崛起、蒙古崛起(1)汗国建立:1206 年,漠北蒙古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2)领土扩张: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兼并大理,还远征中亚、西亚和欧洲。2、元朝统一、元朝统一(1)统一历程定都大都:1260 年,忽必烈即位,开始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改号大元:1271 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他就是元世祖。在此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名义上仍将元朝尊威宗主国。完成统一:1276 年,元军占领临安。1279

9、年,元军在崖山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2)统治措施中央中央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掌握军权,是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是最高检察机关。地方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其余设 10 个行省。设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其他其他交通上,在全国修筑驿道、设立驿站和急递铺。三、元朝的民族关系三、元朝的民族关系1、新民族的形成、新民族的形成(1)蒙古族:蒙古原是游牧部落,铁木真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其中,形成了蒙古族。(2)回回: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

10、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成回族的前身回回。2、民族政策、民族政策四等人制四等人制(1)目的:保护蒙古统治者的利益。(2)内容: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四等人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3、民族交融民族交融:元朝时期,不同民族的交往和交融进一步加强,元朝灭亡后,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融合。第第 11 课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经济政策)一、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经济政策)1、农业、农业(1)宋朝: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经济结构:出现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生产专

11、业化) ,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辽夏金元: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农耕文明向外扩展.(3)棉花的传播北宋时,在两广和福建普遍种植。南宋时,扩展到长江流域。元朝时,在全国广泛种植。2、手工业、手工业(1)制瓷宋朝出现五大名窑,元朝出现青花瓷和釉里红。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2)矿冶业:北宋普遍用煤做燃料,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3)印刷业:印刷术的进步,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造纸业的发展。3、商业、商业(1)商业概况: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2)具体表现榷场贸易:官方设置榷场进行贸易,民间贸易也相

12、当活跃。货币:宋朝时,商品流通规模扩大,货币需求量剧增,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外贸: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远洋贸易发达,设市舶司专管对外贸易。市的变迁:宋朝时,打破了市场交易的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城市兴盛:东京和临安人口多时均过百万,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4、经济政策:、经济政策:土地私有,重农抑商。二、经济重心南移二、经济重心南移1、过程、过程(1)魏晋南北朝:开始奠基,趋向平衡。(2)唐中叶以后:开始南移,北宋继续。(3)南宋:完成南移,成为重心。2、对文化的影响、对文化的影响(1)科举考试:由于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2)人才优势:南宋起,江浙一带成

13、为人才集中的地区。三、社会的变化三、社会的变化1、宋朝、宋朝(1)门第观念淡化,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租佃制下的佃户获得了较多的人身自由。(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2、金元时期金元时期:受女真、蒙古族自身影响,上述变化出现一定程度的逆转,但从长远看,发展趋势没有大的改变。第第 12 课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一、儒学的复兴(理学)一、儒学的复兴(理学)1、背景、背景(1) 从三国到五代, 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 社会影响不及佛教和道教。(2)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2、目的

14、、目的(1)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2)希望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3、口号:、口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4、代表:、代表:北宋后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 (程朱理学)“理学”是宋代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5、内容、内容(1)世界观: “理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是万物的本原是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2)认识论:人伦即天理人伦即天理, “人伦者,天理也” ,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5、3)人生观: “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 ,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4)方法论: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 ,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6、教育教育:朱熹将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合编为“四书” ,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7、影响、影响(1) 适应了统治阶级需要, 维护了专制统治, 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2)理学重视人的主观意志的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二、文学艺术二、文学艺术1、宋词、宋词(1)背景:两宋商品经济繁

16、荣,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2)特点: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唱歌,根据乐谱分为不同词牌,各有固定格式。(3)代表: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2、元曲、元曲(1)背景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促进元曲的形成。元朝崇尚“武功”,科举制长期被废,文人进取无望,满腔愤怒诉诸笔端,借助于戏剧形式表达不满。(2)代表:关汉卿的窦娥冤 。王实甫的西厢记 。3、话本:、话本:说书底本,早期白话小说,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4、书法:、书法:具有追求个性,不拘法度的特点,代表有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5、绘画:、绘画:山水画成就最突出,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三、科技三、科技1、三大发明:、三大发明:印刷术(活字) ,火药(大量用于军事) ,指南针。2、著作:、著作: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元朝郭守敬授时历 ,元朝王祯农书 。四、少数民族文字四、少数民族文字(1)辽、夏、金都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2) 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后, 用畏兀儿文拼写蒙古语; 忽必烈即位后, 改制藏文拼写蒙古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知识体系梳理-(新材料)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